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频率计设计
简易频率计设计课程设计
![简易频率计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c083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0.png)
简易频率计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频率的概念,掌握频率的计算方法;2. 了解简易频率计的设计原理,掌握其制作步骤;3. 学会运用简易频率计进行实际测量,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易频率计的制作;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生活中的频率现象及其应用。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以简易频率计设计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频率的基本概念及其单位;- 频率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简易频率计的工作原理。
2. 实践操作:- 简易频率计的组装与调试;- 实际物体频率的测量与记录;-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频率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单位,介绍简易频率计的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简易频率计的组装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第三课时:学生独立完成简易频率计的组装与调试,进行实际物体频率的测量;- 第四课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
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振动与波》的相关内容,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内容涵盖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1. 讲授法:-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讲解频率的基本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单位,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结合教材内容,阐述简易频率计的工作原理,使学生理解科学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简易频率计设计课程设计
![简易频率计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8e84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a.png)
简易频率计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简易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电子电路知识,频率测量原理以及相关的实验技能。
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频率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电路设计方法。
在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易频率计的搭建,并进行相关实验。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介绍频率计的基本原理,包括频率测量原理,频率计的组成结构等;其次,讲解频率计的设计方法,包括电路设计,元件选型,系统调试等;然后,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简易频率计,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最后,进行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为学生讲解频率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其次,将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频率计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技能;同时,将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将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
首先,将使用教材《简易频率计设计与实现》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其次,将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同时,将利用多媒体资料,如教学视频,实验操作演示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最后,将准备实验设备,如简易频率计,电子元件等,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团队协作等情况,占总分的30%。
作业主要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分的30%。
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占总分的40%。
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
![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29292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c.png)
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简易数字频率计是一种统计计算工具,用于频率统计,使用适当的算法来测量特定序列中给定元素或者元素组合出现的频率,主要用于数据分析和统计工作,帮助使用者深入分析数据,得到较为精准的结果。
本文将详细说明一种简易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实现过程和分步流程。
设计步骤第一步:准备设计简易数字频率计所需要的硬件设备设计简易数字频率计需要的硬件设备有:计算机、网络设备、数据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计算机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网络设备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输入输出设备允许输入和输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
第二步:制定相应的算法根据具体情况,应制定出相应的算法,用于计算数据序列中给定元素或者元素组合出现的频率,主要包括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求和算法,概率分布算法等。
比如:可以使用冒泡排序或者快速排序对数据序列进行排序,使用二分查找等技术快速查找元素,在运算时可以使用求和、乘法、平方等算法来计算数据,使用贝叶斯理论等方法来求取概率分布。
