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
储量计算方法
金属、非金属矿产储量计算方法邓善德(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一、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矿体的自然形态是复杂的,且深埋地下,各种地质因素对矿体形态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在储量计算中只能近似的用规则的几何体来描述或代替真实的矿体,求出矿体的体积。
由于计算体积的方法不同,以及划分计算单元方法的差异,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储量计算方法在。
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多角形法(或最近地区法),断面法(包括垂直剖面法和水平断面法)及等值线法等,其中以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开采块段法和断面法最为常见。
现将几种常用的方法简要说明如下。
1.算术平均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储量计算方法,其实质是将整个形状不规则的矿体变为一个厚度和质量一致的板状体,即把勘探地段内全部勘探工程查明的矿体厚度、品位、矿石体重等数值,用算术平均的方法加以平均,分别求出其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和平均体重,然后按圈定的矿体面积,算出整个矿体的体积和矿石的储量。
算术平均法应用简便,适用于矿体厚度变化小,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矿产质量及开采条件比较简单的矿床。
2.地质块段法它是在算术平均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储量计算方法,此方法原理是将一个矿休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根据矿石的不同工业类型、不同品级、不同储量级别等地质特征将一个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厚度的理想板状体,即块段,然后在每个块段中用算术平均法(品位用加权平均法)的原则求出每个块段的储量。
各部分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储量。
地质块段法应用简便,可按实际需要计算矿体的不同部分的储量,通常用于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由单一钻探工程控制,钻孔偏离勘探线较远的矿床。
地质块段法按其投影方向的不同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和倾斜投影地质块段法。
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陡的矿床,水平投影地质块段法适用于矿体倾角较平缓的矿床,倾斜投影地质块段法因为计算较为繁琐,所以一般不常应用。
sec储量计算公式
sec储量计算公式以SEC储量计算公式为标题的文章储量计算是石油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评估油田或油藏中的可采储量,为开发和生产提供依据。
SEC(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储量计算公式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下面将介绍SEC储量计算公式的原理和应用。
一、SEC储量计算公式的原理SEC储量计算公式是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数据,结合油藏特征和开发计划,通过一系列的参数和公式,计算出储量的方法。
SEC储量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静态储量:即储层中原油、天然气或其他可采集的可用储量。
静态储量可以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储量评估方法获得。
2. 动态储量:即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够有效开采和生产的储量。
动态储量需要结合油藏特征、开发计划和工程参数进行估算。
3. 采收率:是指从油田中采取的原油、天然气或其他可采集物质的比例。
采收率是储量计算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受到油藏特征、开发方案和采收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SEC储量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计算储量:1. 储量区划:将油田或油藏划分为不同的储量区块,根据地质特征和开发计划确定每个区块的动态储量。
2. 储量评估: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数据,结合储量区块的特征,计算每个区块的动态储量。
3. 储量汇总:将各个储量区块的动态储量汇总计算,得到整个油田或油藏的储量。
二、SEC储量计算公式的应用SEC储量计算公式在石油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油田或油藏的储量计算。
应用SEC储量计算公式可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 储量评估:通过对油田或油藏的储量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其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2. 开发规划:根据储量计算结果,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和生产方案,优化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
3. 投资决策:储量计算是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重要依据,对于投资者来说,准确的储量计算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知识]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原理和一般过程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原理和一般过程自然界产出的矿体大多数是形态复杂和矿化不均一的,无论用哪种方法计算矿产储量,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储量间总存在着误差,只是误差的性质和大小可能不同而已。
