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完整版)中风护理常规
(完整版)中风护理常规一、概述中风,也叫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所引起的疾病。
中风后的患者需要借助医疗和护理来促进康复过程。
本文档将介绍中风护理的常规措施。
二、护理措施1.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好数据。
不正常的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
2. 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帮助患者洗澡、更换床单及衣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以预防感染。
3. 均衡饮食: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为患者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盐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4. 提供适宜的运动: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提供适量的运动,如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肢体运动等,以促进患者的肌力和关节灵活度。
5. 管理膀胱和肠道功能:及时帮助患者上厕所或使用尿布,在床位上提供适当的便盆或尿壶,定期检查是否有尿失禁或便秘等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6. 防止压疮:保持患者床位干燥、清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换位,使用防压床垫等工具来减少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7. 鼓励正常交流: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其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8. 定期按摩:进行简单的按摩,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
9. 促进自理能力: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鼓励其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吃饭等,逐步提高自理能力。
三、注意事项1.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刺激的反应等,及时报告医生。
2. 避免患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定期帮助其进行身体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变形。
3. 保持患者的环境安静和明亮,有助于提高其注意力和情绪。
4. 需要定期给患者进行药物的管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时间。
5. 护理过程中,需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提供必要的教育。
四、结语中风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综合运用医学、护理和心理学等知识。
脑卒中患者护理常规,康复治疗的要点掌握
脑卒中患者肩痛如何处理
首先应明① 物理治疗,如热疗、冷疗、神经电刺激等; ② 肢体制动治疗,如吊带、肩关节固定支具等; ③ 针灸、按摩、药物治疗; ④ 建议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
脑卒中患者经常打嗝的处理方法
① 屏气法:嘱患者深吸一口气,憋气数秒钟后,用力 呼吸,反复若干次。
脑卒中后如何进行翻身拍背
① 手法:手掌呈弓形,五指并拢,由肺底部开始,自下而上进行拍背, 注意力量不宜过大。当患者主动咳嗽时,应暂时停止。 ② 不宜在饭后1小时内进行,以避免食物反流,引起误吸。 ③ 拍背期间,应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等,避免出现窒息。
脑卒中后言语障碍怎么办
言语障碍分为三种情况:
① 定期变换体位,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轻柔,避免皮肤损伤,避免 异物压于身下,注意保护肩关节、骶尾、足跟等骨性突起部位;
② 对于二便失禁或有呕吐的患者,需保持衣服、床单、被褥的清洁;
摸额头表示头痛等。
脑卒中后情绪低落易怒怎么办
很多脑卒中的患者会出现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进食差导致的消瘦、 失眠、反应迟钝、烦躁、负罪感、焦虑等。 如果怀疑抑郁症的患者,最好到医院进行检查。其主要是通过心理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解释、鼓励、支持安慰、提高认知功能等方法,需要患者家属亲友共同
配合来进行。
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如何进食
①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首选应进行心理护理,积极引导患者克服恐惧、自卑、 紧张的心理,通过安慰和启发,鼓励其进食。 ② 训练方法及其步骤:微笑、皱眉、张口、伸舌、吸吮、鼓腮、咀嚼、空咽、咽 小冰块等,依次进行。部分患者可配合针灸刺激治疗。 ③ 食物选择:以半固态食物为主,如蛋羹、酸奶等,逐步增加固体食物。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持续性(超过24h)、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
【护理常规】1.休息与运动尽早进行床上活动,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病学症状不再发展后 48h可开始,患者卧床时给予肢体良肢位的摆放,给予被动运动。
2.饮食护理戒烟、戒酒,指定个性化的饮食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适当饮食,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适当控制热能、脂肪,限制钠量,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饮食清淡易消化,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流食,吞咽困难者以流食或糊状为宜,可协助患者坐起并适当放慢进食速度。
3.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用药,服用降血压及降血糖药物,定时复测血压及血糖,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按时检查凝血时间,服用降脂类药物及时观察不良反应,按时检查肝、肾功能等。
4.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动态,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与康复,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与护理及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脉搏、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如有变化,及时报告医师,有精神症状者留陪伴人员,有抽搐、昏迷、躁动者,加床档或约束带,防止坠床。
