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老师资料八(上)教案新点子

合集下载

余映潮背影教学设计(共2篇)

余映潮背影教学设计(共2篇)

篇一:余映潮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评析余映潮《散步》教学中“语文学习活动”设计评析一、对”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相关理论的理解语文“学习活动”的提倡是从传统的讲授、提问语文教学实践的一大变革,真正能够体现“做中学”的真谛,也是对师生双方能力的一个挑战。

首先,它在理念上就实实在在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的一切都是留给学生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服务的,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实现自身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其次,在形式上,以学生的“做”和“讲”为主,老师则仅仅起一个发起者的作用,如何完成“做”的任务,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答案,则在于学生,而“做”的成果也要学生自己呈现,教师的角色由台前转到了幕后。

另外,在难度上,较之于讲授和提问,活动教学的设计则更加考验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更加能够体现出语文教师的专业性,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既需要有创意又要有水平,而且必须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这对每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语文课堂难度系数也非常之高,必须调动思维去踏踏实实的思考,运用自己所有的听说读写能力去完成任务。

综上,这样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式与意义俱在的语文教学形式非常值得推而广之。

二、余映潮《散步》教学中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评析从最开始,余映潮老师就出示出本节课的教学环节: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这与一般的语文教师没有太大差异,但在具体实施时,余老师却别具一格。

在“理解文意”之前他给出这样的要求:“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然后让学生思考,完成活动。

在另拟标题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对文意有了深刻的把握。

学生回答,余老师给出适当的评价,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启发。

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了讲解。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答案即受到了老师的肯定,又得到了老师进一步阐发的深意。

最后看老师拟的标题。

余映潮语文教案25篇

余映潮语文教案25篇

余映潮语文教案25篇《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小橘灯》——《春》——《皇帝得新装》——《狼》——《桃花源记》——《口技》——《故乡》——《爱莲说》——《陋室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谁就是最可爱得人》——《孔乙已》——《愚公移山》——《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竞选州长》——《我得叔叔于勤》——《曹刿论战》——《捕蛇者说》——《小石潭记》1、异彩纷呈教《背影》——《背影》教例评析[教例简述]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回家奔丧一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南京送别瞧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二、讨论1、本文人物描写得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得感情。

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张兆龙文)。

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得切口,板书:外貌——落泊潦倒动作——一片深情两次背影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 落泪混入、再找不着二、父亲送行得地方、动作、言谈。

板书: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我自责瞧讲拣嘱——无微不至内疚三、当时得家境、原因。

板书: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卸——祸不单行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得共鸣。

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得真挚得父子之情。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提第3期徐绍仲文)朱自清得《背影》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得散文。

她对动词得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得联合使用(如“瞧了瞧”、“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得照应使用(后边得“走过去同前边得”“穿过”、后边得“探身下去”同前边得“跳下去”、后边得:“爬上”同前边得“爬上去”)等则就是非常具体得说明。

卖油翁教学设计余映潮(精选12篇)

卖油翁教学设计余映潮(精选12篇)

卖油翁教学设计余映潮(精选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卖油翁教学设计余映潮(精选12篇)教学计划需要注重评估和反思,通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质量。

余映潮的教案

余映潮的教案

余映潮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余映潮的作品与人生哲思教案目标:1.了解余映潮的背景与艺术成就,理解他对诗歌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2.分析余映潮的作品中的主题与意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诗歌与现实生活的思考,探讨余映潮的人生哲理对我们的启示。

教案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余映潮的照片和简介,向学生介绍他是一位当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强调他的作品常常关注现实生活,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2.理解与探究(15分钟)- 分组阅读余映潮的诗歌作品,每个小组挑选一首,并解读其中的主题和意象。

-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解读结果,并进行简要的点评和补充。

- 引导学生从余映潮的作品中体会他对现实生活的敏感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3.思考对话(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余映潮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如对生活的关切、幸福与困苦、自然与人的关系等。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并与组员进行互动交流与观点碰撞。

- 教师适时给予引导,促进学生对余映潮的人生哲思有更多的领悟。

4.个人思考与写作(15分钟)- 要求学生以余映潮的诗歌或人生哲理为素材,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诗歌和人生的思考。

