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五、六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填空--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知识点填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填空--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知识点填空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知识点填空
第15课北伐战争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共决定同孙中
山领导的合作,建立革命统战线。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的事件是
年月在召开的.这次大会实际上确立、、三大政策。

2. 年月孙中山在创办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
后的作了准备。

任总理,任校长,任政治部主任。

3.为推翻、、等的统治,年决定北伐,任北伐军总司令。

4. 、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战场,率领的战功卓越。

赢得称号.
5.经过、、战役后,主力被基本消灭。

接着又消灭了
的主力。

不到半年,北伐军从打到震动全国,在共产党领导下,三次起义,取得胜利。

6.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年月在发动,并在建立;
7.年在召开“”发动,国民革命失败。

8. 年底,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战府,”,至此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1928,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 、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
中国革命从转入建立的序幕.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是年月日,
领导的.
3. 年月日中央在召开紧急会议,即.通过和的方针,会上提出“”的著名论断。

接着他在领导。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画线部分是重点,背熟,未画线部分用心看即可)第一课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2、时间(1840年------1842年)3、鸦片战争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8、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他是禁烟第一人。

9、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吸取的教训(落后就会挨打)10、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在(《虎门条约》)。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是(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3、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时间是(1860年),侵略者是(英法)。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6、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給英国的是(《北京条约》)。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1.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标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永安封王)。

4.1853年定都(天京),是原来的南京。

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5.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但都没有实行。

6.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西征)。

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2017年部编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1-7单元知识点总结】(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5)影响:①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土地。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中期(2)代表人物:。

(3)口号:自强、求富。

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主要内容: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②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创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④建立新式海陆军(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5)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在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性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6)教训:地主阶级洋务派不能领导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导火索: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

2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附近,突然袭击中国清军运兵船3,主要战役2万多人)。

4①割地: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适应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迫切需要)影响:5、“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①三国:沙俄、法国、德国②代价:赎辽费—清政府赔偿日本3000万两白银(2)时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租借地以及势力范围,使美国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机会。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1)“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4)“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6.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

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俄是帮凶。

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签订条约(1)《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鸦片的走私:19世纪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2.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战争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4.《南京条约》(1)地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南京条约》可归纳为“五亿(议)港元”(1)“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亿(议)”指英国商人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3)“港”指割香港岛给英国;(4)“元”指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附件中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5.1844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获得了比英国更多的在华特权。

6.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爆发: 1856年,英国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新的战争。

英法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美、俄是帮凶。

2.列强罪行:(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期,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签订条约(1)《天津条约》: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两白银。

(2)《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加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的一部分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二单元知识点1.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3.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口号及企业(1)军事工业:①时间:19世纪60—70年代②口号:自强③内容: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2)民用企业:①时间:19世纪70----90年代②口号:求富③内容: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5.19世纪70年代新式海军南洋、北洋、福建6.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内部的的腐败、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背景:(1)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进而称霸世界(2)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2.过程: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大战(黄海,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辽东之战、威海卫战(1895)3.结果:1895年春《马关条约》(1)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2)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瓜分中国狂潮(1)赎辽费:沙俄联合法、德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2)《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公车上书:(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4)宣传变法:组织学会,办报刊,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时务报》(梁)和天津《国闻报》(严)(5)主张:①梁启超《变法通议》“变者,天下之公理也”②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法”2.百日维新:1898.6.11---9.21(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1)内容:①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预算③文化: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④军事:训练新式军队。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六单元 知识点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六单元 知识点 新人教版

第五、六单元知识点(1)中共三大:1923年6月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

①内容: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②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5月广州的黄埔。

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④领导人: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⑤作用: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北伐胜利进军 1926年7月,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1)北伐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胜利进军:两湖战场: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

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叛变革命的原因: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表现: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1927年8月1日(1)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1)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内容: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地点:湘赣边界领导人:毛泽东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3)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会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提纲第一单元背诵知识点1.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南京条约》是近代史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等。

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英法发动二鸦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5.二鸦主谋是英、法;帮凶是俄、美6.发动二鸦借口是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7.1858年的《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自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8.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摧残。

9.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北京条约》。

10.沙俄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瑷珲条约》是一次性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

