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分析技巧干货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技巧分享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技巧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8753021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a.png)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技巧分享一、技巧一:明确题型特点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行测)是考察应试者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备考过程中,明确各个题型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
1.判断推理题:该题型要求考生通过对给定信息的分析和推理,判断给出的命题是否属实。
在解答时,应注意审题,避免主观臆断,充分依据事实进行推理。
2.数量关系题:该题型考察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梳理和分析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正确的计算方法,并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判断推理题:该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规则,对一组事物进行判断和推理。
解答时,应注意找出规则和规律,通过逻辑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
4.资料分析题:该题型要求考生从给定的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判断。
解答时,应仔细阅读资料,明确问题的要求,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
二、技巧二:审题准确行测考试中,审题的准确性决定了解答的准确性。
考生应该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具体内容,确保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没有偏差。
1. 切忌主观臆断:在解答行测题目时,不能凭主观臆断,应依据题目中给定的信息和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
2. 确保理解准确:考生应尽量将题目的要求和所提供的信息理解清楚,避免在解答过程中产生误解或理解偏差。
三、技巧三:掌握解题思路行测考试中,每道题目都有其特定的解题思路。
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思路,能够更加高效地解答问题。
1. 看清题目关键词:行测题目中的关键词往往能够指引解题思路,因此考生应该仔细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问题的切入点。
2. 合理利用答题顺序:在行测考试中,题目的难易程度并不按顺序排列,有些题目可能比较简单,有些可能比较复杂。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答题顺序,先解答相对简单的题目,再解答较难的题目,以提高解题效率。
四、技巧四:多做题多练习行测技巧的提高离不开多做题和多练习。
通过做题,考生能够熟悉各种题型的要求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公务员真题解析技巧有哪些
![公务员真题解析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6c7c58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c.png)
公务员真题解析技巧有哪些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真题的解析,考生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命题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提高。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公务员真题解析的技巧。
一、行测真题解析技巧1、言语理解与表达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题干的主旨和意图,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
分析选项: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对于模棱两可的选项,要结合题干进行深入比较。
注意语境和逻辑关系: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积累词汇和常见搭配: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助于准确答题。
2、数量关系掌握基本题型和公式: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等,熟悉相应的公式和解题方法。
学会快速估算和排除:对于一些计算复杂的题目,可以通过估算和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来提高解题速度。
多做练习:提高解题的熟练度和思维敏捷性。
3、判断推理图形推理:观察图形的特征,如形状、数量、位置等,总结常见的规律和变化模式。
定义判断:准确理解定义的关键要素,将选项与定义进行逐一对比。
类比推理:分析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如种属关系、并列关系、对应关系等。
逻辑判断: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见的逻辑错误,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判断。
4、资料分析快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如数据的时间、主体、指标等。
掌握计算技巧:如尾数法、估算法、插值法等,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分析题目类型:明确题目要求是计算、比较还是判断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题。
二、申论真题解析技巧1、审题准确明确题目类型:是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还是写作题。
抓住关键信息:理解题目要求的作答范围、主题、字数限制等。
2、阅读材料全面阅读:不放过材料中的任何细节,包括数据、案例、观点等。
标记重点:对与题目相关的关键信息进行标记,便于后续整理和引用。
分析材料逻辑:理清材料的结构和脉络,把握主题和重点。
3、整理思路构建答题框架:根据题目类型和材料内容,确定答题的结构和层次。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https://img.taocdn.com/s3/m/883c1e57c850ad02de8041bf.png)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公务员行测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分享
![公务员行测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8d76a1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0.png)
