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2014-201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教案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1

2014-201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北师大版)教案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1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
1、我们的生活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2、绿色植物对于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的作用?
3、植物对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意义?
导入新课:
我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
阔土地,地形复杂,气候多种多样,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植物资源。
水杉图片
教师点拔
学生意识到环保的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
通过资料分析与交流,同学们能认识到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桫椤图片
珙桐图片
提 高 与 发 展
教 学 反 思
中国植物红皮书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致使许多有重要科学或经济价值的植物遭到严重破坏。据估计,在我国近30000种高等植物中,至少3000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灭绝的境地。为了加强植物保护工作,1982年7月,在原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主持下,组织召开全有关单位参加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编写会议,并正式成立编辑组。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正式出版。随后,该书的英文版也与读者见面。全书共列388种植物,对每种植物的现状、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分布、数量和濒危原因进行了阐述,并且备有地理分布图和植物形态图。
《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面
概述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能力方面
搜集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思想教育
热爱祖国,保护环境
重点
我国的植物资源
难点
正确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关键
保护环境人我做起,人人有责意识的培养

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优秀教学案例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优秀教学案例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介绍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关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观。通过讲解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培养他们尊重生命、关爱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新课。故事讲述了一个关于我国特有的植物资源——大熊猫的食物竹子的故事。我讲述了大熊猫为何偏爱竹子,以及竹子在自然界中的独特特点。这个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植物资源的好奇心,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部分,我详细介绍了我国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价值。我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资源,如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工业用植物等。同时,我还讲解了植物资源的特点与其利用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的基本知识。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案例,如大熊猫的食物——竹子,以及珍稀植物如银杉、水杉等,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植物资源的相关知识。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这些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其利用价值。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课堂讨论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同时,通过讲解我国在植物资源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为国家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教学设计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教学设计

第7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安徽淮南实验中学胡亚伟一、教学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通过“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植物在生物圈的发展、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介绍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珍稀植物种类以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也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喜欢联系,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积极的讨论,科学的引导,对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时同学们自然会联想到家乡的植物资源及我国的植物资源会是怎样的。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引导学生查阅、收集、分析资料,通过讨论、交流,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核心素养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但是在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却是大有可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准备。

在“我国的植被类型”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关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命观念;通过设计学生活动“收集并交流我国植物资源分布情况、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以及我国珍稀的植物种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表达交流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的核心素养,进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设计思路(一)教材处理本节主要向学生介绍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珍稀植物种类及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介绍我国的植被类型时,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旅游时拍摄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植被类型的差异。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优质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优质课件

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一、我国的植物资源 我国的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
我国的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北” 防护林工程 二、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A. 炎热干旱地区
B.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
C. 高温多雨地区
D. 半干旱地区
7.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与长白山森林地区气温相近,但两地的
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因为( A )
A. 长白山的降雨量多
B. 长白山的降雨量少
C. 长白山的海拔高
D. 长白山的地下水多
二、我国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
8. 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草原
D. 针叶林
5. 下列有关荒漠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荒漠是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发育起来的
B. 我国荒漠属温带荒漠,主要分布在东北部
C. 荒漠地区雨水奇缺,空气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速大,沙
尘暴多
D. 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植物的耐旱性强
6. 草原一般分布在( D )
珙桐是一种落叶乔木,高可达三十米,枝干平滑,叶片大,许 多小花聚集成球形花序。花序基部有两片乳白色的大苞片,像一只 白鸽俏立枝头,摆动着可爱的翅膀,所以珙桐也被称为“鸽子树”。 珙桐也是著名的“活化石”之一。珙桐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20世 纪以来,一些国家相继从我国引种,如今珙桐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 园林树种。
银杉 和被称为“鸽子树”的 珙桐 都是我国的一级保 护植物。 三、我国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5.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面积最小的国家之 一;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由于过度放牧, , 草场退化 ;对土植地被沙资漠源化破坏性最大的是人为的 、毁林开荒、乱过砍度滥型