11.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2.金田起义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3.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14.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5.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6.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第二单元知识点背诵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洋务运动2.洋务运动开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3.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4.到19世纪80年代成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5.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是《马关条约》6.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马关条约》7.甲午中日战争影响::①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②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8.在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是门户开放9.19世纪末资产阶级为救亡图存掀起的救国运动是戊戌变法。

10.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1.19世纪末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义和团运动12.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瓜分中国13.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六单元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五、六单元复习提纲(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五、六单元)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国民党一大:1944年1月,在广州召开。

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黄埔军校: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1、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战况:①湖南、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二、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三、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秋收起义。

四、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五、创建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赣南、闽西军根据地面积最大。

六、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七、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八、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长征开始: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部编版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重难点知识点笔记大全复习整理

部编版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重难点知识点笔记大全复习整理

目录第一部分: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目录---------------------------------------2 第二部分:部编版八年级上概念梳理---------------------------------------3 第三部分: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标志类事件汇编------------------16 第四部分:感悟启示类问题汇编--------------------------------------------18 第五部分:重要文献专题-----------------------------------------------------21 第六部分: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与不平等条约--------------------22 第七部分: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之最类事件汇编------------------25 第八部分:部编版历史八上“意义”、“影响”类问题梳理------- 26 第九部分: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教材问题答案-----------28 第十部分:八上历史(近现代史)大事年表-----------------------------32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第9课辛亥革命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新文化运动第13课五四运动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北伐战争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3课内战爆发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汇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鸦片战争4、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标志: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5、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永安封王6、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定都天京7、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天京事变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天京陷落9、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10、最早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11、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12、最早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13、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著作是:《资政新篇》14、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15、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6、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虎门销烟17、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8、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9、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0、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21、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通商章程善后条约》22、开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是:《天津条约》23、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是:《北京条约》24、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是:《南京条约》25、鸦片战争期间的民族英雄有: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1、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百日维新开始的标志是: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3、维新变法失败的标志:戊戌政变4、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5、中国近代赔款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是:《辛丑条约》6、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镇压义和团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瓜分中国9、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10、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的是:义和团运动11、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1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等13、公车上书的导火索:《马关条约》的签订14、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15、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1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洋务运动17、洋务运动的口号:自强、求富18、洋务运动创办的中国近代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9、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左宝贵、邓世昌、徐邦道、丁汝昌20、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甲午中日战争或《马关条约》的签订21、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马关条约》22、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公车上书23、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学堂是:京师大学堂24、割台湾给日本的是:《马关条约》25、提出“门户开放”是:美国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2、1895年广州起义牺牲的革命党人:陆皓东3、章炳麟的代表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4、邹容的代表作:《革命军》5、陈天华的代表作:《猛回头》《警世钟》6、萍浏醴起义的发动者:刘道一、蔡绍南7、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二次革命等革命的组织者:黄兴8、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9、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0、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11、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13、辛亥革命的两大重要成果: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4、护国战争爆发的标志:云南宣告独立15、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标志:辛亥革命16、二次革命的背景:宋教仁案17、三民主义是指: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8、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的日本东京19、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20、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21、中华民国的纪年方法:民国纪年22、军阀割据的背景:袁世凯死,北洋军阀分裂23、秋瑾牺牲于安庆起义中24、辛亥革命的时间:1911年10月10日,首义地点:武昌2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机构:参议院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的五四运动3、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1919年的五四运动4、中国共产党诞生代表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5、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标志: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6、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7、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8、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9、最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李大钊10、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始人:陈独秀11、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中共二大12、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3、五四运动的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4、五四运动的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5、五四青年节来源于:五四运动16、七一建党节来源于: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7、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8、党成立后领导工人运动的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20、工人运动失败后,党的反思是: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要点归纳备课:第15课北伐战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要点归纳备课:第15课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知识点1 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1923年6月。

(2)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背景: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时间:1924年1月。

(3)地点:广州。

(4)参加大会的共产党员: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5)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6)意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相关链接】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3.黄埔军校的建立(1)背景: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合作;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2)创建: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3)军校领导人的任职情况: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4)贡献: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相关链接】这是国民革命时期创办的一所著名的军校。

在此军校门上,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知识点2 北伐胜利进军1.北伐的目的: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

