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论文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运营管理作为企业三大主要职能当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职能之一,企业可以通过运营管理做到把投入逐步转换成为产出,店铺整理了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篇一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探讨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商业银行的具体运用管理范畴做出界定,并且还比较了国外众多商业银行在其运营管理方面的情况,并且结合当前我国众多商业银行的具体运营管理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来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在其运营管理工作当中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分析一、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范畴的界定运营管理作为企业三大主要职能当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职能之一,企业可以通过运营管理做到把投入逐步转换成为产出,所以在企业市场发展和竞争过程当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广义上来看,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主要内容包含了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以及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还有为自身发展创建更加有利的市场发展对策以及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总而言之,不同的商业银行有着不同的运营管理手段,而且也有着不同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风格。

二、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方向以及路径选择(一)业务后台集约化、工厂化处理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是采取的业务分离对策的,把网点按照非即时性业务以及复杂业务等不同分类,进而集中到商业银行后台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而网点主要的任务是受理审核以及处理即时性业务。

并且通过借助相关技术平台还有大型机具等等,逐渐形成一条流水线作业形式,进行集约化处理,形成一个上下联动以及协同作业的全新的运营格局。

(二)流程的再造和优化随着银行相关业务处理办法在不断发生变化,也有效推动了银行很多业务在流程优化处理以及再造方面的迫切需求,并且还需要按照具体的银行运作理念进行全面设计以及再造,创建更加科学的、合理的以及高效的运作流程。

(三)风险集中化、专业化管控当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业务处理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风险也相对集中起来了,而且这对于风险管理方面的对策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提升商业银行预防和控制风险的能力,需要创建集风险识别以及监测,还有控制等相关功用于一体的全新的运营监控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一、引言商业银行是指由私人或者股份制银行经营,以谋取经济利润为主要目的的金融机构。

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更是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然而,在金融市场体系愈发完善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伴随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战略方向和风险防范也与日俱增。

为此,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策略。

二、发展历程中国最早的金融机构可以追溯到1908年的京织银行、1912年的交通银行,但这些机构主要面向外国资本和的特殊群体,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不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经济体系,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发展迅猛,为了满足其资金需求,国家在一些金融机构基础上成立了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如工商、建设、农业、中信等。

其中,工商银行是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第一家银行,还是自治区级单位中首家成立的银行,一直以来都承担着为“支援后方建设,支援对外援助”这一国家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系逐渐开放与市场经济接轨。

1984年中央决定开办新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于1985年建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它们的出现,使我国金融业进入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阶段。

1994年,中国决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金融”的指导思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银行业也开始走向市场化,并开始出现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银行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我国银行体系不断优化和发展,相继推出了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

随后,随着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三、现状与问题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环境和挑战。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机构,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还承担着货币流通、信贷调控、支付结算等职能。

本篇文章将从商业银行的背景、作用和挑战等方面探讨商业银行的重要性。

一、商业银行的背景商业银行作为一种金融机构,源于早期的金融制度和货币发展过程。

它们起源于欧洲城市的金匠行业和储蓄小组织,逐渐发展成为信用机构和支付系统,为商业交易提供了信用担保和流动资金。

在现代化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成为了各种金融业务的主要提供者。

二、商业银行的作用1. 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商业银行通过储蓄、贷款、投资等方式,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2. 货币流通的重要渠道: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促进了货币的流通和支付机制的完善,使得货币能够更加高效地在市场中流通。

3. 信贷调控的实施者:商业银行通过对存款的收取和贷款的发放,参与了货币政策的实施和经济调控,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 支付结算的保障者:商业银行通过支付结算系统,确保商业交易的安全和可靠性,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促进商业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1. 利益与风险的平衡: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和增长的同时,也需要应对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

如何平衡利益和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

2. 技术与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融业也在不断创新。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服务,以适应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

3. 监管与合规的要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需要遵守各种监管和合规要求,确保金融业务的安全和合法性。

如何应对监管和合规的要求,是商业银行的挑战之一。

四、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推动,商业银行将继续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供更加全面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商业银行风险论文六篇

