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中考物理光学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北京市朝阳区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

北京市朝阳区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

北京市朝阳区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北京市朝阳区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考生需知1.本试卷共8页。

满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

2.请认真填写第1页密封线内学校、姓名、考号。

3.做本试卷时请用蓝、黑色圆珠笔或钢笔,画图可用铅笔。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 .石油B .太阳能C .风能D .水能[]2.如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3.导体和绝缘体都是很好的电工材料,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铜丝B .陶瓷C .橡胶手套D .塑料[]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 .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B .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C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D .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室[]5.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6.下列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B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C .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D .推着小车前进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分数阅卷人复查人图1 铅笔“折断”A B C D水中倒影日食形成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A B C D书包背带做得较宽压路机的碾子很重切蛋钢丝很细安全锤的锤头做成尖形图2[]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B .耳熟能详是指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C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8.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A .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B .行驶中的汽车轮胎会发热C .古代,人类利用钻木取火 D .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9.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使用试电笔,手应触碰笔尾金属体B .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C .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一定出现短路D .在家庭电路中电冰箱和电视机是串联的[]10.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乒乓球的质量约为2kgB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C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约为1.5mD .人脉搏跳动一次需要的时间约为2s []11.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定滑轮的个数及每个定滑轮的质量B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动滑轮的个数及每个动滑轮的质量C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增加每次提升货物的高度D .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每次提升货物的质量[]12.新交通法规于2013年1月1日施行,驾驶员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

北京中考物理 光学实验解答题15题(附答案)

北京中考物理 光学实验解答题15题(附答案)

北京中考物理光学实验解答题15题(附答案)实验解答题(共 15小题)1.小东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进行光学实验探究。

他将透明薄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进行如下操作:(1)小东将一支蜡烛点燃,竖直放在薄玻璃板前面的A点处,他可以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在镜中的像。

小东再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不点燃的蜡烛,竖直放置在薄玻璃板后并调整位置,直到从各个角度看去它都跟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小东又将点燃的蜡烛竖直放在薄玻璃板前面的B点处,并调整位薄玻璃板后的蜡烛位置,直到从各个角度看去它再次跟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根据以上实验情景,小东得出初步结论: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关系;(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3.实验桌上备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还有若干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刻度尺一把。

小军计划利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有关”。

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将三个红棋子叠放,并且改变旗子到镜面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叠放的绿棋子的个数并改变位置,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1)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2)小军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2015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8分,每小题2分)1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A 安培B 付特C 焦耳D 瓦特2 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的是()3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塑料笔杆B 橡胶手套C 不锈钢尺D 陶瓷碗4 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B 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C 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D 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5 下列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脑B 电热杯C 电视机D 电风扇6 图2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7 在窗子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图3中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

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是()8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 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 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 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9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3醋℃,则质量为2kg的水,温度由25℃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4.210J/(kg)A 4.2x104JB 2.1x105JC 1.68x105JD 3.78x105J10 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B 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C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 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11 小云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B 换气扇和照明灯只能同时工作C 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D 换气扇和照明灯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12 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13.doc

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13.doc

2015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第13页-中考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适合学员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现象章节综合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现象章节综合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现象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2·北京·中考真题)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景物在镜中成像C.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D.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2.(2020·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D.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3.(2020·北京·中考真题)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B.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C.光发生了色散D.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4.(2018·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B.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D.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5.(2017·北京·中考真题)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 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 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s1=s2B.s1<s2C.h1>h2D.h1=h26.(2017·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A.B.C.D.7.(2013·北京·中考真题)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A.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山在水中形成“倒影”8.(2016·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A B.B C.C D.D9.(2015·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开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10.(2014·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放大镜把字“放大”B.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C.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二、填空题11.(2022·北京·中考真题)小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玻璃板面镜成像特点,其中玻璃板和蜡烛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蜡烛的高度为6cm,蜡烛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为10cm。

2015年北京中考物理

2015年北京中考物理

1、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A.几乎没有电子 B.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C.自由电子很少 D.自由电荷很少2、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是正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B.一定是负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C.一定是电荷发生了移动 D.一定是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3、有关电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B.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运动一定能形成电流C.规定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D.电流沿着“负极→用电器→正极”方向流动4、小明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将灯连成了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L1比L2亮,通过两灯的电流关系是()A、通过L1电流大于通过L2的电流B、通过L2电流大于通过L1的电流C、通过L1电流等于通过L2的电流D、无法判断5、如图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 )6、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

