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课件 (共16张PPT)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课件 (共16张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5/10/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 21.5.1 0
谢谢大家
2021/4/16
17
2021/4/16
1
2021/4/16
2
张继,湖北襄州人。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
少,全唐诗收录一卷,
《枫桥夜泊》一首,
已使其名留千古,而
「寒山寺」也拜其所
赐,成为远近闻名的
游览胜地。
2021/4/16
3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Monda y, May 10,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5.102 1.5.10 **May 10,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 2021年 5月10 日星期 一**2 1.5.10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 21年5 月*21. 5.10* May 10, 2021
2021/4/16
4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乌 啼/霜 满 天, 江 枫/渔 火/对 愁 眠。 姑 苏/城 外/寒 山 寺, 夜 半/钟 声/到 客 船。
2021/4/16
5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独自来到苏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2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共61张PPT)精选教学课件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2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共61张PPT)精选教学课件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的地区。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你的父亲。
祭祀家中先人。 不要。
“北定”,点出作者对 定能收复失地的信心。
12 古诗三首
诗意: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 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12 古诗三首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前两句写对未见祖国统一的无穷遗恨, 后两句写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 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 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他忧国忧民的 爱国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杭州西湖秀丽风景和达 官显贵们奢靡生活的描写,辛辣讽刺了统 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丑态。
12 古诗三首
你觉得“熏”“醉”好在哪里?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 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 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12 古诗三首
作者简介:谈笑在指尖 文章,诗歌多见于省内外报刊和网络 平台。 喜欢把 日子中 的点点 滴如同 一次旅 行,一 次不清 楚哪里 是终点 的旅行 。在人 生的旅 程中, 有些人 走的很 从容, 一边走 一边欣 赏着沿 途的风 景,春 天踏青 ,感受 万物复 苏时生 命的萌 动;夏 日赏荷 ,嗅闻 花儿的 芳香, 聆听悠 扬的蝉 鸣;秋 时听风 ,欣赏 落叶在 秋风中 忘情的 舞动; 冬日品 雪,品 味银装 素裹的 晶莹, 让自己 的人生 如四季 绚烂, 多姿多 彩。有 些人却 是步履 匆匆, 他们只 顾埋头 盯着脚 下的道 路,拼 命的赶 完余下 的旅程 ,一路 上,只 顾疲于 奔跑, 疲于生 存,疲 于生, 看不见 路边花 儿的美 丽,也 注意不 到蔚蓝 天空中 白云的 漂浮, 一心只 忙于到 达目的 地,一 程又一 程的奔 跑,将 自己置 于永不 停歇的 劳碌之 中,错 过了欣 赏身边 许多美 丽的风 景。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 教学课件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 古诗词三首 教学课件
诗人曾属“王孙”,来自官场,而今别居山林,“自”字 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山居”领悟,更显秋韵之图乃是对羁绊人 性的官场社会的强烈反驳。诗人通过写山中的自然美、人美,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希望远离尘俗,继续归隐的愿望。
自然美 山居秋暝
人美
热爱自然 远离脱俗 继续归隐的愿望
写作特色:托物言志 动静结合
思乡之愁 愁 孤独之愁
寂寞之愁
《枫桥夜泊》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 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 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也将作者羁 旅之思,家国之忧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枫桥夜泊
看到: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 听到:乌啼、钟声
愁:思乡、孤独、寂寞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课件
五年级上册
21.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山 居 秋 暝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王维隐居之时。标题 “山居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房子,点明了地 点;“秋”点明了季节;“暝”,日落时分,天色将 晚,点明了具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 在山居所见的景物。
寂的山野。 天 气 晚 来 秋 。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诗词大意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
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的明月在松林里洒下银光,清清泉
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 喧 归 浣 女 ,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
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莲 动 下 渔 舟 。 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张继,字懿孙,襄州人(今湖北襄阳 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 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的进士。他的 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 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 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21 古诗三首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三首古诗,分别是《山居秋暝》、《枫桥夜泊》和《长相思》,《山居秋暝》为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枫桥夜泊》是一首七绝,全诗以愁字统起,诗中意象景物满含浓愁,意境清幽寂远;《长相思》则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3.结合诗句所描绘的内容,学会区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4.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重点)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古诗课文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字音,同时能对诗歌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2.重点诗句分析法诗歌呈现内容的方式比较含蓄,因此对于诗歌的主旨句要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准确的领悟诗歌的内涵。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诗歌内容讲解等,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内容呈现更丰富。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