商业银行风险论文六篇

商业银行风险论文六篇商业银行风险论文范文1【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资金运营过程中由于财务结构不合理、经营状况不佳而引起的财务风险。

为了规避财务风险,需要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识别,准时实行措施化解风险。

为了进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识别,需要对以往银行所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应对措施,避开下次发生。

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风险的监管,对财务资产负债表等财务资料定期汇总进行讨论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发觉潜在危机,同时,银行财务风险也需要对往来客户的信用风险与经济市场风险进行识别。

客户的负债清偿力量是需要银行谨慎考核推断的。

面对市场经济需要不断的进行市场监管,把握市场动态,准时发觉可能影响财务风险的缘由,做出对策,规避风险。

一、商业银行风险特征(1)不确定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双重性和相关性:商业银行风险存在患病损失的可能性与取得收益的机会,这不仅与其自身的经营活动影响,更受其服务对象的经济行为决策和活动效率的影响。

正是由于银行风险的双重性和相关性,所以会使经济主体产生一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有效配置资源。

(3)可控性:商业银行风险所具有不确定性,并非意味着不行控,从肯定程度上可以把风险掌握到肯定范围内。

(4)加速传染性:银行风险一旦爆发,不同于其他经济风险爆发,它会因信用基础的丢失而提高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

(5)集中累积性:企业融资渠道与方式单一,使银行风险过于集中化;基层银行的经营不善并不会危及其生存,各种风险通过向上级转嫁,逐级汇总到总行,这样风险将逐步累积。

二、商业银行风险分类(一)外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国家风险的来源于商业银行外部的风险。

1、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未能履行契约中商定的义务而造成商业银行经济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2、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商业银行内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它存在于银行的经营活动中。

商业银行论文范例(优秀4篇)

商业银行论文范例(优秀4篇)

商业银行论文范例(优秀4篇)商业银行论文篇一从玉溪辖区23家商业银行(其中地方法人机构12家)情况看,发现政策调整前后商业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变化不明显:2015年2月末,玉溪市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商业银行款项为19028万元,仅占各项存款的0.16%,较政策调整前2014年末减少1921万元,减少10.1%,商业银行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政策调整前后均为零。

从财务会计视角分析:(一)资产业务方面从玉溪辖区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为保险类金融机构,资金比较充裕,政策调整前后,辖区无一家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提出过贷款申请,这也是玉溪辖区商业银行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政策调整前后均为零的原因。

但从全国看,辖区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通过货币市场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了资金。

如,2015年2月末,玉溪辖区2家全国货币市场成员通过逆回购方式向证券期货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资金余额21.29亿元,加权平均利率5.54%,资金归属于买入返售资产统计科目。

(二)负债业务方面1.资金价格是影响商业银行拓展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业务的关键因素。

在一般性存款利率受管控,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商业银行款项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虽然暂时不用缴存存款准备金,但相比一般性存款而言,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自行约定存款利率,在商业银行存款成本偏高,玉溪辖区23家商业银行中仅5家机构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从测算看,以2014年末农村合作银行吸收6月期1亿元的个人存款为例,利率为3.03%,需缴存14%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资金收益率为1.62%),其余部分收益率至少要3.30%才能覆盖资本成本,即每吸收1亿元3.03%的个人存款成本,可以吸收0.86亿利率为3.30%的同业存款,2014年全年6月期日均Shibor利率为4.86%,吸收同业存款比吸收基准利率定价存款实际成本高156个bp。

在实际操作中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还要抬高存款利率,意味着尽管考虑了同业的不缴准优势,成本仍然偏高。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分析论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分析论文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分析论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分析论文一、引言银行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业务逐渐复杂,商业银行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包括对资产负债的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有助于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并提高银行的效益。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情况1.资产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存款、贷款、债券等。

其中,贷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其占比较高。

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可以通过各项存款、借款以及其他业务流入银行的资金来衡量,一般可以用总资产来表示。

