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光、原子物理公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73dfe62f5335a8102d22012.png)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23 简谐振动: 回复力: F = 一KX 加速度:a = 一
单摆周期公式: T= 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 2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24、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V= f = (适用于一切波)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x=0 Fy=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8 功 : W = Fs co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0、磁场力:
(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 (BV) 方向一左手定
(2) 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 方向一左手定则
1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 R=2 f R= 角速度:=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228dd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d.png)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1500字高中物理是中学物理的高一、高二、高三阶段,主要内容涵盖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的总结归纳:力学:1.速度公式:v = s / t2.加速度公式:a = (vf - vi) / t3.位移公式:s = (vi + vf) * t / 24.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i * t + 1/2 * a * t^25.力的定义公式:F = m * a6.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 = m * a7.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 = G * (m1 * m2) / r^2热学:1.热量传递公式:Q = mcΔT2.比热容公式:Q = mcΔT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声学:1.音速公式:v = f * λ2.频率与周期关系公式:f = 1 / T3.波长公式:λ = v / f光学:1.光速公式:c = f * λ2.光程差公式:Δx = nt3.折射定律公式:n1 * sinθ1 = n2 * sinθ24.焦距公式:1 / f = 1 / d0 + 1 / di电学:1.电流公式:I = Q / t2.电压公式:V = W / Q3.电阻公式:R = V / I4.欧姆定律公式:V = I * R5.电功公式:W = V * I * t6.电容公式:C = Q / V7.电场强度公式:E = F / Q8.磁场公式:F = B * I * L * sinθ原子物理:1.质能转换公式:E = mc^22.波粒二象性公式:λ = h / p以上只是高中物理中的一部分公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式和定律在学习中逐渐深入。
要在学习过程中多多练习,掌握这些公式的应用。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a7934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5.png)
高中物理所有公式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能量和力学。
高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基础课程,其中的公式更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公式总结:一、力学1、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 = v₀ + ats = s₀ + v₀t + (1/2)at²2、平抛运动公式:x = v₀xty = v₀yt - (1/2)gt²3、向心加速度公式:a = v²/r4、二力平衡:F₁sinθ₁ = F₂sinθ₂F₁cosθ₁ + F₂cosθ₂ = mg5、牛顿第二定律:F = ma6、弹性力公式:F = kx7、万有引力定律:F = G(m₁m₂/r²)8、动量定理:FΔt = Δp9、功率公式:P = W/Δt10、理想机械功:W = Fs11、机械能守恒定律:E₁ = E₂二、热学1、热传导公式:Q = kA(t₂-t₁)/d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3、热容公式:Q = mcΔT4、等压热容:Cp = (5/2)R5、等体热容:Cv = (3/2)R6、焓的变化:ΔH = ΔU + PΔV7、卡诺循环效率:η = 1 - (Tc/Th)三、电学1、电流强度公式:I = Q/Δt2、欧姆定律:U = IR3、电功公式:W = UIt4、电功率公式:P = UI5、电阻与导电率:R = ρl/A6、电容与电量、电压关系:C = Q/U7、并联电容:Cp = C₁+C₂+...8、串联电容:1/Ct = 1/C₁+1/C₂+...9、电磁感应:U = -NΔΦ/Δt10、法拉第定律:Q = zF四、光学1、光速公式:v = fλ2、光的折射公式: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3、光的反射公式:θ₁ = θ₂4、晶体的布拉格公式:λ = 2dsinθ5、光的衍射公式:asinθ = mλ五、原子物理1、能级公式:E = hν2、波粒二象性公式:λ = h/mv3、布洛赫定理:kf = ki + G以上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公式,覆盖了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0d570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c.png)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详解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研究物质运动的规律和物质的内部结构。
高中物理内容丰富、深入,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原子物理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物理时,需要掌握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下面就是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应用。
一、力学1、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v=v0+ats=v0t+1/2at²v²=v0²+2as其中,v表示物体的末速度,v0表示物体的初速度,a表示物体所受的加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位移。
2、平抛运动公式:h=v0t+1/2gt²R=v0²sin2θ/g其中,h表示高度,R表示水平方向的飞行距离,g表示重力加速度,θ表示发射角度。
