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事故的分析与预防通用范本

合集下载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有效预防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有效预防

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分析及有效预防电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它的使用方便快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随着电梯的日益普及和使用,相关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事故和伤害的发生时有所见。

本文将针对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1. 电梯维保不到位导致的事故伤害在电梯的日常维保过程中,如果维保人员工作不到位或者维保设备不合格,就有可能导致电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事故和伤害。

电梯门关闭不严导致被夹伤,电梯控制系统故障导致坠落等。

2. 检验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有时会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操作,如果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或者操作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事故。

检验员未按规定操作电梯设备导致设备损坏,或者在维护电梯时,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3. 设备老化、设备损坏导致的事故电梯设备长时间使用后,会存在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如果在检验过程中未及时发现并进行维修,就有可能造成事故。

电梯轮槽、轮轴、导轨等部件的损坏导致电梯故障,造成事故和伤害。

二、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预防措施1. 加强维保管理,确保维保工作到位电梯的日常维保工作非常重要,必须确保维保工作到位。

相关单位应加强对维保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技能和操作规范。

要定期对维保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并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部件,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 严格操作规程,确保检验过程安全在电梯的检验过程中,必须要求检验员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要加强对检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3. 定期检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电梯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存在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状态检测制度,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梯事故的分析和预防

电梯事故的分析和预防

电梯事故的分析和预防
1搞好发电机停机保养,以防发电机结露。

2正常天气停运超过7天,恶劣天气停运超过3天,启动前,要测定发电机静、转子、箱变绝缘合格。

3启动过程中,检查发电机振动。

4发电机运行过程中,要严格监视冷却器、冷却水系统的运行情况,以防漏水或温度超过极限。

5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巡回检查质量,及时发现缺陷,及时联系消除。

6按规定投入主保护,并保证保护四性。

7严格监视定子绕组温度,不许超过极限值运行。

8加强运行监视,以防发电机长期过负荷,不对称运行、进相。

9防止发电机进油。

10保证发电机定子冷却水入口温度在规定范围内运行,防止漏水发生;
11运行中对发电机各测温点温度要严格监视,发现温度异常、有突变时,及时停机
12发电机停运后,定子冷却水系统、加热器正常投运;
13严格监视风机的振动,若振动超过规定值、或者振动突然增大,应紧停发电机;
14防止发电机非全相运行;。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

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篇一:电梯的事故案例分析】(一)候(乘)梯时不要踢、撬、扒、倚层(厅)门。

乘客在候(乘)梯时踢、撬、扒、倚层(厅)门,有可能发生乘客坠入井道或被轿厢剪切等危险,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案例:2002年6月20日,杭州余杭某大酒店有限公司一乘客宋某由于身体疲劳,候梯时右手扶墙,左手倚靠电梯层(厅)门,身体向电梯门方向前倾呈休息状态,恰好给电梯层(厅)门施加了一定水平方向的外力,导致16楼层(厅)门非正常开启,宋某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坠入井道死亡。

(二)使用单位不得将带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电梯投入使用。

使用单位在电梯未消除故障或未检验合格的情况下继续将电梯投入使用,极有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案例:2006年8月12日晚,浙江苍南某商城1号住宅楼因17级台风登陆带来暴雨,由于窗户未关,造成机房和井道大面积进水,电梯在长时间严重浸水的情况下发生故障而停止运行。

次日一早,在明知该电梯已经出现故障情况下,使用单位仍开启电梯投入运行。

不久,当一女住户推着婴儿车进入电梯轿厢时,电梯在开门状态下突然启动运行,导致女住户被夹在井道和轿厢之间,当场死亡。

(三)不要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

乘客在未看清电梯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将导致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