课内主要是朗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诗歌大意和主旨,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四、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预习1.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诗句大意。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课件展示四季景色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说一说对哪个季节景象感受最深。

板书:古诗三首二、学习生字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结合生字表查字典和课文注释认识生字。

2.课件展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三首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件:古诗三首

再 读 课 再读一读本首诗,说说我们应该用 文 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第一句:要高昂,语气坚定,充满 激情,读出磅礴之势。
第二句:语气低沉,“究可哀”重读, 要读出痛心之感。
后两句要表达出渴望之情,“重抖 擞”“不拘一格”要重读,朗读时语调要 稍高。

构 梳
己亥杂诗

万马齐喑 政治昏暗
希望改革现状
不拘一格 降人材
殷切期待 期待人才辈出



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社会
结 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
人热情呼唤社会变革,要改
变沉闷、腐朽的现状,使中
国变得生机勃勃和期待人才
不断涌现的强烈愿望。


靖康之耻
延 靖康之耻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等,发
伸 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今开封),俘 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 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汴京城中 公私积蓄为之一空。自此,靖康之耻导致北宋都城 汴京沦陷,最终北宋灭亡。
“休”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
人们一味追求享乐的心痛,而且表现出诗 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 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的愤慨之情。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如何理解“暖风”一词?
“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 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享乐之风。
《己亥杂诗》: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 劝、重抖擞→降人才
默写指导:默写《示儿》时要保证 诗句没有错误,注意不要将“元”写成 “原”、“州”写成“洲”、“祭”写 成“ ”。
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教学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教学课件
静:明月松间照。
动: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交流展示
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了那么美 丽恬然的山中景色,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交流展示
山中明明有那么多美丽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还称这 之为“空山”呢?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思考。
班级展示
多种方法背诵古诗,分享背诵方法。 将你读到的诗中景物描绘出来,请尝试用一段 话描绘这首诗呈现的画面。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朗读感知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一听对古诗 的朗读,分享你的断句成果吧!
读古诗语速要慢,把握好停 顿和语调,感悟诗句含义。
感知体会
诵读古诗,整体感知,作者描写了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要突出“新雨”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交流展示
每一幅画面就像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 山中的整个景致。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感觉?
宁静,清新,恬然。
交流展示
我们可以看到,洗衣服的少女归来时发出了喧闹声, 渔舟经过时莲花也随之摆动,为什么它们给你的感觉仍然 是“静”呢?
以动写静,更突出“静”
字词学习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它的意思我理解了,我还可以 把它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 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2 画出读不懂的字词。 3 想象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
朗读感知
探究古诗的断句,根据 节奏感进行划分标记。
学写生字

观察字形,谈一谈你认为怎样能记住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词意: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 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 都亮着灯。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 更,(词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 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是那么温暖、宁静、祥和, 哪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
示例: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 切思念。出征塞外,面对“风一更,雪一 更”的荒寒景象,词人自然会想起故园的 温暖、宁静,不由得生发无限乡愁,思念 起故乡来。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
打“×”。
1.《山居秋暝》的颈联以动衬静,进一步突出了
Hale Waihona Puke 山中的幽静。(√)
2.《枫桥夜泊》中诗人在寂静的夜里听到山寺钟
声,心中感到十分安慰。
(×)
3.《长相思》中词人巧用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
寂凄凉的思乡之情。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 夜泊》。
月亮落下去了,在树林里栖息的乌鸦凄凉地 鸣叫着,寒意从四处袭来,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 的霜雾。面对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诗人 心情愁闷,难以入睡。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秋 江夜泊图。诗中所见的月、江枫、渔火都是静态 的,所闻的乌啼是动态的。
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西汉]刘彻《秋风词》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
词牌名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
清代词人。本名成德,字容若。 文学成就以词为最,共存词三百 四十二首,时人誉为“清代第一 词人”。词集名为《纳兰词》。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ppt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ppt

