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正式)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11篇)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11篇)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管理目标及分段实施方案一、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应完善和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和制度,医疗诊疗规程,各级岗位职责,确保每项医疗行为都有制度和规程,各级岗位职责都得到落实。
同时,应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和合理收费。
此外,应切实抓好医务人员的“三基”培训。
2.根据新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改进意识,提高科室自我改进质量管理的能力,促进全程医疗质量管理和环节医疗质量管理的结合和实施。
3.疑难病例讨论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需要医院各方面积极参与和互助,利用医院现有资源优化医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升“两个效益”。
因此,科室必须每月选择两个疑难病例,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工作。
4.应促进科室合理用药,提升临床用药水平。
完善执业医师处方制度及管理流程,完善用药检测及药物过敏与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规范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完善用药差错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5.应完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在加强在架病历、终末病历日常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死亡病历质量的检查、剖析及讲评,促进病历质量的提高。
6.应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管理,建立住院医师培训个人档案,注重住院医师素质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
坚决执行住院医师小时负责制度,建立住院医师个人考核档案,定期对住院医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和业务水平进行考评。
7.应明确主治医师的工作职责,发挥他们在医疗工作中“对下指导、对上汇报”的核心骨干作用。
建立主治医师个人考核档案,定期对主治医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和业务水平进行考评。
8.应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努力提高查房水平,严禁擅自取消主任医师查房。
充分发挥三级查房的作用,将此项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定期巡回督导检查。
9.应确保住院病人医护诊疗计划及时完成,有适宜的检查计划、治疗计划,完善病人或家属的知情告知制度,特殊检查和治疗要得到病人或家属的认可。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关键工作,质量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1.建立管理机制:医疗机构应成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或副院长担任组长,聘请具备质量管理经验的专家担任组员,负责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整体规划和决策。
同时,各科室应设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2.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控制、质量评估、质量监测等。
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实施指南,确保医疗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同时,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现对事故和事件的及时上报和处理。
3.提升人员素质: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质量安全意识。
加强医院与高校的合作,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推动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4.加强设备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和维修等。
确保医疗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提高服务质量: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关怀与服务,建立患者满意度评价制度。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和病案质量评价,了解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评价和需求,及时改进服务不足之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6.强化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估,识别医疗服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加强对医疗过程和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7.推动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医疗质量数据的全面采集和分析,为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13篇)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依据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相应科室及所属职能部门进行自查或督查;对其存在的问题,科室需____科内人员讨论,有相应整改措施并实施,定期对整改措施进行督查,科室和职能部门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总结,进一步发现存在问题,开始新一轮的整改,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要求。
(二)结合科室实际,对我院住院诊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特制定本方案:一、成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人员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质控医生、院感医生,护士等人员组成。
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负总责,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
三、科室开展的各项诊疗技术项目必须符合医院开设的诊疗项目,开展新技术应申报医院批准。
四、认真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
五、诊治流程及要求:1.新进病人,值班医生或经管医生应及时接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开车辅助检查等,八小时内必须完成首次病程记录,作出初步诊断,制定出治疗方案,____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
2.认真执行三级医生查房制度,诊断不准确,疗效不佳的要及时____讨论、会诊,需要告知患方用意的要及时告知并签字。
3.各项诊疗活动必须有医疗文书记录,上级医生要认真及时督促,检查下级医生的医疗文书,质控医生、质控护士对住院病历要认真审核,及时归档上级档案室。
4.经管医生要对每一位出院病人进行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并作出登记备查。
六、加强医患交流,及时化解矛盾,防范医疗纠纷。
七、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不断提高整体水平,发挥团队作用。
八、每月召开科室质量管理会议,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医疗质量安全与绩效奖惩挂钩,以更好的保证医疗质量安全,让病人放心、满意。
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二)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精髓,它不仅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使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到位,不断持续改进,制订本方案,具体如下: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引言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1. 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安全放在首位,以患者满意度为评价标准。
2. 全面质量管理,实行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3.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
4. 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医疗法规和规章制度,保障医疗安全。
三、目标1.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2. 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3.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4. 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四、具体措施1. 加强组织管理,成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各科室的职责和任务。
2. 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开展医疗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4. 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技术应用。
5. 加强病历质量管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
6. 加强药品管理,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安全。
7. 加强设备管理,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安全。
8.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