3.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本文档总结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同学们复和理解课本内容。

第一单元:夏商周的兴衰1. 夏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地理位置:黄河中下游- 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2. 商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地理位置:黄河中游- 特点:青铜器的繁盛时期,商王朝代交替频繁3. 周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 地理位置:黄河流域- 特点: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时期孔子等众多名人活动。

第二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1. 秦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重要人物:秦始皇- 统一六国:秦、齐、楚、燕、赵、魏2. 秦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点- 政治特点: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法家政治理念,统一度量衡、文字、车轨等,修筑长城- 军事特点:组建强大的军队,攻占咸阳、洛阳、长安、荥阳等;并缴获各国书籍焚烧- 文化特点:推行“焚书坑儒”政策,统一文字,使文字简化。

万里长城的修建等3. 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广泛的农民起义之一,标志着秦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

第三单元:两汉时期的政治与文化1. 西汉- 时间: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漢高祖劉邦定都長安,稱帝,國號「漢」,史稱“西漢”。

2. 东汉- 时间:公元25年─公元220年-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国号“汉”,史称“东汉”3. 两汉时期政治特点- 实行封建制度,设立丞相和郡县制- 草木、孔明灯、火药、造纸术等的发明4. 两汉时期文化特点- 出现了中医、、等文化- 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较多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四单元:三国时期与晋朝的政治与文化1. 三国时期- 时间: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三国:魏、蜀、吴- 魏国灭蜀国后,又被晋国所灭(晋朝即灭了魏国建立的政权)2. 晋朝- 时间:公元265年~公元420年- 晋武帝司马炎建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或“晋朝”3. 三国时期政治特点- 三国割据,各自为政,争相互攻- 三国内部也存在着内乱和权力斗争4. 三国时期文化特点- 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较多的代表作品,如《三国演义》等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进程1. 北朝时期- 北朝:南朝和北朝的共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汇总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鸦片走私带来的危害:①使清朝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②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③军队吸食鸦片使得自身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3.林则徐虎门硝烟: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材料,维护鸦片贸易。

鸦片战争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林则徐禁烟)5.中国战败的原因:①清王朝政治腐败;②经济和军事技术以及社会制度落后;③清朝统治者策略失当。

*6.《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影响:破坏了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百姓负担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有利用列强商品倾销④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破坏了关税主权7.《虎门条约》:①、领事裁判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8.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启示: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国家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经过: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3.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①外国公使可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复习提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制造柳条湖事件,突袭北大营,炮轰沈阳结果:东三省沦陷,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在长春建立满洲国)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1931-1945)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2.一二九运动过程: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但是遭到镇压。

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爱国救亡运动 影响:①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②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④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中国共产党的救亡主张1935年8月,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原因:①日军侵略东北、华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急关头,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③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劝蒋无效(直接原因)④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⑤学生运动的推动2.过程1936年12月12日,为逼蒋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3.结果: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蒋抗日。

并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席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原因和影响?时间:1840年6月;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②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影响: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条约指哪一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协税:中国须同英国协定关税;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对抗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发动的国家、侵略者的主要罪行和影响?根本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华权益。

发动国:英、法;(帮凶:俄、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战后的《北京条约》条约,把哪一地区被割让英国?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多少领土?其中哪一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割地: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占领土150万平方千米;《瑷珲条约》割占东北60万平方千米。

5.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是什么?主要领导人是谁?为发动起义,他创立了哪一宗教组织?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了解)洪秀全;6.太平天国起义开始、正式建立政权、达到全盛、由盛转衰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过程:拜上帝会;金田村起义、定都天京、北伐和西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失败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7.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起义过程中,提出了那些建国方案?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施政方案:《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资政新篇》(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的改革方案,但未能付诸实践)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朝集团内部形成哪一派别?代表人物有谁?他们在怎样的口号下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时间、目的、内容、性质和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奕(中央),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起因:1931年9月18日夜,柳条湖事件。

2.结果: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3.抗战力量(1)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

(2)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3)1936年初,东北抗日联军继续抗战。

4.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2.一二·九运动(1)经过: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2)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1.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2.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3.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七七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被拒后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2.结果:7月底,北京、天津相继失陷。