我们的任务只是在于根据矿床(体)地质特征及其工程控制和地质研究程度,结合实际需要,找到既简便易行,又误差较小能满足要求的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就是人们把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形态复杂的矿体分割转变为体积与之大体相等、矿化相对均一的形态简单的几何体,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求得储量计算所需的各种参数,最后计算出矿产(矿石或金属)储量来。
储量计算的一般过程是:(1)确定矿床工业指标。
(2)圈定矿体边界或划分资源/储量计算块段。
(3)根据选择的计算方法,测算求得相应的资源储量计算参数:矿体(或矿段)面积 S,平均厚度M,矿石平均体重,平均品位,等等。
(4)计算矿体或矿块的体积V和矿石资源量/储量Q:或金属量P:(5)统计计算各矿体或块段的资源量/储量之和,即得矿床的总资源量/储量。
三、矿床工业指标的确定(一)矿床工业指标的概念和内容1 矿床工业指标的概念概念:矿床工业指标,简称工业指标,它是指在现行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原料质量和矿床开采条件所提出的要求,即衡量矿体能否为工业开采利用的规定标准。
意义:它常被用于圈定矿体和计算资源储量所依据的标准。
也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确定可采范围的重要依据。
工业指标的高低取决于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矿产资源方针、经济政策和矿石采、选、冶的技术水平等。
反过来,矿床工业指标直接影响着所圈定矿体的形态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储量的多少、采出矿石质量的高低及对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的正确认识,进而影响到确定矿床开采范围,生产规模、采矿方案和选矿工艺,开采中的损失与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等技术参数的确定;最终影响到矿山生产经营的技术经济效果、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程度和矿山服务年限等。
工业指标是地质与技术经济联合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平行断面法储量计算
实习十一平行断面法储量计算一、实习目的通过本实习,熟悉断面法计算储量的一般原理,掌握平行断面法储量计算的程序、方法和具体步骤。
二、实习要求1.掌握坑、钻及断面、块段等平均品位的计算方法。
2.用方格法计算面积。
3.计算出一个块段的铜储量,本应按不同级别的矿石分别计算储量,但因实习时间所限。
暂不要求。
4.本次实习只要求计算能利用储量,暂不能利用储量的计算可留作同学们课外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有关知识。
三、方法原理断面法计算储量,要求勘探工程有规律地布置,即沿垂直的或水平的剖面揭穿矿体,便于作出垂直的或水平的断面图(剖面图)。
应用若干个断面(或剖面)将矿体划分若干个块段,别计算这些块段的储量,然后将各块段的储量相加,即为矿体的总储量。
断面法是以勘探剖面(断面)图或中段平面图为基础的,它的实质是将剖面上的资料外推到控制范围中去。
根据断面是否彼此平行,可分为平行断面法和不平行断面法两种。
本次实习只应用平行断面法。
平行断面法的前提是勘探剖面(断面)之间是相互平行的,以两个断面间的块段作为储量计算基本单元,在断面图上根据既定的工业指标,先将矿体的边界圈定以后,利用求积仪或曲线仪,或采用透明方格纸、几何图形等方法,测量断面上矿体的面积,然后计算相邻断间各块段的体积。
再结合矿体各块段的平均品位和平均体重等参数,计算出各块段的矿石储和金属储量。
最后计算出总矿石储量和金属储量。
四、实习步骤1.应用透明方格纸测量第Ⅱ和第Ⅲ勘探线剖面图上能利用矿体的面积,并将测定结果经过比例尺换算后,填入表XI-3和表XI-4中。
2.计算块段的平均品位o应用上次实习计算的第Ⅱ剖面各勘探工程矿石的平均品位,并将这些值填入表11-1。
Ⅲ剖面各勘探工程矿石的平均品位,已在表XI-1中给出。
o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断面的平均品位,将计算结果填入表XI-1。
o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每一断面的平均品位,将计算结果填入表XI-2。
o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用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块段的矿石平均品位,完成表XI-3。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几种常见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固体储量估算方法主要是几何法和统计分析法。
一、几何法(一)断面法(剖面法)原理就是当矿体被一系列勘查断面横切为若干块段,就可以以这些断面图为基础,估算相邻两断面间的矿块储量乃至整个矿床储量。
分为垂直断面法和水平断面法。
第一步:计算体积1、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相对面积差(S1-S2)÷S1小于40%时,用梯形体积公式V=(S1+S2)×L÷2。
其中V为两断面间的矿体体积;L为相邻两剖面间的距离;S1、S2为相邻两端面上的矿体面积。
2、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相似,且其相对面积差(S1-S2)/S1大于40%时,选用截锥体积公式,即V=(S1+S2+√S1×S2)×L÷3。
其中V为两断面间的矿体体积;L为相邻两剖面间的距离;S1、S2为相邻两端面上的矿体面积。
3、当相邻两断面的矿体形状不同,不论面积相差多少,除油一对应边相等时,可用梯形体积公式外,其余均应选用似角柱体(辛浦生)公式,即V=[(S1+S2)÷2+2S m]×L÷3 =(S1+S2+4S m)×L÷6。
其中V为两断面间的矿体体积;L为相邻两剖面间的距离;S1、S2为相邻两端面上的矿体面积。
S m为似角柱体的平均断面面积。
4、当在相邻的两剖面中只有一个剖面有面积,而另一剖面上矿体已尖灭,或矿体两段边缘部分的块段只有一个断面控制时,其体积计算可根据剖面上的矿体面积形状或矿体尖灭特点不同选择不同公式。
(1)当矿体作楔尖灭时,块段体积用楔形公式计算。
V=L×S÷2(2)当矿体作锥形尖灭时,块段体积可用锥形公式计算。
V=L×S÷3第二步,计算两剖面间块段的矿石储量Q=V×d。
其中Q为块段矿石储量,V为块段的矿体体积,d为块段矿石平均体重。
第三步,计算出两剖面间块段的金属储量P=Q×C。
储量计算方法
油、气储量是油、气油气勘探开发的成果的综合反应,是发展石油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决策的基础。