3、受力平衡公式:F1+F2+…+Fn=0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n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个数。
4、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5、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力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6、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物体都同时受到其他物体所施加的相互作用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万有引力定律:两个质量为m1、m2的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引力F等于Gm1m2/r²,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8、等速圆周运动公式:F=mv²/rT=2πr/v其中,F表示向心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线速度,r表示圆周运动的半径,T表示运动周期。
二、热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一个封闭系统,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和系统所做的功相等。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表示压力,V表示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量,T表示温度,R表示气体常数。
4、热力学功公式:W=PΔV其中,ΔV表示气体体积的变化,P表示气体压强。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4fa8e0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f.png)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公式是高中物理学科重要的知识部分,它是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高中物理公式是用数学语言描述物理学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知识。
第一章:力学一、运动学1. 平均速度:v=Δx/Δt2. 瞬时速度:v=lim Δx/Δt3. 平均加速度:a=Δv/Δt4. 瞬时加速度:a=lim Δv/Δt5. 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会维持其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
6. 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比例。
7.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它们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 匀速直线运动:x=x0+vt9. 非匀速直线运动:x=x0+(v0+v)t/210. 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v=v0+at11. 距离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x=x0+(v0t+1/2at^2)12. 最终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v^2=v0^2+2a(x−x0)13. 抛体运动:x=x0+v0xt+1/2gt^214. 抛体运动:y=y0+v0yt+1/2gt^215. 抛体运动:v=v0+gt16. 抛体运动:v^2=v0^2+2g(y−y0)二、静力学17. 重力:Fg=mg18. 摩擦力:f=μN19. 阿基米德原理:对于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如果物体的密度低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那么会受到向上的浮力。
20. 压强:P=F/A第二章:热学三、热力学21. 热传递公式:Q=mcΔT21. 热容量:C=q/ΔT22. 内能:U=3/2nRT23. 热量公式:Q=mCΔT2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25. 等压过程公式:Qp=ΔH26. 等体过程公式:Qt=ΔU27. 等温过程公式:W=-nRTln(Vf/Vi)28.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29.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行从低温物体转移至高温物体,除非有外界能量参与或者有不可逆过程。
(完整版)高中物理光学、原子物理知识要点
![(完整版)高中物理光学、原子物理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7444e4f18583d04864593c.png)
光学一、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2.光在介质中的光速:3.光射向界面时,并不是全部光都发生折射,一定会有一部分光发生反射。
4.真空/空气的n等于1,其它介质的n都大于1。
5.真空/空气中光速恒定,为,不受光的颜色、参考系影响。
光从真空/空气中进入介质中时速度一定变小。
6.光线比较时,偏折程度大(折射前后的两条光线方向偏差大)的光折射率n大。
二、光的全反射1.全反射条件:光由光密(n大的)介质射向光疏(n小的)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其求法为.2.全反射产生原因:由光密(n大的)介质,以临界角C射向空气时,根据折射定律,空气中的sin角将等于1,即折射角为90°;若再增大入射角,“sin空气角”将大于1,即产生全反射.3.全反射反映的是折射性质,折射倾向越强越容易全反射。
即n越大,临界角C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
4.全反射有关的现象与应用:水、玻璃中明亮的气泡;水中光源照亮水面某一范围;光导纤维(n大的内芯,n小的外套,光在内外层界面上全反射)三、光的本质与色散1.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其真空中的波长、频率、光速满足(频率也可能用表示),来源于机械波中的公式。
2.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光速与波长同时变大或变小.3.将混色光分为单色光的现象成为光的色散.不同颜色的光,其本质是频率不同,或真空中的波长不同。
同时,不同颜色的光,其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也不同。
4.色散的现象有:棱镜色散、彩虹。
频率f(或ν)真空中里的波长λ折射率n同一介质中的光速偏折程度临界角C红光大大大紫光大大大原因n越大偏折越厉害发生全反射光子能量发生光电效应双缝干涉时的条纹间距Δx发生明显衍射红光大容易紫光容易大容易原因临界角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波长越大越有可能发生明显衍射四、光的干涉1.只有频率相同的两个光源才能发生干涉。
