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作业
社会学作业1

错误
A
我国的改
革是在社
会主义制
度前提下
的具体制
第九章 判断题 度改革 正确
错误
A
社会需要
一种机制
这就是社
第十章 判断题 会控制 正确
错误
A
社会控制
有正式控
制和非正
第十章 判断题 式
正确
错误
A
内部控制
对人的行
为的直接
控制力量
第十章 判断题 来自外界 正确
错误
B
秩序是社
会存在和
发展的基
第十章 判断题 本条件 正确
质、结构
和家庭成
员间权力
义务关系
第九章 判断题 为社区 正确
错误
B
有效的社
会制度必
须是规则
第九章 判断题 系统
正确
错误
A
宗教是一
种综合性
的社会制
第九章 判断题 度
正确
错误
A
社会制度
是一个系
统,它是
由不同要
素组成的
第九章 判断题 综合体 正确
错误
B
制度的有
形代表就
是它的组
第九章 判断题 织系统 正确
错误
A
关于发达
国家未来
的发展的
研究归属
于一门新
兴的学科
第十四章 判断题 未来学 正确
错误
A
对信息社
会这一概
念的来源
说的最明
确的首推
美国未来
第十四章 判断题 学家贝尔 正确
错误
B
社会学的
任务是认
识和解释
第十四章 判断题 现实社会 正确
2023年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2023年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社会学概论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B2 B 3B 4 D 5B 6 A 7A 8C 9C 1 0 B 1 1A 1 2D 13B 14A 15C1 6A 1 7A 1 8B二、名词解释1、访谈法:访谈法是指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通过有目的谈话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由于调查研究课题的目的、内容以及研究对象的不同,访谈所采用的形式也不同。
按双方接触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直接访谈即面谈,间接访谈则以电话等为媒介,面谈是访谈法的重要方式。
2、观测法:是指观测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能动地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进行感知与描述,从而获得有关的事实材料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3、问卷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重要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规定研究对象做出填答,从而获得被调查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见解和意见。
4、迪尔凯姆的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是随着分工的发展而出现的,它依赖于社会内部各部分之间的高度的互相依存,而不是外在的集体意识的强制,人们的社会分工精细,集体意识只体现在小部分、小范围内。
而人们之间的联系紧密,互相合作限度高,互相依赖性也大。
相对于机械团结,有机团结更为基本。
5、韦伯的社会行动:是指行动者的那些既包含拟定的主观动机和意图,又涉及别人和以别人为目的的行动,也就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动。
6、内部冲突:是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其剧烈限度与其成员参与限度相关。
三、问答1、阐述社会学产生的条件答:社会学产生的条件有:(1)社会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从广义上说,所有社会生活都以合作为基础,没有合作,社会不也许存在。
6、社会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社会结构主线转型为基础的社会系统全面发生变迁的过程。
三、问答.简要分析社会化的基本特性。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

1 社会学正式出现于(C )A.人类社会出现时B.十三世纪C.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2 社会学的创始人:(A )A.奥古斯特·孔德B.斯宾塞C.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3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 )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B.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C.过去了的社会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4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C )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B.客观存在的实体C.社会关系的总和D.聚集到一起5 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 )A.大同社会B.小康社会C.理想国D.和谐社会6 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C )A.孔子B.马克思C.孔德D.韦伯7 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A )一书中A.《实证哲学教程》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方法论》D.《经济与社会》8 《自杀论》的作者是(C )A.奥古斯特·孔德B.斯宾塞C.迪尔凯姆D.马克斯·韦伯9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B.帕森斯和默顿C.科赛和达伦多夫D.库利和米德10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D)A.1952年8月B.1958年6月C.1978年12月D.1979年3月11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后,对中国社会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是(B )A.晏阳初B.费孝通C.李景汉D.孙本文12 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D )A.庆典方式B.拜访方式C.礼仪禁忌D.科学技术13 组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A)A.文化特质B.文化特质丛C.文化丛D.文化模式14 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应该是(C )A.文化的冲突B.文化相对论C.文化的融合D.文化暴力15 文化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B )A.鲁思·本尼迪克特B.塞缪尔·亨廷顿C.玛格丽特·米德D.博厄斯16 下列不属于亚文化的是(D)A.自然主义者B.哥特人C.计算机黑客D.一夫一妻制17 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 )A.鲁思·本尼迪克特B.塞缪尔·亨廷顿C.玛格丽特·米德D.博厄斯18 文化往往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这主要是指文化的(A )A.象征性B.复合性C.传递性D.变迁性19 “性善论”是由(A )提出的。
