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浅谈《论语》里的忠恕思想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2013011004

姓名:崔灵灵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浅谈《论语》里的忠恕思想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此有极其精微的阐释,并引曾子与门人论说(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资博辨。从而推论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的观点。这是后来学者大多认同的一个说法。而在《论语集注》关于该条的下面又引了程子的一段话。这里程子首先对“仁恕”、“忠恕”观念进行了区分——“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忠者天道。忠者无妄。忠者体。干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恕者人道。恕者行忠。恕者用。大本达道也。”

在这里“仁恕”的区别差异很小,难以理解,必须结合程子在论说“子贡”条时的论说才可以理解。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程子对此进行了解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恕也。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之别。”

从这两条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仁,是自然而然,发乎天理天性的行为;而恕可能是后天教育,伦理节制所要求的行为。这样一来,仁与恕的境界高下立判。因而程子才说:“恕则子贡或能免之,仁则非所己矣。”

我们再来看“忠恕”之别,这里程子截然的将二者划分开来,而以“道”来绾合。“忠”是天道,且是体,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内心本然

的认知”,永远存在。而“恕”不同,“恕”是人道,是用,是用以践行“忠”的,立足于“恕道”的所作所为,呈现出来,那就达到了“忠”的标准,是“忠”的意识的外化。因而“忠”更多的体现出客观性,有“忠”心,则可能衍出“恕”行为,而无“忠”心,则根本不可能去践行,也就没有“恕道”。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此条之下注解有一句是:“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於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从这条论述,可以看出由仁及道的思想。即,仁者之心,可见天理之周流无间。而之后朱熹又有这么一句“恕之事而仁之术”,意即践行恕道是达到仁的方法通途。这样一来,“恕”与“仁”又发生了联系。三者结合起来,我们不难看出,“忠恕”与“仁”的关系,即,践行恕道就是彰显内心本然存在的“忠”,通过这种践行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发乎天性、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崇高心理;“忠”是意识对“仁”的体味、认知,而“恕”则是在这一体认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行为。因而,践行“恕道”、行“恕之事”,也就是彰显内心对“仁”的认同,从而复归“仁”。这是有关“仁”与“忠”、“恕”关系的界定,而孔子之学说大抵是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和以“礼”为卫持的“治人之学”,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忠恕与仁礼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不只在思想上深刻的影响了中华民族,同样,在文学艺术的创作、及其创作心理、创作范式,甚至在文艺批评、文本接受、审美观念方面同样有不容轻忽的作用。

“忠”作为内心的一种本然认知,它的存在是对“仁”,也就是儒家思想中的“道”的映现。在先秦之后的封建时代,“忠君”作为一种思想标的成为对臣民的要求。这一点反应在文学作品上,就引发了有关屈原忠贞问题的大讨论。

首先是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指出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司马迁着眼于从屈子的道德方面对其定性,并由此推论出其文学风貌。

后来刘向在《九叹?惜贤》扬雄在《法言》中都有对于屈原的论述,刘向一连用“夷由”、“介之推”、“晋申生”、“荆和氏”、“伍子胥”、“比干”等一系列忠诚之士作比,而扬雄则“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并言其智“如玉如莹,爰变丹青”。而关于屈原的批评在班固那里达到一个极峰。

在《离骚赞序》中班固犹能持中正之见,谓屈原“以忠信见疑”、“忠诚之情,怀不能已”,而在《离骚序》中却责其“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狂狷景行之士……”

不难看出这里班固对屈原的态度,而同时代的王逸则在《楚辞章句序》中,对班固的看法进行了激烈的批驳。指出屈原为人完全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形,俊彦之英”。

从以上论述中可知,有关屈原的讨论,都是基于其人格是否“忠贞”而进行的,由此出发,才有对其作品作出的不同的批评。如班固斥其浪

漫手法是“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而王逸则认为屈原是“依托《五经》而立义”作出了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的论述。

这一点直到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辨骚》出,才有了一个比较公允的看法。近代王国维也在《屈子文学之精神》引屈原自赞语“廉贞”一词称颂,由此“忠贞”之论方渐息。

如此看来“忠”便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一条极重要的标线。线上则其人作品,意义非凡,一旦触线成为线下,则不免受到非难。也由此可见“忠”这一信条,表现在独立的人格追求上即是“忠贞”,待施于他人则为忠信,我们可以理解为“尽心尽力”比如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然而,倘使这个“他人”指代国君,则“忠”即是“忠诚”、“忠义”这从孔子对“伯夷叔齐”的称许,以及历朝历代“遗民”、“贰臣”论的争议中可以看出。

那么,“恕”作为一种体现“忠”的行事原则,在本质上它更倾向于“仁”,也就是儒家常说的“仁恕”。

在道德上它又表现为“不怨”、“不愠”,即便有“怨愤”的情感,其表达也不能过分激烈,而要有所节制,以达到一种优游宛顺,从容不迫的君子容仪。这一点影响到现实政治领域,也就是发扬古诗的讽谏传统。即在对君主的谏诤中不能犯颜直谏,而要有策略的委婉的表现出来。这样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班固对屈原的批评,不仅在于对其忠贞的疑虑,更多的反而是屈原谏诤的方式太过激烈。“露才扬己、怨恶椒兰、忿怼沉江、归罪怀王”这种“以死相抗”的方式太过激烈,因而不

