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尿蛋白是患有肾炎吗

合集下载

肾炎检查如何看化验单?

肾炎检查如何看化验单?

肾炎检查如何看化验单?引言肾炎是指肾脏发生炎症,通常是由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或药物引起的。

化验单是肾炎诊断中重要的依据之一,通过对化验单中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篇文章将详细解释肾炎常见化验指标的意义及其正常范围,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看肾炎的化验单。

1.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肾炎诊断的重要基础,通过观察尿液的外观和化验指标来判断肾脏功能的异常情况。

•尿液外观: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是黄色或琥珀色的,透明而无异味。

•尿比重:正常范围为1.010-1.025,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可能表明肾脏功能异常。

•尿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有微量的蛋白,大多数尿蛋白是被肾小球滤过的。

尿液蛋白的增加可能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的表现,常见于肾炎。

•尿红细胞: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增加可能表明肾脏发生出血,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尿白细胞:尿液中的白细胞数目增加可能是尿路感染的表现,也可见于肾盂肾炎等炎性病变。

2. 血液检查•血常规:肾炎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可能增高,反映了炎症反应的存在。

同时,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可能降低,反映了肾功能的异常。

•肾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

肾炎时,BUN 和肌酐的浓度可能升高,说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此外,血尿酸、肾小管再吸收和分泌功能的指标也有助于评估肾脏功能的损伤。

•血沉:肾炎时,炎症反应的存在会使血沉速度加快。

•免疫学检查:通过检测抗核抗体(ANA)等免疫学指标,可以评估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肾炎。

3. 其他检查•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通常通过测定血浆肌酐浓度来估算GFR的值,较低的GFR值可能是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的表现。

•肾脏超声: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形态和大小,帮助评估肾脏病变的程度和类型。

结论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化验单在肾炎的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尿常规和血液检查等指标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炎,进一步确认诊断和评估肾脏功能的损伤程度。

蛋白尿 诊疗指南

蛋白尿 诊疗指南

蛋白尿诊疗指南【概述】蛋白尿的定义是尿蛋白排泄量>150mg/24h。

无症状蛋白尿是在无症状的人群中检测到蛋白尿,可能是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病的最初表现,也可能是暂时性的或非进展性的尿检异常。

无症状蛋白尿多在体检时发现,健康人群普查时,蛋白尿的检出率在0.4%~4.9%。

根据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可分为间断性或持续性、直立性或非直立性、肾病性或非肾病性、孤立性或蛋白尿伴血尿等。

无症状蛋白尿患者的预后差异大,一般功能性、一过性的大多预后良好,进展至肾功能不全的少见;持续性、进展性蛋白尿可发展至终末期肾衰。

因此,应对无症状蛋白尿患者仔细检查蛋白尿原因,进行长期跟踪随访,掌握肾活检时机,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评估预后。

【临床表现】1、孤立性蛋白尿包括一些不同的临床疾病,可进一步分为“良性型”(包括功能性、特发性一过性、特发性间断性和直立性)和“持续型”(包括不同种类的肾脏疾病)。

(1)良性孤立性蛋白尿:这是在发热、剧烈运动、遇寒、精神压力和怀孕时常发生的蛋白尿类型,在一些急性疾病如充血性心衰时也可出现蛋白尿而无肾实质病变,故认为是功能性的。

蛋白尿是由于肾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的。

发热增加了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滤过率,一般在症状控制数天后蛋白尿就消失,与进展性肾病无关。

运动后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和肾小管重吸收降低所致。

26(2)特发性一过性蛋白尿:此型蛋白尿多见于儿童、青春期和年轻成人,是最常见的良性孤立性蛋白尿。

病人无症状,蛋白尿往往在常规筛查、体检时发现。

尿沉渣检查无明显异常,复查时蛋白尿消失,可能是生理性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

对于此型患者需重复进行尿蛋白检测,以确定是一过性、间断性还是持续型的蛋白尿。

(3)特发性间断性蛋白尿:此种类型的蛋白尿约50%与体位有关。

大部分患者年龄小于30 岁,肾功能正常、血压正常。

肾活检发现,约40%为正常或轻微病变;60%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病变;可见这一类型包括了一组不同类型的病人。

蛋白尿的名词解释

蛋白尿的名词解释

蛋白尿的名词解释蛋白尿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现象。

在健康人的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量较低,通常是少于150毫克/24小时。

一般来说,蛋白尿指尿液中24小时排出的蛋白质量超过150毫克,它是肾脏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