社会学概论作业一至作业四标准答案

社会学概论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1.“老年保险”属于哪种需要()A.归属与爱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自尊的需要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A.心理上的矛盾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C.心理上的紧张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3.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A.同事一起春游B.赶时髦C.抢购D.球迷闹事4.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称作()A.继续社会化B.再社会化C.特殊社会化D.反社会化5.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核心家庭D.其他家庭6.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A.库利B.林顿C.托马斯D.米德7.文化是指()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8.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优势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9.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陈千秋10.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A.角色丛B.复式角色C.先赋角色D.实际角色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1.可以称为社会群体的是()A.交通事故围观的人群B.火车上的乘客C.青少年D.学校2.提出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
A.芝加哥学派B.社会进化论学派C.华盛顿学派D.哈佛大学学派3.兄弟姐妹分别结婚后仍在一起生活组成的家庭是()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核心家庭D.其他家庭4.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A.奉献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交换关系5.以下制度中不属于派生的社会制度有()A.经济制度B.宗教制度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6.从人性角度对以往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的是()A.泰罗B.麦格雷戈C.梅奥D.法约尔7.首先提出初级社会群体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是()A.库利B.韦伯C.米德D.托马斯8.提出社会分层三个标准的社会学家是( )A.迪尔凯姆B.帕森斯C.韦伯D.库利9.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A.郊区化B.过度城市化C.城市化D.逆城市化10.有人借改革之机,假公济私,有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作业及答案

1.“社会批判”是( )的研究主题。
(1.00分)A. 实证主义的社会学B. 人本主义社会学C. 理论社会学D. 反思性社会学2.作为“社会学之父”的( )毕生关心的主要问题是秩序问题与进步问题。
(1.00分)A. 孟德斯鸠B. 涂尔干C. 孔德D. D.马克斯韦伯3.韦伯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1.00分)A. 理性化问题B. 民主与自由的问题C. 秩序问题与进步问题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问题4.帕森斯1937年出版的( )是美国社会学中芝加哥学派衰落、结构功能主义崛起的标志。
(1.00分)A. 《社会分工论》B. 《社会行动的结构》C. 《社会系统》D. 《社会行动的一般理论》5.音乐、绘画、小说、电影属于( )(1.00分)A. 低俗文化B. 精致文化C. 大众文化D. 精英文化6.( )提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个概念,力图弥合社会行动的社会心理基础与宏观结构制约之间的鸿沟。
(1.00分)A. 霍克海姆B. 孔德C. 马克斯韦伯D. 米尔斯7.强调( )在形成社会、政治结构中的优先作用,是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突出特点。
(1.00分)A. 政治因素B. 文化因素C. 地理环境D. 经济因素8.由一组意义相连、功能协调并共同发挥作用的文化元素组成的更大的功能单位叫(1.00分)A. 文化模式B. 文化特质C. 文化丛D. 文化圈9.黑社会组织的生活方式、帮派规则属于( )(1.00分)A. 反文化B. 亚文化C. 主文化D. 精致文化10.帕森斯的理论因为特别强调任何行动系统都必须满足四项基本的功能要求,所以,其理论常常被简化为AGIL分析框架。
这四项基本的功能包括( )(1.00分)A. 适应、达鹄、整合、分裂B. 对立、统一、结构、冲突C. 适应、达鹄、整合、维摸D. 量变、质变、调和、激化11.(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教授,明确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独立的客观存在物——社会事实,为社会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作业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作业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什么?A. 社会结构B. 社会功能C. 社会变迁D. 社会控制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A. 结构功能主义B. 冲突理论C. 符号互动主义D. 行为主义答案:D3. 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什么?A. 社会规范B. 社会角色C. 社会价值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社会分层的主要形式包括哪些?A. 经济分层B. 政治分层C. 社会分层D. 文化分层答案:A5.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由马克思提出的?A. 阶级斗争B. 剩余价值C. 异化D. 社会资本答案:D6. 社会运动通常是由什么驱动的?A. 个人利益B. 社会不公C. 经济利益D. 政治权力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社会问题的特征?A. 普遍性B. 争议性C. 紧迫性D. 个体性答案:D8. 社会资本是指什么?A. 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地位C. 社会财富D. 社会资源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A. 法律B. 道德C. 舆论D. 个人偏好答案:D10. 社会整合是指什么?A. 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B. 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C. 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竞争D. 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排斥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文献研究法。