9.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10. 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和评价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评估。
五、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2.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全院职工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的认识。
3. 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定期召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5. 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方案(2篇)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方案____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医疗机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效果。
一、医疗质量管理方案:1.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化操作规范和质量评估指标等,并将其纳入到日常工作中进行执行和监控。
2.加强医疗质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信息系统,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通过数据的比对和统计,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加强医疗质量意识的培养: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医疗质量的重视程度和主动发现问题和改进的能力。
4.制定和实施医疗质量评估标准:医疗机构应该明确医疗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对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反馈:医疗机构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对患者的反馈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持续改进措施方案:1.建立持续改进的意识: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起持续改进的意识,将改进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通过定期的检查、评估和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进行改进。
2.加强团队合作和跨部门协作:医疗机构应该加强不同科室和岗位之间的团队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共同完成各项改进任务。
3.制定改进目标和指标:医疗机构应该制定明确的改进目标和指标,对改进的内容和效果进行明确的规划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和措施,推动改进的实施和落地。
4.加强改进经验的分享和借鉴:医疗机构应该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交流和学习,借鉴其他机构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并加以改进和应用。
全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全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随着医疗健康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作为医疗机构之一的医院不仅要保证医疗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和准确性,还需要全面掌握质量安全管理,并将之贯彻实施到医院的各个方面。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全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案,以帮助医院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1. 总体概述本方案全面考虑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医疗设备开发、员工职业素养提高等要素,旨在不断提高医院服务品质的同时,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医疗安全,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形象。
2. 全面治理质量安全工作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医院将实施全面质量控制、全员质量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手段和质量监测机制,确保医疗设备、医院管理程序、医生手术技术等环节的全面治理。
3.提升患者满意度为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医院将不断引进高精尖医疗设备,改进医疗服务流程与结构,打造一整套多层次、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在患者日益严苛的服务要求下,卓越的医疗体验将成为本医院实现品牌升级与客户满足的新亮点。
4.拓宽医院产品的业务范围医院除了提供传统的基本医疗服务之外,还将在健康、美容、心理等领域拓展新的业务范围。
通过医院交叉整合,不断扩大业务辐射面和服务群体,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5.持续改进与创新医院将全面实行持续改进和创新的管理制度,以病人为中心,从员工行为、工作流程、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加强病人就医体验,打造一流医院的品牌形象。
医院管理团队将通过定期调查病人需求、监控流程质量和诊所服务,不断优化医院的管理制度,推动医疗服务的创新和发展。
6.加强绩效管理医院将建立一套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绩效考核体系,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科室,采用量化评估作为主要绩效衡量标准,引导医生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实现医生对质量的敏感、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感知、政府对医院的监管,实现三者的融合,引导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完善、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意识,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责任,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一)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降低医疗风险。
(三)增强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架构成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分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为委员。
委员会下设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负责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四、主要措施(一)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1、修订和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医疗核心制度、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等。
2、制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二)加强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培训1、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2、开展医疗质量安全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吸取经验教训,防范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监控1、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定期收集、分析医疗质量安全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医疗质量安全监控,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
3、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1、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1. 医疗质量管理:让患者放心的保障咱们说到医疗质量管理,就像是给咱们的健康做了一个“全方位体检”。
它不仅是医院的“护身符”,也是每一个患者心里的“定心丸”。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医院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就像是给大家订做了一套量体裁衣的“安全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推敲。
比如,医院会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标准和流程。
就像是工地上的安全员一样,确保每一步都按照规定来。
这些流程就像是你去饭店吃饭,店里要有菜单、厨师要有操作规范,菜品上桌也要经过检验。
医院也是如此,所有的检查、治疗、手术,都需要按流程来执行。
再加上定期的质量评估,就像是给医院装上了一个“电子眼”,随时监督着,确保一切正常。
不仅如此,医疗质量管理还强调员工的培训。
想象一下,如果你去理发店,理发师还没上过培训,那结果肯定不如意。
医疗行业也是一样,医生和护士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定期的培训,就像是给他们加油,让他们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2. 医疗安全管理:保护患者的“隐形盾牌”医疗安全管理,就是医院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简单说,就是为了确保你在医院里不会因为其他原因遭遇麻烦。
为了让大家安心,医院需要设立严格的安全管理系统。
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必须有明确的标志和警示,才能确保每一位司机的安全。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风险管理。
医院要像侦探一样,找出潜在的危险,提前做好预防。
这就像是你出门前检查车门、车窗,确保不会有任何意外。
医院会对每一个操作环节进行风险评估,比如药物的配方、手术的步骤等等,确保万无一失。
此外,医院还会设立应急预案,就像是做“防火墙”,以应对突发状况。
再者,医院的环境安全也是不容忽视的。