蛋白尿是许多疾病的早期征兆之一,它通常伴随着其他症状,如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蛋白尿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肾小管的异常吸收或再吸收功能受损、肾小球血管壁的炎症反应等因素引起的。

常见的引起蛋白尿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蛋白尿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质有一定的选择性,只能通过较小的分子量的物质才能通过滤过膜,而保留蛋白质。

然而,当肾小球滤过膜发生损伤或炎症反应时,它的选择性就会下降,导致大量的蛋白质通过滤过膜进入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蛋白尿的程度可以根据排泄的蛋白质量进行分级。

轻度蛋白尿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在0.15-0.50克/24小时之间;中度蛋白尿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在0.50-3.50克/24小时之间;重度蛋白尿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3.50克/24小时。

一般来说,蛋白尿的程度越重,其病情也就越严重。

除了肾脏疾病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蛋白尿。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会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的炎症反应,包括肾脏。

因此,患者常常出现蛋白尿和其他肾脏病症状。

治疗蛋白尿的方法通常包括控制原发病的进展、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小球滤过膜功能等。

对于原发病的治疗是最关键的,例如控制糖尿病、降低血压等。

此外,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运动等也是治疗蛋白尿的重要措施。

总结起来,蛋白尿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现象,常见于肾脏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

蛋白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膜功能异常相关,治疗方法包括控制原发病的进展、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小球滤过膜功能等。

尿蛋白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尿蛋白的分类和临床意义

尿蛋白是指在尿液中检测到的蛋白质,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1. 生理性尿蛋白:在健康人群中,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生理特性,会有少量蛋白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尿液中,这种蛋白质通常是小分子量的白蛋白和球蛋白,称为生理性尿蛋白。

2. 病理性尿蛋白:当肾脏受到损伤或疾病影响时,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会增加,导致蛋白质从血液中大量进入尿液中,这种蛋白质称为病理性尿蛋白。

病理性尿蛋白通常是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

尿蛋白的临床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测肾脏疾病:尿蛋白是肾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尿蛋白的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这些疾病。

2. 监测治疗效果:对于一些已经被诊断为肾脏疾病的患者,尿蛋白的检测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预测疾病风险:尿蛋白的检测还可以用于预测某些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

4. 评估营养状况:尿蛋白的检测还可以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如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等。

总之,尿蛋白的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肾脏和身体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

尿检中的尿蛋白、红白细胞水平都反映了什么

尿检中的尿蛋白、红白细胞水平都反映了什么

尿检中的尿蛋白、红白细胞水平都反映了什么很多人都以为尿常规检测不如血常规检测来的重要,但其实不然,尿液检验不仅仅能直观的反映出受检者泌尿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还可以间接的反映出受检者的肾病、糖尿病、肝胆疾病等情况。

那么,在临床检测中尿常规检测能够给我们透露什么样的信息呢?尿常规检测与血常规检测是否都值得我们关注呢?一、尿检中的尿蛋白当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尿毒症检查时,总是会有尿蛋白这个指标,但是很多人都表示不明白尿蛋白在尿检报告中含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尿蛋白水平值的变化都反映了受检者什么问题。

所谓的尿蛋白其实就是将受检者的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24小时以内的尿蛋白范围应该是小于或者等于0.15g的,且常规行的化验中应该为阴性;当检测的尿蛋白数值大于0.15g时,且化验呈阳性,那么就说明此时受检者出现了异常的尿蛋白情况。

在临床上,如果发现受检者的尿蛋白长期反映为阳性,那么则说明可能是肾脏发生了病变,因此临床上是可以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脏受损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结果的。

所以,我们如果发现自己的尿检中尿蛋白是异常的,就必须重视起这个问题来,并及时进行控制,避免病情出现持续性恶化。

在临床上导致人体出现尿蛋白的疾病有:肾小球、肾小管出现病变时,比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问题诱发肾动脉硬化时,均会出现尿蛋白;出现细菌性感染时,比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疾病会出现尿蛋白;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休克、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等,也会出现尿蛋白。

当然,除了以上疾病因素会导致人出现尿蛋白问题外,人也可能因为饮食的摄入情况而出现生理性尿蛋白,比如精神方面的刺激、剧烈的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因素都会使得人体出现暂时性的尿蛋白问题,所以,如果持续性持续尿蛋白那么就说明肾脏有病变,若只是暂时性的尿蛋白问题,则不必过于担心,肾脏疾病以外因素诱发的尿蛋白问题多数都是良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尿蛋白问题将逐渐好转。