观察法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来收集数据;调查法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测试假设;文献研究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获取知识。
2. 描述社会化过程的三个阶段。
答案:社会化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学习基本的社会规范和角色;预期社会化,发生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学习特定的社会角色和职业技能;继续社会化或再社会化,是成年后根据社会变化和个人需求不断学习新角色和规范的过程。
社会学作业1

社会学作业1一、名词解释1、社会有机体论答: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因为:(一)、生物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紧密结合,社会则是一个松散的整体,各个分子或多或少是自由和分散的;(二)、生物体的功能分化使感觉和思维的能力仅仅集中在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在社会中,意识遍布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全部个体都能感到快乐和痛苦;(三)、在生物有机体中,分子是为了整体而生存,而在社会中则相反,“社会的存在是为社会成员造福,成员的存在不是为了社会造福。
”2、社会进化论答:宇宙的各个部分,不管是有机的或无机的,社会的或非社会的,都受进化定律的支配,这是一条公理。
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他认为社会进化是存在矛盾的,但基本上是平稳的和进步的。
社会进化是一个自动的过程,人们不能有意识地加以延缓或加速。
3、结构功能理论答:帕森斯从宏观角度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现实来看待。
社会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分为文化、社会、人格和行动有机体四大系统(A适应环境、G实现目标、I社会整合、L维持价值框架),它们相互依存,围绕着人的社会行动和组织而构成一个整体。
这些系统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使社会整体能够维持一种均衡状态,任何一部分功能的失调,都将波及其他部分以至整体。
但无论是关系的失调,还是功能的变化,社会都将在稳定的情况下有序地演进,而不是革命性变迁。
帕森斯建立的社会行动结构体系,适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国际环境,在美国社会学理论中主导了数十年。
4、交换理论答: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
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他们把经济学的商品交换原则推广到社会行为,认为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利益交换。
既是利益交换就要计算报酬和代价。
报酬是得到的东西,代价是交换中失去的东西或受到的惩罚。
而衡量报酬和代价大小的标准是价值。
价值是对需求的主观判断,对某种东西需求大,它的价值就高,需求小则价值低。
社会学作业

第一章:1、什么是社会学,他有什么特征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基本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
2、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社会物质条件(二)思想理论渊源(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三)各门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四)社会调查统计社会科学的发展为社会学研究方法提供了方便3、孔德的社会学思想孔德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发现一切事实和现象间的规律,它的发展也是随着人类理智的发展而逐渐成熟的,按照顺序依次为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最后成熟的是社会学,也叫社会物理学,孔德按照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组成部分的结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4、社会学发展过程中分为几个阶段时间、阶段、代表人物初创时期: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斯宾赛形成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科斯韦伯现代或当代:代表人物帕克帕森斯霍布斯5、各个社会学时期的代表人物6、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五个阶段,记住每个阶段的特点(1)中国社会学的开创时期(19世纪末—1925年)以传入和介绍西方社会学为主(2)中国社会学的建设时期(1926年—1938年)以研究人口、农村问题为主(3)中国社会学进一步发展时期(1936年——1949年)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重庆、成都、昆明三大城市(4)中国社会学的停止时期(1950年—1978年)社会学领域的问题成为禁忌(5)中国社会学的重建时期(1979年—至今)对社会学的重要性进行重新认识7、社会学的社会作用(1)认识作用1/通过对社会学的宏观研究,让我们在宏观上认识社会所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2/通过从微观上的研究让我们更好的从微观角度认识社3/通过经验研究为认识社会通过方法,技术,帮助,为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客观社会有重大作用(2)实践作用1/他以科学系统的社会调查和科学预测为全国和各个地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对社会做出的各种规划,提供可靠的资料与数据或者提供必要的科学咨询,使这些计划和规划切实可行、2/他以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深入研究,帮助党和国家进行决策3/他以对社会实行科学的管理的中提供各个方面的实际知识和建议并在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