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一、概述原发性痛经,作为育龄女性中常见的健康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妇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它特指在月经期间,女性出现的腹部疼痛、坠胀、腰酸背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没有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而更多地与功能性因素有关。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在青春期女性中尤为显著,达到了3050,尽管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其对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研究显示,子宫收缩异常、前列腺素水平升高以及神经系统异常等因素均可能参与其中。

子宫收缩幅度增大和频率增加可能导致子宫缺血和疼痛,而前列腺素作为炎症介质,其水平升高同样可以引发子宫收缩和疼痛。

原发性痛经患者还可能存在痛觉过敏和痛觉阈值降低等神经系统异常。

在治疗方面,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为主,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调节体内激素水平等途径缓解疼痛症状。

非药物治疗则包括热敷、按摩、心理治疗等,旨在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缓解心理压力等方式减轻疼痛。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也具有一定的疗效,其通过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原理,调节女性体内环境,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前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仍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对于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也需要更加全面和客观。

未来原发性痛经的研究将继续关注其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以期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1. 原发性痛经的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原发性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一种常见妇科症状,其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坠胀,有时伴有腰酸背痛,通常不伴随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

这种疼痛多为痉挛性,有时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可影响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遗传、内分泌、生活习惯等,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3 9 6
环球中医药 2 0 1 3年 5月第 6卷第 5期
G l o b a l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Ma y 2 0 1 3 , V o 1 . 6 , N o . 5

综 述 ・
中西 医治疗 原 发性 痛 经 研究 进 展
d r u g s( n s a i d s ) .A t t h e s a m e t i m e o r a l c o n t r a c e p t i v e s , c a l c i u m c h a n n e l b l o c k e r s c a n a l s o t r e a t t h e d i s e a s e .
【 关键词 】 原发性痛经 ; 中医 ; 西医 ; 中西医结合 ; 综述
【 中图分类号 】 R 7 1 1 . 5 1 【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1 7 4 9 . 2 0 1 3 . 0 5 . 0 2 6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a l s o s h o ws g o o d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 Cu r r e n t t r e a t me n t o f pr i ma r y d y s me n o r r he a i s d i v e r s e,t he o v e r a l l e f f e c t i s g o o d. Bu t a t p r e s e n t t h e r e a r e s t i l l s o me c l i n i c a l r e — s e a r c h a r e n o t r i g o r o u s r a n do m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 t r i a l s . Fu r t h e r s t u d y i s n e e d or f t h e di s e a s e. M o r e a c c ur a t e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10), 16918-16922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3.13102369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于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9月25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9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5日摘要原发性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不仅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的学习工作,还会对女性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中医在痛经的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并取得良好疗效,此文概括了近几年来中医常见治法在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情况,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妇科,中医治法,病因病机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PrimaryDysmenorrhea with TraditionalChinese MedicineHuan YuGraduate Schoo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Received: Sep. 25th, 2023; accepted: Oct. 19th, 2023; published: Oct. 25th, 2023AbstractPrimary dysmenorrhe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of gynecology, affecting not only the physical health of women and their daily work and education, but also their mental health. Chi-nese medicine has unique understanding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pain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general manage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n clinical cases has been applied in PD 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justification for clinical treatment.KeywordsPrimary Dysmenorrhea, Gynec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Etiology and于欢Pathogenesis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其中原发性痛经最初多在青春期发病,患病率高达90% [1]。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原发性痛经为非器质性病变,与情志、外感及个人体质等密切相关,“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其主要病机。

针灸防治原发性痛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现将临床中常用的针灸方法及主要穴位综述如下,寻求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最佳途徑。

标签:针灸;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原发性痛经是指无盆腔器质性病变,于月经前及行经期间出现腹部挛缩性疼痛、坠胀,可伴腰酸、恶心、肢冷或其他不适,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发病率高达65.6%[1],属祖国医学的“经行腹痛”范畴。

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是由于前列腺素升高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和血管痉挛,造成的子宫缺氧缺血,从而引起痛经[2]。

中医学认为其主要发病机制为经期或经期前后受情志、起居或外感寒、湿、热等致病因素干扰,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导致的“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故治疗以调理胞宫、冲任气血为主[3]。

针灸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协调脏腑阴阳的作用,对原发性痛经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1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常用方法针刺、艾灸、温针灸、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与穴位埋线等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然而在应用这些方法时,应因人而异,不同的辨证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甚或选择两种及两种以上方法叠加使用。

1.1 针刺疗法贾立新等[4]采用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48例,辨证取穴:气滞血瘀型取气海、中极、归来、三阴交;寒湿阻滞型取关元、归来、大赫、足三里;气血虚弱型取气海、秩边、八髎、关元、足三里,总有效率100%。