2.光的干涉原理(同波的干涉原理):真空中某点到两相干光源的距离差即光程差Δs.当时,即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由于两光源对此点的作用总是步调相反,叠加后使此点振动减弱;当时,即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半波长的偶数倍时,由于两光源对此点的作用总是步调一致,叠加后使此点振动加强。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9e8a4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8.png)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运动、变形和相互作用规律。
下面将介绍高中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及相关的公式。
一、力学1.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且仅当合外力为零时。
(2)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动力学(1)速度公式:v=s/t(2)加速度公式:a=(v-u)/t(3)路程公式:s=(u+v)t/2(4) 动量公式:p = mv(5) 动能公式:E_k = 1/2mv^2(6)功的定义:W=Fs(7) 功的公式:W = mas(8)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W=ΔE_k3.平衡力学(1)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2)力矩公式:M=Fd(3)杠杆原理:M1/M2=d2/d1二、热学1.热传递(1)热传导:热量通过物质间的分子传递。
(2)热辐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
(3)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传递。
2.热力学(1) 比热容公式:Q = mcΔT(2) 比热容的单位:J/(kg·℃)(3)热传导公式:Q=kAΔT/Δx(4)热功定理:ΔU=Q-W(5)热机效率:η=W/Q_h三、光学1.几何光学(1)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介质的折射率比。
(3)透镜的焦距公式:1/f=1/v-1/u(4)成像公式:m=-v/u(5)光的全反射定律: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
2.波动光学(1)光的干涉:光波的叠加现象。
(2)光的衍射:光波通过孔径或物体的边缘时发生弯曲现象。
(3) 杨氏双缝干涉公式:d*sinθ = mλ(4) 单缝衍射公式:a*sinθ = mλ四、电磁学1.静电学(1)库仑定律:F=k*(q1*q2)/r^2(2)电势能公式:U=k*(q1*q2)/r(3)电场强度公式:E=F/q2.电路(1)欧姆定律:U=IR(2)电功、电功率:P=IV,W=Pt(3) 串联电阻:R_eq = R1 + R2 + ...(4) 并联电阻:1/R_eq = 1/R1 + 1/R2 + ...五、原子物理1.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由水平周期和垂直族组成。
原子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原子物理公式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7004d2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6.png)
原子物理公式总结归纳本文对原子物理领域中常见的公式进行总结归纳,通过对这些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原子的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原子物理公式:1. 波长和频率公式波长(λ)和频率(ν)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c = λν其中,c是光速,约等于3×10^8米/秒。
这个公式说明了电磁辐射的波长和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波粒二象性公式根据量子力学的理论,物质不仅可以表现出粒子性,还可以表现出波动性。
波长(λ)和动量(p)之间的关系由德布罗意波动方程给出:λ = h / p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约等于6.626×10^-34焦秒。
这个公式表明了物质粒子的波长和其动量之间的关系。
3. 能量和频率公式能量(E)和频率(ν)之间的关系由普朗克-爱因斯坦关系给出:E = hν这个公式说明了能量和频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
4. 不确定性原理根据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位置(Δx)和动量(Δp)之间存在一种不确定性关系:ΔxΔp ≥ h/ (4π)这个公式表明了在测量粒子位置和动量时,存在一个不确定性的限制。
5. 玻尔模型的能级公式根据玻尔模型,原子的电子只能处于特定的能级上。
原子的能级与电子的主量子数(n)有关,能级(E)与主量子数之间的关系由以下公式给出:E = -13.6eV / n^2其中,-13.6eV是氢原子的电离能。
6. 玻尔半径公式玻尔半径(r)是描述电子轨道半径的物理量,它与氢原子的电离能(E)和光速(c)之间的关系由以下公式给出:r = h / (2πm_e c)其中,m_e是电子的质量。
7. 缝隙能和晶格常数的关系在固体物理中,缝隙能(E_g)与晶格常数(a)之间的关系由以下公式给出:E_g = h^2 / (8ma^2)其中,m是电子的有效质量。
8. 微扰理论的能量修正公式微扰理论是处理原子和分子量子态的重要方法。
根据微扰理论,能量的修正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给出:ΔE = ∑ |C_n|^2E_n其中,C_n是波函数在扰动态上的展开系数,E_n是未扰动态的能量。
高中合格考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合格考物理公式大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5d161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a.png)
高中合格考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正文1. 运动学公式- 速度公式:v = Δx / Δt- 加速度公式:a = Δv / Δt- 位移公式:x = v0t + 1/2at^2- 平均速度公式:v = (v0 + v1) / 22. 力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F = ma- 动能公式:K = 1/2mv^2- 动能定理:W = ΔK- 弹性势能公式:Ee = 1/2kx^23. 热学公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Q = ΔU + W- 热力学第二定律:ΔS ≥ Q / T- 热力学第三定律:S → 0 (T → 0)4. 电学公式- 电流公式:I = Q / t- 电阻公式:R = V / I- 电功公式:W = VIt- 电阻与电流关系:V = IR5. 光学公式- 光速公式:c = fλ- 玻意耳-索基定律:n1sinθ1 = n2sinθ2- 球面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6. 声学公式- 声速公式:v = λf- 声强公式:I = P / A- 多普勒效应:f' = f(v ± v') / (v ± vs)7. 原子物理公式- 玻尔理论:E = -13.6Z^2 / n^2 eV- 德布罗意波长:λ = h / p- 粒子的相对论能量:E = mc^2【文档结尾】:结语以上只是高中合格考物理公式的一小部分,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合理运用于解决物理问题。
公式的掌握不仅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更是打好物理学基础的重要步骤。
