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政治《第一课》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点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47644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8.png)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P3)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②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P4)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P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阳阳老师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问题的完整答案应该和P7“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这个问题合并。
由于这样笔记会比较乱,我还是按照框题分开来。
4、主要的社会关系有哪几种?(P5相关链接)①血缘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②地缘关系(如同乡、邻居等)③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阳阳老师说明】这一部分的相关链接选择题有时会考查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1、什么是社会化?(P7相关链接)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P7)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P7)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P8)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八年级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精选
![八年级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b96f45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4.png)
八年级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精选八年级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问:我国的国家性质: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问: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答: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观:(1)与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进行斗争,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被动摇,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利。
作为国家的公民(被),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利益)。
4.问: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答: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问: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答:人民: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宪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关系: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公民=人民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敌对分子]相关链接:国籍指的是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资格。
公民的国际一般由一国的国籍法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是确认中国公民资格的法律依据。
6.问:我国法律是如何保障国民权利的?答: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维权的利剑。
问: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答: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1-5课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1-5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d42b6e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0.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1-5课知识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a7e74d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c.png)
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归纳政治做题须要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与教材相关学问联系起来,即教材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做到观点统率材料。
所以大家必须要熟识教材,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初二政治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八年级政治上册学问点归纳第一课爱在屋檐下一、我知我家1.家庭关系的建立(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P5其次段(3)家庭构造的类型:过去的家庭时时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族。
此时此刻一般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
⑷家庭的功能2.与父母的关系不行选择(1)生命是父母赐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变更。
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自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2)我们要相识自己的家,特殊是了解自己的父母。
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的奉献。
二、我爱我家3.大人讲我小时候(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怀爱惜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暖和。
4.无私的奉献(1)母爱是最无私的。
父爱如山,深厚严格。
(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5.感受家庭暖和(1)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平安安康保障,还是我们的消遣天地、自然学校和今后开展的大本营。
(2)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暖和,我们酷爱自己的家。
三、难报三春晖6.为什么孝敬父母?(1)父母不仅给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教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恒久牢记在我们心中。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奉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敬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3)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法律义务、道德义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fd3488fd0a79563c1e7277.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感受社会生活(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
(二)在社会中成长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1)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3.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是怎样改变世界的?(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2.网络怎样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1-4课)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1-4课)](https://img.taocdn.com/s3/m/086ed87225c52cc58bd6be2a.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1-4课)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节:我与社会1、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关系、(地缘关系)关系、(业缘关系)关系。
第二节:在社会中成长1、社会化的含义: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袜缕的联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4、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5、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6、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节: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更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利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3、网络有哪些消极作用?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弊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第二节:合理利用网络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鲁教版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一课基础知识整理
![鲁教版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一课基础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83010503d8ce2f00662314.png)
八年级思想政治基础知识整理第1课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一课时《家,温馨的港湾》1、你对“家”是如何理解的?(为什么说家是温馨的港湾?)①家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家人们平等相处,相互关爱。
②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③家对我们而言,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是孤雁所能向往的巢,是江河所能拥抱的海,是航海所能依靠的岸。
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2、为什么孝敬父母? (为什么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①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爱子女胜过爱自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
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教诲和影响。
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
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
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必须履行的义务。
3、怎样孝敬父母?①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
②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第二课时《学会与父母沟通》1、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①青春期心理特点。
青少年心理发展正处于一个半成熟、半幼稚阶段,一方面会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
②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与父母的沟通。
③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与父母的沟通。
④与父母的差异。
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2、我们应当怎样与父母沟通?(如何搭建与父母沟通的桥梁?)①要理解自己的父母。
要理解他们的唠叨、希望、烦恼。
②要尊重自己的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他们的优点;发生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
③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主动向父母汇报学习、健康情况等;虚心接受批评、建议;努力缓解父母工作压力;开展有利于沟通、交流的活动;主动交流;善于体谅等等。
八年级上册政治1-5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政治1-5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78507c52ea551810a687dd.png)
