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常见生理现象

合集下载

育儿知识: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

育儿知识: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溢乳新生儿溢乳是常见现象。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胃入口处的喷门括约肌松弛,而出口处的幽门肌肉却相对紧张。

进入胃内的奶汁不易通过紧张的幽门,进入肠道,却容易通过松弛的喷门返流回食道,结果奶汁就溢入口内,并从小嘴里流出来了。

另外,新生儿消化道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这也是造成乳汁返流的原因。

生理性溢乳会随着宝宝生长发育慢慢好起来的,孩子也不难受,也不痛苦。

溢乳后只要宝宝仍然是精神饱满,生长发育也正常,就不用担心。

预防溢乳的方法:1、喂奶前给宝宝换好尿布,喂奶后不管有没有尿湿,都不要再换了,以免由于活动而导致溢奶。

2、喂奶后竖着抱宝宝,轻轻给宝宝拍背,直到打嗝再缓缓放下。

3、如果奶水较冲,妈妈用手指轻轻夹住乳房,以控制奶水流出速度,免得宝宝吃得太急。

4、要让宝宝含住乳晕,以免吸入空气。

还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吸没有奶水的空乳头。

5、用奶瓶喂奶,要让奶汁充满奶嘴,以免宝宝吸入空气。

打嗝新生儿吃的急或吃进了空气,就会持续打嗝,宝宝很不舒服。

抑制打嗝的办法是:用手指击弹宝宝足底,令其啼哭数声,哭声停止后,打嗝也就随之停止。

如果没有停止,可重复上述方法。

有些妈妈给宝宝喂温水或继续喂点奶也可抑制宝宝打嗝。

打嗝的预防方法小宝宝打嗝重在预防,父母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小儿在啼哭气郁之时不宜进食,吃奶时要有正确的姿势体位;2、吃母乳的新生儿,如母乳很充足,进食时,应避免使乳汁流得过快;3、人工喂养的小儿,进食时也要避免急、快、冰、烫,吸吮时要少吞慢咽;4、新生儿在打嗝时可用玩具引逗或放些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情致,减少打嗝的频率。

黄疸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黄疸。

这是由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释放过多,引起皮肤、巩膜甚至手足心发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足月儿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现暂性黄疸发生率为5 0%左右,早产儿暂时性黄疸发生率在80%左右,出生7-10天后自然消退。

新生儿暂时性黄疸不表现为任何异常。

因此不需要治疗,可适当喂葡萄糖水。

简述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

简述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

简述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以内的婴儿。

他们在出生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并经历许多特殊的生理现象。

这些现象可能会使父母感到担忧,但实际上它们是正常的,而且通常会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消失。

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述一些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

1. 胎便胎便是指在胎儿期间吞咽的羊水和皮脂等物质在出生后排出的便便。

这种便便通常是绿色或黑色的,具有粘稠的质地。

虽然胎便看起来很不舒服,但它是正常的,而且通常会在数天内消失。

2. 新生儿皮肤新生儿的皮肤通常很薄,很嫩,很敏感。

他们的皮肤可能会出现许多特殊的现象,例如红斑疹、毛细血管瘤、脂溢性皮炎等。

这些现象通常是正常的,而且会在数周或数月内消失。

3. 黄疸黄疸是指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的皮肤和眼睛发黄的现象。

这是正常的,因为新生儿的肝脏还没有完全成熟,无法有效清除胆红素。

黄疸通常会在数天或数周内消失,但如果严重的话,可能需要治疗。

4. 呼吸困难新生儿的呼吸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因此他们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

这可能包括快速呼吸、浅表呼吸、哭声尖锐等。

这些现象通常是正常的,而且会在数天或数周内消失。

5. 消化不良新生儿的消化系统也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他们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

这可能包括腹泻、便秘、胀气等。

这些现象通常是正常的,而且会在数天或数周内消失。

6. 眼睛新生儿的眼睛可能会出现许多特殊的现象,例如泪囊堵塞、结膜炎、斜视等。

这些现象通常是正常的,而且会在数周或数月内消失。

7. 睡眠新生儿的睡眠模式通常是不规则的,他们可能会在白天睡觉,晚上醒着。

这是正常的,因为新生儿的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无法控制睡眠和醒来的时间。

总之,新生儿经历许多特殊的生理现象,这些现象通常是正常的,而且会在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内消失。

如果您对您的孩子的健康有任何担忧,请咨询您的医生。

新生儿有哪些生理现象象有哪些

新生儿有哪些生理现象象有哪些

新生儿有哪些生理现象象有哪些对于新生儿有哪些生理想象呢?新生儿的生理现象有哪些呢?新生儿的殊生理现象有哪些?初为父母的年轻爸爸妈妈认识宝宝的一些生理特点,减少不必要的恐慌,本文是店铺整理的新生儿有哪些生理现象,仅供参考。

新生儿生理现象1.溢乳新生儿胃体呈水平位,胃容量小,胃入口处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出口处幽门肌肉却相对紧张,进入胃内的奶汁,不易通过紧张的幽门进入肠道,却容易通过松弛的贲门,返流回食道,溢入口中,并从小嘴巴里流出来。

另外,新生儿消化道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善,这也是造成奶汁返流的原因。

生理性溢乳不需要治疗,只要注意护理,一般随着月龄的增加,都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

2.上皮珠、马牙和螳螂嘴有的新生儿口腔硬腭上,可见一些白色小珠,医学上称为上皮珠。

上皮珠是细胞脱落不完全所致,对宝宝没有任何影响,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不必处理。

新生儿齿龈上也可能有白色小珠,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就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这种现象俗称“马牙”。