第三步:实现数据处理根据设计上的算法,使用计算机及其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进行数据处理,对相关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应的操作,实现频率的统计计算,得到精准的统计结果。
第四步:测试并可视化在完成简易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之后,应当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测试,以验证所编写算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完成测试之后,可以通过图表和表格的方式可视化频率计算结果,更加直观地显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频率变化趋势。
以上就是一种简易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实现过程,它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和频率结果,促进数据深入分析等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帮助。
简易频率计的设计课程设计
![简易频率计的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a10a9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4.png)
简易频率计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频率的概念,了解频率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2. 学习简易频率计的设计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
3. 掌握简易频率计的电路图绘制方法,理解电路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频率计电路。
2. 学会使用相关测量工具和仪器,对简易频率计进行调试和优化。
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电子设备的好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设计简易频率计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频率相关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频率概念及其应用:介绍频率的定义、单位,频率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频率与周期”2. 简易频率计设计原理:讲解简易频率计的工作原理,分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简易频率计的设计与应用”3. 电子元件及电路连接:学习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符号及使用方法,掌握电路连接技巧。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常用电子元件”和第二节“电路的连接方法”4. 简易频率计电路图绘制:学习电路图的绘制方法,根据设计原理绘制简易频率计电路图。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电路图的绘制”5. 电路搭建与调试:动手搭建简易频率计电路,使用测量工具进行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电路搭建与调试方法”6. 实践操作与总结: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交流心得体会,总结课程所学内容。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实践操作与总结”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频率概念及其应用,简易频率计设计原理第二课时:电子元件及电路连接,简易频率计电路图绘制第三课时:电路搭建与调试,实践操作与总结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简易频率计的设计与应用,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
![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f584e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6.png)
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频率的基本概念,掌握频率的计算公式。
2. 学生能了解简易频率计的原理,明白其工作过程。
3. 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简易频率计进行实验,并能正确读取实验数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搭建简易频率计,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器或编程软件进行频率的计算,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分享实验成果,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实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频率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频率的基本概念:频率的定义、单位、与周期的关系。
- 频率计算公式:频率=1/周期。
- 简易频率计的原理:利用电子元件(如555定时器)产生稳定的方波信号,通过计数器进行计数,计算频率。
2. 实践操作:- 搭建简易频率计电路: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根据电路图搭建简易频率计。
- 实验操作步骤:调整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信号,使用简易频率计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讲解频率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频率的定义和单位,学会计算频率。
- 第二课时:介绍简易频率计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电路图,了解各元件的作用。
- 第三课时:分组实验,学生动手搭建简易频率计,进行频率测量,记录实验数据。
51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
![51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8f1c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5.png)
51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简易频率计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电子元件和电路知识,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频率计。