陈仲新[5]将原发性痛经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

治疗组取关元、三阴交(双)、地机(双),用烧山火手法;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用提插平补平泻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5%,对照组为81.5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 灸法杜冬青等[6]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灸脐组和针刺组:灸脐组脐疗药物选吴茱萸、生白芍、乳香、延胡索、冰片等,将药物超微粉碎混合,将面圈绕脐1周,取药末适量,填满脐孔,用艾炷置于药末上,连续施灸6~9壮,约2h,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为度;针刺组选双侧三阴交,平补平泻。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2)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可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素水平, 减少子宫收缩,从而缓解痛经症状。
1、药物治疗
(3)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采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方法, 如当归、川芎、元胡等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2、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原发性痛经患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常见的手术方法 包括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神经切除术等。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因个体 差异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 疗进展
目录
01 一、原发性痛经的研 究现状
02
二、原发性痛经的治 疗进展
03 三、未来展望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腹部疼痛、坠胀、腰酸背痛等症状, 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本次演示将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进行 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四、结论
四、结论
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对其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目 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学调查和发病机制等方面,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 一步探讨。在治疗方法上,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手段,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法 因个体差异而异。未来的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发病机制,评估现有治疗方法的疗 效和安全性,并女性在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中的作用,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 在月经来潮前后或经期出现明显的下腹疼痛、坠胀、腰酸等症状。中医治疗原发 性痛经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次演示将就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概况
6, g 香附 6 , 参 l g 治 疗 中重 度 痛 经 8 g丹 O) 1例 , 有 效 率 为 总 9 . 2 。杨春 晓L] 0 1 1 自拟 痛 经 舒 ( 胡 1g 白 芍 3 g 枳 实 柴 5, 0, 3 g 甘草 6 , 0, g 元胡 2 g J 芎 3 g 全 当归 1 g 炒杜 仲 3 g 醋 0 ,I l 0, 8, 0, 香 附 1 g 肉桂 6 ( 5, g 冲服 )熟地 3 g 丹参 2 g 治疗 5 , 0, 0) 6例 。总 有效 率为 8 . 。刘 昌青 等[] 刘 氏痛 消饮 ( 75 1拟 当归 、 胡索 延 各 3 g 五灵 脂 、 0, 巴戟 天各 1g 香 附 1g 甘 草 6 ) 2, 8, g 治疗 痛经 60例 , 8 治愈 率为 9 . 5 , 有效 率 为 9 . 6 。缪 锋L 0 1 总 9 5 1 采 用牛膝散治疗 本 病 3 6例 , 以酒 洗 牛 膝 为主 药 , 以 桂心 、 辅 赤 芍、 桃仁 、 延胡索 、 当归 、 木香 、 牡丹皮 , 主药 与各辅药 量之 比为 3: , 药均研末服 用 , 1各 治疗总 有效 率为 8 . 。由此可知 , 86 专方 治疗 虽 未予 辨证 , 经 前经期 均 可 用温经 散 寒 、 但 活血 化 瘀、 理气止痛之 品, 近期疗效满意 。
1 辨 证 分 型 治 疗
中医认 为 , 痛经 有虚 实之分 , 因实则 “ 通则 痛” 因虚则 不 、 “ 不荣则痛” 辨证 不 同 , 治有 异 。齐津 丽[ 从 瘀血 论 治 , , 论 2 ] 治 疗原 发性痛 经 6 : 0例 寒凝血 瘀型 予温经 汤加减 ; 气滞 血瘀 型 予血府 逐瘀 汤加 减 ; 湿热瘀 结型 予 自拟三 妙止 痛汤 ( 术 、 苍 黄 柏、 五灵脂 、 蒲黄 、 丹皮 、 仁 、 桃 当归 、 香附 、 枳壳各 l g 牛膝 、 O, 红 藤、 败酱草 、 薏苡仁各 1 g  ̄ 减 。治愈 3 , 5)D 2例 显效 1 , 7例 有效 6 , 例 无效 5例 , 总有效 率 9 . 7 。张梅香 等[ 临床辨证分 3 16 3 ] 型治疗本病 , 气滞血瘀 型 2 9例方 选逍遥 散加 减 , 寒湿凝滞 型 3 例方选温经 汤加 减 , 血虚 弱型 8例 方选 圣愈 汤加 减 。3 1 气 型有效率分别为 9 . 5 ,6 7 ,7 5 。管恩兰 等L 辨证 6 5 9 . 7 8 . 4 ] 治疗原发性痛经 1 6例 , 5 分寒 凝血 瘀型 、 气滞 血瘀 型 、 血两 气 虚型 、 肾阴 损型 , 肝 临床 治 愈 12例 , 2 好转 2 9例 , 无效 5例 。 吴干银[ 辨证分 为气滞 血瘀 型 、 5 ] 寒湿凝 滞 型 、 血 虚弱 型 、 气 肝 肾亏损型 , 治疗痛经 5 例 , 6 总有效率为 9 . 。 64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为 青 春 期 痛 经 以 气 滞 血瘀 、 寒湿凝滞 两型为多见 . 治 拟 疏 肝
效 较好 。王 氏闭 用 失笑 贴治 疗痛经 1 1 8例 , 贴敷 神 阙 、 关 元 穴. 疗 效 明显优 于元胡 止痛 片+ 氟灭 酸组 , 对 寒 湿 凝 滞 和 气 滞 血 瘀 型 疗 效 优 于 气 阴 两 虚 型 。 谢 氏等 口 ] 认为血行 瘀阻 、 气 机 不畅是 痛经病机关 键 , 治拟化瘀 行气 , 予 中药 止 痛 带 围 扣 小腹 , 通电加热 治疗 9 0例 , 总有效 率 9 1 . 1 %, 疗 效 明 显 优 于
艺标 准 的 中 医 外 治制 剂 应 用 于临 床 。 关 键 词 原 发 性 痛 经 中 医 学 外 治 综 述 中 图分 类 号 R 2 4 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3 ) 1 1 - 0 0 7 5 — 0 3
疗 大 法 .采用 痛 经 I 号 方 口服 配 合 敷 脐 治 疗 气滞 血瘀 型原 发
临床资料显示 . 中医 药 疗 法 具 有 满 意 的 近期 疗 效 和 远 期 随 医外 治 法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的研 究 进 展 概 述 如 下 。
2 外 敷 联 合 内服
肢冷 , 且 不 伴 有 明显 的盆 腔 器 质 性 疾病 。 本 病 多 见 于 未婚 或
未育青年妇女 , 国外 报 道 原 发 性 痛 经 发 病 率 为 4 3 %~ 9 0 %, 国 内报 道 痛 经 发 病 率 为 3 3 . 1 9 %, 其中原发性痛经 占3 6 . 0 6 %。目 前 西 医治 疗 P D 主要 包 括 非 甾体 类 抗 炎 药 、 口服 避 孕 药 、 钙 离 子阻滞剂 、 B 一 受 体兴 奋 剂 等 , 疗效肯定 , 但 均 具 有 不 同 程度 的 副作用 , 且缺乏远期疗效 , 停 药 腹 痛 又 作 。中 医 学 认 为 原发 性 痛 经 病 机 主要 为不 通 则 痛 、 不荣则痛 , 治 疗 以散 寒 通 络 、 调 理

