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控制管理制度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fefa4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9.png)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扬尘污染的治理,维护城市环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及其他扬尘污染源。
第三条扬尘治理应坚持“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科学管理、依法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鼓励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理效果。
第五条对扬尘治理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六条建筑工地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采取防尘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覆盖土方工程、湿喷、洒水等。
第七条道路施工应严格控制挖掘、铲运等作业对空气产生的扬尘。
可以采用湿法施工、覆盖等方式减少扬尘产生。
第八条对其他扬尘污染源,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雾炮车、喷雾系统等。
第九条建设工程项目应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施工。
第十条建设工程项目应按时进行环境保护验收,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应实行日常监督、定期检查和专项执法相结合的监管机制。
第十二条环保部门应定期对各扬尘源进行检查,并对违反治理要求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三条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公开渠道举报扬尘污染行为,环境部门应及时处理并给予反馈。
第十四条监察部门要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发现扬尘治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应予以通报批评,并建议环保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五条监督检查机构应建立健全扬尘污染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扬尘污染的情况,并向公众公开相关数据。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十六条对扬尘治理工作做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治理要求,造成严重扬尘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并停止施工或经营活动。
第十八条对于多次违反扬尘治理要求的单位和个人,环保部门可以采取限期整改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相关资质或许可证。
第十九条对于监管部门监管不力,造成扬尘污染无法有效治理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限制相关责任人的晋升和离职。
施工扬尘管理制度(10篇)
![施工扬尘管理制度(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ad8c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8.png)
施工扬尘管理制度(10篇)施工扬尘管理制度 1(一)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来源建设工程施工的扬尘污染,是指在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地裸露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建设工地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六必须、六不准”,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不准现场堆放未覆盖的裸土。
确保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总体受控。
积极开展社会舆论监督,发动群众参与监管,设立施工扬尘举报投诉电话,接受公众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举报和投诉;邀请社会热心人士担任施工扬尘整治义务监管员,对施工工地进行监督和举报。
对违规制尘的工地项目名称、相关责任单位、处罚情况,各监督管理单位可以通过网站、报纸、媒体等向社会曝光公示。
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过程。
项目部与作业班组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二)设置围档根据规划红线范围,设置高度不低于的围档,确保整个施工区域与外界充分隔离。
在施工大门口设置冲洗设备、沉淀池及排水沟。
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
(三)作业场地、施工便道硬化处理1、施工现场应平面布置要求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场、生活办公区域铺设混凝土路面工作,实行场地的硬化或绿化处理,确保无一处露土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要求。
2、工程的进出口、场内施工便道和建筑材料堆放地进行硬化处理,浇筑混凝土。
安排专人经常清洁、洒水降尘。
3、在施工场地内,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工地出入口配置冲洗用水和设备,其门内侧铺设尽门长度、宽度不少于3米的土工布并加湿。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96db7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a.png)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环境扬尘治理工作,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城市区域内的扬尘治理管理工作。
第三条城市环境扬尘治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依法、科学、高效进行。
第四条城市环境扬尘治理工作,应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第五条城市环境扬尘治理管理工作,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六条城市环境扬尘治理管理,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第七条城市环境扬尘治理工作,应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广应用先进的扬尘治理技术和设备。
第二章扬尘污染防控第八条城市建设工地应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有效的扬尘治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地面湿法喷淋、覆盖和封闭等措施。
第九条城市道路施工、拆迁、清洗等作业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第十条城市工业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有效的扬尘治理措施,安装污染防治设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扬尘排放达标。
第十一条居民区内的装修、装饰等工作应采取有效的扬尘防控措施,保证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第十二条城市道路清扫、垃圾收集等作业应采取湿法清扫等方式,减少扬尘污染。
第三章监督与管理第十三条城市环境保护部门应建立健全城市环境扬尘治理监督系统,对相关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四条相关部门应加强扬尘治理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意识。
第十五条公众应加强对城市环境扬尘治理工作的监督和参与,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处理。
第十七条城市环境扬尘治理管理工作的经费应由相关部门按照规定拨付,并用于相关工作开展。
第四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城市环境保护部门制定。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条违反本制度的相关规定,给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城市环境保护部门所有。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二)一、目的和范围为了加强城市或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管理,保障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制定本制度。
扬尘管理制度
![扬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e2baf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d.png)