案例:2002年5月2日17时左右,浙江某印染有限公司杂工吴某乘用载货电梯从一楼运送货物到四楼。

当他拉着车准备从四楼回一楼时,电梯轿厢实际已不在四楼,但他在未看清电梯轿厢的情况下盲目进入井道,造成连人带车从四楼坠落至一楼底坑而死亡。

(四)使用单位不得电梯三角钥匙交给无证人员使用。

非持证作业人员在未经过培训的情况下随意使用电梯三角钥匙打开厅门,有可能使人在电梯轿厢不在本层的情况下跨入井道,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案例:2003年5月13日夜,台州市黄岩某医院职工叶某欲到医院地下室取冰柜,因电梯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她去医院保卫科值班人员王某处取来层门三角钥匙。

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实用版

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实用版

YF-ED-J2639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事故是指生产、工作中发生的人员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对电梯的定义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电梯)的不安全状态往往会发生事故隐患甚至事故发生。

事实上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经常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因此,系统分析电梯使用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最大限度的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电梯使用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对电梯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地事故归类如下:a)剪切;b)挤压;c)坠落;d)撞击;e)被困;f)火灾;g)电击;h)由下列原因引起的材料失效:1)机械损伤;2)磨损;3)锈蚀。

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W.H.Heinrich)于1931年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因素之间及与事故之间的关系。

成都电梯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成都电梯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成都电梯火灾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成都电梯火灾事故原因及分析背景介绍:近期,发生在成都的一起电梯火灾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此次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伤害,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更好地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本篇报告将对成都电梯火灾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电气设备问题1. 状态监测不完善:在电梯中,各个部件的状态监测系统属于关键性设备。

鉴于该事故前无预警发出,可以推测其可能是由于状态监测设备存在缺陷或损坏所致。

2. 维护不到位:定期检修与保养是确保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维修工作可能未得到适当执行或存在疏忽,从而导致设备老化以及隐藏危机。

二、建筑物管理不善1. 缺乏消防安全措施:据报道,该建筑物并没有配备有效的自动喷水系统或其他主动型消防设备。

因此,在火灾发生时,救援措施存在被动性。

2. 建筑结构不符合消防要求:电梯事故中的火势迅速蔓延,可能与建筑物的设计和材料有关。

可能存在楼层隔离、疏散通道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问题。

三、人为因素1. 图纸设计不合理:在电梯安装过程中,若图纸设计不合理或者遗漏重要细节,就会对电梯的安全造成直接影响。

由于缺乏相关信息和细节,类似事故才得以发生。

2. 管理者行为失范:按照规定,每年要进行公共场所电梯专项检验。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没有严格执行相应规章制度,导致了该安全隐患并未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解决方案:一、加强监管力度1. 完善法律体系: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来提高监管的力度,并给予违规行为更严厉的惩罚。

2. 建立监测机构:设立电梯监测机构,负责对电梯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及时报告问题。

二、加强维修与保养1. 提升专业技能:要求管理者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确保他们具备适应不同情况的处理能力。

2. 推行合同制管理:引入合同制管理模式,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记录档案以供日后查询和交流经验。

三、加强建筑安全设计1. 加强消防系统建设:要求在公共场所配备先进的自动喷水系统以及其他主动型消防设备,并配齐应急疏散通道。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

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第一篇:电梯的安全事故分析电梯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分析【摘要】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电梯的安全事故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影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对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分析其故障原因且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字】电梯常见事故预防措施行业前景【正文】关于电梯安全事故,人们应当正确对待。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设备,或因为零部件磨损,或因为安装维修过程中的不恰当操作,发生设备故障在所难免。

但是,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与对于电梯故障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有关。

与自然灾害不同,电梯安全事故不是随机发生的,而是人们的错误思维方式和错误行为造成的。

与电梯有关的人员伤亡事故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发生在安装工地上的工伤事故,这类事故的受害人通常是电梯安装作业人员或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其二是发生在已交付使用的电梯、自动扶梯设备上的人身伤亡事故,乘客伤亡事故主要属于第二类。

