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共线定理题型总结

合集下载

平面向量题型归类及解题方法

平面向量题型归类及解题方法

平面向量题型归类及解题方法1. 平面向量的定义和性质平面向量是指在平面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用箭头来表示。

平面向量通常用一个字母加上一个箭头(如a→)来表示。

平面向量有以下性质: -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大小为0。

- 向量的大小等于其模长,记作∥a∥。

- 向量可以相等,相等的向量有相同的大小和方向。

- 向量可以相反,相反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向量可以相加,向量相加满足三角形法则。

- 向量可以缩放,即乘以一个标量。

- 向量可以平移,即使原点发生变化。

2. 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2.1 向量的加法向量a和b的和记作a + b,其几何意义是将向量b的起点放在向量a的终点,然后连接a的起点和b的终点。

2.2 向量的减法向量a和b的差记作a - b,其几何意义是将向量b的起点放在向量a的终点,然后连接a的起点和b的起点。

2.3 向量的数乘向量a与一个实数k的积记作k a,其几何意义是将向量a的长度缩放为原来的k 倍,方向不变(当k>0时)或反向(当k<0时)。

2.4 平行向量和共线向量如果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可能大小不同),那么它们是平行向量。

如果两个向量共线,即一个向量是另一个向量的倍数,那么它们是共线向量。

2.5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点积)设a = (x1, y1)和b = (x2, y2),则向量a和b的数量积(点积)定义为:a·b= x1x2 + y1y2。

2.6 向量的模长和方向角设向量a = (x, y),则向量a的模长定义为∥a∥= √(x^2 + y^2)。

向量a的方向角定义为与x轴的正方向之间的夹角θ,其中tanθ = y / x。

3. 平面向量的题型归类及解题方法平面向量的题型主要包括平面向量的加减法、数量积、平行向量和共线向量、模长和方向角等。

3.1 平面向量的加减法题型•已知两个向量,求其和或差向量。

•已知一个向量和其和或差向量,求另一个向量。

高中数学必备技巧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垂直性质

高中数学必备技巧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垂直性质

高中数学必备技巧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垂直性质高中数学必备技巧: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垂直性质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平面向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空间中的几何问题。

平面向量不仅有方向和大小,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其中包括共线与垂直性质。

本文将重点介绍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垂直性质,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

一、共线性质1. 定义:设有两个非零向量a和b,如果存在实数k,使得a=kb,那么我们称向量a和b共线。

2. 共线判定:有两种判定方式可以确定向量的共线性:a) 坐标判定法:设向量a的坐标表示为(a₁, a₂),向量b的坐标表示为(b₁, b₂),则向量a和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a₁/b₁ = a₂/b₂。

b) 分向量判定法:设向量a的两个分向量为a₁和a₂,向量b的两个分向量为b₁和b₂,则向量a和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a₁/b₁ =a₂/b₂。

3. 共线向量的性质:如果向量a和b共线,则存在实数k,使得a=k(b₁, b₂)。

这意味着共线的向量具有相同的方向(平行或反平行)。

解题技巧:a) 确定向量的坐标或分向量,并利用坐标判定法或分向量判定法来判断是否共线。

b) 如果两向量的坐标或分向量比例相等,则可直接判断它们共线。

二、垂直性质1. 定义:设有两个非零向量a和b,如果a·b = 0,即它们的数量积为零,那么我们称向量a和b垂直。

2. 垂直判定:有两种判定方式可以确定向量的垂直性:a) 坐标判定法:设向量a的坐标表示为(a₁, a₂),向量b的坐标表示为(b₁, b₂),则向量a和b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₁b₁ + a₂b₂ = 0。

b) 分向量判定法:设向量a的两个分向量为a₁和a₂,向量b的两个分向量为b₁和b₂,则向量a和b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₁b₁ +a₂b₂ = 0。

3. 垂直向量的性质:如果向量a和b垂直,则它们的夹角为90°。

具体而言,如果向量a的坐标表示为(a₁, a₂),向量b的坐标表示为(b₁, b₂),则向量a和b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₁b₁ + a₂b₂ = 0。

平面向量考试常用结论

平面向量考试常用结论

平面向量考试常用结论
平面向量是高中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试中常出现的题型。

在考试中,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还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结论,以应对各种题型的考查。

下面是一些平面向量考试常用结论,供大家参考。

1. 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两个非零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实数 k,使得一个向量等于另一个向量的 k 倍。

2. 平面向量垂直的判定方法:如果两个非零向量的点积为零,那么它们垂直。

3. 平面向量投影的公式:设向量 a 和 b 不共线,向量 a 在向量 b 上的投影为:
proj_b a = (a · b) / |b|^2 * b
其中,proj_b a 表示向量 a 在向量 b 上的投影,|b| 表示向量 b 的长度。

4. 平面向量模长的乘法公式:|a · b| = |a| * |b| * sinθ,其中θ表示向量 a 和向量 b 之间的夹角。

5. 平面向量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设三角形 ABC 的两个边向量分别为 a 和 b,那么三角形 ABC 的面积为:
S = 1/2 * |a × b|
其中,×表示向量的叉积。

6. 平面向量几何平均值的公式:设向量 a 和向量 b 不共线,那么它们的几何平均值为:
|a × b| = |a| * |b| * sinθ
7. 平面向量共面的判定方法:如果三个非零向量共面,那么它们的混合积为零。

以上是平面向量考试常用结论的一些例子,希望对大家应对平面向量考试有所帮助。

当然,掌握这些结论只是基础,还需要多做练习,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高中数学必修二 6 平面向量的共线定理、量积(精讲)(含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   6   平面向量的共线定理、量积(精讲)(含答案)
因为
由 可得, ,
所以 三点共线,因为 ,
所以点 在射线 上,
所以点 的轨迹一定通过 的重心,
故选:C.
4.(2021·全国·高一专题练习)已知点 在△ 所在平面内,且 ,则点 依次是△ 的( )
A.重心 外心B.重心 内心C.外心 重心D.外心 内心
【答案】C
【解析】∵ ,
∴ 到△ 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故 是△ 的外心,
(2)(2021·上海·高一课时练习)已知向量 , 的夹角为 , , ,则 等于( )
A.7B.6C.5D.4
(3)(2021·河北·正定中学高一月考)已知平面向量 , 则 的最大值( )
A. B. C. D.
【答案】(1)C(2)A(3)A
【解析】(1)因为向量 与 的夹角为60°, , ,
所以 ,即 ,
于是 的取值范围是 .
考点二 共线定理的应用
【例2】(2021·上海市奉贤中学高一期中)设 为 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 ,则 的面积与 的面积的比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延长 到 ,使 ,延长 到 ,使 ,连接 ,
因为 ,所以 ,
所以 为 的重心,
所以设 ,则 , ,
所以 ,
【答案】
【解析】因为 , , ,所以 ,
所以 在 上的投影向量为 ,
故答案为: .
考点七 向量的综合运用
【例7】(2021·上海·高一课时练习)设 是两个非零向量,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若 ,则 B.若 ,则
C.若 ,则存在实数λ,使得 D.若存在实数λ,使得 ,则
【答案】C
【解析】对于A,若 ,则 ,
所以 ,