- 提供写作指导,如思维导图、关键词提示等,帮助学生整理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5.分享与总结(10分钟)-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短文,进行互相评价和评论,加深对余映潮作品和人生哲理的理解。

- 总结教案内容,强调人生哲思对于我们的启示,鼓励学生在面对困境和追求幸福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教案评估:通过小组的解读与分享、思考对话、个人写作和共享,以及学生对于他人短文的评价与互动,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于余映潮作品与人生哲思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表达来评估他们对于诗歌和人生的感悟与表达能力。

余映潮巧做8法

余映潮巧做8法

我的“巧做”8法(成名之路)余映潮胡付彪推荐仅仅只是苦做,一般做不出极好的业绩。

就像愚公移山,还得上帝来帮忙。

生活中、工作中如果没有“巧做”二字,可能就是事倍功半。

古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说法很有道理;这里的“器”,不妨理解为手段、策略、方法、技巧。

所以我们需要“巧做”。

一个人能够“苦做”,能够“巧做”,他就有较大的可能取得成功。

我是一个“苦做”一辈子的人,但我也非常善于“巧做”。

巧做可以赢得时间,提高效率,多出成果,优化思维,增添乐趣。

如下面的8种方法。

1、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时间。

这是“巧做”吗?是的,这既是“苦做”,更是“巧做”。

“耐力是一种智慧”,善于利用时间就是“巧”,巧就巧在利用自己有限的生存时间,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时间比金子还宝贵,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时间,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发展自己或者发展事业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他好像只知道珍惜时间,其实是抓住了根本的东西。

不教一天闲过。

每天做一点。

趁着年轻多做事。

没有业余时间,就没有课堂教学的专家。

这都是聪明的表现,聪明的看法。

我可以用无数的例子证明我对时间的珍视。

2001年春节,大年初一,我用一天的时间,设计了《余映潮将要写作的论文题目》,一共34个,其中的大部分,后来都写成了长篇论文。

2003年9月23日,在北京机场候机的8个小时之中,我备出了《七颗钻石》的详案。

在我的《讲稿》文件之三(JG3)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写《2005年荆州市中考复习建议》。

(2005年大年二十九)写《第15届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总结报告:走进新课堂,走进新设计》。

(2005年除夕)写讲稿《说说我的五节课》。

(2005年初一、初二)写论文《谈阅读教学“主问题”的教学设计》。

(2005年初二、初三)2007年11月16日,我住在西安的止园饭店,半天的休息时间,我在构思《凡卡》的教学。

2009年4月20日,K109次从武昌到贵州的列车上,我在写作“编制语言卡片的若干方法”。

余映潮教学设计

余映潮教学设计

余映潮教学设计《余映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2.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播放一段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氛围。

提问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2. 初读课文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断句。

3. 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思想。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如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表达等。

教师巡视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现实意义。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

5.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6.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余映潮创新阅读教学设计

余映潮创新阅读教学设计

余映潮创新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学设计在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余映潮老师的创新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一、背景介绍余映潮作为一名资深教师,对于阅读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独特的见解。

他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在教学设计上积极引入多元化的素材和活动,使学生通过阅读得到全面发展。

二、创新阅读教学设计2.1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余映潮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

他也鼓励学生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2.2 问题导向的阅读讨论余映潮注重提问技巧,通过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阅读材料。

他鼓励学生就文中的情节、人物特点、主题等展开讨论,并帮助他们发现其中的内涵和价值观。

2.3 创意阅读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余映潮设计了一系列创意阅读任务。

例如,他会要求学生以某个故事的角色身份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或者要求学生改写故事结局,展示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力。

2.4 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余映潮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他常常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阅读和讨论,互相学习、启发。

这样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广度。

2.5 批判性阅读与评价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余映潮倡导学生针对阅读材料进行评价和批判性分析。

他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给予理性的辩论和解释,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辩证能力。

三、教学效果与评价余映潮的创新阅读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他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文学鉴赏、思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自信心也得到了有效的增强。

四、结语余映潮的创新阅读教学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教学范例。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