新生儿口腔内两颊部,会堆积一小堆脂肪垫,俗称“螳螂嘴”。

和上皮珠一样,马牙、螳螂嘴也不需要处理,它们会自行消失的。

3.乳房增大、乳头凹陷不论男婴还是女婴,出生3~5天后,都会出现乳腺肿胀的生理现象。

触感上有蚕豆或山楂大小的硬结,轻轻挤压,可有乳汁流出。

新生儿乳房增大,是胎儿期母体雌激素影响的结果,一般2~3周内即可自行消退。

新生儿乳房肿胀,千万不要挤压,如果不慎把乳头挤破,会带进细菌,造成乳腺红肿、发炎,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

如果是女婴,挤压造成乳腺发炎,使部分乳腺管堵塞,成年后会影响乳汁分泌。

4.黄疸也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黄疸。

这是因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殊性引起的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2毫克/分升,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现暂时性黄疸,发生率为50%左右。

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15毫克/分升,暂时性黄疸发生率在80%左右,出生7~10天后自然消退。

妈妈课堂内容安排(新)

妈妈课堂内容安排(新)

妈妈课堂内容安排1、新生儿生理现象2、睡姿规范、抱放婴儿的姿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3、人工喂养宝宝的配奶、喂奶及吐奶、溢奶的护理4、母乳喂养指导5、新生儿排泄及臀部护理6、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及护理7、婴儿洗澡及抚触8、养护宝宝日常注意事项9、新生儿黄疸及护理第一课新生儿生理现象一、新生儿溢奶及预防护理措施溢奶:新生儿出生头几个星期,在吃完奶后,从口边流出一些奶液的现象叫溢奶。

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且喷门括约肌(食物入口)松弛,而幽门(食物出口)发育良好,所以容易出现溢奶现象。

一般情况良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

预防措施:1、每次吃完奶后都要竖抱婴儿,让其趴在妈妈的一侧肩头,空心掌从宝宝背部下方向上轻轻拍嗝,也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背部。

2、奶嘴孔眼大小适宜,喂奶不要过急过快。

3、奶量多少适中,勿过度哺喂。

4、喂完奶拍过嗝后,置宝宝右侧卧位半小时以上(因人的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宝宝吃完奶如取左侧卧位则会使膨胀的胃体受到挤压,奶液则会从松弛的喷门流出),有条件者将床头太高20度左右,然后可变为左侧卧位或俯卧头侧位。

5、每次喂奶前要检查尿布,如已有便迹,应先更换尿布,然后再喂奶。

避免喂奶后短时间内换尿布翻动宝宝,而引起溢奶吐奶。

刚喂完奶不要逗宝宝玩耍,避免让宝宝过渡兴奋活动。

感谢聆听!妈妈课堂第一课宝宝洗澡及抚触:一、环境及用物准备:1、关闭门窗,室温调至26—28°C。

2、卸下戒指、手链,剪短指甲并洗手。

3、备好清洁包被、浴巾、小毛巾、换洗衣服、尿不湿、洗发-沐浴露、抚触油、护臀膏、碘伏棉签及小棉签,大浴盆中盛38°—40°C温水、小面盆等。

二、分段式洗澡法:1、洗面部和头部:给宝宝脱下衣服,可搭在胸腹部暂时保暖;妈妈坐在小凳子上,用左臂将宝宝夹在自己的臂弯和左侧腰腿部,左手托住宝宝的头颈部,使宝宝面朝上躺在妈妈左前臂和手上,拇指和中指分别捂住宝宝双耳孔防止水流入耳。

正常新生儿生理现象

正常新生儿生理现象

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态1.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新生儿普遍存在的现象,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摄入少,水分丢失多而出现出生后体重逐渐下降,到第3-4天减少出生体重的6%-9%,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

体重下降超过10%者多为异常。

2.口腔上皮珠新生儿上颚中线两侧及牙龈上常有微凸的淡黄色点状物,俗称“马牙”。

3.口腔上皮珠发生的原因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上皮细胞的堆积或粘液腺囊肿所致,对吸乳及日后出牙无碍,数周后自然消退,勿擦拭或挑破,以免感染。

3.乳房肿大及泌乳男女新生儿都可发生,在3-6天出现乳腺肿大,并可有初乳样黄色液体分泌,这是由于出生前母体雌激素的影响及出生后这一影响中断所致。

乳房肿大于8-10天达高峰,2-3周后逐渐消失,切勿挤压乳房,以免发生乳腺感染。

4.阴道出血及分泌物女婴于出生后数天内阴道有粘液分泌。

少数女婴于出生5-7天可见阴道有血样分泌物,系由于胎儿阴道上皮及子宫内膜受母体激素影响中断造成类似月经的出血,又称假月经,白色分泌物称假白带,不必处理,数天即愈。

5.粟粒疹皮下点状的白点,在1-2周内可在鼻尖、颌处看到。

这些是因皮脂腺未成熟,而使得皮脂凝集在皮脂腺内阻塞所致,两周内可消失。

6.婴儿为什么会发生溢乳婴儿的食道上部括约肌在食物通过后不关闭,食管无蠕动,食管下部括约肌也不关闭,胃又呈水平状,喷门括约肌发育也比较弱,故婴儿易发生溢乳。

7.什么情况婴儿易发生溢乳哺乳方式不当、食乳过急、乳量太多、哭闹时哺乳均可发生溢乳。

8.预防婴儿发生溢乳的方法应采取正确的喂奶方法,少量多次的喂奶,并于奶后将婴儿竖起轻拍背部,待气体排除后再放于床上,采取右侧卧位,使乳汁易于进入肠道。

食后不宜更换衣服或动宝宝,更不可与之玩耍以防溢乳。

人工喂养者,奶头开孔大小要合适,不要吸入大量空气。

9. 婴儿发生溢乳呕吐后怎么办如婴儿发生呕吐,应清洁口腔,被污染的衣物应及时更换,防止着凉。

保持颈项及耳部干燥、清洁,预防颈部糜烂和中耳炎。

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

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是指出生后的头30天内的婴儿。

他们的身体正在适应生活在母亲子宫之外的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新生儿可能会经历一些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本文将简述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包括新生儿皮肤脱皮、黄疸、呕吐、打嗝以及婴儿痤疮。