尿蛋白质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质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质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是通过患者尿液经过检测而析出的一种蛋白质,对于健康者来说,通过面板尿蛋白的检测,一般是阴性,如果通过检测以后是阳性,这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的含量增加,这常常会预示着患者的肾脏功能发生了一些病变,这也是肾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检查的方法。

★1、临床意义
尿中若持续含有蛋白质,则应视为病理现象。

常见于急、慢性肾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其他情况有发热性疾病、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肾血管性高血压、甲状腺
功能亢进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败血症、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先兆子痫,以及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后等情况。

需要检测的人群:临床上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

★2、注意事项
检查前:禁止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禁止服用含蛋白质高的食物
检查时:放松身体,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
不适宜人群:没有
★3、相关疾病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小儿IgA肾病,小儿淀粉样变性病,妊娠合并癫痫,小儿糖尿病,盐敏感性高血压,小儿单纯性血尿,高原适应不全症,膀胱结石。

大量蛋白尿的名词解释

大量蛋白尿的名词解释

大量蛋白尿的名词解释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超过正常值。

一般而言,正常的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只占总尿量的百分之一以下。

当尿液中的蛋白质排出的数量增加时,就会导致蛋白尿。

蛋白尿的程度可以根据排出蛋白质的数量来进行分类。

当蛋白尿的蛋白质含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被称为大量蛋白尿。

以下是关于大量蛋白尿的一些相关名词解释:1. 肾病综合征:这是一种疾病,常常会导致大量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肾脏的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尿液中蛋白质过多。

2. 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的受损导致的。

当肾小球的功能受损时,会导致尿液中蛋白质过多。

3. 非炎症性蛋白尿:这种蛋白尿的产生与炎症无关。

非炎症性蛋白尿通常是由于肾脏病变、肾小球疾病、贫血或肝病等原因引起的。

4. 肾病进展:当大量蛋白尿长期存在时,会引起肾脏的破坏和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这种状况被称为肾病的进展。

5. 肾病终末期:当肾脏的功能受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肾病终末期。

这时,蛋白尿的程度会更加严重,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

6. 肾小管功能异常:肾小管是肾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了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当肾小管功能异常时,也可能导致蛋白尿的产生。

肾小管功能异常的原因可能与感染、药物或毒素等有关。

7. 高血压性肾病:高血压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往往会导致大量蛋白尿。

高血压性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对肾脏造成的损伤所致。

总体而言,大量蛋白尿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症状,它很可能会引起肾脏的功能障碍和破坏。

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止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肾炎性肾病的诊断标准

肾炎性肾病的诊断标准

肾炎性肾病的诊断标准肾炎性肾病是一组以肾小球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肾脏疾病,包括多种类型,如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等。

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掌握肾炎性肾病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临床表现。

肾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症状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蛋白尿是肾炎性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尿蛋白定量>3.5g/d或尿蛋白尿/肌酐比值>3.5mg/mmol。

血尿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水肿主要表现为面部、眼睑、下肢水肿,高血压是肾炎性肾病的常见并发症。

二、实验室检查。

肾炎性肾病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功能检查、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

其中,尿蛋白定量>3.5g/d是肾炎性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升高提示肾功能损害,血清白蛋白的下降提示肾病综合征。

三、肾脏活检。

肾脏活检是确诊肾炎性肾病的“金标准”,通过镜下观察肾小球和间质的病变情况,可明确诊断肾炎性肾病的类型和病变程度。

常见的肾脏病理类型包括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等。

四、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对于肾炎性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补体、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指标的检测。

补体C3、C4水平的下降提示免疫反应的活跃性,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的阳性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可能性。

五、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对于肾脏的形态和结构变化有一定的帮助,但并不能作为确诊肾炎性肾病的依据。

B超可用于评估肾脏大小、形态和肾实质的异常情况,CT和MRI可更清晰地显示肾脏的解剖结构和血管分布,有助于评估肾脏的病变程度和范围。

六、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还可以进行肾脏功能的评估、心脏彩超、眼底检查等辅助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情况。

综上所述,肾炎性肾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活检、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

