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微课教案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微课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微课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a1376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0.png)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微课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将相和》一文,了解故事背景、情节及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并能正确运用。
(3)掌握课文中的历史知识,了解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讨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
(2)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友谊、团结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懂得宽容、谦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了解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2)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描写。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历史资料图片或视频。
3. 学生分组合作的道具或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或视频展示: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图片或相关场景。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引发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答学生疑问。
(3)分析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描写。
3. 课堂讨论(1)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行为及其影响。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懂得宽容、谦让。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珍惜友谊。
5. 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81019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2.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描述的是纯真、难忘的童年岁月。
教材安排了有关童年的古今诗词,也有名人名家对儿时情怀的追忆,讲述的都是亲身所为,亲眼所见,而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都是针对童年话题的说说写写。
《古诗词三首》是本组教材的开篇,天真烂漫的童年情怀,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也特别能激发对童年的向往,用古诗词的语言描述的童年情景,更是活泼跳跃,意境深远。
《牧童》、《舟过安仁》两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出悠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牧童和两个张伞使风的顽皮儿童,凝练的诗句中充满了童真、童趣。
《清平乐村居》以轻快、流畅的语言,徐徐铺开一幅恬淡、惬意的农家生活图,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教学目标1.会认4个新字,通过看图比较等方式,记住“篙”、“棹”的音形义。
会写7个生字。
2.读准诗词,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有感情诵读三首古诗词3.通过画面想象,图文结合,查看注解、关键词比较等方法,品词潜句,体会牧童的悠闲无虑,使风儿童的顽皮可爱,以及溪畔农家生活的和美、恬淡、惬意。
4.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并能够将自己喜欢的一首改编成一段话。
教学重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加强诵读,从中体悟诗词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抓重点词,感受诗词独特情韵。
教学时间:2课时基本程序教学调整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牧童》、《舟过安仁》。
一、话题导入:1.板书童年。
齐读。
有人说童年是一首首动听的歌,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你说童年是什么?七彩斑斓令人难忘的童年,让古今中外所有的人都怀念着,留恋着,让你们这些小小的孩子珍惜着,童年还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2.出示两首诗,自读。
二、学习《牧童》1.只显示一首《牧童》看屏幕自读。
问会读了吗?这首《牧童》让我想起了清朝诗人袁枚的《所见》,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读起来多么有声有色,动静相宜啊。
2.我们也把这首诗读活吧,老师建议看着书再读,问为什么要看着书读?因为书中有许多辅助的知识。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优秀4篇)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97214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7.png)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优秀4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儿童的美好心愿。
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并鼓励学生能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认识注释,并能够借助注释帮助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诗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认识注释,知道注释的作用。
语文下册五年级人教版教案篇二今天我上了《童年的发现》一课,在导入课文的时候我问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有没有新奇或是有趣的发现?”一开始课堂还是一片寂静,只有一个同学愿意举手说,我只好先叫举手的这位同学先说,他说道小时候捡了一条毛毛虫养在家里,慢慢地看它怎样变成蝴蝶的过程。
顿时在这位同学说完之后课堂就像炸了锅一样,同学们都起了兴致,纷纷议论起来,想回答的同学争先恐后的举手,课堂气氛一下子好起来。
我也趁热打铁让他们多说一些,不时的也给些评论。
就这样我导入了新课,也把学生的兴致提了起来。
一节课的效率很好。
我之后问的几个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快说出来。
我想这和一开始的谈话导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点不足的是在让学生体会第二自然段作者当时所要体现的心情时,学生不能很准确的体会到。
我感觉还是不太熟悉课文的缘故,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时候我要逐步来讲作者是怎么发现人进化的规律的和他和老师的误会。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名师教案篇三《与象共舞》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四字词语感受大象的勇猛、温和、聪明而有灵气。
2、了解泰国独特的风情与文化,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着写一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段落。
教学重点: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感受人象之间的和谐融洽。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1、显示大象图片,这是什么动物?板书象,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看到它,你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庞然大物,巨大无比,力大无穷等)2、板书与象共舞,谁与象共舞?一看到这四个字时,你有什么感觉?可是,真的就有这样的事情,它就发生在我国南面的泰国。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四篇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d15f1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9.png)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四篇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组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
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别鲜亮,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
此外,本组课文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专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沟通平台”。
本组教材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纳了不同的手法,有的侧重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
这三篇课文向我们展现了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
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形成了“读人、说人、些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才。
二、教学目标1、仔细学习本组课文要求把握的生字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积存,并把积存运用到学习中去。
三、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学习中运用。
四、课时安排略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熟悉8个生字,读读记记“闲适、松弛、为难、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妙。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切关系。