中医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
并 与 健 康 者 比较 . 果 治 疗 后 各 指 标 与 健 康 人 结 组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永 洛 等 ”用 中药 薏 苡 张
1 ] 熊 一 力 , 华 月 . 良武 . 心 莲 成 分 A 和 阿 斯 匹 5 赵 付 穿 PI 林对 内 皮细胞 抗血 挂功能 的 影响[]中 华血液病杂 志 , J
痛 经 . 指 妇 人 每 值 经 期 或 经 行 前 后 出 现 是 小 腹 及 腰 骶 部 疼 痛 + 则 剧 痛 难 忍 的 症 状 , 称 甚 又 “ 前 腹 痛 ”、 经 行 腹 痛 ”、 月 水 来 腹 痛 ”、 经 后 经 “ “ “ 腹 痛 ” 多 以 青 壮 年 女 性 为 主 , 原 发 性 腹 痛 与 。 分 继 发 性 腹 痛 。 近 年 , 关 痛 经 的 中 医 治 疗 方 法 有 很 多, 综述如下 。 现 l 中药 治 疗 当 归 是 妇 科 圣 药 , 数 内 服 药 均 用 多 1 1 内服 .
沃 兴 薅 . 永 贤 . 行 球 , 姜 黄 醇 提 取 物 对 免 食 饵 性 高 游 等 高 血 脂 的 实 验 研 究 【 ]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 9 9 2 】 19 , 3
U ) 1 :6
洪 行 球 . 落 . 万 里 , 姜 黄 醇 提 取 物 对 正 常 凡 高 淹 李 荨 脂 饮 食 所 l 的 脂 代 谢 变 化 的 影 响 [ ]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起 】 学 报 .9 9 2 { ) 1 . 1 9 . 3 1 :9 赵 革 平 , 兴 蒋 , 明敏 . 姜 黄 醇 提 取 物 对 悼 外 培 养 茯 金 等 细 胞 氧 化 修 饰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的 抑 制 作 用 [ ] 浙 江 中 医 J 学 院学 报 . 9 9 2 ( ) 1 1 9 . 3 3 r8 赵 革 平 . 兴 德 , 行 球 , 姜 黄 醇 提 取 物 对 血 管 平 滑 抚 洪 等 叽 增 殖 的 影 响 【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 9 9 2 ( ) 2 J 19 ,3 3 :1 张 文 玲 , 兴 德 . 志 山 . 姜 黄 对 牛 主 动 咏 平 精 肌 细 沃 丁 等 胞 增殖和 L nL 蛋 白 受 悼 的 影 响 【 ]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 报 ,99 2 ()2 1 9 , 3 5 :0 丁 志 山 . 兴 捂 姜 黄 对 小 鼠腹 腔 巨 噬 细 胞 mRNA 台 成 抚 的 蟛 响 【 】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 9 9 2 ( ) 1 J 1 9 . 3 5 :9 汪 遭 文 . 华 月 , 执 云 穿 心 莲 提 取 物 和 鱼 油 预 防 粥 赶 搦 样硬 化 性 动 脉 狭 窄 的 实验 研 究 [ ] 中 国 循 环 杂 志. J 1 9 , ( ) 2 5. 9 4 9 5 :9 熊 一 力 . 华 月 . 心 莲 成 分 AP 对 主动 脉 平 惜 叽 细 赵 穿 I 胞 增 殖 的 抑 制 作 用 [] 中 华 心 血 营 杂 志 , 9 5 2 ( ) J 19 . 3 3 :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

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没有明显妇科疾病的情况下,经期出现严重腹痛、腰腹部不适及伴随其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

虽然原发性痛经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却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痛苦与困扰。

对于原发性痛经的管理,中医药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其中的证候研究尤为重要。

一、文献研究1.1 原发性痛经的定义及病因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妇科疾病的情况下,由子宫内膜功能性异常引起的一种周期性腹痛。

其病因主要是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分泌及脱落所造成的子宫内膜的异位、子宫肌壁的异常收缩等。

这些异常会导致子宫血管收缩、缺血、缺氧,产生疼痛。

1.2 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中的治疗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上以调整经血为重点,辅以疏肝理气、温经散寒等办法。

常用的中药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丹、芪、苓、术茯中药方。

针灸、艾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手段也被广泛应用。

1.3 文献研究结果根据文献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确切,不仅可以缓解经痛,还能改善月经不调等症状。

