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1e3583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6.png)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4《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除法的初步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除法还比较陌生。
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够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除法运算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算式的读写法,除法运算的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除法的运算规律,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5.布置作业:设计适量的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bf80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c.png)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除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除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感受和理解除法的含义。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除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除法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除法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法的含义。
2.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生动展示除法的含义。
2.准备实物道具,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除法。
3.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除法的概念。
如:小猴子的水果分一分。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道具,如苹果、糖果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同学们。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除法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除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讲评,纠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物品、计算费用等。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41e24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7.png)
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基本概念。
2.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3. 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除法算式卡片。
2. 学具:学生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通过例题,演示除法的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一些除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2. 板书内容: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方法、与乘法的关系、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的除法题目。
2. 提高题: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除法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环节。
在本教案中,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分组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对除法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环节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环节,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示例,向学生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可以借助PPT、黑板等教学工具,通过动画、图表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的含义和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使用教具进行分组、分配等,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三、练习环节的组织练习环节是巩固学生对除法知识掌握的重要环节。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c63636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4.png)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除法》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简单几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并且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除法这个概念可能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除法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将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概念。
2.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除法运算,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3.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除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除法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
3.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除法运算,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4.总结与归纳: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总结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5.应用拓展: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进行解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d2c81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9.png)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除法》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引入除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他们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除法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难点: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除法运算卡片、图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除法的概念。
如:“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小猴把摘到的桃子分给其他小动物,每种动物分到的桃子数量不一样,引导学生思考:小猴是如何分桃子的?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和实物是如何进行分分的?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练习,教师出示一些除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巩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如:“除法接力赛”游戏,学生分组进行除法运算,每组成员轮流进行运算,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0eb4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6.png)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除法的简便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除法的概念和定义。
2.掌握除法的简便方法。
三、教学难点1.除法的概念和定义。
2.复杂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准备1.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挂图、数字卡片等。
2.小学生义务教育数学课本(苏教版)。
3.复印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引入在开始本课之前,老师让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课学过的内容。
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认为学习这些内容可以给你们带来什么帮助?”“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们可以进入本课学习的主题。
2.讲解概念1.除法的定义:除法是指将一个数等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比如:“10除以5,得2”,就是把10个物品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个。
2.商和余数的定义:把一个数A除以另一个数B,得到的商是C,余数是D,即A=BC+D,D是小于除数B的正整数。
3.长除法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指导,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掌握长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3.练习1.让学生练习口算除法,不用除法算式,通过口算的方式掌握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2.让学生练习使用长除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3.让学生练习使用非零商除法(即简便计算法),通过简便法掌握除法的快速计算方法。
4.作业布置老师在本节课的最后,布置相关的作业任务,以巩固学生对除法概念和方法的掌握。
例如,要求学生回家完成苏教版数学课本相关练习及作业,或完成口算题。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上完本节课之后,可以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出教学中得到的好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概念和方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5bd64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a.png)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是学生初步接触除法概念的学习内容。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并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除法这样的抽象概念,他们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难点:理解除法运算的本质,能够将除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除法运算。
3.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有趣的PPT,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际物品,如水果、糖果等,用于教学实践活动。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帮助他们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例子,如分水果的场景,引入除法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如果要把这些水果分给几个小朋友,应该如何分配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除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
同时,教师可以用实际物品进行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除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实际的除法运算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5f0121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e.png)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除法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探究、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除法的基本含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除法这个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
此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除法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探究、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和乘法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操作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除法的含义,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生动的实例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出除法的概念。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的例子,探索除法的含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操作: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除法的理解。