地上有没有湿滑的地方?设备是否按时维护?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
比如,你在商场里摔了一跤,那肯定是因为地面没擦干净。
医院也是一样,地面清洁、设备检查,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为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望各科室认真执行。
一、实施依据:1、卫生局《2012年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专项整改方案》的通知。
2、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二、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1.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
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
科室设质控员。
2.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人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
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护理管理等,按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题目,有活动记录,正视工作实效。
三、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按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四、强化“三基”训练,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影像、检验、药剂、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
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复苏技术、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五、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
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
六、加强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的管理。
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七、充分研究、应用临床路径、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全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全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发展之本。
为了提供安全、有效、高效的医疗服务,医院必须实施全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本方案旨在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达到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原则: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三、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院领导和院委会成员组成,负责制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和目标,对重大医疗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决策和处理。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室负责人和医务人员组成,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质量问题。
(三)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医务人员应自觉遵守医疗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积极参与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措施(一)建立医疗质量控制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制定本科室病案首页、出院记录、会诊记录、病例讨论记录等医疗文书的书写标准。
(二)加强医疗技术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行为的规范性。
推广临床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2024年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2024年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试行)一、背景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成为医院工作的核心内容。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医院必须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
本方案旨在对2024年医院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进行系统规划,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目标设定1.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差错率。
2.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3.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事故。
4.增强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1)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设立医疗安全小组,负责医疗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和整改。
2.加强医疗质量监控与评价(1)完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
(2)开展医疗质量改进项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3)加强医疗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为医疗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3.提升医务人员业务素质(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拓宽知识面。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发表学术论文、参与科研项目。
4.改善患者就医体验(1)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就诊效率。
(2)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3)开展志愿者服务,为患者提供温馨的就医环境。
5.加强医疗安全管理(1)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
(2)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3)开展医疗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
6.落实医疗质量改进项目(1)针对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2)设立项目组,明确责任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四、实施步骤1.制定方案: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2.宣传培训:组织全院范围内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范文(3篇)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范文(一)基础质量管理1、科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工作制度,体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2、有医务科对急诊科的质量监控制度,有记录。
有临床、医技科室支持制度,使重症患者能得到医院提供的优先诊疗、检查等服务;3、每月召开___次科室质量与安全讲评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4、科室对医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机械通气等基本技能的教育及培训,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考核心肺复苏和复苏后基本生命支持的技能,有计划,有记录。
医院每半年进行抽查考核___次。
主治医师与护师以上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应达到较高级水平;5、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和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的培训规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危重症抢救技能。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特色及水平的技术项目。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全过程。
6、有科室危重症患者常见多发病“临床诊疗指南”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能熟练运用“诊疗指南”和“操作常规”指导临床工作。
7、有科室病历书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记录医疗文书,急诊病历和急诊观察病历每日进行二线医师质控,每月进行___次科室内病历质量评估分析,病历质量评估结果纳入科室绩效分配制度中并占较大比例。
(二)环节质量管理1、制定急诊病人分诊标准、原则及流程,确保患者得到连贯的、标准和规范的医疗服务;2、对院前急救的操作做规范化培训。
3、核心制度的落实:1)三级查房制度:严格落实查房制度,保证查房次数和及时性,查房前做好各项准备,查房时按规范进行,结合国内外进展,重点解决诊疗中的疑难问题,做到解决实际问题与提高诊疗水平相结合。
注意查房礼仪,不在患者面前随意谈论病情,以保护医密。
2)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应在患者死亡一周内进行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并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方案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目标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2. 确保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风险。