6.基础护理按时协助患者翻身,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保证"六洁四无"。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早期康复干预及良肢位的摆放,可预防压疮、肌肉挛缩、骨骼畸形及异常肌力的产生,在转移、步行及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时避免牵拉患侧上肢,防止上肢长时间下垂可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使用矫形器具者注意观察周围皮肤情况。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软瘫期良肢位的摆放可预防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1)仰卧位:患侧肩关节抬高向前,肩下垫一软枕,上肢放于枕上,肘伸直并旋后,腕伸直拇指外展,患侧髋关节外侧垫一软枕,防止髋关节外旋,膝关节略屈曲,膝下垫小毛巾。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康复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一、康复科常见疾病康复科所涵盖的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脑卒中(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骨折术后、关节置换术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周围神经损伤等。
这些疾病往往会导致患者身体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护理常规(一)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肢体活动情况等。
对于脑卒中患者,要注意观察有无再次出血或梗死的迹象;对于骨折术后患者,要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二)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为其选择合适的体位。
如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应保持良肢位,预防肢体痉挛和关节脱位;骨折患者术后要保持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三)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要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避免呛咳和误吸;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患者,要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四)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要关心患者,耐心倾听其诉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康复训练护理1、协助康复治疗师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
2、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避免发生跌倒、受伤等意外事件。
3、观察患者的训练反应,如有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告知治疗师调整训练方案。
(六)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预防压疮定时为患者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对于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可以使用减压垫。
2、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定时为患者拍背,协助排痰。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3、预防泌尿系统感染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期为患者更换导尿管。
三、健康教育(一)疾病知识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后,让他们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消除恐惧和焦虑心理。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于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方面,如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极易死亡。
近些年来,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此病的救治成功率也在随之提高,但受病情特殊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往往会出现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语言障碍等,生活质量较差,故重视康复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肢体按摩、减压以常规侧卧位为基础,定时协助或指导患者更换体位,以每隔1至2小时较为适宜,避免仰卧位,可将软垫置于患者的骨突处,旨在减轻受压位置,促进患者体感舒适度的提高;按摩偏瘫肢体,期间可应用按摩油,以手感为热为准,如若患者周亚部位发红,则适当的增加按摩次数,促进关节、肌肉僵硬情况的改善;可协助患者每天使用温水擦洗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利于加快其血液循环。
精细化被动训练适当的抬高患者的患肢,予以旋转、外展等被动训练,先从小关节开始,慢慢过渡至大关节,每个关节活动次数控制在5-15次范围内,旨在加快患者肌肉及关节功能的改善。
主动训练鼓励患者展开床上锻炼,如屈曲患肢,伸直上肢并向两侧来回摆动,指导患者主动翻身,加快关节的恢复,促进血液循环;指导患者利用健侧支撑上身,尝试床边坐起,大腿和躯干间呈垂直关系,充分伸直背部,可将软垫置于臀部位置,膝关节屈曲,每天训练两次;待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展开站立及行走锻炼,医护人员或家属需陪同,充分发挥辅助作用,患者可稳定站立后,则可让家属搀扶着患者行走,或是让其自行扶墙行走。
另外,在行走前,让患者做原地踏步动作,旨在促使其能够循序渐进的适应站立,或是行走感,将每次行走运动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并慢慢过渡至楼梯上下步行训练等。
