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核物理基础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原子结构

原子是构成物体的微小单位,其大小为10-10m数量级,原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其大小是原子的万分之一,为10-14m数量级;核的周围是带负电的电子在绕核运动,每个电子所带电荷量为e=1.60219×10-19C。原子核由不同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e,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原子序数:任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统称为原子的原子序数。由于原子是电中性,核内质子数必然等于核外电子数,因此原子序数同时表示了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和核电荷数。

核素:具有确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总体称为核素。目前已知的核素有2000多种。

元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质子数)的原子总体称为元素。到目前为止,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元素有109种,组成元素周期表。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故互称同位素。

原子的符号表示:A

Z

X,X是元素符号,Z是原子序数,A是原子的质量数(原子量),也是原子核内的核子数。

例:1

1H、2

1

H、3

1

H、226

88

Ra、99

43

Tc

量子力学揭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由主量子数n,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轨道方向量子数m l 和自旋量子数m s决定。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处于同一状态,即不能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在一个原子中具有相同n量子数的电子构成一个壳层,n=1、2、3、4、5、6、7的各层分别被称为K、L、M、N、O、P、Q层;在一个壳层内,具有相同l量子数的电子构成一个次壳层,l=0、1、2、3、4、5、6的各次壳层分别用符号s、p、d、f、g、h、i 表示。

二、原子、原子核能级

电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中所具有的势能主要由主量子数n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决定,并随n、l的增大而升高。

零势能规定:习惯上规定当电子与核相距无穷远时,电子所具有的势能为零。因此,当电子填充核外某一个壳层时,其势能为负值。

基态:电子填充壳层时按照从低能到高能的顺序进行,以保证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由于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具有屏蔽效应,所以实际电子填充壳层时,会出现能级交错,而不是按壳层顺序逐个填充。

结合能:当一个自由电子填充壳层时,会以发射一个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能量的大小等于壳层能级能量的绝对值,这些能量称为相应壳层的结合能。结合能随n、l的增大而减小,对于同一个能级,结合能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加。

激发态:当电子获得能量,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而使低能级出现空位时,称原子处于激发态。

辐射称为特征辐射: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很不稳定,高能级的电子会自发跃迁到低能级空位上,从而使原子回到基态。两能级能量的差值一种可能是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发出,这种辐射称为特征辐射,当特征辐射的能量足够高,进入X射线能量范围时,又称为特征X射线;另一种可能是传递给外层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种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它的能量等于相应跃迁的X 射线能量减去该电子的结合能。

K系特征辐射:如果空位出现在K层,L和M及更外层的电子就会跃迁到K层,同时产生K 系特征辐射。类似,有L系特征辐射、M系特征辐射等。

原子核内部也存在类似原子的壳层结构和能级。每个壳层只能容纳一定数目的中子和质子。核子填充壳层的顺序也是从低能级到高能级。当核获得能量,可以从基态跃迁到某个激发态,当它再跃迁到基态时,以γ射线的形式辐射能量,能量值等于能级能量之差。回到基态的过程可以一步完成,也可以先跃迁到其它较低能级,再经数步回到基态。

微观粒子的能量单位:eV 、keV 、MeV 。1eV 是一个电子在真空中通过1V 电位差所获得的动能。

换算关系:

1eV =1.0×10-3keV =1.0×10-6MeV =1.6×10-

19J

三、原子、原子核的质量

原子质量单位定义:1u =

12

6112

C 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以u 为单位时测量得数。

阿伏加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元素的物质包含有N A (6.022×1023)个原子。

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其数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g/mol )。126C 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

四、基本粒子的种类和物理特性

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光子、π介子和其他一些粒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结构的基本单元。比较稳定的、寿命比较长的基本粒子共有30多种。

表1-2 重要基本粒子的特性

第二节 放射性

一、原子核的稳定性

实验上已发现的核素约有2000种,其中只有近300种是稳定的,不稳定核素都会自发地放出射线,最终变为稳定核素。影响核素稳定的因素如下:

1、中子数与质子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对于轻核,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的核素比较稳定。对于重核,由于核内质子数增多,相互间的库仑斥力增大,为了保持核稳定,必须有更多的中子来增加相互间的核吸引力。但中子数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与质子数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图1-4,核的稳定性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狭长区域为稳定核素的位置。其中心线,可以用一个经验公式表示:

2/3

1.980.0155A

Z A =

+

2、核子数的奇偶性

对近300中稳定核素进行奇偶分类,偶偶核占大多数,奇偶核和偶奇核各占40%,奇奇核占不

到2%。表明,质子数和中子数各自成对时,原子核比较稳定。

3、重核的不稳定性

原子序数小于82的元素至少存在一种稳定核素,而原子序数大于82的元素都不稳定,会自发的放射出α粒子或自发裂变而成为铅(Z =82)的同位素。

二、衰变类型

不稳定核素自发的放出射线,而变成为另一种核素,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这个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这些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衰变前的核称为母核,衰变后的核称为子核。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称为衰变能。反应过程可以用反应式表示,也可以用衰变纲图来表示。

(一)α衰变

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α粒子的转变过程称为α衰变,衰变后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反应式为

44

22A A Z

Z X Y He Q --→++(衰变能)

前提条件:只有母核与子核的静止质量之差大于α粒子的静止质量时,衰变能大于零,衰变才可能发生。

重核易发生α衰变。图1-5 从镭到氡的衰变纲图。

(二)β衰变

原子核自发的放射出电子(β-

粒子)或正电子(β+

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的转变过程称为β衰变。反应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