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材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1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3)特殊技术和特定结构组合化学。它包括激光喷涂组合化学 研究,主客体组装组合化学等。
(4)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新型中、低温(600—800℃)区工 作的固体复合氧化物电解质材料的探索和筛选。
(5)从热力学平衡角度研究材料的相态、结构及稳定性,
获得所需材料体系的相图,同时进行性能测定,由此全
面掌握不同组成、结构和工作温度下的材料特性。
13
1.1.3 功能材料的分类
目前主要是根据材料的物质性、或功能性、应用性 进行分类。
(一)根据材料的物质性进行分类 1、金属功能材料 2、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 3、有机功能材料 4、复合功能材料
1功能材料概论
14
(二)根据材料的功能性进行分类
按照材料的物理化学功能进行分类:
1.光学功能材料(按在具体应用中所发挥的效能和作用)
⑨光记录材料 例:碲、碲合金、稀土类合金
1功能材料概论
15
2、电学功能材料 例:防静电材料 3、磁学功能材料 例:磁带、磁盘 4、声学功能材料 例:音响设备、仪器 5、力学功能材料 例:高结晶材料、超高强材料 6、热学功能材料 例:显示、测量 7、化学功能材料 ①分离功能材料 例:分离膜、离子交换树脂 ②反应功能材料 例:高分子试剂、高分子催化剂 ③生物功能材料 例:固定化酶、生物反应器 8、生物医学功能材料 例:人工肾、人工心肺 9、核功能材料
1功能材料概论
24
③磁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 如光磁效应、热磁效应、磁冷冻效应和磁性转变效应等 ④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 如形状记忆效应、热弹性效应、机械化学效应、压电效 应、电致伸缩、光压效应、声光效应、光弹性效应和磁 致伸缩效应等。
1功能材料概论
25
按材料种类分,功能材料还可分为:金属功 能材料、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和有机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课件
化学气相沉积是利用气态 物质在加热的基材表面发 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沉 积物的制备方法。
电化学沉积是利用电解液 中的离子在电极上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生成固态沉 积物的制备方法。
溶胶-凝胶法是利用溶液 中的前驱体在加热条件下 发生水解和缩聚反应,形 成凝胶,再经过干燥和热 处理得到固态产物的方法 。
生物法
应用领域拓展挑战
虽然功能材料在某些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拓 展其应用领域。
功能材料的发展前景
01
02
03
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功 能材料的应用领域将越来 越广泛,如能源、环保、 医疗、航空航天等。
创新发展
未来功能材料将不断涌现 出新的品种和性能更优的 材料,如新型高温超导材 料、纳米材料等。
产业升级
随着功能材料产业的不断 发展,将促进相关产业升 级和转型,如智能制造、 新能源等。
THANKS
谢谢
利用功能材料实现高效储能, 如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电子信息领域
总结词
功能材料在电子信息领域中具有广泛 的应用,涉及集成电路、显示技术、 通信技术等。
集成电路
利用功能材料制造微电子器件,实现 高速、低功耗的集成电路。
显示技术
利用功能材料制造液晶显示器、有机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显示器件。
通信技术
利用功能材料实现高速、大容量的通 信传输,如光纤通信和5G通信。
生物医学领域
总结词
功能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涉及 医疗器械、药物传递、生物成像等。
药物传递
利用功能材料实现药物的靶向传递和控释,提高 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ABCD
功能材料课件ppt课件
物理气相沉积(PVD)
通过物理方法将固体材料转化为气态,再沉积到基材上,如真空镀膜 。
溶胶-凝胶法(Sol-Gel)
通过控制化学反应,将前驱体溶液转化为凝胶,再经过热处理制备功 能材料。
化学合成法
通过化学反应将简单物质转化为复杂物质,如合成高分子材料、复合 材料等。
加工技术
机械加工
激光加工
利用机械力对材料进行切削、磨削等加工 ,以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产品。
包括材料的反射率、透射率、折射率 等。这些性能决定了材料在光学设备 和器件中的使用效果。
热性能
包括材料的热导率、热膨胀系数、比 热容等。这些性能决定了材料在热设 备和系统中的使用效果。
03
功能积(CVD)
利用气态物质在固体表面上的化学反应来制备功能材料,如薄膜、涂 层等。
绿色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过程需要更 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如使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耗 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智能化
通过先进的制备技术和结构设计,实现功能材料的智能化 ,如自适应、自修复、自感知等特性,以满足复杂环境和 动态变化的需求。
生物医学应用