肌电生物反馈指导或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将治疗部位显露出来,做好局部皮肤的清洁,并使用75%的乙醇进行脱脂,电膏涂抹在电极表面,将电极固定在治疗部位,即3个电极排成一行,地极置于记录电极中间,连接电极导线和治疗仪;接通电源后需合理的对旋钮进行调节,落实肌电基线的测定,当显示肌电数值且有声音信号、灯光即可,指导患者根据医护的指导及信号反馈,合理的展开肌电电压的自我调节,嘱保持放松,初期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5分钟,休息约5分钟后在展开下次训练,反复训练4次,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肌肉收缩75-100次,每天训练2-3次。
康复科专科护理常规
康复科专科护理常规XXX康复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科室,主要负责病人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以下是康复科的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办理入院手续,介绍医院及病区情况、住院注意事项,并及时报告医师。
2.康复科护理要按照原发疾病的护理常规进行。
3.患者入院时应测量身高和体重。
4.康复科护士应根据各类康复治疗和疾病类别、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案。
5.康复科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经常与患者交谈,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
6.康复科护士应做好病情观察,了解患者发病的情况、主要障碍及其特点,并做好记录,为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提供资料。
7.康复科护士应重视患者个人卫生,预防并发症(如皮肤、肺部、尿道感染等),定时给患者翻身及皮肤护理,并作好记录。
8.康复科护士应熟悉各类康复治疗及程序,积极配合康复医师、治疗师等,做好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
9.康复科护士应观察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反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参与讨论、制定和实施康复护理计划。
10.心血管患者必要时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康复治疗。
11.中医康复护理: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合理选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为护理人员应掌握相应的取穴知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针刺意外并配合医师做好处理,正确指导药物的使用方法,观察服药后的反应。
12.康复科护士应做好康复指导,将康复知识和康复护理要点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指导家属帮助督促患者继续实施康复计划,巩固治疗效果。
接下来介绍一下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脑卒中是一组由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感觉、认知、共济、言语、心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障碍,其中以偏瘫、失语最为常见。
1.康复科护士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应按照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软瘫期的康复护理措施应早期介入,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不造成病情恶化为前提。
1) 康复科护士应加强患侧的刺激,可以对抗其感觉丧失,如电视机、床头柜、电话应置于患侧,所有的护理工作都应在忠侧进行,家属与患者交流时也应握住患侧手。
脑卒中后护理常规
脑卒中后护理常规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脑卒中后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档旨在介绍脑卒中后的护理常规措施,并帮助护理人员和患者了解正确的护理流程。
护理常规以下是脑卒中后的护理常规措施:1. 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2. 体位调整:对于卧床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体位调整,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
通过改变体位,可以减少床垫压力,并预防压疮的发生。
3. 定期翻身:卧床患者需要定期翻身,以保持血液循环良好,预防血栓的形成。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翻身计划,并按时执行。
4. 饮食管理: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营养需要,提供均衡的饮食,并避免高盐、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5. 药物管理:护理人员应按照医生的嘱咐,合理给患者服用药物。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时间,并及时记录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
6. 密切监测:脑卒中后的患者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感染和吞咽困难。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任何问题。
结论脑卒中后的康复护理常规措施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护理流程,并密切配合医护团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上是关于脑卒中后护理常规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第一节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脑卒中(stroke)亦称脑血管意外(CVA),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
它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
一、主要护理问题(一)、自理能力下降:与运动障碍、共济失调有关。
(二)、舒适的改变:与肩手综合征等引起的疼痛有关。
(三)、排便模式的改变: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直肠有关。
(四)、吞咽障碍:与球麻痹有关。
(五)、沟通交流障碍:与言语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有关。
(六)、不良情绪反应:焦虑、抑郁、恐惧等。
(七)、潜在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痉挛、再次出血或梗死、癫痫。
二、护理措施(一)、急性期的护理:脑卒中急性期通常是指发病后的1~3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1~2期。
此期患者从偏瘫肢体无主动活动到肌肉张力开始恢复,并有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
