关于如何做好白廊乡综治维稳工作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廊乡综治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白廊乡由原旧市乡、厚玉乡合并而成,现辖12个村、17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万人,国土总面积249.9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12万亩,占整个东江湖的一半。白廊乡具有地域辽阔、群众分散、社情民意复杂、交通不便利等特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移民避险搬迁、林业改革等工作的推进,许多社会问题进一步显现,各类矛盾纠纷相继发生。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新形势下白廊乡综治稳维工作的现状,并及时化解矛盾已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分析的准,就能找出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这样群众不满意,也不能为乡党委政府工作分忧。基于这样的认识,同时按照上级的要求,近期乡党委政府组织了专门人员,到基层做了认真而细致地调研,并加以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白廊乡综治工作基本情况
目前,全乡共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3个,其中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村调解委员会12个,有人民调解员65名,共有固定电话户264户。半年来我乡无重大刑事案件和影响较大的治安案件发生,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邪教活动,未发生医患纠纷,辖区内治安状况良好,排查矛盾纠纷42起,调处38起,主要是因林改、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征地
拆迁、移民避险搬迁、中洞渔场事件、邻里纠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目前全乡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二、影响白廊乡稳定的主要问题分析
结合调研情况,目前影响农村和农民稳定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因农村问题引发的不稳定因素。随着新形势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利益分配关系出现的深刻变化,各类矛盾纠纷延伸到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集中在:一是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纠纷。随着农业税的取消,群众种地不再纳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种地积极性,大多数在外务工人员也对土地的热情剧增,再加上近年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税和其他农业方面的税费减免、粮食直补、粮食价格上扬及粮食保护价等因素,部分农户开始想方设法地要地、种地,由此也会引发各类纠纷。比如我乡恒魁村,该村是我乡最大村,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耕地面积也最大,群众多以种水稻为基本收入。今年3月份乡村工作人员为了调解其中一个小组的田地一直召开村民大会到深夜2点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直没有结果,最后告到乡政府来。二是因征地占地补偿问题引发的纠纷。因征地、占地、拆迁补偿、乡村债务等引发的纠纷呈逐年增多之势,特别是土地征用补偿和拆迁补偿标准低,补偿不能及时到位,造成的纠纷呈上升趋势。比如我乡竹园背村麻一、麻二组90年代就和库管中
签订了租地、用地协议,但因种种原因,群众觉得补偿太少,这几年又将矛盾指向了库管局。三是因用水问题引发的纠纷。白廊乡虽处东江湖畔,面对千山万水,但用水的紧张程度,却比想象中要缺的多。比如竹园背村三十担组与兴宁镇仙桥村陈家组,本来世代友好,和睦相处,但近几年,随着果园的增多,生猪养殖的增多,企业的增多,群众用水量陡增,在没有找到新的水源前提下,群众用水矛盾自然突出,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群体性斗殴事件。四是家庭婚姻关系引发的纠纷逐年增多,涉及遗产继承、孩子抚养、老人赡养、离婚财产分割等方面。五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宅基地纠纷、邻里之间因通行、排水、建房、修缮房屋引发的纠纷仍占有相当的比例。六是干群之间、基层组织干部之间纠纷,主要是因村干部办事不公、账目不清、工作不力、争权夺利造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关心集体经济,要求参与村务、财务管理的人越来越多。而少数村干部在村务管理中,虽然做到村务、财务公开,但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如财务收支等公开不彻底、收支帐目不明细,容易造成村民误解,引发村民上访、信访。
2、因执行国家政策与群众利益需求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因执行计划生育国策产生的矛盾。计生工作是国策,是一件利国利民利子孙的大好
事。但相当数量的群众并不这么认为。在计生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暴力抗法的现象,在落实节育措施的过程中有些群众甚至选择自杀这一过激行为以抗拒计划生育工作。去年7月杨林村有一计生结扎对象,因自身身体原因,差点出了人命,幸好抢救及时,并未酿成大事。二是因执行移民避险搬迁政策产生的矛盾。白廊乡是全市最大的移民避险搬迁乡,移民人口约占全乡的三分之一。在执行移民政策的过程中,移民矛盾避险矛盾千差万别,但又在白廊乡普遍存在。主要体现有三点:(1)政策的强制性与群众的主动性引发的矛盾。虽然白廊乡大多数群众都按策搬迁了,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拒不搬迁,强制搬迁必然产生矛盾。(2)因拆房问题产生的矛盾。在地质灾害点上,有些群众是刚建好的新房就要拆除,心理上根本不愿意,行动上也不开展,公然与政府对着干,而且涉及的人员面又广,群众很容易集中闹事。(3)因对移民政策的不理解,而走上上访的道路。去年5月,江口村一村民因不满移民避险搬迁政策,而纠结一部分群众公然到市政府大门口集结,给全市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因执行林业工作改革产生的矛盾。白廊乡由原两乡合并为一乡,有的村也由多个村合并而成。村情民意复杂,管理难度大,存在纠纷隐患也多。林业工作改革更是象一根导火线激发了这一矛盾。以秀流村为例,该村由原来的四个村合并而成。白发乡为了在秀流村推进林改工作,走遍了每一个村组,甚至
每一户农户,但一到组民或者村民大会上,就落实不了。虽然经过努力,绝大部分组都得到了落实,但仍有部分组因界线问题,或者因原来的林木财务问题,无法开展,最后只好对簿公堂。四是因上级过于重视对上访率的控制产生的矛盾。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无可厚非。但在调研的程中,真实地发现,这种政策其实也在反面上促长了上访的风气。一些认识差的群众知道这些政策后,觉得上访其实对自己没什么影响,相反对政府的影响却大得多。因为上访能影响当地政府的“位子”,能坐当地政府的“车子”,能摘当地工作人员的“帽子”,能发当地财政的“票子”。而上访人员严然成了当地政府的一个宝贝“儿子”。
3、经济利益驱动引发的不稳定因素。部分农村土地特别是农业用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后,由于土地征用补偿、失地农民安置等相关政策不配套、不落实等原因,影响了村民的切身利益。加之少数群众奉行个人利益至上。他们不是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改革,依法办事,依照程序反映问题和困难,而是错误地认为靠正常程序反映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把事情闹大,才能让党委、政府引起重视,才能解决问题,抱着小农意识中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传统观念,为谋取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无理取闹,不断给党和政府施加压力,一旦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犯,就置法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