而且,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也得到了广泛研究,主要表现为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调整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多方面。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统一的诊疗意见和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部分医生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层面,对于证候辨识的严谨程度不够,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二、专家共识2.1 中医专家意见在针对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中,专家们普遍认为首先要重视辨证施治。

需要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诊等症状进行综合分析,确立病位病性,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还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西医专家认为,对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应以缓解疼痛为首要目标。

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中医药治疗,以增强疗效。

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prescription modified,di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for classification of syndrome,empirical formula,fixed form ula,acupuncture therapy,exter n al t reat m ent,an d summarizes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PD t hese yea rs.
1 经方加减 治疗
庞卫等【l佣 少腹逐瘀汤 (炒小茴香、炮姜 、制乳香、制没 药各 6g,延胡索 15g,当归 、白芍、川芎、蒲黄 (包 )、五灵 脂 (包 )各 12g,甘草 6g)治疗原发性痛经 30例,若痛经剧 烈伴恶心呕吐者加吴茱萸、半夏各 6g,若伴小腹冷痛者加艾叶 6g,若伴 口渴 发热者加栀子 6g,连翘 9g。总有效率 97%。
【关{I|问 】 原发性痛经;中医治疗:进展 [Abstract] The treatment ofprimary dysmenorrhea is t roublesome.T h is text summarizes several therapy met hods such as classical
. 12.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 2010 VOL.(2) NO.15
原 发 性痛 经 中 医治 疗 研 究 进展 A study progress on treating PD in TCM
李凤 文 (山东省邹城市妇幼保健 院,山东 邹城 ,273500)
中图分类号 :R271.1l+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0)15.0012.03 证型:BDGI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研究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研究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进展研究引言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没有明显妇科病变的情况下,女性在经期出现的疼痛感,是一种常见而困扰女性的病症。

传统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寻找更为综合、安全的替代疗法,而针灸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近年来引起了对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机制、临床应用及前景。

一、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制神经调节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从而调节生理功能。

这一机制在缓解痛经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内分泌调节机制针灸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也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重要机制之一。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女性生殖激素水平,改善月经不调,从而减轻痛经症状。

抗炎和抗氧化机制针灸在炎症和氧化应激的调节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减轻痛经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从而改善症状。

二、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应用经典穴位的应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常使用的经典穴位包括“关元”、“梁门”、“神阙”等,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达到舒经活络、调经止痛的效果。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病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重要原则。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更能精准地调节患者的生理机能,提高治疗效果。

联合疗法的探索针灸与其他中医疗法或现代医学手段的联合应用,如中药疗法、理疗等,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综合效果。

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前景研究不断深入随着对针灸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望发现更多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为针灸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临床疗效的不断验证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良好疗效,未来仍需要更多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推广普及的努力针对社会对传统医学的认知度提高,加强对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推广普及,将有助于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论文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论文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69-01【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及探讨。

方法:选取12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方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显效率及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缓解及治愈时间长短。

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具有差异性(p0.05).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对有意向避孕的在患者排卵期时给予炔诺酮片或复方甲地避孕药进行常规性避孕;对不愿意接受避孕的患者可采用吲哚吲唑类、灭酸类及苯丙酸衍生物类等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

患者于经前2~3天口服以上的药物一种或交替服用,以确保效果。

2 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分型治疗,在基础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痛经引起的原因,适当增减处方中的成分。

基础药方为:桃仁8g、益母草8g、红花、玄胡索、当归、白芍、牛膝、茯苓、丹参、甘草等药物各10g。

对于气滞型经痛者可在基础方上添加枳壳、香附、川楝子、乌药各10g,用于治疗腹部胀痛、经量少、静脉不畅及气血难行者。

对于虚寒型痛经者可在基础方上添加桂枝、良姜、丁香各10g,用于治疗气血阻滞、脉络阻塞、寒凝胞宫者;对于血瘀型经痛者,可在基础方上添加乳香、没药、田七、赤芍各10g,用于治疗血瘀宫中,经血内阻、血脉不畅通的患者。