以及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工作的实际解决上发挥出别的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3)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作用1/可以提供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理论和知识,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承担的义务和应该采取的态度,并能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社会理想情操和生活方式第二章:1、记清楚什么是社会,什么是社会特征概念:社会不但是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的想家,他是人们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学概论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1.运用教材中有关“社会化”知识分析当前“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
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二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觉得自己受歧视,%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社会角色失调的理解人们对社会角色的扮演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正像社会的运行常会产生不协调因素一样,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也常会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调。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XXX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题第一章导论一、选择1、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D)A描述功能B解释功能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二、填空1、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XXX)在其(《实证哲学教程》)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一词。
2、社会学的社会功能是(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社会批评功能)、(教育功能)。
三、名词解释1、社会学:它是指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的具体科学。
四、简答1、社会学研究的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是什么?答:社会学的认识功能: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将来怎么样。
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社会学的实践功能: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维护和改善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从而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的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章社会学的历史发展一、选择1、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XXX发表的( B)被认为是社会学研究社区的标志。
A《经济与社会》B《社区与社会》C《社区》D《中等市镇》2、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 B)。
A马克思B韦伯C涂尔干D戴维斯与摩尔3、把人类社会的精神成就称作文化,而把物质成就称为文明的是(B)。
A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B19世纪德国学者C19世纪英国文化人类学家D2 0世纪美国学者4、把社会学看作科学之“王后”的社会学家是(A )。
AXXXCXXX5、XXX的学生XXX创立了( C)。
A.交换理论B冲突理论C中程理论D宏观理论6、(B)是中国较早讲授和研究社会学的先驱者之一,1923年曾担任XXX社会学系主任。
社会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社会学作业参考答案(1/3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
(2分)(2/32)、理论社会学又称(纯粹社会学)。
(2分)(3/32)、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社会制约性)。
(2分)(4/32)、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春游)(2分)(5/3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重新走进课堂,拿起书本,这种现象是(继续社会化)(2分)(6/32)、“社会”一词源于(中国)。
(2分)(7/32)、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2分)(8/32)、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具体运算)(2分)(9/32)、“人生在世,吃喝二字”的人生观是哪种人生观(享受主义)(2分)(10/32)、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2分)(11/32)、人类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是优于其他动物的,原因是(人能进行思维活动)。
(2分)(12/32)、(孔德)被公认为开创社会学的鼻祖。
(2分)(13/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
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前运算阶段)。
(2分)(14/32)、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时担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这些角色又对他提出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是(角色冲突)(2分)(15/32)、人的社会需要产生的最基础、最原始的条件是人的(生理需求)。
(2分)(16/32)、需要层次论是谁初次提出的。
(马斯洛)(2分)(17/32)、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是(特殊社会化)。