首先,新生儿皮肤脱皮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由于婴儿在子宫内的皮肤与空气接触时间较短,出生后皮肤可能出现轻微的脱皮。

这通常是正常的,不需要特殊处理。

家长可以每天给婴儿擦拭温水,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

其次,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之一。

它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在排除胆红素方面的功能不完善所导致的。

这种情况在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天内很常见,特别是在早产儿中更为普遍。

黄疸通常从头部开始,然后逐渐向下扩散。

在大多数情况下,黄疸会在婴儿出生后的一两周内自行消退。

然而,对于重度黄疸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黄疸,应及时咨询医生。

另外,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之一。

婴儿的胃容量较小,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容易出现呕吐。

呕吐可能是因为婴儿吃得太多、吃得太快或消化系统的问题。

对于呕吐的婴儿,家长应注意喂食的方式和时间,确保婴儿保持适量的进食,并且婴儿的头部保持抬高。

如果呕吐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咨询医生。

此外,打嗝也是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之一。

婴儿打嗝是由于婴儿吞食空气而引起的。

打嗝可能会引起婴儿的不适和哭闹。

家长可以尝试给婴儿拍嗝,即轻轻拍打婴儿的背部,以帮助婴儿排出吞食的空气。

此外,喂食时确保婴儿的头部保持抬高,也可以减少婴儿吞食空气的可能性。

最后,婴儿痤疮也是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之一。

婴儿痤疮是指婴儿面部出现的小红点或小粉刺。

这是由于母体激素在婴儿身体中的残留引起的。

婴儿痤疮通常会在几周或几个月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家长应注意保持婴儿面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

总结而言,新生儿的几种常见特殊生理状态包括皮肤脱皮、黄疸、呕吐、打嗝以及婴儿痤疮。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出生后的第1周出生后第1周,新生儿会出现脐带脱落、排胎便、体重减轻等特殊生理现象,然后才会进入平稳发展期,开始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

出生1周内的特殊生理现象生理性黄疽: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黄疸,这是由于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间接胆红素产生过多,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引起的。

正常的黄疸一般在7~10天后自行消退,父母不必过分忧虑。

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过长,甚至有贫血、体温不正常、不好好吃奶、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等症状,就属于病理性的黄疸,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脐带脱落:出生后4~7天,新生儿的脐带会自动脱落。

排胎便:出生后2天内,新生儿排出的大便呈暗绿或者黑褐色,这就是通常说的“胎便”。

3~4天后,孩子的大便会慢慢变成黄色,说明胎便已经排尽,孩子的肠道已经畅通了。

体重减轻:出生后2~5天,由于母亲的泌乳能力和孩子的吮吸能力都不高,孩子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

1周以后,孩子能正常进食了,体重就不再减轻了。

呼吸不规则:初生婴儿的呼吸运动比较浅表,呼吸频率快,每分钟40次左右,而且呼吸一般都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一阵快速的呼吸,继而又变得缓慢,有时还有短暂的呼吸暂停,父母不必过分担心。

但如果过了1周,孩子的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60次,可能是呼吸增快,就要赶快去看医生了。

乳房肿大:受母亲体内激素的影响,新生儿(不分男女)出生后1周内通常会出现乳房肿大现象,有时还会泌乳。

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治疗,更不要挤压和按揉孩子的乳房。

“假月经”: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性激素的影响,新生女婴会在出生后3~7天内出现阴道出血或排出类似白带的白色分泌物的现象。

这被称为“假月经”,是新生儿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一般3~4天自然消失,无须特殊处理,只需在大小便后清洗干净女婴的外阴和臀部即可。

第2周~1个月的特殊生理现象四肢屈曲从出生到满月,新生儿的四肢总是星现屈曲蜷缩的状态,上肢呈“W”状,下肢呈“M”状,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正常的表现。

孕妇课

孕妇课

一、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1、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新生儿由于生后几天吃奶少,又要排便排尿,所以一般体质量会下降出生时的6%左右,大多在生后7-10天可恢复;6 h1 D. o# X) o! _2、生理性黄疸--生理性:约75%-85%的新生儿在生后第2天开始皮肤发黄,逐渐加深,在1周左右黄疸最为明显,以后慢慢消退,10-15天内黄疸完全消失;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病理性:生后几小时出现或者消退的晚(3周未退)或退后又出现,则为病理性黄疸,需要立即去医院诊治;--母乳性:由于母乳缺少酶而引起的黄疸,成为母乳性黄疸,一般要停母乳3天,用奶粉代替,如果能消退则确定为母乳性黄疸。

期间要用吸奶器继续吸母乳,防止回奶。

! _- ]. U; s* v3、新生儿乳房肿胀及阴道出血--女新生儿在生后5-7天,可见两侧乳房肿胀,甚至有少许乳汁分泌,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家长不必担心,一般2-3周会自行消退,不需要处理,更不可挤压,以免引起乳房感染;--还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称为“假月经”,持续1-2天自行恢复,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治疗,但应注意会阴部的局部清洁卫生;' H0 H6 W. m) \: i9 g' p4、新生儿啼哭啼哭是新生儿本能的反应,也是一种运动,可以促进肺的发育,所以新生儿啼哭不一定是病态,由于对环境不适应,对室温不适应等多种原因形成。