每发生一次这类事故,人们往往谈虎色变,这类事故容易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

电梯常见事故一、安装工地上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疏于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培训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几年前的一天,我在看工地时(非安全检查)偶尔用手扒了一下安装好的厅门,竟然把门扒开了,我立即与工程项目主管一起检查了这个建筑工地上其他楼层的厅门,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厅门可以扒开。

我们立即电话通知了安装队长,告诫他必须立即整改并附工作备忘录,与此同时通知了公司上级主管。

我们知道,经常有建筑工人从没有封好的井道门口或从扒开的厅门门口掉入井道身亡。

我们当时想到,如果不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施工人员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3)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3)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3)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1.3 有些故障不像继电器线路那么简单直观、pc 电梯的许多保护环节都是隐含在它的软硬件系统中,其故障和原因正如结果和条件是严格对应的,找故障时有秩序地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联想和猜测,逐一排除疑点直至排除故障。

2 电梯电气系统故障的查找方法电梯控制电路发生故障,应首先了解故障发生时的现象情况,查询在故障发生前的异常现象,认真察看故障发生后的电路情况。

然后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查找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

2.1 运用电梯运行工艺查找:分析电梯故障时,不论何种品牌何种驱动方式,样的控制系统,首先要熟悉电梯和掌握电梯的运行工艺过程,即电梯是经过选层、定向、关门、启动、运行、换速、平层、开门的循环过程,其中每一步称作一个工作环节,实现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一个独立的控制电路。

这是排除故障的基础。

运用运行工艺查找的办法就是确认故障具体出现在哪个控制环节上,这样排除故障的方向就明确了。

有针对性对排除故障很重要。

2.2 运用静态电阻测量的方法查找:这是个比较安全的方法。

静态电阻法就是在断电情况下,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路的阻值是否正常,因为任何一个电子元件都是一个pn结构成的,它的正反向电阻值是不同的,任何一个电气元件也都是有一定阻值,连接着电气元件的线路或开关,电阻值不是等于零就是无穷大,因而测量他们的电阻值大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就可以判断一个电子电路好坏和有无故障。

2.3 运用电位测量的方法查找:通过上述方法无法确定故障部位时,可在通电情况下进行测量各个电子或电气元器件的两端电位,因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电流闭环电路上各点电位是一定的,所谓各点电位就是指电路元件上各个点对地的电位是不同的,而且是有一定大小要求,电流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顺电流方向去测量电子电气元件上的电位大小应符合这个规律,所以用万用表去测量控制电路上有关点的电位是否符合规定值,就可判断故障所在点,然后再判断是为何引起电流值变化的,是电源不正确,还是电路有断路,还是元件损坏造成的,从而查找出故障所在。

电梯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电梯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电梯事故的分析与预防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13号令等法律法规,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及有关要求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一系列国家标准,如电梯主要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1987年颁布后,已作了三次较大修改,逐步靠近国际标准。

这些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出台,有效地预防了电梯事故的发生,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为进一步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作以下分析。

1电梯事故的原理及种类1.1电梯事故的原理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原理遵循骨牌原理即:人的因素→个人的缺陷→机械的或物质的缺陷引起的风险→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从左到右顺序发生,一个影响一个,如果中间某一因素不发生,则最终不会发生。

笔者认为,电梯事故的发生原理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有所不同,如果电梯本身有故障(即:机械的或物质的缺陷引起的风险),比如超速冲顶或蹲底等,即使个人无任何缺陷,事故也会发生。

如果电梯维修人员违章作业(即个缺陷)等,即使电梯本身无任何隐患也会发生事故。

所以电梯事故应为:)→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

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梯事故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一定发生。

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1.2电梯事故的种类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

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

2管理使用者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引发的事故及预防措施2.1使用者和管理者的缺陷部分使用和管理者对电梯安全不够重视,认为只要电梯能运行就行,而对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漠不关心。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电梯事故典型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介绍电梯事故是指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本文将分析一个典型的电梯事故案例,以便深入了解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2. 事故描述在某高层住宅楼中,一名居民乘坐电梯下楼时,突然感到电梯晃动并发出异常噪音。