7.2我国的植物资源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7.2我国的植物资源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丰富多样: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真实案例等多种形式展示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植物资源的魅力,增强了学生对植物资源的兴趣和好奇心。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价值及其保护措施。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他们对植物资源的理解。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成长,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我国植物资源的图片,如一片茂密的森林或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引发学生对植物资源的兴趣。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探究,共同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归纳加深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他们对我国植物资源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植物资源的魅力。
2.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植物资源面临的威胁和保护的重要性。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植物资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价值及其保护措施。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一等奖课件) (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一等奖课件) (1)

落叶阔叶林 夏季炎热多雨、冬 多为落叶阔叶树,树 华北、东北 季寒冷、四季分明 松等针叶树 大兴安岭和新疆的
为主
阿尔泰山地
气候条件较差,降水 量少,年平均温度在 0℃以下
大多是适应半干旱 条件的草本植物
松辽平原、内蒙古高 原和黄土高原等地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大广安乡王屯初级中学 ——郑巧莲
热常落 草荒针带绿叶原漠叶雨阔阔林林叶叶林林
如何区分多种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草原
针叶林
荒漠
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植物
分布
种类丰富,叶片终年 常绿,全年都有植物 台湾、海南、云南
开花
夏季高温湿润、冬季 常绿阔叶乔木为主 长江流域 干燥寒冷、四季分明
雨水奇缺,空气干燥 植被稀疏,种类贫 西北部 ,冷热变化剧烈,风 乏,耐旱性强
速大,沙暴多
我桫银国珙水椤的杉桐杉植物种类繁多 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仅高等植物就有三万种 之多,名列世界第三位。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中,有不少 是举世瞩目的珍稀特有树种,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活化石”。
①我国的荒漠面积大②我国草原退化、沙化严重③我国森林
覆盖率低,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④我国种树太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让我 们一 起倾 听鸟 儿的 心声!
2.适合在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地区生活
的植被是( C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3.以松、杉等植物为主的植被是( D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4.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珍贵植物是( B )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7.2《我国的植物资源》同步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7.2《我国的植物资源》同步教案设计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列举我国珍稀植物
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在课堂中分组进行合作,完成讨论活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列举我国珍稀植物
(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教学难点:
(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的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
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作用。

在上节课结束时已经引导学生对我国的植物资源进行预习,同学们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对这节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一、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
二、我国植物种类繁多
三、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八、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我国的植被,再通过看书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2、课后反思: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
何媛媛
2017/5/26。

七年级生物上册7.2我国的植物资源参考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7.2我国的植物资源参考教案北师大版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启发引导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自然会联想到家乡的植物资源及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会是怎样的。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启发引导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3 )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能力目标: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讨论等学习活动、大胆表达交流、解读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内容以一个课时完成,主要采用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课前,在上一节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放思考题及学习目标,让学生查阅收集有关“我国的植物资源”的资料。

在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整理,然后在全班交流,其间有教师的引导补充。

1.整体设计思路如下: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互补课后拓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2.具体教学过程:1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首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尤其对有独特见 解的学生及时肯定、表扬。

此外,还设计了学生“学习活动能力发展性评价表”, 通过自评、组评、师评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学习活动能力发展性评价表〖教学反思〗1.本课的成功之处通过上述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在课前都完成了收集资料的任务,在课上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word教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第二节我国的植物资源word教案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启发引导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自然会联想到家乡的植物资源及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会是怎样的。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启发引导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能力: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讨论等学习活动、大胆表达交流、解读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内容以一个课时完成,主要采用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课前,在上一节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放思考题及学习目标,让学生查阅收集有关“我国的植物资源”的资料。

在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整理,然后在全班交流,其间有教师的引导补充。

1.整体设计思路如下: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互补课后拓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2.具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首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拔、调节,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尤其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及时肯定、表扬。

此外,还设计了学生“学习活动能力发展性评价表”,通过自评、组评、师评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教学反思〗1.本课的成功之处通过上述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在课前都完成了收集资料的任务,在课上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我国的植物资源》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我国的植物资源》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生物北师大七年级上册】