第一课知识点:1、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3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感受?3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54、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75、亲社会行为的表现?86、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87、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8第二课知识点:1、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课本第10-12页)2、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12-133、网络的消极影响15-164、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7-195、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19-206、在网络交往中怎样加强自我保护?试卷第3页第三课知识点:1.社会秩序的含义232.社会秩序的作用233.社会规则的含义254.社会规则的作用255.自由与规则的关系27-286.如何自觉遵守规则?28-297.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30-31第四课知识点:1、尊重的含义?32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33-343、怎样尊重他人?35-364、什么是礼?375、文明有礼的主要表现?376、文明有礼的意义?37-397、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39-408、诚信的含义(如何认识诚信?)419、诚信的意义(作用)42-4310、如何践行诚信?43-45第五课知识点:1、法律的规范作用?462、什么是违法行为?483、违法行为的种类484、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的含义485、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486、行政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民事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49-507、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做?(如何做到遵章守法)51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大基本特征?539、刑罚的种类5410、如何预防犯罪?(如何加强自我防范?)56 (注: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11、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5912、青少年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60-6113、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60-6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0332d56580216fc710afd1a.png)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 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可以通过走进农村,来到工厂,步入商场,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了解生活。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的身份。
3 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①我们会与更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4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5 社会关系主要有哪几种?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同乡、邻居)、业缘关系(同学、同事、师生)6 为什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7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意义)★①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③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9 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有哪些?(网络对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八年级政治1--5课知识点
![八年级政治1--5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59e3e5a8956bec0875e34d.png)
第一课:做自己的主人1,从众心理: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2,导致从众心理的因素:①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为全面可靠,不自觉的以他人的意见和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依据,②人们大凡不愿和群体作对,不愿触犯众怒,不想被别人看成越轨者,③地位低,权威小的人追随地位高,权威大的人,④知识较少,智力水平低,自信心比较低,自尊心不太强,⑤性格上的优柔寡断,缺乏主见,易受暗示,⑥处于焦灼,犯愁,吃紧的情绪状况。
3,从众心理的作用:从众心理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⑴积极作用: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指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忧愁,⑵消极作用:可能抹杀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使人放弃独立思考的习惯,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变得无主见。
4,奇怪:是人们面临新奇刺激情况时,产生惊讶而要探明现状与原因的一种倾向,5,奇怪的作用:①“奇怪是研究之父,胜利之母”奇怪是求知的萌芽,是创造的起点,科学和创造很大程度上决定发明创造者的奇怪的个性,②许多中学生因奇怪而不断探究,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创新,成了小小的发明家,③但是奇怪心如果把握不好方向,也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沾染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6,如何避免盲目从众,学会主宰自己?①避免盲目从众,学会主宰自己,就必须善于分辨是非,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②学会主宰自己,青少年还必须提高和发展自我控制能力,③学会主宰自己,还要杜绝不良嗜好,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7,怎样培养自我控制能力?①有些自己不感兴趣却又应该做的事,坚持做下去,便会收益无穷,②有些自己感兴趣,但又不应该做的事,坚决不要做,8,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意义: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通常意志坚强,情绪稳定,注意力集中,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能较好的完成学习和工作的任务。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一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07e6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f.png)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一课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政治的第一课通常围绕重要的社会理念和基本的政治认知展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国家及其公民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一课通常涉及对国家的基本结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深入探讨,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国家的概念及特性1.国家定义:国家是指在一定领土上,由统治阶级通过政治、法律制度来管理和控制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
2.国家特征:国家具有独立性、统一性、在一定领土上行使主权、稳定的法律及政府结构。
二、国家的构成要素1.领土:国家的地理边界,包括土地、海洋和空域。
2.人民:生活在国家领土上、享有国家权利和义务的居民。
3.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机构,负责制定和实施法律政策。
三、国家的职能1.维护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防止外来威胁和内乱行动。
2.促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科技创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3.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服务,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四、公民的权利与义务1.公民权利:公民享有言论自由、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权等基本权利。
2.公民义务:公民应遵守法律法规,缴纳税款,履行兵役等国家规定的义务。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富强:倡导经济强国,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2.民主:实现全体公民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
3.文明:强调社会道德及文化建设,提升国民整体素质。
4.和谐:倡导社会和谐发展,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
六、法律与社会1.法律概念: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
2.法律的作用: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公平正义。
七、青少年应具备的政治意识1.增强法律意识: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
2.培养社会责任感:鼓励青少年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3.建立国家观念:树立对国家的热爱与责任,理解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cd9d6a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9.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①,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
②③3①②。
③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的积极影响网络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①②网络打破了传统③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①②③2、网络消极影响①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②③3、如何合理利用网络(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无聊信息面前停留,③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传播网络正能量。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弘扬主旋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②2.为什么要遵守规则?①②3.③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④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⑤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为什么要改进规则?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③④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①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2.怎样尊重他人?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欣赏他人。
3为什么要诚实守信?①的重要内容,诚信也是。
②。
③④。
4.①②③5.①②③6.怎样做到文明有礼?①②③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1.违法行为的分类(区别及共同点)共同点:①违法;②具有危害性;③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八年级上政治第1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政治第1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da885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1.png)
八年级上政治第1课知识点政治是一门社会科学,旨在探讨国家的组织与运作,人们对权力的获取和运用,以及国际关系等。
八年级上政治第1课涉及以下知识点:
一、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
国家是一个具有完整领土、人民和政府的政治实体。
国家的主权是指国家对本国领土、人民和事务拥有最高的法律权利和控制权。
国家的主权不可侵犯。
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或者国际组织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交往和合作关系。
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主权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合作、和平解决争端等。
二、国家的权力机关和职能
国家的权力机关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门。
行政权力主
要由政府行使,立法权力主要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行使,司法权力主要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