通过不断练习和理解,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7高考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7高考物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eb771ec1711cc7930b71633.png)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17高中物理公式一. 力学 1.1 静力学 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重力 G mg (g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摩擦力(1) 滑动摩擦力: f= N(2)静摩擦力: 大小范围 O f 静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浮力、密度 浮力 F 浮=液gV排;密度m V压强、液体压强压强pF S;液体压强 p gh胡克定律Fkx (在弹性限度内)万有引力定律a 万有引力 =向心力: FG m m 1 22rG Mm ( R h)2m2V( R h)2242m ( R h) m(R h) 2Tb 、近地卫星 mg = GM m 2(黄金代换);地球赤道上 GRMm 2R-N=mR ω2不从心同步卫星 GM m 2 r2=mr ω2c. 第一宇宙速度 mg = m VV=gR GM / RRd. 行星密度 = 3 GT2(T 为近地卫星的周期 ) V4球=3R S 3球=4πR 2e. 双星系统 Gm m 1 2222 =m 1R 1ω =m 2R 2ωr(R 1+R 2=r)22FFF2F F cos合121 2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tanFsin co s2FF1222FFF合xy正交分解法:tanF y Fx力矩M FL (不要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F合0或FxFy 0F=o 或F x=o F y=o有固定转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合0或M M M逆顺共面力的平衡 F M合0,合0 1.3 动力学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 合= ma 或a Fm或者F x= m a x F y= m a y向心力F m2vR2m R ma向牛顿第三定律 F F' 1.2 运动学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匀速直线运动s vt匀变速直线运动v t2vt v2vat s,2as s,v tv122atvt2t平均速度:vstV t/ 2 = V V0 t2 =stV s/2 = 2 2v o v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2 <V s/2t2①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vt2 stv v0 t2②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2s s s s ⋯aT ,a2 13 2s sm nm n T2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时间间隔相同时SⅠ:SⅡ:SⅢ=1:3: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位移间隔相同时T Ⅲ=1 : ( 2 1):( 3 2)Ⅰ:TⅡ:T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s =aT自由落体运动1 2 2v t gt ,v 2gt,ht2gh竖直抛体运动1, 2 v v gh22 2 (注意:时间和速度的对称性) v v gt h v t gtt 0 0t 02速度:V x= V0V y=gt平抛运动v 2v x v 2 ytan vv1 gt①2y gt 2 2y y2'v v t x x x x 0 0位移: S x=V o t12s y gt 轨迹:y2g22v0x 2s 2 2s x sy tanyx122gtgt1v t2 v②v vx 0cosv v sin gt y 0斜向上抛运动x v cos t1y v sin t gt22轨迹:y x gtan2 22v cos2x线速度: V=St=2TR= R 角速度:=t2T2 fvRS=Rθ匀速圆周运动v2向心力: F= ma = m mR 2 R=mvω=mR (2) 2T2 2 轨迹:y Rx1.4 冲量与动量、功和能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动能1E k mv222 p 2m重力势能 E mghp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弹性势能 1E p kx22功W = Fscos (恒力做功)W=Pt(拉力功率不变)W=f S相对路程(阻力大小不变)功率平均功率:P Wt即时功率:P F v cos机械效率W有P 有W总P 总动能定理 1 12 2W合mv mv2 12 2机械能守恒定律 1 1 1 1 22 2 2mv 或者E p= E k1 1 12 2 22 2 2 2动量p mv = 2mEK冲量I F t动量定理 F t mv mv2 1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动量守恒m1v1 + m2v2 = m1 v1‘+ m2v2’或p1 =一p2 或p1 + p2=Om1v1 m2 v2 ⋯m1v1 ' m2v2 ' ⋯弹性碰撞v '1 m m v 2m v1 2 1 2 2m m1 2v 2 'm m v 2m v2 1 2 1 1m m1 2完全非弹性碰撞v m v m v1 12 2 m m1 2简谐振动: 回复力F kx (k 比例系数,非劲度系数;x位移,非形变量)T= 2 mK(T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Tl2 ( 5 ) (T 与振子质量、振幅无关)g波动(1)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v fT=VT x=vt (适用于一切波)(2)I 如果S1 、S2 同相①若满足:L2 L1 n (n 0,1,2,⋯),则P点的振动加强。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及知识点汇总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及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7ec06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4.png)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及知识点汇总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运动、能量与相互作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之一。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物理公式的掌握和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高一物理公式大全及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运动学公式1.平均速度:v = Δs/Δt2.加速度:a = Δv/Δt3.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v = u + at4.加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s = ut + 1/2at²5.力的定义:F = ma6.牛顿第二定律:F = dp/dt7.重力:F = mg8.