作者简介
这是《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第三部分:特色分析
在“课文”部分,目录中体现了余映潮老师对课文讲解的独到见解。他强调了课文的整体把握和 细节品味,提倡将文本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获得思维和情感的发展。
“写作”部分目录展示了余映潮老师的独特写作指导方法。他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和独立思考能 力的培养。这部分内容为教师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写作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题。
目录分析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是一本致力于提升语文教学设计水平的经典著作,为广大语文 教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指导。本书目录作为整本书的指引,概括了余映潮老师语文教学 设计技法的精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书将对这本书的目录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 有价值的参考。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目录共分为八个部分,包括理念、设计、课型、技法、课文、 写作、考试和资源。这些部分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从教学理念到实践操作,从课文讲解 到写作指导,从考试分析到资源利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教师们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教学设计指导。
在以上摘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余映潮老师的语文教学设计技法既注重整体的教学流程,又具体的 教学方法选择和训练角度的确定。这种综合考虑的设计思路,不仅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感到得心 应手,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设计技法, 还启发了我们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广大的语文教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宝贵的参 考资料。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余映潮老师的教学经验,还能从中汲取智 慧,为自己的教学之路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方向。

八年级语文(上)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和名句。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难点句子和文化常识。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展示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掌握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如作者生平、文学常识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关键词语的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对课文进行深入的鉴赏和批判性思考。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情感教学:通过朗读、情境再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话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技巧等。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问、回答等,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和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和名句。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4.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余映潮谈教学设计读后感

余映潮谈教学设计读后感

余映潮谈教学设计读后感读完余映潮老师谈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就像是在教学设计的神秘花园里进行了一场深度游,那感觉既新奇又收获满满。

余映潮老师就像一个超级导游,带着我看到了教学设计里那些我之前从未留意过的美景。

以前我觉得教学设计嘛,不就是把教学内容简单罗列一下,安排几个提问就好了。

但看了余老师的观点后,才发现这简直是大错特错。

教学设计简直就是一门精妙的艺术。

比如说余老师强调的板块式教学。

哇哦,这就像是把一堂课当成了一个精致的拼图。

每个板块都是一块独特的拼图碎片,既各自独立又能完美地拼接在一起。

不像以前我看到的那种教学设计,教学环节之间就像是散兵游勇,缺乏一种内在的紧密联系。

板块式教学就像是把杂乱的知识按照不同的功能或者主题分成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每个方阵都有着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这让课堂看起来更加有条理,学生们就像沿着一条精心规划好的路线前行,不会在知识的迷宫里晕头转向。

还有他对教学细节的雕琢,那真的是细致入微到令人惊叹。

他就像是一个手艺精湛的老工匠,在教学设计这个工艺品上精雕细琢每一个花纹。

每一个提问的设计,每一个活动的安排,都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计算。

就好比一个巧妙的提问,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宝藏箱。

我以前提问的时候总是很随意,结果学生要么回答得乱七八糟,要么就一脸茫然。

而余老师教的那种设计提问的方法,就像是给我指了一条明路,让我知道怎么问才能问到点子上,让学生们真正动起脑子来。

余映潮老师对于教材的解读也让我大开眼界。

他看教材就像是带着透视眼一样,能透过表面的文字看到背后隐藏的丰富教学资源。

我以前读教材就像走马观花,只看到了那些明显的知识点,而余老师却能从字里行间挖掘出各种能够用于教学设计的宝藏。

这就像是同样一块土地,别人只能看到地上长着的几棵草,他却能发现地下深埋着的金矿。

这种深度解读教材的能力让我明白,教学设计的源头是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如果连教材都没读懂读透,那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肯定也是漏洞百出。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4.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4.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步骤三、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详细解读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2. 写作技巧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文化素养培养:讲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 审美情趣培养:分析课文中的审美要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重点、难点。

3. 写作技巧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文化素养培养:讲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5. 审美情趣培养:分析课文中的审美要素,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进步情况。

4. 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解答和调整。

2. 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给予鼓励和指导。

3. 写作能力反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反馈: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背景和审美要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1. 课文文本:提供准确的课文原文,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权威的学习材料。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思考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难点问题。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包括文章内容、问题讨论等。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关键知识点。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文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思考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关键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分析文章中的难点问题。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包括文章内容、问题讨论等。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关键知识点。

余映潮教学设计

余映潮教学设计

余映潮教学设计文档余映潮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麻雀》。

本篇文章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教学时,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伟大的母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懂得珍惜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伟大的母爱。