2.比拟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预备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上节课我们巡游了威尼斯的奇怪小艇,今日我们要去漂亮的泰国游玩。
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缘由。
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漂亮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合作沟通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沟通,小组派生汇报。
学习课文,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为难”(gāngà)2.词句解析。
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案人教版5篇
![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案人教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b839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2.png)
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案人教版5篇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案人教版1【学习目标】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3、积累咏月的诗词。
【学习重点】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学前准备】1、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
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
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
【学习时间】1课时方法指导: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来想象诗的意境意、体会诗的主旨。
2、学习赏析诗歌的方法,来赏析“明月之诗”,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
3、学会对关于明月进行美的想象和描写。
4、你是课堂的小主人,请你大胆与老师对话,此堂课你表现棒吗?你学到了什么吗?你是怎样学到的?你学得快乐吗?5、诵读、默写故事是积累古诗的重要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二)赏析《十五夜望月》1、我会读这首诗:2、我会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美景:在《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生轻声吟咏,走进诗中,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起了什么?3、请你看下面《十五夜望月》的赏析*,请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十五夜望月》赏析在唐代咏月的篇章中,这是较为的一首。
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
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5篇)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71dcf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3.png)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5篇)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材名师教案篇一《村晚》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词,学习诗歌理解内容。
2、个性化体会诗歌情感,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
3、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诗。
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个性化理解诗歌。
教学设计:一、游戏引入,营造情境1、我们先玩个游戏。
举个例子,我这儿有个词:树,我给它前面加个词儿:高大的树大家懂了吗?好,现在开始,准备,想到了就站起来说。
草——青青的草池塘——碧绿的池塘水——清澈的水山——巍峨的山落日——红红的落日放牛娃——快乐的放牛娃牛——悠闲的牛……2、很好,现在换一种方式,把要加的词放在后面,比如:树——树长得根深叶茂学生说。
3、我们再加大难度,现在把所给出的词语前后都加上一些修饰性词语,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学生说。
二、初感诗歌,激发疑问1、我们今天要去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
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板书)。
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这首诗老师想请我们班书法最棒的一名同学写在黑板上。
学生上黑板板书古诗: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其他同学可以先打开书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要求:读流利,有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个记号。
学生自由读古诗,可分组讨论或同桌共同学习。
2、好,诗已经写完了,现在谁能愿意来为大家读一下这首诗呢?(指名读)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评点一下朗读情况。
3、激发疑问。
读了这首诗,谁有问题吗?让学生阐述自己想到的疑问,教师则在黑板的诗歌上用红粉笔打上相应的记号。
问题假设:1)、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明白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学生找出诗句中和图画上想对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理解这一行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样子,写得生机勃勃。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微课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微课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8aeb3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5.png)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微课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历史故事,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运用问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等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历史、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敢、坚强、有毅力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历史故事的学习与分析。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掌握。
2. 历史故事背景的了解。
3. 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微课视频、相关历史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对故事情节产生兴趣。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朗读、书写。
(2)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词。
3. 朗读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5. 学习历史故事(1)教师讲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
(2)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故事的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请家长辅导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教学延伸1. 课堂活动:角色扮演(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微课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微课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5f255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0.png)
五年级下册将相和微课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朗读、复述、讨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学会与人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朗读、复述、讨论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学会与人相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看故事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析故事情节及人物情感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验学习效果。
5. 课堂小结(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复述课文内容,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3. 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于友谊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复述能力的评价。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评价。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情感态度的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将相的服饰、礼仪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5ff31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2.png)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0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