扬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扬尘管理工作,保障环境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建筑施工、拆除工程、道路施工、城市道路扬尘控制、露天堆场等扬尘产生环境的管理。
第三条扬尘管理应当遵循“防治结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合理控制扬尘产生的源头,严格执行扬尘物质的稳定化、覆盖化和固化处理。
第四条依法、及时对施工扬尘进行监察、检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性的扬尘管理方案。
第五条扬尘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对施工、扬尘设施进行检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符合相关扬尘排放标准的设施。
第六条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扬尘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改善扬尘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第二章扬尘排放管理第七条在建筑施工、拆除工程和道路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减少扬尘排放。
对于产生大量扬尘的作业,应当使用封闭式设备、真空吸尘器等进行治理。
第八条露天堆场应当在场地的四周设置风帘、围挡等设施,避免扬尘向外排放,对于排放的作业进行湿法喷淋处理。
第九条严格执行施工扬尘源的覆盖化处理,采用防尘布、抑尘罩等覆盖材料,确保扬尘不向外扩散。
第十条进行扬尘治理过程中,应当提高车辆运输的渗透性,减少载物车辆的泄露排放。
第十一条对于异常扬尘排放,应当立即停止作业,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章扬尘监测管理第十二条对施工扬尘进行定期的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周一次,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
第十三条进行扬尘监测时,应当选择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对于重点施工区域和高度敏感区域,应当加强扬尘监测,及时发现扬尘排放超标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十五条扬尘监测结果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应当立即对扬尘排放进行整改,并进行复核监测。
第十六条对于监测结果屡次超标的扬尘源,应当进行责令停工整改,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四章扬尘应急管理第十七条在突发环境状况下,如风力增大、降雨等,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扬尘外扩。
工厂控制扬尘管理制度
![工厂控制扬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9d850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1.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工厂扬尘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生产、施工、运输等产生扬尘活动的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原料堆场、生产车间、仓库、运输道路、施工场地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工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扬尘污染治理工作。
2. 设立扬尘污染治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扬尘污染治理方案和措施;(2)组织实施扬尘污染治理项目;(3)监督、检查扬尘污染治理措施的落实情况;(4)定期向厂领导汇报扬尘污染治理工作进展情况;(5)负责与相关部门、单位协调沟通,共同推进扬尘污染治理工作。
3. 各部门、车间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切实履行扬尘污染治理职责,确保扬尘污染治理措施落实到位。
四、扬尘污染治理措施1. 优化生产工艺(1)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扬尘产生;(2)优化物料输送方式,减少物料飞扬;(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降低设备磨损,减少扬尘。
2. 优化物料堆场管理(1)设立物料堆场围挡,防止物料飞扬;(2)对物料堆场进行定期洒水、喷淋,减少扬尘;(3)采用封闭式物料堆场,降低扬尘。
3. 优化运输道路管理(1)定期对运输道路进行清扫、洒水,减少扬尘;(2)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确保车辆清洁;(3)禁止未经冲洗的车辆进入厂区。
4. 优化施工场地管理(1)设立施工围挡,防止扬尘扩散;(2)对施工场地进行定期洒水、喷淋,减少扬尘;(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
5. 优化生产车间管理(1)对生产车间进行定期清扫、洒水,减少扬尘;(2)采用封闭式生产设备,降低扬尘;(3)加强车间通风,降低扬尘浓度。
五、监测与考核1. 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扬尘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未落实扬尘污染治理措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118fab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09.png)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扬尘治理工作,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单位或项目的建设、施工、运营等环节中产生的扬尘治理工作。
第三条扬尘治理工作应遵循“防治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
第四条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减少扬尘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单位的环境保护部门。
第六条本制度的监督机构由单位内部监督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组成,负责对扬尘治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七条违反本制度规定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二章扬尘治理工作的要求第八条在施工阶段,应制定详细的扬尘治理方案,明确扬尘治理的目标、措施和责任人。
第九条施工现场应设立固定的扬尘治理现场,确保扬尘源纳入有效控制。
第十条施工现场的道路、堆场、堆放物料等地方应进行覆盖,防止扬尘污染。
第十一条在建设、施工阶段,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清理和维护,确保扬尘治理的效果。
第十二条在运营阶段,应定期进行扬尘治理检查,并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
第十三条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扬尘治理工作的措施第十四条通过合理调整施工工艺,减少扬尘污染的产生。
第十五条采用湿法降尘、覆盖、设置抑尘墙等措施,减少扬尘。
第十六条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对排放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第十七条编制应急预案,对突发的扬尘污染事件进行及时处置。
第四章扬尘治理工作的责任第十八条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扬尘治理工作,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九条项目负责人应全面负责扬尘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十条施工单位和运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专职的扬尘治理人员,负责扬尘治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监督机构应定期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问题,确保扬尘治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管理制度
![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47ad6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50.png)
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提高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建筑工地,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等各类建筑工地。
三、管理职责1.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制定扬尘控制方案,并监督施工单位落实。
2. 施工单位:负责具体实施扬尘控制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符合相关规定。
