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考试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汉语史》考试资料整理

《汉语史》考试资料整理

《汉语史》整理资料(湘大中文系10级适用,蒋金星老师的重点)考试比例:训诂学40%,文字学30%,音韵学30%。

1名词解释 5分*5=25分2简答 10分*3=30分(文字、音韵、训诂各一个)3论述题 15分*1=15分(训诂)4默写《广韵》和《平水韵》的平入声 10分左右5把古文字转化成简化汉字 6分左右6标点老师说本题难度最大,古文200字左右 14分左右注:1.对标点没有信心的同仁最好带铅笔和橡皮吧。

2.资料中加粗为老师所提供的重点,但不是全部重点,剩余重点要靠各位的聪明才智和多年的考场经验。

3.资料中有国际音标,去打印店打印的时候需要顺便带上国际音标安装包,我在乐园旁边小打印店里安装了,如果不想麻烦的可以过去直接打印,更不想麻烦的可以直接略过那一小节不看,我觉得老师也不会考。

我用人格保证没有任何商业目的。

第二讲音韵学概述一、音韵学基础知识1、三十六字母是怎么一回事(1)汉字的语音结构在唐代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汉字的字音可以分析为声母和韵母(包括声调)两部分。

(2)双声他们把声母相同的字归为一类,叫双声字,有多少群双声字就表示有多少个声母。

(3)字母音韵学家拿一个含有该声母的字代表该声母。

古人专门替这种声母的代表字起了个名称,这就是字母。

古人的“字母”,就是指声母的代表字。

(4)字母的最早创立者(唐代的和尚舍利唐代的和尚首温唐代的和尚神珙唐代少数民族和尚了义)唐末五代和尚守温 1923年,刘半农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抄录该馆所藏的我国敦煌写本一个残卷,记有“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的三十字母表。

敦煌所出唐人写本中有守温关于音韵学著作残卷,还有《归三十字母例》。

(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守温参照梵藏字母,创制三十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的蓝本。

(5)守温为什么能创制三十字母一方面,一般的和尚既无官场之逐,又无百姓之辛苦,可以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各种学问。

另一方面,佛教经典都是印度传来的,他们使用的梵文是拼音文字。

《汉语史》考试资料整理

《汉语史》考试资料整理

《汉语史》整理资料(湘大中文系10级适用,蒋金星老师的重点)考试比例:训诂学40%,文字学30%,音韵学30%。

1名词解释 5分*5=25分2简答 10分*3=30分(文字、音韵、训诂各一个)3论述题 15分*1=15分(训诂)4默写《广韵》和《平水韵》的平入声 10分左右5把古文字转化成简化汉字 6分左右6标点老师说本题难度最大,古文200字左右 14分左右注:1.对标点没有信心的同仁最好带铅笔和橡皮吧。

2.资料中加粗为老师所提供的重点,但不是全部重点,剩余重点要靠各位的聪明才智和多年的考场经验。

3.资料中有国际音标,去打印店打印的时候需要顺便带上国际音标安装包,我在乐园旁边小打印店里安装了,如果不想麻烦的可以过去直接打印,更不想麻烦的可以直接略过那一小节不看,我觉得老师也不会考。

我用人格保证没有任何商业目的。

第二讲音韵学概述一、音韵学基础知识1、三十六字母是怎么一回事(1)汉字的语音结构在唐代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汉字的字音可以分析为声母和韵母(包括声调)两部分。

(2)双声他们把声母相同的字归为一类,叫双声字,有多少群双声字就表示有多少个声母。

(3)字母音韵学家拿一个含有该声母的字代表该声母。

古人专门替这种声母的代表字起了个名称,这就是字母。

古人的“字母”,就是指声母的代表字。

(4)字母的最早创立者(唐代的和尚舍利唐代的和尚首温唐代的和尚神珙唐代少数民族和尚了义)唐末五代和尚守温 1923年,刘半农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抄录该馆所藏的我国敦煌写本一个残卷,记有“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的三十字母表。

守温三十字母唇音不芳並明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知彻澄日是舌上音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是正齿音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敦煌所出唐人写本中有守温关于音韵学著作残卷,还有《归三十字母例》。

(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守温参照梵藏字母,创制三十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的蓝本。

汉语史总复习

汉语史总复习

一,填空题1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品是汉代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2.《尔雅》是中国最古的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词义的专书。

王力先生认为这本书成书应在西汉。

《尔雅》按意义分类,全书十九章,每章篇名都是用“释×”表示.3.扬雄的《方言》在字典中属于特殊的类型,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专书。

《方言》也是按照意义排列.4.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书,也是第一部按字的偏旁编排的字典。

这部书决定了将近两千年汉语字典的命运,因为后代的字典基本上都是继承说文的。

全书收9353个字,,归入540个部首进行解释;它给予后代汉语语义学巨大的影响,并且在正字法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5.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语音韵学,语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语音方面。

相传沈约著了一部《四声谱》,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汉语里有四声了。

6.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韵》,原本已经不存在。

现在通行的是宋真宗时陈彭年、丘雍奉命重修的《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

共分206韵,按平、上、去、入四声分五卷。

一般人所说的“切韵系统”实际上是根据“《广韵》系统”。

7.现存最早的韵图是《韵镜》和《七音略》,都是十二世纪的。

《切韵指掌图》时代较晚,相传为司马光所作。

8.从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国语言研究主要在北方的活语言方面。

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一部根据十四世纪北方话语音系统编著的一部韵书。

全书共分十九韵,声调方面首次提出“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中原音韵》一书所反映的音系,是现代汉语语音系统的源头和基础,在中国语言学史具有划时代意义。

