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研究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的研究与反思
摘要:针对小学英语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学生主体;客观差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如何扭转小学教育的不良处境,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英语知识呢?我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总结了几点看法,希望能给正处于迷惑和困顿中的教师同仁少许帮助。
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占主导地位
小学英语新课标明确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占主导地位,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要求教师将这一教学理念融会贯通于自身的教学活动中。
我有幸听过几次交流课、观摩课,发现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选择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整节课从头到尾始终都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和互动,我认为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教学方式,严重违背了新课标相关的精神。
小学生由于年龄因素的限制,不容易对一件事物保持持久的兴趣,再加上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非常容易涣散,精神也不能很好地集中。如果教师对小学生的这一特征不能形成正确
的认识,课上45分钟的时间一直都在喋喋不休地向学生讲解知识,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管不顾,不但收不到自己预想中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对教师本人甚至英语教学都充满了排斥和厌恶。
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学习重大版小学英语三b unit 3 my favourite food 这部分知识时,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他们平时最喜欢的食物以及具体原因,并且以英语口头表达的形式对其进行简单描述,对于他们不会说的食物单词,我则在旁边给予指导,从头到尾始终以讨论会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并不对学生的讨论指手画脚、横加干涉。这样一来,就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更加热情、更加卖力地投入讨论活动中,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讨论的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展开。
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都能得到进步与发展
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进步与发展,这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将学生简单地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两个层次。对于“好学生”,教师往往想尽各种办法对其进行教育和辅导,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对于“差等生”则置之不理,在这些老师的观念里,
“坏学生”对于整个班级来说都是不良分子,应该彻底忽视他们,使其对于班级建设构不成任何威胁。这同样是对素质教育精神的彻底误解。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全面的培训,帮助学生实现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好学生”需要发展,难道“坏学生”就不需要了吗?这值得教师进行深刻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将学生分类,不过不是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粗略、随便地将他们划入“好学生”与“坏学生”的阵营,而是会根据他们的英语学习基础,将其分为“英语基础较好”和“英语成绩较弱”两个不同的层次,并对他们各自的英语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但是,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很好地理解和吸收,课下只需要少量的习题就能起到巩固的效果,他们需要的是更高层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会安排他们与父母在家里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英文句子等等,这些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等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对于英语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他们往往不能在课堂上对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还需要在课下进一步吸收和巩固,因此,课后习题相对来说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一般都会注意“适量”和“度”的原则,既真正帮助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又避免使学生感到压力和负担,实现两全其美的教学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但是我坚信,经过我们教师队伍的不断探索与改进,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们的小学英语教育事业一定会朝着
更好的方向和前景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小学英语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学科探究:小学教学,2010.
[2]王征秀.浅议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贵州教育教学研究,2002.
[3]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ellis 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