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

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

则这种“聪明”的电路是 ( )7、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 1和L 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B. 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C. 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D. 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8、如右图所示,两盏相同的灯泡在电路闭合后都能正常发光。

过一会儿,两盏灯都熄灭了,此时电路中的电流表没有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那么电路发生故障可能是( )A 、灯泡L 1灯丝断了B 、灯泡L 2灯丝断了C 、灯泡L 1短路D 、灯泡L 2短路 二、多选题9、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20V220V220V220V光控 声控 声控 光控 光控 声控 光控 声控BAS 1S 2吹风机 电源A .测量电压时,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B .测量电流时,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C .不管电流袁还是电压表,连接时必须电流从“+”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拄流出D .电压表的量程改变后,每小格表示的值保持不变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正确的是 ( )23、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 是吹风机,B 是电热丝,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闭合开关S 1,电吹风吹出冷风 B.只闭合开关S 2,电吹风吹出冷风 C.同时闭合开关S 1、S 2,电吹风吹出冷风 D.同时闭合开关S 1、S 2,电吹风吹出热风 三、填空25、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由于 电子,带 电,丝绸由于 电子, 带 电。

北京市2015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9+光现象练习3(无答案)

北京市2015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9+光现象练习3(无答案)

专题9 光现象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穿衣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汽车观后镜成正立缩小实像.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实像.2、有一凸透镜f=15 cm ,若物体放在焦点外5 cm ,则像一定是 ( )A.正立放大虚像.B.倒立放大虚像.C.倒立缩小实像.D.倒立放大实像.3、下列几种情况中,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这一特点的是 ( )A.照相机拍照片.B.投影仪放大图片.C.戴近视眼镜观察物体.D.从透镜玻璃板上的小水滴看下面的文字变大.4、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 的范围为( )A .10cm <f <18cmB .5cm <f <9cmC .9cm <f <10cmD .18cm <f <20cm5、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 )A .透镜的焦点以内B .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C .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D .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6、 (06浦东)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厘米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像始终变大。

B. 像始终变小。

C. 像先变小后变大。

D. 像先变大后变小。

7.(05芜湖课改)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40cmB .30cmC .20cmD .10cm8.(05顺义区)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 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20cmB .15cmC .10cmD .5cm9. 一个焦距为10 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 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 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10.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 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 )A.10 cm<f<20 cmB.f>10 cmC.f<10 cmD.f>20 cm11.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 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缩小的虚像12.图7是小明同学制作的针孔照相机。

2015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可编辑)

2015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 可编辑)

201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六道大题,4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下列餐具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筷子 B.陶瓷碗 C.不锈钢勺 D.玻璃果盘2.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1所示。

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3.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D.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4.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5.图3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图2BA D放大镜把文字放大C图3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深秋,枫叶上形成“霜”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A B C D水电站风电站燃气电站太阳能电站图1A B C D6.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 .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 .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B .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8.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 .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 .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 9.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 .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B .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时应及时更换C .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D .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10.图4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11.通常情况下,关于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长度有关 B .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无关 C .合金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合金丝的电阻越小 D .通过合金丝的电流越小,合金丝的电阻越大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图4钓鱼竿羊角锤BC D古代捣谷用具A 筷子C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 .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13.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图5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14.在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A 厅”,有一个有趣的磁悬浮灯泡,其示意图如图6所示。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现象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现象

2013-2022北京中考真题物理汇编光现象一、单选题1.(2022·北京·中考真题)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A 景物在镜中成像B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D2.(2020·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A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C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D3.(2020·北京·中考真题)为了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将一束单色光从玻璃槽的外侧由左侧倾斜向上射入盐水中,但光在盐水中并不是沿着直线传播,而是发生了弯曲,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A.光从空气到玻璃发生了折射B.盐水不均匀使光发生了弯曲C.光发生了色散D.光从玻璃到盐水发生了折射4.(2018·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A 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人透过水球成的像C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D5.(2017·北京·中考真题)图 1 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A B.B C.C D.D6.(2017·北京·中考真题)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 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 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s1=s2 B.s1<s2 C.h1>h2 D.h1=h27.(2017·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A.B.C.D.8.(2016·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A B.B C.C D.D9.(2015·北京·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10.(2014·北京·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放大镜把字“放大”A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D二、填空题11.(2022·北京·中考真题)小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玻璃板面镜成像特点,其中玻璃板和蜡烛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蜡烛的高度为6cm,蜡烛与玻璃板之间的距离为10cm。