公务员行测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分享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测部分一直是备受考生关注的重点。
行测涵盖了文字理解、判断推理、数量关系等多个方面的考察内容,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在本文中,将为大家总结分享一些公务员行测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文字理解文字理解部分是公务员行测中的重中之重,需要考生对于所给文字材料进行细致且准确的阅读,从而解答相关问题。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解题技巧:1.仔细阅读:在考试时,要养成认真阅读原文的习惯。
细致的阅读有助于理解文字内涵,把握问题的出题思路,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2.捕捉关键信息:阅读原文时,要注意捕捉关键信息,尤其是数字、具体细节、限定词等。
这些信息常常与问题的答案直接相关。
3.理解篇章结构:在阅读原文时,要注意把握整个篇章的结构,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有助于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作者的观点。
二、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行测中较为常见的题型,需要考生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以下是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1.抓住条件:在判断推理题中,要注意抓住题目给出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这些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并合理运用排除法。
2.分析因果关系:问题中常常涉及到因果关系,考生要善于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
通过推理判断,找出因果关系中的因或结果,有助于解答题目。
3.解读图表:在一些判断推理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图表的解读。
考生在解题时要仔细研读图表的内容,并应用图表中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三、数量关系数量关系题是公务员行测中的另一个重要考察内容,需要考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相关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1.提炼信息: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要注意提取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和条件,并进行分类整理。
清晰的信息提炼有助于解题时的思路明确。
2.运用公式:数量关系题中,常涉及到一些数学公式和计算。
考生要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到题目中,提高解题速度。
3.注意陷阱:在解答数量关系题时,要谨防陷阱。
考公技巧如何应对行测资料分析题
![考公技巧如何应对行测资料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35dd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4.png)
考公技巧如何应对行测资料分析题行测资料分析题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应对策略。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应对行测资料分析题的技巧,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了解题型特点行测资料分析题通常给出一段文字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并分析材料中的信息,然后回答问题或做出推断。
这类题目考察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要充分了解题型特点,熟悉考试所使用的题目形式。
二、仔细阅读材料在应对行测资料分析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阅读材料。
阅读时要注意细节,理解材料中的含义和观点。
可以使用划线、做笔记等方法帮助记忆和理解材料内容。
同时,要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脉络,将重点注意力放在与问题相关的部分。
三、分析问题要点在回答问题或做推断时,要理解问题的要点。
问题通常会涉及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或隐含意思,考生需要通过分析和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梳理问题的逻辑关系,弄清楚问题的要求。
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找出与问题相关的线索。
最后根据推理和分析结果,给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四、注重实操训练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注重实操训练,加强对行测资料分析题的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真题进行模拟训练,熟悉题目的结构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同时,要做好错题总结,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性的提高。
通过反复的训练和练习,可以逐渐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应对行测资料分析题的能力。
五、掌握时间分配在考试中,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在应对行测资料分析题时,要合理掌握时间分配。
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时间计划,确保每道题都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分析。
如果遇到比较困难的题目,可以留下一定的时间进行回顾或推理。
合理的时间分配可以帮助考生提高解题效率,减少因时间不足而导致的失误。
综上所述,应对行测资料分析题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推断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要熟悉题型特点,注重实操训练,并合理掌握时间分配。
公务员行测考试分技巧和方法
![公务员行测考试分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1eaa5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5.png)
公务员行测考试分技巧和方法一、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1)数学基础知识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数学部分包括百分数、平均数、比例等,考生需要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扎实的掌握。