符合儒家的“恕道”精神,在这里“恕道”理应被解释为“温柔敦厚”。

既然在谏诤时,需要做到委屈宛顺,那么就不能面刺直讥,因而古诗的讽谏系统在这一情形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对《诗》的学习接受中,孔子提出了著名的“兴观群怨”说。并承认“怨刺”正是“忠”的表现,而委屈宛顺则又体现出“恕”的精神。

这一思想影响到对“诗学”的接受与批评,也就是孔子提出的“雅正”思想。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作出了明确的论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后来的《毛诗大序》可以说是在“思无邪”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它提出诗的作用正是在“正得失,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并扩展了风雅的含意深度,将变风变雅纳入诗教系统。

“忠恕”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仁”,所以夫子才在《论语?八佾》中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也就是能“恕”人之过。亦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朱熹与程子所说的“推己及人”。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同样有极其丰富的论述,孟子将之发展为“不忍人之心”。而在文学创作与接受中尤以杜甫的仁爱思想最显博大深沉。并且我们可以在他身上十分明确的看出其“仁爱”思想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由近及远,由亲而疏的流波过程的,然而始终不变的却是他那种“至诚”的情怀。

首先我们从的杜甫《月夜》来看: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很显然其“仁爱”思想首先表现为对妻女的爱。

从妻女而衍及到邻人,由邻人而想到陌生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又呈吴郎》)。他的仁爱思想是有一种递进深广的过程,而在这种深化中尤能见出其为人。

再看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单此一诗就可看出其情感的变动,由对幼子饿死的悲痛,然后进而联想到普通百姓:“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而《北征》一诗同样如此,有妻儿团聚的悲喜交集,归途中所见景象引发的感慨,对国师的忧虑,对中兴的期望。

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对个人生活窘迫之感念,进而联想到“大蔽天下”。可以说杜甫之“仁爱”思想,正是从“恕道”思想,也就是“不忍人之心”出发,进而上升至“己溺己饥”(“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孟子·离娄下》)的伟大情怀。而杜甫之所以能如此“蒿目时艰”,拥有如许深广的忧患意识与博大的情怀,其根本就在于其精神的出发点在于“恕道”。

而唐诗之所以能感动人心,大抵就在于这种“民胞物与”、山花山鸟时来相亲的人文主义精神。然而它们的出发点、精神思想的源头却是儒家的“恕道”精神,儒家的仁民爱物思想。

夫子之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通过上述对“忠恕”的分析理解,可以说我们对以“忠恕”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仁道主义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奉行忠恕之道,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更需要我们后来者继续贯之。

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课堂感悟

每周五的两节传统文化与价值观课程,为我们学习领悟先秦儒家文化、提升个人修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课上老师同我们一起学习理解《四书》,通过单独提问和两人合作朗读翻译其中重要圣人之言的方式,有地集中了听课精力,大家都在有意识地去理解某种思想的真正含义,在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帮助下真正实现融汇贯通。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已经在大学课堂并不多见,既然有效,需要继续保留。

其次,倘若每节课都采用这样的方式,不免久而久之使大家产生应付之心,便有悖初衷。倘若采用视频、音频、图画等形式加以辅之,或许课堂会更加高效和活跃。当然需要值得一提的是,老师的课件做的比较用心,在讲到某一观点之时,将准备好的与之有关的资料言论与之同步展现,大大地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和视野,自然也对知识的理解起到了更好的巩固。

或许,在学习这门课的时候应该有更多的书面展示,就像临近课程接受大概三周的那次随堂检测,就“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一句写出所知道的几种不同理解。题目一布置下,大家便有人作慌然状,课上未认真听课者自然脑袋空白,十分紧张(额,我也是小慌张了一把),而有人则不然。我想突然搞这样的突击,是该对大家认真听课有监督作用的吧。(纯属个人观点)

总之,还是靠大家自觉,真正热爱这门课,真正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化。以上是我学习这门课后的小小感悟,言语不足,妄谈妄谈。

中道管理—絜矩之道篇+试题答案

学习课程:中道管理—絜矩之道篇单选题 1.人最喜欢的是自动,而不是回答:正确 1. A 变动 2. B 不动 3. C 自动 4. D 被动 2.中国人一生只做四件事,即回答:正确 1. A 修、齐、养、平 2. B 理、齐、治、平 3. C 修、齐、治、平 4. D 修、齐、治、责 3.人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回答:正确 1. A 在职场中修炼自己 2. B 在商场中修炼自己 3. C 在情场中修炼自己 4. D 在战场中修炼自己 4.管理的第一目标是回答:正确 1. A 理人之道 2. B 絜矩之道 3. C 安人之道 4. D 经权之道 5.中国人强调回答:正确 1. A 以人为本