康复治疗是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合并症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治疗)的基础上,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
1、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
2、良肢位的摆放:①主张偏瘫侧卧,以增加偏瘫侧的感觉刺激,此时偏瘫侧上肢呈肩关节前曲90°、伸肘、伸指、掌心向上;偏瘫侧下肢呈伸髋、膝稍屈、踝背屈90°,而健侧肢体放在舒适的位置。
②仰卧位时偏瘫侧肩胛骨和骨盆下垫薄枕,偏瘫侧上肢呈肩关节稍外展、伸肘、伸腕、伸指。
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呈屈髋、屈膝,足踩在床面上(必要时给予一定支持)或伸髋、伸膝、踝背屈90°(足底可放支持物或置丁字鞋,痉挛期除外),健侧肢体置于舒适位置。
③健侧卧时,偏瘫侧上肢垫软枕,肩关节前曲90°,伸肘、伸腕、伸指、掌心向下;偏瘫侧下肢垫软枕,呈迈步状(屈髋、屈膝、踝背屈90°,患足不可悬空)。
脑卒中护理常规
脑卒中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及排泄能力。
2.了解试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如脑血管造影、头部CT 、MRI 、
脑血流测定及B 型
超声检查结果。
3.评估生理、心理、认知、交流能力。
【护理措施】
1.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神志及瞳孔。
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2.体位护理:体位摆放正确,被动变换体位。
3.被动运动护理:从大关节到小关节;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幅度由弱到强;运动时间由短到长。
4.主动运动护理:要求轻松平稳。
先做简单动作,后做复杂动作。
5.加强坐位训练及行走与步态训练,训练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
6.加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进食、穿衣、穿裤、个人卫
生训练等。
7.大小便失禁护理。
【健康指导】
1.合理安排工作,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血压稳定。
2.控制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
戒烟、戒酒,积极治疗心脏病。
3.密切观察病情,有变化及时就诊,避免复发及加重。
康复期病人“三管”护理时常见问题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康复期病人“三管”护理时常见问题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康复期病人“三管”护理常规的总结,减少并发症,提高服务质量。
方法:对脑卒中康复期病人留置“三管”的临床常见问题进行观察得出的经验,分别进行分析及处理。
结论:细致的、规范的护理可有效缩短脑卒中病人留置“三管”的时间,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服务质量。
脑卒中康复期病人的“三管”是指此期病人仍留置气管套管、留置胃管、留置尿管。
“三管”的存在导致其生存及生活质量下降,易于出现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自2003--2010年我康复中心共收治这类病人328例。
现将我们对这类“三管”病人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以便找出更好的方法,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病人提供更优质地服务。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患者年龄最小18,最大83岁,男109例,女74例,入院时同时带有三管的既气管套管,胃管,尿管的87例;同时带有气管套管及胃管的72例;同时带有胃管及尿管的58例,只带有胃管的62例,只带有尿管的49例。
入院时病人呈植物状态的或低反应状态的84例占同时带三管病人的95%,入院时病人神清失语159例,神志清晰语言交流无障碍的169例。
方法由于这类病人绝大部分仍存在认知障碍,反应能力减弱,为临床观察收集资料带来困难,也为实施预见性的护理服务带来困难。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通过细致有效的临床观察护理及与陪护人员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使病人在住院后“三管”得到有效的护理在有明确指征的情况下尽早拔除了“三管”,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逐渐实现了预期的康复目标。
现将“三管”护理时的常见护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体会分述如下:1 气管套管护理时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1.1气管切开处肉芽组织增生:脑卒中康复期病人首诊治疗时间较长,由于病情重多半需要手术治疗或在ICU监测,所以病人家属在经济上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因此病情相对稳定时,为了节省费用家人要求自己来完成气管切开护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家人的操作仅限于模仿护士的正规操作,有许多不规范之处,更缺乏审慎的工作态度。
中风护理常规
中风护理常规引言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发性破裂或者血流受阻而导致大脑功能障碍的情况。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综合护理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中风护理的常规措施及注意事项。
常规护理措施1.病房环境的改善确保病房的温度适宜,避免患者感到过热或者过冷。
保持病房的通风良好,避免患者呼吸不畅。
定期清洁卫生,保持病房整洁和干净。
2.个人卫生护理定期帮助患者进行洗漱和换洗衣物,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给予患者适量的食物和水,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定期更换患者体位,防止长时间固定导致肌肉僵硬。
3.预防压疮的措施定期帮助患者转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部位。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减轻患者的压力。
定期检查患者皮肤,并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4.康复训练根据医嘱或康复师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包括言语、吞咽、行走等。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注意事项1.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
2.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尿量等变化。