4.总结:学生总结除法的基本概念,明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练习:学生进行一些除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除法的初步认识1.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除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成绩和课后反馈来进行。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4单元《认识除法》ppt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第4单元《认识除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7226fdfad6195f302ba663.png)
3 33
5 15 3 5
3 15 5 3
把“总数”作为“被 除数”。
作业:
1、书第50页做、改。 2、网上作业。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5. 1121.5 .11Tue sday, May 11, 2021
•Hale Waihona Puke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5/11 /2021 7:59:45 AM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5/ 112021 /5/1120 21/5/1 15/11/2 021 7:59:45 AM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120 21/5/11 2021/5 /11Ma y-2111-May-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1 2021/5/ 112021 /5/11T uesday, May 11,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5/11 2021/5/ 112021 /5/112 021/5/1 15/11/ 2021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5 月11日 星期二 2021/5 /11202 1/5/112 021/5/ 11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5月 2021/5 /11202 1/5/112 021/5/ 115/11/ 2021
4
24
5 25
2、
···
···
··· 被除商 除数 数
· ··
· ··
· ·· 被 除商 除数 数
· ··
·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4c6d4b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2.png)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除法》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对于除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可能还停留在直观形象的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物来帮助他们建立除法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除法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除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除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数学游戏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除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入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3.巩固: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巩固对除法的理解。
4.拓展:学生进行一些除法的应用题解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除法的主要概念和计算方法。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或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1df3f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79.png)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485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明白得除法的含义,明白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初步明白得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让学生明白得除法的含义。
教学预备:课件、圆片、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形,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书上第48页的例题。
(1)创设情形,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讲述:同学们,周末你们会外出活动吗?今天就有一群小朋友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
从图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6个人每辆车坐2个人要坐()人。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提问:你明白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如何样想到的?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3)教学除法算式j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
如此的问题能够用除法运算。
如何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差不多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如何样写?(边讲述边板书:62=3)k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l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那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教学第48页的试一试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
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那个除法算式里,12、3、4 各表示什么意思?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能够用除法运算。
二、连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教学第49页的例题。
(1)让学生观看和阅读例题提问:你从这道题中明白些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解决那个问题的方法。
最后把结果板书到括号里。
讲述:6个小朋友植树,平均分成3组,求每组有几人,也能够用除法运算。
谁能写出除法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63=2)结合这道题,说说那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除法》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01fc5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05.png)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初步认识除法》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简单地认识除法及其符号“÷”。
2.能够运用“÷”符号,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3.能够举一反三,将学到的除法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1.认识除法及其符号“÷”。
2.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
1.能够运用“÷”符号,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能够举一反三,将学到的除法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小组讨论和组内交流,调查学生们对除法的认识,以及“÷”符号的使用情况。
2. 认识除法及其符号“÷”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除法的应用,如分糖果、分苹果等。
2.示范使用“÷”符号,让学生们掌握使用方法。
3.通过多个例子,让学生们深入理解“÷”符号的使用规则。
3. 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1.教师出题,供学生们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并在黑板上讲解解题过程。
4. 小结
通过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强化学生们对除法及其符号的认识,引导学生们认
识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
1.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2.对学生们进行口头评价,及时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3.对学生们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
1.练习上课中所讲的除法运算。
2.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记录下自己发现的除法应用案例。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材分析及建议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材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ad9c3e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3.png)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材分析及建议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教学除法的认识,内容包括认识平均分和认识除法的含义。
教材分为三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第30-35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识平均分。
第二段,第36-38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识除法。
第三段,第39-41页的练习四。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突出平均分的本质特点每份分得同样多。
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个部分,会显现两种情形,一是每份或多或少,一是每份同样多。
关于后者,不管如何样分,只要是每份分得同样多,确实是平均分。
平均分是除法的物化形式,让学生能认识到平均分的本质特点是十分重要的。
教材在编排中,先让学生分6个桃,通过分和比较,明白什么是平均分。
接着让学生试着把8个桃平均分,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分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分法能够不同,只要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差不多上平均分。
在分一分的第四个例题里,要求学生把12枝铅笔平均分。
学生之间分的过程、分的结果不尽相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确实是平均分。
那个地点让学生再次操作,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平均分的本质特点,认识平均分。
2.充分操作,为学生认识除法积存感性体会。
除法的含义是表示把一些东西分成相等的几份。
假如在认识除法前学生能明确什么是平均分,不仅对明白得除法有益,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在抽象算式过程中的思维进展。
教材在学生认识除法之前先安排4道例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经历:①明白平均分,初步接触平均分的分法;②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分成几份;③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④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明白如何样平均分;从而获得平均分的直截了当感受和体会,也为认识除法积存了感性体会。
3.认识除法,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平均分活动。
因为反映平均分本质特点的数学方法是除法,因此认识除法要结合平均分的活动。
教材第36、37页的例题教学都分成三步:①设计具体场景提出问题;②让学生经历平均分活动或摸索过程;③用除法算式表示。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44d93431b765ce050814a7.png)
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2枝,可以列出除法算式6 ÷3=2。
读一读这个算式并说说6 ÷3=2这个算式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
(4)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6 ÷3=2这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特有的名称。请学生阅读书上第37页上的相关内容,看看6叫什么,3和2呢?(阅读完后指名交流)
谈话:离开小熊之家,我们就要前往儿童游乐场了。(点击儿童游乐场)看,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
经得6枝铅笔作为奖励,你觉得怎么分才最公平?
1、教学例题。
(1)出示:分铅笔情景图(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枝。)
(2)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桌讨论、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写在括号里。
c、“÷”这个符号是除号,写除号时先写一短横,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请学生书空)
d、6÷2读作:6除以2,连起来读一读6除以2等于3。(请学生跟读)
e、6÷2=3这个除法算式中的“6”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2”和“3”呢?6÷2=3这个除法算式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一说。)
小结:把一些物体几个一份、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号是平均分的意思。
你想免费乘坐观光缆车吗?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去答题吧!