蛋白尿的名词解释

蛋白尿的名词解释

蛋白尿的名词解释蛋白尿,即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低,通常被肾脏过滤和重吸收。

然而,某些疾病或身体异常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使得蛋白质泄漏至尿液中。

蛋白尿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等。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肾功能是否受损。

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通常用尿蛋白定性试纸或定量测定来检测。

蛋白尿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微量蛋白尿是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轻度增加,通常只能通过尿蛋白定量测定才能检测出来。

轻度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中等增加,通常可以通过尿蛋白定性试纸进行初步筛查。

大量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可能是肾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

蛋白尿的产生通常与肾小球滤过膜的异常有关。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可以选择性地阻止蛋白质进入尿液,但当肾小球滤过膜出现损伤或炎症时,蛋白质就会从血液中泄漏至尿液中。

这可能与炎症、免疫反应、血管紊乱等因素有关。

蛋白尿不仅是肾功能受损的指标,也可能是其他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症状之一。

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有关。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蛋白尿非常重要。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蛋白尿,医生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如,在糖尿病肾病中,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可以减少蛋白尿的发生和进展。

对于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蛋白尿,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肾脏替代治疗。

此外,个人生活习惯和饮食也可能影响蛋白尿的程度。

减少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调整饮食结构、戒烟限酒等都可能对蛋白尿的管理有一定帮助。

总之,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的现象,通常是肾脏功能受损的表现之一。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治疗蛋白尿需要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合适的方法,同时也需要注意个人生活习惯和饮食调整。

对于蛋白尿的患者来说,定期体检和积极治疗非常重要,以维护肾脏健康和整体健康。

尿蛋白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

尿蛋白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

尿蛋白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

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

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如果是尿蛋白1+长期存在的话,就是肾脏的微小病变,是需要积极的系统治疗的,另外生活饮食上必须注意:生活上,不能太劳累,预防感冒、感染;饮食上,低盐(浮肿严重者)、低脂、优质蛋白饮食,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及海产品、豆制品,戒烟禁酒。

正常情况下,尿中是不会出现蛋白的。

蛋白尿的发生主要取决于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滤过及肾小管的再吸收。

而不管是肾小球还是肾小管,其受损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发或继发性损伤导致肾脏局部微循环障碍,使肾脏组织缺血、缺氧,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使负荷减少或丧失,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高;同时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功能减弱或分泌蛋白增加,导致尿液蛋白增加,从而出现了蛋白尿。

蛋白尿2+,与尿毒症几步之遥?面对化验结果赫然的蛋白尿2+,恐怕每个人都不会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更不会有人想到尿毒症。

“蛋白尿2+,与尿毒症有没有关系?”如果有,两者又存在着怎样一个联系呢?病理学家告诉我们,蛋白尿、尿毒症都是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表现,只是所处的阶段不同。

蛋白尿产生时,肾脏的纤维化、硬化过程还只是处在肾脏纤维化的炎症性反应期。

此时,肾脏的病理变化只是肾小球局部出现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发发改变,肾脏通透性增加所致。

这一时期治疗难度相对较小,是阻断肾脏纤维化的最佳治疗时机,如得到规范治疗,损伤的肾脏完全有可能修复。

肾病患者却常常因没有身体不适而疏忽治疗,酿成了肾脏纤维化继续恶化进展。

当受损的肾小球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就会逐渐硬化、坏死。

随着肾脏纤维化过程中,大量致肾**物质及炎性介质的释放,更多的肾小球会继续受:受损→纤维化→硬化→坏死→功能丧失的恶性循环过程。

尿蛋白两个加号会变成肾炎吗

尿蛋白两个加号会变成肾炎吗

尿蛋白两个加号可见于临床多种肾病类型,尿蛋白两个加号是否会变成肾炎,这不仅要看病人的病情、病史,还需结合病人实际病情症状指针综合判定。

面对广大朋友对尿蛋白两个加号方面的特别关注,以下由长沙普济肾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围绕尿蛋白两个加号会变成肾炎吗?
尿蛋白两个加号,关键要知道是什么肾炎。

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才能进一步诊断.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1.慢性肾炎(即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
2.急性肾炎.病程短.年轻者多见.多合并有尿细胞.可有轻度水肿及高血压等,
3.狼疮性肾炎.女性多见.多合并其他表现,
4.糖尿病肾病.年龄大者多见.有糖尿病.5-10年以上可能出现此病,
5.遗传性肾炎.通常有家族史.男性多见。