3. 监理单位:负责对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进行监测、执法和处罚。
四、扬尘控制措施1. 施工围挡:施工现场四周设置不低于2.5米的围挡,确保围挡牢固、整洁、美观。
2. 地面硬化:施工现场出入口和施工区域进行地面硬化,防止车辆带泥上路。
3. 冲洗设施:设置冲洗平台,对出场车辆进行冲洗,防止带泥上路。
4. 覆盖措施:对裸露的泥土和堆放的建筑材料进行覆盖,防止风蚀起尘。
5. 绿化带: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绿化带,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 洒水降尘: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洒水降尘作业,保持施工现场湿润。
7. 除尘设备:在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面,使用除尘设备进行降尘。
8. 拆除作业:拆除作业时,采取湿法作业,防止扬尘污染。
9. 运输管理:对运输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采取密闭运输,防止扬尘污染。
五、监督管理1.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的监督,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2.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扬尘控制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确保扬尘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3.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的监测和执法,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六、培训与宣传1.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扬尘控制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
2021年扬尘控制管理制度_扬尘控制管理制度范本
![2021年扬尘控制管理制度_扬尘控制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cebb8c22f60ddccdb38a099.png)
Anyone who wants to achieve excellent results should cherish and manage their time with extreme caution.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扬尘控制管理制度_扬尘控制管理制度范本扬尘控制管理制度篇1第一条为有效控制工程施工扬尘,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苏政发〔20__〕87号)、《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等法津、法规及标准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是指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施工以及预拌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大气质量的细小颗粒漂浮物的预防的控制。
第三条凡在盐城市行政区域内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鼓励、支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研究开发绿色环保施工技术,使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努力控制施工扬尘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第五条盐城市城乡建设局负责指导全市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并具体负责市本级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工作。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工作。
各级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应当把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纳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督内容,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相关责任主体。
第六条建设单位是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工作负总责,具体负责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和考核制度,对工地现场实施定期检查、考核。
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负主体责任,应当认真落实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措施,保证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投入。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a8b18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9.png)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范本为了落实我市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树立良好城市形象,有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根据《成都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成都市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规定》、《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暂行标准(环境和卫生)》和其他相关规定,切实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提高我公司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以治理扬尘污染为重点,以项目部为主体,公司各职能部门配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扬尘污染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避免扬尘污染。
二、工作内容1、在制定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扬尘污染控制放在突出的位置,对扬尘污染控制工作进一步深化,加大环保投入,巩固扬尘治理成果。
2、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扬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性,使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知晓扬尘污染控制的法律责任,使其利用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保障自身权益,调动其自觉参加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治理氛围。
3、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纳入日常化管理,公司成立扬尘整治工作小组,由项目经理张波组长,项目部全体人员为组员;施工现场常设工作班子,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安全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例会,交流做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扬尘污染控制工作长抓不懈。
4、发挥安全员、协管员优势。
在加强公司和项目部管理的同时,将扬尘工作作为安全员、协管员工作内容之一,对裸土、绿化、道路保洁及工地扬尘等发挥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映,及时做好整改工作。
5、突出重点。
对新开工的工地做到早介入;对建设中的工地、按扬尘控制规范,对硬件设施管理,措施到位,软件管理规范有序;对收尾工地,继续不懈怠的加强监管,使扬尘污染控制贯穿于工程之中。
对产生扬尘污染的点位加强监管,落实好裸土覆盖、硬化道路、冲洗车辆、洒水降尘、工地绿化达标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不准、六必须”,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市政扬尘控制管理制度
![市政扬尘控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f0be575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5.png)
市政扬尘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市政扬尘控制管理,保障市民的健康和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市政扬尘控制管理制度适用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市政工程建设和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扬尘产生活动。