2.负债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存款、借款、债券等。

负债的规模一般可以通过各项存款、借款以及其他业务流出银行的资金来衡量,一般可以用总负债来表示。

3.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可以通过总资产与总负债的对比来计算出净资产。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活期储蓄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是银行的一种负债,是居民在银行储蓄的一种方式。

这种储蓄方式可以随时提取,存款利息较低。

(2)定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是银行的一种负债,是居民在银行储蓄的一种方式。

这种储蓄方式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存款,存款利息相对较高。

(3)贷款商业银行的贷款是一种资产,是银行获得利润的重要手段。

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繁多,包括个人贷款、企业贷款、房地产贷款等。

(4)债券商业银行的债券是一种资产,是银行获得收益的方式。

商业银行可以购买国家、企业发行的债券等。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重要性1.提高银行效益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管理,可以提高银行的效益。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各项存款、借款、债券等资产,提高收益,并优化负债,加强负债管理,合理运用负债,降低负债成本,提高利润。

2.规避风险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有助于规避风险,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严格的资产负债管理,预判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3.提高资金利用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有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商业银行的兴起与发展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通过各种金融服务,满足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促进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商业银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当时的商人和富豪便开始从事金融中介活动,成为最早的银行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之一。

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存款和投资等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在金融中起到了牵引经济、调控流动性和分配资源的作用。

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商业银行是资金流通的重要渠道。

它们接受存款,提供贷款,为企业发展和个人购买房屋提供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帮助资金从储蓄者向借款者转移,促进了经济的流动性。

其次,商业银行还为企业提供各种投资理财服务。

通过投资理财产品,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并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的投资理财部门可以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和企业财务状况,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投资建议和方案。

另外,商业银行还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境贸易的增长,商业银行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金融中介。

它们提供国际支付和结算服务,帮助企业进行跨国交易和汇款,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

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金融风险的管理。

商业银行在资金流通和投资中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并加强内部控制。

其次是信息技术的革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以适应这些变化,并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最近几年,普惠金融也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之一。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论文一、金融网络化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传统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直接承担或不直接形成债权债务,不动用或很少动用自身资产,以中介人或人身份为社会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的活动中,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而是扮演中介或的角色,业务的发生一般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也不受中间业务的影响。

金融网络化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可以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网络银行,其最为关键的部分是网络技术,网络银行的出现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过程充分证实了金融网络化的促进作用,从80年代开始,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代表的非利息收入占银行全部收入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到90年代初,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由30%上升到38.4%,英国从28.5%上升到41%,日本银行业也从20.4%上升到35.9%,这一时间段正好是发达国家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普及推广的时候。

近年来这一趋势有加速的态势,美国花旗银行以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个人财务顾问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为代表的中间业务为其带来了80%的利润,存贷业务带来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20%.中间业务已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繁多,分类方法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结算类、类、担保类、金融创新类中间业务及其他中间业务。

结算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收付有关的业务,如各类汇兑业务、出口托收及进口代收、信用卡业务等: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经营管理上职能和优势,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引起的有关业务,如发行承销和兑付政府债券、代收代付业务(包括工资、社会保障基金发放、各项公用事业收费)、委托贷款业务、政策性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等贷款业务、资金清算、其他银行银行卡的收单业务(包括外卡业务、各类销售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客户出售信用,或为客户承担风险引起的有关业务,如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包括备用信用证业务的担保类业务、贷款承诺等:金融创新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从事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各类交易引起的业务,如金融期货期权、各类投资基金托管、各类基金的注册登记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其他中间业务是指除上述业务以外的各种中间业务,如各类见证业务、信息咨询业务(主要包括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金融信息咨询、企业个人财务顾问业务)、企业投融资顾问业务(包括融资顾问、国际银团贷款安排)、保管箱业务等。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论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和地位已成为不可置疑。

它们是市场调节的重要力量,而且对经济的健康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这个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银行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愈加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其个体风险、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已经威胁到了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稳定。

因此,全面建立健全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防范风险、保持稳健经营的关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概念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是吸储、发贷款和进行支付清算,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就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其中信用风险是最主要的,而且是银行业务风险的根源。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以便于银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银行的风险做出合理和科学的分析、评估和控制,以达到稳健运营的目的。