(2分)(18/3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2分) (19/32)、以下哪种关系属于次级社会关系。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里条件和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3、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4、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社会的,第一(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第三(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的特殊领域。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2.需要是社会关系的基础;3.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铺相成,推动者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上的需要;2.安全上的需要;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传授生活技能2.教导社会规范3.指点生活目标4.提供角色人选《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社会群体 :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3、城市化 :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4、人文区位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
二、简答1、试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答:经济人假设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
社会人假设在组织管理中要以人为中心,对组织中的人给予基本的关心,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每题2分)1.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陈千秋正确答案:B2.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主干家庭B.联合家庭C.核心家庭D.其他家庭正确答案:C3.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A.心理上的矛盾B.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C.心理上的紧张D.心理上与父母对立正确答案:B4.人们通常把围绕着某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一组角色叫做() A.角色丛B.复式角色C.先赋角色D.实际角色正确答案:A5.马斯洛认为在不同时期内各种需要对行为的支配力量是不一样的,支配力量最大的那种需要叫()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优势需要D.归属与爱的需要正确答案:C6.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技能的社会化,称作()A.继续社会化B.再社会化C.特殊社会化D.反社会化正确答案:A7.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A.同事一起春游B.赶时髦C.抢购D.球迷闹事正确答案:D8.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是()A.库利B.林顿C.托马斯D.米德正确答案:D9.文化是指()A.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B.人类学到的科学知识C.人类遵循的行为规范D.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正确答案:D10.“老年保险”属于哪种需要()A.归属与爱的需要B.生理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自尊的需要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1.马克思认为人类需要历史发展经历()阶段。
A.生存B.享受C.发展D.生理正确答案:ABC2.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 )A.传授生活技能B.教导社会规范C.指点生活目标D.提供角色人选正确答案:ABCD3.从社会关系产生的基础看,社会关系可分为() A.一般社会关系B.业缘关系C.地缘关系D.血缘关系正确答案:ABCD4.集体行为的特征()A.非组织性B.破坏性C.突发性D.反常性正确答案:ACD5.人际关系影响因素()A.双方距离的远近B.态度的类似C.交往的频率D.双方需求的互补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3分)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
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形考作业及答案社会学概论一一、填空题1、1838年10月,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在他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个词,他又被西方誉为“社会学之父。
2、人类学可以分为自然文化和社会语言两个部分。
3、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4、社会学按知识结构,它的内容可以分为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和经验社会学三大类。
5、人的社会需要是社会生活的起点。
6、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
7、文化的三种类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综合文化。
8、生存、享受、发展、是人类需要发展的三阶段。
9、根据交往的性质,社会交往有直接、间接、竞争合作和冲突顺应。
10、初级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地缘。
11、角色扮演最早是由米德提出的。
12、集体行为的特征有非组织性、突发性、反市性。
13、初级集体行为通常包括骚动、传闻、社会动荡不安、时尚等14、儿童和少年社会化的基本场所是家庭、学校和邻里社会。
15、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
16、个性差异性的生理基础前提是生理素质,后天的社会实践对个性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7、社会化的对象是社会中的生物个体的人和社会群体的个人。
18、康有为撰写了一篇最好的社会革命的檄文是《大同书》。
19、社会学把社会整体及其内部、外部的关系放在运动与变化的过程中研究。
20、中国社会学起始于1903年严复翻译出版斯宾塞的《群学肆言》一书。
21、一般认为孔德是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
22、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划分成两大块,即社会的和自然的需要。
23、自我的发现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次飞跃。