可以通过参加线上或线下的培训班、看视频、听讲座等方式进行学习。
(2)逻辑基础知识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逻辑部分很重要,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考生需要掌握逻辑命题的基本概念、逻辑运算规律、概率统计知识等。
二、阅读理解(1)区分事实和推论在阅读理解中,考生需要区分事实和推论,事实是直接从文章中得出的,推论是根据事实进行推理得出的结论。
(2)把握作者的意图考生在读文章时,要进入作者的思维,抓住作者的意图,理解作者对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注意文章的结构文章通常有一定的结构,如开头、过渡段、主体段、结尾等,考生要注意文章的结构,理解每个段落的主要意思,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数学分析(1)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在行测数学分析部分,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避免使用复杂的计算方法,浪费时间。
(2)立体图形题目的解题方法在解立体图形题时,考生可以利用三维模拟器,在心中构建出立体图形,注意观察图形中各个角度的比例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题目。
四、逻辑分析(1)建立判断树对于逻辑分析的题目,考生可以通过建立判断树的方式来帮助解题。
将题目涉及到的各个条件放在判断树上,再进行归纳和判断,得到答案。
(1)练习逻辑推理题逻辑推理题需要灵活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考生可以通过练习相关的逻辑推理题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解题速度。
五、常识判断(1)增强时事政治常识公务员行测考试中也会涉及到一些时事和政治常识,考生需要增强对当前社会政治形势和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把握。
(2)熟悉法律法规公务员行测考试中也包括一些法律法规相关的内容,考生需要熟悉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政策规定。
总的来说,公务员行测考试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也需要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如阅读时注意主旨句,练习逻辑推理题、增强时事政治常识等。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https://img.taocdn.com/s3/m/9e50dd129b6648d7c1c746f3.png)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干货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公务员中的行测技巧及解题方法
![公务员中的行测技巧及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a9fd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4.png)
公务员中的行测技巧及解题方法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提高行测能力,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行测技巧和解题方法,希望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技巧选择题是行测中的常见题型,下面列举几个注意点,以提高答题准确率。
1. 题目分析:在作答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并进行题目分析。
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明确答题思路,避免在解题过程中迷失方向。
2. 先易后难:有些选择题不限答题顺序,建议从易到难进行答题。
先解答对自己来说相对简单的题目,既可以增加信心,又能节省时间,为接下来解答困难题目留出更多的时间。
3. 排除法:对于一些复杂的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解答。
通过剔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答案范围,有助于找到正确答案。
4. 选项细节分析:有些选择题的正确答案与其他选项形式相近,但在细节上有所区别。
在答题过程中,注意细节的区分,避免因为马虎导致选错答案。
5. 法律法规优先:在行测中,涉及到法律法规的选择题是常见的题型。
因此,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先回忆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优先考虑选择法律法规正确的选项。
二、判断题技巧判断题也是行测中常见的题型,下面给出几个判断题的技巧,以帮助考生正确作答。
1. 仔细审题:在回答判断题之前,要仔细审题,理解题意。
判断题的表达方式一般为对或错,需要明确答案的要求。
2. 避免主观判断:判断题的答案往往需要客观准确的判断,避免根据个人主观喜好或情感倾向作答。
3. 考虑字面意思:有些判断题的答案可以通过字面意思进行判断。
在答题过程中,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结合语境分析。
4. 排除法: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判断题,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解答。
通过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答案范围,提高答题准确率。
三、填空题技巧填空题是行测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下面给出几个填空题的解题技巧,以帮助考生顺利完成填空题。
1. 上下文联系:在填空题中,填写正确的选项需要考生对整个句子进行理解。
公务员考试行测各个题型技巧总结
![公务员考试行测各个题型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478bfda6c30c2258019e5d.png)
一、数字推理题详解当我们看到一组有关系的数字时,需要快速的建立起四则运算关系。
而且还要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即横向递推、纵向延伸、构造网络。
横向递推主要是看一个数与下一个数或者前两个数与下一个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关系。
纵向延伸是把一个数变成另外一种形式从而找到一种新的规律。
构造网络是一种逐差逐商的想法。
目前比较新的一种考点是“看变化”。
比如看分数的变化。
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可以拆开来看。
例题精讲例题:1,2/3,5/8,13/21各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和数列的关系,1+2=3,2+3=5,5+3=8,8+5=13。
还有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根式的变化(包括底数、指数、根号)。
还有一些更新的考法就是看上去不能拆分但一定要拆分来看的数列。
特别是多位数的拆分。
例题:12,1112,3112,211213表面上看没什么规律,但拆开来看12是由一个1和一个2组成的,那么1112就是在描述前一个数,后面以此类推。
再看例题:1144,1263,1455,1523,(),1966这组数的规律是:中间两位数是首尾两位数的倍数分别是1倍、2倍、3倍、4倍至6倍。