9.17世纪到19世纪(清初到太平天国)是中国语言研究最有成绩的时代,清朝统治者对文化思想的控制最为严厉,一半学者多被迫离开现实而从事古书的整理合考证,汉语的古义和古音在这个时代都有很大的发现。

汉语史考试重点总汇

汉语史考试重点总汇

汉语史考试重点总汇分析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合成词包括派生词和复合词两类。

*①派生词(附加式合成词)数量不多,词缀有“有、然、如、若、焉、尔”等:有夏—夏王朝,有殷—商王朝,有梅—梅子,有众—商周时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或士兵;反而—花叶翻动的样子;莞尔—的样子;翕如—乐声兴盛的样子;沃若—润泽的样子;勃然—的样子;忽焉---突然,情况发展迅速而又出人意料的样子。

②联合式复合词(并列式/并立式)主要是为了提高汉语表达的明晰度和精确度而产生的:庖厨—厨房供给休息和睦便利;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社稷——土神或谷神,古代为国家政权的标志;威武——武力、权势;稼穑——泛指农事活动;刻薄衰老;市井——“市”是市集,“井”是水井,指古代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或市场;出入是非;俯仰——低头、仰头,合用表示人的一举一动;依违——“依”是依从,“违”是违背,合用表迟疑不决。

③偏正式合成词(主从式/向心格):九天—天空的最高处;四海—繁殖全国各处,天下;东风---春风;内子—卿大夫的嫡妻;晨风—鹞鹰一类的猛禽;后生—后辈,后一代;朝阳—山的东面“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尔雅》;羝羊—公羊;飘风—旋风;草芥—小草;鸟乌-乌鸦;天子骨节;布衣—布制衣服,古代平民所著,用作平民代称④支配式复合词(动宾式)(数量不多):将军—春秋诸侯以卿统兵,成为将军,战国时为武官名;司南;司寇—古代管刑狱、纠察的官;从事—办事、做;当路—掌握政权;折中—取其正中,无所偏颇;主名—确定名称、名分⑤表述式复合词(更少)(主谓式):公主—帝王诸侯的女儿;屋漏—古代屋的西北角开有天窗,日光由此射入,故称屋的西北角为“屋漏”;肢解(支解)--分裂四肢,古代酷刑;心仪—心中向往,倾向于;齿衰---老年人牙齿往往衰败脱落,以“齿衰”表年老;自杀分析词头词尾一、名词词头产生及发展历史汉语里很少构词性质的前缀、后缀。

秦代以前,少数词带有类似词缀的标记。

有些名词前边带“有”,名词前缀“阿” 也一直沿用至今。

汉语史复习

汉语史复习

一、填空题、选择题1.《汉语史稿》的作者是(王力)2.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全书分(540)部,共收(9353 )字。

3.《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释名》的作者是(刘熙),《方言》的作者是汉代(扬雄)。

《方言》全名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4.《切韵》的作者是(陆法言),《广雅疏证》的作者是(王念孙)。

5.中国第一个语法学家是(马建忠),他的著作是(1898)年发表的(《马氏文通》)。

6.中国第一部官修字典是《康熙字典》。

中国第一部楷书字典是《玉篇》7.研究汉语史的依据的是1.历代保存下来的书面语言。

2.前人的研究成果。

3.外语的借词和亲属语言。

4.现代汉语方言。

8.汉语语法的稳固性表现:(1)词序的固定(主语在谓语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数千年如一日)是汉语语法稳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

(2)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固性。

“之、於、以、與、而、则、虽、如”等字今天依然在用。

9.(3)各地方言语法的统一性。

北京:猫比狗少。

广州话:猫细过狗。

10.现代汉语的韵母最多可以由(3)个音素构成,这3个音素分别称为韵头(或介音)、韵腹、韵尾11.区分不同元音的依据是①舌位的高低(口腔开口度大小),②舌位的前后,③唇型的圆展。

3、区分辅音的依据是①(发音部位),②(发音方法)。

12.名词前缀:有,阿,老13.名词后缀(词尾):子、儿、头14.上古汉语没有产生纯粹的第三人称代词。

而是借用“(厥)、(其)、(之)、(彼)”四个指示代词作为第三人称代词。

15.动词词尾“得”来自(动词“得”)。

7、介词都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

16.“您”字在最初的时候,是表示复数的,等于说(你们)。

17.在上古時代,最常見的指示代詞是“是”、“斯”、“此”、“兹”,它們都是(近指)代词。

18.联绵词为单纯词,不能分开来解释,又分(双声)、(叠韵)、(双声兼叠韵)和(非双声叠韵)四类。

19.合成词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两大类。

汉语史复习资料

汉语史复习资料

一、基础:.1汉语史研究阶段:(1).语义研究阶段:从汉初(公元前3世纪)到东晋末(五世纪)。

(2).语音研究阶段:从南北朝初(五世纪)到明末(十七世纪)。

(3).全面发展阶段:从清初(十七世纪)到现在。

2《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3、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曰:“《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辩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事之指南。