功能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用于药物 传递、组织工程和生物成像等,为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提 供有力支持。
实例
高温超导材料
高温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具有超导 性的材料,可用于制造超导线圈、超导电 缆等。
石墨烯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有高导 电性、高导热性、高强度等特性,可用于 制造电子元器件、电池电极等。
生物可降解塑料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被 微生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的塑料材料,可用 于替代传统塑料,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物理方法将固体材料转化为气态,再沉积到基材上,如真空镀膜 。
溶胶-凝胶法(Sol-Gel)
通过控制化学反应,将前驱体溶液转化为凝胶,再经过热处理制备功 能材料。
化学合成法
通过化学反应将简单物质转化为复杂物质,如合成高分子材料、复合 材料等。
加工技术
机械加工
激光加工
利用机械力对材料进行切削、磨削等加工 ,以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产品。
包括材料的反射率、透射率、折射率 等。这些性能决定了材料在光学设备 和器件中的使用效果。
热性能
包括材料的热导率、热膨胀系数、比 热容等。这些性能决定了材料在热设 备和系统中的使用效果。
03
功能积(CVD)
利用气态物质在固体表面上的化学反应来制备功能材料,如薄膜、涂 层等。
绿色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功能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过程需要更 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如使用可再生资源、降低能耗 和减少废弃物排放。
智能化
通过先进的制备技术和结构设计,实现功能材料的智能化 ,如自适应、自修复、自感知等特性,以满足复杂环境和 动态变化的需求。
生物医学应用
功能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用于药物 传递、组织工程和生物成像等,为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提 供有力支持。
实例
高温超导材料
高温超导材料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具有超导 性的材料,可用于制造超导线圈、超导电 缆等。
石墨烯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二维材料,具有高导 电性、高导热性、高强度等特性,可用于 制造电子元器件、电池电极等。
生物可降解塑料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被 微生物分解为无害物质的塑料材料,可用 于替代传统塑料,减少环境污染。
《功能材料隐身》课件
隐身技术重要性
在现代战争和国防安全中,隐身技术 对于提高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和突防 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
1 2
功能材料在雷达隐身中的应用
利用吸波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等,吸收和散射 雷达波,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
功能材料在红外隐身中的应用
利用热辐射控制材料、红外遮蔽材料等,降低目 标的红外辐射强度,实现红外隐身。
热损耗型功能材料隐身案例
总结词
利用热损耗型功能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和散射热辐射, 从而达到隐身效果。
详细描述
热损耗型功能材料主要通过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实现对热 辐射的损耗。这些材料能够将热辐射转化为热能,并通 过材料的热传导和热对流将热量散失到环境中。常见的 热损耗型功能材料包括热辐射涂层、隔热材料等。
磁损耗型功能材料
总结词
具有高磁导率、低磁损耗特性,通过吸收和散射电磁波达到 隐身效果。
详细描述
磁损耗型功能材料如铁氧体、磁性纤维等,具有高磁导率、 低磁损耗的特性。这类材料能够吸收和散射电磁波,减少电 磁波的反射和传播,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实现隐身效 果。
热损耗型功能材料
总结词
具有高热导率、低热容特性,通过快速散热降低红外辐射实现隐身效果。
可见光隐身的原理与技术
可见光隐身原理
通过降低目标的反射率和改变目标的颜色 等方式,降低目标在人眼和可见光探测器
上的信号强度,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
迷彩涂料
采用与环境颜色相近的涂料,降低目标的 可见性。
可见光隐身技术
采用迷彩涂料、光学伪装等技术手段,实 现可见光隐身。
光学伪装
通过使用光学仪器和装置,改变目标的颜 色和形状,使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从 而提高目标的隐身性能。
在现代战争和国防安全中,隐身技术 对于提高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和突防 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功能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应用
