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苏教版 设施农业教案1

合集下载

优秀教案高中生物选修1

优秀教案高中生物选修1

优秀教案高中生物选修1
教材:高中生物选修1教材
教学目标:
1. 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3. 能够分析基因工程在生物学、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
1.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基因工程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2. 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基因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引起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兴趣并激发学习热情。

二、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
1. 基因工程的概念和原理;
2. 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和方法。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中的利与弊。

四、实验操作(30分钟)
进行基因工程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掌握基因工程技术和操作方法。

五、讨论和总结(15分钟)
让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影响,总结基因工程的意义和前景。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并培养了他们
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同时,通过讨论基因工程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影响,引导
学生思考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质。

新苏教版高中生物讲课教案

新苏教版高中生物讲课教案

新苏教版高中生物讲课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结构组成和生长方式;
2. 掌握植物的主要器官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
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讲解 + 实物展示);
2. 植物生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实验演示 + 讨论);
3. 植物生长的适应策略(案例分析 + 群组讨论)。

教学准备:
1. 实物展示:植物的不同器官样品;
2. 实验装置:用于观察植物生长的实验器材;
3. 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及学生理解;
4. 课堂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各种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植物器官的样品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结构组成;
2. 讲解:介绍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的结构和功能;
3. 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实物,理解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二课时:植物生长的过程和适应策略
1. 实验演示:通过观察不同环境下植物生长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因素;
2. 讨论:分组讨论不同植物生长环境下的适应策略,分享并总结;
3. 结语:总结植物的结构与生长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植物结构和生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其思考和观察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提高其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设施农业-苏教版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教案

设施农业-苏教版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教案

设施农业-苏教版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教案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设施农业的概念和特点;•了解设施农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掌握设施农业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分析设施农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认识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内容设施农业的概念和特点1.设施农业的定义和基本技术;2.设施农业的特点和应用领域;3.设施农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设施农业的技术方法和管理1.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及应用;2.畜禽养殖设施管理及应用;3.植物生长中的设施管理及应用。

设施农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1.设施农业对粮食生产的推动作用;2.设施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设施农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现代农业对人类的意义和作用;2.现代农业的特点和对农业技术的要求;3.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教学方法1.观察实验法: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设施农业中常见的设施,并学习这些设施的使用方法和管理;2.模拟实验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模拟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和应用;3.讲授法:教师通过讲授课堂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设施农业的概念、特点和技术方法;4.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探讨设施农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通过考试、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并从中发现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

课程资料1.教材:《苏教版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2.参考书目:《设施农业》、《现代农业技术大全》等;3.实验室设备和材料。

教学时间共计15课时。

教学计划教学环节时间设施农业的概念和特点2课时设施农业的技术方法和管理4课时设施农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3课时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课时教学评估1课时教学前测1课时教学后测1课时答疑辅导1课时总结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掌握设施农业的概念、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于我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一全套教案本教案包括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评价方式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选修一课程,提高学习兴趣。

一、单元教学计划1. 单元名称: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2. 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掌握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理解细胞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3. 教学时长:4周4.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5.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 讨论交流- 教师讲解- 小组合作6. 评价方式:- 实验报告- 课堂讨论- 期中评测- 学生自评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细胞的大小和形态2. 细胞的膜的结构和功能- 磷脂双分子层- 膜蛋白- 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3.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 细胞器之间的协同作用4. 细胞的代谢和能量- 细胞的新陈代谢-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细胞的能量来源和转化三、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观察: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高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细胞器的功能和协同作用,培养学生思辨和表达能力。

3.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细胞实验和课堂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评价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2.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观点和思考,评价学习态度和思辨能力。

3. 期中评测:组织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细胞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以上是生物选修一课程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和学生更好地学习。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教案(1) 苏教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教案(1) 苏教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1.1《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教案(1)苏教版选修1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一)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功能1、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五大类。

2、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的来源及功能。

(二)培养基的种类及配制原则(三)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内容(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3)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不与周围的物品接触。

(4)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2、消毒方法(1)煮沸消毒法:如在100℃煮沸5~6min。

(2)化学药剂消毒法:如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

3、灭菌方法(1)灼烧灭菌。

(2)干热灭菌。

(3)高压蒸汽灭菌。

(四)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计算根据配方比例,计算配制一定量的培养基所需各种成分的用量。

2、称量3、溶化4、灭菌5、倒平板思考: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五)纯化大肠杆菌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即菌落。

思考:(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个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2 1.1.5设施农业_教案设计设计1

中图版高中生物选修2  1.1.5设施农业_教案设计设计1

设施农业【教学目标】1.描述各种具体的设施农业,说明各种设施农业的优点、局限性。

2.形成关心现代农业发展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设施栽培、设施饲养的实例。

2.说明各种设施农业的优点、局限性。

【教学难点】智能农业。

【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提问、讨论互动为辅的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能在冰天雪地的北方普通百姓也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瓜果,也可以观赏到各种花卉,这是因为有了设施农业。