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

”4、《尔雅》的贡献。

对语言学的贡献就是保存了古训资料,为后人研究古汉语词汇提供了便利。

另外所创立的义类系统和编纂体例在中国词典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我国第一部字典。

6、《释名》:东汉刘熙著,是我国第一部词的理据词典。

7、段玉裁(1735-1815)江苏金坛人,乾隆的举人,是乾嘉学派的中的著名学者,杰出的文字、训诂学家。

《说文解字注》历时40年才成。

8、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是为北曲而作的,这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重要历史文献。

9、明初乐韶凤、宋濂等奉敕所撰的《洪武正韵》自称“一以中原雅音为定”,可是它里面杂着吴音的特点。

10、.《切韵》:隋朝陆法言著,是今存最早的韵书,原本遗失,我们能看到是唐代的不完全的手抄本。

11、《康熙字典》:为清代圣祖(玄烨)于康熙49年(公元1710)年命张玉书、陈廷敬等38人编纂的。

前后经过6年,这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字典,共收字47035字,是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12、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13、高邮王氏:父-王念孙(字怀祖)著《广雅疏证》明确提出“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

突破形体的限制,从有声语言的本身来观察,因声求义。

《读书杂志》校正古书错误的著作,对于字形、字义、字音,都有精确的考证。

子-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14、章炳麟(字太炎)著《文始》,他是清代朴学的殿军。

汉语史考试重点

汉语史考试重点

外来词汇对汉语词汇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前汉语的借词和译词:1.来源:(一)国内各族(南北朝时期、元代、清代)“车站”的“站”字从蒙古语借来(原音jam);(二)国外。

三、来自国外:1西域借词:借词:苜蓿、玻璃(颇黎、玻瓈)、葡萄、安石榴(后省成为“石榴”)译词:一般是在汉语原有的名称上加上“胡”字:胡麻、胡瓜、胡豆(豌豆)、胡桃2佛教借词和译词:佛教专门用语:禅偈进入全民语言的佛教用语:佛塔僧尼和尚菩萨罗汉阎罗佛教用语已深入到汉语血液里,令人不再意识到它们的来源:现在因果世界法宝3西洋借词和译词:鸦片、铁辙、银馆鸦片战争以后的新词:一、社会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戊戌变法;五运动。

二、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特点:1尽量利用意译;2尽量利用日文译名:现代汉语意译的词语多采用日本人的原译。

即,通过日本语来吸收西洋语。

第一种是利用古代汉语原有的词语给予新的含义;第二种是利用两个汉字构成双音词,这些双音词按照汉语原意是讲得通的。

语音发展有何特点:一、简化是汉语声母、韵母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汉语语音发展中,同时存在着简化和繁化两种趋势。

繁化意味着语音分化,简化意味着语音合并。

汉语声母系统日益简化。

从上古28个声母到中古36个声母,再到普通话22个声母,声母系统明显简化。

韵母系统:1、韵母简化。

2、部分元音高化。

3、单元音复音化。

4、韵母分化和重新组合。

声调系统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1、古今四声名同实异。

2、辅音韵尾[-p][-t][-k]先后分两次消失。

二、声母或韵母的发展不平缓。

有的变化大,有的变化小,有的没变化。

三、声韵调的演变有明显的系统性。

它们总是成套地向着一个方向变,不是个别地乱变。

四、声韵调的变化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声母和韵母互相影响。

2、声母韵母影响声调。

此外,汉语语音的发展与词汇、语法的发展关系也很密切。

例如:中古汉语双音词大量发展,解决了同音词过多的困难。

双音连读,促进了入声韵尾的消失。

文学:汉语史考试资料

文学:汉语史考试资料

文学:汉语史考试资料1、判断题语气词只能用在句子的末尾。

正确答案:错2、问答题词类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哪些?正确答案:(1)形态标准:语法意义的形式标志。

性、数、格→名/代;时、体、态、式、人称→动词;级→形容(江南博哥)词、副词(2)句法标准:根据句法功能的异同进行分类。

词与词的组合能力:副词不能修饰动词;数量词修饰名词;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能力: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和动词;名词作主语、宾语;形容词作谓语、定语。

(3)意义标准:有时可以参考。

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名词;表示动作行为变化→动词但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而非词汇的类别;意义相近的词的语法特征不同。

3、问答题词组和句子有哪些差别?正确答案:词组:词与词组合而成的能自由运用的有意义的语法单位。

句子: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具有一定语法特征的最小的言语单位。

(1)作为语法单位,词组是造句单位,句子则是由词位或词组构成的;(2)从结构的角度看,句子则是最大的语言单位,词组是下一级的语言单位;(3)从意义的角度看,词组的意义是不确定的,而句子的所指是确定的,一定有具体内容,而不仅仅是有意义。

(4)从形式上看,句子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传递完整的信息;而词组是不完全的;(5)从运用上看,词组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而句子则是言语的使用单位。

4、判断题名词任何时候都不受副词修饰。

正确答案:错5、判断题现代汉语中的单句只有主谓句。

正确答案:错6、问答题在发展过程中,有些单位词的应用范围扩大了,有些应用范围缩小了,有些应用范围转变了,请举例说明这些变化。

正确答案:(1)范围扩大:个(箇、個)、只、条、张;(2)范围缩小:枚;(3)范围转移:盏;(4)新兴的:顶、挂;(5)消失的:株、章(指树木)(一般说来,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的,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