3.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掌握频率、周期等基本物理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易频率计的搭建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测量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科技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研究的信心和好奇心。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共享成果的意识。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以简易频率计为载体,旨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基本原理和技能。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现,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简易频率计原理:介绍频率、周期的基本概念,讲解简易频率计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三节“频率与周期”;第六章第一节“简易频率计的原理与设计”。
2. 电子元件认知:学习常用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的原理和功能。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常用电子元件及其特性”。
3. 电路设计与搭建:学习并实践简易频率计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电路搭建和调试技巧。
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第二节“简易频率计电路设计”;第六章第三节“电路搭建与调试”。
4. 数据采集与处理:运用电子测量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学习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5. 团队协作与成果展示: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展示并分享项目成果。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科学探究方法与实践”。
简易数字频率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简易数字频率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e5820490c69ec3d5bb755c.png)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1)设计题目简易数字频率计2)设计任务和要求要求设计一个简易的数字频率计,测量给定信号的频率,并用十进制数字显示,具体指标为:1)测量范围:1H Z—9.999K H Z,闸门时间1s;10 H Z—99.99K H Z,闸门时间0.1s;100 H Z—999.9K H Z,闸门时间10ms;1 K H Z—9999K H Z,闸门时间1ms;2)显示方式:四位十进制数3)当被测信号的频率超出测量范围时,报警.3)原理电路和程序设计:(1)整体电路数显式频率计电路(2)单元电路设计;(a)时基电路信号号(b)放大逻辑电路信号通信号(c)计数、译码、驱动电路号(3)说明电路工作原理;四位数字式频率计是由一个CD4017(包含一个计数器和一个译码器)组成逻辑电路,一个555组成时基电路,一个9014形成放大电路,四个CD40110(在图中是由四个74LS48、四个74LS194、四个74LS90组成)及数码管组成。
两个CD40110串联成一个四位数的十进制计数器,与非门U1A、U1B构成计数脉冲输入电路。
当被测信号从U1A输入,经过U1A、U1B两级反相和整形后加至计数器U13的CP+,通过计数器的运算转换,将输入脉冲数转换为相应的数码显示笔段,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范围是1—9。
当输入第十个脉冲,就通过CO输入下一个CD40110的CP+,所以此四位计数器范围为1—9999。
其中U1A与非门是一个能够控制信号是否输入的计数电路闸门,当一个输入端输入的时基信号为高电平的时候,闸门打开,信号能够通过;否则不能通过。
时基电路555与R2、R3,R4、C3组成低频多谐振荡器,产生1HZ的秒时基脉冲,作为闸门控制信号。
计数公式:]3)2243[(443.1CRRRf++=来确定。
与非门U2A与CD4017组成门控电路,在测量时,当时基电路输出第一个时基脉冲并通过U2A反相后加至CD4017的CP,CD4017的2脚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闸门打开。
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
![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cf8ce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0.png)
根据系统设计要求, 需要实现一个 4 位十进制数字频率计, 其原理框 图如图 1 所示。
主要由脉冲发生器电路、 测频控制信号发生器电路、 待测 信号计数模块电路、 锁存器、 七段译码驱动电路及扫描显示电路等模块组 成。
由于是4位十进制数字频率计, 所以计数器CNT10需用4个,7段显示译 码器也需用4个。
频率测量的基本原理是计算每秒钟内待测信号的脉冲个 数。
为此,测频控制信号发生器 F_IN_CNT 应设置一个控制信号时钟CLK , 一个计数使能信号输出端EN 、一个与EN 输出信号反 向的锁存输出信号 LOCK 和清零输出信号CLR 。
若CLK 的输入频率为1HZ ,则输出信号端EN 输出 一个脉宽恰好为1秒的周期信号, 可以 作为闸门信号用。
由它对频率计的 每一个计数器的使能端进行同步控制。
当EN 高电平时允许计数, 低电平时 住手计数,并保持所计的数。
在住手计数期间,锁存信号LOCK 的上跳沿 将计数器在前1秒钟的计数值锁存进4位锁存器LOCK ,由7段译码器译出 并稳定显示。
设置锁存器的好处是: 显示的数据稳定, 不会由于周期性的标准时钟 CLKEN待测信号计数电路脉冲发 生器待测信号F_INLOCK锁存与译 码显示驱 动电路测频控制信 号发生电路CLR扫描控制数码显示清零信号而不断闪烁。
锁存信号之后,清零信号CLR对计数器进行清零,为下1秒钟的计数操作作准备。
时基产生与测频时序控制电路主要产生计数允许信号EN、清零信号CLR 和锁存信号LOCK。
其VHDL 程序清单如下:--CLK_SX_CTRL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CLK_SX_CTRL ISPORT(CLK: IN STD_LOGIC;LOCK: OUT STD_LOGIC;EN: OUT STD_LOGIC;CLR: OUT STD_LOGIC);END;ARCHITECTURE ART OF CLK_SX_CTRL ISSIGNAL Q: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BEGINPROCESS(CLK)BEGINIF(CLK'EVENT AND CLK='1')THENIF Q="1111"THENQ<="0000";ELSEQ<=Q+'1';END IF;END IF;EN<=NOT Q(3);LOCK<=Q(3)AND NOT(Q(2))AND Q(1);CLR<=Q(3)AND Q(2)AND NOT(Q(1));END PROCESS;END ART;测频时序控制电路:为实现系统功能,控制电路模块需输出三个信号:一是控制计数器允许对被测信号计数的信号EN;二是将前一秒计数器的计数值存入锁存的锁存信号LOCK;三是为下一个周期计数做准备的计数器清零信号CLR。