14是14的1倍,26是13的2倍。
以此类推再看数列:22,24,39,28,(),16规律是每个数的十个位数字是数字倍数的倍数分别是1倍、2倍、3倍、4倍至6倍。
再看例题:78,57,36,19,10,()规律是前一个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乘再加1就是后面的数字。
因此考生要随时关注考试题型的变化,及一些地方公务员考试的题型变化趋势。
看下面一道数字变化的例题:红花映绿叶×夏=叶绿映花红这种题如果没有选项比较难猜,但是有选项就可以采用代入法把选项逐一代入进行作答。
二、从例题来看数学运算解题方法数学运算在考生眼里比较难,其实在出题时不是很难。
在15道题中约8~9道基本题型,其他几道题是比较有深度的题。
作答时要掌握快算、精算、巧算的方法。
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总结
![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0e7c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2.png)
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总结公务员行测是选拔国家公务员的重要环节,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公务员行测,下面将总结一些行测解题技巧,供考生参考。
一、阅读理解题技巧1. 通读全文:在解题前,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抓住中心思想。
2. 标注关键词: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关键词和句子。
这样有助于在解题时快速定位相关信息。
3. 确定题干:在解题前,先仔细阅读问题,确定题干的要求,掌握解题方向。
4. 分析选项:针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尽量从文章中找出信息支持正确选项的观点。
二、数量关系题技巧1. 线性关系:在解题时,注意观察题目中给出的数字与答案的线性关系,通过计算得出答案。
2. 隐性属性:有些数量关系题目中,给出的数字并不是真实具体的,而是某种隐性的属性。
在解题时,要善于发现这些隐性属性,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3. 多角度思考:对于复杂的数量关系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题。
三、常识判断题技巧1. 排除法:对于常识判断题,可以通过排除法快速确定正确答案。
将每个选项与已知常识进行比较,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选出最符合常识的选项。
2. 高度概括:常识判断题通常需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高度概括。
要注意理解关键信息的含义,避免过度解读或武断判断。
四、推理判断题技巧1. 排除干扰选项:在解题时,要善于发现干扰选项。
排除明显错误或不符合逻辑的选项,缩小答案范围,提高答题准确性。
2. 利用信息关联:在解题时,要将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关联,寻找共同点和联系。
通过推理和归纳,得出正确答案。
3. 注意细节问题:推理判断题中常常出现一些细节问题,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注意细节信息,避免因为忽略细节而导致错误答案。
五、空间判断题技巧1. 空间想象:在解题时,要善于运用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图形、图表等信息提取和推理。
2. 观察细节:对于空间判断题,要仔细观察图形的细节,抓住与题目相关的关键信息,避免因为疏忽而导致错误答案。
行测的技巧总结
![行测的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6cc30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d.png)
行测的技巧总结引言行测(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公务员招录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行测的解题技巧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总结一些行测的技巧,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技巧一: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方法阅读理解题在行测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解题方法的熟练掌握对于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解题方法:1.略读法: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结构,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问题和选项。
这种方法适用于文章篇幅较长的情况。
2.精读法:详细阅读全文,理解每个问题和选项的含义,然后进行逐一对比,找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用于文章篇幅较短的情况。
3.标记法:在阅读过程中,用笔标记关键字、关键句等,以便后续回答问题时可以快速定位。
这种方法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记忆力。
4.解题顺序: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出题顺序,灵活选择解题顺序。
一般来说,先解易题,提高解题的信心和效率,再解难题。
技巧二:数学题的解题技巧数学题在行测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以下是一些数学题的解题技巧:1.熟练掌握基本公式:行测中出现的数学题多为基础题目,熟练掌握各个数学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多进行练习,熟悉各种公式的使用方法。
2.方法灵活运用:数学题没有固定的解题方法,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比如代数法、几何法、逻辑法等。
3.理清思路:在解题过程中,先理清思路,明确解题的目标和步骤,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并提高解题的效率。
4.注意细节:数学题中往往包含一些细节信息,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限制,以免出现偏差。
技巧三:判断推理题的解题方法判断推理题在行测中也属于常见的题型,以下是一些解题方法:1.提炼信息:在阅读题目和材料时,要历练筛选出关键信息,了解每个信息的作用和意义,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判断。
2.推理分析:对于给出的判断结论,要进行客观分析,从多个角度进行推理,找出最有可能的答案。
3.排除法:对于选项之间的关系,通过逐一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逐渐缩小选项的范围,提高判断的准确度。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解析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058e8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f.png)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技巧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通常涉及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如果没有掌握有效的技巧,很容易在这部分花费过多的时间,从而影响整个考试的进度和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下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的一些实用技巧。