2. B 以事为本 3. C 以物为本 4. D 以神为本 6.任何事情都要守规矩却又不能死守规矩,这就是回答:正确 1. A 安人之道 2. B 成功之道 3. C 中庸之道 4. D 经权之道 7.M理论主张要让员工安心,就是回答:正确 1. A 要让员工获得最小的自由 2. B 要让员工获得最大的自由 3. C 要让员工获得最大的快乐 4. D 要让员工获得最小的快乐 8.中国人一生中四件事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回答:正确 1. A 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 2. B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 C 修身→齐家→平天下→治国 4. D 平天下→齐家→治国→修身 9.经权的实质就是回答:正确 1. A 要有所变 2. B 要有所变有所不变 3. C 要有所不变 4. D 经济和权力

10.絜矩之道总是在提醒领导者,从事科技的人更需要有回答:正确 1. A 恩心 2. B 坏心 3. C 仁心 4. D 良心 11.自动才会回答:错误 1. A 勤劳工作 2. B 推托工作 3. C 敷衍工作 4. D 不工作 12.很多主管到最后会被下属架空,主要的原因就是回答:正确 1. A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情 2. B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神 3. C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人 4. D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心 13.西方人强调回答:错误 1. A 以人为本 2. B 以神为本 3. C 以物为本 4. D 以事为本 14.絜矩之道的起点是回答:错误 1. A 规范化 2. B 制度化

孔子之处世之道

孔子之处世之道 孔子的中庸思想不仅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认识论和方 法论,同时也是一种有关现实生活的处世之道。 在《论语》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是有关孔子如何运用中庸之道来处理各种事宜的事例,如他对子路和冉有的同一问题即“闻斯行诸?”的不同回答,就是中庸之道在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体现(参见第九章)。但是,由于孔子对中庸之道的强调特别突出了“时中”的意义,而“时中”,如上所述,乃是一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境遇伦理学观点,有着“无可无不可”的特征,因此,它作为一种处世之道的灵活性经常有沦为“乡原”的圆猾性的危险,以至于鲁迅先生认为,中庸之道所培养的人格具有保守、卑怯的特征,他说:“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去,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一到全败,则又有‘命运’来做话柄,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但又无往而不合于圣道。这些现象,实在可以使中国人败亡,无论有没有外敌。”[鲁迅:《华盖集·通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由此可见,

在鲁迅先生看来,中庸是传统中国的“国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国民性”实际上又是一种“劣根性”,因而需要加以批判和改造。如此说来,则中庸之道如何可能配享“至德”的美誉呢?我认为,关于这一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中庸之道本身确实存在着向“乡原”转化的可能性,甚至可以说“乡原”人格确是传统国民性中的重要方面之一,故鲁迅先生所言是有根据的;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说,本来意义上的中庸之道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如孔子所说,是“民鲜久矣”。这一情形造成了人们对中庸之道的误解。故鲁迅先生所批判的中庸之道并不是孔子所讲的中庸之道,而只是中庸之道的变种。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作为一种处世哲学的孔子的中庸之道,做出全面的描述与概括。 在《论语》文本中,孔子直接论述中庸之道只有两次,一次即《论语·雍也》所说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另一次是《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而与中庸之道相关的论述,还有诸如《论语·里仁》:“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和《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以及《论语·先进》:“过犹不及”等。其中,“无适”,即“没有规定怎么做”之意,“无莫”,则是“没有规定不要怎么做”

忠恕之道

一、忠恕之道的内在意义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 儒家仁学的“一以贯之”的践行之道即是“忠恕”。“忠”与“恕”实只一道,即二者有着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而“恕”更为基本。循此“一以贯之”之道,不仅可以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可从中引申出来。 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忠恕二字。何为忠?何为恕?宋代朱熹先生解释这两个字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中心为忠,如心为恕。真正看见自己内心的标准,良知在哪里?是非在哪里?自己心里装着的判断是什么?这是忠。如心,就是将他人之心比如自己心,用自己的心跟他人换位思考,这样,你就变得宽容了。但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如果我们没有了自己的心,那这个世界上我们可比的标准就太多了。 你看邻居家的生活,是一个可比的标准。广告上的生活,是一个可比的标准。报纸上写的某个家庭的报道,也是一个可比的标准。世界峥嵘万象,纷纷纭纭,但是,自己的心在哪里呢? 其实,每一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要求自己的心灵,永远有定力,对自己保持一个正确的估价,你的忠诚度才能不减,这就是《论语》为什么一直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这个社会上,一天到晚求他人给一个机会,给个岗位,提携一下自己。对这么一个奔忙的人,不是说不对,但是一个根本的出发点,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二、忠恕之道教会了我们宽容,理解与感恩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总会有怀才不遇的时候,中国历史上,多少文人的感慨,就是生不逢时,没有得遇明君贤主!这个时候,内心是会动摇的,觉得我对自己生命的这份忠诚有人了解吗?我的这份忠诚能够嫁接到社会上进入一个职业岗位吗?这个时候,心是惶惑的。 孔子是怎么做的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自己通过学习,修炼,一切从自己的生命中寻找建立的依据,而不要动不动就抱怨,说这是老天爷不给我机会。动不动就去埋怨,这是别人挡了我的路。我们的心真做到不怨天,不尤人,那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不要到外在的客观标准上去寻找理由,而在内心建立起来自我估价,这就是一颗心的所在。只有这样的一颗心,真正建立起来了自我的判断,这种忠诚跟着就有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失误和不足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其实,儒家的经典,就是教给我们,这样一种由自省,认知,这样一个方式,找到生命建立,这样一条可行之路。有很多人知道自己不好,看见自己的过错,但是文过而饰非,所以孔子就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我们总是觉得看到一件事情自己错了,或者能力不及,追悔,然后就是为自己掩饰,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就说这是一个偶然事故,不自觉地把理由推到别人身上,我们缺少内心自讼的能力。 一个人内心温柔敦厚,有所涵养,保持一种反躬自省的能力,薄责于人。自己的心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这样,就会远离别人的抱怨,自己也不抱怨了,这实际上就已