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报告
![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3ea85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16.png)
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频率的基本概念,掌握频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 了解简易频率计的原理,学会使用简易频率计进行频率测量;3. 能够运用频率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技能目标:1. 学会使用简易频率计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操作能力;2. 能够运用频率计算公式进行数据处理,提高数据分析能力;3.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频率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
本课程针对初中物理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简易频率计的使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科学进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频率基本概念:引入频率的定义,解释频率与周期的关系,阐述频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简易频率计原理:介绍简易频率计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
3. 频率测量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简易频率计的实验操作,包括搭建实验装置、进行频率测量以及数据处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频率与振动》- 内容列举:频率的定义、频率与周期的关系、简易频率计的结构与原理、实验操作步骤。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指导学生运用频率计算公式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频率测量结果的因素。
5. 课堂讨论与总结:针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章节进行教学大纲的制定,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在掌握频率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顺利进行简易频率计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简易频率测量仪设计
![简易频率测量仪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3f36cc482fb4daa48d4b51.png)
摘要数字频率计是一种能够直接用十进制数字来显示被测信号频率的测量装置。
用数字显示被测信号频率的仪器,被测信号能够是正弦波、方波或其它周期性转变的信号。
如配以适当的传感器,能够对多种物理量进行测试,比如机械振动的频率、转速、声音的频率和产品的计件等等.该频率计使咱们能够迅速取得未知信号的频率,其读数方便,原理简单,精准度较高,能读出四位小数,有较高的有效价值.因此,数字频率计是一种应用很普遍的仪器。
关于本次课题“简易频率测量仪”,我选用了双可重单稳态触发器74LS123来操纵电路中的“锁存”和“清零”,计数器74LS90来计数,555芯片来产生时基信号。
运用数字集成芯片给设计减少了很多没必要要的麻烦。
关键词:数字频率计;译码;时基电路;计数ABSTRACTDigital frequency meter can be directly used as a decimal to show the measu red signal frequency measuring device.Figures show that the measured signal with the frequency of the apparatus,the measured signal can be sine wave,square wave or other periodic signal change.Such as with the appropriate sensors,can test a wi de range of physical quantities,such as the frequency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spe ed,sound frequency,as well as piece-rate products and so on.The frequency allows us to quickly signal the frequency of the unknown,to facilitate their reading,The principle is simple,high accuracy,four decimal places allowed to deliv ide range.For this issue,"Simple frequency measurement",I re-selected double 74LS123 monostable multivibrator circuit to control the "latch" and "Clear",74LS90 counter to count,555-chip time base signal togenerate.The use of the number of integrate. Key words:Figure frequency meter; decoding; time-base circuit; count目录1绪论 (1)...........................................................................1 1.2 课题的意义 (1)1.3 频率计设计的指导思想 (2)1.4 本课题要解决的要紧问题 (2)2 频率计的设计原理 (3)2.1 数字频率计的原理 (3)原理框图 (3)组成图与波形 (4)数字频率计的要紧技术指标 (5)3 数字频率计的电路设计 (6)时刻基准T产生电路 (6)555电路 (6)晶振 (7)计数脉冲形成电路 (7)放大电路 (8)整形电路 (9)逻辑操纵电路 (10)计数器 (14)锁存器 (16)显示部份 (17)LED显示原理 (17)LED显示器 (18)七段LED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19)硬件译码显示口 (20)4 数字频率计的电路总图 (23)总结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1 绪论在现今电子系统超级普遍的应用领域内,处处可见处处置离散信息的数字电路。
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
![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888a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6.png)
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频率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电路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电子元件,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频率计。