平面向量专题复习

平面向量专题复习

平面向量专题复习考点一、平面向量的概念,线性表示及共线定理题型一、平面向量的概念1.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 |=|b |,则a =b ;②若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则AB =DC 是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③若a =b ,b =c ,则a =c ;④a =b 的充要条件是|a |=|b |且a ∥b ;⑤若a ∥b ,b ∥c ,则a ∥c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④⑤2.设a 0为单位向量,下列命题中:①若a 为平面内的某个向量,则a =|a |·a 0;②若a 与a 0平行,则a =|a |a 0;③若a 与a 0平行且|a |=1,则a =a 0.假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题型二、平面向量的线性表示1.(2014·新 课 标 全 国 卷Ⅰ)设D ,E ,F 分别为△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则EB +FC =( )A .AD B.12AD C .BC D.12BC 2.(2013·江 苏 高 考)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BC 上的点,AD =12AB ,BE =23BC .若DE =λ1AB +λ2AC (λ1,λ2为实数),则λ1+λ2的值为________.3.(2015·聊 城 二 模 )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D 满足BD =2DC ,则AD =( )A.23b +13cB.53c -23bC.23b -13cD.13b +23c 4.若典例2条件变为:若AD =2DB ,CD =13CA +λCB ,则λ=________.题型三、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典题:设两个非零向量e 1和e 2不共线.如果AB =e 1+e 2,BC =2e 1-3e 2,AF =3e 1-k e 2,且A ,C ,F 三点共线,求k 的值.[变式1] 在本例条件下,试确定实数k ,使k e 1+e 2与e 1+k e 2共线.考点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坐标表示题型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1.如果e 1,e 2是平面α内一组不共线的向量,那么下列四组向量中,不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的是( ) A .e 1与e 1+e 2 B .e 1-2e 2与e 1+2e 2 C .e 1+e 2与e 1-e 2 D .e 1+3e 2与6e 2+2e 1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且AD =13BC ,E ,F 分别为线段AD 与BC 的中点.设BA =a ,BC =b ,试用a ,b 为基底表示向量EF ,DF ,CD .题型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1.已知平面向量a =(1,1),b =(1,-1),则向量12a -32b =( ) A .(-2,-1) B .(-2,1) C .(-1,0) D .(-1,2)2.(2015·昆 明一 中 摸 底 )已知点M (5,-6)和向量a =(1,-2),若MN =-3a ,则点N 的坐标为( )A .(2,0)B .(-3,6)C .(6,2)D .(-2,0)3.已知A (-2,4),B (3,-1),C (-3,-4).设AB =a ,BC =b ,CA =c ,且CM =3c ,CN =-2b ,(1)求3a +b -3c ;(2)求满足a =m b +n c 的实数m ,n ;(3)求M ,N 的坐标及向量MN 的坐标.题型三、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典题: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a =(3,2),b =(-1,2),c =(4,1).(1)求满足a =m b +n c 的实数m ,n ; (2)若(a +k c )∥(2b -a ),求实数k .[题点发散1] 在本例条件下,若d 满足(d -c )∥(a +b ),且|d -c |=5,求d .[题点发散2] 在本例条件下,若m a +n b 与a -2b 共线,求m n 的值.[题点发散3] 若本例条件变为:已知A (3,2),B (-1,2),C (4,1),判断A ,B ,C 三点能能否共线考点三、平面向量的数积、模长、夹角题型一、平面向量的数量积1.(2015·云 南 统 一检 测 )设向量a =(-1,2),b =(m,1),如果向量a +2b 与2a -b 平行,那么a 与b 的数量积等于( )A .-72B .-12 C.32 D.522.(2013·湖 北 高 考 )已知点A (-1,1),B (1,2),C (-2,-1),D (3,4),则向量AB 在CD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322 B.3152 C .-322 D .-31523.(2014·重 庆 高 考 )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60°,且a =(-2,-6),|b |=10,则a ·b =________.4.(2015·东 北 三 校 联 考 )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DE =2EC ,DF =12(DC+DB ),则BE ·DF =________.题型二、平面向量的模长1.已知平面向量a ,b 的夹角为π6,且|a |=3,|b |=2,在△ABC 中,AB =2a +2b ,AC =2a -6b ,D 为BC 中点,则|AD |等于( )A .2B .4C .6D .82.(2014·北 京 高 考)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2,1),且λa +b =0(λ∈R ),则|λ|=________.题型三:平面向量的夹角1.向量a ,b 均为非零向量,(a -2b )⊥a ,(b -2a )⊥b ,则a ,b 的夹角为( ) A.π6 B.π3 C.2π3 D.5π62.(2014·江 西 高 考 )已知单位向量e 1与e 2的夹角为α,且cos α=13,向量a =3e 1-2e 2与b =3e 1-e 2的夹角为β,则cos β=________.3.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已知AB =(2,3),AC =(1,k ),则k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4.(2014·重 庆 高 考 )已知向量a =(k,3),b =(1,4),c =(2,1),且(2a -3b )⊥c ,则实数k =( )A .-92B .0C .3 D.152。

高考平面向量题型归纳总结

高考平面向量题型归纳总结

高考平面向量题型归纳总结在高考数学考试中,平面向量是一个常见的考点,也是学生普遍认为较为困难的部分之一。

平面向量题型包括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向量方向等。

本文将对高考平面向量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

一、向量的加减1. 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 + b = b + a,(a + b) + c = a + (b + c)。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向量的平移性质,将向量平移至同一起点,再连接终点得到新的向量。

2. 向量的减法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处理,即a - b = a + (-b)。

其中,-b表示b的反向量,即方向相反的向量,模长相等。

二、数量积数量积又称为内积或点积,记作a·b。

1. 定义对于两个向量a(x₁, y₁)和b(x₂, y₂),它们的数量积a·b = x₁x₂ +y₁y₂。

另外,数量积还可以表示为向量模长和夹角的乘积,即a·b =|a| · |b| · cosθ,其中θ为a与b的夹角。

2. 性质(1) 交换律:a·b = b·a(2) 分配律:a·(b + c) = a·b + a·c(3) 结合律:k(a·b) = (ka)·b = a·(kb),其中k为实数(4) 若a·b = 0,则a与b垂直或其中一个为零向量(5) 若a·b > 0,则夹角θ为锐角;若a·b < 0,则夹角θ为钝角。

三、向量方向向量的方向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表示:1. 向量的方向角:向量a(x, y)的方向角为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α,其中-π < α ≤ π。

2. 方向余弦:向量a(x, y)的方向余弦为与x轴的夹角的余弦值cosα,与y轴的夹角的余弦值cosβ。

在解决平面向量题型时,可以利用这两种方式来确定向量的方向。

专题平面向量常见题型与解题指导

专题平面向量常见题型与解题指导

专题平面向量常见题型与解题指导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平面向量常见题型与解题指导一、考点回顾1、本章框图2、高考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7、掌握正、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8、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继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热点分析对本章内容的考查主要分以下三类:1.以选择、填空题型考查本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此类题一般难度不大,用以解决有关长度、夹角、垂直、判断多边形形状等问题.2.以解答题考查圆锥曲线中的典型问题.此类题综合性比较强,难度大,以解析几何中的常规题为主.3.向量在空间中的应用(在B类教材中).在空间坐标系下,通过向量的坐标的表示,运用计算的方法研究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的性质.在复习过程中,抓住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指导方针.本章考题大多数是课本的变式题,即源于课本.因此,掌握双基、精通课本是本章关键.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有关平面向量部分突出考查了向量的基本运算。

对于和解析几何相关的线段的定比分点和平移等交叉内容,作为学习解析几何的基本工具,在相关内容中会进行考查。

本章的另一部分是解斜三角形,它是考查的重点。

总而言之,平面向量这一章的学习应立足基础,强化运算,重视应用。

考查的重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复习建议由于本章知识分向量与解斜三角形两部分,所以应用本章知识解决的问题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向量的概念、定理、法则、公式对向量进行运算,并能运用向量知识解决平面几何中的一些计算和证明问题;另一类是运用正、余弦定理正确地解斜三角形,并能应用解斜三角形知识解决测量不可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问题。