及时向医生汇报发现的异常情况。
3.维护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跟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意愿,并给予支持和安慰。
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避免患者有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4.定期药物管理按照医生嘱托,及时给予患者规定的药物。
注意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记录相应的信息。
结论中风护理的常规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确实施常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医院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医院2019年专科护理常规)
医院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且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
其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
前者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但不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无症状性脑梗死,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护理诊断1.自理能力下降:与运动功能障碍、共济失调有关。
2.舒适的改变:与肩手综合征引起的疼痛有关。
3.排尿、排便模式的改变:与神经源性膀胱、直肠有关。
4.吞咽障碍:与球神经麻痹有关。
5.沟通交流障碍:与言语功能障碍、认知障碍有关。
6.不良情绪反应:焦虑、抑郁、恐惧等。
7.潜在并发症:肩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皮肤完整性受损、深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痉挛、癫痫、在出血。
8.潜在护理不良事件:跌倒、走失。
二、护理评估1.运动功能:偏瘫患者上下肢的痉挛模式、运动功能分级评定、平衡协调功能评定。
2.独立生活能力3.社会参与能力:生存质量、职业情况等。
4其他功能障碍:感觉、认知、言语、吞咽功能障碍。
三、护理措施1.运动功能障碍护理:保持床上正确的体位,对昏迷或不能做自主运动的患者做患肢的被动活动,60—120分钟转换体位一次,做上下肢功能训练及坐位、站位、步行训练。
2.言语功能障碍护理:加强护患沟通激发患者主动交流积极性,通过发音练习、命名训练、读字、会话、阅读、听力、书写等方式进行训练。
3.吞咽功能障碍护理:行间接吞咽训练,当患者神志清楚、病情稳定、有咽反射并可随意充分咳嗽后就可做进食训练。
4.认知障碍护理。
5.肠道护理和膀胱护理。
四、健康宣教1.正确认知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2.控制体重,均衡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
3.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工作,适当运动,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4.定期体检,对已患病者,要严密监测病情的发展,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五、康复治疗1.偏瘫肢体综合训练2.平衡功能训练3.手功能训练4.言语功能训练5.吞咽功能训练6.作业治疗7.理疗。
出血性脑卒中护理常规
出血性脑卒中护理常规
1.脑卒中早期治疗:
2.密切监测患者病情:
患者入院后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测,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瞳
孔大小和对光反应等。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报告病情变化,以便医生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卒中患者常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的情况,容易导
致呼吸道梗阻。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维持通畅的呼吸道,常规清洁口腔、
保持咳嗽反射,并及时处理呼吸道分泌物。
4.管理高血压:
5.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6.预防感染:
脑卒中患者的抵抗力常常下降,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应加强感染控制
措施,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并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存在尿失禁的患者,
还要定时清洁,防止尿路感染。
7.助于康复的护理措施:
8.家属教育:
总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需要一系列的常规措施和个性化护理,旨在减轻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
时处理并汇报,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康复支持,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目录1.脑卒中临床资料2.脑卒中的体位护理3.脑卒中康复护理环境4.心里疏导5.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6.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7.言语障碍的康复护理8.其他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9.并发症的预防10.讨论摘要:目的:探讨正确的体位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促进患者的康复。
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同时配合按摩,通电针刺法等治疗。
结果:50例脑卒中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褥疮,其中一例发生坠积性肺炎。
治疗后步行恢复率为85%。