1 2
功能材料在雷达隐身中的应用
利用吸波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等,吸收和散射 雷达波,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
功能材料在红外隐身中的应用
利用热辐射控制材料、红外遮蔽材料等,降低目 标的红外辐射强度,实现红外隐身。
热损耗型功能材料隐身案例
总结词
利用热损耗型功能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和散射热辐射, 从而达到隐身效果。
详细描述
热损耗型功能材料主要通过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实现对热 辐射的损耗。这些材料能够将热辐射转化为热能,并通 过材料的热传导和热对流将热量散失到环境中。常见的 热损耗型功能材料包括热辐射涂层、隔热材料等。
磁损耗型功能材料
总结词
具有高磁导率、低磁损耗特性,通过吸收和散射电磁波达到 隐身效果。
详细描述
磁损耗型功能材料如铁氧体、磁性纤维等,具有高磁导率、 低磁损耗的特性。这类材料能够吸收和散射电磁波,减少电 磁波的反射和传播,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实现隐身效 果。
热损耗型功能材料
总结词
具有高热导率、低热容特性,通过快速散热降低红外辐射实现隐身效果。
可见光隐身的原理与技术
可见光隐身原理
通过降低目标的反射率和改变目标的颜色 等方式,降低目标在人眼和可见光探测器
上的信号强度,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
迷彩涂料
采用与环境颜色相近的涂料,降低目标的 可见性。
可见光隐身技术
采用迷彩涂料、光学伪装等技术手段,实 现可见光隐身。
光学伪装
通过使用光学仪器和装置,改变目标的颜 色和形状,使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从 而提高目标的隐身性能。
《功能材料概论》课件
功能材料与结构材料相对,后者主要关注材料的强度、硬度、耐久性等结构特性,而功能材料则更注重 材料的特殊功能和用途。
功能材料的特性包括电、磁、热、光、化学、生物等性质,这些性质在特定的外部刺激下会发生改变, 从而实现对外部环境的响应和调控。
分类
根据功能性质,功能材料可以分为电子 功能材料、磁功能材料、热功能材料、 光学功能材料、化学功能材料和生物功 能材料等。
功能材料在水力发电、海洋能利用等领域 应用广泛,如水轮机叶片材料、海洋能转 换材料等。
生物医学领域
生物医学领域概述
功能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涉及医疗器械、生 物医用材料、药物载体等多个方向。
医疗器械领域应用
功能材料在医疗器械制造中应用广泛,如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等医 疗设备材料。
根据应用领域,功能材料可以分为能源领域 功能材料、环境领域功能材料、医疗领域功 能材料、信息领域功能材料等。
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功能材料 可以分为金属功能材料、无机非金 属功能材料、有机功能材料和高分 子功能材料等。
02 功能材料的特性与性能
特性
物理特性
功能材料通常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如超导性、半导性、 磁性、光学性能等。这些特性使得功能材料在特定条件下 能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质。
化学特性
功能材料的化学特性包括稳定性、抗氧化性、耐腐蚀性等 。这些特性决定了材料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生物特性
某些功能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如人工关节、牙齿等。这些材料需要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 相容性,以减少排斥反应。
性能
力学性能
功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硬度、 强度、韧性等。这些性能决定了 材料在受力条件下的表现,对于 材料的加工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
功能材料的特性包括电、磁、热、光、化学、生物等性质,这些性质在特定的外部刺激下会发生改变, 从而实现对外部环境的响应和调控。
分类
根据功能性质,功能材料可以分为电子 功能材料、磁功能材料、热功能材料、 光学功能材料、化学功能材料和生物功 能材料等。
功能材料在水力发电、海洋能利用等领域 应用广泛,如水轮机叶片材料、海洋能转 换材料等。
生物医学领域
生物医学领域概述
功能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涉及医疗器械、生 物医用材料、药物载体等多个方向。
医疗器械领域应用
功能材料在医疗器械制造中应用广泛,如人工关节、心脏起搏器等医 疗设备材料。
根据应用领域,功能材料可以分为能源领域 功能材料、环境领域功能材料、医疗领域功 能材料、信息领域功能材料等。
根据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功能材料 可以分为金属功能材料、无机非金 属功能材料、有机功能材料和高分 子功能材料等。
02 功能材料的特性与性能
特性
物理特性
功能材料通常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如超导性、半导性、 磁性、光学性能等。这些特性使得功能材料在特定条件下 能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质。
化学特性
功能材料的化学特性包括稳定性、抗氧化性、耐腐蚀性等 。这些特性决定了材料在各种环境下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生物特性