如果新生儿夜间不睡,可以在白天适当逗醒小儿,减少白天的睡眠,不要抱不离手,夜间睡前喂饱,保持环境安静,即能随新生儿日龄增长,啼哭症状日渐好转;如果一直啼哭不止,并伴有异常现象,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 b, y3 v. u/ S5、肠绞痛表现:新生儿不明原因的长时间哭闹,多达几小时以上,每周至少要哭3天,发作超过3周,发作时还伴有面红耳赤,屈曲身体难以入睡等现象,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成长发育问题。

护理小提示:--用包被把宝宝包裹起来,可以使宝宝联想到在妈妈体内的温暖感觉,慢慢安静下来;--将宝宝保持侧位或俯卧位,这样对宝宝的腹部有一定压迫,可以缓解腹部疼痛;--喂奶,最容易让宝宝安静的方式就是让他吸允,所以喂养可以让宝宝恢复平静;+ [9 `/ m; u7 f/ b! n6、新生儿脐疝表现:宝宝的肚脐没有完全的闭合,肠子通过腹肌和组织间的缺口向外突出。

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

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

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
婴儿是各个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最快的是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婴儿整个身体各个器官,有量变,有质变。

因此在这个时期里,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会出现在宝宝身上,妈妈必须对所有的现象有所了解,才能及时了解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1、新生儿肚子大: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挺起一个大肚子?其实,这是由于腹肌发育不完善,腹壁比较松弛而受胃肠空盈的影响所造成的。

有的妈咪常常把宝贝的腹部膨隆误认为是腹胀,其实它是正常现象。

随着婴儿年月的增长和腹肌逐渐发育,腹部会渐渐平坦的。

2、打嗝现象常发生:看到宝宝总打嗝,很多妈妈担心是不是某些疾病的前兆。

其实这是由于小宝贝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

当婴儿受到轻微刺激如冷空气吸入、进食太快、吸奶时将空气吞入胃内等,都会引起打嗝。

此时,只要将宝宝头抬高,拍打背部,将胃内的空气拍出或等胃内的食物往胃下端的肠道里排出一部分,嗝就可以止住了。

随着宝宝的成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打嗝现象会自然好转。

3、婴儿也有色素斑:不要认为色素斑只出现在年长的妇女身上,其实,色素斑常见于新生儿后背、骶尾部、臀部,为大片灰蓝色或紫色胎生青痣,不高出皮肤,是皮肤深层色素细胞堆积而成,不影响健康,一般在生后4~5年会自行
消退,不需治疗。

4、婴儿上皮珠:宝宝的口中竟然天生带着牙齿?吓坏了多少妈妈,在出生不久的孩子口中,会看到牙龈或上腭上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的小球,俗称马牙,医学上称上皮珠。

马牙不是真正的牙齿,也不是病,而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一种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会自然脱落,不需做任何处理,更不能用针挑。

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

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

新生儿生理病理特点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以内的婴儿。

他们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由于生理病理情况对婴儿的发育和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新生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有深入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生儿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新生儿的呼吸系统未完全发育,肺泡发育不成熟,导致肺活量和换气量较小。

此外,新生儿的肺泡内缺乏表面活性物质,易导致肺泡塌陷和呼吸窘迫。

因此,新生儿易发生呼吸困难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2.消化系统:新生儿的胃容积小,胃酸分泌少,胰腺功能未完全发育,肠道菌群未形成。

这些因素使得新生儿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较弱,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3.循环系统:新生儿的心脏血管未充分发育,心功能薄弱,血液循环不稳定,外周血管阻力较高。

这些因素导致新生儿易发生心血管问题,如心脏先天畸形和心力衰竭等。

4.免疫系统:新生儿的免疫系统未完全形成,免疫能力较弱,抵抗力低下。

因此,他们容易受到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感染,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5.神经系统:新生儿的神经系统未充分发育,脑组织不完全,神经传导功能不完善。

这使得新生儿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如声音、光线等,容易产生过度刺激和烦躁等问题。

二、新生儿病理特点1.先天性疾病:新生儿常常存在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脊柱裂等。

这些疾病可能由基因突变或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对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产生重要影响。

2.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和窒息的情况。

常见的窒息原因有胎盘早剥、脐带绕颈、呼吸道异物等。

新生儿窒息可以导致脑损伤和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3.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皮肤和眼白部分黄染,由于胆红素排泄不畅或过多导致。

新生儿黄疸常见于出生后的第2-3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黄疸程度过重,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需要及时治疗。

4.新生儿感染: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简述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简述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简述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由于生理上的不完善,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生理状态。

以下简述几种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1. 黄疸: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

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完善,无法有效分解血液中的胆红素,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累,使皮肤和眼白部发黄。

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是无害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消失。

2. 呕吐:新生儿容易出现呕吐,尤其是在进食或嗝气时。

这是因为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产生胃肠道反射。

3. 呼吸窘迫综合征:也称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早产儿。

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肺泡塌陷,使呼吸困难。

4. 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在出生后数分钟内无法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

窒息可能由于胎儿窒息、出生窒息、窒息后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5. 胎便吸入综合征: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可能会排出一些黏稠的胎便,如果胎便进入肺部,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引起呼吸道感染。

以上几种生理状态虽然常见,但对新生儿的健康和发展仍有一定影响,需要及时监测和处理。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生理状态,并在有必要时及时就医。

- 1 -。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发布时间:2021-09-02T11:09:32.01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作者:陈蓓[导读] 新生儿一般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陈蓓成都西区安琪儿妇产医院新生儿科四川成都 610031新生儿一般是指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未满28天的婴儿。