随后,电梯突然停止运行,导致乘客被困在电梯内。

紧急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成功将乘客救出,并发现电梯的机械部件发生了故障。

3. 事故原因分析3.1 设备故障通过对电梯进行检查和维修,发现电梯的驱动系统存在故障。

这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晃动和噪音,并最终停止运行。

设备故障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和缺乏定期维护所导致的。

3.2 维护不当在对电梯进行维护和保养时,维修人员可能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操作。

他们可能忽视了一些关键的维护步骤,导致电梯的机械部件出现故障。

3.3 设计缺陷电梯的设计可能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例如,电梯的驱动系统可能没有足够的耐久性,无法承受长时间的运行。

这种设计缺陷可能是由于制造商在设计过程中的疏忽或者成本控制不当所导致的。

4. 事故对策及预防措施4.1 定期维护为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物业管理部门应制定并执行定期维护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对电梯各个部件的检查、清洁和润滑等工作。

同时,维修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维护,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2 建立监控系统安装电梯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报。

监控系统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4.3 加强培训对于电梯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加强培训,提高其对电梯安全和维护的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电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维护和保养的基本知识、紧急救援措施等。

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4.4 强化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梯的监管,确保电梯制造商和维修单位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生产和维护。

电梯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电梯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垂直交通服务,深受大众的欢迎。

然而,不可避免地,电梯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对电梯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电梯事故分析1. 事故类型电梯事故常见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故障、绳索断裂、电路故障、电源故障、故障操作、滑门夹人、乘客倒地等。

这些事故类型涉及到电梯本身的设计缺陷、维护不当、使用不当等多个方面。

2. 原因分析2.1 设计缺陷:电梯事故很大程度上与设计缺陷和材料质量相关。

例如,难以检测到的焊接缺陷、机械部件磨损、制动系统不可靠等。

2.2 维护不当:电梯定期维护非常重要。

不合格的维护工作可能导致机器部件损坏、电路故障、安全装置失效等。

2.3 使用不当:有时电梯事故是由于乘客的疏忽或错误操作所致。

例如,超载乘坐、恶作剧行为、意外碰撞等。

3. 影响因素3.1 环境因素:电梯事故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地震、火灾、洪水等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电梯故障。

3.2 年限因素:电梯的使用寿命有限,老旧电梯的事故风险更高,应及时进行合理更新。

3.3 乘客数量:电梯承载乘客数量的超过设计容量可能会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电梯事故预防措施1. 设计与制造阶段预防1.1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制定建设标准,确保电梯设计与制造符合安全要求。

1.2 选用优质材料:选用符合标准的材料,确保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 安全装置的设置:合理设置安全装置,确保各项安全功能的正常运行,如制动系统、紧急制动装置、超速保护、限位装置等。

2. 使用阶段预防2.1 定期维护:制定严格的维护计划,确保定期维护工作的进行,包括机械部件的检查、电气系统的维护以及运行测试等。

2.2 加强安全培训:为电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让乘客正确理解电梯的使用规则和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电梯安全事故原因浅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安全事故原因浅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安全事故原因浅析与预防措施1、参建各方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责任履行不到位。

具体表现是施工总承包单位以包代管,项目部未配备专业管理人员,未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检查;出租单位不具备设备检修能力,误以为设备检测检验合格、有报告就行了,在出租期间未检查设备安全状况;安装单位注重初始安装及拆卸,对施工电梯升高作业不重视,有时升高作业由总包单位或出租单位的非专业人员完成,或升高作业后未经验收即交付使用。

此外,工程监理不具备起重设备专业知识,致使安全监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2、设备资料不齐全。

虽然目前大部分施工电梯已按规定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安全监督机构办理了设备备案手续,但是设备历次安装、使用记录不齐全,如设备运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项目部周检记录、企业月检记录,施工电梯装拆、使用过程中重大危险源监控记录等资料不齐全。