3. 学生能够掌握频率、周期等基本概念,并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电子电路搭建和调试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学生学会查阅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组织:1. 理论知识:- 介绍频率、周期、频率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分析简易频率计的电路组成和功能,包括时钟电路、计数器、显示电路等。
2. 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使用面包板搭建简易频率计电路。
- 教学内容包括电子元件的选择、电路连接、调试和测试等。
3. 教学案例与拓展:- 结合课本案例,分析实际应用中的频率计,如心跳频率计、转速表等。
- 探讨频率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导入课程,介绍频率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电路组成。
2. 第二课时:讲解实践操作步骤,指导学生进行电路搭建和调试。
3. 第三课时:展示和讨论教学案例,进行课程总结和拓展。
简易频率计设计报告
![简易频率计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2c1829aaea998fcc220efe.png)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知识点及设计内容计数器、锁存器的工作、译码器、显示器的工作原理,限幅器和整形电路的工作原理;涉及芯片管脚及功能的使用。
2.设计任务(1)频率计测量范围0~9999Hz,闸门信号采样时间为1s。
(2)最大读数为9999Hz。
(3)采用四位数码显示。
(4)输入信号最大幅值可以扩展。
二、设计的方案与论证频率计又称为频率计数器,是一种专门对被测信号频率进行测量的器电子测量仪器。
频率计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时基(T)电路、输入电路、计数显示电路以及控制电路。
频率计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为:当被测信号在特定时间段T内的周期个数为N时,则被测信号的频率f=N/T(如下图①所示)。
在一个测量周期过程中,被测周期信号在输入电路中经过放大、整形、微分操作之后形成特定周期的窄脉冲,送到主门的一个输入端。
主门的另外一个输入端为时基电路产生电路产生的闸门脉冲。
在闸门脉冲开启主门的期间,特定周期的窄脉冲才能通过主门,从而进入计数器进行计数,计数器的显示电路则用来显示被测信号的频率值,内部控制电路则用来完成各种测量功能之间的切换并实现测量设置。
①数字频率计的组成框图三、电路设计计算与分析1.原理说明输入电路:由于输入的信号可以是正弦波,三角波。
而后面的闸门或计数电路要求被测信号为矩形波,所以需要设计一个整形电路则在测量的时候,首先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或者三角波转化成矩形波。
在整形之前由于不清楚被测信号的强弱的情况。
所以在通过整形之前通过放大衰减处理。
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较大时,通过输入衰减电路将电压幅度降低。
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较小时,前级输入衰减为零时若不能驱动后面的整形电路,则调节输入放大的增益,时被测信号得以放大。
频率测量:测量频率的原理框图.测量频率共有3个档位。
被测信号经整形后变为脉冲信号(矩形波或者方波),送入闸门电路,等待时基信号的到来。
时基信号有555定时器构成一个较稳定的多谐振荡器,经整形分频后,产生一个标准的时基信号,作为闸门开通的基准时间。
简易频率计设计实验报告
![简易频率计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4243370722192e4536f663.png)
(2) 、T1 25ms 定时中断服务程序 系 统 时 钟 为 24MHz , 机 器 周 期 为 0.5us , 最 大 定 时 时 间 为
65536 0.5us 32.768ms ,我们选用的定时时间为 25ms,定时中断 40 次即可实现 1s 定 时,T1 中断服务程序的流程图如下:
姓 学 专
名: 号: 业:
胡 嗣 维 021240*** 物 理 学 杨 老 师
指导老师:
2015 年 7 月 5 日
简易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实验目标:设计一个简易的数字频率计,能实时测量周期信号的频率,并将结果显示出 来,频率测量范围为 0~1MHz
总体方案
1.频率测量基本原理 数字频率计的主要功能是测量周期信号的频率。频率是单位时间内(1s)信号发生周期变 化的次数。如果能在给定的 1s 时间内对周期信号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显示出来,就实 现了对被测信号的频率测量。 2 实现方法 单片机 AT89S51 内部具有两个 16 位定时/计数器,如果用 T0 对外界周期信号进行计数, T1 作为定时器产生 1s 的定时中断, 在 T1 的定时中断服务程序中读取 T0 的计数值, 即可实 现频率的测量。由于测量的频率范围是 0~1000000Hz(1MHz) ,根据单片机对外部信号的计 数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识别一个脉冲, 所以外部计数脉冲的频率应该小于振荡频率的 1/24. 所以选择 24MHz 才能实现频率测量范围为 0~1000000Hz(1MHz) 。如果系统的频率测量范 围更大,则可以在周期脉冲信号接入 T0 引脚前加分频电路即可。 3 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连接电路图如图所示。系统比较简单,数据处理量不大,因此选用 AT89S51 作为 控制系统的核心。其特点是低功耗、高性能的 CMOS 单片机。AT89S51 单片机采用静态时 钟方式,时钟频率为 0~33MHz。本次我们采用的是 24MHz 的工作频率。频率测量没有大量 的运算和暂存数据,现有的 128B 片内 RAM 已经满足要求,因此不必要外扩片外 RAM。系 统选用 LCD1602 显示频率,因为系统外扩的元件先对比较少,LCD1602 采用 I/O 并行接口 方式和单片机相连。图中
简易频率计设计
![简易频率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cf5ec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9.png)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频率计数器的设计简易频率计数器的设计一、设计要求自制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串口下载、复位电路,采用外部计数器T0或T1作为外部频率输入,外部频率由信号源提供,计算出来的频率显示在四位一体的数码管上。
二、设计原理及步骤51单片机有40个引脚,都有对应的功能。
先设计一个最小系统,9号位接一个复位电路,能够将数码管显示清零。
在通过时钟引脚18、19脚接一个振荡电路,用来控制时钟信号。
1S跳动的次数就是频率,在频率计数器中必须要有一个定时和计数功能,设置T0计数,T1定时,部T1定时50MS,T0计数20次,通过外部中断产生的信号就是对应的频率。
用几个三态门作为总线的驱动器,而74LS244芯片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排阻有稳定电路和保护电路的功能,然后连接到四位数码显示管,通过引脚的一一对应和相应功能显示出来。