24、冲突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破坏性。
25、社会学家米德是符号相互作用论的开创者。
26、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认为,人们是通过与他人交往并借助他人的反映来认识自己。
27、人际关系具有两个明显特点,直接交往和情感性。
28、高级集体行为就是通常说的社会运动。
29、时尚可以分为热、时髦和时狂。
社会学研究作业答案

社会学研究作业答案社会学研究一、简答题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研究对象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变动、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信仰与宗教、现代化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中的组织性或者团体性行为的学科。
2、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水平。
3、什么是现代化?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此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
4、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区域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加速,消费型中心城市崛起,并向群体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城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将长期存在,小城市将重新焕发活力,沿海发达地区城市进入高级发展阶段;城市经济活动日益国际化;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信息化重构城市空间体系,信息城市形成与发展;郊区与城市中心区共同发展。
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有力地推动城市化进程,未来中国城市将向国际化、连绵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5、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社会学作业4

社会学作业4章节题型题目第十章单选题社会需要一种机制这就是第十章单选题社会控制有正式控制和第十章单选题内部控制对人的行为的直接控制力量来自第十章单选题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第十章单选题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第十章单选题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的总和第十一章单选题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的重要第十一章单选题社会问题是社会的病态,但存在的社会问题又是第十一章单选题人口问题的实质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第十一章单选题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一靠立法,二靠第十一章单选题劳动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第十一章单选题贫穷首先看作是一种()现象第十二章单选题社会保障也叫第十二章单选题社会保障实质是通过()来缓解各种大大小小的社会问题第十二章单选题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具第十二章单选题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在()相同第十二章单选题社会工作是助人的工作它首先解决的是人的()问题第十二章单选题团体工作也称()工作第十二章单选题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四大病第十二章单选题人的生存有赖于他的周围第十章多选题社会舆论的特点第十章多选题犯罪发生有几个主要方面犯罪者第十章多选题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途径第十一章多选题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第十一章多选题失业的成因第十一章多选题我国解决就业问题主要来自两方面第十一章多选题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途径第十二章多选题社会保障有如下特点第十二章多选题社会工作产生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渊源演进第十二章多选题社会工作的功能第十二章多选题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特点第十章判断题社会需要一种机制这就是社会控制第十章判断题社会控制有正式控制和非正式第十章判断题内部控制对人的行为的直接控制力量来自外界第十章判断题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第十章判断题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基本前提第十章判断题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社会规则的总和第十一章判断题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内容第十一章判断题社会问题是社会的病态,但存在的社会问题又是常态问题第十一章判断题人口问题的实质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相适应第十一章判断题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一靠立法,二靠城市化第十一章判断题劳动是人类区别其他动物的本质第十一章判断题贫穷首先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第十二章判断题社会保障也叫社会保险第十二章判断题社会保障实质是通过国民收入来缓解各种大大小小的社会问题第十二章判断题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具非营利性第十二章判断题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在本质相同第十二章判断题社会工作是助人的工作它首先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第十二章判断题团体工作也称社会群体工作第十二章判断题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贫、愚、弱、私四大病第十二章判断题人的生存有赖于他的周围环境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选项E答案社会控制社会制度社会体系社会规则A约束非正式控制控制调节B外界集团本身集体C基本条件基础必要条件基本前提D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社会规则A社会规范行为规范社会秩序社会规则B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C社会的常态社会非常态弊端弊病A相适应不一致不相适应以上都正确C教育改革城市化现代化解决分配问题A语言本质特点思维意识B经济地位绝对贫穷相对贫穷A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安全社会稳定C财政收入A国民收入再分国民收入一次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营利性与商业保险相福利性非营利性D本质实质内容形式A价格价值工作生存B社会工作人的工作社会群体家庭工作C贫、愚、弱、贫富不均B文盲、愚、弱贫、愚、弱、贫、愚、生产力低环境居住条件工作类型家庭A现实性集体产物大众传播社会现象ABC 