05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共线向量定理

05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共线向量定理
(2)如图所示,在△ABC中, = ,P是BN上的一点,若 =m + ,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
三.课后作业
1.(2015·课标全国Ⅱ,理)设向量a,b不平行,向量λa+b与a+2b平行,则实数λ=________.
2.已知向量 , , ,其中 、 不共线,若 ,则 =, =.
3.已知: 点C在 内,且 则 .
1)若向量 与 相等的条件是 且
2)若向量 ,则
2.共线向量定理
向量a(a≠0)与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b=λa;
2.典型例题
考向一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下列各组中的 与 能否作基底:(1) , ; (2) , ;
2.如图所示,| |=| |=1,| |= ,∠AOB=60°, ⊥ ,设 =x +y ,求实数x,y的值.
8.如图所示,在△ABC中,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 =m , =n ,则m+n的值为________.
9.在△ABC中, = ,P是直线BN上的一点.若 =m + ,则实数m的值为()
A.-4 B.-1C.1 D.4
10.已知 点 在 上, . 则向量 等于()A. B. C. D.
1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DC的中点,若 =λ +μ ,则λ+μ的值为()
A. B.- C.1 D.-1
12.在三棱柱 中,侧面 底面 , ,且侧面 为菱形.
证明: 平面 ;
若 , ,直线 与底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共线定理
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型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型

高中数学平面向量知识点总结及常见题型平面向量一、向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1.向量的概念: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向量一般用a、b、c等字母来表示,或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AB(几何表示法)或a(坐标表示法)。

向量的大小即向量的模(长度),记作|AB|或|a|。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②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其方向是任意的,与任意向量平行。

③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向量a为单位向量|a|=1.④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称为平行向量,记作a∥b。

由于向量可以进行任意的平移(即自由向量),平行向量总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

⑤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

相等向量经过平移后总可以重合,记为a b。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x1,y1)(x2,y2)x1x2,y1y2.2.向量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设AB a,BC b,则a+b=AB BC=AC。

1)0+a=a;(2)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向量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时,两个已知向量是要共始点的,和向量是始点与已知向量的始点重合的那条对角线,而差向量是另一条对角线,方向是从减向量指向被减向量。

2)三角形法则的特点是“首尾相接”,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的有向线段就表示这些向量的和;差向量是从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

当两个向量的起点公共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当两向量是首尾连接时,用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可推广至多个向量相加:AB BC CD…+PQ QR AR,但这时必须“首尾相连”。

3.向量的减法①相反向量:与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记作a。

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

关于相反向量有:(i)(a)=a;(ii) a+(a)=(a)+a=0.iii) 若向量a、b互为相反向量,则a=-b,b=-a,a+b=0.向量减法:向量a加上b的相反向量叫做a与b的差,记作a-b=a+(-b),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平面向量中三点共线

平面向量中三点共线

知识梳理(一)、对平面内任意的两个向量b a b b a//),0(,≠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b aλ=由该定理可以得到平面内三点共线定理:(二)、三点共线定理:在平面中A 、B 、P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的O ,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x,y 使得:OP xOA yOB =+且OP xOA yOB =+。

特别地有: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0,0x y >>当点P 在线段AB 之外时,0xy <典例剖析例1、 已知P 是ABC ∆的边BC 上的任一点,且满足R y x AC y AB x AP ∈+=.,,则yx 41+ 的最小值是 分析:点P 落在ABC 的边BC 上 ∴B ,P,C 三点共线AP xAB yAC =+ 1x y ∴+= 且x>0,y>014141444()1()()145y x y x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0,y>040,0y xx y ∴>>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44y x x y +≥=,取等号时4y xx y=224y x ∴=2y x ∴=±0,0x y >>2y x∴=1x y +=12,33x y ∴==,符合所以yx 41+的最小值为9 点评:本题把平面三点共线问题与二元函数求最值、基本不等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较综合考查了学生基本功.例2、在△ABC 中,13AN NC =,点P 是BC 上的一点,若211AP mAB AC =+,则实数m 的值为( ) A .911 B. 511 C. 311 D. 211分析:,,B P N三点共线,又2284111111AP mAB AC mAB AN mAB AN =+=+⨯=+8111m ∴+=311m ∴=,故选C例3、在△ABC 中,点O 是B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 、AC 于不同的两点M 、N ,若AB = m AM ,AC =n AN ,则m +n 的值为 .:因为O 是BC 的中点,故连接AO ,如图4,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1()2AO AB AC ∴=+m AB AM =,AC nAN =1()2AO mAM nAN ∴=+22m nAO AM AN ∴=+ 又,,M O N 三点共线,∴由平面内三点共线定理可得:122m n+= 2m n ∴+=变式、直线l 过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O ,与AD 边交于点N,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M 。