在保证资产质量,维护客户和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该尽量控制各项风险,建立起合理、高效、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核心。

它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风险审查、风险评估和风险监管三个部分。

(一)风险审查风险审查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部分。

它包括预先审查、操作审查和后效审查三个部分。

预先审查是在银行业务发生之前,对银行的客户进行了解、分析客户的偿付意愿、情况以及贷款的有效性等。

操作审查是在银行业务发生时,对客户以及贷款申请者的相关资料、申请情况进行审查,为银行的批准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后效审查是在银行贷款发放后的回收中,对客户还款能力、情况等进行后效审查。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对客户的信誉情况和贷款的优劣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批准银行贷款申请。

风险评估主要依据是客户的财务报表和历史贷款记录等,通过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来判断其还款能力和偿债能力。

(三)风险监管风险监管是获得风险信息、引导风险控制、监督风险防范的过程。

银行需要通过风险监控,查出存在的风险并加以控制。

国有商业银行优劣势分析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优劣势分析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优劣势分析论文国有商业银行优劣势分析论文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银行业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从各个方面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劣势。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1. 稳定性强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大型银行,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信誉度,有着相对稳定的客户基础和市场份额。

在金融市场波动和经济危机等不利事件中,国有商业银行更容易保持稳定并保护客户的资产。

2. 线下分支机构多国有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多,遍布全国,为客户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这也使得国有商业银行覆盖范围广,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客户的需求。

3. 政策支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的重要金融机构,得到大量的政策支持,包括国家优惠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等,这些政策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由于国有银行对于国家有着特殊和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也会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

4. 金融创新能力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实力强大,能够承担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因此更愿意进行金融创新并且把握市场机遇。

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定位,提供更多元化和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劣势1. 官僚化由于国有银行作为国营企业,存在一定的官僚化现象。

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决策和运作可能更多地受政治和行政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

2. 竞争力相对较弱尽管国有商业银行拥有较多的客户和分支机构,但是在面临市场竞争时,由于其属性和规模的限制,竞争力相对较弱。

这也就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优势。

3. 运营成本高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其庞大的机构和系统,导致其运营成本比较高。

比如,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薪酬水平相对较高,各项管理费用较为繁琐。

这些都会对银行的运营和盈利造成一定的压力。

结语: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一定的劣势。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对策研究论文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对策研究论文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信贷业务需求不断增加,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业务品种不断增多。

商业银行针对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推出了多种消费信贷产品,如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等。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消费信贷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然而,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业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风险控制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消费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发展对策为了推动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几个对策: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

同时,要加强客户信用评估,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标准,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

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

商业银行应该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客户服务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服务渠道等措施,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要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和沟通,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加符合客户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

推动创新发展,拓展业务领域。

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推动消费信贷业务的创新发展,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

例如,可以开展线上消费信贷业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同时,可以拓展消费信贷业务领域,如发展绿色消费信贷、文化消费信贷等,以满足消费者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加强合作与共赢,构建良好生态圈。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商家等合作,共同构建消费信贷生态圈。

通过共享资源、互利共赢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消费信贷服务。

同时,要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消费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论文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论文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论文浅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摘要:本文首先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力因素以及目前我国金融创新所具备的条件,然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最后借鉴国外金融创新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从产品、服务、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深化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策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由雷曼兄弟、美林等一连串投资银行引爆之后,其严重性目前已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业银行步其后尘。

迄今为止,美国已有不少家银行倒闭。

如今,全球各商业银行如临大敌,抵御金融海啸。

在此背景下,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时代不可逆转的洪流,决定着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兴衰成败。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更应该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成因、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创新的途径进行分析。

随着管制放松、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信息技术进步利率的市场化等经营环境的改变,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传统核心竞争力受到了挑战。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一种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其主要目标是创造更多的利润,规避金融风险,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1.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在动因1.1利润驱动创新伴随着我国金融机构间传统壁垒的消失,单靠有形产品本身价格的优势已很难取得竞争优势,银行存贷款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银行的存贷利差缩小,经营成本增加,价格竞争行为正在缩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时才会产生创新需求,利润驱动成为商业银行创新的主要内在动因。