环境原因个人原因具体生活环境价值多样化与法律约束无力BC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经济以上都正确ABC 文化因素政治原因人口惯性社会因素ABCD 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人口过度发展技术进步与调整ABCD 新增劳动力就解决隐形失业大学生毕业农村过剩劳动力AB建立待业、失业保险ABCD 发展生产,创广开就业渠道继续控制人口增长经济保障社会性合法性人道主义ABCD 社会工作专业历史渊源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的功能AB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ABCD 解决实际困难挖掘潜能,促发扬互助精神,促城乡社会保障城市包办性和行政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ABCD 正确错误A正确错误A正确错误B正确错误B正确错误A正确错误B正确错误B正确错误A正确错误A正确错误B正确错误A正确错误A正确错误B正确错误A正确错误A正确错误A 正确错误B 正确错误A 正确错误A 正确错误A。
社会学概论第一次在线作业

1. 以下哪一种活动不是集体行为()。
A .赶时髦B .抢购C .春游D .球迷闹事学生答案: C正确答案: C分数:4 得分:42. 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A .心理上的矛盾B .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C .心理上紧张D .心理上与父母对立学生答案: B正确答案: B分数:4 得分:43. 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
A .家庭B .同辈群体C .学校D .大众传媒学生答案: C正确答案: C分数:4 得分:44.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
A .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B .客观存在的实体C .社会关系的总和D .聚集到一起的人学生答案: C正确答案: C分数:4 得分:45.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
A .人类历史的全过程B .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C .过去了的社会D .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学生答案: B正确答案: B分数:4 得分:46. __________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
A .米德B .库利C .布卢默D .托马斯学生答案: A正确答案: A分数:4 得分:47. 为了说明自我意识的特征,库利引入了__________概念.A .情景定义B .社会化C .境中我D .内化学生答案: C正确答案: C分数:4 得分:48. __________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新名词。
A .斯宾塞B .孔德C .马克思D .圣西门学生答案: B正确答案: B分数:4 得分:49. 从一岁半、二岁到六七岁是儿童思维发展的__________个阶段。
A .形式运算阶段B .具体运算阶段C .感知运算阶段D .前运算阶段学生答案: D正确答案: D分数:4 得分:410.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工作稳定”属于__________需要。
A .生理的B .安全的C .归属与爱D .自尊的学生答案: B正确答案: B分数:4 得分:411. 当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时,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比较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与西方社会分层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有6个基本方面:
①阶级的产生。
②划分阶级的标准。
③阶级的内部关系和发展。
④阶级与阶层⑤私有制社会中各阶级之间的关系。
⑥阶级的消灭。
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本结论就是:资本的私人占有即以此为核心形成的各种关系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最深刻根源,因而也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根源。
以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一旦消灭私有制就有可能大大缩小整个社会的不平等差距,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平等。
而西方则主要有以下的观点:
①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模式从经济、声望、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 .②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阶级——市场购买力)③声誉地位──社会标准④权力──政治标准⑤三个标准可以相互转化
总的来说,西方分层理论主要侧重点在于人本之外的东西,他们注重经济、权利、财富及声望等等比较物质性的条件。
他们注重以自我为中心,法律意识极强,但是缺乏社会整体感。
综上所述,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层理论和西方社会分层理论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对资本阶级本质的阐述。
但是他们也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为了解决社会存在的矛盾,使社会趋向稳定健康的发展。
2.如何理解阶级分析?
阶级是对社会群体以某种标准进行划分的产物,这某种程度上是导致贵贱的根源,把人用标准套住,这就容易引起分层、阶级等一系列的社会不好的现象,就会出现强势阶级欺压弱势阶级,就有阶级战争,就有领导和被领导等等……这后果就是一切社会各种不和谐,就是一直的战争,都为了阶级利益,为了阶级权利……
可是另一方面,阶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自然是遵循着优胜略汰的规律来发展的人也是自然的因子,必然会遵循这个规律。
在有着同样的标准的一群人就会慢慢的演变成一个阶级,而相对的就是另一群人的阶级,两个阶级中的标准不一样的就体现出他们的各种能力都有差别的。
而这种差别正是优胜略汰的前提。
因此,阶级分析最主要的就是分析的方法和标准,目前社会学一般采用主观法,声誉法,客观法。
分层的标准一般是收入,职业,教育程度,权力。
除了这些还要研究他们的阶层关系与分层结构。
这就构成阶级分析的主要内容。
3.如何理解社会分层的合理性?