中道管理—絜矩之道篇 试题答案

单选题 1.人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回答:正确 1. A 在职场中修炼自己 2. B 在商场中修炼自己 3. C 在情场中修炼自己 4. D 在战场中修炼自己 2.管理的第一目标是回答:正确 1. A 理人之道 2. B 絜矩之道 3. C 安人之道 4. D 经权之道 3.絜矩之道总是在提醒领导者,从事工商业的人更需要有回答:正确 1. A 恩心 2. B 良心 3. C 仁心 4. D 坏心 4.经权之道要凭良心,安人之道也要凭良心,而凭良心本身就是回答:正确 1. A 成功之道 2. B 安人之道 3. C 絜矩之道 4. D 经权之道 5.絜矩之道大部分都在讲回答:正确 1. A 有东西 2. B 没有东西 3. C 有形的东西

4. D 无形的东西 6.阳奉阴违基本上是一种什么的不正当行为回答:正确 1. A 落井下石 2. B 狂妄自大 3. C 假公济私 4. D 投机取巧 7.“矩”就是回答:正确 1. A 制度 2. B 规矩 3. C 承诺 4. D 要义 8.M理论主张要让员工安心,就是回答:正确 1. A 要让员工获得最小的自由 2. B 要让员工获得最大的自由 3. C 要让员工获得最大的快乐 4. D 要让员工获得最小的快乐 9.絜矩是在法制规矩的许可范围内,自己审慎度量,决定合理的应变,规矩其实就是回答:正确 1. A 制度 2. B 规矩 3. C 法律 4. D 法规 10.经权的实质就是回答:正确 1. A 要有所变 2. B 要有所变有所不变 3. C 要有所不变

4. D 经济和权力 11.絜矩之道就是回答:正确 1. A 设身处地 2. B 以人换人 3. C 将心比心 4. D 落井下石 12.人并不喜欢被动,恰恰相反,人是喜欢回答:正确 1. A 自动的 2. B 被动的 3. C 要动的 4. D 不动的 13.很多主管到最后会被下属架空,主要的原因就是回答:正确 1. A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情 2. B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神 3. C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人 4. D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心 14.西方人强调回答:正确 1. A 以人为本 2. B 以神为本 3. C 以物为本 4. D 以事为本 15.人和物不同,物是在人的无意识中自动,而人却应该回答:正确 1. A 在自己的无意识中自动 2. B 在自己的有意识中自动 3. C 在自己的有意识中不动