商业银行主要以降低交易成本创新、提高经营效率创新、流动性增强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为主要手段,来获得利润。

1.1.1降低交易成本创新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

它包含两层意思:(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而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降低的反应。

商业银行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毕业论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金融脱媒的背景下,相比之前,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遇到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商业银行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商业银行毕业论文篇1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概念与特征本文是论述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因此首先要对银行不良资产做出包括概念、特征以及种类在内的概述:(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与特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打造出一种中国银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相互促进分工合作的金融体制。

对于商业银行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金融企业,是整个金融体制中的主体。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盈利性的组织机构,主要是通过吸收存款之后发放贷款的方式来实现盈利的。

商业银行盈利的过程其实也是资产的回笼与发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使得银行处于非正常经营的状态,导致其发放出去的贷款并没有达到银行盈利的目的,比如一些贷款没有给银行带来利息收入或者本金无回的情况,这些都是不符合贷款“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三性原则的,其本质是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一种追加,①这些贷款被称为不良资产。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不良资产其实就是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资产中的不良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不良资产的类型特殊;其二,清理不良资产的条件缺乏;其三,不良资产的资料完备性差;其四,不良资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严重。

(二)不良贷款的种类对于不良资产的分类,综合来看国际上目前存在三种分类制度。

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不良资产分类方面的研究较发达国家要晚一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种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我国所适用的不良资产分类制度在逐渐的与国际接轨。

我国不良资产的分类经历个一个从无资产分类标准到“一逾两呆”分类标准再到五级分类与“一逾两呆”并存运用的转变。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原因论文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原因论文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原因论文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贷款的规模逐年攀升,实现了快速增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了商业银行贷款的不断增长呢?一、市场需求的增加商业银行是国家财政经济管理部门下属的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提供各种资金渠道和交易服务,因此,市场需求的增加是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企业或个人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服从市场需求,商业银行也必然会增加贷款规模以满足客户要求。

另外,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新能源、高科技、新材料、智能制造和生物科技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金融服务也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增加对于新兴产业领域的支持力度,这也是商业银行增加贷款规模的一个原因。

二、金融市场的活跃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活跃度也不断提高,金融业务的创新也日新月异。

商业银行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储备和稳健的风险控制能力,逐渐成为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例如,商业银行开展的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租赁贷款以及小微企业贷款等金融服务,各种金融工具的不断推出和创新,给市场提供了可变性和多元化选择,也促进了市场交易的活跃度和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的速度。

三、资本充足的保证商业银行贷款原则上是基于客户的借贷需求和还款能力,根据风险评估和收益分析安排贷款。

但是,这并不能保证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健性。

因此,充足的资本金对于商业银行维持良好的贷款业务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商业银行贷款增长的保障。

如果商业银行能够维护其充足的资本金规模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那么其贷款规模可以持续增长,增长速度也将更为稳健。

四、低利率政策的实施中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减轻企业负担,采取了一系列的低利率贷款政策。

这些政策通过政府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贷款协议、信用担保等方式,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进而减轻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需求。

商业银行业影响论文

商业银行业影响论文

商业银行业影响论文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商业银行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与国家经济息息相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商业银行业的发展对经济稳定和社会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经济发展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市场的支柱,它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资金的融通和流通,增加了资本的流动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商业银行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本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开拓市场,从而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助推社会消费商业银行是国家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信贷资金,促进了社会消费的快速增长。

特别是在当前社会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通过挖掘消费需求,精准投放资金,推动了社会消费的升级和结构的优化。

三、带动就业商业银行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就业增加。

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职业选择,还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税收。

商业银行业的发展,为就业人群创造了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有利于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助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四、创新合理的金融体系商业银行业的发展推动了金融体系构建的进程。

商业银行以其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推动着众多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优化,充分满足了市场需求。