一、快速阅读材料资料分析的材料类型多样,包括文字型、图表型、表格型等。
在阅读材料时,要有重点、有方法,不能逐字逐句地读。
对于文字型材料,要先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了解段落主旨,圈画出关键的时间、指标、名词等。
同时,要特别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总分、并列、因果等,这有助于我们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图表型材料,要先看清标题、坐标轴、单位、图例等,了解图表所展示的主要内容。
对于表格型材料,重点关注表头,明确各项数据的含义。
二、准确识别题型资料分析的题型主要有计算类、比较类、综合分析类等。
准确识别题型是选择正确解题方法的前提。
计算类题目,通常会直接要求计算某个具体的数值,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等。
比较类题目则是要求对不同的数据进行大小比较。
综合分析类题目往往是判断多个表述的正误。
三、掌握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由于数据较大,进行精确计算往往费时费力,因此掌握一些速算技巧非常重要。
(一)估算法估算法是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选项的差距,对式子进行大致的估算。
比如,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选项差距较大,可以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近似取整进行计算。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通过直接相除得到商的首位或首两位来确定答案。
当选项的首位或前两位数字不同时,使用直除法能够快速得出答案。
(三)化同法化同法是将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的数,然后比较大小。
(四)差分法当两个分数比较大小,且分子分母的差值相差不大时,可以使用差分法。
用大分数的分子分母减去小分数的分子分母得到差分数,然后比较差分数和小分数的大小。
四、巧用排除法在一些选择题中,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可以使用排除法快速缩小范围甚至直接得出答案。
最新公务员考试经验与技巧(纯干货)
![最新公务员考试经验与技巧(纯干货)](https://img.taocdn.com/s3/m/91332cc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8.png)
最新公务员考试经验与技巧(纯干货)------------- 语点醒梦中人!上岸者经验分享经验技巧篇1一、关于行测1.行测考试的正确目标是拿高分,而不是拿满分!你别笑,虽然很多人并没有觉得自己想拿满分,但其实他们的练习方式、思维模式都是满分模式,只是不自知罢了。
这说穿了还是长时间在学校参加考试后的思维定势。
具体表现为,行测考试中不舍得任何失分,把精力铺满所有模块,恨不得成为全能选手。
行测考试的根本核心,是考验你能否在短时间内拿到尽可能高的分,而不是满分。
所以,和以往我们在学校里经历过的任何考试不同,行测考试本身是要讲策略的。
你可能没听说过哪个高三学生说自己要讲策略,战略性放弃数学和物理,语文和英语拿高分。
但行测偏偏如此。
接受吧,放弃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2.不是要放弃某些模块,而是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最能拿分的地方!举个典型的例子,如果做了几套真题,你发现数量关系12分中你能拿7分,资料分析20分中你能拿11分,就别拿自己有限的时间跟数量关系题死磕了。
一是数量关系的余量不多了,剩余的5分你死磕一个月再拿个3分,也就3分罢了,分数提升的总量不大;二是相比数量关系来说,资料分析的可掌控度比较高,你如果踏踏实实练习一个月,大概率可以从11分提高到15分+。
哪个模块的投资回报比更高,一目了然。
当然如果你数量关系拿了4分而资料分析拿了15分,那复习的重心就又不一样了。
总而言之就是,多把精力花在:①你相对薄弱的环节(潜力大);②你相对好掌控的环节(提升快)。
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人的精力是这么分配的:①平均分配,每一项都要全力争取(总体效率不高);②自己感兴趣的环节(偏科对总分无益);③自己最差的环节(提分慢)。
有人问了,“薄弱的”和“最差的”是否冲突呢?并不是。
补弱当然没问题,但一定要综合分析优劣势,争取好掌控的部分。
不建议比如有的人数量关系特别差,就把几乎所有精力拿去攻克数量关系,那简直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e2575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3.png)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我们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这一部分的题目通常数据较多、计算量较大,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很容易花费大量时间却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行测资料分析的快速解题技巧,并结合一些练习题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材料有技巧先略读材料: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了解所涉及的统计指标、时间范围和数据类型。
标注关键信息:对于重要的时间、数据范围、关键词等进行标注,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
2、分析题目抓关键明确所求:读懂题目,确定要求的是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具体指标。
提取关键数据: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准确提取相关数据。
3、计算方法要灵活估算法:适用于选项差距较大的题目,通过对数据进行粗略估算得出答案。
直除法:将除法运算转化为直除,快速比较商的首位或前两位来确定答案。
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见的特殊值,如 1/2 = 50%,1/3 ≈ 333%,1/4 = 25%等,将复杂计算转化为简单计算。
4、选项分析有窍门先看选项差距:差距大则大胆估算,差距小则精确计算。
排除法:根据题目特点和数据性质,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二、练习题与解析【例 1】2019 年,某地区的 GDP 为 5000 亿元,2018 年为 4000 亿元,求 2019 年该地区 GDP 的增长率。
A 20%B 25%C 30%D 35%解题思路: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即(5000 4000)÷ 4000 × 100% = 25%,答案选 B。
【例 2】2020 年,某企业的营业收入为 800 万元,营业成本为 500 万元,求该企业的毛利率。