油田地质工作这能否准确、及时的提供油、气储量数据,这关系到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油田建设投资的重大问题。
油、气储量计算的方法主要有容积法、类比法、概率法、物质平衡法、压降法、产量递减曲线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矿场不稳定试井法等,这些方法应用与不同的油、气田勘探和开发阶段以及吧同的地质条件。
储量计算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两类。
静态法用气藏静态地质参数,按气体所占孔隙空间容积算储量的方法,简称容积法;动态法则是利用气压力、产量、累积产量等随时间变化的生产动态料计算储量的方法,如物质平衡法(常称压降法)、弹性二相法(也常称气藏探边测试法)、产量递法、数学模型法等等。
容积法:在评价勘探中应用最多的容积法,适用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不同圈闭类型、储集类型和驱动方式的油、气藏。
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实质是确定油(气)在储层孔隙中所占的体积。
按照容积的基本计算公式,一定含气范围内的、地下温压条件下的气体积可表达为含气面积、有效厚度。
有效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的乘积。
对于天然气藏储量计算与油藏不同,天然气体积严重地受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地下气层温度和眼里比地面高得多,因而,当天然气被采出至地面时,由于温压降低,天然气体积大大的膨胀(一般为数百倍)。
如果要将地下天然气体积换算成地面标准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体积,也必须考虑天然气体积系数。
容积法是计算油气储量的基本方法,但主要适用与孔隙性气藏(及油藏气顶)。
对与裂缝型与裂缝-溶洞型气藏,难于应用容积法计算储量纯气藏天然气地质储量计算G = 0.01A ·h ·φ(1-Swi )/ Bgi= 0.01A ·h ·φ(1-Swi )Tsc·pi/ (T ·Psc·Zi)式中,G----气藏的原始地质储量,108m3;A----含气面积, km2;h----平均有效厚度, m;φ ----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Swi ----平均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Bgi ----平均天然气体积系数Tsc ----地面标准温度,K;(Tsc = 20ºC)Psc ----地面标准压力, MPa; (Psc = 0.101 MPa) T ----气层温度,K;pi ----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 MPa;Zi ----原始气体偏差系数,无因次量。
凝析气藏储量计算方法
凝析气藏储量计算方法
气藏储量计算是指根据油气藏的物理特征,利用统计学、概率论、数学建模等
方法,对油气藏的储量进行估算的过程。
其中,凝析气藏储量计算是指利用凝析气藏的特征,对凝析气藏的储量进行估算的过程。
凝析气藏储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凝析气藏的物理特征,利用统计学、概
率论、数学建模等方法,对凝析气藏的储量进行估算。
具体而言,凝析气藏储量计算的步骤主要包括:首先,根据凝析气藏的物理特征,建立凝析气藏的储量模型;其次,根据储量模型,利用统计学、概率论、数学建模等方法,对凝析气藏的储量进行估算;最后,根据估算结果,对凝析气藏的储量进行评价。
凝析气藏储量计算的优势在于:首先,凝析气藏储量计算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凝
析气藏的储量;其次,凝析气藏储量计算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凝析气藏的储量;最后,凝析气藏储量计算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凝析气藏的开发效率。
总之,凝析气藏储量计算是一种有效的储量估算方法,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凝
析气藏的储量,更有效地利用凝析气藏的储量,提高凝析气藏的开发效率,为凝析气藏的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是采矿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准确评估矿产资源的质量和储量,对于决策采矿规模、投资规划以及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在采矿业中的应用。
一、矿产资源评估方法1. 地质调查法:通过地质调查,获取矿产资源分布范围、形态和产状等信息,基于地质模型进行资源评估。
该方法适用于矿产资源初期评估,但由于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结果需谨慎解读。
2. 统计法:利用现有的矿产产量和储量数据,采用统计学原理进行推断和估计。
该方法适用于已有较完善的矿产开发数据的情况,但对于新矿床或矿产类型较为复杂的情况,其准确度有限。
3. 数学建模法:基于矿床的特征和统计规律,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资源评估。
常用的模型包括地统计学模型、地质模型和地软件模型等。
该方法依赖于大量的矿产数据和专业的数学建模能力,适用于较复杂的矿产资源评估工作。
二、储量计算方法1. 直接计量法:通过实地测量、钻探等方法,直接计算矿床中矿物质量和储量。
该方法适用于已经发现的矿床,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储量数据。
2. 空间插值法:在已有的矿床采样数据中,利用插值方法推算未采样地点的矿产储量。
该方法对采样网络要求较高,适用于含金属矿床的储量计算。
3. 概率统计法:利用概率统计理论和随机模拟方法,通过对矿床构造特征和分布的分析,计算矿床储量的概率分布。
该方法适用于矿床高度变异或储量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
三、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的应用1. 资源管理与规划:矿产资源评估可为矿业企业提供准确的资源数据,为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制定开采计划。
2. 投资决策:通过对矿产资源的评估和储量计算,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风险评估和回报预测,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3. 环境影响评价:矿产资源评估与储量计算有助于预测采矿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制定环保措施。
储量计算公式