二、讲授新课
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
常绿阔叶林
1.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干燥寒冷、四季分明。 2.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 3.我国分布:分布广泛,以长江流域最为典型。
二、讲授新课
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
落叶阔叶林
1.气候特点: 一年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2.植被类型:植物多为落叶阔叶树,树叶夏季茂盛 而冬季凋落。 3.我国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
桫椤:木本蕨类植物,树干为圆柱形,直立而挺拔。树顶上丛生着 许多大而长的羽状复叶。桫椤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常常生长在林 下或河边、溪谷两旁的阴湿之地。
二、讲授新课
我国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地理分布不均衡
二、讲授新课
我国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乱砍滥伐
二、讲授新课
我国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
毁林开荒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我国植物种类繁多
水杉:高大乔木,树干挺拔,枝条向侧面斜伸出去。秀丽的 树形犹如一座宝塔。也是一种古老的树种。
二、讲授新课
我国植物种类繁多
珙桐:也称“鸽子树”。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20世纪以来,一 些国家相继从我国引种,如今珙桐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园林树种。
二、讲授新课
我国植物种类繁多
二、讲授新课
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
荒漠
1.气候特点: 雨水奇缺,空气干燥,冷热变化剧烈风速大,沙暴多。 2.植被类型: 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植物耐旱性强。 3.我国分布: 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约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
二、讲授新课
我国植物种类繁多
银杉:常绿乔木,在其碧绿色线型叶背面有两条银白色的气 孔带,微风吹拂,银光闪闪,美称由此而来。银杉被誉为植 物界的“大熊猫”。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 7.2我国的植物资源 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七上生物 7.2我国的植物资源 教案设计

七年级生物第 7 章 2 节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课题:我国的植物资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讨论等学习活动、大胆表达交流、解读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保参与意识。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新奇未知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尤其对自然界中的生物存在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此年龄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这就决定了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直观性。

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这一节的知识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多展示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从生活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说出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难点:正确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环保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1、我们的生活与
绿色植物的关系?
学生思考通过资料分析与交流,同学们能认识到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以及环境保护的。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第7章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分布区域:西北部
我国植物种类繁多
我国仅有记录的高等植物有3万多 种,名列世界第三位
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银杉 植物界的“大熊猫”
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水杉 古老稀有树种
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鸽子树”——珙桐
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现今仅存的木本植物——桫椤
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 面临挑战
自主学习教材第125页,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的绝对量和人均占有量分别 如何?
我国的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北” 防护林工程 二、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2.我国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有何特点? 3.我国草地资源面临哪些威胁? 4.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哪些挑战?
1.我国森林资源的绝对量是可观的,有林面积
居世界第__五__位,森林总蓄积量居世界第__八__位,
但森林覆盖率_低___,人均森林面积_小___。
2.我国天然草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____,但 人均草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草地面积的_4_0_%_。由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
热带雨林
特点:分布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片终年常绿,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分布区域:台湾、海南、云南
常绿阔叶林
特点:分布区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干燥寒冷,四 季分明,植物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
分布区域:长江流域
落叶阔叶林
特点:分布区一年四季分 明,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植物多 为落叶阔叶树,树 叶夏季茂盛而冬季 凋落
分布区域:华北和东北的 大部分地区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我国的植物资源参考名师精编教案 北师大版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7.2 我国的植物资源参考名师精编教案 北师大版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第7章第2节,在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具体阐述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植被的主要类型、植物资源及植被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生态方面的知识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为下一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启发引导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同学们已经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自然会联想到家乡的植物资源及我国的植物资源情况会是怎样的。

因此,学生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学中抓住这一点启发引导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分析、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能力目标: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讨论等学习活动、大胆表达交流、解读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内容以一个课时完成,主要采用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课前,在上一节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放思考题及学习目标,让学生查阅收集有关“我国的植物资源”的资料。

在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整理,然后在全班交流,其间有教师的引导补充。

1.整体设计思路如下:课前收集资料课上交流互补课后拓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2.具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首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的表现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尤其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及时肯定、表扬。