某些功能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如人工关节、牙齿等。这些材料需要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 相容性,以减少排斥反应。
性能
力学性能
功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硬度、 强度、韧性等。这些性能决定了 材料在受力条件下的表现,对于 材料的加工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
功能材料-磁性材料课件
第三章 磁性材料-§3.1 软磁材料
3、高斯织构硅钢片
结构特点:
➢ 易磁化方向[100]与轧制方向平行 ➢ 难磁化方向[111]与轧制方向成55角
轧 [100] 制 方 向
55
[111] [110]
➢ 中等磁化方向[110]与轧制方向成90角
横向
高斯织构硅钢片具有磁各向异性,沿[100](轧制方向)磁性能最佳。
3、主要用途
直流磁场下工作的磁性元件,如电磁铁和继电器的铁芯。
第三章 磁性材料-§3.1 软磁材料
电工用硅钢片
在纯铁中加入1.04.0%Si的铁碳硅合金。 Si的加入,提高了电阻率,从而减少涡流损耗。
1、电工用硅钢片的种类
硅钢片按生产方法、结晶织构和磁性能的分类:
电工用硅钢片
热轧非织构(无取向)硅钢片 冷轧非织构(无取向)硅钢片 冷轧高斯织构(单取向)硅钢片 冷轧立方织构(双取向)硅钢片
150·cm,为1J79铁镍合金的2~3倍。 ➢ 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较高。
例如1J16的硬度和耐磨性比1J79合金高,适用于磁头等磁性器件。 ➢ 密度较低。
可以减轻磁性元件的铁芯质量。 ➢ 对应力敏感性小。
适于在冲击、振动等环境下工作。 ➢ 合金的时效性良好。
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其磁性变化不大。
第三章 磁性材料-§3.1 软磁材料
2、铁铝合金的主要应用
铁和铝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铁铝合金的磁性能与铁镍合金类似, 同时还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因此是铁镍合金的一种替代材料,适用于 电子变压器、磁头和磁致伸缩换能器等方面。
铁铝合金的牌号、主要成分、特点和用途
牌号 铝含量 /%
特点
主要用途
1J6
功能高分子材料ppt课件
A. 丙烯酸钠是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成分 B. 高吸水性树脂成品是线型结构 C. 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一种可降解的塑料 D. 高分子制成的“人造金属”能够导电导热,所以有金属光泽
随堂练习
2. 下列关于功能高分子材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生物高分子材料、隐身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等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B. 高分子分离膜可用于海水淡化、分离工业废水、浓缩天然果汁等 C. 高分子药物和有机玻璃都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D. 纤维素难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其链间有多个氢键
聚丙烯纤维很难降解,根据其结构特点,你建议寻找哪类高分子材料替代 聚丙烯? 聚丙烯纤维特点:无毒、疏水性的线型高分子材料; 可以用聚酯类线型性高分子材料代替,实现可降解;且聚乳酸比普通聚酯类相 比,既能降解,又可再生!
微生物降解材料 聚乳酸
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主要用于制造 可降解纤维、可降解塑料和医用材料。以淀粉为原料,先水解为葡萄糖,再在 乳酸菌的作用下将葡萄糖转变为乳酸,乳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聚合成聚乳酸。 聚乳酸材料废弃后,先水解成乳酸,乳酸在微生物和氧气的作用下可生成CO2 和H2O。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过程。
第五章 第二节 高分子材料
一、通用高分子材料 二、功能高分子材料
第五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功能高分子材料
一、高吸水性树脂 二、微生物降解材料
三、高分子分离膜
生活答疑
疫情期间曾“一罩难求”,有不法分子用纸张(天然纤维素)代替口罩材料, 你知道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真假吗?
纤维素(多糖)
聚丙烯
➢ 加水鉴别吸水性:纸张有亲水基,能吸水;聚丙烯无亲水基,不吸水; ➢ 燃烧法鉴别:纸张燃烧后灰烬易碾碎;合成纤维燃烧时刺鼻呛味,燃烧后
随堂练习
2. 下列关于功能高分子材料,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生物高分子材料、隐身材料、液晶高分子材料等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B. 高分子分离膜可用于海水淡化、分离工业废水、浓缩天然果汁等 C. 高分子药物和有机玻璃都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D. 纤维素难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其链间有多个氢键
聚丙烯纤维很难降解,根据其结构特点,你建议寻找哪类高分子材料替代 聚丙烯? 聚丙烯纤维特点:无毒、疏水性的线型高分子材料; 可以用聚酯类线型性高分子材料代替,实现可降解;且聚乳酸比普通聚酯类相 比,既能降解,又可再生!