难点: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运用朗读、感悟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猎狗和麻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讲述一个有关猎狗和麻雀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文章讲述了老麻雀在猎狗面前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4. 朗读感悟(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老麻雀伟大的母爱。

5. 练习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猎狗麻雀老麻雀母爱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余映潮老师资料八教案新点子

余映潮老师资料八教案新点子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书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望岳》——《春望》——《石壕吏》【单元教学设想】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

屈辱的战争,我们不应该忘记;和平的阳光,我们更应该珍惜。

解读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世界应早日铸剑为犁……本单元选文以叙事类文章为主,有新闻、小说、通讯、书信等文体,有的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有的记叙争议战争的胜利;作者既有“指点江山”的一代伟人,也有“激扬文字”的中外著名作家。

学习本单元,要求:1.把握课文内容;2.评价人物形象;3.品味特色语言;4.体验特定情景与人物心情。

【单篇教学方案】《新闻两则》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新闻阅读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巧妙掌握新闻的六要素五部分,品味精彩词句。

【主要教学步骤】1.放映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

2.听录音朗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要求能听出五个“w”一个“H”:when(何时)where(何地) who(何人)what(何事) why(何因) how(结果如何)。

——六个要素而已3.模拟播音员语气自读。

要求思考:①如果你只想简单了解新闻的内容,你应该只读哪句话②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新闻的主要信息,你应该只读哪段话③如果你想详细了解新闻的内容,你应该读文中哪几段话明确:简单了解只读标题;快速了解主要信息只读导语,详细了解则要细读主体。

背景和结语有时明显出现,有时则暗含在主体中。

4.用刚才老师教的学法自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自主阅读、自由发现、自行表达。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通用9篇)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通用9篇)

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通用9篇)余映潮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白杨礼赞》是托物言志的一篇散文,描写了“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的“形貌”和“精神气质”,抒发了对白杨树所象征的当时抗日军民的顽强意志和斗争精神的赞美之情。

全文的思路是:先写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由“雄壮”、“伟大”引出作者观看的“单调”感;再写白杨树的形貌,突出它的高大、挺直和丫枝聚拢的特点;接着写白杨树的“精神品格”,点明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将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全文的写作思路等都清晰易懂,至于时代背景,学生明了即可,无需多讲,学习本文主要想教给学生一种读文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散文优美抒情的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读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法感受白杨树的外形。

2、以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中华民族质朴、坚强、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重点与难点重点: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难点:象征写作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

教学设想本文明写树,实际是写人,由树及人,热情歌颂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力争上游、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破难点和重点,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文章:《白杨礼赞》。

大家先把书翻到单元提示,快速默读,告诉老师你读取到哪些信息。

单元文体、散文分类、文章内容、作用、学习的方法等。

二、解题从题目你能读取到哪些信息?写作的内容、作者情感、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等。

三、走进作者,交代背景。

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县人。

中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和伟大革命家、文学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时代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中国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余映潮老师的教案

余映潮老师的教案

余映潮老师的教案标题:余映潮老师的教案教案概述:余映潮老师的教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教案针对(教育阶段)的学生,以(学科/课程)为基础,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的要素。

教学目标:1.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课程)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2. 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1. 确定教学内容,包括重点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扩展知识。

2. 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合理的单元或主题,以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

3. 创造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材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3. 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问题,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

评估方式:1. 设计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项目、考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互助学习。

教学策略:1. 提供充足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和提高学习效果。

2. 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和扩展学习机会。

3. 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以上仅为余映潮老师的教案的基本要素,具体的教案内容和教学活动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这些建议和指导对您的教案撰写有所帮助!。

余映潮语文教案设计25篇

余映潮语文教案设计25篇

余映潮语文教案25篇《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课》——《小橘灯》——《春》——《皇帝的新装》——《狼》——《桃花源记》——《口技》——《故乡》——《爱莲说》——《陋室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谁是最可爱的人》——《孔乙已》——《愚公移山》——《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竞选州长》——《我的叔叔于勤》——《曹刿论战》——《捕蛇者说》——《小石潭记》1、异彩纷呈教《背影》——《背影》教例评析[教例简述]例一(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期王松泉文)。