“对”在这里的意思是“面对、对着、陪伴” 的意思,那么请你们纵观全诗,是什么在陪伴 着孤独的诗人呢?
哦,是冷月、悲鸦与寒霜在和诗人做伴,是江 枫、渔火和钟声在与诗人作陪,这一对,对出 了什么?
张继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你到底在想些什 么呢?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 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1 古诗三首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 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 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档都花费了我大量 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 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自学提示
1、听朗读。 2、结合注释,读懂全诗。 3、诵读全诗。
朗读指导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 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 快的调子诵读。 尾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 要用肯定的语气缓慢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 满足心情。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21 古诗三首
课后反思
1、今天的学习结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3、
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
21 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1、我们首先找出诗中的写景部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PPT优质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PPT优质教学课件

3.补全古诗。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 )王自孙可留。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 )愁眠。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 千( )帐灯。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朗读指导:本文是古诗词,读起来要有 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可以熟读课文后,根据 课文的段落分析,有条理的背诵课文。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说说哪些 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参考答案: 静态 动态 静态
借助注释, 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
不同点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古文)。
指傍晚时分

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
候(现代文)。
1.日将( 暝)。 2. 薄( 暮)笼罩着这块海滩胜地。
词语积累
描写秋天的词语:
枫林尽染 秋意深浓 秋风萧瑟 金桂飘香 北雁南飞 秋雨绵绵
初读感知
1.这三首古诗分别介绍了什么内容?
秋景 愁绪 思乡
2.根据古诗词内容填空。 《枫桥夜泊》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
20 古诗词三首
RJ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人,著名诗人、画家,字摩 诘,号摩诘居士。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代表诗 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 丞集》、《画学秘诀》。
张继: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人。唐代诗人, 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 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 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 夜泊》。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教学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山居秋暝》教学课件

课后练习
一、《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A )。
A.王维 C.李白
B.王翰 C.王昌龄
二、判断对错。
1.王维是唐代诗人。
(√ )
2.《山居秋暝》颔联写的是自然景物。 (√ )
3.《山居秋暝》描写了夏天雨后的场面。 ( X)
水上莲叶摇动,那是有渔船划过。
竹林里传来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 们洗衣归来了;荷叶纷纷向两旁摆动,那是打鱼人收起 渔网,划着船穿过荷塘顺流而归了。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句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课后第2题哦! 翠竹、青莲、渔舟。其中翠竹是静态的。青莲、渔舟
是动态的。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 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句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明月、青松、泉水。其中明月、青松是静态的。
清泉是动态的。诗人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巧妙 地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归来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顺流而下
你能说说这联 诗的意思么?
诗意:竹林里笑语喧哗,那是洗衣物的女子归来了,
春天的花草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自然
你能说说这联 诗的意思么?
诗意:任凭春天的花凋谢,我却想久留在这山中。
尾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自可留” 把诗人的流连忘返和高洁情怀和盘托出,深化了 主题,表明了诗人归隐的愿望。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评价说,王维的诗是 “诗中有画”。那我们就一起仔细品味一下吧。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4
写作背景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 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 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 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 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 告成,赵构竟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 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
7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8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9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10
我会认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nǎi

11
我会认
乃但】 【九州同】 【王师】 【中原】 【家祭】 【乃翁】
陆游的一生,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 义热忱。《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 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既是诗人 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6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重点) 2.背诵课文,默写《示儿》。(重点) 3.初步感知古诗大意。(难点)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唯独 放不下,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宋朝的军队平定中原 那一天,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课件

写作背景
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 云南平定,康熙帝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词 人作为康熙帝御前侍卫随驾出行。塞上风雪凄迷, 苦寒的天气引发了词人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 写下了这首词 。
朗读《长相思》,做到读准字 音,读通诗句。
学认字
说明“榆”
的意思和
树木有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
雨后初晴图
明月松林图
明月清泉图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朗读颈联,说说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展现的是山中的人们悠闲自在的 生活、劳动场面。
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 第一联要读得轻缓一
些,犹如“空山”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静态画面展现在眼前。
pàn
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海关。
河畔 湖畔
旁边。
学认字
夜里的计时单位, 三更半夜
整夜分为五更,
聒=耳+舌
每两小时为一更。 gēng
gēng guō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声音嘈杂,这
gèng
里指风雪声。
更 更加
默读《长相思》,结合注释和 插图,疏通词的大意,小组内交流 不理解的地方。
主题概括
在《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诗人勾画 了_月__落__乌__啼__、_霜__天__寒__夜__、江枫渔火、孤 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抒发 了自己漂泊在外的_愁__苦__寂__寞__之__情_ 。
学写字
sūn