关系到梯笼安全的重要构配件修理记录不齐全,包括维修驱动装置,更换防坠器等资料,重要部位维修焊接后无焊缝评定合格资料等。

3、设备安装、升高及拆卸时未按操作规程、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作业。

首先是设备基础,施工单位常认为设备荷载不大,对设备基础重视不够,如设备安装在软弱地基上未经处理,或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而板下未按规定加固。

其次是导轨架安装,安装时其垂直度未在两个方向进行测量,垂直度偏差超出万分之五;导轨架顶部自由高度超标(一般不超出九米)、导轨架与建筑物距离超标时擅自接长附墙件,附墙架的首层高度超标(一般不超出六米)以及层间距超标(一般不超出九米),或者附墙架附着不牢固,如穿墙螺栓未按规定设置等;还有,导轨架联接螺栓未使用说明书指定的高强螺栓,使用普通螺栓或未按产品说明书安装;梯笼运行时与脚手架、卸料平台、防护挑架等障障物间距小于0.25米,可能造成干涉;最后是安装、升高及拆卸作业时未安排专职人员现场监管,作业时未挂安全警示标志,作业完成后未办理交接手续即投入使用。

4、安全防护装置安全管理不到位。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通用7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措施,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措施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篇11、电梯事故原因分析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电梯拥有量已达360万台,并且仍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电梯的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因此电梯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电梯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将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今年初,质检总局部署了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对在用电梯进行排查,促使长效机制的建立。

根据分析,超过50%的事故是电梯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

其中坠落事故最大,而其中的21起是违规使用造成,比如违规使用三角钥匙4起,死亡4人;电梯故障后,乘客应在轿厢里等待救援,但乘客违规扒开轿厢,9起事故死亡8人;由于设备本身造成的事故8起,多集中在制动器、扶梯驱动链条失效等。

由于目前部分电梯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选型配置与使用条件不适应、维护保养不到位、以及老旧电梯逐步增多等原因,电梯事故时有发生。

近期发生多起“电梯吃人”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梯维保不到位造成的。

在诸多导致电梯安全隐患的因素中,制造质量占16%,安装占24%,而保养和使用问题占比高达60%。

如果按照发生事故的电梯系统位置来分类,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以及其他类事故。

据统计,违规操作、违章指挥和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总起数80%左右,蹲底或冲顶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通用版

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49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电梯使用中安全事故分析与防范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事故是指生产、工作中发生的人员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对电梯的定义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从上述概念中可以看出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电梯)的不安全状态往往会发生事故隐患甚至事故发生。

事实上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经常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因此,系统分析电梯使用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且有针对性的加强防范,最大限度的保障电梯的安全使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电梯使用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对电梯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地事故归类如下:a)剪切;b)挤压;c)坠落;d)撞击;e)被困;f)火灾;g)电击;h)由下列原因引起的材料失效:1)机械损伤;2)磨损;3)锈蚀。

浅析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

浅析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

浅析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预防措施电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其日益普及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电梯在使用中也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种电梯检验也应运而生。

然而,在电梯检验过程中,由于技术不过关、工作流程不规范、设备损坏等原因,很容易发生事故,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会给当地政府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带来巨大的法律风险和声誉影响。

因此,在电梯检验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事故伤害的预防措施。

一、事故伤害分析(一)人员伤亡1、电梯意外停运:发生电梯意外停运的主要原因是电梯设备老化、使用不当等,容易导致乘客受困、造成心理创伤,并可能引起一些身体损伤。

2、电梯坠落事故:电梯坠落事故是电梯意外事件中最严重的一种,可能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

这种事故主要是由于电梯绳索断裂或者电梯底坑包围结构损坏等原因引起。

3、电梯开门异常:电梯门出现异常时,很容易导致电梯灾难,容易被卷入电梯轮机房,诱发重伤或者死亡。

(二)财产损失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也有可能对居民的财产造成损失。

电梯停驶、异常停运、坠落等都可能引起相关的损害。

二、预防措施分析(一)技术和装备防范1、技术质量要求:检验人员应该具有专业技术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应该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设备安全性能检查: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能检查,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绳、限速器、油缸、门机构等核心零部件。