二、新授1.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使用人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因素,使生物获得适宜的生物条件,从而延长乃至改变“生长季节”,获得最佳产出的生产方式。

设施农业一般指设施栽培和设施饲养。

设施栽培:设施栽培基本上是经历了一个又简单到复杂,如小棚,中棚到大棚、普通温室,到现代化温室、植物工厂的发展阶段,既有低水平到高水平、由低科技含量到高科技含量的发展阶段现代的植物工厂则能在密闭、智能化控制条件下实现全天候、周年生产,并实现生产的工业化。

设施栽培的主要设施:温室、苗床、排灌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光照控制系统、施肥系统和保护系统。

提问与讨论:(1)为什么说设施栽培能够有较高的产出?目前设施栽培的植物主要是花卉和蔬菜,而不是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这是为什么?设施栽培可以人工控制条件,从而加快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设施栽培还可以人工控制作物的发育进度,使作物按照人们的意愿去“产出”。

由于设施栽培高投入的特点,人们一般选择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高的作物进行栽培,通过“改变”生产季节,调节作物的上市时间(或提前,或延缓),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因此,人们一般进行设施栽培的是花卉、蔬菜、果树等,而不是小麦、玉米。

(2)应该如何选择设施栽培的品种?一般原则是根据栽培作物的种类和栽培的目的来选择品种。

由于设施栽培主要是为了调节作物的上市时间(或提前,或延缓)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因此,根据预期上市时间选择生育期相适应的品种,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苏教版生物选修1全册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苏教版生物选修1全册课件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分裂的奇迹
探索细胞分裂的过程,了解 细胞如何复制自身并构建多 细胞生物体。
细胞膜:保护和交流的关键
组成与结构
了解细胞膜的构成以及 它是如何形成具有双层 结构的薄膜。
选择性渗透
解释细胞膜如何控制物 质的进出,从而维持细 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信号传递
揭示细胞膜如何通过受 体蛋白和信号分子进行 细胞间的通信。
叶绿体
了解叶绿体的特点和功能, 它们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 以及植物生长过程。
内质网
揭示内质网的作用和结构, 以及它在细胞中蛋白质合成 和运输中的重要性。
生命分子:构建多样性
1
碳水化合物
了解碳水化合物在细胞中的结构、
脂质和脂肪酸
2
功能和重要性,包括能量储存和结 构支持。
揭示脂质和脂肪酸的组成、结构和
细胞通过结合并形成组织,从而构建了不 同的器官和系统,使我们能够生活和运动。

苏教版生物选修1全册精品课件 第一章第一节
生命基础 细胞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功能
生命的奇妙之处
神奇的DNA
探索DNA的形态和结构,以 及它如何承载我们所有的遗 传信息。
植物的光合作用
揭示植物如何利用阳光和二 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能量并释放氧气。
奇妙的细胞壁和细胞质
1 细胞壁的功能
探索细胞壁的重要作用,如提供支持、保护细胞和维持形态。
2 细胞质的组成
了解细胞质的组成部分,如细胞液、细胞器和溶质,并明确它们的功能。
3 细胞补给站
揭示细胞质是维持细胞正常运作所需的重要物质的储存和分配中心。

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苏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苏教版

高中生物选修1教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学的定义、内容和研究对象,掌握基本的生物学术语。

教学重点:生物学的定义和内容
教学难点: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教学准备:教材《生物选修1》,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堂小测验题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生物学的概念,并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二、呈现(15分钟)
1. 生物学的定义及内容
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生物学的定义和内容,让学生了解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规律的科学。

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讲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生命的起源、发展和演化等内容。

三、讨论(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学的意义,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并与全班进行互动讨论。

四、总结(5分钟)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强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

五、课堂小测验(5分钟)
学生完成课堂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物学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了基本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意义还存在一定的模糊,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1.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教案 (苏教版选修1)

1.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教案  (苏教版选修1)

1.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案(苏教版选修1)●课标要求1.结合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原理。

2.结合天竺葵的组织培养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过程。

●课标解读1.掌握培养基的配制。

2.掌握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各项技能。

3.掌握合理利用激素诱导愈伤组织脱分化、再分化。

●教学地位本节涉及到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过程、培养基的配制、组织培养的操作技术等内容,是该章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考中常考的内容。

●教法指导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2.天竺葵的组织培养可直接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实验操作。

●新课导入建议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花卉生产过程,感知组织培养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教学流程设计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25-3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

⇒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引出本节课题。

⇒步骤2:根据创设的情景,引出基因工程的概念,并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分析、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通过例1巩固、提高。

⇒步骤3:结合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和实际操作过渡至MS培养基的配制和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的教学。

⇓步骤7:通过【当堂双基达标】进行当堂检测验收。

⇐步骤6: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整理本节重点、难点内容,利用【本课知识小结】进行总结,建立知识网络。

理解并记忆【结论语句】。

⇐步骤5:回扣基础知识,将检查、批阅【课前自主导学】时学生出错较多的部分进行强化,重点对【正误判断】部分进行辨析。

⇐步骤4: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2帮助学生认识MS培养基配制和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