一、课内交流段落提纲:回家奔丧一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南京送别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二、讨论1、本文人物描写的手段有哪些?2、本文怎样描写父亲?3、这些描写各安排在什么场景?4、为什么要这样穿插安排?三、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真挚、深切的感情。

例二(见《教学月刊》1987年第8期张兆龙文)。

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外貌——落泊潦倒动作——一片深情两次背影分离时:走几步、回头、说:落泪混入、再找不着二、父亲送行的地方、动作、言谈。

板书:终于自己送——爱子心切我自责看讲拣嘱——无微不至内疚三、当时的家境、原因。

板书:祖母死,父亲差使交卸——祸不单行还亏空,办丧事,赋闲——家境惨淡四、读首段,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读末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所饱含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例三(见《语文教学通讯》1992提第3期徐绍仲文)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相素自然的散文。

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它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

余映潮教学设计

余映潮教学设计

篇一: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教案25篇《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堂实录(余映潮版)作者:余映潮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篇课文大家已经预读过了,那么我们现在做两个练习,说说课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

(屏显1:说说课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意思,说说《战国策》“策”字的意思)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标题的意思,简单解释一下就行。

生:这篇文章标题的意思是邹忌运用委婉的方式规劝齐王接受他的建议。

师:嗯,很好。

简言之就是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

第二个问题,“策”字的意思,课文没有注释。

生1:策略。

生2:在战国时期记录的一些国家的事情。

师:还有新的解释吗?在战国时代,包括到秦朝,人们在书写的时候是没有纸的,秦始皇办公的时候,每天都要读竹简。

一片一片的竹简,然后用细牛皮把一片片的竹简穿起来,就成了这样一个字(板书“册”)。

这个字“策”就是它,就是记录战国时代故事的文章。

你看这个“策”字很有意思,什么头?生:竹字头。

师:这和当时的书写用具有关系,当时的人都是用竹简来记录事情的。

“册”“策”这两字是相通的。

[点评]入题简洁,切入巧妙。

解说标题,让学生明白故事情节,不经意间突出了重点;解说“策”字,既使学生理解了“战国策”的含义,同时又丰富了文化常识的积累,巧妙。

没有刻意设计的导入语,师生对话,营造了平和轻松的教学氛围。

师:现在进入课文的学习。

学习文言文没有更多巧妙的方法,首先是把它读好,读好之后才可以做其他的事。

现在来朗读课文,放开喉咙,开始了。

(生齐读课文2分钟)师:咱们今天读的,实际上是一篇故事,因此读书的时候呢,尽管是一篇文言文,也要读出它的故事味。

刚才的朗读,语速快了点,人物的语气还没有读出来。

再来,各自体会,不要齐读,就体会它的故事味,读出人物语气、神态、动作。

好,开始了。

(生自读2分钟)师:我觉得刚才读的非常好,我听到了,你们用自己的语调表现人物中不同角色的动作、神态、语言。

余映潮教学设计

余映潮教学设计

余映潮教学设计余映潮教学设计示例:《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春》这篇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

朗读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中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分析法: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春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2)提问学生: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3)引出课题:《春》。

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 介绍作者朱自清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文学风格。

(2)生字词教学 讲解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知识。

(3)朗读课文 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中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4)分析课文 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

(5)总结课文 总结文中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巩固练习 (1)让学生背诵文中的精彩段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文学素养。

(2)让学生模仿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2. 3. 1. 2. 1. 2. 3. 4. 1. 2. 3.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书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望岳》——《春望》——《石壕吏》【单元教学设想】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

屈辱的战争,我们不应该忘记;和平的阳光,我们更应该珍惜。

解读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世界应早日铸剑为犁……本单元选文以叙事类文章为主,有新闻、小说、通讯、书信等文体,有的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有的记叙争议战争的胜利;作者既有“指点江山”的一代伟人,也有“激扬文字”的中外著名作家。

学习本单元,要求:1.把握课文内容;2.评价人物形象;3.品味特色语言;4.体验特定情景与人物心情。

【单篇教学方案】《新闻两则》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新闻阅读方法指导课——引导学生巧妙掌握新闻的六要素五部分,品味精彩词句。