)7、名词解释齿头音正确答案:舌尖前的塞擦音和擦音,即精清从心邪。

8、判断题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

汉语史试题及答案

汉语史试题及答案

汉语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语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汉字的演变B.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变化C. 汉语的方言分布D. 汉语的书写系统答案:B2. 汉语史的分期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个时期?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宋元时期D. 现代汉语时期答案:C3. 以下哪个朝代不属于汉语史研究的范畴?A. 汉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4. 汉语史研究中,哪个时期被认为是汉语发展的成熟期?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是汉语史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A. 比较研究B. 历史文献研究C. 田野调查D. 以上都是答案:D6. 汉语史研究中,以下哪个词汇不属于古代汉语词汇?A. 之乎者也B. 你好C. 再见D. 谢谢答案:C7. 汉语史研究中,以下哪个语法现象是古汉语特有的?A. 动词后置B. 形容词后置C. 量词的使用D. 被动句答案:A8. 汉语史研究中,以下哪个时期汉语的语音变化最为剧烈?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C9. 汉语史研究中,以下哪个时期汉语的词汇变化最为显著?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10. 汉语史研究中,以下哪个时期汉语的语法变化最为复杂?A. 先秦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语史的分期通常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___。

答案:隋唐时期、宋元时期2. 汉语史研究中,_____时期被认为是汉语发展的成熟期。

答案:隋唐时期3. 汉语史研究中,_____时期汉语的语音变化最为剧烈。

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4. 汉语史研究中,_____时期汉语的词汇变化最为显著。

答案:秦汉时期5. 汉语史研究中,_____时期汉语的语法变化最为复杂。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

汉语史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节绪论〔填空、简答〕一、研究汉语史的原则〔填〕二、研究汉语史的依据〔分为韵文〔音韵〕和散文〔词汇和语法〕两部分〕属于词汇词义研究的,有《尔雅》类,《方言》类,《释名》类等属于字形字义研究,有《说文》《玉篇》等书属于字音研究的,有《切韵》《广韵》《中原音韵》等韵书外语借词包括外语里借汉语的词和汉语里借外语的词两种情况三、研究汉语史的方法四、汉语史的分期1.高本汉的分期《中国音韵学研究》a)太古汉语:《诗经》以前b)上古汉语:《诗经》以后到东汉c)中古汉语:六朝到唐朝d)近古汉语:宋代e)老官话:元朝2.王力先生《汉语史稿》的分期——里程碑式意义a)上古期: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b)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c)近古期: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d)公元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3.吕叔湘先生的分期《近代汉语指代词序》a)古代汉语b)近代汉语五、向熹《简明汉语史》的分期——简答题a) 上古期从公元前十八世纪到公元三世纪,即商周秦汉时期,其中商为上古前期,周秦是上古中期,两汉是上古后期。

特点:〔1〕语音上,没有轻唇音;没有舌上音;前期和中期没有庄组声母;阴、阳、入三类韵母配合整齐;声调分平、入两大类,两类之中又各按音高和音长分为两类,没有去声。

〔2〕词汇上,以单音词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复音词。

〔3〕语法上,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否认句和疑问句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面;被动句通常用“于”“见”等虚词表示;实词缺乏一定的词类标志。

b)中古期从公元四世纪到公元十二世纪左右,即六朝唐宋时期,其中唐为中古中期,宋为中古后期。

特点:〔1〕语音上,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形成;平、上、去、入四声形成;轻唇音产生;舌上音产生;庄组声母和章组声母合并;大量古入字变为阴声。

〔2〕词汇上,四声别义现象普遍加强;复音词大量增加;由于对外文化交流和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汉语词汇中增加了相当数量的外语借词和有关新词。

《汉语史》复习大纲

《汉语史》复习大纲

《汉语史》复习大纲一、填空题1.汉代语义方面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通常所说的说文四大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一部韵书是陆法言的__________。

4.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是__________所著的《方言》。

5.清代学者对于先秦古韵的研究有卓越成就,他们主要靠两种材料:第一是先秦的韵文,特别是____________里的韵脚;第二是汉字的____________。

6.周德清的__________是最早反映入声韵尾-p, -t ,-k在北方话里消失的韵书。

7.汉语里有一种特殊的名词,叫做单位词。

单位词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度量衡单位,如“尺”、“寸”、“升”等,第二种是_____________,如“个”、“只”、“枚”。

8.中国古代把声母分为清浊两大类,又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汉字历史上,从字式来说,__________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0.《广韵》的声母共有_______个,韵共有_______个。

11.人称代词从意义上说应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纯然指人的人称代词,即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类兼指事物的人称代词,即__________。

12.就汉语来说,真正的系词只有一个_______字。

13.历代学者的汉语研究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__________的阶段,第二阶段是______的阶段,第三阶段是_________的阶段。