6.2平面向量共线定理的坐标表示

6.2平面向量共线定理的坐标表示

授课主题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 教学目标 1.理解向量共线定理.2.掌握两个向量平行(共线)的坐标表示和会应用其求解有关两向量共线问题.教学内容1.向量共线定理1)向量a 与非零向量b 共线的条件是当且仅当存在实数λ,使a =λb2)为什么要规定b 为非零向量?答:若向量b =0,则由向量a ,b 共线得a =λb =0,但向量a 不一定为零向量.2.两个向量平行(共线)的坐标表示1)设非零向量a =(x 1,y 1),b =(x 2,y 2),则a ∥b 等价于x 1y 2-x 2y 1=02)设非零向量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x 2=y 1y 2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a ∥b ⇔x 1x 2=y 1y 2的适用范围是x 2≠0,y 2≠0,这与要求b 是非零向量是等价的.题型一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运算例1 若向量a =()2,-1,b =()x ,2 ,c =()-3,y ,且a ∥b ∥c ,求x ,y 的值.分析:由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运算可得.解析:∵a ∥b ∥c ,由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得∴⎩⎪⎨⎪⎧ 4+x =0,2y -3=0,解得⎩⎪⎨⎪⎧ x =-4,y =32.点评:记住已知a =()x 1,y 1,b =()x 2,y 2,则a ∥b ⇔x 1y 2-x 2y 1=0.巩 固 已知a =(1,0),b =(2,1),当实数k 为何值时,向量k a -b 与a +3b 平行?并确定此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分析:先求出向量k a -b 与a +3b 的坐标,然后根据向量共线条件可求解.解析:∵ a =(1,0),b =(2,1),∴k a -b =k ()1,0-()2,1=()k -2,-1,a +3b =()1,0+3()2,1=()7,3.∵向量k a -b 与a +3b 平行,∴3()k -2+7=0,解得k =-13. ∵k =-13,k a -b =-13(a +3b ), 所以向量k a -b 与a +3b 反向.题型二 平面向量共线的证明例2 已知A (-1,-1),B (1,3),C (2,5),求证A 、B 、C 三点共线.分析:证向量AB →与AC →共线.证明:∵ A (-1,-1),B (1,3),C (2,5),∴AB →=()2,4,AC →=()3,6.∴AB →=23AC →. ∵AB →,AC →有公共点A ,∴A 、B 、C 三点共线.点评: 通过证有公共点的两向量共线,从而证得三点共线.巩 固 已知OA →=()k ,12,OB →=()4,5,OC →=()10,k ,当k 为何值时,A 、B 、C 三点共线?分析:由A 、B 、C 三点共线,可得AB →与BC →共线.解析:∵OA →=()k ,12,OB →=()4,5,OC →=()10,k ,∴AB →=()4-k ,-7,BC →=()6,k -5.∵A 、B 、C 三点共线,∴()4-k ()k -5+42=0.解得k =11或k =-2.题型三 用共线向量的性质求坐标例3 若M ()3,-2,N ()-5,-1, 且 MP →=12MN →,则P 点的坐标是________. 分析:设P ()x ,y ,由MP →=12MN →可求解. 解析:设P ()x ,y ,则MN →=()-8,1,MP →=()x -3,y +2.∵ MP →=12MN →,∴()x -3,y +2=12()-8,1=⎝⎛⎭⎫-4,12⇒x =-1,y =-32. ∴P ⎝⎛⎭⎫-1,-32. 答案:⎝⎛⎭⎫-1,-32 点评:把求点的坐标转化为向量共线问题.巩 固 若M ()3,-2,N ()-5,-1,且MP →=-2MN → , 则P 点的坐标是________.解析:设P ()x ,y ,则MN →=()-8,1,MP →=()x -3,y +2.∵ MP →=-2MN →,∴()x -3,y +2=-2()-8,1=(16,-2).解得P ()19,-4.答案:()19,-4题型四 共线向量的综合应用例4 如果向量AB →=i -2j ,BC →=i +m j ,其中i 、j 分别是x 轴、y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试确定实数m 的值使A 、B 、C 三点共线.分析:把向量AB →=i -2j 和BC →=i +m j 转化为坐标表示,再根据向量共线条件求解.解析:∵AB →=i -2j ,BC →=i +m j ,∴AB →=()1,-2,BC →=()1,m .∵ A 、B 、C 三点共线,即向量AB →与BC →共线,∴m +2=0,解得m =-2.点评:向量共线的几何表示与代数表示形式不同但实质一样,在解决问题时注意选择使用.巩 固 已知A ()1,1,B ()3,-1,C ()a ,b .(1)若A 、B 、C 三点共线,求a ,b 的关系式;(2)若AC →=2AB →,求点C 的坐标.解析:(1)AB →=()2,-2,AC →=()a -1,b -1,∵A 、B 、C 三点共线,∴AB →与AC →共线.∴2()b -1+2()a -1=0,即a +b =2.(2)∵AC →=2AB →,∴()a -1,b -1=2()2,-2⇒a =5,b =-3.∴C ()5,-3.1.若a =(2,3),b =(4,-1+y ),且a ∥b ,则y =( )A .6B .5C .7D .8答案:C2.已知点M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点P 是平面上任意一点,PM →=35P A →+25PB →,若AM →=λMB →,则λ等于( ) A.35 B.25 C.32 D.23解析:用P A →,PB →表示向量AM →,MB →.∵AM →=AP →+PM →=AP →+35P A →+25PB →=-25P A →+25PB →,MB →=MP →+PB →=-PM →+PB →=-35P A →+25PB →+PB →=-35P A →+35PB →,∴AM →=23AB →. 答案:D3.已知▱ABCD 四个顶点的坐标为A (5,7),B (3,x ),C (2,3),D (4,x ),则x =__________.答案:54.已知两点A (1,3)、B (4,-1),则与向量AB →同向的单位向量是( )A.⎝⎛⎭⎫35,-45B.⎝⎛⎭⎫45,-35 C.⎝⎛⎭⎫-35,45 D.⎝⎛⎭⎫-45,35 解析:AB →=(3,-4),则与其同方向的单位向量e =AB →|AB →|=15(3,-4)=⎝⎛⎭⎫35,-45. 答案:A5.已知A ()-2,-3,B ()2,1,C ()1,4,D ()-7,-4,判断AB →与CD →是否共线.解析:∵AB →=(4,4),CD →=(-8,-8),∴AB →=-12CD →. ∴AB →与CD →共线.6.已知A (-1,-1),B (1,3),C (1,5) ,D (2,7) ,向量AB →与CD →平行吗?直线AB 平行于直线CD 吗?解析:AB →=()2,4,CD →=()1,2,AB →=2CD →,所以向量AB →与CD →平行,即直线AB 平行于直线CD .7.已知点A (x,0),B (2x,1),C (2,x ),D (6,2x ).(1)求实数x 的值,使向量AB →与CD →共线.解析:AB →=()x ,1,CD →=()4,x ,∵向量AB →与CD →共线,∴x 2-4=0,解得x =±2.(2)当向量AB →与CD →共线时,点A ,B ,C ,D 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解析:x =2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x =-2时,在同一条直线x +2y +2=0上.8.△AB C 的顶点A 、B 、C 分别对应向量a =()x 1,y 1,b =()x 2,y 2,c =()x 3,y 3其重心为G ,对应的向量为g =()x 0,y 0.求证:x 0=x 1+x 2+x 33,y 0=y 1+y 2+y 33. 证明:设AD 为BC 边的中线,O 为坐标原点.则OG →=OA →+AG →=OA →+23AD →=OA →+13()AB →+AC →=OA →+13()OB →-OA →+OC →-OA →=13()OA →+OB →+OC →. ∵A (x 1,y 1),B (x 2,y 2),C (x 3,y 3),G (x 0,y 0)∴x 0=x 1+x 2+x 33,y 0=y 1+y 2+y 33. 9.已知a =(cos α,sin α),b =(cos β,sin β),0<β<α<π.(1)若|a -b |=2,求证:a ⊥b ;(2)设c =(0,1),若a +b =c ,求α,β的值.分析:(1)只需证明a ·b =0即可;(2)由已知条件得到cos α+cos β,sin α+sin β的值,然后再利用诱导公式得到α,β间的关系即可求得α,β的值.(1)证明:由题意得|a -b |2=2,即(a -b )2=a 2-2a ·b +b 2=2.又因为a 2=b 2=|a |2=|b |2=1,所以2-2a ·b =2,即a ·b =0,故a ⊥b .(2)解析:因为a +b =(co s α+cos β,sin α+sin β)=(0,1),所以⎩⎪⎨⎪⎧cos α+cos β=0, sin α+sin β=1, 由此得,cos α=cos ()π-β,由0<β<π,得0<π-β<π.又0<α<π,故α=π-β.代入sin α+sin β=1,得sin α=sin β=12,而α>β,所以α=5π6,β=π6.。