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蕴含的美,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内容,发现课文在叙述上的特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学习文章插叙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从直接描写葛利格语言、行为的语句中,以及描写音乐的句子中感受这位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
3、初步感受音乐家崇高的人格和爱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金色的童年,留给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童年时代的每一次生日,也一定让同学们记忆犹新,每一次生日,陪伴你的是什么呢能讲讲你们的幸福时光吗?2.当我们沉浸在幸福时光中时,我们一定要想到是父母之爱,长辈之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带给我们快乐和甜蜜。
今天,我们将走入文本,去分享另一个小姑娘的幸福。
(生读课题)3.引导生对课题质疑(守林人的女儿是谁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为什么要献给她……)二、整理字词,丰富词库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妮、菩、咆、哮、枞、抑、曙2、本课的生字,新词不少,相信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本课的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生自学生字,词)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关于“爱德华·格里格”的资料。
3、小组合作,理清文章的结构。
4、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初步解决:什么是守林人,谁把什么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等疑问。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人教版教案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人教版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91e9e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a.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人教版教案5篇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人教版教案1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写结合,写写自己经历过的微笑。
二、教学过程:(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自读课文。
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3、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4、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读了诗歌以后,你对“微笑”这个词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
5、认读生字、生词。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质疑提问。
如:为什么说微笑的价值很高?为什么说微笑是朋友间交流的信号?为什么说“在人生旅途上,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2、小组内研读,讨论。
3、集体交流,感悟诗文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
a、微笑很容易做到,你是不是常常对别人微笑?如果你以前不爱微笑,以后回怎么做?b、诗人把“微笑”比作“身份证”,想一想还能把微笑比作什么?(三)反复练读,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画出句尾押韵的字,自己反复练读,体会朗朗上口的感觉。
2、指名读诗,互相评议。
体会这首诗语气亲切的特点。
3、尝试背诵课文,同桌互背。
(四)读写结合,积累词语。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把微笑送给别人或接受别人微笑的经历,先说一说,注意要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把微笑送给别人(为什么接受别人的微笑),“我”的心理活动以及别人的表现(动作、语言、神态)等,然后再写下来。
2、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如:转瞬即逝,善良淳厚。
在人生道路上,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人教版教案2一、教学目标:1.认识“悠闲、松弛、尴尬、熟视无睹、彬彬有礼、翩翩起舞”等词语。
2.引导学生借助词语学习课文内容,能在辨别与争论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课文,领悟课文先概括后具体叙述的表达方法,积累优美的语言。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最新9篇)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最新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877b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f.png)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最新9篇)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篇一【教材简解】《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
它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浪费了别人不少时间。
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教学重点】理解主要内容,学说相声,了解相声的语言特点。
【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大意,学说相声。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幻灯片出示下列两组成语,让学生朗读。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师:读了这两组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有人和你谈话,你喜欢怎样的表达?为什么?2.师:看来,说话得讲究艺术。
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好几个有趣的人物。
杨氏之子的风趣幽默,晏子的能言善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打电话》,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
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检查预习,了解相声1.师:读过课文了吗?文章里出现了几个不太常见的词语,你会读吗?嗞嗞呃耗子啰唆嘚儿啷甭师:“嗞嗞”是象声词,“呃”是语气词,“耗子”是什么意思?师:“甭”这个字最有意思,是个会意字。
看到它。
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2.师:老师也读了这篇课文,觉得它有点怪,跟我们以前的课文不一样!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生:都是人物对话!文章的内容是一段相声。
3.师:听过相声吗?听过谁说的相声?对于相声这一种有趣的表演艺术,你有哪些了解呢?师:相声是说唱艺术之一,起源于北京,流行全国各地。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更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逗观众开心,留给人们思考。
从形式上看,相声可分为三种:一个人说的叫单口相声,俩人的叫对口相声,三人以及三人以上的叫群口相声。
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368c2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9.png)
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齐读课题)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三、精读,理解感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通用8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79ea3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0.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篇1【教学分析】“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教学目标】1、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拓展阅读,进一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
2、能较好地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尝试写简短的“解说词”。
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教学重点】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网上各种信息源的比较筛选,及学生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的效率问题。
【教学准备】1、学习课文《鸟的天堂》,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使其能自主提出问题,产生较强烈的阅读需要。
2、网络资源的配置:网络课件、网络教室、作为网络课件运行主要平台的局域网主机服务器、可供访问Internet的互联网接入设备。
【教学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2、提出活动内容“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