14.段玉裁说:“同声必同部。

”意思是说,凡同一谐声偏旁的字,一定同属一个__________。

15.音韵学中所谓的“四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汉语史复习

汉语史复习
11.韵类:指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在韵书中,每个韵下都用了许多反切下字,这些反切下字表示每一个韵里的不同韵母。这就是说,韵类不仅区别韵头,而且要区别声调,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的一个概念。
12.名词的关系位:凡名词(或名词词组),直接和动词联系,或者直接放在句首、句末,以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或者表示行为所凭借的工具、行为之所由来等等,这个名词(或名词词组)所处的位置就叫做关系位。
5.古汉语句子的仂语(词组)化的两种手段是什么?
6.列举四本韵书的书名及其作者。
陆法言《切韵》 周德清 《中原音韵》 陈彭年等 《广韵》
乐韶凤、宋濂等《洪武正韵》
7.请举例说明宾语前置的三种情况。
疑问代安、焉”等,可用于问人、问事、问地点。先秦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必须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一般来说,“也”字用于判断句,“矣”字用于叙述句。例如: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中军矣。”曰:“合谋也。”凡说明事情的可能性,解释原因,进行推理等等,都属于判断的范围,用“也”字。凡说明事情在某种条件下就变成了状况,或表示目前已经成为某种状况,都属于叙述的范围,用户“矣”字。
一.填空题:
1.我们通常把汉语史分为 上古 、中古 、 近代 、 现代 四个时期。
2.在语音学上,韵母可以分成 韵头 、 韵腹 、 韵尾 三个部分。
3.中国最早的韵书是 陆法言 的 切韵 。(作者、书名)
4.按照字的偏旁编排的第一部字典是 许慎 的 《说文解字》 ,它分为 540 部,共收了 9353 字。
到了唐代,被动式又有了新的发展,“被”字句的前面有主语,助词的后面仍然有宾语,而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又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所含有的。这种被动式以后就一直沿用下来了。

汉语史复习提纲

汉语史复习提纲

一、单选25空25分
二、名词解释15分
汉语史反切如字破读
三、
A卷:默写三十六字母20分
B卷:1、默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10分
2、反切切出普通话读音5个共10分
会写某某切括号后面会写反切上字的什么母写出来记清清浊才能弄清声调
遇上反切下字是齐齿呼和撮口呼时要变成gkh变jqx
切出来是拼音不是具体某个字
四、说明古今词义的差别10词20分
古义1分今义1分王力版本课件上有
五、举例(分别3-5部)语音or语义方面的著作,并简介其中一部20分A4纸写满
语音:《中原音韵》《切韵》《广韵》
语义:尔雅方言
介绍:时代、作者、体例(包含多少篇要举出一些,eg:《广雅》《小尔雅》……)、影响(第一部词典……)、汉语史上的地位
四、选择
看ppt
句式:把字句被字句前置句后置句拷贝句式的判断:走路走的很快
语法:词头词尾
上古、中古、近古、现代各时期特征(绪论)
语音、词汇、声调的变化
清代的段王之学王氏父子的著作每本著作的特点哪些是解释今义的校对古书错误的解释虚词?。

汉语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汉语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汉语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汉语属于哪个语系?A. 印欧语系B. 汉藏语系C. 阿尔泰语系D. 南岛语系答案:B2.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商代D. 周代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汉字的六书?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转注E. 形声答案:D4. “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A. 文言文更古老,白话文更现代B. 文言文更正式,白话文更口语化C. 文言文更简洁,白话文更冗长D. 文言文更复杂,白话文更简单答案:B5. “诗经”是哪个时期的文学作品?A. 商代B. 周代C. 秦代D. 汉代答案:B二、填空题1. 汉字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甲骨文、______、______、楷书等阶段。

答案:金文、小篆2. 汉语的声调分为四个,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______。

答案:去声3. “之乎者也”是______文的典型句式。

答案:文言文三、简答题1. 简述汉语史的发展阶段。

答案:汉语史的发展可以分为古汉语、中古汉语、近现代汉语三个阶段。

古汉语包括先秦时期的语言,中古汉语主要指魏晋南北朝至宋代的语言,近现代汉语则指元明清以来的语言。

2. 举例说明汉字的六书。

答案: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例如,“日”是象形字,表示太阳;“上”是指事字,表示方向;“明”是会意字,由“日”和“月”组成,表示明亮;“江”是形声字,由“氵”和“工”组成,表示河流;“老”是转注字,表示年长;“来”是假借字,原指麦芒,后借用为动词“来”。

四、论述题1. 论述汉语方言的多样性及其对汉语发展的影响。

答案:汉语方言的多样性体现在地域分布广泛,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多样性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形式,促进了语言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方言的存在也给汉语的统一和标准化带来了挑战,需要在保护方言多样性的同时,推动普通话的普及和规范。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考试题库和答案应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来制定。