chóu

孙泊愁 寺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孙愁寺
点穿插到“子” 的提的下面。

12《古诗三首》课件PPT(完美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

12《古诗三首》课件PPT(完美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
句 的节奏划分是二 /二/三。红字词 重读。“//”比 “/”停顿时间 长一些。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朗读时,可轻读首字“但”,以突 出“悲”字。“见”字后要停顿长一些, 然后一字一顿地读出“九州同”三字, 把诗人难以平静的悲怆心境表达出来。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没有了,只是痛心 没有亲眼看见全国统一。南宋朝廷的军队向北进军平定中 原那一天,在家祭时千万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的父亲。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想象“九州不同”时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九州不同”时土地荒芜,老百姓拖儿带女背井离
乡,房屋倒塌,路边常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骨;入侵者骑 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随意挥动着鞭子抽向正在做苦 力的人,可是他们却不敢怒也不敢言……
人人教教版版 语语文文 五五年年级级 上上册册
《示儿》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写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屈膝求和。 陆游深以为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但他从未得到重用,多次 罢职闲居,最后回到故乡。他一生壮志未酬,但他的爱国热情 始终没有减退,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陆游在病榻弥 留之际回首平生,百感交集,将北定中原作为遗愿,遂写下示 儿一诗,这首诗既是他的绝笔,也是他的遗嘱。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朗读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借助课文注释,想一想这首古诗讲述 了什么内容?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枫桥夜泊)》课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枫桥夜泊)》课件

赏析
•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首句写所见(月 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 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 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 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 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 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 《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 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 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 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 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 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 是明显指“乌啼山”。
认识生字
gū 姑 (姑姑) 造句:我的姑姑下星期将从美国回来。 qíao 桥(桥梁) 造句:勤奋是走向成功的桥梁。 chóu 愁 (忧愁) 造句:他满面忧愁地望着江边。
课文解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叫, 到处都是寒霜,夜空充满了寒意】
诗的首句,写了秋夜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 乌鸦、霜。
【唐】张继
作者简介
生字
注释
课文解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张继:(?-779?)唐朝襄州人(今湖 北襄樊)公元753年考上进士,做过监城 判官和祠部员外郎等官职。他所写的诗 不事雕饰,富有自然美,以“枫桥夜泊” 一诗闻名中外。
作 者 简

词句注释
• 枫桥:桥名,在苏州城外 •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 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忧愁,难以入睡 • 姑苏:苏州 •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过夜而得名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全)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全)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课文主题:《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山村清新、秀丽的景色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追求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注解]①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②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③随意:任凭。

④歇:尽。

⑤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鉴赏开头一个“空”字,点明山间的空旷、寂静。

空山之中,一场秋雨刚过,空气洁净而又新鲜,让人感到清爽宁静,心旷神怡。

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翠竹、浣女、荷叶、渔舟,动静结合,构成一幅宁静和谐、清新活泼的画面。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对这美景的留恋和心中的理想:要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山中隐居。

知识点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课文主题:《枫桥夜泊》勾画出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乡情怀。

[注解]①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郊。

②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③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住于此。

鉴赏“残月”和“霜天”是冷色,“江枫”和“渔火”是暖色,冷暖交织, 与诗人的心境互为映衬,真切地表现出诗人的孤寂、惆怅之情。

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悠的钟声,每一下都敲在诗人心上,让诗人感觉更加孤寂。

知识点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课文主题:《长相思》融写景与叙事为一体,描写了戍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因怀念故园不能入眠的情景,表达了浓烈、深切的思乡之情。

[注解]①长相思:词牌名。

②程:里程。

③榆关:山海关。

④那畔:那边,指关外。

⑤千帐:形容帐篷很多。

⑥更:旧时一夜分五更。

⑦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说课稿(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说课稿(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枫桥夜泊》说课稿(部编版)一、说教材《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景抒情的一首七绝。

诗歌描写的是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看到江南水乡秋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忧愁。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吟诵,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借助注释,理解音义。