对于血虚型痛经者则可在基础方上添加白术、党参、阿胶、熟地各10g,可用于治疗血不养宫、气血虚弱、经血减少的患者。

3以上药方自月经来潮前五天左右的时间开始煎服,患者每天服用1剂,到行经时结束服药。

1.3 疗效评价4治愈:患者下腹部疼痛消失,没有出现其他相关全身性症状;有效:患者下腹部疼痛明显减轻,患者其他全身性疾病明显减轻;无效:患者下腹疼痛没有缓解,患者全身性症状没有改善,其中以痊愈及好转计算显效率。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犘狉狅犵狉犲狊狊犻狀狋犺犲狆犪狋犺狅犵犲狀犲狊犻狊狅犳狆狉犻犿犪狉狔犱狔狊犿犲狀狅狉狉犺犲犪犪狀犱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狅犳狋狉犪犱犻狋犻狅狀犪犾犆犺犻狀犲狊犲犿犲犱犻犮犻狀犲
WangLiyuan BeiXinJing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ChangningDistrict,Shanghai201103
痛经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治疗以清代高世縂 所提出的“通施之用”为依据。他指出痛经“有不同的方法, 调节气和血,调节血与气的和谐,通也……虚者需以通助之, 寒者温之 使 之 通。 总 之,无 非 通 之 法。”在 把 握 治 疗 时 机 方 面,医学学者往往依靠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气、阴、阳变化, 结合病因特点 和 及 时 治 疗,取 得 较 好 的 治 疗 效 果。临 床 上, 根据痛经的虚拟和实际分类,是在治疗前经验开始的,而虚 证患者需多注意日常康复。刘爱武[4]认为痛经综合征的临 床表现多与假 热、冷 热、虚 标 混 在 一 起。治 疗 必 须 根 据 病 因 和标本,出现疼痛时应进行症状治疗。翁雪松等[5]也主张治 疗原发性痛经,“以求 主 要 病 因,以 止 痛 为 补 充 ”。 无 论 实 际 情况如何,用药时间必须至少在疾病开始前3~7d,尤其是
痛经是月经前后下腹周期性疼痛或腰腹麻痹疼痛,甚至 严重昏厥的一段时间。根据是否存在有机病变,现代医学将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月经 前后的下腹部疼痛和鼓胀,生殖器官无有机疾病的类型[1]。 目前,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一般是以非甾体抗炎药、避孕药 等药物为主,少量手术治疗,效果虽较理想,但副作用较大, 标准不为治愈;而我国的中医疗法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辨 证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近年 来,随着中医研究的深入,原发性痛经的发生机制取得了一 定的进展。本文就近几年原发性痛经病理机制以及中医治 疗的研究作一综述。 1 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的中医认识

原发性痛经的现代医学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现代医学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发性痛经小鼠分不同时间给药观察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α)和 催 产 素 受 体(OTR)的 表 达,该 实 验 从 动 物 试 验 初 步 体 现 了 临床上采用经前给药治疗效果与整个生理周期用药相同,同时也 证实了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雌孕激素有密切关系。曹秋实等 [16]
采用雌二醇联合缩宫素诱发原发性痛经小鼠模型,给予当归 - 川 芎药对水煎液通过指标检测子宫组织 E2、OT、AVP、OTRmRNA 等指标发现其治疗痛经可能是通过降低子宫组织 E2、OT、AVP、 OTRmRNA 及其蛋白的表达。 1.5 NO、ET、Ca2+、β–EP
前 列 腺 素 在 女 性 子 宫、卵 巢 中 均 有 分 布,人 的 子 宫 内 膜 前 列 腺素分泌随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增生期晚期和分泌期晚期 出现两次峰值,在月经期达高峰 [8]。非孕子宫内膜合成与分泌的 PGs 主 要 为 PGF2α 和 PGE2,PGE2 松 弛 子 宫 平 滑 肌,而 PGF2α 使子宫平滑肌收缩。研究表示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及经血 中 PGF2α 的水平高于健康女性,在月经来潮后 2 天存在显著差异 [9];黄益于 [10] 通过对痛经患者及健康女性经期外周血细胞因子及 PGF2α 检测,结果表明原发性痛经发生与 PGF2α 分泌量及外周血 细胞因子有关,提示 PGF2α 分泌与细胞免疫因子有一定的关系。 原发性痛经时分泌的 PGF2α 增多,过量的 PGF2α 与螺旋小动脉 壁上的 PGF2α 受体结合导致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子宫肌张力 增高导致子宫血流量减少,子宫异常收缩、缺血及缺氧、酸性代谢 产物堆积于肌层而导致痛经 [11]。 1.3 缩宫素(OT)
0 引言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是生殖器官 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初潮后 1-2 年在行经前或经期痛经出现下 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呕吐、晕厥 等;发病率占痛经的 90% 以上;继发性痛经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导致的痛经,常伴有腹胀、下腹坠、 牵引痛等 [1]。据调查全球接近 80% 的女性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痛经, 青春期女生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持续增长达 69%-84%,对生活和 工作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2]。

中医护理技术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医护理技术在原发性痛经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易于普及等优点 , 在原发性 痛经症 状改 善及远 期疗效 方面有
着独特的优势。
显降低 , 说明推 拿可 以改 善血 液流 变性 , 微 血 流的黏 聚性 降
低, 体 内瘀 血情况得到改 善 , 气血运 行得 以通畅 , 从 而达到 止
2 各种 中医护理技术在治疗原发性痛经 中的作用 2 . 1 灸法 灸法是利用 易点燃某 些药物 , 烧灼 穴位 , 凭借 温 热刺激 , 通过经络 的作用 , 来 调整机 体 的生理失衡 , 达到治疗
薛 美玲


中医护理技术是 以中医基 础理论 为指导 , 以脏 腑学 说为 基础 , 将中医传 统治疗方 法应 用于护理工作 中, 具有 独特的操 作方法 和疗效 的一种 护理 技 能操作 技 术 】 , 包括 针刺 法 、 灸 法、 推拿 、 拔火罐 、 刮痧 、 熏洗 、 气功 、 穴位 注射等。这 些技 术具
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分泌 , 从 而能 明显改善 原发性痛经 患者
临床疼痛症状。朱英 等 通 过对 原发 性痛经 患者 神阙穴 进 行隔药灸 , 观察全血黏度 、 血浆黏度 、 红细胞压积 、 红细胞聚集
指数 、 红细胞变形指 数、 纤 维蛋 白原 的变化 , 经过 3 个月 经周
有操作方便 、 适 用 范 围广 、 见效 快 、 费 用低 廉 、 易 于普 及等 优 点 】 , 对减轻患者 痛苦 , 提 高患 者 生存 质量 以及 治疗 疑难 病
护 理 实践 与 研 究 2 o 1 3年 第 1 O卷 第 7期 ( 上 半月 版

l 1 l・

综 述 与讲 座 ・
中 医护理技术在 原发性痛经治疗 中的作 用研 究进展
曹鲁梅

温经汤对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

温经汤对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

滋 阴补血 ,丹 皮化瘀 行血 ;芍 药 、甘 草缓 急止 痛 ,此 方在 缓解痛经疼痛 ,抑制 子宫 收缩方 面有很 好 的效果 ,为临床 沿用提供 了实 验依 据 ,其进 一步机理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1 ]王 四旺 ,施新猷 ,黄传贵 ,等 主编.中药药效 学研究与评 价 [ M] .西 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 0 0 5 。8 6 5 .