储量计算公式储量计算公式是地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确定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储量。
储量是指地下岩石中所蕴藏的可采储量。
准确地计算储量对于能源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储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首先,要计算一个油藏的储量,需要准确地了解该油藏的几何结构、岩石物性、脆弱岩石和非脆弱岩石的比例、裂缝的存在等。
然后,通过实地勘探、地震、测井等方法获得有关数据,并应用储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常见的储量计算公式有体积法、含量法、比率法和历史数据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1. 体积法:体积法是根据岩石的几何结构和物性,通过计算油藏的体积来估算储量。
其公式为:储量 = 体积× 饱和度× 孔隙度× 储层厚度× 孔隙储层效应系数× 有效井密度。
其中,体积是储层的几何体积;饱和度是指油气的占有比例;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的孔隙空间比例;储层厚度是指岩石的有效储层厚度;孔隙储层效应系数是指孔隙度和饱和度的组合效应;有效井密度是指油井的裂缝密度。
2. 含量法:含量法是根据岩石中油气的含量来估算储量。
其公式为:储量 = 含油气面积× 面积× 厚度× 有效井密度× 饱和度。
其中,含油气面积是指地震资料中的含油气面积;面积是指地质剖面中含油气的岩性面积;厚度是指岩石的储层厚度。
3. 比率法:比率法是通过将某一指标与已知油气田的数据进行比较来估算储量。
常用的比率有原油富集系数、含油气比、采出率等。
4. 历史数据法:历史数据法是通过对已开采油气田的生产动态、损耗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来估算储量。
根据历史数据,结合生产阶段的地质信息和经验值,可以采用不同的公式进行推算,如Arps公式、Hubbert公式等。
在实际应用中,储量计算常常会结合多种计算方法,以提高计算准确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以及储层特性的差异性等因素。
地质储量计算公式
地质储量计算公式地质储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地质、物理学、数学等知识,借助勘探井、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等,利用数学模型对地下储集层的物理性质进行定量表征,从而推算出储集层内的油气储量。
地质储量的计算通常分为静态储量和动态储量两种。
静态储量是指储集层内在一定条件下的油气总量,通常使用地质储量公式进行计算。
该公式基于勘探与开发的地质模拟数据,考虑油气的原地藏量和可采储量。
以下是常用的静态地质储量公式:1.面积-厚度法(A-H法)A-H法是一种简化但常用的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它的基本公式如下:储量=A×H×Φ×S×Bo其中,A为储集体的有效面积,H为储集体的有效厚度,Φ为储集体的有效孔隙度,S为储集体的有效含油饱和度,Bo为原油体积系数。
2.容积法容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地质储量计算方法,它的基本公式如下:储量=A×H×Φ×S×Bo/FVF其中,FVF为油藏开采阶段的油品现场体积系数。
3.可采储量法可采储量法是基于地质、物理学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开发条件、开发方案等因素,对油气储量进行预测和计算。
其基本公式如下:储量=绝对可采储量×开采因素其中,绝对可采储量包括了可采储量的各种因素,如可采开发井网的布置、采油方式的选择等;开采因素受到开采方案、油藏物理性质等的影响。
动态储量是指油田或天然气田按一定的开采规律开发后,剩余待开采的储量量。
它通常通过动态模拟或预测来计算。
动态储量的计算要考虑开发方案、开采效率、油藏压力变化等因素。
总的来说,地质储量计算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物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利用各种数据和模型进行计算。
通过准确地计算地质储量,可以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是在矿产勘探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计算,是评价矿产资源的量化标准。
它以定量的方式表达矿床的可采资源,反映矿床的实际储量情况,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正确准确的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有助于更好地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规划,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矿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基本原理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是根据具体矿产资源情况,结合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按照国家规定的储量分类标准,采用均差法、编制分析法、统计比例法、基础数据法、抽样法等综合计算的结果性的评价方法,通过能源估算、可采容量估算以及具体矿床经济效益评价,定量计算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
计算步骤(1)源勘探结果调查。
根据相关的资料来收集每一个矿产资源的勘探及状况,主要包括:资源种类、结构形态、矿物特征、找矿概率、储量及储量率、埋藏特征等。
(2)择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有很多计算法则和方法,其中主要有:均差法、编制分析法、统计比例法、基础数据法、抽样法。
需要根据具体矿床的情况,选择比较合适的方法或法则,以适应不同矿床状况。
(3)立矿床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建立经济评价模型处理矿床经济效益评价,该模型应考虑到全部经济因素,如:矿产资源种类、储量大小、埋藏条件、采掘条件、经济指标等。
(4)源估算和可采容量估算。
根据矿床勘探情况,结合声纳定位、地质测量资料,估算矿床可采资源的能源和可采容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采掘方案。
(5)制计算结果。
根据以上步骤,按照国家发布的储量分类标准,结合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编制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结果。