微生物降解材料 聚乳酸
聚乳酸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主要用于制造 可降解纤维、可降解塑料和医用材料。以淀粉为原料,先水解为葡萄糖,再在 乳酸菌的作用下将葡萄糖转变为乳酸,乳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聚合成聚乳酸。 聚乳酸材料废弃后,先水解成乳酸,乳酸在微生物和氧气的作用下可生成CO2 和H2O。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过程。
第五章 第二节 高分子材料
一、通用高分子材料 二、功能高分子材料
第五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功能高分子材料
一、高吸水性树脂 二、微生物降解材料
三、高分子分离膜
生活答疑
疫情期间曾“一罩难求”,有不法分子用纸张(天然纤维素)代替口罩材料, 你知道如何用简单的方法鉴别真假吗?
纤维素(多糖)
聚丙烯
➢ 加水鉴别吸水性:纸张有亲水基,能吸水;聚丙烯无亲水基,不吸水; ➢ 燃烧法鉴别:纸张燃烧后灰烬易碾碎;合成纤维燃烧时刺鼻呛味,燃烧后
新型高性能功能材料优秀课件
A2B Mg2Ni,Ti2Ni
A2-xNxB1-yMy (x<2,y<1)
A及N——吸氢量较大的金属 (ⅡA,ⅢB,ⅣB,ⅤB族金属) B及M——过渡金属 (ⅥB,ⅦB,Ⅷ,ⅠB,ⅡB,ⅢA,ⅣA族) Mm ——混合稀土金属
Chapter6 Metallic Materials
28
碳纳米管——迄今为止最好的储氢材料
① 贮氢容器
重量轻、体积小——氢以金属氢化物形式存在 于贮氢合金之中,密度比相同湿度、压力条件 下的气态氢大1000倍;
Application 贮氢容器
节省能量,安全可靠——用贮氢合金贮氢,无 需高压及贮存液氢的极低温设备和绝热措施。
TiNi 记忆合金眼镜架
第二节 贮氢合金
一、贮氢合金的定义及分类 贮氢合金是一种能在晶体的空隙中大量贮存氢原子
的合金材料。这种合金具有可逆吸、放氢的神奇特性。 氢原子很容易进入合金内并与之形成金属氢化物,可 以贮存相当于合金自身体积1000~3000倍的氢气。
表13-1
储氢原理
➢ 一个金属原子能与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 氢原子结合,生成稳定的金属氢化物,同 时放出热量。
碳纳米管储氢示意图(红点为氢原子)
迄今为止,具有使用价值的贮氢合金材料主要有 三大类:稀土系、钛系和镁系列贮氢合金。
1.稀土系贮氢合金 2.钛系贮氢合金
(1)钛铁系贮氢合金 (2)钛锰系贮氢合金 3.镁系贮氢合金 二、贮氢合金材料的应用
1.镍金属氢化物电池 2.热泵、空调及热贮存 3.氢能汽车
贮氢材料的应用
Chapter6 Metallic Materials
3
形状记忆合金
一、形状记忆效应
具有一定形状的固体材料,在某一低温状态下经过 塑性变形后,通过加热到这种材料固有的某一临界温 度以上时,材料又恢复到初始形状的现象,称为形状 记忆效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纱布使用参数
致谢
非常感谢赵晓蕾老师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对我们小组 的悉心指导。虽然遇到各种困难,但在老师指导下,最 终顺利完成实验内容,在此表示感谢。
汇报完毕,感谢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请指正。
Thanks
Novel Mussel-Inspired Injectable Self-Healing Hydrogel
with Anti-Biofoul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 Property
汇 报 人:宁漂
2015.12.21
2 Synthesis
3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responsive storage and To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rmal-induced gelation was due to cathechols’ coupling reactions after oxidation.