万有引力定律:F = G * (m₁m₂)/r²二、热学公式1.热传导:Q = k * A * ΔT / x2.热容量:Q = mcΔT3.热平衡:mcΔT = mcΔT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5.焦耳定律:P = IV = I²R三、光学公式1.光的传播速度:v = c2.折射定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3.薄透镜成像公式:1/f = 1/v - 1/u4.放大率:β = v/u5.光的反射:θ₁ = θ₂四、电学公式1.欧姆定律:I = V/R2.电功率:P = IV3.等效电阻:1/R = 1/R₁ + 1/R₂ + ...4.串联电阻:R = R₁ + R₂ + ...5.并联电阻:1/R = 1/R₁ + 1/R₂ + ...五、原子物理公式1.波长与频率之间的关系:c = λν2.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E = hν3.相对论质能关系:E = mc²以上仅是高一物理学习中的一部分公式和知识点,但它们在物理学的基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努力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公式,在解题时灵活运用,掌握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在学习物理时,除了掌握公式外,还需要关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例如,在运动学中,要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等基本概念;在热学中,要理解热能传递、热平衡和理想气体等知识点;在光学中,要掌握反射、折射、成像等基本原理;在电学中,要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基本组成。
高中物理易考知识点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
![高中物理易考知识点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4dd1f0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a.png)
高中物理易考知识点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高中物理易考知识点: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科学课程,涵盖了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和原子物理等多个领域。
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点容易被考查,因此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中物理考试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中物理中易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研究物体的力和运动,包括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牛顿定律、动量守恒等内容。
以下列举几个易考的力学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ma,其中F为作用力,m为物体质量,a为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 动量守恒定律:在一个系统内,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5. 转动定律:刚体绕定轴转动时,角动量守恒。
当刚体外力矩为零时,刚体的角动量守恒。
二、电学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的性质、电流、电场、电势等内容。
以下是几个易考的电学知识点:1. 电流:电流是描述电荷移动的物理量,单位为安培(A)。
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阻与电阻率:电阻是物体对电流通过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特性,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电阻率。
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4. 等效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等效为它们的代数和,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等效为它们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5. 电功与电能:电功是电力对时间的积分,表示电能的转化或传输。
电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
三、光学光学是研究光传播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内容。
高考物理常用公式
![高考物理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274fab58e9951e79b8927ce.png)
高考物理常用公式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物理现行高考常用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N(2) 静摩擦力:大小范围O f静 f m(f 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1.3 动力学牛顿第三定律F F =-'1.2 运动学物理概念规律名称公式匀速直线运动 s vt =匀变速直线运动t v v s as v v at t v s at v v tt t ⋅+==-+=+=22210202200,, 平均速度:vs t=V t/ 2 =V V t 02+=stV s/2 = 222t o v v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2 <V s/2 ①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v s t v v tt ===+202②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s s s s aT a s s m n T m n 213222-=-===--…,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时间间隔相同时 S Ⅰ:S Ⅱ:S Ⅲ=1:3: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位移间隔相同时 T Ⅰ:T Ⅱ:T Ⅲ=1 : ()23(:)12-- ∆s = aT 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自由落体运动 gh ,v gt h gt v t t 22122===,竖直抛体运动v v gt h v t gt t =±=±00212, v v gh t 2022=± (注意:时间和速度的对称性) 平抛运动 速度: V x = V 0 V y =gt 22yx v v v += '020x y22v gt v v tan 21x x y x y t v gt -=====β ① 位移: S x = V o t2y gt 21s = 轨迹:y g v x =202222yxs s s += 002gt 21t gt tan 21v v x y ===α ②斜向上抛运动v v v v gtx v ty v t gt x y ==-=⋅=⋅-0000212cos sin cos sin θθθθ 轨迹:y x gv x =⋅-tan cos θθ20222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 V=t S =T Rπ2= ωR 角速度:ω=Rv f Tt ===ππφ22S=R θ 向心力: F= ma = mωm R v =22 R=mv ω= mR 2)2(T π 轨迹:y R x =-221.4 冲量与动量、功和能三. 电磁学四. 光学、原子物理。