3.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军队改编: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2.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1. 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2. 时间:1840 年 - 1842 年。

5.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1. 时间:1856 年 - 1860 年。

2. 列强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太平天国运动:1. 背景:清朝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

2. 经过:1851 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 年定都天京(今南京);1864 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洋务运动:1. 时间:19 世纪 60 年代 - 90 年代。

2.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 代表人物: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

4. 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近代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筹建新式海军(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等)。

5. 结果:失败。

6.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7. 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甲午中日战争:1. 时间:1894 年 - 1895 年。

2. 主要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

5. 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戊戌变法:1.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

2.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3. 序幕:“公车上书”。

4. 时间:1898 年 6 月 - 9 月。

5. 主要内容: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等。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部编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2017)第五单元 教学素材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人教版(部编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2017)第五单元 教学素材

人教版(部编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2017)第五单元教学素材第15课北伐战争一、什么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立的政治主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民族主义。

从原来的排满发展到反帝,提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提出“五权分立”的原则,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

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新三民主义在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曾起过巨大的作用。

二、黄埔军校的历史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军校创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从1924年创办,到1949年蒋介石退出大陆,黄埔军校共招收学生23期,前六期为正宗的黄埔时期,毕业生共8107人;后十七期黄埔军校总共约有毕业生3万余人。

1950年10月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所谓"陆军军官学校"延续至今。

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军校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黄埔军校走出的共和国元帅有:4期的林彪、1期的徐向前.聂容臻、叶剑英、陈毅三位元帅都曾在黄埔军校工作过。

左权、赵尚志、刘志丹、方志敏、赵一曼等优秀的共产党员也出自黄埔军校。

国民党方面比较有名的有:杜聿明、陈明仁、孙元良、桂永清、关麟征、宋希濂胡宗南、侯镜如、郑洞国、戴安澜、谢晋元、张灵甫、胡琏、李弥、王耀武、戴笠、廖耀湘等人。

三、国民政府的变迁1925年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都城广州成为革命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五、六单元知识点(1)中共三大:1923年6月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

①内容: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②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建立:1924年5月广州的黄埔。

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④领导人: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⑤作用: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北伐胜利进军1926年7月,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1)北伐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北伐的胜利进军:两湖战场: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

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锋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击溃敌军,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攻占武昌,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叛变革命的原因: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2)表现: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 分共会议”。

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时间:1919年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1)背景: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内容: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地点:湘赣边界领导人:毛泽东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会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和湘南的工农武装,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3.工农武装割据: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间:1934.10-1936.10年1.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长征原因: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长征的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①背景:敌人已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下重兵,毛泽东提出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建议得到中央多数同志的支持。

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②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③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过雪山草地(1)冲出重围: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通过草地,进入甘肃。

3.红军胜利会师陕甘宁(1)胜利会师: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②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长征胜利的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时间:1931.9.18--1936.12.12年1.九一八事变(1)时间:1931年9月18日夜。

(2)地点:沈阳。

(3)概况: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4)结果:日本相继占领东三省,东北军十几万人撤至山海关内,短短4个多月,东北沦于敌手。

(5)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1)华北危机:①背景: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②过程: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③影响: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

①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②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方式:示威游行。

④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西安事变(1)爆发: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

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2).结果:①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②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3)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时间:1937.7.7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1)经过: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

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

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2)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2.第二次国共合作(1)红军改编:①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②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2)正式合作: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共团结御辱、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3.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

2.经过:(1)开始: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

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

中国军队奋起反击。

(2)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3)意义: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4.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时间:1938.31.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1)指挥员:李宗仁。

(2)影响: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保卫大武汉1938年6月。

(1)概况:①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

②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

中国军队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

③万家岭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

④撤出武汉:1938年10月,中国军队有序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

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2)结果:中国军队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3)影响:这次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增强了中国的抗战力量,中国成为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并作出重大贡献(4)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时间:1937.9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1)指挥:林彪(2)双方:日军板垣师团一部与八路军一一五师。

(3)歼敌1000多人。

(4)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建立: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战法有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

(3)发展: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3.百团大战(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2)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3)概况:①时间:1940年下半年。

②领导人:彭德怀。

③规模: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2 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④主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