观《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有感

观<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有感 班级:111022 姓名:何俊军学号:06今天,我们班组织观看了于丹教授的《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我真的深有感触。因为我虽然看过听过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有许多都是夸夸其谈,让人感到华而不实,颇有战争年代大喊“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之嫌。但是于丹教授的《处世之道》让人不仅感到平实,贴近生活,而且很有哲理,看后实在是受益匪浅。 于丹的《处世之道》主要阐述了以下的几个道理: 一、利用孔子和弟子的问答:“弟子问孔子说:“老师,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阐述了人际关系中的对待“德”和“怨”的不同态度。告诉我们不能一味的以德报怨而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正如于丹教授所提出的如果有他人有负与你,对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对待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愦真正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我觉得这种做法真的很得当。既不主张消极的任其所为,也不宣扬积极的以怨报怨,真的能够指导我们正确的对人处事。看了于丹教授了这一处事的原则,我的心也开始明朗起来,我为以前自己没有体会到这一点而懊恼,因为在过往的工作中,虽然自己真真实实的去认认真真的做了,但却受到别人的非难和不理解而深深的苦恼,感到特别的不值和委屈,但是听了于丹教授的讲解,真的有如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大可不必有受委屈的感觉,也没有必要为这样的小事而耿耿于怀,我可以坦然的面对这一切,即:“以直报怨,”我想如果在人生和工作中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无论受到多大的伤害和打击对自身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都是可以坦然面对的,那么,在思想上,自己就战胜了自己,因为人说…理智是一棵树,情感是一片云,云经常被风刮得到处乱跑,而树被风刮走的,只是几片树叶?只有我们具备了坦然面对外界的种种,我们才不会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悲哀。 二、用孔子的“过犹不及”论阐述了,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甚至是亲人应当具有的“距离”美。于丹教授列举了一个豪猪相互取暖的故事阐明了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群体的温暖。其实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常常有这方面的困惑:为什么有时我明明是为了对方好,而对方却拒人于千里之外呢?我现在才真正的明白,和人相处真的不是越走得越近越好,而应该保持一定的“度”。同时呢,不要以爱的名义,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我也明白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多一些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和思考问题,那样就不会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到头来落得“两败俱伤,里外不是人”。说来其实真的很可笑,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曾有过“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别人”那个时候,我常常的苦恼,但是我就是找不到苦恼的原因,经于丹教授这样一讲,我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幼稚和可笑,我总是认为,自己身边的朋友和亲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总是觉得“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都是出于自己的一片爱,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爱却是建立在可笑的“自我”之中的,总是自然不自然的就站在“自我”的立场上去了,结果经常就会有许多的小矛盾和小摩擦发生。我想现在明白尚不晚,给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一个足够的个人的空间吧,给所有的人的爱都是要没有回报和没有负担的爱。不要认自己所爱的人感觉到这种爱是一种负担。 三、对待工作也要适度。用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说明了对待工作也要适度。于丹教授认为:“只要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因为这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 孔子是我国圣贤的典范,以下是我整理的孔子的为人之道论文,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中蕴含着很多关于做人的道理,影响深远,本文从君子之道、孝道、交友之道、修养之道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论语》君子孝道交友修养 《论语》一书主要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及孔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它不仅是在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在讲做人之道。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时代,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的状况,孔子主张恢复天下有道的局面,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此,他提出要正名,恢复天下正常秩序,而正名的关键在正人,正人的关键又在正己,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因此《论语》思想的核心就是“正人”,教导人们如何做人。 一君子之道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在《论语》一书中出现多达107次,君子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身居高位的贤者,二是道德高尚的人。了解君子内涵,对于我们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仁”是君子的基本要求,是君子人格的核心所在,子曰:“仁者,爱人。”就是强调要爱护别人,对人有爱心,能先人后己,为别人着想。孔子把仁爱看作君子一生的追求,君子要处处体现出仁善之心,为此,孔子提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但同时强调孝顺父母、敬重兄长乃仁爱之基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不过,儒家所讲的爱不仅仅是爱家人,

儒家有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爱人”又要求“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也就是博爱。 “义”是君子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所谓“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在对待“利”时,不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迷失自我。儒家并不一味地反对追求利欲,但更注重的是,在获取物质利益时,要“见利思义”,对物质的追求要符合道义,不按照道义而取得的利益对孔子而言是不屑一顾的。因此,孔子特别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正确的义利价值观,对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礼”是君子衡量言行举止的重要标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君子言行举止要特别符合礼仪规范,“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为人诚恳,尊重他人,懂得谦让,这样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立足社会。相反如果行为处事不遵礼制,就会带来危害。正如孔夫子所说的那样“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二孝道 孝道是社会伦理的核心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论语》一书中“孝”字出现了19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说明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尊敬师长,百善孝为先,学习文化知识要从做人开始。 孝道主要体现在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孝顺上。《论语·为政》记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此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活爹娘,简单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重之心,就跟养狗养马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孔子提出了以“敬”为核心内容的

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仁之方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律,它所提倡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思维模式和待人方式,对于我国现代道德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忠恕之道现代社会道德教育 “忠恕”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孔子仁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丰富的内容。“忠恕之道”作为一种道德原则、道德实践方法,在创造良好社会气氛、协调各阶层关系等方面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忠恕之道”仍是建构共同价值规范的基础,它对充实个体道德精神、提高社会成员道德责任感及对现代道德教育均有积极意义。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论语》记载,孔子对曾子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为了正确理解孔子的“忠恕”思想,有必要对作为儒家道德学说重要命题之一的”忠恕之道”的内涵进行考究。 1.“忠”的本体意义 《说文解字》认为“忠,敬也。从心中声”[1];“忠”是形声字,心是形旁,中是声旁。有学者认为“忠是会意字,从中,从心,心在中为忠”[2]。“忠”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8次,分布在15篇中。“对孔子思想里的‘忠’不能就其只言断语,作片面理解和阐释,而要全面加以领会,分析其实质。”[3] 孔子所说的“忠”首先指的是“忠人”。例如《论语》中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要使“人忠”必须从自己做起。其次是“忠事”。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论语·公冶长》)孔子赞令尹子“忠于职守”。忠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忠君”。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主对臣下以礼,实行礼仪道德,那么臣子对君主自然就“忠”了。 “忠”的本意是对人尽心竭力、诚心诚意、尽心尽力。例如,对待朋友要“忠告而善导之”(《论语·颜渊》),待人接物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自己的言行应当“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做人要“必有忠信