高考物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5f611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6.png)
高考物理选修三知识点总结选修三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涉及光学和原子物理两大领域。
这一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因此掌握选修三的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对选修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应对高考。
1. 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是光学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它描述了光线在介质之间折射时的规律。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具体表述为:当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入射角i、折射角r和两个介质的折射率n1和n2之间满足下面的关系式:n1*sin(i) = n2*sin(r)其中,n1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n2为折射介质的折射率,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眼镜、显微镜、望远镜、水箱、水面渔网等都是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制作的。
2. 透镜成像透镜成像是光学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涉及透镜的焦距、物距、像距等概念,通过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计算物体在透镜前后的位置、像的大小等参数。
对于薄透镜来说,可以利用透镜成像公式来计算透镜成像的规律。
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表示为: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通过透镜成像公式,可以确定物体在透镜前后的位置、像的大小,进而分析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透镜成像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都是依靠透镜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3. 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结构是原子物理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原子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现代原子理论,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以环绕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
在原子的结构方面,考生需要掌握原子的基本组成、元素的周期表、原子的质量数、原子的电荷数、原子的稳定性等内容。
理解原子的结构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核反应、物质的性质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选修三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需要考生在复习时注重理论的联系和实际的应用。
重点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大全
![重点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7b77e76fad6195f312ba6ae.png)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F=kx(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G=mg(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 tg ?=F F F 212sin cos θθ+(3)4(1) 为零。
?F=0或?F x 推论:(2)力矩:5(1)说明:a 、(2)说明:a b c d 6、浮力:F=?Vg(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F=G m m r 122(1).适用条件(2).G 为万有引力恒量(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R 一天体半径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 Mm R h m ()+=2V R h m R h m T R h 222224()()()+=+=+ωπ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1mg=G MmR2g=GMR2c、第一宇宙速度mg=mVR2V=gR GM R=/8、库仑力:F=K q qr122(适用条件)9、电场力:F=qE(F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10、磁场力:(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B?V)方向一左手定1112VV运动的加速度T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13、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 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H=V g o2 2(2)上升的时间:t=V g o(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2V go(6)适用全过程的公式:S=V o t一12gt2V t=V o一gtV t2一V o2=一2gS(S、V t的正、负号的理解)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V=?R=2πfR=2πRT角速度:?