最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学部分

最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学部分

最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学部分专题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 108m /s ,则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 /s 。

2、从月球向地球发射电磁波,经过1.28s 后能到达地球那么地球与月球相距约为 km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不等于光速B 、人在湖边看见水底的物体是光的折射现象C 、甲同学是近视眼,那么他佩戴的眼镜应该是凹透镜D 、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D .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5、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倒立的B .光照到穿衣镜的镜面上和镜框上发生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我们看到的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 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6、在图3所示的几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专题二:光的反射1、小红同学面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且距平面镜的距离为3m ,她在镜中的像与她本人的距离为 ________ m 。

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将____________。

(变大、 变小、 不变)2、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其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这束光的反射角为 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3、如图8所示,在观看电影时,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图像,这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 现象。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4、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平面镜,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如图9)是湖边树木的_______像。

(选填“实”或“虚”)B.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 A.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看起来水没那么深 D.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图3 图8 图910、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B .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C .平面镜能够成虚像,像和物体大小不相等D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12、如图12所示,OB 为反射光线,ON 为法线。

2015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真题详解

2015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真题详解

2015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2分)(2015•北京)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下列餐具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筷子 B.陶瓷碗C.不锈钢勺 D.玻璃果盘考点:导体和绝缘体.PH313难易度:容易.分析: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由此可以判断(1)塑料筷子、陶瓷碗、玻璃果盘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选项ABD错误;(2)不锈钢汤匙是金属制品,属于导体,故选项C正确.解答:C.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导体与绝缘体的定义判断出哪些物体属于导体,哪些物体属于绝缘体,同时还需要学生明确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线,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2分)(2015•北京)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A.燃气电站B.风电站C.水电站D.太阳能电站考点: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PH511难易度:容易.分析:能源的种类有很多,可以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一般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而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1)天然气会越用越少,且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A 符合题意;(2)太阳能、风能、水都可以源源不断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项BCD不符合题意.解答: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能源的分类,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3.(2分)(2015•北京)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D.驾驶员开车是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考点:摩擦力;PH217惯性;PH228压强;PH231噪声的危害防治噪声的途径.PH273难易度:容易.分析:(1)保持压力一定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者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等来增大压力,都是为了增大摩擦.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其实是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最终增大了摩擦,故选项A错误;(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汽车装有消声器,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并不能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故选项B错误;(3)保持压力一定来增大受力面积或者保持受力面积一定时来减小压力,都是为了减小压强.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其实是是增大了受力面积,最终减小了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故选项C错误;(4)驾驶员开车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在突然刹车时由于惯性而带来的危害,故选项D正确.解答:D.点评:本题要求我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考点,综合性较强.4.(2分)(2015•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直线传播;PH281平面镜成像;PH283透镜;PH286光的折射.PH284难易度:容易.分析:首先明确: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③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④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1)光线被不透明的物体(手)所遮挡,才在墙上形成了一块黑暗的与遮挡物形状相同的阴影,这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选项B符合题意;(3)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而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4)笔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因为水面下的勺子反射的光进入空气中,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属于光的折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解答:B.点评:本类型题目在中考较为常见,光的反射、折射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生活中也都十分普遍,需要学生在平时留心观察,并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5.(2分)(2015•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考点:汽化和液化.PH414难易度:容易.