3. 提升医疗团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4.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体验。
2. 全员参与,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都要重视医疗质量和安全。
3.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4. 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5. 客观、科学、数据驱动,依据事实和数据进行决策和管理。
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1. 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政策、目标和计划,并监督实施。
2. 成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质量监测、数据分析、问题反馈和改进措施的落实。
3. 各科室设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的自我管理和持续改进。
4. 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医疗质量与安全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五、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一)医疗质量管理1.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评估、监测、反馈和改进等环节。
2. 制定并完善医疗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加强医疗质量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4. 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监测,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5. 建立医疗质量激励机制,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二)医疗安全管理1. 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风险评估、预警、防范和处理等环节。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必须重视并实施的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为此,医疗机构应制定实施方案,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得到有效管理和持续改进。
以下是一个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案,供参考:一、组建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团队医疗机构应组建专门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团队,该团队由各部门的负责人以及相关专业人士组成。
团队成员应具备一定的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管理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二、制定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一整套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职责分工、流程和要求,并加强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对接。
同时,针对不同的医疗科室和服务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细则。
三、建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设置质量与安全指标、建立评估与监测机制、开展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定期组织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会议等。
同时,推行全员参与、层层负责的管理模式,增强管理的全面性和动态性。
四、建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培训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培训体系,培训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操作规范、应急处理能力等。
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参与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五、加强科学管理和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加强科学管理和持续改进,通过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对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开展持续改进措施。
通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推行问题导向的管理策略、实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六、建立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风险管理机制,通过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等手段,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同时,建立完善的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医疗事故,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参与医疗机构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参与,建立医患双方的互动机制,让患者参与到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中,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以确保医疗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2.确保患者安全:通过建立和优化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3.持续改进:通过持续监测、分析和评估医疗工作及其结果,不断改进和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关键措施1.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文件,明确各级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责任到人。
(2)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和推进,并定期召开会议。
(3)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医疗操作规程、不良事件管理制度、质量巡查制度等。
2.建立全面的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1)建立医疗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医疗质量数据。
(2)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评价和需求。
(3)定期组织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审核,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加强医疗过程控制和风险管理(1)建立医疗操作规程,规范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步骤。
(2)加强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确保设备和药品的安全和质量。
(3)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4.注重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培训和教育(1)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2)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激励和惩戒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3)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和病例讨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5.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宣传和沟通(1)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和社会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2)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沟通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提高患者满意度。
(3)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和改进。
三、实施步骤1.制定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2.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确定工作计划和目标。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8篇)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
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标准,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建立和完善可追溯制度、监督评价和持续改进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
一、医疗质量管理____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定医院质量管理方案,对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作出评估,制定改进措施。
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质控科、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部门行使医疗质量管理的指导、检查、考核、监督职能,并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评价和改进措施。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质控”制度,每一位职工既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执行者,又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监督者。