《哲学简史》4——7章注释

4-7章相关注释: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长(2)而民兴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5)。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注释】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个“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者人看待。(2)长长:尊重长辈。前一个“长”字作动词,意思是把长辈当作长辈看待。(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4)倍:通“背”,背弃。⑤絜(xie)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译文】 之所队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忠怒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感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差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

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心得体会

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心得体会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 宽宥所有人的过失,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尊严。以怨报怨,以德报 怨都不可取,要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也就是你的高尚人格,坦然 面对一切,这就是以直报怨。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 地方。我们今天都在说皮面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 的浪费。 子游说:“是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如果没事总跟在国君旁边,虽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不远了;有事没事总跟 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豪猪的哲学》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那怎样与朋友相处?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勿自辱焉。”(《论语-颜回》)“花未全开月未圆”,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前提“在其位,谋其政”:1、原则。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逋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处理事情,没有远近、亲疏,一切按道义行事。2、方式。重“行”,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 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为政》)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做事情要 考虑后果。其次要注重礼节。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 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好好修练自己,保持严

2017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孔子为人之道

2017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孔子为人之道 2017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孔子为人之道 孔子为人之道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为人之道文言文练习题 1.下列两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①观仲尼庙堂②景行行止 A.①参观,看②大B.①道教的庙宇②景仰 C.①景象②同“影D.①观察②景致,景色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高山仰止③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②景行行止④可谓至圣矣 A.两个“止”字意思相同,两个“至”字意思也相同 B.两个“止”字意思不同,两个“至”字意思也不同 C.两个“止”字意思相同,两个“至”字意思不同 D.两个“止”字意思不同,两个“至”字意思相同 3.对“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一句中的“折中”一词解释正确的一

项是 A.调节过与不及,使适中,即调和。 B.“折中”犹言判断,“折中于夫子”即以孔子的理论作为检验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 C.“折中”即折衷主义,指孔子把错误和正确的调和起来。 D.“折中”犹言“决断”,“折中于夫子”即对孔子的学说做出决断。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时则荣②学者宗之 A.①当时就光荣②读书人以他为头领 B.①在世时十分荣耀②读书人都尊崇他 C.①当时就光荣②读书人都尊崇他 D.①在世时十分荣耀②读书人以他为头领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

论语中的处世之道作为中国一代儒学大师,孔子其渊博的学识,广博的见闻,仁慈的爱心,是五千年历史人海中难以寻觅的。孔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人,而记载他光辉思想的《论语》更被誉为“东方的圣经”。 时至今日,孔子的言行依旧是个传奇,圣人之名,绝非虚言。他的宝贵思想影响了中华文化两千多年,他的一言一行都为无数的后世学者奉为楷模,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恰恰就是孔子思想在其行为中的集中表现,简短而精粹,却为万世师表,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享受的那种欢乐,同样是我们今天快乐的源泉。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什么是“仁”?按孔子的说法,就是要“爱人”,要“泛爱众”,即要关爱他人、关爱众人。孔子把“仁”看作是君子的标志,“仁”是人的安身立命的基点。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真正的仁人君子时时刻刻不能违背“仁”,仓促匆忙的时候不能违背,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不能违背。君子是仁者。 仁者乐,也就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乐观主义者。仁者为什么会快乐呢?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胸怀坦荡,就没有忧虑,不像有些人说起来比唱歌还好听,做的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做见不

得人的事,就时时刻刻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祸从天降。“仁者不忧”。孔子是一个快乐的人。他说他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开篇记的就是孔子说的几件快乐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是快乐的;会见远方的朋友是快乐的;人家不了解你,不赏识你,你也不要不快乐。 仁者寿,也就是说,君子比较长寿。古代人的寿命一般都比较短。但是,许多思想家寿命都比较长。排一张名单看看:孔子73岁,孟子、庄子84岁,墨子92岁,子思82岁,荀子75岁。究其原因,一是前面所说的乐观,快乐的人心理素质好;二是他们都注意修身养性。孔子不但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和不洁的食物,而且吃饭适度,“食不过饱”,更不会暴饮暴食。他虽然出门有车,但却经常走路,而且步速很快。孔子还爱好射箭、驾车、打猎、登山等体育运动。孔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比较符合现代科学所提倡的健康标准,这就是仁者之所以长寿的原因。 仁者和,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见解可以不同,但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小人追求各自的利益,拼个你死我活,却是餐桌上的酒肉朋友。《论语》中还有一句是“礼之用,和为贵”。胡锦涛同志说,我国历史上就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现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继承了“和谐”这个中华文

中道管理—经权之道篇(课程编号:B34)

中道管理—经权之道篇关闭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10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易经》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之一,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整体观的著作,《易经》包括√ A 天文 B 地理 C 人文 D 以上三项都是 正确答案: D 2. “道”就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管理学上,要讲究√ A M理论 B 絜矩之道 C 经权之道 D 安人之道 正确答案: C 3. 安人的原则不能变,但是安人的方法是√ A 不清楚 B 可变也可不变 C 经常要变的 D 永远不能变 正确答案: C