分析:首先要明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分析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其中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1)湖面上固态的冰化成了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2)水蒸气遇冷形成了草叶上液态的“露珠”,属于液化现象,故选项B符合题意;(3)水蒸气受冷形成了枫叶上固态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选项C不合题意;(4)水蒸气受冷形成了树枝上固态的“雾凇”,属于凝华现象,故选项D不合题意.解答: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分析出相应地物态变化,同时还需要明确每种情况下的吸、放热情况.6.(2分)(2015•北京)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考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PH423难易度:容易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其中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1)用热水袋暖手,热水袋的热量转移到手上,从而使得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2)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热量转移到了冰块,从而使得饮料的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3)在炉子上烧水,炉子里燃烧产生的热量转移到了水,从而使得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4)用手反复弯折铁丝,手对铁丝做了功,从而使得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选项D符合题意.解答:D.点评:此题是考查的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不同,并能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进行辨别.7.(2分)(2015•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B.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考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PH427难易度:容易.分析:根据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1)电饭锅工作时,其实是将电能转化成为内能,从而加热食物,故选项A错误;(2)电风扇工作时,其实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来使电风扇转动,故选项B错误;(3)干电池给灯泡供电,其实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使灯泡工作,故选项C错误;(4)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其实是将太阳能转化为了电能,故选项D正确.解答:D.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际情况下中能量的转化,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清楚消耗了哪种能量,又得到了哪种能量,从而做出判断.8.(2分)(2015•北京)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考点:质量;PH111时间和长度.PH221难易度:容易.分析:解决本题,首先明确质量、时间和长度这三个物理量,再根据实际生活中的认知来确定他们的大小.(1)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2)标准家庭房间的高度为2.05m,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3)日光灯管的长度约是两倍步长,也就是在1.2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4)完整播放一遍国歌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0s.故选项D符合题意.解答:D.点评: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明确相关物理量的概念,并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估测.9.(2分)(2015•北京)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B.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时应及时更换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考点:安全用电.PH342难易度:容易.分析:本题要求学生牢记安全用电的原则: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1)水是导体,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容易触电,故选项A错误;(2)电线的绝缘皮破损,若不小心接触易引发触电,应及时更换,故选项B正确;(3)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违反了安全用电原则,故选项C错误;(4)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这样如果金属外壳漏电时,则不能将电及时导向大地,易引发触电,故选项D错误.解答:B.点评:本题旨在要求学生切实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10.(2分)(2015•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筷子B.钓鱼竿C.羊角锤D.古代捣谷用具考点:杠杆.PH251难易度:容易.分析:首先明确杠杆省力还是费力是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的.(1)费力杠杆是指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如筷子、钓鱼竿和古代捣谷用具在使用过程中都是费力杠杆,故选项ABD不符合题意;(2)省力杠杆则是指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如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是省力杠杆,故选项C符合题意;解答:C.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分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能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11.(2分)(2015•北京)通常情况下,关于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金丝的电阻跟该合金丝的长度有关B.合金丝的电阻跟合金丝的横截面积无关C.合金丝两端的电压越大,合金丝的电阻越小D.通过合金丝的电流越小,合金丝的电阻越大考点:电阻.PH323难易度:容易.分析:解决本题,首先明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1)合金丝的电阻与其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有关,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2)合金丝的电阻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选项C、D错误解答:A.点评: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12.(2分)(2015•北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考点:透镜;PH286光的反射;PH282光的色散;PH285平面镜成像;PH283难易度:容易.分析:首先明确:①凸透镜是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全国110套2015年中考物理综合试题汇编.

全国110套2015年中考物理综合试题汇编.

2015年全国中考物理110套试题《综合》汇编一、选择题1/(2015•佛山在如图所示的电子压力计中,滑动变阻器划片P与弹簧上端固定在一起,弹簧的压缩长度与受到的压力大小成正比,滑动变阻器PB段电阻为R1,当闭合开关S后DA、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B、电路中电压表的读数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C、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增大D、把电压表改成压力机时表盘刻度均匀2.(2015•邵阳“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下面对厨房中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A.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上是利用了大气压强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C.煮菜时菜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来改变菜的内能D.菜刀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3. (2015•邵阳下列有关物理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A.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定多B.功率大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大C.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一定越小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4.(2015•邵阳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