结论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是评价矿产资源的量化标准,它需要从各方面考虑矿床的情况,采用多种计算法则和方法,结合经济效益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计算求出具体的结果,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助于矿业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是矿产勘探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计算中心。
矿产资源储量的分类及类型条件几何图形法储量计算的原理和一般
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几项工业指标是: 1)边界品位:指在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 作为区分矿与非矿的分界标准。 它直接影响着矿体形态的复杂程度、矿石平均品位的高低、矿石与金属 储量的多少。它一般界于尾矿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之间。 2)最低工业品位,是指对工业可采矿体、块段或单个工程中有用组分平 均含量的最低要求,亦即矿物原料回收价值与所付出费用平衡、利润率为 零的有用组分平均含量。 它是划分矿石品级,区分工业矿体(地段)与非工业矿体(地段)的分 界标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工业矿体边界特征和储量的多少。它常高于边 界品位,在圈定矿体时,往往与边界品位联合使用。 3) 最小可采厚度,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单层矿 体的最小厚度。原是区分能利用储量与暂不能利用储量的标准之一。 4)夹石剔除厚度(最大允许夹石厚度)是指在储量计算圈定矿体时,允 许夹在矿体中间非工业矿石(夹石)部分的最大厚度。 大于这一厚度的夹石应予以剔除,小于(等于)此厚度的夹石则合并于 矿体中连续采样计算储量。
中国地质大学远程教学
10
5.6.4
矿体圈定
(一) 矿体边界线的种类 零点边界线:矿体尖灭点的联线。 一般情况下,它与矿体自然边 界(矿体与围岩界线明显)或外边界线一致,表示各矿体大致分布范 围。 可采边界线:是指可供开采利用的矿体(矿块或块段)边界线 内边界线:连接边缘见矿工程所形成的边界线,表示由勘探工程 外边界线:用外推法确定的矿体边界线,表示矿体的可能分布范 围;它与内边界线间的储量的可靠程度要低于内边界线范围内的储量。 资源储量类别边界线:以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圈定,表示不同类别资 源储量分布范围的边界线。 自然(工业)类型边界线—以矿石自然(工业)类型划分标准确 定的边界线。 工业品级边界线—在能分采矿石工业类型边界线内,以工业品级 划分标准确定的边界线。
SD储量计算方法
SD储量计算方法SD(Stochastic Disaggregation)法是一种用于估计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储量信息分解为各个维度上的随机变量,以更好地捕捉不确定性和风险。
SD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储层的描述,在各个维度上引入随机因素,并通过模拟和统计方法来计算储量分布。
下面将介绍SD法的几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储层描述:这一步是对储层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储层类型、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工程数据来确定。
第二步,建立模拟模型:在这一步中,需要使用概率分布来描述每个储层参数的变异性。
常用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和三角分布等。
通过将每个参数的概率分布进行组合,可以建立一个多维概率模型。
第三步,生成模拟样本:在这一步中,需要根据每个参数的概率分布进行抽样,生成多个储层参数的组合。
通常使用随机数生成器来完成这一过程。
生成的模拟样本可以代表不同的储层实现。
第四步,进行模拟计算:在这一步中,需要使用建立的模拟样本来进行计算。
通过将模拟样本带入储量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每个样本对应的储量值。
可以使用数值方法、模型模拟或统计分析等不同方法来进行计算。
第五步,分析结果:在这一步中,需要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
可以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分位数等统计参数,了解储量分布的特征。
也可以通过可视化方法来展示结果,如直方图、散点图、箱线图等。
第六步,评估不确定性:在这一步中,需要评估模拟结果的不确定性。
可以使用敏感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来确定不同参数对储量估计的影响程度。
还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储层实现和参数组合,来评估储量的变化范围和可能的风险。
总结起来,SD法是一种用于估计储量的方法,通过将储层描述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引入模型,通过模拟和统计计算来得到储量分布。
通过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储量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做出更准确、可靠的资源评价和开发决策。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方法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方法一、温度流量法温度流量法以井探测数据为基础,通过测量地下水井中的温度和流量数据,来间接估算地热资源的储量。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沿深井的温度场和流体流入或流出的热量,计算地下岩石的热导率、比热容和储热能力。
二、地温深井法地温深井法是指通过钻探深井获取地下岩石的温度数据,并根据岩石的热导率和比热容计算地下岩石的热储能力。
该方法对地温场的分布规律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对不同深度的地温数据进行分析和拟合,可以推算出地下岩石的温度梯度和地热资源的储量。
三、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利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地热资源储量的估算。
