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建模及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相电压型PWM 整流器建模及控制
摘要:本文通过基尔霍夫定律完成了对三相电压型PWM 整流器在三相静止对称坐标系下的数学建模。并通过MATLAB/SIMULINK 仿真工具对其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可以看出,仿真验证的结果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后又介绍了一种直接电流控制方法即传统的双闭环PID 控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1 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对三相VSR 系统建模
三相电压型PWM 整流器的电路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图中a u 、b u 、c u 为三相交流电源,L 和C 分别为滤波电感和滤波电容,R 是滤波电感的等效电阻,
s R 是开关管的等效电阻。
记网侧三相交流电流分别为a i 、b i 、c i ,整流电流为dc i ,流过负载电阻的电流为L i ,负载两端电压为dc v 。
i L
e i L
图1-1 三相电压型PWM 整流器电路图
针对三相VSR 一般数学模型的建立,通常作以下假设: (1) 电网电动势为三相平衡的正弦波电动势(a u ,b u ,c u )。 (2) 网侧滤波电感L 是线性的,且不考虑饱和。
(3) 功率开关管损耗以电阻s R 表示,即实际的功率开关管可由理想开关与损耗电阻s R 串联等效表示。
(4) 为描述VSR 能量的双向传输,三相VSR 其直流侧负载由L R 和直流电动势
L e 串联表示。当直流电动势0L e =时,三相VSR 只能运行于整流模式;当L dc
e v >时,三相VSR 既可运行于整流模式,又可运行于有源逆变模式;当L dc e v <时,三相VSR 则运行于整流模式。
为分析方便,定义单极性二值逻辑开关函数k s 为
10
k s ⎧=⎨
⎩上桥臂导通,下桥臂关断上桥臂关断,下桥臂导通
(,,)k a b c = (1-1)
将三相VSR 功率开关管损耗等效电阻s R 和交流滤波电感等效电阻l R 合并,记 s l R R R =+,采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建立三相VSR a 相回路方程为
()a
a a aN NO di L
Ri u v v dt
+=-+ (1-2) 当1S 导通而2S 关断时,1a s =,且aN dc v v =;当1S 关断而2S 导通时,开关函数0a s =,且0aN v =。由于aN dc a v v s =,上式可写成
()a
a a dc a NO di L
Ri u v s v dt
+=-+ (1-3) 同理,可得b 相、c 相方程如下:
()b
b b d
c b NO di L
Ri u v s v dt +=-+ (1-4) ()c c c dc c NO di
L Ri u v s v dt
+=-+ (1-5) 考虑三相对称系统,则
0a b c u u u ++= 0a b c i i i ++= (1-6)
故
..3
dc NO k k a b c
v v s ==-
∑
(1-7)
在图1-1中,任何瞬间总有三个开关管导通,其开关模式共有328=种,因此,直流侧电流dc i 可描述为
()dc a a b c b b c a c c b a a b a b c i i s s s i s s s i s s s i i s s s =+++++
()()()a c a c b b c b c a a b c a b c i i s s s i i s s s i i i s s s ++++++
a a
b b
c c i s i s i s =++ (1-8)
另外,对直流侧电容正极节点处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
dc dc L a a b b c c L
dv v e
C
i s i s i s dt R -=++- (1-9) 则采用单极性二值逻辑开关函数描述的三相VSR 系统的一般数学模型表达式为:
,,,,,,13131
3a a dc a k a
k a b c b b dc b k b k a b c c
c dc c k c k a b c dc dc L a a b b c c
L d L i Ri v s s u dt
d L i Ri v s s u dt d L i Ri v s s u dt dv v
e C s i s i s i dt R ===⎧⎛⎫=---+⎪ ⎪⎝⎭⎪⎪⎛⎫⎪=---+ ⎪⎪⎝⎭⎨
⎛⎫⎪=---+ ⎪⎪⎝⎭⎪
⎪-=++-⎪⎩
∑∑∑ (1-10) 2 模型验证
在以上的内容中已经对三相VSR 进行了数学建模,在此我们对已经得到的数学模型进行模型验证。
2.1 建立系统仿真模型
以u[1],u[2],u[3],u[4],u[5],u[6],u[7],u[8],u[9],u[10],u[11],u[12],u[13],u[14]分别代表a i ,b i ,c i ,a u ,b u ,c u ,a s ,b s ,c s ,dc v ,R ,L ,C ,
L R 。构建出系统的SIMULINK 仿真模型如图2-3所示,故可以根据三相VSR 系统
的数学模型可得到函数Fun ,Fun1,Fun2和Fun3的表达式分别为: Fun :(u[4]-u[11]*u[1]-u[10]*u[7]+u[10]*(u[7]+u[8]+u[9])/3)/u[12] Fun1:(u[5]-u[11]*u[2]-u[10]*u[8]+u[10]*(u[7]+u[8]+u[9])/3)/u[12] Fun2:(u[6]-u[11]*u[3]-u[10]*u[9]+u[10]*(u[7]+u[8]+u[9])/3)/u[12] Fun3:(u[1]*u[7]+u[2]*u[8]+u[3]*u[9]-u[10] /u[14])/u[13] Fcn4:(u[1]*u[7]+u[2]*u[8]+u[3]*u[9])
系统仿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