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44700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依次出现以下正方形。

(教材第页第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从这个表中你发现了什
么?
①生:每多摆一个正方形就增加根小棒。

师:根据这一重要的发现,你能很快算出摆个正
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吗?
×
师:照这样,如果摆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呢?谁能列出算式?()
.教材第页练习十三第题。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汇报
或者时,和正好相等。

三、课堂小结
师:你能畅谈今天有什么收获吗?学生发言,教师
点评。


基础练习拓展练习内













思。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五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五单元教学设计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教学重难点:
1.深层次理解“旋转”的含义,进一步认识旋转,探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2.利用平移或旋转,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图形或图案。
四、教学课时:
总课时:2课时
图形的旋转 (1)
平移、旋转的应用 (1)
教 学 设 计
2.总结: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例1
(1)观察例1,旋转有什么特点?
(2)指名填空,完成例1。
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绕哪个点旋转?按什么方向?转动了多少度?
2.出示例2
说说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小结: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过旋转中心的所有边旋转的方向相同,旋转的角度也相同。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有位置变了。
第五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图形的旋转、平移和旋转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利用平移或旋转制作稍复杂图案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拼凑法和分解法,选出你认为合适的方法?
3.小结: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都比较简单且易于操作,但分解法更适用于我们。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所学到的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进行拼图和设计图案等。
三、基础训练、延展提升
1.完成教材87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88页1、3题。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三)(教科书第83~88页的内容)教材分析在本单元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与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与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与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与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单元整体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与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与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与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从而欣赏图形所创造出的美。

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与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课时安排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1课时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课题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变换授课类型新授教学内容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与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与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PEP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Unit5单元教案

PEP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Unit5单元教案

PEP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Unit5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形的基本特点,尺寸及其测量方法。

2.学会推算长方形的周长。

3.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别。

4.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分。

三、教学难点:1.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2.如何准确分辨长方形与正方形。

四、教学方法:通过讲授、展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掌握重点难点。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长方形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它的特点、尺寸及测量方法等还不是很清楚。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长方形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长方形。

2.例子引入(10分钟)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影视教学(15分钟)播放相关视频,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特点、周长的理解。

4.设计活动(2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实际测量实物长方形的周长及相关尺寸,并给定一些指导性问题进行讨论思考。

5.总结(5分钟)通过梳理今天研究的内容,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作业。

2.在家中寻找一些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实物拍照备课。

八、板书设计:1. 什么是长方形?2.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区分。

九、教学反思: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掌握了重点难点内容。

但是在活动设计中,有些学生的配合程度还需要加强,下次教学需要准备更多互动型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探究中。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数乘法(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第五单元第二课时:分数除法(1)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分数除以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第五单元第三课时:应用题(1)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4. 第五单元第四课时:练习与讲评(1)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讲评,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知识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1. 第一周:分数乘法概念与计算方法的教学。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7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7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7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7篇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1 一、教学目的:1、初步建立平均数的根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详细情况灵敏选用方法进展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才能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灵敏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不一样多一样多(二)探究新知: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应(1)引出移多补少、(2)(7+4+1)÷3师:观察挪动后的小圆片,考虑:挪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板书:总数不变一样多不一样多3、小结,并提醒课题师:刚刚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平均数(板书课题)4、刚刚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平均数,如今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平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生:会。

(生自己完成)反应(7+4+1+8)÷4=5比拟归纳得出:总数÷份数= 平均数(三)应用数学老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1、国家旅游局关于20xx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1) 上海东方明珠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平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2) 南京中山陵平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精选7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精选7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精选7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

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

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

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课堂“数学之星”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
册第五单元教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课题第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

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内容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30°;
从“1”到“——”,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
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教学札记
课题
图形的运动(二)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知识
目标
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能力
目标
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重点
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难点
能识别在旋转过程中旋转图形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和对应角。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播放舞蹈视频:你看到了什么?
师: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起来学习旋转的内容(板课题)
情感
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重点
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
难点
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哪些运动是旋转运动的?下列图中哪些是旋转运动的现象?
3旋转角度(用时针转动角度的大小演示)
师:①.当指针旋转了90°时,指针指向了哪里?
②.当指针旋转了180°时,指针又指向了哪里?
拓展应用
课后做一做
总结
展示旋转大楼视频激发学生再学习旋转的兴趣?并说明有什么收获?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并能够辨认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3. 帮助学生掌握使用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作出三角形。

教学准备1. 教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 教具:尺子、直尺、铅笔、纸张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提出形状的特点,引导他们思考三角形的定义。

2. 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三角形的定义,以及常见的三角形类型(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3. 实例分析:给学生展示一些三角形的实例,引导他们观察并分析每个三角形的特点。

4. 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三角形类型及性质的练题,以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5. 尺规作图:向学生介绍使用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并进行示范演示。

让学生尝试使用尺规作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

6. 深化应用:让学生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或寻找合适的尺寸等。

7.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三角形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练题:评估学生对三角形类型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3.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使用三角形的特性计算面积等。

教学延伸1. 扩展练:布置一些额外的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2.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应用三角形的知识,如测量家中物品的角度或边长等。

参考资料-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三角形相关的练习题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学教案