汉语史复习

汉语史复习

汉语史复习词汇部分:1.汉语词汇由单音词逐渐向多音词发展。

是社会发展必然结果,分化各项词义。

方法:转化为完全不同另一词。

“邦——国家”加前缀,后缀。

”虎——老虎“用两个同义词作语素,组成合成词。

”争斗“2.单音过渡到双音,语素组合不稳定。

组成复合词的语素不稳定:仓库。

组成复合词语素分合不定:甲兵。

3.偏义词:由相近、相关、相反的语素构成合成词。

一个语素代表词义,一个陪衬。

近义:府仓。

园圃。

反义:存亡。

寒暑。

4.区别单复音词。

霸王:古为两个单音节词,今为双音词。

犹豫:连绵词,表示一个完整概念。

古为两种野兽。

5.词义发展。

古今基本未变,基本词汇。

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钱:古为农具,今为货币。

“古今同中有异。

”汤,古为热水,今为米汤、菜汤……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

褒贬、轻重。

6.本义和引申义。

“朝直接引申为朝见,间接引申为朝廷,再引申为朝代”7.外来词。

(借词和译词)西域的:葡萄、狮子佛教的:般若、浮屠、世界。

西洋的:火轮车、电话、铁路、啤酒。

日本译名:革命、教育、经济、哲学。

社会主义时期:马列主义、资产阶级。

新时期:希望工程(自创)、搞笑、克隆、CD(字母词)。

8.同源词:从音到义,音义相通。

同源词类型:同形同源——朝。

区别字——取(娶);累增字——暴(曝)孳乳字——辰:振、唇、娠(都有动意)字形完全不同的:无、勿、毋。

语音部分:1.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区:上古音:《诗经》中古音:《切韵》《广韵》近古音:《中原音韵》现代音:北京音系为代表。

2.古今语音异同:韵母:现代汉语无入声韵,入声韵派阴声韵。

声母:古有36,今有22.“七音“:唇舌齿牙喉半舌音半齿音声调:中古有平上去入,现代汉语平分阴阳,入派四声。

3.朱熹”叶音说“用孤立静止的眼光来看押韵,没有注意到浊音的发展,为了押韵而主观改变语音。

4.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先秦韵文,以《诗经》为主。

方法:系联归纳法、谐声偏旁归纳法、“同声必同部”5.阴阳入三种韵因韵尾变化可以互相转化,为“阴阳对转”旁转:韵尾相同,主要元音发生前后或高低的变化。

(完整word版)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

(完整word版)汉语史稿课后复习题个人整理资料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汉语史的对象和任务1、汉语史的性质及其实践意义是什么?(1)性质:汉语史是关于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的科学。

(2)汉语史的研究对象:①在这一门科学中,我们研究现代汉语史怎样形成的,也就是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一般词汇、文字是怎样形成的。

②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一般内部规律和特殊内部规律.a.一般的内部规律对于一切语言是共同的规律,比如,语言各个构成部分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语言诸要素中词汇变化最快。

b。

特殊内部规律是指一定的具体语言的内部发展规律。

如,汉语的内部发展规律和俄语不同;俄语的内部发展规律跟英语也不同。

(3)实践意义:研究汉语史,首先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研究汉语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意义。

研究汉语史对于普通话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第二节、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贡献1、中国历代学者对汉语史的研究可以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著名的学者和重要的著作?这些著作的性质和体例大致是怎样的?我国学者对语言文字进行研究,是从汉代开始的。

之后历经六朝、唐、宋、元、明,到清代达到极盛(黄金时代),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叫做“小学”。

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语义研究阶段汉初(公元前3世纪)——东晋末(5世纪)代表作品是汉代的《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1)《尔雅》①《尔雅》是中国最古的字典,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词义的专书。

王力先生认为这本书成书应在西汉。

②《尔雅》按意义分类,全书十九章,每章篇名都是用“释×”表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③十九篇中,前三篇是解释一般词语,方法是把许多同义词放在一起,而用一个单词来解释。

例如《释诂》第一条是:”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

这后十六篇是解释各种事物名称的,例如《释亲》:“父为考,母为妣。

汉语史复习大纲

汉语史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1阴阳对转:是训诂名词,又称“韵转”或“一声之转”,指用音韵学上古韵分部的成果和韵表所体现的古韵部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训诂学上与词义有关的音变和音异现象。

可以参考黄侃先生的古韵二十八部和王力先生脂微部分。

2同源词: 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有联系,由同一语源孳生的词或词素。

如"背"和"负"。

在汉语中,有双声的,如"柔"和"弱"(同义),"明"和"灭"(反义);有叠韵的,如"刚"和"强"(同义),"寒"和"暖"(反义)。

就意义上看,有同义、反义或其他关联。

3尖音:古声母“精清从心邪”和细音韵母(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字音叫尖音,如“将、趣、前”等字。

4读破:是指在阅读古书时,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意义或词性的一种方法,破读音主要是声调的变化,且大多数是把原来的平声(或上声、入声)字变读为去声。

破读的意义和本音的意义之间则有着历史的联系,例如“王”字,在“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中读平声,是名词,帝王的意思,而在“大楚兴,陈胜王”中破读为去声。

是动词,称王的意思后者的意义和读音是由前者演化而来的。

5异文: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

《左传·隐公二年》“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晋杜预注:“凡得失小,故《经》无异文而《传》备其事。

”6古物轻唇:“古物轻唇”是由清代学者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首先提出。

认为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重唇“帮滂並明”,没有轻唇“非敷奉微”,并根据形声字,通假异文,古人读音,声训,古反切,等论据加以证明。

7古无舌上:“古无舌上”是由清代学者钱大昕首先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

“古无舌上”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只有舌头“端透定泥”,没有舌上“知徹澄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史》整理资料(湘大中文系10级适用,蒋金星老师的重点)考试比例:训诂学40%,文字学30%,音韵学30%。

1名词解释5分*5=25分2简答10分*3=30分(文字、音韵、训诂各一个)3论述题15分*1=15分(训诂)4默写《广韵》和《平水韵》的平入声10分左右5把古文字转化成简化汉字6分左右6标点老师说本题难度最大,古文200字左右14分左右注:1.对标点没有信心的同仁最好带铅笔和橡皮吧。