通过字源识字及语音意义理解“霜”的意象。

3.紧扣诗眼,通过吟诵声音,感悟诗人的“愁”。

通过知人论世,理解诗人的“愁”。

通过“钟声”的意象,感悟愁苦的诗人心境终归平静。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

四、说学情为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争取语言教学与思维训练同步,其一是让学生学习言语材料过程中的质疑,激起解惑的兴致与情绪,引发学生思维的“野马”在言语材料的“草原”中东奔西突;其二,对学生适时进行点拨,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并在与言语材料的“对话”中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其三,引导学生收扰思维的“野马”,依据言语材料得出最佳结论。

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诗人张继选词炼字的妙处,其中包括“落月”、“啼鸟”、“寒霜”、“江枫”、“渔火”、“愁眠”等6个意象,通过创设意境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一位异乡游子在一个深秋夜晚的忧愁,孤独与思乡之情。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品读感悟法”,以读代讲、以读促学“情景教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音乐中想象、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学法: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抓重点词句品味法完成学习目标。

六、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

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

这首诗,它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

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座古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

课后习题3
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 同学交流。 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
这首词的大意: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 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词人从睡 梦中醒来,不禁思念起故乡,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温暖、宁 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张继,字懿孙,唐代诗人,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 进士。代宗大历年间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 诗多登临纪行之作,风格清远,不事雕琢。
主要作品:《枫桥夜泊》《晚次淮阳》《秋日道中》等。 他人评价: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 ——高仲武
写作背景
《枫桥夜泊》的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后,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 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就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 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 满怀旅愁的张继,使他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2 0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
21 古诗三首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朗读诗词,了解大意。 2.文体知识:词。 3.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返回
三首古诗词各描写了怎样的 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课文大意
《山居秋暝》全诗描绘了 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 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 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 心情。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由写景转为抒情:山间景物如此清新美好, 令人流连忘返,所以诗人流露出隐居此地的心愿。
结构图示
山居秋暝
写景 写人
薄暮雨初霁 松林泉水流 浣女渔舟归 春芳王孙留
诗情画意山水中 世外桃源心宁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长相思》教学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长相思》教学课件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 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同桌听。
我会读

榆树
gēng
五更
pàn
湖畔
guō
聒噪
同音易混字
榆 yú
字义:榆树,落叶乔木,果实外面有 膜质的翅,叫榆荚或榆钱。木质坚硬, 可供建筑或制器具用。
组词:(榆钱)(榆叶)(桑榆之景)