第三条市政扬尘控制管理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技术、管理、监督手段,不断提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第四条市政扬尘控制管理部门是市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市政扬尘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二章产生扬尘控制第五条城市建设、改造和市政工程建设等项目,在拆除、土方开挖、运输、搬运等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应当采取措施予以控制,确保扬尘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标准。
第六条城市管理部门应当设立扬尘监测点,按照规定对城市区域内的扬尘浓度进行监测,并及时发布监测结果。
第七条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当配备专业的扬尘控制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扬尘控制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市政扬尘控制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的扬尘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整改追责。
第九条市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建设和改造项目的扬尘治理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引导施工单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控制扬尘。
第十条市政府可以依法对违规的扬尘产生活动予以处罚和责任追究,并向社会公布相关违法行为。
第三章扬尘排放控制第十一条城市内的道路、建筑工地、工业企业等单位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确保扬尘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第十二条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建筑工地、工业企业等单位扬尘排放情况的监测和监督检查,对违规单位予以处罚和责任追究。
第十三条市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城市内道路、建筑工地、工业企业等单位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节能减排措施,降低扬尘排放量。
第十四条工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扬尘控制设施,加强对扬尘排放的监测和管理,确保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三篇
![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31c6a6de80d4d8d05a4f00.png)
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三篇篇一:扬尘污染防治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加强XXxxxxx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结合集团、xxx公司的要求和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XX省环境保护条例》《XX省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XX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和《XX市20XX年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方案》《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SZDB/Z247-20XX》等相关规定编制。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管辖内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及监督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是指施工场地泥地裸露,以及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施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房屋拆除、建筑土方作业、物料运输与堆放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各项目部应当按照上级单位、集团、粤通公司和本公司要求,加强对本项目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第二章工作目标第五条做好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实现XX市政府提出的20XX 年PM2.5年浓度下降到26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公司管辖内所有项目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XX省建设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规范SZDB/Z247-20XX》《XX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计划》《XX市20XX年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方案》等关于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相关规定要求。
第六条实现“7个100%”的目标,即公司所有建设工程工地100%落实:施工围挡及外架100%全封闭、出入口及车行道100%硬底化、出入口100%安装冲洗设施、易起尘作业面100%湿法施工、裸露土及易起尘物料100%覆盖、出入口100%安装TSP在线监测设备。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四篇)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606ecc4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b.png)
扬尘防治管理制度项目经理1、负责____本项目关于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及扬尘污染防治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水平。
2、负责____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向各级管理人员及各施工班组、专项分包施工队伍下达扬尘污染防治任务,对完成各项扬尘污染防治任务负责。
3、负责____本项目对执行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落实措施,直至整改符合要求。
4、____召开扬尘治理专题会议,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5、严格按文明施工____生产,在____对各施工阶段(分部分项)进行自检时把扬尘控制一并列入验收,并将扬尘管理及控制结果作为项目评优评先考核指标。
6、确保扬尘治理费用的及时投入,保证转款专用。
7、杜绝扬尘污染投诉事件,____协调好周边关系,及时处理项目施工中的扬尘污染问题,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和利用先进技术把扬尘污染降到最低,以确保作业人员及周边居民的健康安全。
生产经理1、全面协助项目经理搞好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对扬尘控制方案在施工现场中的实施情况及各级责任制在生产中的落实情况负主要领导责任。
2、根据各施工班组及分包队伍的作业范围,检查涉及扬尘控制的措施是否有效,如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立即责成整改。
3、坚决制止一切违规违章行为,对违章操作造成扬尘污染者,进行批评教育并实施处罚。
4、____对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情况落实整改。
5、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协调各工种之间作业关系,防止交叉作业、重复作业造成扬尘重度污染。
6、严格按文明施工要求____生产,采取有效措施和先进技术把扬尘污染降到最低,确保无扬尘污染投诉事件。
技术负责人1、负责____编制《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方案》,对方案在实施中的技术问题负直接领导责任。
2、____对方案的技术交底并督促检查方案在生产中的落实情况。
3、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各个扬尘控制环节是否达到有效控制目的,发现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结果。
车间扬尘管理制度
![车间扬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92da9d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1.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车间扬尘管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