商业银行对金融体系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尽管商业银行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稳定和社会繁荣有很大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银行监管漏洞,金融风险增加等。

其解决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加强监管制度的建设,健全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

制定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规范银行业的市场行为,降低金融风险;二是推广金融信息化和普及金融知识,塑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及文化氛围,提高社会对金融风险的警示意识;三是推进去杠杆化和转型升级,引导银行资金更多的流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等高附加值领域,把握“一带一路”等经济发展新机遇;四是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在银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加大奖励力度,鼓励银行以更多社会贡献为尺度践行可持续发展;五是完善银行业的信用体系,减少金融风险,同时也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银行会计论文范文3篇

银行会计论文范文3篇

银⾏会计论⽂范⽂3篇商业银⾏银⾏会计论⽂⼀、商业银⾏会计风险产⽣的外部原因(⼀)⾦融管理模式不完善。

我国现阶段的⾦融管理模式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仍有⼀些⽋缺。

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市场经济所常见的缺陷也暴露出来,例如: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缺乏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地⽅政府的本位主义,使得各地⾦融机构剧增,违规经营、从事⾮法活动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银⾏会计风险⽇趋增⼤。

(⼆)会计管理模式不健全。

总分⾏制是我国商业银⾏⽬前普遍采⽤的管理模式。

总分⾏制是银⾏在⼤城市设⽴总⾏,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分⽀⾏并形成庞⼤银⾏⽹络的制度,分⽀银⾏的各项业务统⼀遵照总⾏的指⽰办理。

这⼀模式的缺陷在于⼀是导致了管理层级多、管理⼈数增加,指令的传递或信息时沟通渠道明显增长,极易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

(三)会计⼈员风险意识不⾼。

⼀⽅⾯,不法分⼦想⽅设法地找到并利⽤银⾏内部管理的漏洞,有计划有组织地采⽤犯罪⼿段进⾏诈骗。

另⼀⽅⾯,⼀些不法分⼦利⽤各种⼿段拉拢银⾏员⼯,致使少数员⼯误⼊歧途,⼆者通过内外分⼯,骗取银⾏资⾦,这样更加⼤了银⾏风险防范的难度。

⼆、商业银⾏会计风险产⽣的内部原因(⼀)内控制度建设滞后。

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商业银⾏更侧重扩⼤经营规模,搞粗放型经营,对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和发展往往不重视,没有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内控制度资源进⾏合理地配置,造成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内部会计控制薄弱。

商业银⾏对现有的制度不严格执⾏、不能落实到位,重建制、轻落实,导致各类形式的会计风险案件时有发⽣。

(⼆)会计⼈员素质堪忧。

银⾏新业务的迅速发展,同时缺少精通银⾏会计业务的⼈才。

有的会计⼈员⾃我防范的意识缺乏,再加上对业务认识没有深⼊的了解,没有掌握牢固的业务知识,难对业务流程的风险点进⾏识别和判断,使会计⼈员不能很好的认识内控制度。

(三)内部检查监督乏⼒。

⼀是银⾏会计监督检查针对性和计划性不强。

财会主管部门的检查往往只是例⾏公事,缺乏上下级的沟通,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是内审部门的独⽴性和权威性相对不⾜。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经营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帮助银行降低损失,还能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声誉。

一、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类型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这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例如,企业贷款违约、个人信用卡逾期等都属于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等。

利率的波动可能影响银行的存贷利差,汇率的变动可能使外汇资产和负债价值发生变化,而股票和商品价格的起伏则会影响相关投资的收益。

操作风险涵盖了银行内部流程、人员、系统等方面的失误或不完善所导致的风险。

例如,内部欺诈、系统故障、交易错误等都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银行无法及时满足客户提款或合理贷款需求的风险。

如果银行的资金来源不稳定或资金运用不合理,就可能陷入流动性困境。

此外,还有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其他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也可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二、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成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银行风险的重要外部因素。

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银行自身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策略也会引发风险。

过度依赖某一业务领域、盲目扩张规模、风险偏好过高都可能增加银行的风险暴露。

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是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之一。