在出生之后,环境的变化,身体各器官在生理和解剖等方面均发生一系列变化,例如,新生儿建立了自己的呼吸,血循环改变,消化和排泄功能的开始,对外界较低温度的适应等,这些均为新生儿心理特点。

除此之外,出生之后还将出现各种生理现象,但其均为正常表现。

1.生理性黄疸出生后新生儿皮肤为粉红色,在2~3天后有些小儿表现出皮肤发黄,眼睛巩膜也存在发黄,第4~5天较为明显,8~12天则将自然消退,除去皮肤发黄之外,全身情况良好,未有病态,以及精神和食纳佳,从而称为生理性黄疸[1]。

通常对黄疸的的观察要在自然的光线下展开,房间明亮,家长一般均能够发现。

如若光线暗或是不清晰,家长也要及时观察这点。

一般足月儿检查胆红素在20~120mmol/L,而低体重儿和早产儿出现较晚,通常是在3~5天内在出现,而6~8天则达到高峰,并且黄疸的程度也要比足月儿严重,同时,消退的的时间也比较晚,7~9天后则开始消退,直至2~3周后才能够退净。

而为什么会出现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息息相关,例如胆红素产生量较大;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较差;肝细胞的摄取能力不足;对机体胆红素的排泄能力不高。

新生儿为何胆红素升高,则因新生儿刚出生时红细胞较多,而出生后血液中多余的红细胞随之破坏,故产生过多的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堆积[2]出现黄疸。

若黄疸出现过早或是过重,则要考虑病理性黄疸。

此外,刚出生小儿肠道细菌少,不能将肝脏胆红素全部处理则是造成生理性黄疸又一原因。

再则是肝脏本身发育不全,肝酶活力差,因此,不能有效处理胆红素。

2.马牙和螳螂嘴通常出现在新生儿齿龈边缘上常有灰色小隆起,或呈白色小圆点,高出牙龈,芝麻大小,一般在医学上称为皮珠,故俗称马牙或是板牙。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1.产瘤(先锋头)原因:有的新生儿出生后,头部可触摸到一个隆起的“包”,用手摸感到柔软,压它会出现凹陷,我们称这种“包”叫做产瘤,也称作“先锋头”。

产瘤是由于新生儿的头在通过母亲产道时受到挤压,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阻,造成头先通过产道的部位皮下水肿。

水肿可随侧睡方向而改变。

处理方式:不需要特殊处理。

一般生后2~3 天就被吸收,个别需6~7 天消退,无需治疗几天过后会自然消失。

2.马牙原因:是上颚或齿龈部位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贮积所形成的黄白色颗粒,俗称“马牙”,宝宝一般无不适表现。

处理方式: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数周内自然消退,不可擦拭或挑破,以免引起感染。

3.乳房增大原因: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出生5天左右后,常会出现乳房的乳腺肿胀现象,部分婴儿乳房甚至可以分泌一些奶汁来。

是胎儿在母亲体内受到母血中高浓度的生乳素等激素的影响,使乳腺增生造成的。

处理方式:无需处理,随着来自母体雌性激素的逐渐消失,肿胀的乳房也会渐渐恢复自然。

不要随意去挤压宝宝乳头,如果感染发炎严重甚至会引起败血症,女性宝宝如果发生乳腺炎造成乳腺管堵塞,还会影响成年后的乳汁分泌。

4.黑色胎便原因:胎儿在妈妈肚子里会吞咽羊水,羊水内容物和胆汁等会混合成墨绿近黑色的胎粪,胎粪粘稠、无臭味,一般在出生后1~3天排空,个别可长达1周以上。

处理方式:无需处理,随着吃奶逐渐增加和胎粪的排空,大便的颜色即由墨绿色转为棕,然后再逐步转为黄色。

5.假月经原因:部分女婴于生后5~7 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俗称“假月经”,是雌激素中断所致。

可持续约 1 周左右。

处理方式:无需处理。

6.体重下降原因:儿生后初期,由于这段时间宝宝进食量比较少,但体内水分经呼吸和皮肤流失以及尿液和胎便的排泄较多,导致体重逐渐下降,约第5~6 天降到最低点(一般会减轻5%~10%,于7~10 天后恢复到出生体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26个生理现象

新生儿26个生理现象

新生儿26个生理现象先锋头胎儿经过产道娩出时因头部受压引起头颅软组织内血液循环受阻而致的变形。

因为胎头大于产道,在产道扩张过程中胎头受软组织的压迫,静脉回流受阻,水分外渗造成头皮软组织水肿——即先锋头或称产瘤。

初产妇由于产道较紧,故第一胎头位娩出的新生儿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先锋头。

头顶较长带橄榄形,指压有凹陷痕,水肿可随侧睡方向而改变。

一般生后2~3天就被吸收,个别要6~7天才消退,用不到治疗。

胎脂妊娠5个月左右的胎儿皮脂腺能分泌脂性物质——胎脂,以保护皮肤免受羊水浸软。

一般在早产的体表最多,足月儿次之,过期产儿最少。

出生后胎脂有保护皮肤免受感染和保暖作用,但当皱褶处的胎脂酸时可刺激皮肤引起褶烂。

故对液下、腹股沟、颈下等皱褶处积聚较多的乳白色粘稠胎脂要用消毒纱布蘸油或撒粉揩去,部分胎脂能被皮肤吸收。

胎记这是皮肤深层有色素细胞积聚所致。

多数位于骶尾部呈不规则形的浅青色,压之不褪色,边缘清晰。

一般在学龄期前即自行消退毋须处理。

胎粪胎儿在母体羊膜囊中有吞咽羊水动作。

由消化道内的羊水内容物包括角化上皮细胞、胎毛、胎脂等,和羊腺分泌物、胆汁等混合成墨绿色的胎粪,此粪便质粘稠、无臭味,一般在出生后1~3天排空,个别可长达1周以上。