A 375%B 30%C 25%D 20%解题思路: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 100%,即(800 500)÷ 800 × 100% = 375%,答案选 A。
行测常用解题技巧总结
![行测常用解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b8ff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e.png)
行测常用解题技巧总结行测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各个应用领域的综合素质考核。
在行测考试中,解题技巧是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度的关键。
下面将就行测中常用的解题技巧进行总结。
一、选择题技巧1. 读题前先读选项:通过先读选项,可以迅速把握问题的要点,有针对性地阅读题干,避免反复阅读。
2. 排除干扰项:在选择题中,通常会设置一些干扰项,通过排除干扰项可以提高正确选项的概率,缩小选择范围。
3. 注意否定词的含义:题干中的否定词,如“不是”、“不正确”等,要仔细分析其含义,避免因疏忽导致选错。
4. 利用资料推断答案:行测题目常涉及到图表、数据等资料,可以通过分析资料的内容,进行逻辑推理,找到正确答案。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技巧1. 理解上下文:阅读理解题中,理解上下文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前后文字的关联、情节的发展等判断答案。
2. 梳理逻辑关系:文章的逻辑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找出主旨句、转折词、因果关系等,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内在逻辑。
3. 重点关注细节:阅读理解中,细节问题往往是考察考生细致观察和理解能力的题目。
在阅读时,要特别关注关键词、数字、时间等细节信息。
4. 注意修饰语的作用: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注意修饰语对句子的影响。
修饰语通常会对句子的含义和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数量关系技巧1. 突出关键词:数量关系题中,突出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意。
比如“每个”、“总共”、“之和”等词语,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应如何处理数据。
2. 建立关系模型:数量关系题常常涉及到比例、倍数、百分比等,可以通过建立关系模型来解决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可计算的形式。
3. 利用逻辑推理:数量关系题中,有时候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通过利用已知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得出未知数的关系。
四、判断推理技巧1. 对比细节:判断推理题中,往往通过对比细节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要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的细节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2. 注意逻辑关系:判断推理题中,逻辑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0c5a84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03.png)
行测资料分析快速解题技巧与练习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完成资料分析题目,掌握一些快速解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行测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并通过一些练习来加以巩固。
一、快速解题技巧1、阅读技巧先略读材料:在开始答题之前,快速浏览材料的结构和主题,了解所涉及的数据类型和大致内容。
关注关键信息:重点关注材料中的时间、统计指标、数据单位等关键信息,便于在答题时快速定位所需数据。
2、数据处理技巧尾数法:当选项尾数不同时,可通过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首数法:适用于除法运算,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快速判断选项。
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简化计算。
例如,将 25%视为1/4,50%视为 1/2 等。
3、估算技巧截位法:对数据进行截位处理,减少计算量。
可以根据选项差距和数据特点选择截位的位数。
放缩法:在计算过程中,适当放大或缩小数据,以快速判断结果的范围。
4、分析选项技巧排除法:通过分析选项之间的差异和逻辑关系,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提高答题效率。
特殊值法:代入特殊值进行计算和比较,快速判断选项的正确性。
二、练习题目及解析【例题 1】2019 年,某地区粮食产量为 12345 万吨,比上年增长56%。
上年该地区粮食产量为多少万吨?A 11691B 11782C 11856D 11928【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基期量的计算。
基期量=现期量÷(1 +增长率),列式为:12345÷(1 +56%)≈12345÷1056。
可以使用首数法,12345÷1056 的首位数字约为 11,排除 C、D 选项。
然后计算12345÷1056 ≈ 11691,故选 A 选项。
【例题 2】2020 年,某企业销售额为 5678 万元,同比增长 18%,利润为 890 万元,同比增长 25%。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48f884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7.png)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则是行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资料分析是一个能够通过掌握正确技巧和方法来大幅提高分数的模块。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的高分技巧。
一、熟悉题型和考点在开始备考资料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常见的题型和考点有清晰的了解。
资料分析的题目类型通常包括: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倍数等。
每个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计算公式和解题思路。
例如,增长率的计算可以通过现期量减去基期量再除以基期量得到;比重则是部分量除以整体量。
只有熟悉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和公式,才能在做题时迅速找到解题的方向。
二、快速阅读和提取关键信息资料分析的材料通常篇幅较长,数据众多。
因此,快速阅读并准确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阅读材料时,要先浏览题目,明确需要查找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
对于文字型材料,可以重点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汇,如“其中”“占比”等;对于图表型材料,要注意标题、坐标轴、单位、图例等关键要素。