4. 变与不变是√ A 正确的 B 不对的 C 相对的 D 绝对的 正确答案: C 5. 权在经内是√ A 谨守分寸 B 具有弹性 C 擅自变更 D 离经叛道 正确答案: A 6. 判断下属对策好坏的标准在于√ A 政策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 B 对策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 C 政策是为公还是为私 D 对策是为公还是为私 正确答案: D 7. 经权密切配合,要求上下必须目标√ A 相抵触 B 一致 C 不同 D 背道而驰 正确答案: B

权不损人,就是√ A 尽量减少权宜的措施,以减少例外的比重 B 在权宜变通的时候,不可以损及他人 C 权不离经 D 经不离权 正确答案: B 9. 不易的叫做阳,变易的叫做阴,一阴一阳之谓√ A 阳 B 阴 C 路 D 道 正确答案: D 10. 经和权合起来,叫做√ A 安人 B 絜矩 C 经权 D M理论 正确答案: C 11. 处理管理问题的时候,应该坚持:原则不可变,方法应该变,即√ A 以不变应不变 B 以万变应不变 C 以变应万变 D 以不变应万变 正确答案: D

孔子经典名言精选

孔子经典名言精选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 善的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 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孔子《大学》 (财富能够修饰房屋,道德能够修饰身心,心胸宽广能够使身心 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 《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 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 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能够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不过日章;小人之道,的不过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 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 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逐步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浅谈《论语》里的忠恕思想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2013011004 姓名:崔灵灵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浅谈《论语》里的忠恕思想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此有极其精微的阐释,并引曾子与门人论说(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资博辨。从而推论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的观点。这是后来学者大多认同的一个说法。而在《论语集注》关于该条的下面又引了程子的一段话。这里程子首先对“仁恕”、“忠恕”观念进行了区分——“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忠者天道。忠者无妄。忠者体。干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恕者人道。恕者行忠。恕者用。大本达道也。” 在这里“仁恕”的区别差异很小,难以理解,必须结合程子在论说“子贡”条时的论说才可以理解。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程子对此进行了解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恕也。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之别。” 从这两条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仁,是自然而然,发乎天理天性的行为;而恕可能是后天教育,伦理节制所要求的行为。这样一来,仁与恕的境界高下立判。因而程子才说:“恕则子贡或能免之,仁则非所己矣。” 我们再来看“忠恕”之别,这里程子截然的将二者划分开来,而以“道”来绾合。“忠”是天道,且是体,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内心本然

的认知”,永远存在。而“恕”不同,“恕”是人道,是用,是用以践行“忠”的,立足于“恕道”的所作所为,呈现出来,那就达到了“忠”的标准,是“忠”的意识的外化。因而“忠”更多的体现出客观性,有“忠”心,则可能衍出“恕”行为,而无“忠”心,则根本不可能去践行,也就没有“恕道”。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此条之下注解有一句是:“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於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从这条论述,可以看出由仁及道的思想。即,仁者之心,可见天理之周流无间。而之后朱熹又有这么一句“恕之事而仁之术”,意即践行恕道是达到仁的方法通途。这样一来,“恕”与“仁”又发生了联系。三者结合起来,我们不难看出,“忠恕”与“仁”的关系,即,践行恕道就是彰显内心本然存在的“忠”,通过这种践行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发乎天性、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崇高心理;“忠”是意识对“仁”的体味、认知,而“恕”则是在这一体认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行为。因而,践行“恕道”、行“恕之事”,也就是彰显内心对“仁”的认同,从而复归“仁”。这是有关“仁”与“忠”、“恕”关系的界定,而孔子之学说大抵是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和以“礼”为卫持的“治人之学”,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忠恕与仁礼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不只在思想上深刻的影响了中华民族,同样,在文学艺术的创作、及其创作心理、创作范式,甚至在文艺批评、文本接受、审美观念方面同样有不容轻忽的作用。

论《大学》里的治国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里的治国之道 学号:xxxx 姓名:xxxx 专业:xxxx 学院:xxxx 日期:xxxx