随着吃奶逐渐增加和胎粪的排空,大便的颜色即由墨绿色转为棕,然后再逐步转为黄色。

拥抱反射这是一种原始反射。

医生检查时用于托住新生儿后头部稍向上抬高后、突然落下头部,新生儿双手张开、上肢外展及前臂出屈曲伴哭叫。

胎龄28周时双上肢伸直外展有哭叫,37周时有前臂屈曲。

生后6个月前该反射应消失。

过敏红斑多数发生在洗澡之后,部分新生儿对光线、空气或肥皂、毛巾、温度等刺激都会出现红斑,多者可融合成片。

面部和躯干四肢都可以有,其中以躯干部较为多见,2~3小时侯自然消失。

但亦有此起彼伏,约一周左右自愈,毋需特殊治疗。

粟粒疹这也是较常见的皮肤疹象。

粟粒疹最多见于新生儿的鼻尖,其他像面部和躯干上偶尔也会看到,但往往比鼻尖上的大。

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

正常新生儿生理特点

9.脊柱和四肢:检查有无脊柱裂。四肢姿势 与胎位有关,一些貌似异常者日后可见逐渐 恢复。
正常新生儿的特殊表现
• 1.生理性脱发:一些新生儿在生后数周可出现 脱发,呈突发性或隐袭性。突发者较少见,为 突发疾病,明显脱发。大多数为隐袭性脱发。 新生儿的头发绵细,色淡。多数婴儿数月后复 原,有时可持续数年,但最终均能复原。生理 性脱发的原因不明。
2.额外齿:在正常新生儿中可出现,常见在 乳牙的下门牙的位臵上萌出一个或多个以上 的易位切牙,该牙松动易落,无釉质。
3.喉喘鸣:临床上有时可遇见一些轻型的喉鸣婴儿, 虽然出生后即有此表现,但多数在生后数周才引起 注意。婴儿表现呼吸声较响。在激惹、哭吵或哺乳 呼吸声响加剧,但安静睡眠时其声减低。仔细观察 声响主要在吸气时出现,咽喉检查有轻度异常。喉 鸣多在3-4个月时发展到高峰,6个月至1岁内逐渐消 失。极个别小儿在情绪激动时还可出现喉鸣现象。
5.红色尿:生后2-5天的新生儿可于排尿时啼 哭并见尿液染红尿布,这与白细胞分解较多 使尿酸盐排泄增加以及小便较少有关。持续 数天后消失。
6.假月经:有些女婴于出生后一周末阴道有 血样分泌物,这是由于胎儿阴道上皮及子宫 内膜受母体激素影响,与妇女排卵前相仿, 出生后,母体激素影响中断,造车类似月经 般出血,故称假月经。无需处理,数天后即 可消失。
3.头面部
(1)颅骨:颅骨软,骨缝未闭,具有前囟及后囟,有时在前 后囟指尖可触及第三囟门。前囟直径通常为2-4cm,后囟一 般只能容纳指尖。囟门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及宫内 感染患儿。出生时因颅内受产道挤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变 形,骨缝可重叠。顶先露分娩的新生儿头部可显得狭长, 先露部位经常见到水肿和淤块,几天内可褪去。有时头颅 血肿的新生儿头部可表现为囊肿样的肿块,通常需2-3个 月内消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臀红收藏目录[显示]臀红的原因臀红的宝宝主要是因为屁屁长时间浸泡在尿液中导致的,新生儿尿便次数多,所以臀红现象也比较普遍。

便后不用清水冲洗臀部,尿布透气性能差,会加重臀红。

臀红的危害臀红会造成局部皮肤破损,细菌侵入皮下,严重的会引起肛周脓肿,排便困难。

臀红的预防和处理∙宝宝大便后,及时用清水冲洗臀部,使用透气性能好的尿布,不能铺塑料布,掌握孩子排便规律,及时更换尿布。

∙一旦发现臀红,每次为宝宝冲洗臀部后,用鞣酸软膏或护臀霜涂抹,这样臀部就不易被尿液浸泡。

不要使用婴儿粉。

头发稀黄收藏目录[显示]宝宝出生的时候发黑亮浓密,可慢慢地,头发变稀黄了,爸爸妈妈便会担心宝宝是不是营养不良或是缺乏什么微量元素。

头发稀黄的原因和营养有关∙和妈妈孕期营养有关如果妈妈在孕期黑芝麻、核桃、蔬菜、水果吃的少,就会影响宝宝的发质。

∙和宝宝出生后营养有关如果生后营养不足,头发会变得稀疏发黄,缺乏光泽,缺锌、缺钙也会使发质变差。

但是,现在的孩子,真正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发质差的很少见。

和遗传有关发质的好坏,除了与营养有关外,还与遗传有关,也与对头发的护理有关。

如果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发质很差的,也可能会遗传给婴儿,即使出生时头发很黑,也可能会慢慢变黄。

闹觉收藏宝宝到了2、3个月的时候,也会给爸爸妈妈带来许多烦恼。

有的宝宝白天要抱着才能睡好,只要一放到床上,睡不安稳或是大哭起来,妈妈抱一抱又睡着了。

这样让妈妈会感觉很辛苦,这也是妈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

培养好的习惯宝宝出现闹觉的现象或许不是宝宝的错,而是父母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当宝宝闹觉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回应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抱与不抱不要让孩子一直哭当孩子闹觉大哭的时候,有的父母就觉得要任由孩子哭,等孩子哭类了就不哭了。