4 实验结果
4.5 PDADMAC特征黏度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 1.86、2.60、
3.35dL/g ➢浸渍浓度:50mg/L ➢浸渍时间:30min ➢浸渍温度:6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层纱布 ➢染菌24h
在一定浸渍浓度下,PDADMAC的特征黏度越大,纱 布抗菌率越高,特征黏度对纱布抗菌率的影响较大。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mages of uncoated and DNODN hydrogel coated microwell dishes after exposureto Caco-2 cells for 48 h are shown to demonstrate exceptional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against cell attachment of The DNODN hydrogel。
Thanks
4 conclusions
4 实验结果
4.1 PDADMAC浸渍浓度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1.86dL/g ➢浸渍浓度:10、30、 50、
70、90、110mg/L ➢浸渍时间:15min ➢浸渍温度:2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层纱布 ➢染菌24h
4 实验结果
4 conclusions
1、 we have developed a novel injectable thermosensitive self-healing hydrogel DNODN with anti-biofouling property.
2、 The thermosensitive property and shearing thinning behavior of the hydrogel allow it injectable in vivo at body temperature. 3 、the anti-biofouling properties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s. 4、The self-mending DNODN hydrogel can withstand high strain and repeated deformation and quickly recover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5、 structure through the catechol-mediated reconstruction of hydrogen bonding and aromatic interactions, thus reducing the infl ammation risk in bio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4 实验结果
4.7 纱布使用层数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 1.86dL/g ➢浸渍浓度:50mg/L ➢浸渍时间:30min ➢浸渍温度:6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1、3、5、7层纱布 ➢染菌24h
纱布使用层数对其抗菌效果有一定影响,抗菌率随着使用层数增加 而增加。纱布层数过多时,病人会有不舒适感。因此,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合适的使用层数十分必要。
但是,浸渍温度过高时,会造 成能源浪费。因此,选择60℃为较 佳浸渍温度。
抗菌纱布制备工艺参数
4 实验结果
4.4 纱布的透湿性测定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 1.86、2.60、3.35dL/g ➢浸渍浓度:100、150、200、250 mg/L ➢浸渍时间:30min ➢浸渍温度:30℃ ➢单层纱布
3 Characteristic
essential of the hydrogel
3 Characteristic
Theself-healing mechanism
3 Characteristic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mages of uncoated and DNODN hydrogel coated microwell dishes after exposureto Caco-2 cells for 48 h are shown to demonstrate exceptional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against cell attachment of The DNODN hydrogel。
4 实验结果
4.3 纱布浸渍温度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1.86dL/g ➢浸渍浓度:50mg/L ➢浸渍时间:30min ➢浸渍温度:20、40、
60、80、10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层纱布 ➢染菌24h
4 实验结果
浸渍浓度、浸渍时间、烘干条 件一定时,纱布的抗菌率随着浸渍 温度提高而显著增加。
4 实验结果
4.6 纱布使用时间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 1.86dL/g ➢浸渍浓度:50mg/L ➢浸渍时间:30min ➢浸渍温度:6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层纱布 ➢染菌1、8、16、24h
纱布抗菌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含PDMDAAC 的抗菌纱布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持久性和快速性。
60、90、120min ➢浸渍温度:2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层纱布 ➢染菌24h
4 实验结果
浸渍浓度、浸渍温度、烘干条件一 定时,纱布的抗菌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增 加而提高。
当浸渍时间超过30min时,抗菌率 的增幅已趋于平缓。为了节约时间,提 高生产效率,选择30min为较佳浸渍时 间。
浸渍时间、浸渍温度、烘干条 件一定时,纱布抗菌率随着 PDADMAC浸渍浓度增大而提高。
当浸渍浓度为50mg/L时,抗 菌 率 已 达 到 96.75% 。 因 此 选 择 50mg/L进行下步实验,以期降低纱 布的制备成本。
4 实验结果
4.2 纱布浸渍时间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1.86dL/g ➢浸渍浓度:50mg/L ➢浸渍时间:15、30、
致谢
非常感谢赵晓蕾老师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对我们小组 的悉心指导。虽然遇到各种困难,但在老师指导下,最 终顺利完成实验内容,在此表示感谢。
汇报完毕,感谢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请指正。
Thanks
Novel Mussel-Inspired Injectable Self-Healing Hydrogel
with Anti-Biofoul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g Property
汇 报 人:宁漂
2015.12.21
2 Synthesis
3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responsive storage and To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rmal-induced gelation was due to cathechols’ coupling reactions after oxidation.