国家的职能包括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维护国家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保障社会公正和秩序等。
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利益和自由,包括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等。
公民的义务是指公民依法应
尽的责任和义务,包括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和荣誉,
以及参加国防建设等。
四、国家的发展与挑战
国家的发展是指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国家发展的挑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匮乏、贫富差距等多方面因素。
总之,政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因素,了解国家和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国家的权力机关和职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发展与挑战,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现象和个人生活至关重要。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c72f2e1ce2f0066f53322af.png)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2. 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1)如果把每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 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1)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亲社会的行为)5. 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重要性/作用:(1)我们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的行为有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6.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1)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7.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1)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已的过程。
(2)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1. 网络对我们的生活有何作用:(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3. 网络的消极影响或负面影响:(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be1963ee06eff9aef807c9.png)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一)我与社会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养成亲社会行为(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一)网络改变世界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二)合理利用网络1.警惕网络中的陷阱(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877258226fff705cc170aad.png)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课爱在屋檐下一、我知我家1.家庭关系的建立(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P5第二段(3)家庭结构的类型:过去的家庭常常是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族。
现在一般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和联合家庭。
⑷家庭的功能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1)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我们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2)我们要认识自己的家,特别是了解自己的父母。
要了解、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立志为家庭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我爱我家3.大人讲我小时候(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
(2)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4.无私的奉献(1)母爱是最无私的。
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又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5.感受家庭温暖(1)家,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是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还是我们的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2)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我们热爱自己的家。
三、难报三春晖6.为什么孝敬父母?(1)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许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2)我国有孝的传统,孝敬父母的人历来被人们称道、尊敬,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3)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法律义务、道德义务。
7.怎样孝敬父母?(1)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2)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这些要求去做。
八年级政治第一课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政治第一课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5adce9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5.png)
八年级政治第一课重要知识点我的父亲母亲1、父亲节和母亲节分别是什么时候?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2、父母对子女的爱的表现: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
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
很多时候,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将父母的爱传递到我们的心灵深处,在我们的心里激起阵阵涟漪。
3:感受亲人的爱: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爱我们的不只是父母。
我们沐浴在亲情的阳光里,这份亲情还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阿姨……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把浓浓的爱传递给我们。
4、怎样看待父母不能陪伴自己/父母没有对子女表达爱的原因?①与子女相伴是爱;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也是一种爱;②除了家庭之外,父母还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和朋友。
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成员,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子女身上。
③我们期盼父母的爱,同时也应该多一份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5、父母表达爱的方式有哪些?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辅导我们的学习;抚摸;谈心等等。
6、对父母不理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①我们已经长大了,有了更多的理性判断,对父母的要求也更高;②他们在某些地方还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有时我们甚至会对父母产生埋怨和厌烦;①要理解、尊重父母;②要用心去体验父母不平凡的爱。
7、与父母沟通的方法①承担责任②认真倾听③主动道歉④善于体谅⑤主动交流⑥控制情绪8、我们与父母产生隔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觉得父母的爱跟以前不同?①与子女相伴是爱;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也是一种爱;②除了家庭之外,父母还有自己的工作、事业和朋友。
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成员,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子女身上;③我们期盼父母的爱,同时也应该多一份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④我们渴望父母的爱,但有时也许我们太看重形式了;⑤随着我们不断成长,父母给予我们爱的方式和以前有所不同;⑥我们已经长大,有了更多的理性判断,对父母的要求也更高了;⑦他们在某些地方还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有时我们甚至会对父母产生埋怨和厌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怎样正确行使权力?)(P15-P16)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都要承担法 律责任。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 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6、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P6-P7)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7、★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8)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法律明确了公民 享有的具体权利,并规定了侵权责任。(立法方面) 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法行政、 简政放权。(执法方面) 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监 察方面) ④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司法方面)
10、★为 什么要规范权力 运行?( 为什么把权 力关进制 度的笼子? ) (P14)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 子。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9、★我国国家机构是如何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 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P13)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 力 方 国 家 机 构 的 关 系 方 面 ,在 中 央 的 统 一 领 导 下 ,充 分 发 挥 地 方 的 主 动 性 、积 极 性 ; 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八下《道德与法治》知识总结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1.1.1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 宪 法 如 何 保 障 国 家 权 力 属 于 人 民 ?( 在 我 国“ 权 力 属 于 人 民 ”的 依 据 /具 体 规 定 有 哪 些 ? ) (P3-P5)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是 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
②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以实现和维 护人民的利益。 ③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补充】我国的国家机关: 1、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2、行政机关:政府 3、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4、审判机关:法院 5、检察机关:检察院 (法院和检察院统称为“司法机关”)
⑤ 国家 加强法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法治观念。(宣传方 面)
1.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8、★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P11-P12)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这是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
3、一切权力 属于人民的宪 法原则, 目的和要求 分别是什 么? (P5) (1)目的: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要求:我们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6)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宪法保护的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P7) ①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 体。 ②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 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