第9讲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问题

第9讲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问题

第9讲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问题一、共线向量定理1.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a ≠0),a 与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b =λa .2.对于三点共线有以下结论:对于平面上的任一点O ,OA →,OB →不共线,满足OP →=xOA →+yOB →(x ,y ∈R ),则P ,A ,B 共线⇔x +y =1.例1 如图所示,在△ABO 中,OC →=14OA →,OD →=12OB →,AD 与BC 相交于点M ,设OA →=a ,OB →=b .试用a 和b 表示向量OM →. 例2如图,在△ABC 中,3BAC π∠=,2AD DB =,P 为CD 上一点,且满足12AP mAC AB =+,若△ABC 的面积为AP 的最小值为( )A. C. 3D.43【针对练习 】如图,经过△OAB 的重心G 的直线与OA ,OB 分别交于点P ,Q ,设OP →=mOA →,OQ →=nOB →,m ,n ∈R ,则1n +1m 的值为________.例3 在△ABC 中,点P 满足2BP PC =,过点P 的直线与AB ,AC 所在直线分别交于点M ,N ,若AM mAB =,AN nAC =(m >0,n >0),则m +2n 的最小值为( ) A .3 B .4C .83D .103例4 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满足32015BA a OB a OC =+,若()AB AC R λλ=∈,点O 为直线BC 外一点,则12017a a += ( ) A. 0 B. 1C. 2D. 4例5 已知圆O 的半径为2,A ,B 是圆上两点且∠AOB 23π=,MN 是一条直径,点C 在圆内且满足(1)(01)OC OA OB λλλ=+-<<,则CM CN ⋅的最小值为( )A .-3B .C .0D .2例6 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λAB →|AB →|+AC →|AC →|,λ∈[0,+∞),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针对练习】 1.已知点G 为ABC △的重心,过点G 作直线与AB ,AC 两边分别交于,M N两点,且,AM xAB = ,AN y AC = ,x y R ∈,则2.如图所示,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点G 作直线与,AB AC 两边分别交于,M N 两点,且,AM xAB AN y AC ==,则x y +的最小值为( )A .2BC D3.设A 1,A 2,A 3,A 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A 1A 3→=λA 1A 2→(λ∈R ),A 1A 4→=μA 1A 2→(μ∈R ),且1λ+1μ=2,则称A 3,A 4调和分割A 1,A 2.已知点C (c ,0),D (d ,0)(c ,d ∈R )调和分割点A (0,0),B (1,0),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C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 B .D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C .C ,D 可能同时在线段AB 上D .C ,D 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1e +λ22e ,平面内选定两个不共线向量为基底,可以表示平面内的任何一个向量.例7 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OA OB OC ,其中OA 与OB 的夹角为120︒,OA 与OC 的夹角为30︒,3||2,||,||23OA OB OC ===若(,)OC OA OB λμλμ=+∈R ,则( )A. 4,2λμ==ABCO例8 两个非零向量OA →,OB →不共线,且OP →=mOA →,OQ →=nOB →(m ,n >0),直线PQ 过△OAB 的重心,则m ,n 满足( )A .m +n =32B .m =1,n =12 C.1m +1n=3 D .以上全不对例9 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C ,D 是圆O 上的点,60CBA ∠=,45ABD ∠=,CD xOA yBC =+,则x y +的值为( )A .13-B.3- C .23D.【针对练习】 1.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且2BD DC =,3CE EA =,若AB a =,AC b =,则DE =( ) A 15a b +B 113a b -C 15a b -D 113a b +2.在梯形ABCD 中,已知AB ∥CD ,AB =2CD ,M ,N 分别为CD ,BC 的中点.若AB→=λAM →+μAN →,则λ+μ=________.3.已知平面向量,m n 的夹角为3π且1,2m n ==,在△ABC 中,22AB m n =+,26AC m n =-,D 为BC 中点,则AD =( )A. B. C.6 D.12三、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确定参数的值、取值范围问题例10 已知向量,OA OB 满足1OA OB ==,,(,,)OA OB OC OA OB R λμλμ⊥=+∈若M 为AB 的中点,1MC =,则λμ+的最大值是( )A例11 在Rt ABC ∆中,AB AC ⊥,1AB =,2AC =,点P 为△ABC 内(包含边界)的点,且满足AP xAB y AC =+(其中x ,y 为正实数),则当xy 最大时,yx的值是( ) A .12B .1 C.2 D .与∠A 的大小有关例12 △ABC 中,35,5==BC AB ,3π=A ,点P 是ABC ∆内(包括边界)的一动点,且)(5253R AC AB AP ∈-=λλ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例13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延长CD 至E ,使得DE =CD ,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正方形及三角形的边按如下路线运动:A →B →C →D →E →A →D ,其中AP →=λAB →+μAE →.给出下列说法:①当P 为BC 的中点时λ+μ=2; ②满足λ+μ=1的点P 恰有3个;③λ+μ的最大值为3;④若满足λ+μ=k 的点P 有且只有2个,则k ∈(1,3). 其中,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针对练习】 1.如图所示,A ,B ,C 是圆O 上不同的三点,线段CO 的延长线与线段BA 交于圆外的一点D ,若OC OA OB λμ=+(R λ∈,R μ∈),则λμ+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1,)+∞C .(),1-∞-D .()1,0-2.如图,已知,B C 是以原点O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与x 轴的交点,点A 在劣 弧PQ (包含端点)上运动,其中30POx ∠=,OP OQ ⊥,作AH BC ⊥于H .若记AH xAB y AC =+,则xy 的取值范围是( )A. 1(0,]4B. 11[,]164C. 13[,]1616 D. 31[,]164四、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例14 F ,过点F 与x 轴垂直的直线l 交两渐近线于A ,B 两点,与双曲线的其中一个交点为P ,设坐标原点为O,若OP mOA nOB =+(,)m n R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A B C D【针对练习】已知A 是双曲线(0a >,0b >)的左顶点,1F 、2F 分别为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上一点,G 是12F F ∆P 的重心,若1G F λA =P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 B .3 C .4 D .与λ的取值有关【精品练习】1.在△ABC 中,点D 是线段BC 上任意一点,M 是线段AD 的中点,若存在实数λ和μ,使得BM AB AC =+λμ,则λμ+= .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两个向量()3,2a m =-,()1,2b m =-,且平面内的任一向量c 都可以唯一地表示成c a b λμ=+(λ,μ为实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2)B.6,5⎛⎫+∞ ⎪⎝⎭C.(-∞,-2)∪(-2,+∞)D.66,,55⎛⎫⎛⎫-∞+∞ ⎪ ⎪⎝⎭⎝⎭3.如图,在△ABC 中,点D ,E 是线段BC 上两个动点,且AD AE x AB y AC +=+,则14x y+的最小值为( )A . 32B .2C .52D .924.已知3AB =uu u v ,A ,B 分别在y 轴和x 轴上运动,O 为原点,1233OP OA OB =+uu u v uu v uu u v,点P 的轨迹方程为( )A.2214x y +=B.2214y x +=C.2219x y +=D.2219y x += 5.如图4-25-1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和F 分别在边CD 和BC 上,且DC →=3DE →,BC →=3BF →,若AC →=mAE →+nAF →,其中m ,n ∈R ,则m +n =________.6.如图4-25-3,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1,且∠B =90°,∠BCD =135°,记向量AB →=a ,AC →=b ,则AD →=( )图4-25-3A.2a -1+22b B .-2a +1+22b C .-2a +1-22b D.2a +1-22b7.已知A ,B ,C 是圆x 2+y 2=1上不同的三点,且OA →·OB →=0(O 为坐标原点),若存在实数λ,μ满足OC →=λOA →+μOB →,则实数λ,μ的关系满足( ) A.1λ+1μ=1 B .λ2+μ2=1 C .λμ=1 D .λ+μ=1。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共面关系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共面关系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共面关系在初中数学中,学习平面向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共面关系也是其中的基础概念之一。

本文将对初中数学中关于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共面关系进行归纳与总结。

一、平面向量的定义与表示平面向量是指在平面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一般由有序的两个实数或复数表示。

在坐标平面内,平面向量可以表示为一个有向线段,其中线段的起点指向线段的终点。

二、平面向量的共线关系1. 平面向量共线的定义设有向线段AB和AC两个平面向量,若它们的起点A相同或者它们的终点B、C相同,那么则称向量AB与AC共线。

2. 平面向量共线的判断方法判断两个平面向量AB和AC是否共线,可以计算它们的方向向量,即向量AB和向量AC,如果它们是平行向量,则向量AB与向量AC共线。

3. 平面向量共线的性质若向量AB与向量AC共线,则存在实数k,使得AB=kAC。

其中k 为比值,称为共线向量的比值。

若k>0,则向量AB与向量AC同向;若k<0,则向量AB与向量AC反向。

三、平面向量的共面关系1. 平面向量共面的定义设有向线段AB,AC和AD三个平面向量,若它们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则称向量AB,AC和AD共面。

2.平面向量共面的判断方法判断三个平面向量AB,AC和AD是否共面的一种方法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混合积。

若混合积为零,则向量AB,AC和AD共面。

3. 平面向量共面的性质若向量AB,AC和AD共面,则存在实数x、y和z,使得AB=xAC+yAD。

其中x、y和z称为共面向量的线性组合系数。

四、平面向量的应用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共面关系在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共线关系常常用于解决几何问题,如直线的相交、角平分线等。

共面关系则常常用于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如平面上的三角形、四边形的性质等。

在物理学中,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共面关系也被广泛应用,如力的合成、力的平衡等。

总结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共面关系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几何图形和解决几何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题型总结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题型总结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题型总结
平面向量中的“三点共线定理”可以应用于解决平面内向量的问题。

该定理表明,对于平面内任意的两个向量a、b(其中b不为0),若a与b平行,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
a=λb。

根据这个定理,可以得到平面内的“三点共线定理”,即在平面中,若三个点A、B、P共线,则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O,都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x、y,使得OP=xOA+yOB且
x+y=1.特别地,当点P在线段AB上时,x>0,y>0;当点P在线段AB之外时,xy<1.
举例来说,对于一个等差数列{an},如果其前n项和为Sn,且在平面中存在三个点O、A、B,其中
OB=a1OA+a200OC且A、B、C三点共线(直线不过点O),则可以得到Sn=200(a1+a200)/2=100.
再比如,在△ABC中,如果点P满足AP=xAB+yAC,其中x、y为实数,则可以得到x+y≥2/3,且当且仅当P在BC边上时,取等号。