三、扬尘控制目标1. 最大限度减少车间扬尘产生,确保车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2. 定期对车间扬尘进行监测,确保扬尘浓度在可控范围内。
四、扬尘控制措施1. 作业管理(1)车间内禁止吸烟、乱扔垃圾等行为。
(2)加强车间清洁,定期进行湿式清扫,减少扬尘产生。
(3)对于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如煤炭、矿石等,应采取防尘措施,如覆盖、喷淋等。
(4)加强车间设备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设备故障引起的扬尘。
2. 工艺改进(1)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扬尘产生。
(2)推广使用低尘、低排放的新技术、新工艺。
(3)对易产生扬尘的工序,如破碎、筛分等,采取封闭式作业,减少扬尘排放。
3. 设备管理(1)安装除尘设备,对车间内产生扬尘的设备进行除尘处理。
(2)定期对除尘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对于不能进行除尘处理的设备,采取封闭式作业,减少扬尘排放。
4. 个人防护(1)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应佩戴防尘口罩、防尘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扬尘危害的认识,增强个人防护意识。
五、扬尘监测与报告1. 定期对车间扬尘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应准确、可靠。
2. 发现扬尘超标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3.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扬尘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六、奖惩措施1. 对在扬尘控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扬尘管理制度,造成扬尘超标的行为,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八、监督与执行1.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车间扬尘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执行。
2. 各车间负责人对本车间扬尘管理工作负总责,确保本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公司定期对车间扬尘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扬尘控制管理制度内容
![扬尘控制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a1f6f8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9.png)
扬尘控制管理制度内容一、扬尘控制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1. 系统规划:建立扬尘控制管理制度,制定扬尘管控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监测评估风险,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措施。
2. 严格执行:各相关单位应遵守扬尘控制管理制度要求,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严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
3. 完善设施:完善设施配置,采用先进的扬尘控制设备,确保管线畅通,防止泄漏,以及及时维修更换。
4. 整改处理:对发现的扬尘问题及时整改处理,定期开展检查,落实预防控制措施。
5. 保障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对违规行为立即处理,并对环保工作形成依法依纪的长效机制。
二、扬尘控制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1. 施工管理(1)建立扬尘管控方案:对施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扬尘管控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措施和应急预案。
(2)洁净生产: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粉尘产生源,采用湿式施工、覆盖和封闭工艺等方法,减少扬尘的产生。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及时发现并解决扬尘问题,保持环境的清洁。
(4)员工防护:提供员工合适的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等,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 设备管理(1)设备维护:定期对扬尘控制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使用。
(2)设备更新:及时更新设备,采用先进的扬尘控制设备和技术,提高扬尘控制效率。
(3)设备监测:建立设备监测系统,定期检测设备运行情况,并及时处理异常问题。
3. 可行性评估(1)环境评估:在施工前进行环境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扬尘控制措施,确保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效果评估: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扬尘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改进,保证管控效果。
4. 预防措施(1)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防护设施,如围挡、遮挡网等,阻止扬尘向周边环境传播。
(2)湿润措施:采用湿润方式喷洒水雾,降低扬尘颗粒的悬浮浓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车辆管理:要求施工车辆装设喷水装置,定期清洗车辆和道路,减少车辆扬尘的影响。
工地扬尘控制管理制度
![工地扬尘控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706044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5.png)
工地扬尘控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建设质量,确保建设工程安全、科学、经济、合理进行,特制订本工地扬尘控制管理制度。
二、管理目标1.严格控制工地扬尘排放,保持空气清洁;2.健全工地扬尘控制管理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3.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工地扬尘控制意识;4.持续改进工地扬尘控制技术,提高控制效果。
三、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设工地,包括房屋建设、道路修建等各类建设工程。
四、工地扬尘控制责任1.业主或开发商负责确定工地扬尘控制目标,制定扬尘控制方案,并配备专人负责扬尘控制工作;2.承包商负责按照工地扬尘控制方案的要求组织施工,确保扬尘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3.监理单位负责对工地扬尘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五、工地扬尘控制措施1.严格控制工地内部交通,禁止车辆超速行驶、更换设备在出入口以外更换;2.在料场、装载区等扬尘易产生的地方覆盖防尘网,及时清洁地面积物;3.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施工周期,错开高强度施工项目,减少扬尘污染;4.加强扬尘物料的润湿处理,减少扬尘飞散;5.严格监督施工现场环保设施的安装及使用情况,确保其有效性;6.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于违反规定的施工人员,严肃处理。
六、工地扬尘控制检查1.定期对工地扬尘控制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对工地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措施;3.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扬尘控制意识和技能。
七、工地扬尘控制监督1.建立健全工地扬尘控制监督制度,对违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2.对工地扬尘控制工作开展中的各种问题及时跟进,确保整改到位;3.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扬尘控制工作情况。
八、处罚措施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单位或个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九、其他规定1.工地扬尘控制工作需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推进;2.针对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da43f4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2.png)