这样就完成了整个设计。
三、设计原理图及仿真用PROTEUS7.2软件设计,找到自己需要的元件,按照自己的构思设计连接好实线,而与原理图对应的程序则通过KEILC51生成的HE*文件在仿真中参加C51芯片中。
根据原理设计仿真测试结果:数码管和示波器显示的频率一致,满足设计要求四、程序设计*include<reg51.h>bit int_flag;unsigned char volatile T0Count; unsigned char volatile T1Count;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 ={0*3f,0*06,0*5b,0*4f,0*66,0*6d,0*7d,0*07,0*7f,0*6f};unsigned char code temp[] = {0*fe,0*fd,0*fb,0*f7};unsigned long sum;unsigned char Led[4];void delay(unsigned int num ){while(--num);}void init(void){TMOD=0*51; //T1定时,T0计数TH0=(65536-50000)/256; //定时50msTL0=(65536-50000)%256;TH1=0*00;TL1=0*00;}void disp(void){unsigned char i;for(i=0;i<4;i++){P2=temp[i];//片选P0=table[Led[i]]; //取数据显示delay(100); //延时1毫秒}}void main(void){EA=1;init();TR0=1;TR1=1;ET1=1;ET0=1;while(1){if(int_flag==1){int_flag=0;sum=TL1+TH1*256+T1Count*65536;//计算脉冲个数Led[0]=sum%10000/1000;//显示千位Led[1]=sum%1000/100;//显示百位Led[2]=sum%100/10;//显示十位Led[3]=sum%10;//显示个位T0Count=0*00;T1Count=0;TH1=0*00;TL1=0*00;TR1=1;}disp();}}void int_t0(void) interrupt 1{ TH0=(65535-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T0Count++;if(T0Count==20){TR1=0;int_flag=1;T0Count=0*00;}}void int_T1(void) interrupt 3{T1Count++;}六、设计体会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到全面专业知识以及逻辑思考方式对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同时我更加具体的掌握了课程设计的根本方法。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频率计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频率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691b1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3.png)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频率计设计频率是电信号的基本参数之一,频率的测量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工业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单片机作为一种微型计算机,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于编程等优点,因此,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频率计设计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系统架构: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频率计主要由单片机、信号源、频率计和显示模块组成。
其中,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信号源的启动和停止,读取频率计的数据,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测量结果。
信号源:信号源是用来产生需要测量的交流信号。
一般可以使用函数发生器或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
频率计:频率计是用来测量交流信号的频率。
可以使用专用的频率计芯片,也可以使用单片机内部的计数器功能。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测量结果。
可以使用LED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等。
主程序:主程序主要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主程序需要初始化单片机和各个模块。
然后,主程序需要从频率计读取频率数据,并计算出频率值。
主程序需要将测量结果显示在显示模块上。
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用于处理外部中断事件,例如信号源的启动和停止。
当外部中断触发时,中断服务程序会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启动或停止测量过程。
定时器程序:定时器程序用于控制测量周期和读取频率计数据的时间间隔。
定时器程序需要在主程序的控制下启动和停止。
测试环境: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测试,使用函数发生器作为信号源,输出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
测试方法:将设计的频率计连接到函数发生器的输出端,启动频率计进行测量,并观察显示模块上的测量结果。
验证结果:经过测试和验证,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频率计能够准确测量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测量结果稳定可靠。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频率计,该频率计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等优点。
通过测试和验证,该频率计能够准确测量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本设计可以为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工业控制等领域提供一种实用的测量工具。
频率计是一种用于测量信号频率的电子仪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简易频率计的设计与仿真
![简易频率计的设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441041e50975f46527d3e18a.png)
简易频率计的设计与仿真目录:一、简易频率计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析1、设计要求2、任务分析二、简易频率计的设计1、整形电路的设计和仿真2、时基控制电路的设计和仿真3、计数器、锁存器、显示器的设计和仿真三、总结四、心得体会五、参考文献简易频率计的设计与仿真一、简易频率计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析1、设计要求(1)设计原理和原理图分析计算(2)仿真过程说明(3)误差分析(4)总结(5)频率范围为1—9999Hz2、任务分析所谓频率就是指周期信号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次数。