片 ,甘草 1 0 g 。取各味饮片置砂锅容器 内,加 3倍量水浸泡 1小时 ,煎煮 3 O分钟 ,过滤 ,药渣 再加 2倍 量水 ,煎煮 3 0
分钟 ,过滤 ,合并 两次滤 液 ,浓缩 制成 每毫 升药 液含 生药
材2 g 。
次 ,观察 l h痛 阈 变化 ,反应 时 间以 6 0 s为 限。结果 见
2 方 法
与 正 常组 对 照 , P<0 . 0 1 。
3 讨论
原发性痛经系 因子宫 内膜及 血液 中 的前 列腺 素含量 增 高致子宫过分强烈收缩 ,使宫腔 内压增高 ,而 引起 的疼痛 。
2 . 1 温经汤对 大 鼠离 体子 宫 收缩 的影 响
实 验选 用 大
《 金匮要略》 温经汤对离体子宫 收缩影 响明显 ,且在镇 痛方
面和消炎痛组 与空 白对 照组相 比,有 明显差异 。方 中吴 茱 萸 、桂枝温经散 寒兼 通血 脉 以止 痛 ;当归 、川芎养 血 活血 调经 ;人参 、麦冬 、阿 胶 补 五脏 ,益 气 生津 ,大 补 元 气 ,
鼠 ,重量 2 2 0~ 2 5 0 g ,于 实验前 2 d每 E t 皮下 注射 己烯雌 酚 0 . 1 mg・ k g ~,颈椎脱 臼处死 。开腹剪 取一侧 子宫置于 盛有 台式 液的培 养皿 中,剥 离子 宫 上 附着 的脂 肪 等结 缔 组织 , 四号手术丝线结 扎远 近两 端 ,间隔约 2 c m。一 端 以丝线 固 定于挂钩上 ,置于盛有 2 0 m l 的台氏液 的麦 氏浴槽 中 ,另一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近况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近况

5 2・
山 西 中医
2 1 7月第 2 0 0年 6卷第 7期
S A X O C J1 0 0V 12 o7 H N I FT M u.2 1 o.6N . J


述 ・
中 医药治 疗原 发 性 痛 经 近 况
郭平 丽
关键词 : 原发性痛经 ; 中医药疗法; 综述
1 1 辨证论治 : . 辨证论 治首 辨疼痛 , 辨疼痛 的时 间、 质 、 性 部位 、 程度 , 结合月 经期 、 、 、 、 量 色 质 兼症 、 舌象脉象进 行辨 证施治。各医家在辨证 施治 的过 程 中 皆有不 同 的体会 和
经验 。
9 .3 。于萍等 自拟 附没 痛经 方 ( 附子 、 胡索 、 58% 制 延 当
仙茅 、 甘草 ) 疗原发性痛经 9 炙 治 6例 , 治愈 6 3例 , 有效 率 总
不适 。据报 道 7 % 的原 发性 痛 经 发生 在 初 潮后 的 1年 5 内…。原发性 痛经 属 于中 医的经 行腹 痛范 畴。笔者 就近 年来 中医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概述如下 。
1 内治 法
归、 没药 、 莪术 、 五灵脂 、 黄 、 蒲 肉桂 ) 治疗 寒湿凝 滞 型原 发 性痛 经 3 5例 , 愈 1 , 治 8例 总有 效率 9 . % 。罗 小华 14 ¨用
归芍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 8 4例 , 药用 : 当归 、 赤芍 、 白芍 、 川芎 、 制川乌 、 乳香 、 没药 、 吴茱萸 、 细辛 、 党参 、 川楝子 、 延胡 索、 益母草 、 甘草 。冷痛 较甚者 , 加艾 叶、 肉桂 ; 痛而 胀者加 乌药 、 香附 ; 四肢酸胀不适 , 伴 加苍 术、 羌活 ; 伴头晕 目眩、 神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ma n y me t h o d s wi t h mo r e e f e c t i v e ,l e s s p a i n f u l ,q u i c k e r e fe c t ,s i mp l e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mo r e e f e v t t o r e l i e v e p a i n .Bu t t h e r e i s s t i l l i n s u ic f i e n t i n r e s e a r c h me t h o d s a n d e ic f a c y a s p e c t s .No w he t c l i n i c a l s t u d i e s o f t r e a t i n g p ima r r y d y s me n o r r h e a b y a c u p nc u t u r e re a
周志奇 李盈盈
中图分类号 :1 1 2 7 1 . 1 【 摘
( 1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河南 郑 州,4 5 0 0 0 0 ;2 . 河南 中医学院第三附属 医院,河南 郑州,4 5 0 0 0 0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4 . 7 8 6 0( 2 0 1 3 )2 2 . 0 1 1 3 . 0 2 要 】 近年来,针 灸对原发 性痛经的临床研 究 日益广泛 , 其 方法多,疗 效好 ,痛苦 小,见效快 ,操作 简单 ,止痛效果好 。
s u mm a iz r e d b e l o w.
[ Ke y wo r d s ] Ac u p nc u t u r e ; P i r ma r y d y s me n o r r h e a ; R e v i e w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痛经是青春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痛经以其较高的发病率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尚无满意的疗法。