在△ABC中,如果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且AB=mAM,AC=nAN,则可以得到mn+1=2,从而得到m+n=2.
在△OAB中,如果点G是重心,P、Q分别是边OA、OB上的动点,且P、G、Q三点共线,则可以证明11xy+211是定值。

平面向量题型二平面向量的共线问题

平面向量题型二平面向量的共线问题

平面向量题型二:平面向量的共线问题平面向量的共线问题是数学中一个重要且常见的问题,在几何问题中经常会出现。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共线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性质和定理。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平面向量的定义。

平面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表示为一个有序数对,通常用箭头表示。

平面向量的大小用它的模来表示,方向用它的方向角来表示。

两个平面向量共线的定义是:如果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或者相反,那么它们是共线的。

也就是说,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实数k,使得向量a=kb,那么a和b就是共线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关于共线的性质和定理。

性质1: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是共线的。

这是因为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可以看作是与任何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

性质2:如果三个向量共线,那么它们的任意两个非零向量也是共线的。

定理1:如果两个向量共线,那么它们的模之比等于它们的坐标之比。

即如果a和b是共线向量,那么|a|/|b|=|a_x/b_x|=|a_y/b_y|。

定理2:如果两个向量的模之比等于它们的坐标之比,那么它们是共线的。

即如果|a|/|b|=|a_x/b_x|=|a_y/b_y|,那么a和b是共线向量。

定理3:如果两个向量共线,那么它们的方向余弦相等。

即如果a和b是共线向量,那么cosθ=cosφ,其中θ和φ分别是a和b的方向角。

定理4:如果两个向量的方向余弦相等,那么它们是共线的。

即如果cosθ=cosφ,那么a和b是共线向量,其中θ和φ分别是a和b的方向角。

了解了这些性质和定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加深理解。

例题1:已知向量a=(3,2)和向量b=(6,4),判断它们是否共线。

解答:根据定理1,我们可以计算向量a和向量b的模之比和坐标之比。

|a|/|b| = √(3^2+2^2)/√(6^2+4^2) = 1/√2a_x/b_x = 3/6 = 1/2a_y/b_y = 2/4 = 1/2可以发现,|a|/|b|=a_x/b_x=a_y/b_y=1/√2=1/2,因此向量a和向量b是共线的。

“向量共线定理”题组

“向量共线定理”题组

新高普数学微专题突破题组6刘松桃61%驾3二k向量融数形于一体,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向量的主要应用表 现在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物理等方面.学好平面向量知识一定要学会并运用“向量共线定理”.你学会了吗?: 1.设弓,e 2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 k e 、- 3e 2,b = -弓+ k e 2 ,若a 与b 共线,求k 的值.:I I ! 2.设 e 、, e 2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 = e 、一 e 2, BC = 5e 、+ 3e 2, CD = k e 、+ 4e 2,如果[:A,C ,D 三点共线,求实数k 的值. 1I I3.已知 a = (3,2), b = (-1,2), c = (4,1),若(d - c ) / (a + b )且 |d - c\ = 1,求 d 的坐标.1. 由向量共线定理,存在实数2使a = lb ,再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列出方程组解出k .2. 由于A,C ,D 三点共线,所以:AC + CD 共线,故存在实数2使CD = 2AC ,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求出:AC ,然后像题1那样列出方程组求k .3. 设d = (x , y),表示出d - c 与a + b 的坐标,然后根据(d - c ) / (a + b )且\d -c | = 1 ,列出方程组解出x , y 即可.1.因为a 与b 共线,则存在实数2使k e 1 - 3e 2 = 2(-e 1 + k e 2),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列方程组解得k f12 New Uni v ersity En t ra nee Exam in ati on微专题突破2.由已知AC = a B + BC = 6弓+ 2e 2,又CD = k e , + 4e 2,因为A ,C ,D 三点共线,则^a C 〃 CD ,从而存在实数2使CD = 2AC ,即ke, + 4e 2 = 2(6弓+ 2e 2),由平面向量基本定 理列方程组F = 62解得k = 12 .〔4 = 22,3 .设 d = (x , y ),则 d - c = (x - 4, y -1), a + b = (2,4),因为(d - c ) 〃 (a + b ),且I ” - c =1,所以 <[4(X -4)-2(y -1)2= 0 解得 J y (x - 4)2 + (y -1)2 = 1.4厉X= 4 + 了,y = 1 + 巫5x = 4-並,5l 则d 的坐标是,2晶 y =1一〒,或<4 +纽+或]4f -对于题1,我们利用向量共线定理:“若a 与(b 工0)共线,则存在实数2使a =肋;反之,若存在实数2使a = 2b (b 工0),则a 与b 共线”据此列出一个含弓,e 2两个不共线向 量的方程,通过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列出方程组然后求解,这是我们解决“向量平行(即向 量共线)求待定参数问题”的一般解法.对于题2,本题启示我们对于与向量有关的三点共线问题,可转化成向量共线(即向量平行)问题,利用向量共线定理去解答,解题过程中的:A c 〃 CD ,也就是:A c 与CD 共线的意思;同时在题1所用两个定理的基础上,本题融入了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对于题3,是采用“坐标形式”把各向量表示出来,通过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规律, 运用“坐标形式”表达的向量共线定理:“设a =(兀y )b = (X 2,》2)是非零向量,如果a 〃b ,那么X j y 2 - x 2比=0 ;反过来,如果西y 2 - x 2比=0,那么a 〃 b ”,达到解决问题 的目的.通过本题的解答,我们认识到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是同一概念,它区别于平面 几何中的平行直线中“平行”的含义(表示两个平行向量的两条有向线段可以在同一直线上,但平行直线不能这样),同时又增加了坐标形式的向量的模运算:若a =(西,比),则=4a =yl x 12 + y 12 .同学们,这一组题从一道常见的向量共线问题出发,通过几个变式练习,层层深入、 环环相扣.你是否从中领悟了 “向量形式”和“坐标形式”的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向量模的运算呢?(刘松桃,江苏省张家港沙洲中学)in a tiiNew En t ranee。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垂直关系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垂直关系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垂直关系平面向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用来表示平面上的有向线段的数学对象。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模长等运算,那么在这些运算的基础上,我们是否还能进一步研究平面向量之间的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其中包括了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垂直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初中数学中关于平面向量的共线与垂直关系进行归纳总结。

一、平面向量的共线关系首先,我们来讲解平面向量的共线关系。

如果存在两个非零向量$\overrightarrow{a}$和$\overrightarrow{b}$,使得它们的模长之比是恒定的,即$\frac{|\overrightarrow{a}|}{|\overrightarrow{b}|}=k$(其中$k$是常数),那么我们就说向量$\overrightarrow{a}$与向量$\overrightarrow{b}$共线。

进一步地,如果两个非零向量$\overrightarrow{a}$和$\overrightarrow{b}$共线,并且它们方向相同,那么我们称向量$\overrightarrow{a}$与向量$\overrightarrow{b}$同向;如果它们方向相反,那么我们称向量$\overrightarrow{a}$与向量$\overrightarrow{b}$反向。

要判断两个向量是否共线,除了可以比较它们的模长之比外,还可以通过判断它们的坐标是否成比例来进行。

设$\overrightarrow{a}=(x_1,y_1)$,$\overrightarrow{b}=(x_2,y_2)$,那么$\overrightarrow{a}$与$\overrightarrow{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frac{x_1}{x_2}=\frac{y_1}{y_2}$或$\frac{x_1}{y_2}=\frac{y_1}{x_2}$。

在求解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条件进行判断。

2、《平面向量:共线定理》类型题1(答案)