此外,还设计了学生“学习活动能力发展性评价表”,通过自评、组评、师评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教学反思〗1.本课的成功之处通过上述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在课前都完成了收集资料的任务,在课上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三单元7.2《我国的植物资源》教学课件(31张)(共31张PPT)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上第三单元7.2《我国的植物资源》教学课件(31张)(共31张PPT)
落叶阔叶林
常 绿 阔 叶 林
夏季高温湿润,冬季干燥寒冷,四季分 明植物为常绿阔叶乔木。如:长江流域。
针 叶 林
夏季温暖,冬季严寒,植物主要由杉、松针 叶树为主,如:大兴安岭和新疆的阿尔泰山地。
草原
气候条件较差,雨量稀少,年平均温度在0度 以下,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条件的草本植物。如: 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荒 漠
夏季炎热干燥,土地贫瘠。植物种类贫乏, 植被稀疏,非常耐旱。例如:西北地区。
分小组搜集资料并讨论
植被类型 环境条件 主要植物种类 主要分布地区
草原
半干旱

西北 、东北、西藏、蒙古
荒漠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夏季炎热干燥、
土壤贫瘠
仙人掌、骆驼刺
全年高温多雨
炎热、湿润
椰树、橡胶树、可可 樟树、榕树、柑橘
992.2
33.7
37.7
森林面积 (万公顷)
26410
人口 (万) 2650
1988.5 500
2388.9 2350
森林 覆盖率
26.62
59.01
63.37
41.2 960
2440 16580
830
59.22
129533 16.55
27
人均森林面积 (公顷/人)
9.966 3.977
0.193 2.940 0.128
夏季炎热多雨, 杨树 、白桦林
冬季寒冷
夏季温凉、 冬季严寒
松 、杉
西北、新疆
南部、赤道一带、海南、 云南 南部、湖南、湖北
东北中部、山东、北京
东北部、大兴安岭
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7章 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名师精选教案2 北师大版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7章 第2节 我国的植物资源名师精选教案2 北师大版

《第2节我国的植物资源》【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2)结合实际列举我国的丰富植物资源及珍稀植物;(3)说出我国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2、能力:主动参与查阅、收集资料、讨论等学习活动、大胆表达交流、解读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保护植被、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提高环保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本节教学内容以一个课时完成,主要采用问题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课前,在上一节学习的基础上,给学生发放思考题及学习目标,让学生查阅收集有关“我国的植物资源”的资料。

在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整理,然后在全班交流,其间有教师的引导补充。

(一)我国有多种植被类型植被:概念、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二)我国植物种类繁多植物界的大熊猫——银杉植物界的活化石——水杉和珙桐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木本蕨类植物桫椤(三)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面临挑战①分布不均匀②土地沙漠化③人为破坏【提高与发展】中国植物红皮书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致使许多有重要科学或经济价值的植物遭到严重破坏。

据估计,在我国近30000种高等植物中,至少3000种处于受威胁或濒临灭绝的境地。

为了加强植物保护工作,1982年7月,在原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主持下,组织召开全有关单位参加的中国植物红皮书编写会议,并正式成立编辑组。

1992年,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正式出版。

随后,该书的英文版也与读者见面。

全书共列388种植物,对每种植物的现状、生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分布、数量和濒危原因进行了阐述,并且备有地理分布图和植物形态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重
过度砍伐让小鸟无家可归
草原沙漠化
过度放牧使草场变成沙漠
阻止沙漠的入侵
郁郁葱葱的防风林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我国植被的主要类型 一、我国的植物资源 我国的植物种类和珍稀植物
我国的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北” 防护林工程 二、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
荒漠
银杉,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 猫”
水杉,秀丽的树形犹如一座宝塔
珙桐,被称为 “鸽子树”,也是著名的“活化石 之一
桫椤,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
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森林覆盖率低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圭亚
芬兰
日本
美国
中国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面积更少,只 有0.128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
我国的植物资源
1、知道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2、了解我国的部分珍稀植物; 3、知道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4、我国有哪些法律可以保护国家森林资源。
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有: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草原 荒漠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草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