3、现场检验:检验人员在现场检测电梯的时候,仔细检查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各个部位,例如:紧急制动系统、限速器的设置、操作装置是否灵活,并进行试验及遥控启停,确保电梯运行正常。

(二)工作流程防范1、安全措施要求:检验前应制定详细的检验方案,检验前要对电梯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检验的安全性。

2、人员培训:检验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了解电梯设备的各个组件及原理,掌握现场应急处置与指挥技能,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电梯溜梯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

电梯溜梯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

电梯溜梯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电梯作为现代化建筑中必备的设备之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然而,电梯溜梯(指电梯发生意外情况导致电梯失控而滑行或坠落)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事件。

本报告旨在分析电梯溜梯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一、电梯溜梯的原因1.机械故障:由于电梯各部件的磨损、老化或者没有及时保养维护等原因,可能出现电梯失控的情况。

2.操作失误:电梯驾驶员或使用者在操作电梯时,由于对电梯使用规范不明确或者粗心大意等原因,导致电梯溜梯。

3.设计缺陷:电梯本身的结构设计或制造质量存在缺陷,不符合安全标准,也可能引起电梯溜梯。

二、电梯溜梯的预防措施1.加强维护:定期进行电梯的维修、保养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工作人员专业化:电梯驾驶员以及日常维护人员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技术和修理能力。

3.规范管理:对电梯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并对使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4.提高设计制造质量:对生产厂家,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进行严格的考核和监督,确保电梯制造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5.加强安全监测:增加电梯传感器、计算机监测控制等技术手段,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三、结语总之,电梯溜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为了保障广大市民的安全,我们应该在加强电梯维护和管理的同时,加强监管和技术创新,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切实做好预防工作,杜绝电梯溜梯事件的发生。

在我国,电梯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随之而来的也是电梯事故的风险。

下面将列出我国电梯事故的一些数据并进行分析。

一、电梯事故数量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电梯事故发生数量为739起,其中有96起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导致13人死亡。

数据显示,2020年电梯事故数量同比降低了7.4%。

二、电梯事故原因对于电梯事故的原因,公开数据也有一些呈现。

数据显示,2019年电梯事故中,超载是占比最高的原因,占比为22.84%;其次是机械故障造成的事故,占比为16.04%;操作失误占比为10.28%。

电梯事故分析报告书

电梯事故分析报告书

电梯事故分析报告1. 引言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偶尔也会发生电梯事故。

本报告旨在对电梯事故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公众的安全。

2. 事故数据收集和整理为了全面了解电梯事故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

我们收集了过去五年中发生的电梯事故报告,并对这些报告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3. 事故分类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原因,我们将电梯事故分为以下几类:3.1 机械故障机械故障是最常见的电梯事故原因之一。

这类事故通常由电梯部件的磨损、老化或错误维护导致。

例如,电梯轿厢的钢丝绳断裂、制动系统失效等。

3.2 人为错误人为错误也是电梯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包括操作者不当、超载、滑动门关闭不当等。

这类事故往往由于人们的疏忽或不当行为造成。

3.3 供电故障供电故障也可能导致电梯事故。

这包括电源中断、电力波动等问题。

供电故障可能导致电梯停止运行、卡在中途等情况。

3.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等也可能对电梯安全造成威胁。

这类事故通常是由于自然灾害导致电梯部件损坏或运行异常。

4. 事故原因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电梯事故的原因,我们对各类事故进行了深入分析。

4.1 机械故障机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梯部件的磨损和老化。

长时间使用和缺乏维护可能导致钢丝绳断裂、制动系统失效等问题。

4.2 人为错误人为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操作者的疏忽和不当行为。

例如,超载、滑动门关闭不当等操作错误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4.3 供电故障供电故障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电源中断、电力波动等问题。