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配合按摩,通电针刺等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脑卒中;体位;康复护理The Position Nursing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Cerebral Apoplexy Patient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ct position nursing, which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of cerebral apoplexy by accelerating the recovery of limbs function, preventing bedsore, hypostatic pneumonia,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spastic mode, secondary articular contracture deformity and amyotrophia. Method:Different position nursing was adopted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of disease, patient’s condition, supplemented with massotherapy, electrified acupuncture. Result:There was no bedsore and just one hypostatic pneumonia occurring in 50 cases of cerebral apoplexy. Walking recovery rate after treatment was 85%. Conclusion:Correct position nursing, supplemented with massotherapy, electrified acupuncture,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Key words:Cerebral apoplexy; Posi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势。
脑卒中护理常规
脑卒中护理常规【摘要】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脑卒中护理常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护理常规内容、入院初期护理、康复期护理措施、饮食护理和药物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
脑卒中护理常规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于能够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康复率。
对于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家庭成员的支持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和适应疾病带来的改变。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脑卒中护理、重要性、原则、入院初期、康复期、饮食护理、药物管理、意义、家庭护理、护理工作1. 引言1.1 脑卒中护理常规的重要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脑卒中护理常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效果。
脑卒中护理常规包括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和个性化护理,旨在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疾病,护理工作的及时性和专业性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同时进行有效的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护理常规的重要性还体现在预防复发和保持病情稳定上。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加强对脑卒中护理常规的重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患者的教育和管理,将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为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
1.2 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原则脑卒中患者护理的原则是基于专业的护理知识和经验,针对脑卒中患者的特殊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性的护理。
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性化护理:针对每位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包括康复计划、饮食安排等。
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提供温暖、耐心的护理服务。
脑卒中护理常规
脑卒中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评估患者自理能力,有无跌倒、坠床的危险,给与相应护理护理措施,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枕头不宜太高,15-20°,转动头部时,动作易轻柔,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减少探视,操作治疗应集中,瘫痪肢体给予功能位,给予主动、被动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二、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防止焦虑及抑郁,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耐心解答问题,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及护理活动。
三、用药护理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等出血现象,及时通知医师。
四、病情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患者有无剧烈头疼、呕吐等现象,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五、基础护理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维持室温18~22摄氏度,湿度50~60%。
偏瘫病人患肢感觉障碍、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特别要注意安全,必要时加床档,患者入厕、进食、洗漱等需专人陪护,以防跌伤,保持患者“三短六洁”,预防压疮。
六、注意饮食脑卒中患者消化功能减退,应给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饮食,少量多餐。
由于病人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很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时病人排便费力可使颅压升高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应及早防治。
患者可进食香蕉、蜂蜜等,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开塞露等。
七、健康教育⒈嘱患者禁烟酒,禁饮浓茶、咖啡,避免被动吸烟。
2.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如有不适注意随诊。