该方法基于地下岩石的热传导和热对流输运原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等数值计算方法,模拟地下岩石的温度分布和流动场,从而得到地热资源的储量。
数值模拟法对地下岩石的物理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准确性要求较高,但可以更精细地描述地下的温度场分布。
四、地质分析法地质分析法是根据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和岩石热物性参数等地质信息,结合地下水体系的特点,对地热资源储量进行估算。
该方法通过对地质信息的分析,综合考虑地下岩石的类型、储层空间和透水性等因素,推算地下岩石的热容、热导率和热贮能力,从而估算地热资源的储量。
地质分析法对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工作量较大,但能在资源开发初期对资源的潜力进行快速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地热资源储量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实际开发利用的预测误差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综合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地勘察和观测数据,进行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提高地热资源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三)平衡法
教材P305 教材
3. 天然水驱、气顶驱和溶解气驱的混合驱动油藏 天然水驱、
N = {Np [Bt + (Rp - Rsi)Bg]- We + WpBw} /{Bt - Bti + mBti(Bg/Bgi - 1)} 式中
教材P323-325 教材随机模拟各个实现分别 计算储量,得到一个储量分布。 计算储量,得到一个储量分布。
N (l ) = ∑ Ai ⋅hi ⋅ φi S oi ρ oi / Boi
(l ) (l ) (l ) (l ) (l ) 1 n( l )
(l )
教材P313 教材
2. 正常压力条件下弹性水压驱动气藏
G Bgi = (G - Gp) Bg + We – WpBw
G = (GpBg - We + WpBw)/(Bg - Bgi)
体积守恒
原始气水接触面
教材P309 教材
四、 物质平衡方程式中各参数的确定 1. 生产统计数据
Np----累计采油量, 104m3 ; Wp----累积产水量, 104m3 ; Gp ----天然气的累计产气量, 104m3 ; Rp ----累积生产气油比, m3/ m3; pi ----原始地层压力,MPa ; p ----目前地层压力,MPa 。
方法比较
静 态 法 法 比法 法
10% 10%
动 态 法 法
法 法 法 法
P325
REVIEW
(如可能,最好同时用两种方法计算储量,进行比较、验证) 如可能,最好同时用两种方法计算储量,进行比较、验证) 教材P311 教材
储量计算方法的原理
弹性二相法是气藏开发早期或试采阶段的一种重要储量评价方法。
对于其推导过程,目前相关书籍和文献均直接从拟稳态阶段P wf 2与t 的直线关系式出发,然后根据该直线斜率的表达式推导出储量计算式。
本章对弹性二相法进行完整推导时发现,所谓的P wf 2与t 直线关系是基于两个假设前提而建立的;此外,本章还研究了气藏采出程度对该法精度的影响规律。
2.1弹性二相法的原理及误差分析2.1.1 弹性二相法的原理分析当气井以恒定产量生产,并进入拟稳态后,任一时刻t 的产能方程为:322wf 1.291103ln 4e w r q zT P P S Dq kh r μ-⎛⎫⨯-=-++ ⎪⎝⎭(2.1) 式中,P 为t 时刻的平均地层压力,MPa ;P wf 为t 时刻的井底流压,MPa ;q 为转换成标准状态下的日产气量,m 3/d ;μ为t 时刻井底流压和平均地层压力的平均值所对应的气体粘度,mPa·s ;Z 为t 时刻井底流压和平均地层压力的平均值所对应的偏差因子[20];T 为t 时刻的储层温度,K ;k 为储层的径向渗透率,mD ;h 为储层的有效厚度,m ;r e 为泄气区域的外边界半径,m ;r w 为井筒半径,m ;S 为表皮;D 为紊流系数,d/m 3。
当气藏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拟稳态,假设气体、岩石和束缚水的压缩性在短期内可忽略,则有:()i i ti sc G P P C q t -= (2.2)式中,P i 为原始地层压力,MPa ;G i 为原始地质储量转换为地面标准条件下的体积,m 3;t 为从投产到目前的累计生产时间,d 。
结合式(2.1)和(2.2)可消去平均地层压力得出:232sc e wf i sc i ti w 1.291100.472-ln sc q t q zT r P P S Dq G C kh r μ-⎛⎫⎛⎫⨯=-++ ⎪ ⎪⎝⎭⎝⎭ (2.3) 整理可得:2322sc i sc sc e wf i sc i ti i ti w 2 1.291100.472-ln q Pt q t q zT r P P S Dq G C G C kh r μ-⎛⎫⎛⎫⨯=-+++ ⎪ ⎪⎝⎭⎝⎭ (2.4)假设:2sc i ti 0q t G C ⎛⎫= ⎪⎝⎭(2.5) 则式(2.4)可简化为:322sc i sc e wf i sc i ti w 2 1.291100.472-ln q Pt q zT r P P S Dq G C kh r μ-⎛⎫⨯=-++ ⎪⎝⎭(2.6) 令⎪⎪⎭⎫ ⎝⎛++⨯-=-sc w e sc 32i 472.0ln 10291.1Dq S r r kh T z q P μα (2.7)sc i i ti2q P G C β=(2.8) 则式(2.6)可简化为: t P βα-2w f =(2.9)这表明当气藏进入拟稳态时,井底流压平方与时间呈直线关系,如下图2.1所示。
油气资源评价讲稿-第四讲(储量计算方法)
SEC guidelines: PDP for each well. PUD for 8 offsets
根据SEC:PDP位于每口井周围,其周围8个方块为PUD
Psc Ti Z i Bgi Tsc pi
Psc——地面标准压力,MPa;Tsc——地面标准温度,K; Pi——原始地层 压力,MPa;Ti——原始地层温度,K;Zi——原始气体偏差系数,小数。
某油田的地质概况
断块化的滚动背斜 一东西向的主断层横贯整 个构造 中新世的倒转构造将古沉 积中心抬升 A油藏接近三角洲前缘砂体 据估计油藏占据了整个构 造
随着油田内加密井的钻探,构造解释发生变化
Net Pay distribution affects isopach maps.
纯产层的分布对于等值线图的绘制有影响
Proved Limits affected by:
证实边界受以下因素影响:
New wells: structure and stratigraphy. 新井:构造或地层的 Production performance.生产动态
–3722m
Net Pay Isopach Map at Time 3第三阶段纯
产层等厚图
Draw new net pay isopach map.
绘制新的纯产层等厚图
Define Proved limits.