2、《平面向量:共线定理》类型题1(答案)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 姓名:一、求向量1、已知平面向量(1,2)a =,(2,)b m =-,且a //b ,则23a b += (4,8)--2、若平面向量b 与向量)2,1(-=a 的夹角是o180,且53||=b ,则=b )6,3(- 3、已知a =(-2,5),|b |=2|a |,若b 与a 反向,则b 等于( D )A .(-1,25) B .(1,-25) C .(-4,10)D .(4,-10)4、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D 满足2BD DC =,则AD =( A ) A .2133+b cB .5233-c b C .2133-b cD .1233+b c二、求值1、已知A (-1,2),B (2,4),C (4,-3),D (x ,1),若AB 与CD 共线,则|BD |的值等于________73.2,)1,0(-=b ,,若c b a //)2(-,则实数=k _____1 3、已知向量(,12),(4,5),(,10)OA k OB OC k ===-,且A 、B 、C 三点共线,则k = 23-4、已知向量(2,3),(3,)a b λ=-=,若//a b ,则λ等于 92-5、 已知BC CD y x BC AB 且),3,2(),,(),1,6(--===∥DA ,则x +2y 的值为_____06、已知向量OA →=(k,6),OB →=(4,5),OC →=(1-k ,10),且A 、B 、C 三点共线,则k =___176___.7、已知平面向量(3,1),(,3),//,a b x a b x ==-则等于18、设a 与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且向量a b λ+与()2b a --共线,则λ的值等于 12-9、 设向量(12)(23)a b ==,,,,若向量a b λ+与向量(47)c =--,共线,则λ= 2 .10、已知向量e 1、e 2不共线,a =k e 1+e 2,b =e 1+k e 2,若a 与b 共线,则k 等于 ±111、已知向量a 与b 反向,且|a |=r ,|b |=R ,b =λa ,则λ的值等于 -Rr【解】 ∵b =λa ,∴|b |=|λ|·|a |又∵a 与b 反向,∴λ=-Rr.12、(2009江西)已知向量(3,1)a =,(1,3)b =,(,7)c k =,若()a c -∥b ,则k = 5 13、如果向量a =(k,1)与b =(6,k +1)共线且方向相反,那么k 的值为 -314、已知向量(21,4)c x →=+,(2,3)d x →=-,若//c d →→,则实数x 的值等于 1215、已知x 、y 是实数,向量a ,b 不共线,若(x +y -1)a +(x -y )b =0 ,则x =____12____,y=_____ 12___.【解】由已知得⎩⎪⎨⎪⎧x +y -1=0x -y =0⇒⎩⎨⎧x =12y =12.16、已知向量a =(4,2),b =(x,3),且a ∥b ,则x 的值是 6【解】 ∵a ∥b ,∴x 4=32,∴x =6.17、已知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2)、(4,3),向量p 的坐标为(2k -1,7),且p ∥AB →,则k 的值为1910【解】由A (2,-2),B (4,3)得,AB →=(2,5),而p =(2k -1,7),由平行的条件x 1y 2-x 2y 1=0得,2×7-(2k -1)×5=0,∴k =1910,18、已知a =(2,1),b =(x ,-2)且a +b 与2a -b 平行,则x 等于 -4【解】 ∵(a +b )∥(2a -b ).又a +b =(2+x ,-1),2a -b =(4-x,4), ∴(2+x )×4-(-1)×(4-x )=0,解得x =-4.19、若三点A (-2,-2),B (0,m ),C (n,0)(mn ≠0)共线,则1m +1n 的值为__-12______.二、求关系式或方程1、若|a |=5,b 与a 的方向相反,且|b |=7,则a 与b 的关系式为:a =____-57____b .【解】 ∵|a |=5,|b |=7,∴|a ||b |=57,又方向相反,∴a =-57b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 (3,1),B (-1,3),若点C 满足OC →=αOA →+βOB →,其中α、β∈R 且α+β=1,则点C 的轨迹方程为 x +2y -5=0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已知两点A (1,-2),B (-1,4),若点C 满足OC →=αOA →+ βOB →,其中0≤α≤1且α+β=1,则点C 的轨迹方程为____ 3x +y -1=0(-1≤x ≤1)____.二、单位向量1、a = (5, -12),则||a = 13 ,与a共线的单位向量为)1312,135(),1312,135(-- 2、已知点()1,3A ,()4,1B -则与AB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是 34,55⎛⎫- ⎪⎝⎭3、已知a =(5,4),b =(3,2),则与2a -3b 平行的单位向量为________⎝⎛⎭⎫55,255或⎝⎛⎭⎫-55,-255.【解】与a 平行的单位向量有:同向的e 1=a|a |;反向的e 1=-a |a |.∵2a -3b =2(5,4)-3(3,2)=(1,2),∴|2a -3b |=5, 所以与2a -3b 平行的单位向量为e =±2a -3b |2a -3b |=±1,25=±(15,25)=±(55,255).三、向量与几何图形1、设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BC 、CA 、AB 上的点,且2,DC BD =2,CE EA =2,AF FB =则AD BE CF ++与BC ( A )A.反向平行B.同向平行C.互相垂直D.既不平行也不垂直2、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PA PB PC AB ++=,则点P 与△ABC的关系是 ( D ) A. P 在△ABC 的内部 B. P 在△ABC 的外部 C. P 是AB 边上的一个三等分点 D. P 是AC 边上的一个三等分点3、已知|p |=22,|q |=3,p 、q 的夹角为45°,则以a =5p +2q ,b =p -3q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过a 、b 起点的对角线长为 154、在△ABC 所在的平面内有一点P ,满足PA →+PB →+PC →=AB →,则△PBC 与△ABC 的面积之比值是 .23【解】 由PA →+PB →+PC →=AB →,得PA →+PB →+BA →+PC →=0,即PC →=2AP →,所以点P 是CA 边上的三等分点,如图所示.故S△PBC S△ABC=PC AC =23.5、(2009·辽宁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四边形ABCD 的边AB ∥DC ,AD ∥BC ,已知点A (-2,0),B (6,8),C (8,6),则D 点的坐标为________(0,-2).【解】设D (x ,y ),∵AB →=DC →,∴(8,8)=(8-x,6-y ), ∴x =0,y =-2,∴D (0,-2).6、若|AB →|=|AD →|且BA →=CD →,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为 菱形【解】 ∵BA →=CD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又∵|AB →|=|AD →|,∴四边形为菱形. 7、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及平面内一点P 满足PA →+PB →=PC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P 在△ABC 的 外部【解】 由PA →+PB →=PC →可得PA →=PC →-PB →=BC →,∴四边形PBCA 为平行四边形. 可知点P 在△ABC 的外部8、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BC 边中点,且2OA →+OB →+OC →=0 ,那么AO →+DO =【解】 ∵OB →+OC →=2OD →,∴2OA →+2OD →=0,∴AO →=OD →.9、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e 1,AC →=e 2,NC →=14AC →,BM →=12MC →,则MN →=_____-23e 1+512e 2___(用e 1,e 2表示). 【解】 ∵NC →=14AC →=14e 2,∴CN →=-14e 2,∵BM →=12MC →,BM →+MC →=BC →=AC →-AB →=e 2-e 1,∴MC →=23(e 2-e 1),∴MN →=MC →+CN →=23(e 2-e 1)-14e 2=-23e 1+512e 2.10、已知圆心为O 的⊙O 上三点A 、B 、C ,则向量BO →、OC →、OA →是 模相等的向量【解】 圆的半径r =|BO →|=|OC →|=|OA →|不一定为111、已知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P 满足OP →=OA →+λ(AB →+AC →),λ∈[0,+∞),则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重心【解】 设AB →+AC →=AD →,则可知四边形BACD 是平行四边形,而AP →=λAD →表明A 、P 、D三点共线.又D 在BC 的中线所在直线上,于是点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重心. 12、已知P 、A 、B 、C 是平面内四个不同的点,且PA →+PB →+PC →=AC →,则A 、B 、P 三点的位置关系: 三点共线四、向量与三角函数1、设,)cos 21,31(),43,(sin x b x a ==→-→-且→-→-b a //,则锐角x 为 4π2、已知向量a =⎝⎛⎭⎫sin θ,14,b =(cos θ,1),c =(2,m )满足a ⊥b 且(a +b )∥c ,则实数m =________.±5223、已知向量),cos ,(sin ),4,3(αα==b a 且a ∥b ,则αtan =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向量中“三点共线定理”妙用
对平面内任意的两个向量b a b b a
//),0(,≠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b a λ=
由该定理可以得到平面内三点共线定理:
三点共线定理:在平面中A 、B 、P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的O ,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x,y 使得:OP xOA yOB =+且1x y +=. 特别地有: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0,0x y >> 当点P 在线段AB 之外时,0xy <
例1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1200OB a OA a OC =+,且A 、B 、C 三点共线,(设
直线不过点O ),则S 200=( ) A .100 B .101
C .200
D .201
解:由平面三点共线的向量式定理可知:a 1+a 200=1,∴1200200200()
1002
a a S +=
=,故选A.
例2 已知P 是ABC ∆的边BC 上的任一点,且满足R y x AC y AB x AP ∈+=.,,则y
x 4
1+的最小值是
解:点P 落在ABC 的边BC 上 ∴B ,P,C 三点共线
x>0,y>040,0y x
x y ∴
>>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4424y x y x x y x y +≥⨯=,取等号时4y x x y
=224y x ∴=2y x
∴=±0,0x y >>
2y x
∴=1x y +=12
,33
x y ∴==,符合
所以
y
x 4
1+的最小值为9
例3如图,在△ABC 中,13AN NC =,点P 是BC 上的一点,若2
11
AP mAB AC =+,则实数
m 的值为( ) A .911 B. 511 C. 311 D. 2
11
解:,,B P N 三点共线,又
228
4111111
AP mAB AC mAB AN mAB AN =+
=+⨯=+ 8
111
m ∴+
= 311m ∴=,故选C
例4如图,在△ABC 中,点O 是B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 、AC 于不同的两点M 、N ,若AB = m AM ,AC =n AN ,则m +n 的值为 .
解:因为O 是BC 的中点,故连接AO ,如图4,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
1
()2
AO AB AC ∴=
+m AB AM =,AC nAN =又,,M O N 三点共线,
∴由平面内三点共线定理可得:122
m n
+= 2m n ∴+=
例5 如图所示:点是△的重心,、分别是边、上的动点,且、、三点共
线.
设,,证明:
是定值;
证明:因为G 是OAB 的重心,211
()()323
OG OA OB OA OB ∴=⨯+=+
又,,P G Q 三点共线,11
133x y