利用例2验收、巩固。

1.含义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诱导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等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每个体细胞都携带着一套来自受精卵的完整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3.植物茎尖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优良母株――→分离接种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分化―→试管苗⎪⎪⎪⎪⎪→取试管苗的芽再次组织培养→转入生根培养基―→生根后炼苗、定植→扦插生根后炼苗、定植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组成一定相同吗?【提示】 不一定相同,如取的是花粉,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获得的愈伤组织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与体细胞形成的愈伤组织基因组成不同。

最新高中生物-设施农业导学案1 精品

最新高中生物-设施农业导学案1 精品

第6节设施农业1.识别绿色食品并描述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

2.调查绿色食品的生产和消费情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3.描述各种具体的设施农业,说明各种设施农业的优点、局限性。

4.形成关心现代农业发展的情感。

一、绿色食品的生产1.绿色食品的兴起(1)绿色食品:遵循____________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________标志,________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2)绿色食品的作用:为人们提供______、优质、富含营养的食品;提高农民收入,避免或减少对______的污染;使农业及其生态环境具有____________性,进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食品的特征一是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的__________。

二是对产品实行______质量控制。

三是对产品依法实行______管理。

3.绿色食品的标志(1)AA级:等同于国外的__________,是目前我国食品的最高级标准。

它的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______化学合成物质。

(2)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________化学合成物质。

思考:绿色食品就是绿色的食品吗?二、设施农业1.设施农业使用__________,人工控制______因素,使生物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延长乃至“改变”__________,获得最佳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

2.设施栽培(1)设施栽培:主要的设施有______、苗床、排灌系统、温度控制系统、______控制系统、______控制系统、施肥系统和植物保护系统,其中,以温室及其______、湿度和______控制系统为最基本的设施。

(2)特点:设施栽培是在人工环境下进行的栽培,______大,__________高;采取的人工措施越适当,生产的________就越好,______越高,经济效益就越好。

3.设施养殖主要是通过各类________和集约化的饲养房舍及配套设施,对各类畜禽、水产品和某些特种动物,进行________饲养和管理。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设施农业》教案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设施农业》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1. 描述各种具体的设施农业,说明各种设施农业的优点、局限性。

2. 形成关心现代农业发展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方面: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以及深入生活联系实际,理解各种具体的设施农业,说明各种设施农业的优点、局限性。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形成关心现代农业发展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设施栽培、设施养殖的实例。

2. 说明各种设施农业的优点、局限性。

【教学难点】智能农业。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学生:深入调查当地的设施农业,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

一、设施农业定义:设施农业是使用人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因素,使生物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延长乃至“改变”生产季节,获得最佳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

二、设施栽培1. 发展阶段:设施栽培基本上经历了由简单的保护地栽培,如阳畦、小棚、中棚、塑料大棚、普通温室,到现代化温室、植物工厂的发展阶段,既有低水平到高水平、有低科技含量到高科技含量的发展阶段。

2. 主要的设施:无论哪种设施栽培,其主要的设施有:温室、苗床、排灌系统、温室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光照控制系统、施肥系统和植物保护系统。

其中,以温室及其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系统位最基本的设施。

3. 设施栽培的基质:多用人工配置的“营养土”。

三、 设施养殖1. 概念:主要是通过各类现代化和集约化的饲养房舍及配套设施,对各类畜禽、水产品和某 些特种动物,进行工厂化饲养和管理。

2. 我国设施养殖的畜禽:主要有猪、牛、羊、马、鸡、鸭、鸵鸟、鹌鹑和多种水产品。

3. 智能农业:也称为“数字农业”或“信息农业”,是运用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 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等信息技术,与土壤快速分析、自 动灌溉、自动施肥给药、自动耕作、自动收获、自动采后处理和自动贮藏等智能化农机技术 相结合,定位到中、小尺度的农田,在微观尺度上直接与农业生产活动、生产管理相结合的 咼新技术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设施农业
【学习目标】
1.描述各种具体的设施农业,说明各种设施农业的优点、局限性。

2.形成关心现代农业发展的情感。

1.课下深入农村和当地的一些设施农业进行组织调查,比较设施农业和常规农业的异同。

2.讨论:
(1)设施农业的概念是什么?
设施农业是使用人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因素,使生物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延长乃至“改变”生产季节,获得最佳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

(2)设施农业有那些设施?
主要是通过各类现代化和集约化的饲养房舍及配套设施,对各类畜禽、水产品和某些特种动物,进行工厂化饲养和管理。

(3)我国设施养殖的畜禽有那些?
主要有猪、牛、羊、马、鸡、鸭、鸵鸟、鹌鹑和多种水产品。

(4)什么是智能农业?
【随堂练习】
1.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常用一些化学农药。

其危害是:
A.造成植物发生突变个体
B.使动物食用后,发生基因突变。

C.污染环境。

D.没有危害。

A.在农业中采用了高科技技术。

B.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C.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D.一般指设施种植业,但也往往包括设施养殖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