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这些问题在网上都有答案。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微课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微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b144bfdaef5ef7ba0d3c6b.png)
探究《桥》的标题意义
学习目标:理解题目含义
学习重难点:学习拟写标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品词析句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大意
文章讲了一位老支书在洪水来临之际,牺牲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儿子。
二、找出文中描写木桥的句子
1、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3、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三、研读课文,体会课题
1、木桥具有实际意义
2、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桥没了,儿子没了,老汉没了)请同学们读出文中的句子。
老汉的形象在,群众在,老汉用他崇高的品质,建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永远悬挂在人们心中。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微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3a45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d.png)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微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作品的意义,明确文本中的主旨。
2.能够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作品所传达的情感。
3.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绘画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本中的主旨。
2.作品传递的情感。
3.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朗读文本,理解主旨。
2.分组讨论,交流感受。
3.绘画表达,展示作品。
4.群体评价,分享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个单元的学习,提问是否还记得上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引导学生对女排精神的理解。
2. 文本阅读将教师提前准备好的文本发给学生,安排学生认真阅读。
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开口发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绘画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绘画方法和材料,例如油画、水彩画和画笔等等。
督促学生注意细节和用色的搭配。
5. 分享和评价学生到前面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看。
并邀请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建议。
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和感受到成就感。
六、作业布置1.写一篇关于自己作品的英文介绍。
2.完成作品的最后润色和修改。
七、板书设计教学目标绘画表达教学重点作品的意义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情感八、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阅读文本、讨论、绘画和评价四个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并提高绘画能力。
通过评价和分享,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参与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机会和方式。
五下语文微课程设计
![五下语文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dc63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9.png)
五下语文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生字、词语及成语,并能正确运用到语境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教材中的经典诗词、文章段落,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及作者。
3.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分析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及论证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和篇章仿写,提高写作水平。
3. 学生能够通过口语交际,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本课程旨在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语文教材为载体,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重点学习教材中的生字、词语及成语,涵盖字形、字义、拼音等方面的知识。
2. 诗词文章:学习教材中的经典诗词、文章段落,分析文章结构、主题、中心思想及论证方法,包括作者背景、文学常识等。
3. 阅读理解: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教授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 写作技巧:结合教材内容,教授创意写作和篇章仿写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 口语交际: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单元:生字词学习,诗词背诵,阅读策略指导。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微课教案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微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91821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6.png)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微课教案教学目标:学习作者写实——联想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体会德国景色的奇丽,了解学习作者写实——联想写作特点。
一、欣赏图片,感受花美。
1.课件出示德国街头花的图片。
2.抓关键句词,体会花美。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琢磨感悟,深入体会景色之奇丽。
师:请大家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丽情景;“家家户户、大街小巷”的壮观景象;窗连窗、街连街的无边景色;如入山阴道上的美妙感觉。
)3.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二、感受奇丽,体会写法1.理解:山阴之道。
2.体会写实——联想。
点拨:第一句先写实实在在的景物(板书:写实),第二句写作者的联想(板书联想),先写实,再联想,这样写就更生动更形象了。
3.欣赏名家好词佳句出示课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指名读师:这句话写了荷塘的景色,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荷花的美。
人们习惯把女人比作鲜花,朱自清却把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真是天才的想象!师:我们再来看著名作家宗璞笔下的紫藤萝。
同学们见过紫藤萝吗?(出示紫藤萝近景)这就是紫藤萝!你们再看——(出示瀑布般的紫藤萝图片)。
美不美?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更美。
出示语段——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4.学生练笔。
欣赏了作家笔下花,体会了文中的好词好句。
那我们也用我们手中的笔写一写我们看到过的花,联想到的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学习作者写实——联想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重点句子,体会德国景色的奇丽,了解学习作者写实——联想写作特点。
一、欣赏图片,感受花美。
1.课件出示德国街头花的图片。
2.抓关键句词,体会花美。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琢磨感悟,深入体会景色之奇丽。
师:请大家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丽情景;“家家户户、大街小巷”的壮观景象;窗连窗、街连街的无边景色;如入山阴道上的美妙感觉。
)
3.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二、感受奇丽,体会写法
1.理解:山阴之道。
2.体会写实——联想。
点拨:第一句先写实实在在的景物(板书:写实),第二句写作者的联想(板书联想),先写实,再联想,这样写就更生动更形象了。
3.欣赏名家好词佳句
出示课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
指名读
师:这句话写了荷塘的景色,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荷花的美。
人们习惯把女人比作鲜花,朱自清却把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真是天才的想象!
师:我们再来看著名作家宗璞笔下的紫藤萝。
同学们见过紫藤萝吗?(出示紫藤萝近景)这就是紫藤萝!你们再看——(出示瀑布般的紫藤萝图片)。
美不美?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更美。
出示语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时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
4.学生练笔。
欣赏了作家笔下花,体会了文中的好词好句。
那我们也用我们手中的笔写一写我们看到过的花,联想到的花。
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短句,如果需要,如果合适,尽量用上。
三、再读再悟
用上了名家的方法,同学们笔下的花也很漂亮!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继续欣赏这段经典的写景之作。
出示课件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应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