教课内容教材剖析单元整体目标教课要点教课难点欢迎阅读第五单元教课计划图形的运动(三)(教科书第83~88 页的内容)在本单元教课以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研究图形成轴对称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大将一个轴对称图形增补完好,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研究图形旋转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 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赏识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觉图形变化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课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用原有知识推进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要确实掌握好“图形旋转”的详细目标及其要求的“度”。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研究图形成轴对称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研究图形旋转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 90°。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进一步加强空间观点,进而赏识图形所创建出的美。

领会数学的价值。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研究图形旋转的特色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 90°。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欢迎阅读迎课时安排形的旋⋯⋯⋯⋯⋯⋯⋯⋯⋯⋯⋯⋯⋯⋯⋯⋯1方格上形的旋⋯⋯⋯⋯⋯⋯⋯⋯⋯⋯⋯1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课题第 1形的旋讲课种类新授教课内容学旋的特色(本第 83 的例 1,本第 85 二十一的第 1~3 )。

1.一步形的旋,研究形旋的特色和性。

教课目的 2.通察、想象、剖析和推理等程, 独立研究、增空念。

3.学生领会形在生活中的用,利用形行案,感觉案来的美感和数学的用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减法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发,异分母分数加、减发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部分内容。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对一些抽象的知识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但又带有形象性,对一些难理解的知识还要借助直观教具帮助才能掌握。

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已得到初步的发展,能通过自己的迁移类推掌握部分知识。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学会一些知识。

学生已掌握了整、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得比较好。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3、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4、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5、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6、会解答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带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四、重难点突破方法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的算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直观认识,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参与、探索、概括计算法则的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揭示算理,概括法则,培养数感。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单元课时划分本单元共计划分9课时1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 课时2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 课时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 课时4、整理和复习…………………………………………………………1 课时5、学情评估……………………………………………………………2课时§—5—1—1—54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和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备课和教案
五、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圆片,主题图、口算卡片等。
六、存在的问题:
课题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课本第104-105页例1、例2。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2、能够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八、课后作业:课本练习二十一第4、5题。
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例3:++===
1--=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习内容:课本第110-112页例1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预想:学生在汇报时有的会用整数来描述,注意引导学生区分用整数和分数表示的不同之处。
措施: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情景图中包含的数学信息,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学习素材,同时和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
四、展示与提升
全班交流:1.一共吃了多少张饼?预想:1.可能有的学生会借助直观图进行计算,而有的则抽象出分数单位进行计算,教师均予以肯定,并顺势引导。.
五、达标测评
课本第105和106页的“做一做”。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课本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
八、课后作业:课本练习二十一的第2题
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例1:+===例2:-==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要把分子相加减。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展示与提升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预想:在学生想出计算方法的时候,鼓励学生进行算法优化,使用最简单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主题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主题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章《主题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章《主题图》主要讲述了根据实际情境,用字母表示数,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性,又具有实践性,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字母认知和方程求解的基础知识,对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转化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字母表示数,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主题图、练习题等。

2.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图中的数学信息。

提问:你能用字母表示图中的数量吗?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行程问题等,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并提出解题要求。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问题难度可逐步加大,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用字母表示数的规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教案)

1. 图形的旋转是第二个领域“空间与图形”的内容,该课题从小学阶段至初中阶段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建构来说,前面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基本认识与图形的位置,在五年级设置图形的旋转,其一个目的就在于将图形的静态通过平移、旋转等手段使其转化为动态,为后面学到的更复杂的图形的旋转打下基础。

2. 本单元的内容是图形旋转的有关知识,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1. 旋转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之一。

五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有不同的层次,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本单元旋转知识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变换,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2. 教学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还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1. 《课程标准》要求。

(1)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2)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初步学会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在探索、实践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 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

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单元学习目标总览内容大纲一、教材简析图形的旋转是第二个领域“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前面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基本认识与图形的位置,在五年级设置图形的旋转,其目的就在于将图形的静态通过平移、旋转等手段使其转化为动态,为后面学到的更复杂的图形的旋转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是图形旋转的相关知识,这些内容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知识结构教学导航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使学生学会描述图形的运动过程,包括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使学生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并积极体验观察、想象、推理和分析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2.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1.根据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旋转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旋转的特征,能用数学语言简单地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2.利用平移、旋转的方式用七巧板拼图,进一步加深对平移、旋转知识的应用。

难点: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能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等设计图案。

教学建议一、课时分配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二、教学指导1.教学本单元时,应分层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深层次理解“旋转”的含义。

进一步认识旋转,探索旋转的特点和性质。

复习旋转的有关知识,可以结合情境图展示一些旋转的图案。

从线段的旋转过渡到图形的旋转,让学生学会用中心点、方向、旋转角度描述旋转过程。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新课讲授】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1课时旋转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反思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课题第2课时方格纸上图形的旋转变换授课类型新授教学内容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要想把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怎么说?2.钟表上分针从12转到6,转了多少度?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家集镇宋营小学五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张家集镇宋营小学五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三、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反思
张家集镇宋营小学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课题
第二课时
欣赏与设计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方格纸上的图形旋转变换(教材第84页例2、3,第85~86页练习二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