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1】
苏洵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3】,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

故曰:弊在赂秦也。

②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
..之所亡,
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
...【5】,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6】,何哉?与嬴【7】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8】。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9】连却之。

洎【10】牧以谗诛,邯郸为郡【1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12】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④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13】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1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⑤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5】,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此文为苏洵论文章《权书》中的第八篇。

苏洵对北宋屈辱苟安的政策十分不满,于嘉佑元年(1056)写下此文。

文章以古讽今,告诫统治者如果像六国那样贪图苟安,必然会像六国那样最终走向覆亡。

【2】赂秦:贿赂秦国
【3】互丧:相继灭亡。

【4】独完:独自保全。

【5】思厥先祖父:厥,其,指六国之国君。

先祖父,这里指六国的开国之君。

【6】迁灭:灭亡。

古时一个国家破灭后,其传国重器都会被迁走,故称为“迁灭”。

【7】与嬴:帮助秦国。

与,帮助。

嬴,这里指秦国,因秦王姓嬴,故以“嬴”指代秦国。

【8】“至丹”两句: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嬴政,未能成功,反而激起秦王的大怒,发兵伐燕,次年攻下燕都。

燕王喜逃往辽东,杀太子丹以平息秦愤,公元前222年,燕为秦所灭。

事见《史记·燕世家》及《史记·刺客列传》。

【9】李牧:赵国名将,封武安君。

【10】洎:等到。

【11】邯郸为郡:邯郸变成秦国一个郡。

邯郸,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南,当时是赵国国都。

【12】三国:指楚、韩、魏三个与秦接壤的国家。

【13】并力西向:(六国)齐心协力向西(抗击秦国)。

【14】劫:胁迫。

【15】故事:旧事。

一、文学常识
苏洵,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儿子、并称“”。

唐宋八大家:唐代、和宋代、、、、、。

二、掌握字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贿赂
..()()..()()厥.()荆棘
..()()洎.()邯郸
2.根据注音补全词语
jiè qǐn fù xīn
草()安()颠()抱()救火
三、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暴霜露暴通曝,含义:暴露,冒着。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含义:如果。

3.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含义:满足。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无通毋,含义:不要。

(二)古今异义词
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古义:它的实际数目。

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
文,多含转折意)。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古义:到……。

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连词,表示
另提一事。

4.可谓智力
..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
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旧事,前例。

今义:①指真实的或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②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

今义:表示又一次。

7.刺客不行
..古义:不去行刺。

今义:不可以。

8.始速.祸焉古义:招致。

今义:指速度快。

9.率.赂秦耶古义:全都,一概。

今义:率领,不慎重。

(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
1.日割月削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大、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 义: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 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副词作动词,坚持到底
8.理固宜然 理: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四)一词多义 非兵不利 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武力
斯用兵之效也 名词,军队 暴霜露
动词,暴露,冒着 暴秦之欲无厌
形容词,凶恶,凶暴 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前例,先例
动词,像,好像
副词,仍然,还 终继五国迁灭
最终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坚持到底 始有远略
副词,起初 始速祸焉
副词,才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副词,假设,如果 并力西向
动词,朝着,对着 较秦之所得
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
动词,适合,得当 然后得一夕安寝
动词,获得 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秦以攻取之外
凭借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举以予人
来 洎牧以谗诛
因为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至丹以荆卿为计
用 苟以天下之大
凭借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而,结果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 至丹以荆卿为计
成为 邯郸为郡
成为 兵 暴 事 犹 终 始 向 得 以 为
赂秦而力亏 连词,表因果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连词,表修饰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连词,表转折
二败而三胜 连词,表并列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连词,表承接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结构助词,的
较秦之所得 结构助词,的
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的标志
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指土地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动词,结交,讨好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连词,和,同,表示并列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动词,丧失,丢失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动词,灭亡 或曰:六国互丧 代词,有的人
或未易量 副词,或许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判断句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2.被动句
(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胁迫
(2)洎牧以谗诛
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

3.省略句
(1)举以予人
把它们全都送给别人。

(2)至丹以荆卿为计
等到太子丹用派荆轲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对策。

4.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
(1)赵尝五战于秦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3)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

而 之 与


四、文本精读
(一)选择题
1.揭示赂秦实质的最重要语句是( C )
A.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B )
A.秦国想吞并六国也吞并不了。

B.秦人最担心六国团结起来对付秦。

C.六国的势力也不弱。

D.六国人吃不下饭。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B.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C.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4.下列对文章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论,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可分史论和政论两种。

B.苏洵,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之首是韩愈)
C.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D.先祖父,“先”是对死去的长辈的敬称,“祖父”指祖辈、父辈。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

先用双重否定,既而又自为设问,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B.在第②③段里,作者又分别就“赂秦”的国家和不“赂秦”的国家,论述了它们各自灭亡的具体原因。

C.作者在第②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用巧妙的引用,精当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

D.文章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不及战争的损失。

(“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6.阅读课文第①②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诸侯赂秦的错误做法的一项是( C )
①大则得城②以有尺寸之地③举以予人④明日割十城⑤奉之弥繁⑥诸侯之地有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2)对第①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第一句话,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方面作判断,加强了语言力量。

B.“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在第①段中提出,总领全文,引发后文的议论。

C.“或曰”后面,作者从“不赂者”方面申述,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议论“不赂者”对“赂者”(“赂者”对“不赂者”的危害)的危害:不赂者失去“强援”,不能“独完”。

D.第①段提出论点,进行初步分析,从“赂者”和“不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巩固论点。

(3)对第②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反而助长了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间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

(以散句为主,间杂骈句。


7.阅读课文第③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燕国御秦策略的一项是( B )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②能守其土③义不赂秦
④至丹以荆卿为计⑤李牧连却之⑥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⑥
(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作者申明了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

(齐国的灭亡在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燕、赵的灭亡在于客观形势使然)
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

8.阅读课文第④⑤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1)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六国灭亡原因的一组是( B )
①弊在赂秦②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③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④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⑤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⑥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⑦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④⑥⑦
(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四段开头以“呜呼”感叹起笔,承上文进一步从反面假设,提出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

B.作者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的根源,同时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C.第⑤段的议论建立在作者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点明了本文的主旨,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既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又告诫北宋的“为国者”,第⑤段中更是将秦国与北宋类比,指出统一的北宋具有战胜契丹、西夏等外患的可能。

(作者是将六国赂秦与北宋向契丹、西夏割地赔款进行类比,提醒北宋统治者应引以为鉴)
(二)主观题
1.阅读第①段,回答相关问题。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1.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2.不赂者以赂者丧。

(3)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阅读第②段,回答相关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1.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2.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阅读第③段,回答相关问题。

(1)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3)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4)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阅读第④段,回答相关问题。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

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5.从第⑤段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