4.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卧床病人预防压疮。
5.给与心理护理,增强自信心。
6.定期复查,注意随诊。
中风病人的护理常规
中风病人的护理常规
中风(或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确保中风病人得到适当照顾和康复,以下是一些护理常规的建议。
1. 保持安全
- 对中风病人的居住环境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安装扶手、护栏和防滑地板。
- 防止跌倒,确保床铺、椅子和走廊通畅无障碍,并随时给予合适的支持和护理。
2. 日常生活护理
- 协助中风病人进行个人卫生,如洗漱、穿衣和上厕所。
- 提供均衡、营养丰富的饮食,并确保患者按时服药。
- 定期更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固定在同一姿势,尤其是长时间躺在床上。
3. 日常活动
- 鼓励中风病人进行康复活动,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
治疗。
- 提供合适的辅助工具,如行走辅助器具、矫形器或轮椅,以
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
- 鼓励患者参与日常生活中的轻度运动,如散步、伸展运动等。
4. 心理支持
- 给予中风病人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以应对可能的情绪和认知
问题。
- 鼓励患者参加支持小组、心理咨询或康复课程,帮助他们积
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以上是中风病人护理的一些常规建议。
但是,每个患者的情况
都是独特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重
要的是与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康复护理。
中医护理常规--脑卒中
中医护理常规--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重大影响。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医护理脑卒中常规的建议:
1. 气血调理:中医认为脑卒中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建议患者通过适当的运动、按摩和药物调理来促进血液循环并调理气血。
2. 食疗调理:中医食疗在脑卒中护理中有重要地位。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中医师会给出相应的食疗方案,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3. 穴位按摩:中医认为人体有多个穴位与脑卒中相关,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的作用。
患者可以经常按摩这些穴位来促进康复。
4. 心理疏导:脑卒中患者常常伴随着情绪低落和焦虑。
中医护理包括通过心理疏导来改善患者的心态,减轻情绪上的不适。
5. 方剂药物: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出适合的中药方剂,以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患者需要按医嘱进行规范用药。
中医护理脑卒中常规的目的是促进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中医护理仅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还需要结合西医治疗和
康复措施,以综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自行使用本文所述的中医护理方法,务
必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确保安全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脑卒中康复护理常规
一、概念
脑卒中(stroke)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按其病理机制和过程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临床特点
突然发病,疾病与障碍并存,常见功能障碍为:偏身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偏盲,可合并有吞咽功能障碍、交流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心理障碍以及肩部问题和二便问题等,严重的可以出现四肢瘫、昏迷、甚至死亡。
三、医疗目标
治疗原发病,预防残疾和并发症,改善受损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回归社会。
四、护理目标
预防残疾和并发症,最大限度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五、护理问题/关键点
(一)压疮
(二)躯体移动障碍
(三)感觉功能障碍
(四)语言沟通障碍
(五)认知障碍
(六)肩关节半脱位
(七)肩痛和肩手综合征
(八)吸入性肺炎
(九)泌尿性感染
(十)跌倒的风险
(十一)深静脉血栓形成
六、评估
(一)入院评估
1.入院方式(步行、轮椅或平车)。
2.体重和营养状况。
3.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心理。
4.神志和精神状况。
5.运动功能评估。
6.感觉功能评估。
7.认知功能评估。
8.言语,吞咽功能评估。
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10.病因和诱发因素,家族史。
11.实验室检查:血糖,血脂等。
12.影像学检查:CT,MRI等。
13.家庭用药情况。
(二)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进食和睡眠、大小便状况。
2.心理状况:有无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
3.家庭支持和经济情况。
4.自我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5.不同时期的运动功能,平衡、协调功能、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评估。
6.是否有其它疾病,是否能正常训练,康复的效果。
七、干预措施
(一)体位和活动
1.急性期(软瘫期):发病且病情稳定后1-2周内,BrunnstromⅠ-Ⅱ期。
早期康复介入以预防废用;从床上的被动性活动尽快过渡到主动性活动;预防合并症和并发症。
(1)肢体摆放和体位转换每2小时翻身一次,患者掌握翻身要领后,由其主动完成。
为增加偏瘫侧的感觉刺激,多主张偏瘫侧卧。
患肩向前,垫软枕,肘伸直。
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侧下肢在前,患肢在后,屈膝。
小腿及脚掌呈垂直,垫一软枕,指间填以布卷或垫软垫。
(2)偏瘫肢体被动活动活动顺序由近端关节到远端关节,一般每日2-3次,每次5分钟以上直至偏瘫肢体主动活动恢复。
同时,嘱患者头转向偏瘫侧,通过视觉反馈和治疗师言语刺激,有助于患者的主动参与。
在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偏瘫侧肱骨应呈外旋位,即手掌向上(仰卧位),以防肩部软组织损伤产生肩痛。
(3)床上活动
①双手叉握上举运动即巴氏(Bobath)握手
②翻身:向偏瘫侧翻身呈偏瘫侧卧,双手叉握、伸肘、肩前屈90度,健侧下肢屈膝屈髋、足踩在床面上,头转向偏瘫侧,健侧上肢带动偏瘫侧上肢向偏瘫侧转动,并带动躯干向偏瘫侧转,同时健侧足踏在床面,用力使得骨盆和下肢转向偏瘫侧;向健侧翻身动作要领同前,只是偏瘫侧下肢的起始位需他人帮助。
