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喜剧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喜剧概述
艾瑶新闻113 5000111138
古希腊的喜剧和悲剧都渊源于酒神节的庆祝活动,但悲剧是从酒神节的正规歌舞表演发展出来的,而喜剧则源于酒神庆典后街头自发的歌舞狂欢表演。往往是某个民间诗人登上高处口占几句,大家议论附和,然后性致所至地狂歌乱舞一通,将欢乐的情感宣泄出来。因此,它带有即兴的性质。与悲剧相比,古希腊的喜剧往往显得散漫、粗俗,但却更加反映了普通民众真实的思想情绪,是一种真正的大众艺术
传说古希腊最早的喜剧诗人叫苏萨里翁。他是一个流浪诗人。相对于悲剧作为严肃、庄严的庙堂艺术,喜剧则是民间流行的、粗俗的大众艺术。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界线分明,截然不同,悲剧诗人决不会去写喜剧,同样,喜剧诗人也不会去染指悲剧。
虽然在今天我们看来,古希腊时代的悲剧和喜剧是双峰并峙,都是艺术瑰宝。但是古希腊人却把悲剧看得很高,而对喜剧却不很重视,很长时期都只当是一种街头即兴娱乐,因此对于喜剧的研究和评论远远不如悲剧,留下来的完整作品也比较少。
实际上,古希腊喜剧的出现,并不逊于悲剧,甚至还稍早于悲剧,它和悲剧一样,走过了漫长的历程,曾有过非常繁盛的高峰时期。我们今天根据古希腊喜剧的发展情况,把古希腊喜剧分为三个阶段,将公元前404年以前,作为旧喜剧时期,代表性剧作家是阿里斯托芬;以公元前338年以后,作为新喜剧时期,代表性剧作家是米南德;而以这两者中间的几十年,称为中期喜剧时期。旧喜剧时期的喜剧,大多
是政治讽喻剧,新喜剧时期则以家庭伦理为题材的世俗喜剧为主;中期喜剧则是从政治讽喻向世俗喜剧的过渡。
和悲剧一样,古希腊喜剧在它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技巧特点。下面分别叙述。
古希腊“旧喜剧”的技巧特点:
结构特点:早期的古希腊喜剧是世态嘲讽喜剧,有比较强的政治性。它的中心内容是一场“对驳”,也就是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的辩论。辩论的内容可以是世道时局,形形色色的周围社会生活状况。具体来看,它的基本结构是这样的,一开始是一个序幕,点出今天要讨论的主题,有时是通过歌队的演唱,有时是由主人公(喜剧诗人)直接说出来;然后,是两个“对驳场”,就是对主题反复辩论,往往是先由反方表述,再由正方进行反驳,在歌队的情感烘托下,正方逐渐取得胜利。最后,双方意见达成一致,进行欢乐的狂欢歌舞。这时候,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往往交融为一体,一起欢乐歌舞起来。
在古希腊,喜剧是下层民众情感和情绪的宣泄之地,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这种戏剧似乎不象戏剧,似乎是一场形象的、带有表演动作的政治辩论,或者说更接近所谓“时事报道剧”。它的主题往往是政治性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引导观众讨论正在发生的大事,质疑政治人物的道德品行,并随时插入当时观众正在关心的事件来进行议论批评。它的积极方面是紧贴现实,随时反映民众的情绪和要求,不足之处是松散、随意,看不到完整的人物和故事,在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性”标准上是有缺欠的。
旧喜剧的这种“政治辩论”式的结构形式,带来了以下这些技巧特点:第一个技巧手段是“妙念”(happy ider),从英语字面看,就是“一个美妙的主意”,它是旧戏剧作品的核心。
我们用一个具体的范例来作说明,比如阿里斯托芬的《云》,它的核心“妙念”是——借助诡辩来抵赖债务。
剧情是这样的,主人公名叫史特雷普西亚,他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费地皮底斯,整天在外面呼朋唤友,吃喝玩乐,造成了债台高筑。史特雷普西亚无计可施,竟想到一个办法,把儿子送到苏格拉底学校,学习诡辩,来赖掉所欠的债务。但是儿子拒绝了,史特雷普西亚自己到苏格拉底学校去学习诡辩术。这是序幕,最后以一连串对学校及学生的笑谑讽刺结束。