4 实验结果
4.5 PDADMAC特征黏度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 1.86、2.60、
3.35dL/g ➢浸渍浓度:50mg/L ➢浸渍时间:30min ➢浸渍温度:6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层纱布 ➢染菌24h
在一定浸渍浓度下,PDADMAC的特征黏度越大,纱 布抗菌率越高,特征黏度对纱布抗菌率的影响较大。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mages of uncoated and DNODN hydrogel coated microwell dishes after exposureto Caco-2 cells for 48 h are shown to demonstrate exceptional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against cell attachment of The DNODN hydrogel。
Thanks
4 conclusions
4 实验结果
4.1 PDADMAC浸渍浓度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1.86dL/g ➢浸渍浓度:10、30、 50、
70、90、110mg/L ➢浸渍时间:15min ➢浸渍温度:2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层纱布 ➢染菌24h
4 实验结果
4 conclusions
1、 we have developed a novel injectable thermosensitive self-healing hydrogel DNODN with anti-biofouling property.
2、 The thermosensitive property and shearing thinning behavior of the hydrogel allow it injectable in vivo at body temperature. 3 、the anti-biofouling properties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biofilms. 4、The self-mending DNODN hydrogel can withstand high strain and repeated deformation and quickly recover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5、 structure through the catechol-mediated reconstruction of hydrogen bonding and aromatic interactions, thus reducing the infl ammation risk in bio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4 实验结果
4.7 纱布使用层数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 1.86dL/g ➢浸渍浓度:50mg/L ➢浸渍时间:30min ➢浸渍温度:6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1、3、5、7层纱布 ➢染菌24h
纱布使用层数对其抗菌效果有一定影响,抗菌率随着使用层数增加 而增加。纱布层数过多时,病人会有不舒适感。因此,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合适的使用层数十分必要。
但是,浸渍温度过高时,会造 成能源浪费。因此,选择60℃为较 佳浸渍温度。
抗菌纱布制备工艺参数
4 实验结果
4.4 纱布的透湿性测定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 1.86、2.60、3.35dL/g ➢浸渍浓度:100、150、200、250 mg/L ➢浸渍时间:30min ➢浸渍温度:30℃ ➢单层纱布
3 Characteristic
essential of the hydrogel
3 Characteristic
Theself-healing mechanism
3 Characteristic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mages of uncoated and DNODN hydrogel coated microwell dishes after exposureto Caco-2 cells for 48 h are shown to demonstrate exceptional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against cell attachment of The DNODN hydrogel。
4 实验结果
4.3 纱布浸渍温度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1.86dL/g ➢浸渍浓度:50mg/L ➢浸渍时间:30min ➢浸渍温度:20、40、
60、80、10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层纱布 ➢染菌24h
4 实验结果
浸渍浓度、浸渍时间、烘干条 件一定时,纱布的抗菌率随着浸渍 温度提高而显著增加。
4 实验结果
4.6 纱布使用时间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 1.86dL/g ➢浸渍浓度:50mg/L ➢浸渍时间:30min ➢浸渍温度:6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层纱布 ➢染菌1、8、16、24h
纱布抗菌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含PDMDAAC 的抗菌纱布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持久性和快速性。
60、90、120min ➢浸渍温度:20℃ ➢作用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 ➢单层纱布 ➢染菌24h
4 实验结果
浸渍浓度、浸渍温度、烘干条件一 定时,纱布的抗菌率随着浸渍时间的增 加而提高。
当浸渍时间超过30min时,抗菌率 的增幅已趋于平缓。为了节约时间,提 高生产效率,选择30min为较佳浸渍时 间。
浸渍时间、浸渍温度、烘干条 件一定时,纱布抗菌率随着 PDADMAC浸渍浓度增大而提高。
当浸渍浓度为50mg/L时,抗 菌 率 已 达 到 96.75% 。 因 此 选 择 50mg/L进行下步实验,以期降低纱 布的制备成本。
4 实验结果
4.2 纱布浸渍时间的影响
实验条件 ➢特征黏度:1.86dL/g ➢浸渍浓度:50mg/L ➢浸渍时间: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