③桥式运动(仰卧位屈髋、屈膝、挺腹运动):仰卧位,上肢放于体侧,双下肢屈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伸髋使臀部抬离床面,维持以姿势并酌情持续5-10秒。
④早期坐位训练、坐位耐力训练、坐起训练及健侧肌力增强训练。
2.恢复早期(痉挛期):一般为病后2周至2-3个月左右,BrunnstromⅢ-Ⅳ期。
这一期患侧肌张力开始增高,患者的主动性运动开始恢复。
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肌张力、打破共同运动、进行分离运动训练,而肌力和速度训练暂不宜进行。
应做主动训练,先在他人帮助下,然后循序渐进地自我进行,护士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指导坐位平衡训练、站立训练、立坐平衡训练、重心转移训练、床、椅转移训练、行走训练;支具及辅助步行器的应用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整容、移动、更衣、上厕所动作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及时评估训练效果。
3.恢复中、后期:在痉挛基本控制以后,BrunnstromⅣ期后,患者的分离运动逐步形成,偏瘫肢体的部分功能已开始恢复,但仍不能完成比较精细、协调的随意运动,康复的目的是进一步产生精细、协调、快速的随意运动,进行耐力、肌力训练、步态姿势纠正、更高水平的平衡功能训练、实用行走和阶梯训练,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全身运动。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争取达到生活自理。
预计不能恢复者,可考虑健侧上肢进行代偿性功能训练,自助具、辅助具及支装具也能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获得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4.后遗症期:一般在一年后(言语和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一两年),特别对于上肢的康复有70%恢复不到可以实际使用的水平。
指导患者坚持康复训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避免废用综合征及误用综合症。
(二)饮食指导
评估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鼓励能吞咽的患者进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选择软饭、半流或糊状、胶冻状的粘稠食物,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进食前应注意休息,少食多餐;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如有食物滞留于口腔者,鼓励患者利用舌的运动将食物后送以利吞咽;进食后保持坐立位30~60分钟,防止食物返流。
患者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时给予营养支持,遵医嘱留置胃管鼻饲,并做好留置胃管的护理。
(三)用药护理
脑血栓患者常联合应用溶栓、抗凝、血管扩张药、脑代谢活化剂等治疗,护士应耐心解释各类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服药。
(四)心理护理
脑卒中后由于大脑左前半球受损可导致抑郁,加之沟通障碍,以及肢体功能恢复的过程很长,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可能性会加大,因此应重视对精神情绪变化的监控,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
(五)语言训练
从发音-单字咬字-语言纠正-读字,反复进行。
(六)ADL训练
训练患者生活自理,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有计划地进行肌力训练,恢复相应功能,尤其是注重手部活动,避免手部肌肉萎缩。
(七)并发症的护理
1.肩关节半脱位:卒中后早期就应预防患肢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在卧坐站等体位中均应注意保持肩胛骨的正确位置,如患侧卧位、仰卧位时,垫软枕于肩背部,使肩前屈,坐位时,将患肢放于前方桌面上,立位时使用肩吊带或三角巾等,治疗中不要牵拉患肩,同时加强刺激肩关节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2.肩痛和肩手综合症:尽量避免可引起浮肿的活动,如保持良肢位抬高患肢,注意训练强度,尽可能不用患手输液,预防外伤等,并使用患肢向心性压缠绷带或应用充气夹板、冰疗等物理治疗,加强患肢主动和被动活动等。
3.关节挛缩:脑卒中偏瘫患者因瘫痪,运动过少,常可出现肢体关节的挛缩,强直。
早期应对患者进行体位改变,正确的摆放肢体及关节活动的护理与训练。
产生关节挛缩后,可进行相应关节的被动活动,牵张训练。
也可辅以水疗、热疗等方法,或借助矫形器具进行治疗。
4.废用性骨质疏松:长期卧床,骨能缺乏负重及肌肉活动等刺激可致骨质脱钙,造成骨质疏松,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可采用负重站立训练。
如患者不能进行自行站立,可用倾斜站立床帮助站立。
可根据患者情况逐步增加倾斜角度,每次站立30分钟以上。
八、健康教育
(一)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主要是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作为潜在病因的有关疾病进行治疗,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和复发。
其常用措施为
1.积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有关的心脏病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主要为戒烟、节酒、减肥(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注意精神卫生等。
3.对预防脑卒中复发,除上述措施外,还要强调松弛治疗、避免应激、保持情绪平稳以及注意安全保护,防止跌倒等。
(二)良肢位保持
应于发病后立即进行。
中枢神经受损后,呈现出脑受损的特定痉挛模式,可用枕头、足托等支架使患者在床上处于正确的卧位,保持关节良好的功能位置,避免半卧位,禁止拖拉患侧肢体。
(三)用肩托托起患侧肢体保证患者的手不要受压和悬垂,预防肩痛和肩手综合征。
(四)督促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功能训练,训练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尽量恢复患侧的功能,保存非患侧的功能。
(五)教育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及其残疾,积极治疗,对功能障碍要尽早进行康复治疗,防止误用综合征,还要认识到后遗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进行维持性训练以防功能退步。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教会家属正确的护理方法,以防褥疮、感染等合并症以及废用综合症。
(六)按时服药,坚持训练,定期到医院检查,以获得治疗和训练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