请提供病人的具体症状.体征.检查及病史家族史等等情况。

提示,到正规大医院就进行专业的检查,通过各项指标来判别自己的病症,不要猜疑自己去判断,增加心理负担。

血尿尿蛋白高是怎么一回事

血尿尿蛋白高是怎么一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血尿尿蛋白高是怎么一回事
导语:很多的患者会出现了一种问题,那就是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发现了有出现了血尿尿蛋白高的一种情况,但是这种情况是比较很少人会去了解的一种范围
很多的患者会出现了一种问题,那就是在检查身体的时候发现了有出现了血尿尿蛋白高的一种情况,但是这种情况是比较很少人会去了解的一种范围的,那么究竟对于如果有的患者是有出现了血尿尿蛋白高这样的情况的话,是说明了患上了什么疾病,或者是否是一种特别的严重的情况的话就要看患者的具体的病情而言了,但是针对于血尿尿蛋白高的问题下文就是一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介绍。

当肾小球、肾小管发生病变时,如各期肾炎、肾病以及高血压发生肾动脉硬化时,均可出现蛋白尿;各种细菌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败血症等亦可出现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多囊肾、肾淀粉样变性以及休克、严重肌肉损伤、发热、黄疸、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

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察。

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血尿的原因是:
1.肾脏及尿路疾病
(1)炎症: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霉菌感染等。

老中医:人体出现蛋白尿是怎么回事?

老中医:人体出现蛋白尿是怎么回事?

身体各项功能自我感觉十分正常,但是体检单显示尿蛋白偏高,这是困扰很多朋友的问题。

尿蛋白偏高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偏高,蛋白质漏进尿液从尿道排出来形成了蛋白尿。

尿蛋白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这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里不含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但当肾脏发生病变时,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时,因为肾脏滤过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质“漏网”。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出现蛋白尿和肾脏受损脱不了关系,肾脏受损之后,它的过滤作用会变差,蛋白质容易漏出来,从而出现蛋白尿。

所以,当自己出现蛋白尿的时候,可以检查一下肾脏,及时调理。

一般出现蛋白尿,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泡沫尿了。

患者在上厕所排尿的时候,通常会发现尿液表面有很多小泡沫,这些泡沫在短时间之内不会消失。

如果是因肾脏受损而出现的蛋白尿,患者可能会有身体水肿、乏力、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出现,与此同时,身体的抵抗力也会变差,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在检查之后发现的确是肾病引起的蛋白尿,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指导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治疗的,不宜拖延。

一旦发现了尿蛋白高就需要积极寻找造成这种情况的病因,同时需要积极注意不要吃大鱼大肉,尽量吃一些蛋白质含量比较低,脂肪含量比较低的食物,炒菜的时候应该特别注意少放盐、少放味精,尽量不要吃那些具有高热量、具有镇静作用的食物,比如羊肉、辣椒等都一定要慎用。

芡实、糯米各30g,白果肉10个。

一起煮成稀粥即可。

每日1-2剂,分1-2次服用。

具有健脾益肾、消蛋白尿等功用,适用于脾肾不足性蛋白尿等。

山萸肉、莲子各15g,糯米60g,白糖适量。

前3味一起煮成粥,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每日1-2剂,分1-2次服用。

具有健脾益肾、消蛋白尿等功用,适用于肾气不足性蛋白尿等。

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山药、南瓜、土豆等蔬菜类的食物,这样可以使得膳食的热量达到平衡和规范的水平,如果身体出现了浮肿或者是高血压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吃太多的盐,尽量多喝水,这样可以减少尿蛋白高的情况。

尿里有少量蛋白正常吗

尿里有少量蛋白正常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尿里有少量蛋白正常吗导语:说起蛋白的时候,人们还会说这是营养物质,但是人体中尿液中有蛋白,这就不是一件好事情了,很有可能你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

我们都知道尿说起蛋白的时候,人们还会说这是营养物质,但是人体中尿液中有蛋白,这就不是一件好事情了,很有可能你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

我们都知道尿液中的蛋白我们是用,肉眼不能看见的,只有医生通过仪器检查才能得出。

如果尿液中出现了蛋白,很大程度上就是自己的肾出现了问题,但是有的人说自己身体很健康,但是会有少量的蛋白,对此许多人有疑问,那么尿里有少量蛋白是正常的吗?尿蛋白顾名思义是指尿里有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尿里可以有少量蛋白,一般在二十四小时内不应超过0.1克,这样的量用普通的化验方法是检验不出来的,所以应是阴性,标志为蛋白“-”。