这类故障可能导致电梯的停止运行或其他运行异常。

4.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造成的电梯事故主要是由于地震、火灾等灾害导致电梯部件损坏或运行异常。

5. 解决方案根据以上的事故原因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以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5.1 定期维护为了避免机械故障导致的事故,必须定期维护电梯设备。

例如,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梯钢丝绳、制动系统等,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853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编辑: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电梯事故的分析与预防通用范本电梯事故的分析与预防通用范本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检总局13号令等法律法规,对电梯的安全使用及有关要求作了较明确的规定;一系列国家标准,如电梯主要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自1987年颁布后,已作了三次较大修改,逐步靠近国际标准。

这些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出台,有效地预防了电梯事故的发生,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

为进一步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作以下分析。

1 电梯事故的原理及种类1.1 电梯事故的原理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原理遵循骨牌原理即:人的因素→个人的缺陷→机械的或物质的缺陷引起的风险→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事故按照从左到右顺序发生,一个影响一个,如果中间某一因素不发生,则最终不会发生。

笔者认为,电梯事故的发生原理与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有所不同,如果电梯本身有故障(即:机械的或物质的缺陷引起的风险),比如超速冲顶或蹲底等,即使个人无任何缺陷,事故也会发生。

如果电梯维修人员违章作业(即个缺陷)等,即使电梯本身无任何隐患也会发生事故。

所以电梯事故应为:)→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

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梯事故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一定发生。

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1.2 电梯事故的种类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

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

2 管理使用者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引发的事故及预防措施2.1 使用者和管理者的缺陷部分使用和管理者对电梯安全不够重视,认为只要电梯能运行就行,而对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漠不关心。

而且,部分使用单位的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即使有一些规章制度,因管理者不重视,有章不循,形同虚设。

1995年9月13日,山东某服装厂,发生了一起恶性电梯死亡事故。

该电梯为客货电梯,6层6站,XPJ型,额定速度0.5m/s,额定载荷1000kg,门锁为GS75-11型。

因该电梯制造较早,各部件的型号已趋于老化,因三角碰块与勾子锁频繁碰撞,使三角碰块已磨成倒圆弧状,加之弹簧老化,啮合深度只有3mm,只要在层门外,用手一扒层门则很容易就打开。

针对这一情况,维修人员已向单位领导汇报三次,均答复为企业效益不好,资金紧张,先用着等以后再说。

9月13日下午5.30车间下班,因高某系车间一班组长,下班后晚走一会儿,大约在5.40左右,从车间出来(车间在四层),发现电梯正要关门,高某离电梯15m 左右,便急匆匆地跑过去,此时电梯已启动,正快速驶向六楼,高某用手扒开层门迈进去,一步踏空,跌入底坑,当场死亡。

这是一起典型的管理者及使用者不重视安全而引发的事故。

2.2 维保单位或维保人员的缺陷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不是执行“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维修,而是待出现故障停梯后,才进行抢修,既误时又误事,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甚至是敷衍了事,置电梯安全于不顾。

管理者或维修保养人员,应加强有关法规的学习,做到有法必依,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不断完善法规建设。

3 电梯自身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3.1 门系统事故门系统事故之所以发生率最高,是由电梯系统的结构特点造成的。

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

若维修更换不及时,电梯带隐患运行,则很容易发生事故。

3.1.1 部分维保人员对标准理解不正确,致使电梯带隐患运行据不完全统计,电梯层门的故障约占整个电梯故障的70%以上,而由于门锁开关不能及时接通和损坏频繁造成的故障约占门故障的80%以上。

维保队伍在电梯维保中煞费苦心,动了不少脑筋。

主要做法是与原门锁开关并联一永磁感应器,感应器的位置与门开关向平行,只要关门到位,连接在门上的隔磁板就会插入永磁感应器,因该感应器与原门锁开关关联,门锁回路很容易被接通,故障率大大减少,用户也很满意。