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理三级质控,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目标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三、医疗质量管理的内容1.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2024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2024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引言在医疗领域,质量和安全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本实施方案旨在制定一系列措施和行动计划,以确保2024年医疗机构在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
二、制定质量和安全管理指标1. 设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团队,由专业人员组成,制定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指标。
2. 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建立和完善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指标体系,确保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符合规范和合法要求。
三、制定质量和安全管理计划1. 设定年度和季度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2. 每季度对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进行评估和调整,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1. 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管理培训,提升他们的质量和安全管理能力。
2. 加强医疗工作者的质量和安全意识培养,通过定期开展培训,倡导质量和安全文化。
五、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监测和评估机制1. 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
2. 制定评估指标和方法,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评估,确保相关指标和要求的落实和达标。
六、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置1.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安全事件的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相关事件。
2. 国家和地方要建立相应的处置机制,对医疗质量和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七、推动新技术和创新的应用1. 鼓励医疗机构采用新技术和创新手段,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水平。
2. 支持医疗机构开展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推动医疗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创新。
八、加强与国际接轨1. 加强与国际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
2. 参与国际质量和安全管理组织的活动,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国际化水平。
九、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1. 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激励机制,对在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奖励和认可。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医院声誉。
本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
二、目标1.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
2. 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三、实施方案内容(一)组织管理与制度保障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1)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决策、协调和监督。
(2)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科,具体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3)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网络,涵盖临床、医技、护理、行政等各部门。
2. 完善制度体系(1)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2)制定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行为规范化。
(3)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对医疗服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二)医疗质量管理1. 医疗技术管理(1)加强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确保医疗技术安全、有效。
(2)开展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3)建立医疗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对医疗技术进行持续改进。
(1)开展医疗质量监控,对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督。
(2)建立医疗质量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整改。
(3)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价,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3. 医疗安全风险管理(1)建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2)制定医疗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三)护理质量管理1. 护理技术管理(1)加强护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2)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护理行为规范化。
(3)建立护理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对护理技术进行持续改进。
(1)开展护理质量监控,对护理行为进行实时监督。
(2)建立护理质量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整改。
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实施方案4篇
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实施方案4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
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1、人员配备我门诊部本年度参加医疗服务“三进”活动的人员为余北门诊部即余北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骨干成员。
队长:副队长:队员:2、服务对象我门诊部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对象为余北门诊部辖区的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病人以及5户低保户、五保户困难家庭(5户固定服务对象名单见后表)并为他们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和康复服务,并针对其需要送医、送药、送健康知识。
并且联合本部健康管理团队对村居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
3、活动时间我门诊部医疗服务“三进”活动的团队活动时间确定为每月中旬组织一次活动,并且针对帮扶对象的个户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平时上门健康咨询和送医药服务。
4、活动形式在每月活动开展中,都以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成员为主,活动中以讲座的形式来普及常见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咨询方式来解答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医疗卫生方面的疑虑;并且在活动开展中为老人们进行常规身体检查。
针对病情,免费赠送治疗药物,对需要的辅助检查也相应减免部分或全部费用。
在村居卫生室开展工作的同时对卫生室提供医疗技术指导。
此为20xx年余北门诊部红十字志愿服务的总体规划,在活动中我们力求完美地把卫生知识普及到每一个辖区人民的心里,让他们的卫生保健意识逐渐加强并在生活中起到预防作用。
让低保户、五保户及特困家庭在疾病中解脱出来,享受来自政府的关怀!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实施方案2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5496-14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为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医疗核心制度及监督实施,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与安全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医务处质量与安全控制办公室、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与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院长任主任,院长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医务处、质控办、护理部、门诊部、院感办等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责分述如下:1、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职责(1)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2)负责制定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年度工作计划。
(3)审议医务处制定的有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实施措施。