2.资料中加粗为老师所提供的重点,但不是全部重点,剩余重点要靠各位的聪明才智和多年的考场经验。

3.资料中有国际音标,去打印店打印的时候需要顺便带上国际音标安装包,我在乐园旁边小打印店里安装了,如果不想麻烦的可以过去直接打印,更不想麻烦的可以直接略过那一小节不看,我觉得老师也不会考。

我用人格保证没有任何商业目的。

第二讲音韵学概述一、音韵学基础知识1、三十六字母是怎么一回事(1)汉字的语音结构在唐代以前,人们已经认识到汉字的字音可以分析为声母和韵母(包括声调)两部分。

(2)双声他们把声母相同的字归为一类,叫双声字,有多少群双声字就表示有多少个声母。

(3)字母音韵学家拿一个含有该声母的字代表该声母。

古人专门替这种声母的代表字起了个名称,这就是字母。

古人的“字母”,就是指声母的代表字。

(4)字母的最早创立者(唐代的和尚舍利唐代的和尚首温唐代的和尚神珙唐代少数民族和尚了义)唐末五代和尚守温1923年,刘半农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抄录该馆所藏的我国敦煌写本一个残卷,记有“南梁汉比丘守温述”的三十字母表。

(现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守温参照梵藏字母,创制三十字母,为宋人“三十六字母”的蓝本。

(5)守温为什么能创制三十字母一方面,一般的和尚既无官场之逐,又无百姓之辛苦,可以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各种学问。

另一方面,佛教经典都是印度传来的,他们使用的梵文是拼音文字。

守温既通晓双声叠韵,又对梵文字母有着深刻的理解。

(6)宋人三十六字母到了宋代,汉语声母又有了新的变化,音韵学家们根据当时语音实际情况,增加了“非、敷、奉、微、床、娘”六个字母,并对原有的个别字母加以调换,重新排列,就成了汉语音韵学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

宋人三十六字母●宋人三十六字母在汉语音韵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掌握三十六字母是学好音韵学的一个关键。

它代表了宋代的声母系统,它可上溯上古声母系统,下探近代以至现代普通话和方言的声母系统。

●其次,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明,给后代的语音分析和研究语音发展规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给拼音字母的制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启发,近代的注音字母和现在的汉语拼音字母都与三十六字母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二、音韵学及其内容(重点在概念,考名词解释)(一)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发音的生理基础和物理基础的学科,它适用于各个民族的语言。

如果以研究内容为出发点,语音学可以进一步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特点)、试验语音学、应用语音学等。

(二)音韵学音韵学是专门研究汉语的语音系统,是汉民族特有的学问,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

●古汉语音韵学也称为声韵学,是分析、研究汉语史上语音、特别是汉字字音情况及其发展演变系统的学科。

●由于古代汉语语音保存在文字中,所以音韵学实际是分析、研究汉字声、韵、调的科学。

(三)音韵学的内容我国传统音韵学包括三部分:今音学、等韵学、古音学。

古音学古音又称上古音,古音学是对今音学来说的,它研究的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而以《诗经》用韵为主要的根据,并且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

今音学今音又称中古音,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对象,研究魏晋南北朝到唐宋的汉语语音系统。

等韵学等韵学是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汉语发音方法和发音原理。

●等韵学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即韵图和门法。

●韵图是利用图表形式逐一表示一个个反切的读音。

对韵书来说,它把韵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简练明晰地表现出来,对于使用韵图的人来说,韵图是汉语音节拼合的练习表,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准确读出反切读音的目的。

等韵学的精华表现在韵图上。

北音学学者们还提出以元代《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和分析近代语音的等韵图为对象,建立一门“近代语音学”(有人主张称“北音学”。

)●《中原音韵》:周德清著,是代表近代官话的一部韵书。

中原音韵指《中原音韵》一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

●汉语音韵学就是今音学、等韵学、古音学及北音学这四个部门的总称。

第三讲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一)(根据韵书和反切分析音类)我国古代出现过不少音韵学著作,记载了若干种语音系统。

运输是古代音韵学著作中最重要的种类之一,是现代人研究汉语古音的重要依据,东汉末年,人们的语音分析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创造出一种叫做“反切”的注音方法,随后就有人编写了韵书,以后历代都有韵书出现。

一、什么是韵书韵书是以分韵和注音为主要功能的工具书。

这种工具书按照音节的内部成分(声调、韵腹和韵尾、介音、尾音、声母)给汉字层层分类。

并且用反切给汉字注音。

通过分析韵书的内部分类和反切用字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一部韵书的语音系统包括多少个声调、多少个韵,多少个声母,一韵内包含几个韵母,哪些是同音字。

不同时代产生的韵书在编排体例上有所不同,表现音系的细致程度也有所不同。

下面分别介绍中古和近代两种有代表性的韵书体例。

二、《广韵》编纂原理1、中古时期的韵书以《广韵》为代表,它的体例可称作三级分类法。

(1)第一层分类以声调为标准,分出的单位是卷。

《广韵》共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注文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字。