若在一定时间间隔T内测得周期性信号的重复变化次数为N,则频率可表示为f=N/T(Hz)。
根据设计要求,数字频率计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放大整形电路、时基电路、闸门控制脉冲、计数器、锁存器、显示器等。
具体组成结构图如图一。
图一简易频率计的组成框图被测信号v x经放大整形电路变成计数器所要求的方波信号,其频率与被测信号v x的频率f x相同。
时基电路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振荡器组成,其功能为产生标准时间为1秒的脉冲。
当1s信号来到时,闸门电路开通,被测脉冲信号通过闸门电路,成为计数器的计数脉冲,计数器开始计数直到1s信号结束时闸门电路关闭,停止计数。
若在闸门时间1s内计数器计得的脉冲个数为M,则被测信号频率f=M Hz。
控制脉冲的作用是产生锁存脉冲,使显示器上的数字稳定。
二、简易频率计的设计由于设计的电路较复杂,所以将整个电路的设计分为三个部分:放大整形电路、时基控制电路(包括时基电路、闸门控制电路)、计数显示电路(包括计数器、锁存器、显示器),最后再将各部分组合连接在一起。
1、整形电路的设计和仿真整形电路由信号发生器与整形电路组成,输入信号先经过限幅器,在经过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当输入信号幅度较小时,限幅器的二极管均截止,不起限幅作用。
由555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对经过限幅器的信号进行整形得到标准的方波信号。
线路图如图二,波形图如图三。
图二整形电路元件图图三整形电路波形图注:图中正弦波形为输入信号,方波脉冲为输出信号。
单片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
![单片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704d0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e.png)
单片简易频率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编程方法。
2. 学生能掌握简易频率计的设计原理,了解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3. 学生能运用已学知识,对频率计进行电路设计与程序编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单片机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实现频率计的基本功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完成简易频率计的搭建与调试。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电子制作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实践课程,以单片机技术为基础,结合电路设计,使学生掌握简易频率计的制作。
学生特点分析: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实践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1. 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课程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回顾:包括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重点复习单片机的I/O口操作和定时器/计数器功能。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单片机基础知识。
2. 频率计设计原理:讲解频率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发生器、计数器、显示部分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3. 电路设计与程序编写:根据频率计原理,设计电路图,编写程序代码,实现频率的测量与显示。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简易频率计的搭建、调试与优化,掌握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单片机应用系统实践。
5. 教学安排与进度:(1)第一课时:回顾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画出顶层原理图 2 对照频率计波形图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3 写出各功能模块的VHDL语言源程序 4 书写实验报告时应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在分析时注 意语言的流畅。
输入信号频率模块(可任意改变)
顶层原理图
引脚设定 片选引脚: pin195 ,pin197,pin199 数码管:pin187, pin185, pin183, pin181, pin176, pin174, pin171, clk:pin31---50MHZ rst:pin74
FEN功能模块
2 计数模块 (CNT10) 设计要求:十进制计数模块用于在单位 时间中对输入信号的脉冲进行计数,该 模块有一时钟使能端ENA,用于锁存计 数值。当高电平时计数允许,低电平时 禁止计数。(由8个CNT10组成)
CNT10功能模块
3锁存模块(LOCK) 设计要求:若已有32位BCD码存在于此模 块的输入口,在信号LOAD的下降沿即被锁 存到lock的内部,并由lock的输出端输出, 再由实验板上的7段译码器译成能在数码
LOCK功能模块
管上显示输出的相应数值。 4片选模块(SEL) 设计要求:产生数码管的片选信号,将测 量值送到相应的数码管上显示。
5显示模块(DISP) 设计要求:将计数值转换成相应的能在七 段数码管上显示的值
loc
部分代码如下 片选模块
1
部分代码如下 片选模块
1
显示模块
锁存模块(LOCK)
实验7: 简易频率计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多个数码管动态扫描显示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2、进一步了解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多位计数器相连的 设计方法。 3、掌握可编程设计的层次化设计方法,能熟练使用原理图方 法从设计工程和库中调用元件,实现各元件的连接。
二、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8位频率计,可以测量从1Hz到99999999Hz的信号 频率。并将被测信号的频率在8个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三、实验原理
采用一个标准的基准时钟,在单位时间(1秒)里对被测信号 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即为信号的频率。 整个系统分为5个模块:测频信号控制模块,计数模块,32 位锁存器模块。(顶层框图)
待测信号 显 示 模 块
分 块
片选 模块
1 FEN模块 设计要求 将开发板的系统时钟50MHZ进行分频得 到0.5HZ的时钟频率,为计数模块提供 1s的闸门时间信号,时钟CLK为输入信 号,分频后的结果Q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