《大学》里的治国之道 要想成教于国必须守孝悌、施仁慈。一家仁,一国才能兴仁,一家让,一国才能兴让。《大学》又分别以尧舜和桀纣为正反两面的例证揭示了修身和齐家对于治国的重要意义。 (一)絜矩之道的重要意义 继齐家、治国之后的第十章,平天下是《大学》修为的最高目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修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由内向外生发扩展的过程,即从修身、齐家、治国到最后的平天下。平天下的平是使天下太平。天下太平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担当,平天下是中国儒家伦理中很重要的思想。平天下的基础在齐家,对整个社会的治理要从整饬家庭伦理开始:一屋不扫,无以扫天下;一家不宁,无以宁天下;一家一族不太平,无以让国家和天下太平。《大学》能从小见大、从微见著,认识到起点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人生修为的方法论意义。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老老”是说国君或国家的各级领导人要孝敬老人,“而民兴孝”,而后全国民众都兴起重视老人的孝道。“上长长而民兴弟”,在上的人能够以长者为长,老百姓才会尊敬长者。“上恤孤而民不倍”,领导人能够抚恤孤寡,去爱惜那些飘零于世道之人,这个国家才会有爱,才不会违背人伦和人道。“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絜,指的是量围长的绳子,而“矩”就是量直角的一种角尺,就是讲究方圆规矩,可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君子有方圆,就是有了遵循道的标准。絜矩之道就是一种达到道的方法。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你厌恶上级那些对你不好的行为,就千万不要再以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下属。你所厌恶的下级那些毛病,千万不要故伎重演地用来面对上级。后面的先、后、左、右与前面的上下是相同结构,正好构成共同环境空间,呈现上、下、前、后、左、右六个纬度。意思是说,所有这些都要合乎絜矩之道。这样,一个君子才具有平天下的可能性,而且也只有这样的可能性,他才可能有一种真正的中正之心。 《大学》非常清楚地说明,只有治理好国家才能使天下平定,因此治国是平天下的前提。而作为国家领导,其德行修养对于国家和民众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二)仁政重民的施政原则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经?南山有台》说:“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只,语气词。全句是说,快乐的圣人君子啊,那就是人民的父母。真正去做一个君子,他是快乐的。君子有发自内心的和谐仁爱,并且拥有爱民如子的心性,可以作为民的父母。其原因就在于,“民之所好好之”,老百姓喜欢的东西,他也喜欢,“民之所恶恶之”,老百姓所厌恶的抵制的拒绝的,他也厌恶抵制和拒绝。“此之谓民之父母”,就是说,他的心和老百姓想到一起,命运和老百姓连在一起了,这样的人才能叫老百姓的父母。今天还有父母官、清官的说法,就是说爱民如子的意思。再如子弟兵,也是说他们和老百姓亲如一家,有这种深层的关系,老百姓才会放心,才会听从你的指挥,否则,国家就会出现动乱。

道家处世之道

道家处世之道 作者:杨杰《光明日报》(2016年09月26日16版)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关于处世之道的内容。刘歆指出,人际交往是“人道之本始,纪纲之大要”,有人际交往就会思考如何交往,因而古代众多思想家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处世之道。其中,道家以站在世俗之外的心态冷眼旁观,体会俗世种种,滋生出独特的处世智慧。道家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但是,长期以来道家处世之道备受误解,如以老子为阴谋论,以庄子为阿Q之“精神胜利法”或避世主义。充分挖掘道家处世之道,不仅有利于探索解决中国传统思想如何适应现代的问题,也有利于现代社会人们深入传统资源寻找解决其自身面临的困境。 其一,守柔与尚雌的处世技巧。 与其他诸子哲学相比,道家最显著的特点是守柔尚雌。老子在其书中以“母”“牝”“婴儿”“水”等外表柔弱之物为道的喻体以表示其对柔弱的崇尚。对此,《吕氏春秋》总结说“老子贵柔”。不仅仅是老子,庄子在其书中以颜回之卫、叶公子高使齐、颜阖傅卫灵公太子等故事说明,面对强者的压力,弱者的生存之道是以柔弱的姿态应对;支离疏“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却因其无用之德得以在混乱的世间生存,看似柔弱的残疾人在强者环伺的世界反而能自我保存。道家坚信“柔弱胜刚强”。《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种思维常被后世误解为阴谋论。其实,这里的“欲”不应强化解读,而应弱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即应接事务时采取低姿态,想要的结果自然而然会得到。 当代社会,为争夺更多资源、获得“成功”,多数人以力相争、崇尚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激烈竞争固然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成长,但同时也带来人心欲望张扬、社会短视浮躁的后果。道家守柔尚雌哲学一方面为个人提供了规避锋芒以实现目的的方法,另一方面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反思的角度与能力。 其二,节制与宽容的处世准则。 无论对自己的思虑还是欲望,道家都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望的节度等方法的修炼,以达到在应接他者时自己内心的安宁与祥和。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即是说饮食上保证自己吃饱喝足即可,不需要满汉全席、奢侈浪费。庄子批评惠施“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里庄子并不是反对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反对仅仅追求知识、不知追求生命自身,是为“逐万物而不反”。现代人们关注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冲突,更可见庄子的先见之明。 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即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一种宏阔的心态对待另一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但这并不是说道家主张无原则的原谅,老庄对道、德有自己的坚守。只是在他们看来,人性是贵“真”的,即在不受干扰的自然而然的情形下,人性的自我发显是真诚的、良善的。因此,一个宽容社会的形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所有人因循自我心灵的彰显,才会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当今社会有些人由于戾气严重而在处理事务时易于冲动,欲望的张扬与权力的霸道对个人人性造成伤害的同时也破坏了社会价值。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反省、不接受异己的存在是一个重要原因。以老庄之道收敛自己的性情,谨慎对待周遭的世界;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也要接受他者的不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应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处世原则。 最后,尚和与超越的处世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