当尿中有蛋白时,化验单上根据其量的多少用“+~++++”来表示。

偶尔尿蛋白“+”,不一定就是肾脏有病。

有一种“功能性蛋白尿”,只是偶尔发生一次,不能算作病,因为当反复检查时,多半是蛋白“-”。

功能性蛋白尿常见于以下一些情况:寒冷季节,发高烧时,剧烈疼痛时,情绪紧张时,剧烈活动后。

这些因素可反射性地引起肾血管痉孪,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强,一些小分子的蛋白质就滤过到尿液中。

另外,如果蛋白质吃的过多(尤其是生鸡蛋),也可以有蛋白尿。

不能因为偶尔发现尿蛋白“+”,就认为是肾炎,而应多次检查尿,并做一些分析。

如“+”较多,且经常存在,就得进一步检查了。

尿里有少量蛋白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但是这个量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非常少的。

但是如果我们出现了发高烧等其他疾病的时候,通过尿检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身体尿液中含有非常多的蛋白。

因此这。

患者尿常规出现蛋白质1+怎么办

患者尿常规出现蛋白质1+怎么办

特别关注患者尿常规出现蛋白质1+怎么办?罗智群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攀枝花 617061)尿常规是当前临床三大常规检验之一,尿液能有效反映人体代谢状况,在很多疾病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

一旦发现尿异常,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需引起高度重视。

如果尿常规中蛋白这一项为+或者蛋白阳性,提示有肾脏问题,应及时做更准确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1尿常规检查项目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红细胞等。

尿液颜色检查:在尿常规检查时,首先应观察尿液颜色有无异常。

正常尿液呈草黄色,而异常的尿液颜色会受食物、药物及色素等因素影响而发生相应变化。

尿液透明度检查:有专家指出,尿液透明度如果正常,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时间过久,尿液的酸碱度会发生改变,尿内核蛋白等会逐渐析出,出现轻度混浊。

细胞检查: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及小圆形上皮细胞;如果尿中有大量红细胞及白细胞存在,则提示有生殖感染性疾病。

蛋白质检查:健康人日排蛋白质量较少,尿常规检查中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

尿糖定性检查:正常尿液中含微量葡萄糖,定性试验结果呈阴性;若尿糖阳性,则考虑是出现了某种疾病。

2蛋白质1+是怎么回事蛋白质1+考虑是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血液中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所以,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

但是当肾脏功能处于异常时,则会出现大量蛋白变成蛋白尿。

正常尿液里不含或只含微量蛋白质,检查结果呈阴性(-);当尿液里的蛋白质含量>0.15 g/24 h时,检查结果就呈阳性(+)。

当肾小球及肾小管出现病变,比如肾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及肾病时,就会形成蛋白尿;细菌性感染(肾结核、肾盂肾炎等)亦可引起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肾结石、休克和多囊肾、黄疸和发热溶血性贫血等,也能引发蛋白尿。

肾病尿蛋白指南定义

肾病尿蛋白指南定义

肾病尿蛋白指南定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肾病尿蛋白指南定义肾病是指各种原因造成肾脏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其中之一就是肾病尿蛋白。

肾脏是我们身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当肾脏受到不同原因的损害时,就可能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泄漏出来,这就是肾病尿蛋白。

肾病尿蛋白是一种病理性现象,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一般而言,尿液中会含有少量的蛋白质,称为微量蛋白尿,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就被称为尿蛋白过多或肾病尿蛋白。

根据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医学上将肾病尿蛋白分为三种不同类型:1. 低量蛋白尿:尿液中蛋白含量在0.15-0.5g/24小时之间,属于微量蛋白尿的范畴,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

2. 中量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在0.5-3.5g/24小时之间,属于中量蛋白尿,需要密切关注和治疗,以防止疾病进展。

3. 大量蛋白尿:尿液中蛋白质超过3.5g/24小时,被称为大量蛋白尿,是严重的状况,需要紧急治疗和监控。

肾病尿蛋白是许多肾脏疾病的共同症状之一,包括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病、肾小球肾炎等。

一般来说,导致肾病尿蛋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肾小球滤过膜的破坏: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来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蛋白质,但是当滤过膜受损时,就会导致蛋白质无法正常被滤除,进而泄漏到尿液中。