扬尘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控制施工扬尘,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XX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项目所有参建单位,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第三条扬尘治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制度。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建设单位职责:1. 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并落实扬尘治理措施,将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2. 定期组织扬尘治理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限期整改;3.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扬尘治理情况。
第五条施工单位职责:1. 制定扬尘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措施、责任人及时间安排;2. 按照方案要求落实各项扬尘治理措施,确保施工现场扬尘得到有效控制;3.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保持施工现场整洁;4. 对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进行覆盖或封闭存放;5.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夜间施工产生的扬尘。
第六条监理单位职责:1. 对施工单位扬尘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2. 发现施工单位未按照方案要求落实扬尘治理措施的,及时提出整改要求;3. 对整改不力的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
第三章治理措施第七条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并保持整洁、完好。
第八条施工现场出入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确保车辆不带泥上路。
第九条施工现场道路应硬化处理,并保持清洁,避免泥土裸露。
第十条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覆盖或封闭存放,避免风吹起尘。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应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扬尘浓度,确保扬尘排放达标。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定期组织扬尘治理检查,对施工单位扬尘治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第十三条对扬尘治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扬尘治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建筑工程扬尘控制管理制度大全
![建筑工程扬尘控制管理制度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596da6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4.png)
建筑工程扬尘控制管理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扬尘控制管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及相关责任人。
第三条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扬尘控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经济合理使用扬尘控制设备,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
第四条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环保要求使用环保材料、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五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罚,并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施工前期第六条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扬尘控制方案并报送给监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扬尘控制设备,并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
第八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减少扬尘产生。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培训员工掌握扬尘控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施工中期第十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扬尘控制方案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扬尘控制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记录维护保养的情况。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劳动保护,给予工人适当的防护用品,提高工人的环境意识。
第四章施工后期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污水,保持施工现场的干净卫生。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填写并提交相关的施工报告。
第五章监管与处罚第十六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监管部门对施工单位未按照要求建立扬尘控制管理制度的,将进行警告、罚款等处罚,并责令改正。
第十八条施工单位未按照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扬尘控制的,监管部门将对施工单位采取停工整顿等措施,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九条对于严重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扬尘管理制度
![扬尘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b1f9e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9.png)
扬尘管理制度扬尘是指在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土石方工程等作业中所产生的悬浮颗粒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扬尘污染,保障环境质量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制定和实施扬尘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施工现场管理、扬尘监测与评估、扬尘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施工现场管理1. 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分工扬尘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工程项目部应指定专人负责扬尘管理,与施工单位、扬尘治理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扬尘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2. 材料堆放和运输管理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和运输是扬尘产生的重要源头。
应将材料堆放区域限定在固定范围内,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处理和分类。
材料运输应选择非露天运输方式,并做好覆盖措施,减少扬尘污染的发生。
3. 清洁管理措施施工现场的清洁管理对于减少扬尘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清洁巡查和清扫,及时清除扬尘积尘。
对道路和场地进行湿洒处理,有效控制扬尘的扩散。
二、扬尘监测与评估1. 扬尘监测点的设置为了有效掌握扬尘污染的情况,应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和周边环境需求,合理设置扬尘监测点。
监测点数量和位置应覆盖主要扬尘产生源、敏感区域等重点区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 扬尘监测周期扬尘监测应建立定期的监测周期,根据当地环保管理要求执行。
可以选择日监测、周监测或月监测的周期,监测频率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3. 扬尘评估和报告通过扬尘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进行扬尘污染的评估。
评估结果应及时编制成报告,包括扬尘污染情况、影响范围、治理效果等内容,为扬尘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扬尘治理措施1. 扬尘治理技术手段扬尘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湿式处理、干式处理和物理遮挡等。
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特点进行判断,确保治理效果。