对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检查、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4)对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改进要求。
(5)制订医院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规定。
认定医院新技术、新方法的等级和临床价值,决定对医院新技术、新方法的准入。
(6)讨论全院医疗、护理和医技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性质、存在问题,提出院内处理意见(涉及的责任科室或责任人应回避)及整改意见。
(7)提出全院医、护、技人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8)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秘书负责委员会会议记录。
2、医务处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1)医务处质量与安全控制部门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主管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末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5)每月向医院提出全程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以便与绩效挂钩。
(二)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职责科室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第一责任者。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1、各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3-5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将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在质控过程中,特别强调十六项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的正确实施。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一)基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基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管理制度、医院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制度建设:建立健全(1)工作制度、岗位职责;(2)诊疗规范、操作技术常规;(3)医疗流程;(4)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2、人力资源管理:按照三级甲等医院要求和我院规模,合理设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员,做到合理、高效、优质服务,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3、服务临床一线:医务处、护理部、办公室、总务科、设备科等科室要经常性地深入到一线,服务到临床一线,坚持下送下收。
4、改善服务流程,为病人提高快捷安全服务。
未检查完或门诊病人未看完,抢救病人未脱离危险不下班,设立院长信箱、意见箱、意见薄为病员煎药,有水服药,为病人导医,诊费公开,提供查询,保持清洁安静的舒适环境等。
(二)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务人员利用医疗技术为患者提高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医疗服务的提供过程与实现同时进行,很难对医疗服务进行检查,即合格后校对,因此环节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且医疗服务对象是人,服务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且难以纠正,可见,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1、职工自觉履行好岗位职责。
全院各岗位人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必须严格自觉履行好,否则为岗位不作为或不能胜任岗位工作。
每个岗位人员履行好职责是环节质量与安全管理重要一环,自觉履职,自觉接受院、科两级检查,院科要经常开展履职教育。
2、抓好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医疗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加强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关键环节(危重疑难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新开展的业务技术管理等)、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急诊、手术室、介入手术室、麻醉科、重症监护病房、内镜室、血液净化室、产房、新生儿病房、供应室等)质量与安全管理。
3、抓好环节中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1)抓好二级行政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的贯彻落实。
(2)抓好查对工作。
(3)做好危重疑难病人、围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4)抓好临床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5)抓好急诊急救工作,对急诊科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抽查。
(6)抓好值班制度,节假日值班技术力量要保证,做好交接班及报告书写,经常随机抽查(特别是节假日夜班间抽查)在岗位情况。
(7)做好病历书写和管理,及时、规范、完整、准确书写,上级医师及时修改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例不得修改、返回。
(8)做好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记录,另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互相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9)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10)持证上岗,严格执业准入。
(11)抓好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提高诊断、治疗质量。
(12)在医疗进程中,下一个工作环节有责任监督上一个工作环节,如发生划价、发药错误、处方差错,只能由医务人员核对后纠正,严禁由病人跑路。
(13)病人出院结帐时,帐目核对由科室内部核对,禁止病人参与核对工作,杜绝病人往返跑路。
(三)终末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1、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管理:(1)128种单病种、56个临床路径质量控制。
(2)规范诊疗方案。
(3)制定治愈好转率、死亡率、平均医疗费用。
(4)分析与评价:是否为纳入标准,是否符合诊疗规范,治愈好转率、平均医疗费用是否达到目标,找出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督促整改。
2、质量指标管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四、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一)临床医疗1、病床使用率≥902、病床周转次数≥25次/年3、平均住院日≤12天4、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5、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6、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8、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90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10、疑难病症好转率≥9011、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2、甲级病案率≥95无丙级病案13、无发生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14、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16、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17、麻醉死亡率≤0.0218、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履行患者告知率10019、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0、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21、手术安全核查率100%22、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率100%23、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24、应用裸支架比例不得低于临床应用冠状动脉支架总数的20%25、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中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种(“一品两规”)。
26、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周期不短于1年2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28、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29、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3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31、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3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33、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二)急诊1、急救物品完好率1002、器械、仪器完好率100%3、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三)门诊1、处方合格率≥952、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3、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4、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5、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6、城市社区转诊预约占本地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达到20%7、本地患者复诊预约率达到50%8、口腔科复诊预约率达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