如果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不健全,银行就难以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

人员素质也是影响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

员工的专业知识不足、道德风险等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

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银行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如数据分析、专家判断等,准确识别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班级:12会计2班学号:201210420218 姓名:裴丽娜摘要: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权限过度集中,没有明确的贷款风险责任制,致使国内商业银行尚未有效建立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信贷长效机制,存在的不良贷款还没有完全化解,新增风险不断出现。

应建全约束与激励相统一的信贷考核机制和综合信用评级制度;改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增加基层行信贷权限;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银行信贷人员的素质,保证商业银行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贷管理体制正文: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当银行贷款到期而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使银行信贷资产和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通过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能够直观地发现信贷收益在银行经营利润中占比很高。

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业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信贷风险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还关系到银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对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研究愈发显得重要与紧迫。

一、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贷款集中度高,单户贷款和集团授信超比严重,股东贷款和关联企业贷款问题突出。

据调查,该行单户余额5000万元以上贷款客户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62%;关联企业集团贷款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其中20%的单户贷款超比,26%的关联企业集团授信余额超比。

前20名股东及其关联企业在该行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3%。

( 二) 明星企业泡沫破裂风险。

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存在一个怪圈:企业规模越大、资金越宽裕、贷款银行越多,越是众多银行争抢的对象。

抢“贷”行为使得银行处于非理性状态,忽略了对整体市场特性和风险的客观判断。

近年来一批上市公司摘牌退市,诸多明星企业泡沫破裂、黯然倒闭,给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关联担保、互保问题普遍存在,部分担保物质量不高,弱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

在该行贷款的关联企业贷款中,近50%的系列贷款存在着严重的关联担保问题,部分已经发生严重风险。

而在该行非关联企业贷款中,互保现象也普遍存在。

在抵质押贷款中,部分抵质押物还存在着质量不高问题,如部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用股权质押、部分民办院校用教育收费权质押,部分房地产公司用经营权质押,造成处置变现困难;甚至还有部分抵押房地产评估价值偏高,或者是部分土地和在建工程分割抵押,也造成处置困难。

部分担保物质质量不高,直接弱化了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信贷营销理念偏差,导致贷款“垒大户”。

表现在各行在市场定位上贪大求全,对信贷客户的选择缺乏科学的标准。

尤其是普遍缺乏深入细致的政策分析和具体量化的市场分析,不是根据自身的特点、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客户,而是一味地追求规模大、排名前、实力强的客户,各家商业银行常常在少数目标客户上“扎堆”。

从西安市信贷统计数据看,前20 户贷款在全市各项贷款中的占比呈现出逐年走高的态势: 2003 年末为27.5%,2004 年末为34%,2005 年末为43.85%。

这说明各行的贷款投向高度集中。

(二)信用文化淡薄。

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时期,但是人们的市场信用观念还比较淡薄,这也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大量产生。

由于人们在信贷活动中的信用观念的淡薄,使得客户对银行提供信息不实、客户信贷活动不履行相应义务等情况不断发生,这些情况使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不可避免地发生。

社会的诚信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

( 三) 信贷市场的非理性竞争。

商业银行为争抢大集团客户,争相向集团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放宽贷款条件,导致一些集团性客户身价倍增,对银行提出诸多违规要求,银行为保住客户资源,过分迁就,做出违规行为,致使信贷监督处于真空。

另外,集团性客户多头开户现象普遍,客观上为企业集团转移资金用途、逃废银行债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 四) 对国家经济、行业及产业政策的研究和把握能力欠缺。

近几年商业银行之所以向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和房地产企业投放过多贷款,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行业及产业政策深入研究,盲目跟风严重,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与投入,加剧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

三、完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一)建设社会信贷体系。

第一,树立全社会的市场经济信用观念。

发展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和优秀的国民道德水准为基础的。

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公民的信用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信贷体系。

第二,完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强化在企业信贷管理上的法律建设。

应该在经济法、合同法、民法、刑法等法律的相关条款中对信用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信贷中的失信行为要明确其民事和刑事的处罚标准。