中医治疗本病临床有显著疗效,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1 病因病机现代中医认为,其病因有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脏腑功能失调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经期或经期前后受到致病因素的干扰,体质因素的影响,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不通则痛, 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1]。

总之寒凝血瘀是痛经的主要病机[2],治疗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为大法。

另有医家认为本病实多虚少 ,常为气滞、血瘀 ,寒凝相挟为病,互为因果[3]。

2 诊断与辨证分型2.1 诊断2.1.1 诊断标准:妇女在经期或经前经后(1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它不适,以至影响工作及生活。

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

多发于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4]。

2.1.2 临床表现: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经前12小时;行经第一日疼痛最剧,持续2-3日缓解;疼痛程度不一,重者呈痉挛性;部位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痛时伴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甚至昏厥或虚脱。

妇科检查无异常情况[5]。

2.2 辨证分型临床多分虚实两类,以实证多见。

实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

虚证:气血虚弱、阳虚内寒、肝肾虚损。

一般痛在经前、经期多属实,痛在经后多属虚;疼痛剧烈拒按多属实,隐隐作痛喜揉喜按多属虚;得热痛减多为寒,得热痛增多为热;痛甚于胀,伴血块排出不畅者多为气滞;绞痛、冷痛者属寒,灼痛者属热 [6]。

3 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报导很多,其疗效已被临床证实。

归纳为以下六种:3.1 辨证分型法此法根据四诊所见,分为若干证型进行治疗。

欧阳惠卿[6]将其分为四型:气滞血瘀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原发性痛经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1中药的治疗1.1中成药的治疗中药汤剂有味苦难以坚持、携带不便等缺点,中药新制剂的开发应用如片剂、冲剂、胶囊等大大方便了患者。

王燕[1]用定坤丹治疗原发性痛经300例。

共分三组,其中A组定坤丹组总有效率90.0%;B组为定坤丹的变方,总有效率87.0%;C组为抚慰剂组,总有效率40%。

张慧玲[4]用中药方桂枝、三棱、莪术、红花、生川乌、延胡索、乌药等,煎湿毛巾浸泡,热敷腹部治疗原发性痛经136例,有效率为91.18%。

1.3针灸及穴位注射贾立新[5]等在针灸中医辨证取穴治疗原发性痛经48例的疗效观察中,根据中医临床辨证分为三型:气滞血瘀型,取气海、中极、归来、三阴交穴治疗;寒湿阻滞型,取关元、归来、大赫、足三里穴治疗;气血虚弱型,取气海、秩边、八骼、关元、足三里穴治疗。

总有效率100%。

孙东云[6]在肾俞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中,分别在两侧肾俞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和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3-5ml,总有效率96.7%。

1.4其他疗法吴清波[7]用三维平衡正脊手法配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三维平衡正脊手法:滚法松弛椎旁肌,一指禅推法疏通足太阳膀胱经,由肩胛骨内上角向第12肋骨肋椎关节施行整脊法,配合针刺人中、委中、腰阳关,总有效率93.3%。

蔡正良[8]贴耳穴治疗原发性痛经91例疗效观察,把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贴耳穴组和药物治疗组。

贴耳穴组:使用王不留行籽在耳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内生殖器、盆腔、肾、腹进行贴敷治疗。

药物治疗组:口服痛经宝颗粒治疗。

结论:耳穴组总有效率为97.0%,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87.0%〔P0.05〕;贴耳穴组疼痛消失或减轻时间短于药物治疗组。

张发秀[9]等采用月经前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中药灌肠,月经期西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治疗方法。

灌肠处方:川芎、桃仁、当归、白芍、莪术、延胡、蒲黄、台乌各10g,细辛3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8, 7(6), 364-370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8 in Hans. /journal/tcmhttps:///10.12677/tcm.2018.76061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of Primary DysmenorrheaLei Lei1, Xin Deng1, Yao Zheng1, Yan Li1, Yongfeng Zhou2, Yongshen Ren1*, Ping Zhang2*1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2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 302th Military Hospital of China, BeijingReceived: Nov. 2nd, 2018; accepted: Nov. 14th, 2018; published: Nov. 21st, 2018AbstractDysmenorrhea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secondary dysmenorrhea. Most dysmenorrhea patients are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their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are very complicat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is prone to drug resistance and adverse reaction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has a unique advantag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and the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KeywordsPrimary Dysmenorrhe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view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雷蕾1,邓鑫1,郑尧1,李燕1,周永峰2,任永申1*,张萍2*1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北武汉2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北京收稿日期:2018年11月2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1日摘要痛经是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

大多数痛经患者为原发性痛*通讯作者。

雷蕾等经,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

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等缺点,而传统中医药在原发性痛经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综述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痛经(dysmenorrhea)是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1]。

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也可以称之为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1]。

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易产生耐药性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等缺点。

传统中药在治疗痛经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在疾病认知、诊疗手段、组方遣药、临床疗效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为现代治疗痛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些常用方剂如少腹逐瘀汤、四物汤、温经汤等经典名方已被证明更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并通过多种中药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痛经的效果[2],一直沿用至今。