如果孩子一哭就抱起会惯坏孩子的,将来孩子很难独立。

但其实这样做是不好的,宝宝在哭的时候是非常需要父母的关怀,没有哪个宝宝不喜欢躺在妈妈温暖的怀里。

如果宝宝哭得厉害,父母要想想是不是宝宝需要帮助,如果父母不能积极回应的话,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使孩子失去安全感,长大了对人缺乏信任,感到孤独,抑郁寡欢。

给宝宝自己的空间有的父母一味地迁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哭,但有时候宝宝也需要再父母面前自然的感情流露。

再小的孩子有自己是空间。

如果宝宝在睡觉中伸个懒腰、打个哈欠、皱一下眉头、做一个怪相,妈妈就马上去抱或去拍,这就是过多地干预了孩子。

如果妈妈不去马上碰孩子,孩子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就不会这样烦躁易醒了。

可能孩子本来就没有醒,妈妈一碰反倒醒了。

妈妈恰恰就认为没有及时把孩子抱起来或拍一拍,孩子才醒了。

这就是认识上的问题。

你了解宝宝吗当你看到以下宝宝睡眠特点,就会对宝宝的某些睡眠问题感到释然了。

1. 宝宝常常醒来,饿了,尿了,不舒服了,睡够了,要光亮了等等都会醒来。

2. 宝宝的睡眠周期比较短,小宝宝不可能一觉睡很长时间。

3. 小宝宝不可能很安稳地睡觉,会常常出现面部表情的变化,身体四处扭动,脸憋得通红,还不时发出些声音。

4. 出现某些刺激因素,如噪音,宝宝会很容易重新醒来。

5. 你的孩子不会和其他孩子一样。

要尊重孩子的睡眠选择。

妈妈该怎么做1.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生活在孩子身边的父母应该更多地知道宝宝需要什么,怎么能让宝宝入睡。

2. 宝宝需要睡多长时间,只有他自己知道,父母应该给宝宝应有的自由。

3. 不要总是试图控制宝宝,那不是对宝宝的疼爱,有时反而会耽误了孩子。

4. 如果孩子困倦了,会自然入睡的,如果孩子醒了,就和宝宝说说话,做一些小游戏。

5. 如果妈妈坚信宝宝必须抱着睡才能睡眠,就会整天抱着宝宝睡觉,有妈妈抱着睡当然比自己躺在床上舒服了,孩子不会拒绝妈妈抱着他睡,慢慢就习惯妈妈抱着睡了。

所以要慢慢让宝宝习惯自己睡。

6. 不要增加新的哄睡方法,孩子就不会无休止地发展下去,妈妈白天当孩子睡觉时抓紧时间休息。

随着月龄的增长,或许会自然好起来的。

轻微脑功能障碍有的宝宝,如:生产过程中有窒息史、难产史,新生儿期有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黄疸,会有小小的轻微脑功能障碍,这些宝宝多有睡眠问题,将来长大后也可能患多动症,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突然夜哭宝宝突然夜哭是有原因的,爸爸妈妈要及时找出夜哭的原因,才能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解决,不要宝宝一哭就以为是肚子饿了,用吃奶的办法解决,这样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容易便秘或腹泻。

一般导致宝宝突然夜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宝宝饿了或不舒服宝宝在睡觉之前没有喂饱奶,夜间就会因为肚子饿哭闹,妈妈应该让宝宝吃饱了再睡觉。

吃奶很多、体重也比较重的婴儿有时夜里也会啼哭,这种啼哭就不是饥饿引起的。

宝宝尿布湿了、空气太沉闷、衣服穿太多、被子盖太少等也会又哭又闹的,爸爸妈妈要注意宝宝的护理,给宝宝一个舒服的环境让宝宝入睡。

宝宝“睡倒觉”有些宝宝白天睡多了,晚上不肯睡觉就会哭。

爸爸妈妈要改变宝宝“睡倒觉”的习惯。

∙要克服宝宝“睡倒觉”的办法1. 宝宝卧室的光线不要太黑,早晨或下午尽量不要让宝宝老睡觉,要把宝宝叫醒多逗他玩一会儿。

2. 到下午5~6点钟以后不要哄宝宝睡觉。

3. 到了晚上7~8点钟时,给宝宝洗个澡,喂1次奶之后,等宝宝疲劳了就会自然入睡。

宝宝受到惊吓∙宝宝受惊该怎么办1. 如果发现宝宝夜惊,妈妈可以轻轻地拍拍他、轻声细语地哄他,让他安定下来继续睡觉。

2. 不要让宝宝睡前太兴奋。

3. 不要让宝宝接触到恐怖紧张的场景。

宝宝缺钙爸爸妈妈要随时注意观察宝宝,如果发现宝宝有缺钙现象,马上给补维生素D和钙,不要等到缺失严重了才补。

宝宝缺钙会引发佝偻病,罗圈腿等疾病,还会伴随夜间啼哭,抽风等症状,缺钙不会导致病理反应,只有同时缺乏维生素D,才会产生病理症状。

佝偻病的早期表现主要是:宝宝好哭、睡眠不安、夜惊,即使屋内不热,宝宝也会常常出汗。

由于多汗刺激,宝宝的头经常在枕头上摇来摇去,造成枕后秃发(枕秃)。

∙佝偻病的危害1. 3个月后的宝宝仍出现颅骨软化。

2. 7~8个月后的宝宝出现方颅、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出现“O”型“X”型腿。

3. 1岁以后的宝宝出现鸡胸或漏斗胸。

4. 严重佝偻病患儿还可能出现全身肌肉松弛、记忆力和理解力差、说话迟等现象。

∙预防佝偻病1. 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吸收一下太阳紫外线,一般活动一个半小时为宜。