(1)社会分层是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现象。
(2)社会分层因社会整合、社会协调和社会团结而产生,因此,社会分层既能满足社会整体和社会个体的需要,又能提高社会和个人的功能。
(3)社会分层是工作与酬赏合理分配的结果,即认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高低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他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位的重要性程度。
工作愈重要,报酬愈高,社会地位亦愈高;二是他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的技术性程度。
工作的技术性愈强,报酬愈高,社会地位亦愈高。
总之,工作或职业是否重要和是否难做是决定他们的经济报
酬乃至社会地位高低的两个基本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分层是个人发展的动力。
(4)社会分层的依据是多种社会资源,社会结构影响社会分层。
(5)社会分层因社会进化而产生,因此,社会分层经过社会进化而改变。
“层”以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工为基础,强调社会分层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和社会发展
有利的方面,提出社会分层由社会进步而改变。
因此社会分层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就是合理性所在。
4、论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流动与乡村发展。
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农民工流动机制的基本框架,前者为剩余劳动力显性化驱动机制,后者为剩余劳动力吸纳转化机制。
第二,在城乡二元发展体制、三元(城市、乡村与农民工)发展体制走向城乡统筹发展体制的过程中,农民工流动机制从城乡区隔流动机制走向城乡一体流动机制。
农民工流动大大改进了全国劳动力市场机制与城市化体制。
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权益保障也日益完善,农民工逐渐被城市视为“新市民”,而不是他者化的“边缘人”或“盲流”,更进一步被不同城市根据自身条件接纳为真正的市民。
进一步提高社保统筹层次或进一步改进其转移方法,以有利于农民工的全国流动,是完善农民工城乡一体流动机制的必然要求。
第三,从产业流动机制到地域流动机制(特别是城镇流动)有序放开。
产业流动机制中以乡镇企业与非公经济为主体。
乡镇企业承担主要功能,但非公经济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乡镇企业本身也逐渐向非公经济转化。
进一步完善非公经济体制,更大规模、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地发展非公经济,是持续稳定推进农民流动的根本要求。
第四,在城市流动机制中,以沿海城市与中小城市为吸纳主体,大城市与城市群的吸纳作用也很突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与闽南三角区。
随着东部产业转移,中西部城市的吸纳作用不断强化。
农民工市民化以小城镇为吸纳主体,小城镇进一步向中小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的转化作用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带动下的城市圈的转化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整个城市发展步入大中小城市互动协调发展阶段。
农民工依照不同城市的准入要求有序转化为市民。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有利于长期就业与定居的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在城乡二元发展体制、三元(城市、乡村与农民工)发展体制走向城乡统筹发展体制的过程中,农民工流动机制从城乡区隔流动机制走向城乡一体流动机制。
农民工流动大大改进了全国劳动力市场机制与城市化体制。
城乡统一、公平竞争的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权益保障也日益完善,农民工逐渐被城市视为“新市民”,而不是他者化的“边缘人”或“盲流”,更进一步被不同城市根据自身条件接纳为真正的市民。
进一步提高社保统筹层次或进一步改进其转移方法,以有利于农民工的全国流动,是完善农民工城乡一体流动机制的必然要求。
农民工流动对市场化、产业化与城市化意义重大,“不仅其自身是一种跨城乡、跨地区和跨产业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力量,还由于农民工作为劳动力市场增量或新生部分,对整体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发挥产生了一种促进作用,这个迁移的人口及其积累进而成为加速的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
由此可见,农民工流动对城乡发展有很深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城乡发展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的出现为城乡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廉价的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