其实,这一做法已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

根据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第3.10.7条规定:“轿厢运动前应将层门有效地锁紧在关门位置上,只有在锁紧元件啮合至少为7mm时轿厢才能启动。

层门的锁紧必须由符合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7.7.1条也明确规定:"对坠落危险的保护:正常运行时,就不可能打开层门是否锁紧的功能,即使在层门没有锁紧的情况下门锁也照样接通,甚至在锁紧装置失效的情况下电梯也能照常运行,所以很容易导致坠落或剪切事故的发生。

3.1.2 部分设计、安装、维保人员对标准理解不透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4.1.2.5条,对电气安全装置的控制作了明确的规定:“…对于冗余型安全电路,应由传感器元件机械的或几何的布置来确保机械故障时,不应丧失冗余性”;其14.1.2.1.8条也明确规定:“电梯正常运行或电网上其它设备引起的电压峰值,不应在电子部件中产生不允许的干扰”。

而部分设计、安装、维保人员对这一规定理解不透或理解有偏差。

1999年7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光熙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在运行时开门走梯,致使三层楼住户祖孙二人在上电梯时被剪切,造成一死一伤。

1998年9月24日,山东某银行的电梯,也出现了一起开门走梯的事故。

那天,一位乘客进入轿厢选好层,站在门口等人一同乘梯。

就在这时电梯开着门却以正常速度向下运行,将这位乘客的头与下颌分别由轿厢上沿和地坎形成挤压,造成重伤。

以上事故案例中,电梯在事故前后一切都正常,层门电气及机械联锁装置也是完好的。

这就要求使用单位及有关使用人员除遵守有关规定外,设计及安装人员应加强程序冗余、抗飞跑及抗干扰设计,并进行试验,待完全可靠后,才允许出厂进行安装,因为电梯一旦安装完毕,电梯检验人员很难发现,使用单位人员更是无法发现,给电梯的安全运行留下了事故隐患。

建议在有关标准特别是在强制性标准里面,应将此方面要求进一步明确。

3.2 冲顶或蹲底事故冲顶事故的危害是十分可怕的,尤其是发生在高层建筑的电梯上。

欧洲的EN81-1988已把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列入安全元件。

这仍是我国目前一个最薄弱的环节。

北京市某房管所一幢24层楼的MBDS电梯,由于维修工在作业时忘记了拔出开闸扳手,随着电梯运行的震颤,扳手越插越紧,最终导致了抱闸无法闭合。

这时电梯回到一层,维修工正欲从轿里撤出,却发现电梯自动上行,正犹豫间只见电梯移动越来越快。

他打下轿顶急停开关,但无济于事,维修工无计可施。

电梯失控了,加速直冲24层,呼啸冲顶,维修工立即将身体收扰、蜷伏在轿顶的最低处。

轰隆一声巨响,轿冲顶震动了整个大楼。

维修工的性命保住了,但轿顶复绕轮被楼板击碎,机主心顶面拱起一个大大的鼓包。

这起事故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生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无安全保障,后果将不堪设想。

要有效地防范冲顶事故的发生,除加强标准的完善外,必须加强制动器的检查、保养和维修。

3.3 其他事故这类事故主要是个别装置失效或不可靠所造成的。

1999年8月25日,东北某学院新装了两部电梯,李、高二人对电梯厅门与轿厢刀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当他们正在调整螺栓时,有人按了呼梯按钮,电梯快速上行,李某被挤入轿厢与6层厅门侧井道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第3.3.9条规定:“轿顶应装设一个检修和停止装置,如轿内、机房也没有检修运行装置,应确保轿顶优先”;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4.2.1.3条规定:“检修运行:……a)一经进入检修运行,应取消正常运行”。

可见,轿顶检修位于检修位置应同时能切断其他一切控制回路,即一经进入检修状态,应取消正常运行。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有关部门应宣传、执法到位,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管理、使用、维保单位和个人应遵章守法;电梯检验人员,应严把安检关,从而杜绝或减少事故,以确保电梯的完全运行。

(张兴法)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