【主要教学步骤】1.放映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选段,了解时代背景。

2.听录音朗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要求能听出五个“w”一个“H”:when(何时)where(何地)who (何人) what(何事)why(何因)how(结果如何)。

——六个要素而已3.模拟播音员语气自读。

要求思考:①如果你只想简单了解新闻的内容,你应该只读哪句话?②如果你想快速了解新闻的主要信息,你应该只读哪段话?③如果你想详细了解新闻的内容,你应该读文中哪几段话?明确:简单了解只读标题;快速了解主要信息只读导语,详细了解则要细读主体。

背景和结语有时明显出现,有时则暗含在主体中。

4.用刚才老师教的学法自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自主阅读、自由发现、自行表达。

【方案二】教学角度:综合性活动课——学生在各类活动中锻炼自己、学以致用、增长见识,培养实践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1.将学生分成四小组:①主持组:设计若干有价值的、大家关心的与两则新闻内容有关的的热点问题,准备分类别采访专家;②专家组:作为军事专家上网或者进图书馆查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相关背景资料准备接受采访,并向观众点评、分析战况;③绘图组:根据课文内容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绘制一张作战地形图,以供荧屏展示;④为新闻播出设计导播广告、并写出导播语、结束语。

2.学生模拟活动。

3.教师点评。

《芦花荡》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配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选择、自由活动,给文章配乐、配图、配画外音、配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1.自由沸沸扬扬读,整体感知。

2.给出《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高山流水》《鱼舟唱晚》《十面埋伏》等经典国乐,要求根据文字与内容选择朗读时的背景音乐。

明确:读文中景物描写时宜选配《平湖秋月》,而朗读“老头抓鬼子”的内容宜配《十面埋伏》。

3.播放学生选择的背景音乐,指名朗读1—8段,要求给这段内容配一幅插图。

明确:可以是美丽的芦花荡为背景,一个干瘦的老头在荷花淀里撑着船。

4.分组读老头护送女孩子挂花的内容(9—64段),想象老头没完成任务时的心理活动,给老头和二曼配上独白式的话外音。

5.师范读老头抓敌的部分(65—73),感受作者字里行间对老头的情感,以“老头的形象”为主题,给前面的插图提上一首诗。

【方案二】教学角度:研究性学习——以课文为基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感性鉴赏诗体小说的艺术美.【主要教学步骤】1.第一次上网,查询写作背景及芦花荡的地理特征。

2.第二次上网,发现孙犁其人。

3.第三次上网,更多地了解孙犁,扩展阅读“诗体小说”的另一篇代表作《荷花淀》,具体了解诗体小说的特点。

4.更多地寻找并阅读在孙犁影响下的“荷花淀派”作家群“诗体小说”的代表作。

5.将阅读收获交流共享。

《蜡烛》教学新点子【方案一】说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由表达,感受战争的残酷,感受生命的美好.【主要教学步骤】1.说说战争①引导学生关注对“敌人炮击”的反复叙述,并探讨反复叙述的意义.②与战争对话,要求有理有据,以情动人,最好能变换视角,有创新.2.说说蜡烛①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纳,说说“蜡烛”的来历.②对生活习俗进行综合,说说“蜡烛”的含义.(在西方,蜡烛、烛光象征圣洁、光明、温暖、安宁。

)③将前两者结合,说说“蜡烛”为题的好处。

(昭示老人对生命的关爱,希望年轻的灵魂有一个美好的归宿,更代表着作者希望世界温暖、安宁、和平的愿望。

)3.说说人物①说说老妇人的性格特点。

②说说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③说说老妇人的形象内涵。

4.说说主题。

①战争残酷②人民伟大③生命可贵【方案二】教学角度:体验式改写——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改写,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1.听读。

在低沉的音乐中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然后以“老妇人是一个的人”为题说话。

2品读。

寻找文中老妇人的动作描写,想象:老妇人做这些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3.分组改写。

①假如你是老妇人,你会怎样记下这件事?②假如你是敌人,你会怎样记下这件事?③假如你是那位牺牲战士的母亲,你有什么话对老妇人说?④假如你是一直战斗在那位牺牲战士身旁的战友,请你写下你的见闻和感受。

