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由“6和7”和8”“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过6和7,哪些物体个数能用6和7表示。
教材补充材料:课前三分钟的题
板书设计
6和7的认识
5<6 6<7
6>57>6来自百度文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课题6和7的组成
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五、随堂检测
1.抢答练习。
①5后面的数是几?
②6后面的数是几?
③7前面的数是几?
2.完成练习九第1-3题。
①第1、2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完成题目。
②完成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适当引导学生对“6只”和“?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2师示范书写。
四、展示提升
1.交流、汇报图上有什么,有多少。
预想:学生能找到图中的物体,并说出有几个。
措施:引导学生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问: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
板书:6
问: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
板书:7
2.学习数序。数字5. 6. 7.分别应该在什么位置。
学习重点: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习难点:区分6和7的基数和序数,6的写法。
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课件:1.课题2.主题图
学习过程
课前三分钟
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0到5,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数字6和7,看今天哪个同学学的最认真。
(2)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3)进一步认识“>”“<”和“=”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通过操作、观察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构建6~10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学生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经有了基础,掌握6~10各数的书写和各数的组成,以及6~10的加减法,学生不会觉得太困难,但是让学生建立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可能比较困难。
三、学习目标:
(1)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②通过直尺,直观学习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3.比较大小。
出示点子图,抽象出数字5、6、7,让学生两两比较大小。
4.学习6、7的序数。
(1)看书第40页,完成书上问题。
(2)区分有7缸鱼和第七缸的区别。
5.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拐杖等。)
板书:5<6 6>5
②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7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板书:6<7 7>6
4.学习6和7的序数结果汇报。
预想:部分学生能准确的区分开序数和基数,个别学生区分不好。
措施:让学生说一说7缸和第7缸的区别,再找生活中的序数和基数加以区分。
5.指导书写
预想:学生写的不够漂亮。
措施: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学习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学习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学习难点:初步培养类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7根,小圆片7个,7个小方块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1、数数:从1数到7;从7数到1。
2、口答。
①6前面是几?
②6后面是几?
③与5相邻的是几?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2-5的组成,今天我们又要学习6和7的组成了,同学们有信心能学好吗?
预想:学生会说4的后面是5,5的后面是6,6的后面是7。
措施:教师将直尺图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
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
问:5的后面是谁?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谁?
3.比较大小
预想:部分学生知道谁大谁小,小部分学生不知道。
措施:①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六、课程资源
学具盒、课件、生活情境。
课题:6和7的认识
学习内容:课本39页---40页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要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会与他人分工合作。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要会看会说会做,乐于表达。
二、出示目标
1.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会与他人分工合作。
3.乐于表达。
三、自主合作学习
1.学习数数和认数。
①出示第39页的主题图。
②观察思考。
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多少?(小组交流)
2.学习数序。
①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颗)
3.对于带?的情境图部分学生看不懂,不知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
4.计算正确率低。
建议:
1.加强对数的组成的掌握,教师时常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2.看图写算式中注重让孩子说图意,理解题意。
3.对于情境图让学生充分明白“?”表示的含义及隐含的条件,让学生在明白题意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4.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6)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学习重点:
1.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数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的题意
五、预存的问题和建议
预存问题:
1.不用数的组成计算,借助手指、速度较慢。
2.根据情境图写算式,特别是减法算式,常常多的一边减去少的一边,而不是用总数去减。
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由“6和7”和8”“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过6和7,哪些物体个数能用6和7表示。
教材补充材料:课前三分钟的题
板书设计
6和7的认识
5<6 6<7
6>57>6来自百度文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课题6和7的组成
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五、随堂检测
1.抢答练习。
①5后面的数是几?
②6后面的数是几?
③7前面的数是几?
2.完成练习九第1-3题。
①第1、2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完成题目。
②完成第3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适当引导学生对“6只”和“?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2师示范书写。
四、展示提升
1.交流、汇报图上有什么,有多少。
预想:学生能找到图中的物体,并说出有几个。
措施:引导学生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问: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
板书:6
问: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
板书:7
2.学习数序。数字5. 6. 7.分别应该在什么位置。
学习重点: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学习难点:区分6和7的基数和序数,6的写法。
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课件:1.课题2.主题图
学习过程
课前三分钟
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2.出示0—5六个数字,读数。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0到5,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数字6和7,看今天哪个同学学的最认真。
(2)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3)进一步认识“>”“<”和“=”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通过操作、观察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构建6~10的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学生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经有了基础,掌握6~10各数的书写和各数的组成,以及6~10的加减法,学生不会觉得太困难,但是让学生建立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概念可能比较困难。
三、学习目标:
(1)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②通过直尺,直观学习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3.比较大小。
出示点子图,抽象出数字5、6、7,让学生两两比较大小。
4.学习6、7的序数。
(1)看书第40页,完成书上问题。
(2)区分有7缸鱼和第七缸的区别。
5.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拐杖等。)
板书:5<6 6>5
②先摆6个圆片,在下面再摆7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板书:6<7 7>6
4.学习6和7的序数结果汇报。
预想:部分学生能准确的区分开序数和基数,个别学生区分不好。
措施:让学生说一说7缸和第7缸的区别,再找生活中的序数和基数加以区分。
5.指导书写
预想:学生写的不够漂亮。
措施: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学习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学习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学习难点:初步培养类推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7根,小圆片7个,7个小方块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1、数数:从1数到7;从7数到1。
2、口答。
①6前面是几?
②6后面是几?
③与5相邻的是几?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了2-5的组成,今天我们又要学习6和7的组成了,同学们有信心能学好吗?
预想:学生会说4的后面是5,5的后面是6,6的后面是7。
措施:教师将直尺图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
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
问:5的后面是谁?与6相邻的两个数是谁?
3.比较大小
预想:部分学生知道谁大谁小,小部分学生不知道。
措施:①先摆5个圆片,在下面再摆6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六、课程资源
学具盒、课件、生活情境。
课题:6和7的认识
学习内容:课本39页---40页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要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会与他人分工合作。
3.通过观察、操作、表述,要会看会说会做,乐于表达。
二、出示目标
1.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会与他人分工合作。
3.乐于表达。
三、自主合作学习
1.学习数数和认数。
①出示第39页的主题图。
②观察思考。
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多少?(小组交流)
2.学习数序。
①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再拨一颗是多少呢?(7颗)
3.对于带?的情境图部分学生看不懂,不知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
4.计算正确率低。
建议:
1.加强对数的组成的掌握,教师时常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2.看图写算式中注重让孩子说图意,理解题意。
3.对于情境图让学生充分明白“?”表示的含义及隐含的条件,让学生在明白题意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4.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6)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四、学习重点:
1.6―――10的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数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的题意
五、预存的问题和建议
预存问题:
1.不用数的组成计算,借助手指、速度较慢。
2.根据情境图写算式,特别是减法算式,常常多的一边减去少的一边,而不是用总数去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