=φππt Tf==22向心加速度:a=vRRTR222244===ωππ 2 f2R16动量和冲量:动量:P=mV冲量:I=Ft17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ebb3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f.png)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整理版一、力学公式1、力的性质:力的大小:F=ma力的方向:F → = F ⊥ + F |2、运动的性质:直线运动:s=vt匀变加速运动:v=v0+atv-t图型:v=v0+ats-t图型:s=v0t+½at^23、力学能量定理:机械能:EK=½mv^2潜能:EP=-GMm/R势能:U=mgh4、转动运动:角动量:L=Iω角动量守恒:ΔL=0转动势能:T=½Iω^2角速度与角度的关系:α=ωt 角矢量的定义:s=rα角加速度:α=dω/dt二、电磁学公式1、磁场的性质:电磁感应定律:B=µ0H+M 磁感应强度:H=1/µ0⋅(B-M) 2、电场的性质:电压定律:V=E⋅d电势能:U=QV电流定律:I=Q/t电容的容量:C=Q/V3、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定律:B=µ0H+M电磁感应强度:H=1/µ0⋅(B-M) 电磁感应动力学==F=IL×B4、电磁波:电磁波方程:∇^2E=1/c^2∂^2/∂t^2电磁波功率:P=U/t=I^2R电磁波波长:λ=c/f三、光学公式1、几何光学:视距:d=o/s透镜定律:1/f=1/o+1/i折射定律:n_1sinθ_1=n_2sinθ_2延拓定理:m=r/r_02、物理光学:介质的折射率:n=c/v衍射定律:θ=λ/d干涉定律:mλ=a·sinΦ四、原子物理公式1、原子结构:原子能量:E=-(Z^2/r_1)-(Z^2/r_2)-(Z^2/r_3)-...电子轨道:V=Z^2/2r电子能量:E=-Z^2/rn干涉定律:de=h/p2、物质特性:核裂变:E=Δmc^2吸收法则:A_i+B_j=C_l+D_m量子井模型:E=E_n-E_1/n^2晶格定律:a_1/a_2=b_1/b_2=c_1/c_2五、热学公式1、温度性质:温差折算:T/T_0=Q/Q_0热量定律:Q=Ct热电效应:U=I^2Rt2、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dU=dQ+dW热力学第二定律:ΔS≥q_rev/T热力学第三定律:S=S°+S°°六、物理化学公式1、电离热:水解定律:H_2O=H+OH离子交换定律:A+BX=CX+D2、反应热:物质穿越双斜面线:q=ce(T_2-T_1) 反应期定律:PV=RT等温反应热:q=c(T_1-T_2)等压反应热:q=Cp(T_1-T_2)七、统计物理学公式1、热力作用:热波传播:q=K ⋅A/ r热膨胀比:α=1/(KP)2、系统性质:宏观热力:ΔU=TΔS比热容:C_v=dQ/dT体系的热容:Q=C_v(T_1-T_2) 熵的热容:S=C_p(T_1-T_2)。
高中物理公式(表达式、字母含义、使用条件、范围)总结 (1)
![高中物理公式(表达式、字母含义、使用条件、范围)总结 (1)](https://img.taocdn.com/s3/m/0c4754b1c1c708a1284a4482.png)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F F F 212sin co s θθ+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关于高级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关于高级高中物理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bccbfbe910ef12d2af9e78a.png)
高中物理公式汇编一、力学公式1、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角: tg ?=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F 1(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N说明: 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 )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6、 浮力: F= ?Vg (注意单位)7、 万有引力: F=Gm m r122(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3).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GMm R h m ()+=2V R h m R h m T R h 222224()()()+=+=+ωπ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Mm R 2 g = G M R 2c 、 第一宇宙速度mg = m V R2V=gR GM R =/8、库仑力:F=Kq q r 122(适用条件) 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原子物理
三、光学
(一)几何光学
1、概念:光源、光线、光束、光速、实像、虚像、本影、半影。
2、规律:(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干扰,保持各自的规 律传播。
(3)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传播规律
①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光的析射定律:
a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常数。
即常数
=r i sin sin
b 、r
i n sin sin = 介质的折射率n :光由真空(或空气)射入某中介质时,有,只 决定于介质的性质,叫介质的折射率。
c 、v
c n = : 设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为 v ,则可见,任何介质的折射率大于1。
d 、两种介质比较,折射率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叫光疏介质。
③全反射:a 、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交界面时,入射光线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中 的现象。
b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n
C 1sin = 临界角C ④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方向入射,将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方向 反射或折射。
r i n sin sin ==v c =C sin 1=介
真λλ1≥ 折射率 5、常见的光学器件:(1)平面镜 (2)棱镜 (3)平行透明板
(二)光的本性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
(1)微粒说(牛顿)
(2)波动说(惠更斯)
①λd
L x =∆ : 光的干涉双缝干涉条纹宽度 (波长越长,条纹间隔越大) 应用:薄膜干涉——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 行相间干涉条纹,检查平面,测量厚度,光学镜头上的镀膜。
②光的衍射——单缝(或圆孔)衍射。
泊松亮斑
(波长越长,衍射越明显)
(1) 电磁说(麦克斯韦)
波长/m
①基本观点:光由一份一份不连续的光子组成,每份光子的能量是λνhc h E ==
②实验基础:光电效应现象
③规律:a 、每种金属都有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c 、光电效应的产生几乎是瞬时的;
d 、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④km E w h +=ν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00λνhc
h w == 逸出功
光电效应的应用:光电管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5)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是一种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光具有波粒二 象性,单个光子的个别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规律表现为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