所收之字按平、上、去、入分成四部,平声因字多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

(2)第二层分类以韵腹和韵尾为标准。

一卷之内,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这样的类就是“韵”。

●《广韵》分206韵,其中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

●每个韵以开头一个字作为该韵的名称,叫做“韵目”。

●如平声的“东、冬、锺、江”,上声的“送、宋、用、绛”等。

●韵基:把“韵腹+韵尾”看做一个单位,是传统音韵学以直沿用的分析方法,这个单位可以叫做韵基。

(3)第三层分类是同音字组,一韵之内读音完全相同的字划为一组,这样的同音字字组,称为“小韵”,后人也管它叫“纽”。

●小韵和小韵之间,用圆圈隔开。

●全书共有3800多个小韵,每个小韵在开头的字下注明反切,是本小韵所有字的注音。

并注明该小韵所收的字数。

●小韵中的其他字则只作释义(韵书起到字典的作用),不再注音。

●但有又音的,则注明又切或“又音”,但这种“又音”只管这个被注的字本身,与同小韵的其他字无关。

2、《广韵》分析音韵的局限性这样的韵书直接提供的语言信息由三层:声调、韵、小韵。

它的欠缺是没有明确显示出介音和声母的类别。

完整的韵母由介音、韵腹、韵尾三部分构成,若要完全把韵母区别开,还应该把一韵之内的字再分更小的类,即把介音不同的字分为不同的类。

以介音、韵腹、韵尾和声调都相同为条件分出的小类叫做韵类。

此外,一个声母的字还可能因为某种细小的差别而分成两个声类。

韵类和声类的信息都包含在小韵的对立中,需要通过分析反切而间接地获得。

三、《韵略易通》不考四、古代韵书的编纂原理层级分类法,通过对汉字的层层分类揭示音节分析的结果。

现代人则通过这些分类而了解一部韵书的音系结构。

五、反切的系联1、什么是反切:2、反切的原理:把反切上字的声母跟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结合,合成另外一个音节,就是被反切字的读音。

它的前提是:反切上字跟被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跟被切字相同。

3、清陈澧《切韵考》用系联法,分析《广韵》的声类和韵类。

4、反切系联法反切对古人来说仅仅是一种注音的方法,对于现代音韵学来说则是研究古音的重要对象。

像《广韵》那样的韵书,没有把韵类和声母标石出来,对它的音系细节就必须做进一步分析,才能把声母和韵类都彻底区别清楚。

这一分析是通过分别“系联”反切上字和反切下字来实现,叫做“反切系联法”。

系联反切上字可以得到声类,系联反切下字可以得到韵类。

5、法切系联法的基础一是反切的基本原理。

二是古书里反切用字的任意性。

6、陈澧系联法的理论原则(四个)一是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一定是双声;二是反切下字与所切之字必定是叠韵;三是凡两个反切上字同类的,反切下字必定不同类(因为如果同类,就应该是同音字而不必分成另一小韵);四是凡两个反切下字同类的,反切上字必定不同类。

7、陈澧系联法的具体条例同用、互用、递用。

基本条例:“切语上字与所切之字为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

”(1)同用:冬,都宗切;当,都郎切;登,都滕切;的,都历切“同用”,就是几个被切字同用一个反切上字,“冬、当、登、的”反切上字同用一个“都”字,无疑为同声类。

(2)互用:当,都郎切;都,当孤切“互用”,就是两个被切字互为反切上字。

“当”、“都”互为反切上字,无疑为同声类。

博,补各切;补,博古切。

每对互用的反切上字一定属于同一声母。

(3)递用:冬,都宗切;都,当孤切;当,都郎切。

“递用”,就是一个被切字的反切上字,又被递用为下一个反切的被切字。

“冬”、“都”、“当”递用为反切上字,应为同声类。

例子:西,先稽切;先,苏前切;苏,素姑切;素,桑故切;桑,息郎切“西、先、苏、素、桑、息”为递用,这些递用的反切上字一定属于相同的声母。

由此可见,凡是反切上字有“同用”、“互用”、“递用”关系的,必定属于同一类声母。

所以根据基本条例就可以系联出一大批声母相同的字来。

然而,也有些声母相同的字用这种方法却无法系联起来,于是,陈澧又制定了补充条例,以补基本条例之不足。

8、补充条例:两个“变例”补充条例:“切语上字既系联为同类矣,然有实同类而不能系联者,以其切语上字两两互用故也。

今考《广韵》一字两音者,互注切语。

其同一音之两切语,上二字声必同类。

今于切语上字不系联而实同类者,据此以定之。

”这就是说,有些不能直接系联的反切上字,可以根据“又音”、“互见”的反切间接系联。

一是在反切上字时,有的反切上字明明是同类,却与同用、互用、递用系联不起来。

就把《广韵》中此字下收的“又音”系联。

例子:多,得何切得,多则切都,当孤切当,都狼切都贡、多贡同韵,故“都”、“多”二字实为一类。

二是在系联反切上下字时,有的反切下字实为同类,却无由系联者,据“四声相承”情况定其韵母的分合。

9、陈澧的结论(1)声类结论:陈澧用系联法,把452个反切上字归为40声类。

●声类,指反切上字的分类。

它还不等于声母,一个声母有时可分成两个声类,这是因为反切下字中包括有介音(即“等”),有些声母不能与i 、u、ü某个介音结合。

例子:见[k] 有“古、公、过”等和“居、举、九”等两个声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