2. 肾小管功能异常:除了肾小球滤过膜的问题,肾小管也扮演着重要的排泄和重吸收功能,如果肾小管功能出现异常,也会导致尿液中的蛋白质增加。

3. 免疫系统异常:有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也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肾脏,导致肾病尿蛋白的发生。

对于肾病尿蛋白的治疗,首先要明确引起该症状的原因。

如果是由糖尿病或高血压引起的肾病尿蛋白,首要的治疗就是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减少尿蛋白的泄漏。

如果是由其他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病尿蛋白,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控制饮食,补充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来延缓疾病的进展。

尿检有蛋白尿怎么办

尿检有蛋白尿怎么办

尿检有蛋白尿怎么办蛋白尿是排出的尿带有白色,我们正常的尿液是黄色的,当患者发现尿液有异常时,也能表明身体患有疾病,建议患者去医院做尿检,当尿检有蛋白尿怎么办呢?此时需要进一步检查肾功能、泌尿系统等,蛋白尿的产生与肾类疾病、泌尿疾病等都有一定原因,患者要根据身体的症状判断,才知道需要做的检查项目,最终诊断疾病后进行医治,下面就一起来了解患者确诊疾病后需要做的治疗。

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

轻度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说明肾脏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也不能说明肾病病理损伤严重。

如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坚持治疗原发疾病例如肾病等,严格控制饮食,合理摄入优质蛋白。

出现蛋白尿在排除其他如生理性因素、体位性因素等原因外,通过其他肾脏B超检查、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基本上可以判断是肾脏受损而导致的临床症状。

蛋白尿的临床意义非常复杂。

临床上见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肾脏的实质性损害。

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既可反映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

因此判断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要综合尿蛋白的量和持续时间来全面考虑,还要结合全身情况及肾功能检查来确定。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肾病综合症和持续性蛋白尿患者预后不良。

在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移植排异反应中,蛋白尿是肾脏病进展和病死率增加的显著独特的决定因素。

事实上这些疾病的缓解,尿蛋白质排泄的减少,不论是自发的还是通过积极治疗所致,都可改善存活率。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尿蛋白是患有肾炎吗?
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但每个患者可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有的患者症状轻微,仅发现蛋白尿或镜下血尿,也有的患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和血尿,甚至伴有高血压和慢性肾功能损害。

虽然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肾炎所引起的。

之所以产生尿蛋白,那是因为正常人在尿常规检查中不含或含有少量蛋白尿。

正常的肾脏滤过功能正常,将血液循环中对于人体有用的成分例如血细胞、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等重新回收使用,所以健康人在尿常规检查后,尿常规化验单蛋白质、潜血显示(-),即阴性。

那么,怎么降低尿蛋白呢?
根据临床表现,有蛋白尿十之八九是肾炎引起的,肾炎进一步分为以下4
种类型:
(1)普通型:有中等程度的蛋白尿(尿蛋白定性“+ -- ++”,24小时蛋白定量为1~3克)及轻度镜下血尿,轻度至中度水肿,血压高或伴肾功能损害。

(4)急性发作型:在患病过程中因感染、劳累或治疗不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使肾功能急骤恶化。

(2)肾病型:临床表现具有大量蛋白尿(>3.5克/日)、低蛋白血症(<30克/升)伴或不伴有水肿及高脂血症、血尿。

(3)高血压型:除有普通型表现外,血压升高比较突出,常伴有慢性肾炎的眼底改变。

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动脉变窄、细和反光增强,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迹现象或絮状渗出物等。

当肾脏由于各种原发继发性因素导致肾脏微循环障碍,肾脏的固有细胞也因此受到损伤,炎症性细胞吸引炎症性介质产生炎症性反应,导致血细胞、蛋白质漏出,在尿常规化验单上可以看到尿蛋白呈(+)、(++)甚至是(+++)——(++++)不等,这就是尿蛋白的产生过程。

怎么降低尿蛋白?降低尿蛋白,必须系统综合施治
肾病产生蛋白尿的原因是因为肾脏固有细胞受到了外部因素的侵害,从而启动了肾脏纤维化,导致部分肾小球受损,肾小球孔径屏障及电荷屏障受损,才导致大分子的蛋白物质漏出。

那么,如果单纯应用激素抗炎消蛋白,仅仅能够起到暂时缓解蛋白漏出的作用,一旦遇到感染后感冒尿蛋白还会重新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