接着歌队上场,场景随之转到了苏格拉底学校,歌队作为学生,分为两队进行辩论练习,主题是对阿里斯托芬(也就是剧作者自己)的喜剧才能进行吹嘘或反驳,看过这种热火朝天的学习气氛后,史特雷普西亚终于强行把儿子带到了学校现场。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大家同意接受费地皮阿斯进修“谬误逻辑”的课程。
不久,费地皮底斯学成回家,大显身手,债主们一一上门讨债,但一个个都被费地皮底斯的“谬论”辩驳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离开了。史特雷普西亚大为高兴,带着儿子出去痛饮狂欢。不料,高兴的日子没有多久,史特雷普西亚就遭到儿子欺负,被打得遍体鳞伤。更气人的是,打伤父亲的费地皮底斯还用他学到的“诡辩术”振振有辞地证
明惩罚父亲乃是他的责任。史特雷普西亚气得真想放一把火把苏格拉底学校烧了。
作者的立意是在嘲讽和攻击及其学派的讲学活动。他必须找到一个具体事例或者也可以说一个论据,使他对对方的抨击能够具体化,并获得胜利,于是想出了“向苏格拉底学习抵赖欠债”的“妙念”,一下子就把苏格拉底的讲学污名化,使之等同于诡辩,然后施以攻击。另外,在《阿卡奈人》中,“妙念”是农民狄开俄波利斯去和斯巴达人单独签订和约。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只是一个想入非非的“妙念”,但在戏剧中,他把这一“妙念”实现了,于是,就让打仗的将军累得血迹斑斑地躺在地上喘气,而签定了和平条约的农民狄开俄波利斯却幸福地享受着田园之乐。
这就是“妙念”,它类似后世戏剧中的“戏剧计谋”,但它又不是一个现实的戏剧行动,而是一个空想的,现实中不可能有的行动,让它在舞台上实现,以此作为辩论中取胜的论据,并产生戏剧性效果。所以叫“妙念”,只是一个美妙的念头。
第二个技巧手段是“拟人化”。
古希腊旧喜剧是一种论辩式的、嘲讽的、缺乏完整故事和人物命运的戏剧样式。为了使以抽象道理的论辩为主的戏剧内容显得形象化,增加戏剧性,同时避免直接指责现实、攻击政治人物带来的麻烦,它往往采取了“拟人化”的技巧手法。这种“拟人化”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把抽象概念作为剧中的角色,比如“和平”、“战争”、“美德”、“财富”、“贪婪”、“善良”,“勇敢”等等。但究竟给这些角色以什么
样的外部形象和心理动作,剧作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比如在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中:“战争”是一个狂暴的庞然大物,带着他唯一的仆人“骚嚷”住在一个山洞里,“和平”是一位静美的女性,“财富”是一位神,可惜双目失明,不能看出一个人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因此无法很好地行使权力,实现他的美好的意愿。由于他经常上当受骗,因而对所有的人都产生了怀疑。其它如“贫穷”是一个可怕的妇人,“人民”是一个昏愦的老头子等。这样的设计,使得角色一上场,观众就直观地了解了作者的用意,不同的作者,也许会对上述概念角色设计出截然不同的外形和动作,从而反映出不同的观点。然后,作者让这些角色在剧中活动起来,或者结盟,或者产生矛盾冲突,形成种种纠纷,最后有胜有败,比如和平虽然屡被误解,但最后大家认识了她的价值,重新把她找了回来,她的朋友丰收、幸福也随之而来了。阿里斯托芬的不少作品最后以宴会或婚礼结束。这些婚礼并不是爱情的结合,而是一种寓意。例如“采葡萄者”与“丰收”结合,“可信赖的人”与“王权”结合。今天看来,这种戏剧构成有点象一种扑克牌的“拼合游戏”,这就是几千年前古希腊喜剧的初始状态。
“拟人化”的第二个方面是把动物、植物作为角色,在舞台上演绎童话故事,以影射现实,避免因为直接抨击现实或攻击政治人物带来麻烦,有时则是为了形象地表现哲理的意境。比如阿里斯托芬的《鸟》,就是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理想化的鸟的国度的故事,一方面抨击了现实社会的种种污浊,同时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