2、复习题。
(1)8块饼干,每4块放一盘,可以放( )盘。
(2)9只兔子,平均装在3只笼子里,每只笼子装( )只兔。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桌面上摆学具。)
交流方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分法。
3、小结。
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来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一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数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ae1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a.png)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数学教案教学背景本次数学教学的主题是“认识除法”,针对的是二年级上册的苏教版教材。
除法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孩子们成长和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节教学,我们旨在帮助孩子们:•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练习巩固和扩充对除法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除法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力目标:1.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2.能够合作探讨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教学内容一、概念与定义1.除法的概念: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出商和余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定义:–除数:进行除法运算的数叫做除数。
–被除数:除数除以被除数等于商和余数时的数叫做被除数。
–商:除法运算的结果中所求得的整数叫做商。
–余数:除法运算的结果中所剩下的整数叫做余数。
二、方法与步骤1.算法的步骤:用长除法的方法,依次进行除数、被除数和商的计算,最后得到商和余数。
2.数学符号的运用:–除法运算的符号是“$\\div$”,如:$12\\div3=4$–商和余数的表示方法:12÷3=4 03.解题步骤:根据题目中所要求的问题,按照解题方法进行计算和解答。
如若有余数则需在公式后面加入“……余数”的形式。
三、练习和应用1.练习题:通过练习题巩固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孩子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孩子们对数学学科的自信与兴趣。
2.应用题: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应用,提高孩子们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思维运用能力。
同样也是孩子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积累和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通过一个小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们感性理解除法。
例如:老师在讲台上拿起一些玩具,让学生们依次来手里取,最后计算出每个学生能取到的玩具数量,再向学生们解释这个过程使用了什么方法,以及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d25d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1.png)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除法,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竖式除法的基本方法;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除法,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掌握竖式除法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学会用竖式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2、练习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课你们最近学了什么?(求和)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认识除法)。
请举个例子,学会如何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
(45÷9=?)。
第二步:讲解、讲解、再讲解通过加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解决问题。
例子1:张三有18个苹果,他要给5个朋友,每个朋友应该得几个呢?解题思路:我们可以把18个苹果分成5堆,每一堆都一样多,看看每一堆有几个苹果。
所以要用除法。
让学生自己去做这个问题,并自己总结解题步骤。
采取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给他们创造进行这个问题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写出解题步骤:18苹果分成5份2等份=?3等份=?4等份=?5等份=?例子2:井里有32桶水,每桶水10升。
还有多少升水没有打上来?解题思路:我们可以把32桶水用除法算一下,看看一共有多少升水。
除数:10 被除数:32 商:? 余数:?通过上述问题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点,并掌握相关技巧。
第三步:练习,练习,再练习例子1:别墅小区共有25栋别墅,每栋别墅有4层楼,每层楼有3个房间,一共有多少个房间?解题思路: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算式计算:被除数:4×3=12除数:25商:? 余数:?例子2:家里有48个鸡蛋,小红想把它们全部放到6个篮子里,每个篮子应该装多少个鸡蛋?解题思路: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除数:6被除数:48商:? 余数:?让学生按照上述练习,进行除法的计算。
第四步:回顾、展望我们在今天课上学了什么?(认识除法,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竖式除法的基本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10177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9.png)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认识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除法》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4.4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除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乘运算。
但是,对于除法这个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实例和图片。
2.准备除法运算的练习题和答案。
3.准备分组合作学习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来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例如,展示一幅图,图片上有10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有2个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这个过程中除法的运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教师提供相关的题目和答案。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4认识除法丨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4认识除法丨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62a42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a.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4 认识除法丨苏教版教案:认识除法一、教学内容1. 引入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学习除法的运算步骤,包括将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
3. 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竖式计算和口算方法。
4.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每张桌子上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几张桌子。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来表示这个问题。
2. 讲解除法的概念:通过教室里的桌子例子,引入除法的概念,解释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学习除法的运算步骤: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的运算步骤,包括将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
4. 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PPT展示竖式计算和口算方法的例子,让学生学习除法的计算方法。
5. 例题讲解:给学生出示一些除法的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除法的练习题,老师进行批改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除法的概念被除数÷ 除数 = 商除法的运算步骤1. 将被除数和除数写成竖式。
2.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找到一个数,这个数乘以除数的结果小于或等于被除数的当前位。
3. 将这个数写在商的位置上,将这个数乘以除数的结果从被除数的当前位减去。
4. 将差写在被除数的下一位上,重复步骤2和3,直到被除数的所有位都处理完毕。
5. 得到的商就是除法的运算结果。
七、作业设计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步骤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但在计算方法上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4认识除法》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4认识除法》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b9175e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07.png)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4认识除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4-4认识除法》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并且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除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除法这个新的运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除法问题,理解除法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动画等,直观地展示除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出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受除法的作用。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3.巩固练习: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除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除法的理解。
5.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除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