2. 扬尘治理设备的使用为了有效治理扬尘污染,应选用符合标准并具备良好性能的扬尘治理设备。
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扬尘控制管理制度范本
![扬尘控制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08d52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6.png)
扬尘控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扬尘污染的管理和控制,维护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扬尘排放的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单位、工业生产企业、道路施工单位等。
第三条所有单位在扬尘排放管理中,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扬尘排放控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可能被责令停产整治。
第五条本制度由单位领导组织制定,并由相关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第六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扬尘排放监测机制,定期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
第二章扬尘排放管理第七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并执行扬尘排放监控计划,确保扬尘排放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单位应当加强对扬尘排放源的管理,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第九条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生产车间等扬尘产生的地方进行定期清洁,防止扬尘污染。
第十条单位应当建立定期检测制度,对扬尘排放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不超过规定的标准。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对扬尘污染进行记录和报备,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扬尘治理措施,对扬尘排放超标的设备或场所进行整改。
第三章管理责任第十三条单位领导应当明确职责,建立健全扬尘管理机构,负责扬尘排放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单位领导应当加强对扬尘污染治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十五条单位领导应当加强对扬尘排放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贯彻执行。
第十六条单位领导应当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扬尘排放管理工作进行激励和考核。
第十七条单位领导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共同推进扬尘控制工作。
第四章监督执法第十八条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扬尘排放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举报机制,接受社会公众对扬尘污染的举报。
第二十条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对扬尘排放超标的单位进行处罚,并可能采取强制措施。
第二十一条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扬尘排放监测结果,提高社会公众对扬尘污染的认识。
扬尘控制管理制度范本
![扬尘控制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68b9d3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f.png)
扬尘控制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扬尘控制管理,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工业园区、工矿企业、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扬尘污染源的控制管理。
第三条管理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三)强化监管,落实责任;(四)社会参与,共同治理。
第四条组织架构(一)成立扬尘控制管理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扬尘控制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二)设立扬尘控制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成员由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第五条职责分工(一)扬尘控制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扬尘控制管理政策、规划和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二)扬尘控制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扬尘控制管理政策、规划和措施,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对扬尘控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公示。
(三)环保部门负责扬尘污染源的监测、监管和执法工作。
(四)建设部门负责建筑工地的扬尘控制管理。
(五)交通部门负责道路施工和交通运输的扬尘控制管理。
(六)城管部门负责城市清洁和绿化工作,减少扬尘污染。
(七)工业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扬尘排放。
第六条扬尘控制措施(一)建筑工地管理1.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扬尘控制方案,并报扬尘控制管理办公室备案。
2.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设置围挡,并根据气象条件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
3. 施工单位应当配备防尘设施和设备,并对施工人员进行防尘培训。
4.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场地,确保施工结束后场地无明显扬尘。
(二)道路施工管理1.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扬尘控制方案,并报扬尘控制管理办公室备案。
2.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气象条件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
3. 施工单位应当配备防尘设施和设备,并对施工人员进行防尘培训。
4.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完毕后及时清理路段,确保施工结束后路段无明显扬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渠南路工程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为了有效控制施工扬尘,满足相关法律及其它要求,要求各工区按此认真执行,具备防尘、除尘设施和措施,达到环境管理的要求。
1、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专人洒水降尘,运土方、渣土及散粒材料时必须使用密闭车辆,以防沿途遗洒扬尘。
回填土施工时,掺拌白灰的回填土禁止抛洒,以免产生扬尘。
渣土车车上土的堆放高度应不得超出车厢,同时采用帆布遮盖泥土,防止土块洒落。
2、施工现场出入口、生活区,主干道应采用砼硬化,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网络系统,禁止将泥浆、污水、废水等直接排入河道或下水道内。
出入口设置洗车台,设置冲洗槽和沉淀池,保持排水通畅。
确保出场的垃圾、土石方、物料及大型运输车辆100%清理干净,不得将泥土带出现场。
设专职车辆冲洗员负责冲洗工作并记录。
3、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禁止土方施工。
4、施工现场保持环境卫生整洁,设专人负责洒水、清扫并记录。
清扫前应洒水,避免扬尘污染。
每天洒水次数根据季节、天气具体情况而定,雨雪天不洒水,春夏季每天洒水4-5次,秋季每天洒水3-4次,冬季每天洒水2-3次,扬尘严重时应增加洒水次数。
5、施工脚手架应按规范进行搭设,脚手架外侧应当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外架拆除时应当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禁止拍抖安全网造成扬尘。
6、施工现场使用无组织排放尘埃的中小型粉碎、切割、锯刨等机械设备时,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在现场进行石材切割、木制品加工时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
7、建筑垃圾装运时、如果太干,提前洒水湿润后再装车,以减少灰尘污染环境。
8、施工现场内裸露土地,进行临时绿化或者防尘网覆盖。
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常西湖公共文化区新建道路工程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