4.强调改写注意事项:①尊重原文中人物的主体性格;②尊重文章的主题与作者的情感倾向;③考虑人物不同的身份与国籍;④从细处着手想象。

5.写作并交流评点。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品读课——品味作者充溢于字里行间的对圆明园的的赞美、对侵略者的谴责,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明成果,热爱人类文化的情感。

【主要教学步骤】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著名作家雨果对圆明园和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各持什么态度?(对圆明园极尽赞美,对英法联军的行径愤怒谴责)2.指名读1—4段,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认为最能表明作者对圆明园赞美之情的句子进行品味。

如:“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高度评价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希腊有巴特勒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把圆明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相提并论,足见圆明园的地位。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

3.指名读课文剩下的部分,仿照上文的品味方法,自选最能表明作者对侵略者愤怒谴责的情感的句子进行品味。

4.综合两组品味内容,得出结论:作者正是以圆明园的伟大来衬托、揭露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方案二】(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教学角度:对话——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深切感受的基础上与人、事、物进行对话,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与情感的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1.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学生说观后感。

2.自读课文,学生说读后感。

3.自选角度,以“,我想对你说”为话题构思说话。

参考角度:①圆明园,我想对你说②英法联军,我想对你说③雨果先生,我想对你说④巴特勒上尉,我想对你说⑤清政府,我想对你说⑥战争,我想对你说⑦中国,我想对你说《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析读——通过对文章关键句和主要表现手法及主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1.听读。

析一析“沉重”和“美丽”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这又是“美丽”的。

2.联读,析一析“历史”和“现实”文章开头两部分紧紧围绕纪念事件本身叙述,同时穿插历史,把历史与现实沟通、融合,深化了事件的作品和意义。

3.选读,析一析“西德”与“日本”明赫白代表的西德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真诚忏悔,人们宽恕他、尊重他。

日本代表自私狡辩,强词夺理,手到人们冷落。

4.寻读。

析一析“意味深长”的句子。

如“凄风。

苦雨。

天昏。

地暗。

”不仅写天气,而且写心情,渲染悲哀的气氛。

“人,是健忘的。

不记仇,很对。

但是,不能忘记。

”强调不能忘记历史,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界永远不再有战争和屠杀。

【方案二】教学角度:多角度阅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章的中心主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主要教学步骤】1.初读,理思路。

全文结构清晰,四个部分内容依次如下:参加纪念活动途中——开展纪念活动——纪念活动的讨论——摘录血腥悲剧中的片纸只字。

2.精读,品美句。

结合课后习题二对文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进行品析。

3.回读,探主旨。

鼓励与众不同,可以参考的说法:①控诉战争的残忍。

②歌颂爱的伟大。

③揭露非正义战争维护者的自私嘴脸。

④我们应该不停地反思历史。

(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八年级(上)第二单元ZHL【单元教学设想】“平平淡淡才是真”,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本单元让我们品尝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变化多姿、人情百态。

以其真情、真实、真味展示在我们面前。

本单元的文章均是原滋原味地反映生活,选取了童年生活的回忆、父爱的伟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赖,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画面。

要求:1.学习将人物写得活灵活现的手法。

2.学习材料的取舍安排,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

3.品味朴实的语言特征,联系生活实际,表现缤纷生活。

【单篇教学方案】《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新点子【方案一】教学角度:评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评点文章、评点人物、评点写法。

主要教学步骤:1.故事导入。

请一位同学讲述《美女蛇》的故事,引出人物:我的保姆——善良的长妈妈。

2.教师范读。

学生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

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3.学生自读,明确“我”对长妈妈的多种感情的变化:“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新的敬意”。

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

4.教师出示评点的角度,由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赏析品读:①事件的详略安排。

②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形象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

③“我”的心理变化。

④欲扬先抑、对比映衬的写作手法。

⑤突出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的表现方法。

5.学生创作。

长妈妈对“我”成长的影响。

6.小结: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集中记叙长妈妈给他留下的儿时印象,尽管阿长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作者写得却十分亲切自然,读者却从她身上看到了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直率。

【方案二】教学角度:写读——通过阅读文本,把握要点,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性创造或改写性写作,进行再创作。

主要教学步骤:1.直接导入。

明确学习要求:通过阅读,全面了解长妈妈。

说一说长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