记方法:1. 要选好适合的景物,写景并不是目的,而是要 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写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浓厚 的感情色彩。 3. 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把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融入所写的 景物之中,又让景物寄托着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从而 达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长相思》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因云南平定, 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去永 陵、福陵、召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 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性德对家的思念, 于是写下了《长相思》这首词。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三首古诗,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 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做批注。
gēng (更换) 更 gèng (更好)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为了让同学们更. (gèng)好地学习,学校为我们 更. (gēng)换了教室。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榆畔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写一写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2.听写生字、词语。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长相思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课件(共27张PPT)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其五)》课件(共27张PPT)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二)
例如,可以在导入时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龚自珍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和无奈 。他写下了许多深刻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 杂诗》就是其中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情感和意义吧!”或者,“龚自珍是清朝末 年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深刻、凝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己亥杂诗》就是他的代表 作之一。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韵律和情感吧!”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 的精神:“
课后作业
1.背诵这五首诗歌。 2.你是否也有过登山经历?体会《望岳》和《登 飞来峰》的感觉,并将自己的登山感受写下来。 3.收集古诗中的哲理性名句。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一)下掉
载 也
后 可
此 编
页 辑
可 修
删 改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己亥杂诗》的新课导入 方式: 背景导入:介绍清朝末年社会背景和诗人龚自珍的生平和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思想和 情感,为理解古诗打下基础。 题目导入:解释古诗的题目“己亥杂诗”,让学生了解题目中的“己亥”是年份,“杂诗”是 指诗人在旅途中或者闲居时所写的一些零散的诗歌,从而引发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情感的好奇心 。 诗人导入:介绍诗人龚自珍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激发他 们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 诗句导入:通过朗诵或展示与古诗相关的诗句,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语言美感,激发他们 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 图片导入: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景象和人物形象,引出本课的 主题。
己亥杂诗
无限。这里形容作
龚自珍
者离别京城时的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交流展示
同学们还搜集了哪些“愁”的诗句呢?
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
情景导入
苏 州 枫 桥
情景导入
枫桥夜泊
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诗的题目的?
诗人张继就是这天的夜里在 枫桥写的这首流传千古名篇。
感知内容
认真读古诗,解决生字问题,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思 考:在这首诗中,作者描写哪些景物?
字词学习
枫桥:在今江苏苏州。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苏州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相传唐代僧 人寒山曾住于此。
地点:山中
时间:秋天傍晚下过一场雨后
为了突出秋雨之后山野间的明丽与清新
感知体会
同桌探究: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感知体会
苏轼曾经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颔联和颈联中的四句, 每一句都是一幅画,小组讨论,用几句话来描绘一幅画面。
交流展示
观察插图内容,结合小组的意见,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交 流成果。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朗读感知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一听朗 读,分享你的朗读成果吧!
吟诵,抑扬顿挫,要注意重音与停顿韵味,在停顿的 地方将韵母的音发得饱满一些,会有更好的诵读效果。
感知体会
老师朗读古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 随着张继来到枫桥边,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边听边想, 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展示导入
对这位诗人你还有哪些了解,对他们的 作品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诵读吧!
展示导入
开展王维诗词的接龙,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 和大家一起进行诵读比赛,专门背诵王维的诗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漠孤烟解决生字问题,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思 考:在这首诗中,作者描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景物?
静:明月松间照。
动: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交流展示
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了那么美 丽恬然的山中景色,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交流展示
山中明明有那么多美丽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还称这 之为“空山”呢?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思考。
班级展示
多种方法背诵古诗,分享背诵方法。 将你读到的诗中景物描绘出来,请尝试用一段 话描绘这首诗呈现的画面。
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
展示导入
同学们,在唐诗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很特别 的诗人,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谁呢?咱们 一起来看看吧!
走近诗人
王维
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有 《王右丞集》。有“天下文宗”, “诗佛”的美称。王维的诗以描绘山 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诗人。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朗读感知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一听对古诗 的朗读,分享你的断句成果吧!
读古诗语速要慢,把握好停 顿和语调,感悟诗句含义。
感知体会
诵读古诗,整体感知,作者描写了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的景物?作者为什么要突出“新雨”呢?
班级展示
多种方法背诵古诗,分享背诵方法。 将你读到的诗中景物描绘出来,请尝试用一段 话描绘这首诗呈现的画面。
学写生字
泊 愁寺
观察字形,谈一谈你认为怎 样就能记住它。
标注读音,变换同音字加强 记忆。
学写生字
chó
愁 u
忧愁 仇恨 稀稠 酬谢
作业布置
字词学习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它的意思我理解了,我还可以 把它放进诗句中理解。
朗读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 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2 画出读不懂的字词。 3 想象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
朗读感知
探究古诗的断句,根据 节奏感进行划分标记。
了解诗中的地名,有的地方我 还去过呢?分享给大家吧!
朗读感知
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自读古诗,边读边理解诗句意思,不理解的 字词查字典。 2思考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作者在诗中 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朗读感知
探究古诗的断句,根据 节奏感进行划分标记。
枫桥夜泊
学写生字

观察字形,谈一谈你认为怎样能记住它。
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枫桥夜泊
展示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思乡的诗句,今天就一 起来展示分享给大家吧!
展示导入
开展“秋”诗词的接龙,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 学,和大家一起进行诵读比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
交流展示
读着古诗,哪些字眼触动你的心?

此时此刻的你,脑子里会冒出什么问题来问一问张继?
这是一种怎样的愁?
乡愁
你是从哪里品到的呢?
交流展示
诗人张继漂泊他乡,此情此景你说张继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思念家乡
交流展示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交流展示
每一幅画面就像电影中的一个镜头,把这些镜头连起来就是 山中的整个景致。这些景色给你什么感觉?
宁静,清新,恬然。
交流展示
我们可以看到,洗衣服的少女归来时发出了喧闹声, 渔舟经过时莲花也随之摆动,为什么它们给你的感觉仍然 是“静”呢?
以动写静,更突出“静”
感知体会
同桌探究: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感知体会
看到满天的霜,你什么感受? “乌啼”是什么意思? 乌鸦的叫声在人们印象中一般怎样? 从寺中传来了钟声,这钟声怎样?
交流展示
你们能不能用想象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诗的意境?想一 想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江南秋夜图?
宁静、幽暗、寒冷、凄凉、遥远、美丽的江南秋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