同时,要学会用铅笔标记出关键数据和信息,以便在后续计算时能够快速找到。
三、熟练掌握计算技巧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往往比较复杂,如果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还容易出错。
因此,掌握一些简便的计算技巧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的关键。
1、估算法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适当的估算。
例如,将百分数近似转化为整数,或者将复杂的数字四舍五入简化计算。
2、直除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直除来快速判断商的首位数字。
3、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用的特殊值,如 1/2 = 05,1/3 ≈ 033,1/4 = 025 等,在计算时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这些特殊值进行计算。
4、分数比较法对于比较分数大小的题目,可以采用通分、交叉相乘等方法快速得出答案。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89d41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8.png)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必考科目之一,而资料分析则是行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要在这一模块取得高分,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一、熟悉题型与考点首先,了解资料分析常见的题型和考点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题型包括文字型资料、图表型资料(如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和综合型资料。
考点主要涵盖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平均数等。
对于增长率,要熟练掌握其计算公式,如: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 100%。
增长量的计算则要明确其与增长率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公式。
比重问题中,要清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已知条件求出比重或者根据比重求出部分或整体的值。
平均数的计算也有特定的公式和方法,需要准确把握。
二、快速准确阅读资料在考场上,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快速而准确地阅读资料是取得高分的基础。
拿到资料后,不要急于看问题,而是先快速浏览资料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对于文字型资料,要关注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以及一些标志性的词汇,如“其中”“但是”等,这些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理清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对一些关键的数据要做好标记,比如年份、数据的名称等。
对于图表型资料,要先看清图表的标题、坐标轴的含义、单位以及图例等。
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图表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的解题提供便利。
三、掌握速算技巧在资料分析中,计算量往往较大,如果采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不仅耗时而且容易出错。
因此,掌握一些速算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估算法。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以对数据进行大胆的估算,以减少计算量。
直除法也是常用的技巧,通过直接相除得到首位数字来判断答案。
此外,还有特殊值法,记住一些常用的特殊值,如 1/2 =05,1/3 ≈ 033,1/4 = 025 等,可以将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单的计算。
公务员行测分析技巧干货
![公务员行测分析技巧干货](https://img.taocdn.com/s3/m/0364351abe23482fb4da4cf8.png)
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务员行测分析技巧干货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资料分析常见名词与干货:基期和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的时候,用来作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
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值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也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增加(长)最多比较的是增长量增加(长)最快比较的是增长率多少是量;快慢是率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啊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大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一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一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经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②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用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中通常用在以下情况:①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②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以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比XX多N倍”和“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比XX多N倍,说明是XX的N+1倍。
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平均:将总量分成若干份,例如:人均消费=总消费/总人数【注】题目中出现“占”字时,考察的是比重的问题。
产业增加值产业增加值:该行业在周期内(一般以年计)比上个清算周期的增长值。
该描述为固有名词,为本期量,切忌与增长量混淆。
资料分析的做题顺序总的来说,要先看问题,后看材料,让问题引领我们去了解材料。