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BA.密度大熔点高B.密度小熔点高C.密度大熔点低D.密度小熔点低5.(2015•昆明对下列物理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CA.速度用于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B.光线用于描述光传播的方向和路径C.温度用于描述物体所含热量的多少D.电阻用于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6.(2015•昆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C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7.(2分(2015•黑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有关D.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斥8. (2015•重庆B卷如图所示情景中,与其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DA.B.C.D.9.(3分(2015•随州“我不知道世界会怎样看待我,然而我认为自己不过像在海滩上玩耍的男孩,…而我面前,则是一片尚待发现的真理的大海”.这是以下哪位科学家对自己成就谦逊的说法.(AA.牛顿B.伽利略C.欧姆D.焦耳10.(3分(2015•河池张强同学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A.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可以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近视眼B.热机的大量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C.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D.家庭中的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等用电器是并联在电路中的11.(3分(2015•庆阳如图是某大学研究小组研发的一种独特的复合材料﹣﹣“石墨纸”.其成分以石墨为主,薄如纸张,比钢还要硬10倍且轻巧,还可以回收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与同体积的钢相比,石墨纸质量较小B.与钢相比,石墨纸硬度较大C.石墨纸是一种环保材料D.石墨纸是绝缘体,不易导电12.(3分(2015•庆阳物理学家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CA.牛顿最早发现了“磁偏角”B.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阿基米德最早总结了杠杆平衡条件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3、(2015•长沙湖南大学的博士生马超民及其团队发明了“汽车中控手势控制套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16所示,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

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 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5.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

其中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

小明将蜡烛移至35cm 刻度线处时,光屏移到如图15所示的位置接收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

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中, 用到了这个原理。

如果蜡烛的位置不动,用焦距为5cm 的凸透镜替换光具座上的焦距为10cm 凸透镜,为使光屏接收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应从图示的位置向 移动。

(选填“左”或“右”)
36.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

她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图14所示。

为了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放大的实像,小红应将凸透镜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此时该像是 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4.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4cm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

如果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8cm 刻度线处时,光屏上得到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5.在探究“平而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 放在成像处,如图12所示。

(1)蜡烛B 要与蜡烛A 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图1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m 图14
0 cm 50 1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图12
图1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m
3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图19甲可知,该凸透镜的 是15.00cm 。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 (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屏”)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如图19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 、b 、c 、d 四个位置中的__________位置。

(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5)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

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38.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如图17所示,他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的适当位置,把
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 处,这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光屏,才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立(选填“正”或“倒”)、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像。

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7. 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固定凸透镜在光具座的位置不动,蜡烛和光屏在图15所示的位
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相同(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2)若将蜡烛稍微向右移动一些,则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
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些(选填“大”或“小”)。

37.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

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

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5cm 刻度线处时,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若将蜡烛移至40cm 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 得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图17
图15
100 cm
0 5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cm
39.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如图25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 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 和凸透镜B 、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 具座等器材。

(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 的焦距:将凸透镜A 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 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25甲所示,凸透镜A 的焦距f 1=______cm ;
(2)如图25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 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 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 像(选填“虚”、“实”);
(3)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 2的凸透镜B 替换凸透镜A ,将凸透镜B 固定在光具
座上50cm 刻线处。

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

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 和凸透镜B 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 1______f 2(选填“小于”或“大于”)。

42.实验桌上有如图27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E 板和F 板关于ON 对称,F 板能以ON 为轴自由旋转,还提供了一支激光笔。

小明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他首先探究了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
一平面内的问题。

小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E 、F 板以ON 为轴立在平面镜上。

(2)将F 板与E 板旋转到同一平面,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 板AO 方向射向平面镜O 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 板上
能否看到反射光OB ,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3)将F 板向后旋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在F 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4)将F 板与E 板再次旋转到同一平面,改变激光笔的位置,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 板A ′O 方向射向平面镜O 点的光,观察在右侧F 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OB ′,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5)将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在右侧F 板上能否看到反射光OB ′,并将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表 (1)
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对该实验操作进行评估,你觉得操作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是。

(2)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
当E 、F 板在同一平面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当E 、F 板不在同一平面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入射光线AO 和法线ON 在E 板上 反射光线OB 不在F 板上 反射光线OB 不在F 板上
入射光线A′O 和法线ON 在E 板上 反射光线OB′不在F 板上 反射光线OB ′不在F 板上

0 c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0 c 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2乙
甲 A
平行光
光源
A

c m A 图25
图27
平面镜
O
E
N F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