2. 在医生指导下让宝宝服用鱼肝油,补充钙剂。

宝宝生病爸爸妈妈要学会从哭声判断宝宝是否生病了,一般宝宝生病了会哭的比平时都厉害,或者和平时的哭不太一样,所以年轻父母首先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哭声和持续时间,如果宝宝生病了要及时去医院。

喜欢趴着睡丫丫网版权所有,转载请说明出处收藏目录[隐藏]1. 趴着睡是正常现象2. 趴着睡安全吗3. 可能的异常情况4. 分享5. 评论有的宝宝到了6、7个月月龄就会趴着睡,爸爸妈妈担心宝宝趴着睡会压迫到内脏并且万一不会翻身怎么办?也有的老人说,宝宝趴着睡,可能是肚子有虫子或是肚子痛。

趴着睡是正常现象宝宝到了这个月龄,已经可以自由翻身了,所以,虽然睡觉的时候妈妈明明看到孩子是仰着睡的,可是过一会儿宝宝就变成趴着了。

有许多宝宝喜欢这样的睡姿,是因为觉得这样睡比较舒服,当宝宝会自由变换体位时,就会采取逐级舒服的姿势睡觉。

宝宝也不会整晚都趴着睡,有时候会仰卧,有时候侧卧,然后再俯卧一会儿,不断变换姿势,是正常的现象。

并不是像老人说的因为肚子痛或有虫才趴着睡。

趴着睡安全吗宝宝3个月前,应该采取仰卧位睡眠比较安全,因为那时候宝宝可能还不会竖立头,趴着睡有堵塞口鼻引起窒息的危险。

侧卧侧着睡也会因为吐奶,堵塞口鼻,引发危险。

当宝宝稍大一点,可以自由转头和颈部,即使俯卧时也会把头转过来,脸朝一边看着,而不会把脸埋在床上或枕头上。

可能的异常情况如果脑后或背部臀部有疖肿,挨到床会疼,宝宝会被动采取俯卧位睡眠。

但是,长疖肿的宝宝,当妈妈让他仰卧时,会因为疼痛而哭闹。

用手抠嘴婴儿为何用手抠嘴婴儿到了出牙期,牙床会感到轻微不适,如果这时有了支配手指的能力,嘴里不舒服,就会用手指去抠。

当婴儿把手指伸得很深,抠到上鄂,会引起干呕,甚至把吃进去的奶吐出来。

这会让父母感到很不安。

父母怎样应对1. 不要过于严厉。

父母可能会因为紧张宝宝,说出一些激烈的言辞,这样会把宝宝吓哭,对他的心理发育不利。

2. 宝宝其实是会看脸色,听语气的,如果父母把他的手拿出来,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宝宝会明白的。

3. 和颜悦色地和宝宝讲道理,把“不好”和“好”的概念慢慢灌输给他。

吮手指&啃手指半岁前吸吮手指是正常的宝宝在出生后的头3个月里,非常渴望吸吮,如果试图拿开他的手,他就会大哭。

可是,过了3个月以后的婴儿,吸吮欲望就会逐渐减弱了。

多数婴儿在半岁以后,吸吮手指的欲望就会慢慢消失了。

半岁后吸吮手指要提防“吮指癖”6个月以后的婴儿,如果还是不断地吸吮手指,就不再是婴儿的吸吮本能原因了。

人工喂养的婴儿往往比母乳喂养儿更容易吸吮手指。

原因如下:1. 吸吮母乳的婴儿,能够较长时间地吸吮(一次吃两侧乳房,每侧能吃十几分钟)。

母乳喂养次数多,是按需喂养。

2. 人工喂养儿,吸吮时间短(吸吮能力强的婴儿几分钟就能把奶瓶吸空)。

人工喂养次数少,是按时哺乳。

以上情况,使得人工喂养儿不能满足吸吮的欲望,吸吮手指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

婴儿长期得不到满足,吸吮的欲望不但不会随着月龄的增加而消失,反而会增强,结果过了6个月,婴儿吸吮手指的现象就延续下来,最后发展成“吮指癖”。

怎样对待孩子吸啃手指的行为1. 要默默地帮助孩子改掉这一习惯,大声训斥,打孩子的手,把孩子的手或胳膊绑起来。

这些都是错误的,不能采取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

2. 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和宝宝玩游戏,或者给他玩玩具。

3. 不要给宝宝吸安抚奶嘴。

这样对宝宝的牙齿发育不好,可能会让他出现“地包天”或“天包地”的现象,对牙槽骨的发育和以后长恒牙也有影响。

咬指甲婴儿为什么咬指甲婴儿咬指甲的现象是比较少见的。

1. 宝宝感染蛲虫病后会出现夜啼和咬指甲的现象。

2. 喜欢吸吮手指的宝宝可能会慢慢转成咬指甲。

特别是在长乳牙的时候,因为牙床不适,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

父母该怎样应对1. 宝宝在咬指甲的时候,会把大量病菌带入口腔和体内,所以,父母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干预,不能听之任之。

2. 父母不能大声地训斥宝宝,不能采取打他的手,或者把手固定住等强硬的措施。

3. 转移婴儿的注意力,当发现婴儿咬指甲时,用玩具来占据他的手。

4. 告诉宝宝不能咬指甲的同时,和宝宝做亲子游戏。

5. 父母和看护人要多抽时间陪宝宝玩,照顾孩子并不只是给他做食物。

喜欢上餐桌抓饭宝宝1岁左右就有自己就餐的冲动,但又不会使小勺,因此很爱动手抓。

这是很自然的,不能为此就拒绝让宝宝上餐桌。

可以告诉宝宝,给宝宝禁止的信号,例如妈妈绷着脸,说不能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