圈出证实边界
Summary and Conclusions
总结与结论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changes as infill wells drilled in the fiel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利用各种方法、各种技术手段获得大量有关矿床的数据,这些数据是计算储量的原始材料。
计算储量通常的步骤如下:(1)工业指标及其确定方法:1)工业指标:工业指标是圈定矿体时的标准。
主要有下列个项:可采厚度(最低可采厚度):可采厚度是指当矿石质量符合工业要求时,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可以被开采利用的单层矿体的最小厚度。
矿体厚度小于此项指标者,目前就不易开采,因经济上不合算。
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平均品位):工业品位是工业上可利用的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只有矿段或矿体的平均品位达到工业品位时,才能计算工业储量。
最低工业品位的实质是在充分满足国家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并使矿石在开采和加工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尽可能合理的前提下寻找矿石重金属含量的最低标准。
所以确定工业品位应考虑的因素是:国家需要和该矿种的稀缺程度;资源利用程度;经济因素,如产品成本及其与市场价格的关系;技术条件,如矿石开采和加工得难易程度等。
工业品位和可采厚度对于不同矿种和地区各不相同,就是同一矿床,在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也有变化。
边界品位:边界品位是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的最低品位。
矿体的单个样品的品位不能低于边界品位。
最低米百分比(米百分率、米百分值):对于品位高、厚度小的矿体,其厚度虽然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因其品位高,开采仍然合算,故在其厚度与品位之乘积达到最低米百分比时,仍可计算工业储量。
计算公式为:K=M×C。
(K-最低米百分比(m%);M-矿体可采厚度(m);C-矿石工业品位(%))。
夹石剔除厚度(最大夹石厚度):夹石剔除厚度实质矿体中必须剔除的非工业部分,即驾驶的最大允许厚度。
它主要决定于矿体的产状、贫化率及开采条件等。
小于此指标的夹石可混入矿体一并计算储量。
夹石剔除厚度定得过小,可以提高矿石品位,但导致矿体形状复杂化,定得过大,会使矿体形状简化,但品位降低。
有害杂质的平均允许含量:有害杂质的平均允许含量是指矿段或矿体内对产品质量和加工生产过程有不良影响的成分的最大允许平均含量,是衡量矿石质量和利用性能的重要指标。
对于一些直接用来冶炼或加工利用的富矿及一些非金属矿(如耐火材料、熔剂原料等)更是一项重要的要求。
伴生有益组分:伴生有益组分是指与主要组分相伴生的、在加工或开采过程中可以回收或对产品质量有益的组分。
当前,综合利用已是日程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伴生有益组分的价值越来越大。
由于综合利用矿体内部或邻近的伴生元素,往往使不少矿床“一矿变多矿”、“死矿变活矿”。
储量计算方法目前已有的储量计算方法很多,下面着重介绍找矿,评价阶段常用的算术平均法和地质块段法。
(一)算术平均法该法的实质是把形态不规则的矿体,改变为一个理想的具有同等厚度的板状体,其周边就是矿体的边界。
计算方法是先根据探矿工程平面图(或投影图)上圈出矿体边界,测定其面积(若为投影面积,需换算成真面积。
见后面块段法的面积换算)。
然后用算术平均法求出矿体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平均体重。
最后按下面公式计算:矿体体积:V=SxM式中:V一矿体体积(下同);S一矿体面积;M一矿体平均厚度。
矿石储量: Q=VxD式中:Q一矿石储量(下同;D一矿石平均体重。
矿体金属储量:P=QxC式中:P一金属储量: C一矿石平均品位。
(二)地质块段法地质块段法实际上是算术平均法的一种,其不同之处是将矿体按照不同的勘探程度、储量级别、矿床的开采顺序等划分成数个块段,然后按块段分别计算储量,整个矿体储量即是各块段储量之和。
具体计算方法是首先根据矿体产状,选用矿体水平投影图(缓倾斜矿体)或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在图上圈出矿体可采边界线,按要求划分块段。
然后分别测定各块段面积S (系矿块投影面积),根据各探矿工程所获得的资料,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每个块段的平均品位C,平均体重D和平均厚度M(为平均视厚度,即垂直或水平厚度)。
因为矿体的真面积与真厚度之乘积等于投影面积与投影面之法线厚度之积具体按下面步骤计算:1.块段体积:V=S x M如果测定的面积为块段的垂直投影面积,则块段平均厚度M为块段的水平厚度;若测定的面积为块段的水平投影面积,则块段平均厚度为矿块的垂直厚度。
2.块段的矿石量:Q=V XD3.块段的金属量:P=QxC矿体的总储量即为各块段储量之和。
如果计算时采用的矿体平均厚度为真厚度,而面积是测定的投影面积,这时应把真厚度换算成视厚度(即水平或垂直厚度)。
或者将投形面积换算成矿体的真面积。
面积换算公式如下:S= Sˊ/sinβ式中:S一矿块真面积;Sˊ一矿块投影面积;β一矿体倾角。
常用储量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条件1)断面法:将矿体用若干个剖面截成若干个块段,分别计算每个块段的储量,然后将各块段的储量和起来既得到矿体的储量。
这种用断面划分块段求储量的方法叫断面法。
如果是用一系列垂直剖面划分块段而计算储量者,叫做垂直断面法;用一系列水平断面划分块段计算储量者,叫水平断面法。
在垂直断面法中,如果断面与断面之间平行,称为平行断面法;若不平行则为不平行断面法。
平行断面法的优点在于断面图保持了矿体断面的真实形状,直观的反映了地质构造特征;储量计算时,可根据出量级别、矿石类型、工业品级等的要求任意划分块段,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任意形状的矿床都可用断面法。
因其优点较多,称为目前最常用的储量计算方法。