具体顺序:看资料首句(图表标题),确定材料时间—--从问题入手—--分析问题--—选取关键字—---回到原文寻找关键字所在语段------圈出所给数据------根据问题进行分析计算挑选关键词原则:简略、特别(英文缩写,带有“”等等)四则运算计算常用技巧解决加减法之尾数法和高位叠加法技巧解读:尾数法与按位叠加法均适用于多个数求和求差的题型,但两种方法又有不同,适用题型如下:尾数法:精确求和按位叠加:估算多个数总和适用计算:加法和减法解决减法之整数基准值法技巧解读:三位数减法,我们可以插入一个整百数的基准值,用被减数减去基准值,基准值减去减数,再求和即可。
分类举例说明:第一类大大减小小:如546-132,(500-100)+(46-32)=414第二类大小减大小:,546-463,(500-500)+46+(100-63)=83解题思路:第一大类为被减数的百位和十位均大于减数,直接分别做差求和即可第二大类为被减数的百位大,十位小,则百位相减(减数的百位+100),再加上被减数的十个位和(100-减数的十个位即可)适用计算:减法解决乘除法之拆分法技巧解读:除法拆分:所有的除法均可用拆分,拆分的本质是对直除进行优化。
在做多位数相除时,只保留前三位即可。
拆分法的分母可以写成偶数形式,便于计算。
拆分法不是估算,而是把误差逐渐减少趋向于零的过程,根据选项设置,确定过程何时结束。
针对一个除法,我们可以将分子拆分成几部分,分别计算,通过逐步分析,从而得出结果。
【注】有时我们可以利用盐水浓度的思想,将分子分母同时拆分以判断大小。
乘法拆分:如果乘法中的一个乘数可以拆分成两个常见数值(1%,5%,10%,50%)可以拆开相乘再相加。
适用计算:乘法和除法除法拆分步骤:如果分子接近分母,可用一减去;如果分子大于50%,先拆50%;如果分子小于50%,可用50%减去;如果分子很小,可以拆分10%;拆分常用数值:1%,5%,10%,50%,1/3,1/4,2/3等解决乘法之分小互换法技巧解读:如果做乘法时吗,有个乘数可以近似的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分数,那就可以转化成分数后在进行计算。
选项如果没有10与100这种的关系,我们就不需要考虑位数(9.52, 95.2,95200)适用计算:乘法一般常见分数:500=1/2, 333=1/3, 250=1/4, 167=1/6,143=1/7, 125=1/8, 111=1/9, 666=2/3高频考点之ABRX类相关问题ABRX类问题整体概述在统计数据时,我们不仅要知道数据的绝对量,还要知道本期数据与之前数据的相对关系,如增长率,增长量等,此类问题在资料分析模块出题比重最大,是学习的重中之重。
称前期为A,本期为B,增长率为R,增长量为X。
ABRX类问题分类如下:①求增量X ②求增长率R ③求前期量A④求前期差值求X(增长量)及415分数法415份数法技巧解读当增长率R接近某个我们熟悉的分数时,我们往往可以将已知小数转化成分数进行计算,以求得变化量、基期量等,这一方法在ABRX类问题中非常适用,也是广大考生最熟悉的计算技巧。
415分数法的核心是将数量关系转化为比例分数关系。
我们可通过增长率找到前期、变化量、本期的份数关系,之后根据一份的大小求得未知数据。
最适用题型:求变化量、求前期、多步计算求前期常用份数:50%=1/2, 33.3%=1/3, 25%=1/4, 40%=2/516.7%=1/614.3%=1/7, 28.6%=2/7, 42.9%=3/7, 12.5%=1/8, 11.1%=1/9【注】牢记常用分数对应小数并在选项差距足够安全时,大胆估算。
份数关系:以25%为例:当增长率为25%时我们可以将基期看成四份,变化量看成是一份,则本期为五份,即,415份数法的由来。
如果增长率等于分数a/b,则去年为b份,变化量为a份,今年为a+b份。
【注】变化率有正有负,下降时,变化量a为负数。
求增量最适用解题思路和技巧当增长率大于10%并靠近某个分数时,可以选用415份数法;当增长率小于10%时,可以选择用假设法;当增长率非常小(一般为小于5%),并且选项的差距很大,我们可以用B*R来求得X。
求R(增长率)的三种形式增长率的三种常见的考察方式年增长率:已知条件为本期和基期求R,则可用R=X/A求解;隔年增长率:已知条件为两年的增长率R1和R2,求两年增长率R,可用R=R1+R2+R1R2求解。
(例如,14年增长率为R1,13年增长率为R2,则14年较12年增长率为R1+R2+R1R2)比值增长率:比值增长率指的是本期比前期增长的情况,但如果本期和前期均为一个比值(A、B),此类增长率即为比值的增长率问题。
比值增长率的特殊说明比值的增长率问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是极具区分度的一类问题,此类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识别此类问题。
题型特点:绝大多数此类问题考察的均为平均值的增长率,所以,在问题中看到“人均”、“单位面积”、“增长率”字样,就需要思考是否为此类问题。
公式推导:假设总消费为A(增长率为R1),人数为B(增长率为R2),那么本期人均消费可表示为A/B,前期人均消费表示为{A/(1+R1)} / {B/(1+R2)} =A(1+R2)/ B (1+R1),则人均消费的增长率可表示为:{A/B} / {A(1+R2) / B(1+R1)}-1=R1-R2 / 1+R2可见,比值的增长率和比值的各部分的量无关,结果只和分子分母的增长率有关。
花生原创比值增长率公式:比值增长率=R1-R2/1+R2可代入的求A(前期)最常见考法与思路已知条件为本期和增长率前期,则可直接代入。
已知条件为本期和两个增长率求前期的前期,可先计算两年增长率R再代入。
求A1-A2(前期差值)最适用解题思路和技巧追击思想,根据今年的差距和两者的增量情况,判断前期的差距(例如今年姚明较潘长江高50公分,今年姚明身高增长量比潘长江的大,则说明差距被拉大了,去年两人身高差距不足50公分);根据415份数法、假设法大概估计两个前期,在根据选项进行判断。
高频考点之比重类相关问题比重类问题整体概述由一段话进入到比重类问题:“2010年某省经济运行高开稳走、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初步核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903.3亿元,增长了12.6%。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539.6亿元、21753.9亿元和16609.8亿元,分别增长4.3%、13.0%和13.1%。
”在资料分析模块所给材料中,“整体(变化率)---各部分(变化率)”这样的表述非常常见,针对整体与各部分在两年间的不同变化,可以设计多种比重类问题。
例如1.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本期比重。
2.2009年该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前期比重。
3.与2009年相比,该省三大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有何变化?--------比重变化趋势。
4.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2009年的多少倍?------比重比(或称比值的增长率)5.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总值的比重比2009年降低多少个百分点-----比重差。
比重类问题时近年来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模块常出现的问题,在近三年国考中比重可达到25%;这一高频考点,是复习重中之重,不仅要学会解题方法,更要了解比重类问题的问法,在考试中更快捷的识别出来。
比重类分类如下:单期比重:本期比重;前期比重两期比重:变化趋势;比重差单期比重之本期比重:计算本期比重,关键在于掌握好部分、比重、整体三者的关系。
所有公式:比重=部分/整体;部分=整体*比重;整体=部分/比重题型特点:如果问题问的是今年的某个数据时多少(注意:材料时间和问题材料时间一样,往往和本期比重有关),往往都是考的本期比重,根据部分、比重、整体的公式求解。
适用技巧:拆分法单期比重之前期比重花生原创公式:前期比重=本期比重 *(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1)记忆口诀:前期比重等于本期比重乘以增长率反过来【注】前期平均值、前期倍数关系也是前期比重两期比重变化之比重趋势最常见考法与解题思路:比重类问题中,经常会需要判断两年的比重(包含比值)的关系,也就是我们说的定性的分析比重问题,可以根据分子分母变化率的不同来判断比重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