鉴于中医药与民族医药在治疗痛经等妇科疾病的特色与疗效优势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情况,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 病因病机痛经的最早论述见于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张仲景认为此病乃瘀血阻滞所致。

隋代名医巢元方有《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月水来腹痛候》:“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其经血虚,受风冷,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认为本虚标实乃此证的临床辨证要点[3]。

宋代《妇人大全良方》曰:“夫妇人月经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致令体虚,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于冲任之脉”,认为痛经是寒凝所致,所创立的“温经汤”用于治疗寒凝引起的痛经,一直沿用至今[4]。

金元时代,朱丹溪以气血立论提出气滞、气血俱虚、血瘀等均可引起经行腹痛。

明代《景岳全书·妇人规·经期腹痛》“经行腹痛,有虚有实”提出以虚实立论。

清代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记为“痛经”,现代文献多沿用此病名。

现代医家多认同痛经的发生在经期及其前后,由于气血变化,瘀血阻滞胞宫、冲任失于濡养,从而导致“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

将痛经主要分为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肝肾亏损、阳虚内寒、气血虚弱、湿热瘀阻6种证型,其中以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证最多[5][6]。

3.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我国对使用传统中药治疗痛经的研究由来已久,且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内治法、外治法、中西结合疗法等,还有一些民族药也用来治疗原发性痛经,并且有较好的疗效。

雷蕾等3.1. 内治法3.1.1. 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不同中医在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实践中,对其分型及治疗有着不同的体会和用药方式。

李伟莉[7]认为痛经临床可归纳为气滞血瘀证、瘀热互结证、寒湿凝滞证和虚寒失养证。

其中,气滞血瘀证方选化瘀通经散加减;瘀热互结证方选宣郁通经汤合金铃子散化裁;寒湿凝滞证方选温胞饮加减;虚寒失养证方选二仙八珍汤化裁。

熊继柏教授[8]认为,经行腹痛,证有虚实。

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不通则痛;虚者有因肾气亏损,有因气血虚弱,不荣则痛。

熊教授认为气滞血瘀者以琥珀散为主方治疗;寒凝血瘀者可选温经汤或少腹逐瘀汤;冲任虚寒者主以温经汤;湿热蕴结者用当归芍药散合易黄汤。

胡国华教授[9]认为痛经乃气血瘀滞胞宫,导致经脉瘀滞、气血不畅、冲任失调。

胡教授治疗痛经规律可概括为化瘀八法:①理气化瘀,常用青皮、柴胡、延胡索、川楝子、制香附;②补气化瘀,常用黄芪、党参、太子参、茯苓、白术;③温宫化瘀,常用艾叶、小茴香、葫芦巴、吴茱萸、炮姜;④疏利化瘀,常用路路通、枳壳、王不留行子、石菖蒲之类药物;⑤活血化瘀,常用生蒲黄、五灵脂、生山楂、乳香、花蕊石、没药、血竭、赤芍之类;⑥清热化瘀,常用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牡丹皮之类药物;⑦理血化瘀,常用川芎、当归、生地黄、赤芍、鸡血藤、白芍之类;⑧益肾化瘀,常用女贞子、桑椹子、菟丝子、巴戟天、肉苁蓉、枸杞子。

3.1.2. 对症化裁治疗程倩倩等[10]以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少腹逐瘀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48例,冷痛甚者加艾叶炭、炮姜、乌药;月经量少、血块多、色瘀黯者加莪术、牛膝;伴腹胀、胸胁乳房胀痛者加青皮、川楝子;恶心呕吐者加半夏、吴茱萸;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杜仲;月经持续时间长者加制大黄、生地黄;手足不温、冷汗淋漓者加制附子。

结果总有效率为85.4%。

王景等[11]采用温清饮治疗瘀热型原发性痛经患者44例,随症加减:瘀血重者,加桃仁、丹皮、鬼箭羽;月经量多者,加茜草、生槐花、生蒲黄;面部痤疮重者,加用苦参、皂角刺。

结果总有效率为90.91%。

孙玥等[12]采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的胡芦巴丸加减作为治疗寒凝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基本方,临证时根据具体情况加减使用。

在此基础上,若患者以胀痛为主,经前常有乳房胀痛及情绪波动者,加重理气之药,如川楝子、香附等;若以血瘀为主,见经血血块多,色深暗,血块下后痛减等,则加重活血化瘀之力,可加用当归、莪术、苏木、泽兰、川牛膝、生蒲黄、五灵脂、甚至乳香、没药等;如痛甚,可用全蝎、蜈蚣等;如有气虚之象,可加用黄芪以益气活血等。

3.1.3. 自拟方加减治疗临床上有很多专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对原发性痛经的病因病机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常以自拟方来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

于国刚等[13]采用自拟调经汤(当归、赤芍、白芍各12 g,川芎、香附各9 g,益母草15 g,木香3 g,蒲黄10 g,五灵脂10 g)加减配合TDP治疗仪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33例,对照组33例采用热敷小腹部的方法止痛,均治疗2个疗程。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94%,两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王雨波[14]采用自拟痛经舒(当归、赤芍、白芍、醋香附、枳壳、延胡索、五灵脂各12 g,川芎、炒蒲黄、没药、乌药、小茴香、川楝子各10 g,肉桂、炙甘草各6 g,丹参20 g,刘寄奴15 g)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98例,并设布洛芬对照组82例。

各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79.27%,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3.1.4. 民族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民族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报导相对较少,其中蒙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主要是雷蕾等由于情志、饮食起居不慎而引起三根失衡导致下清赫依功能失调,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