2)算术平均法:这种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将整个矿体的各种参数都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求得其平均值,从而计算矿体的储量。
他一般是利用水平投影图或垂直纵投影图来进行的,有时也在平行矿体倾斜面的投影图上进行。
算术平均法是所有储量计算方法中最简单的方法,也无须做复杂的图件。
因此,在矿点检查、矿区评价阶段常用这种方法计算。
当探矿工程数量较少,分布又不均匀,矿体各项指标值变化较大时,此法仅能得出粗略的计算结果。
此法没有按矿石类型、工业品级、储量级别等划分块段分别计算。
因此在勘探阶段很少用这种方法。
3)地质块断法:在计算方法上,地质块断法和算术平均法基本一样,所不同者仅在于它不是将整个矿体一起计算,而是按需要将矿体划分成若干块断,每个块断都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出块断的储量。
有时根据指标值的变化特点,也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所有块断储量之和即为全矿体的储量。
地质块断法具有算术平均法的所有优点,同时还弥补了算术平均法不能按需要划分块断的缺点。
它可以是用在任何大小、形状和产状的矿体上,特别是层状、似层状、透镜状矿体,而且勘查方法对它也没有影响。
因此,地质块断法成为目前勘探阶段储量计算的主要方法之一。
4)开采块断法:当矿体被坑道切割成许多开采块断时,常用此法计算储量。
它是分别计算各开采块断的储量,然后将所有块断的储量相加即为总储量。
这种方法要求绘制矿体的垂直投影图,有时还要绘制沿矿体倾斜面的投影图。
在图上将各块断及其所测得的厚度、品位等资料标出,以便计算各块断中各指标的平均值。
此方法适用于矿床用坑道勘探,勘探程度较高,一般块断都是由四面坑道圈定出来的,仅有少数块断为三面圈定和二面圈定。
因此,在开采的矿山,用得很广泛。
5)等高线法:此方法的计算方法首先利用勘探工程所获得的矿体埋藏深度的资料,用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作出矿体底板(或顶板)的等高线图,然后以等高线密度大致相同的地段作为划分块断的依据(即每一块断矿体的倾角大致相等),最后再计算矿体的体积。
等高线法一般只适用于厚度稳定的层状矿床的储量计算。
对于这州区内厚度稳定的层状矿床,如大多数煤矿床特别适合。
这是因为褶皱变形后,用其他计算方法不易得到较精确的储量数字。
但是,对于水平的或倾斜平缓的矿体以及近直立的矿体则不适用。
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很小,作图及测量误差可能增大。
应用条件受限制较大是其主要缺点。
金矿的储量计算方法金矿石从找矿、评价、勘探到矿山开采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储量计算。
储量计算是对矿石的“质”和“量”的全面总结,是生产建设和企业投资的依据。
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计算参数应真实可靠,计算数据要准确无误,以保证储量数字的正确性。
一、金矿储量级别的分类和条件我国目前将金矿储量分为两类,即能利用储量(称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
并根据地质勘探控制程度又分为A、B、C、D四级。
矿床评价阶段探获的储量,主要是D级储量,可有部分C级储量。
C级储量是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其条件是:①基本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②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③基本确定了矿石工业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储量是用一定的勘探土程控制的储量,或虽用较密的工程控制,但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以及由D级以上储量外推部分的储量。
其条件是:①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②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③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
D级储量在金矿中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进一步勘探和矿山远景规划的储量;二是在一般金矿尿中,部分D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三是对小而复杂的矿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二、主要综合性图件的编绘(一)坑道(中段)地质平面图.1.图件的主要内容(1)坐标线,勘探线、该平面上各种探矿工程及编号。
(2)采样位置及编号、样品分析结果。
(3)各种地质界线及并产状,矿体编号.(4)图名、比例尺、图例及图签。
2.编图的基本方法(1)按坑道的范围,在图纸上画好平而坐标网及勘探线作为底图。
(2)利用坐标网和勘探线的控制,根据测量成果,在底图上画出坑道的几何外形和钻孔位置。
(3)根据坑道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将各种地质界线和采样位置按比例尺转绘到底图上对于沿脉坑道,当矿脉出露在壁上时,若坑道(中段)平面图以顶板标高为投影平面,应按矿脉产状,顺倾斜投影到顶板界线之一侧的延长线上仁将共交点, 按比例尺投绘到中段图的相应位置。
壁上矿体的采样位置也随矿脉产状投绘,此时样长即为矿脉的水平厚度。
(4)连接地质界线,并按产状外推地质界线于坑道之两侧,画上岩性花纹。
对含金矿脉依据采样分析资料和规定的工业指标,综合分析,合理地圈定矿体。
(二)垂直投影(纵投影图)的编绘此图通常为矿体倾角较陡时(>45°),作为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
它是把各项探矿工程揭露矿体的位置(点)投影到垂直平面上,用来圈定矿体范围,划分块段和储量级别,以便进行储量计算。
1.图件的主要内容(1)标高线、勘探线和矿体地麦出露线(一端或两瑞注明方向)。
(2)各项探矿工程的投影位置及编号,见矿工程旁注明矿体厚度及工程平均品位、钻孔还应注明矿芯采取率。
(3)矿体边界的投影线及切割矿体的脉岩、断层线及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