一定要从法律上为信贷诚信问题提供保障,在根本上改变当前信贷活动失信的机会成本过低的情况;同时为实现信贷活动的正常进行,还应该努力完善包括规范中介机构、金融信贷职能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三,大力建设信用服务体系。

建议可以采取行政上的方法,鉴于我国当前信贷信息分散的情况,由政府出面制定管理信贷信息的办法,成立一个专门的信贷登记咨询机构管理信贷信息,从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及时整理和收集借款人的金融机构往来活动、债权债务变动、民事刑事纠纷以及主要管理人员状况的数据和信息,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得到相关信息支持。

(二)建立快速的风险识别预警机制。

一是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经验,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不良资产处置等风险管理环节,为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易于量化、可操作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使用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在规范风险管理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完成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风险计量系统的集成。

三是针对目前市场信用环境差、企业存在较多贷款欺诈行为问题,开发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甄别虚假的财务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前移风险管理关口。

(三)进行信贷风险全面管理。

要进行信贷风险的全面管理,信贷风险全面管理具体讲就是要将金融机构、企业客户、个人客户等不同类型的客户,其商业资款、流动资金贷款、住房贷款等不同种类贷款的信贷风险全面进行统一管理,将这些具有信贷风险的业务单元全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不留盲区。

信贷风险的管理要贯穿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全部过程,在信贷活动的每一环节都要有监控点,不留盲点。

(四)规范贷款行为,避免盲目跟风。

一是转变营销理念,坚持贷款准则,避免盲目跟风,摒弃“大则优”的错误思想。

二是加强信贷组合管理,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实行多元化的信贷策略。

在严格对大企业和集团客户授信管理的同时,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信贷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五) 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行业政策的研究,密切关注产业政策走势。

一是要及时了解、准确解读国家经济金融调整政策。

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加强行业及其信贷投放的跟踪分析,强化行业信贷授信的总量控制。

二是将“压力测试”引入风险管理,尤其要将政策环境变化纳入测试范围,制定应对危机的策略。

三是要高度重视对产能过剩行业已授信客户的授后管理,及时跟踪了解政策、市场和企业经营的变化,有效识别和衡量信用风险,研究制定积极的防范化解方案。

( 六) 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

一是培养信贷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对信贷风险的敏感性,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所有信贷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

二是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制度和奖惩制度,强化责任约束,促使信贷人员自觉遵守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三是要树立良好的经营理念,改变重抵押担保,不重第一还款来源倾向。

在具体贷款操作和贷后管理中,要高度重视企业主营业务及其发展前景。

同时也要关注企业现金流量,将其作为贷款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并能熟练地测算、分析和运用。

( 七) 加强集团性关联企业风险控制。

一是要重点加强对集团客户内部架构、资金运作模式、内部关联交易、关联企业互保、对外投资扩张、主营业务前景等方面的深入调查和分析。

二是强化授后管理,尤其要强化对产能过剩行业集团客户、关联客户授信监控和管理,落实各项授信条件,跟踪贷款资金流向,动态反映客户授后实际经营情况和抵质押等担保代偿能力变动情况,必要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信贷资产安全。

( 八) 加强房地产信贷管理,防范政策和合规风险。

一是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控制房地产贷款总量。

二是要加强对宏观经济金融调控政策和区域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房地产行业信贷经营策略。

三是严格房地产贷款项目合法、合规调查和审查,防范政策性风险。

四是严格房地产贷款客户准入条件,重点选择销售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还本付息能力强的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

五是强化贷后管理。

对房地产项目应采取封闭性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管,防止项目资金被挪用。

六是重视把握个人贷款客户的资信状况以及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落实首付款比例,前移房贷风险关口,有效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1]张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再造.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2]罗伯川主编.商业银行合规经营指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何五星.银行风险与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3.[4]刘磊,车宁.银行业“营改增”税负测算与相关分析―以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为 [J].河北金融,2014.4.[5]林毅夫.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R].北京: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