+= 113x y ∴+= 11x y ∴+为定值3
G OAB P Q OA OB P G Q OA x OP =OB y OQ =y
x 1
1+
例6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13AE AB =
,1
4
AF AD =,CE 与BF 相交于G 点,记AB a =,AD b =,则AG =_______
A.217
7a b + B. 2377a b + C. 3177a b + D. 42
77a b + 解:
,,E G C 三点共线,∴由平面内三点共线定理可得: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x 使得
(1)AG x AE x AC ∴=+- ,
11
33AE AB a =
=,AC a b =+ 12(1)()(1)(1)33
x
AG x a x a b a x b ∴=⨯+-+=-+-………①
又,,F G B 三点共线,
∴由平面内三点共线定理可得: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λ使得 (1)AG AB AF λλ∴=+-
11
44
AF AD b =
=,, 1
(1)4
AG a b λλ∴=+-…………………………… 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213
114x x λλ⎧
=-⎪⎪⎨-⎪=-⎪⎩673
7x λ⎧=⎪⎪∴⎨
⎪=⎪⎩
3177AG a b ∴=+ 变式1: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 中,AM ﹕AB=1﹕3,AN ﹕AC=1﹕4,BN 与CM 相交于点P ,
且a AB =,b AC =,试用a 、b
表示AP
解:,,N P B 三点共线,∴由平面内三点共线定理可得: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x,y 使得
,1AP x AB y AN x y =++= ,
P
A
B
C
M
N
AN ﹕AC=1﹕4, b
AC AN
4141==
1444
y y x
AP xAB AC xa b xa b -∴=+=+=+……①
又,,C P M 三点共线,
∴由平面内三点共线定理可得: 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μ,λ使得
,1AP AM AC μλμλ∴=++= ∵AM ﹕AB=1﹕3 ∴a AB AM
3
131==
,, 13
3
AP a b a b μ
λ
λλ-∴=
+=
+…………………………… 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1314
x x λλ-⎧
=⎪⎪⎨-⎪=⎪⎩3112
11x λ⎧=⎪⎪∴⎨
⎪=⎪⎩ 81,11x y y +=∴=
321111
AP a b ∴=+ 变式2:如图所示:直线l 过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O ,与AD 边交于点N,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M.又知AB = m AM ,AD =n AN ,则m +n=
解:因为点O 两条对角线AC 与BD 的交点,
所以点O 为AC 的中点1
()2
AO AB AD ∴=+
AB = m AM ,AD =n AN 1()222
m n
AO mAM nAN AM AN ∴=+=+
又,,M O N 三点共线,∴由平面内三点共线的向量式定理可得:122
m n
+= 2m n ∴+=
定理的推广:
推广1:已知平面内一条直线AB,两个不同的点O 与P.
点O,P 位于直线AB 异侧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x,y 使得:OP xOA yOB =+且
1x y +>.
图9
推广2: 已知平面内一条直线AB,两个不同的点O 与P.点O,P 位于直线AB 同侧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x,y 使得:OP xOA yOB =+且1x y +<. 例7 已知点P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1
3
AP AB t AC =+(t R ∈),若点P 落在ABC 的内部,则实数t 的取值范围是( )
A .3(0,)4 B. 13
(,)24
C. (0,1)
D. 2(0,)3
解:点P 落在ABC 的内部
∴A,P 两点在直线BC 的同一侧,
∴由推论2知:113t +< 2
3
t ∴<,所以选D
例8 如图:OM ∥AB ,点P 由射线OM 、线段OB 及AB 的延长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内(不含边界).且OB y OA x OP +=,则实数对(x ,y )可以是( ) A .)43
,41( B. )32,32(- C. )43,41(- D. )5
7,51(-
解:由题目的条件知:点O 与点P 在直线AB 的同侧,所以1x y +<,所以A,D 两选项不符合.对于选项B 、C,都有1x y +<,
但当2
3
x =-时,
①如果点P 在直线AB 上,则由平面内三点共线的向量式定理可知:53
y =
②如果点P 在直线OM 上,OM ∥AB 可知:||OP AB ,由平面向理共线定理可知:存在唯一的实数t,使得()OP t AB t OB OA tOA tOB ==-=-+,
OB
y OA x OP +=,t x t y ∴-==
A
B
O
M
图10
又因为点P 在两平行直线AB 、OM 之间,所以
25
33
y <<,故B 选不符合. 对选项C 同理可知:当14x =-时,15
44
y <<,故34y =符合,所以选C
例9 如图13,OM ∥AB,点P 在由射线OM 、线段OB 及AB 的延长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内(不含
边界)运动,且OP xOA yOB =+,当1
2
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解:当1
2
x =-时,
①如果点P 在直线AB 上,则由平面内三点共线的向量式定理可知:32
y =
②如果点P 在直线OM 上,OM ∥AB 可知:OP AB ,由平面向理共线定理可知:存在唯一的实数t,使得()OP t AB t OB OA tOA tOB ==-=-+,
OB y OA x OP +=,t x t y ∴-==
11,22t y ∴==,又因为点P 在两平行直线AB 、OM 之间,所以13
22
y <<,所以实数y 的取值
范围是:13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