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活动实施方案之重复性再现性

合集下载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一、引言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方法一: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通过在检测过程中使用标准品或者质控品来监控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标准品或者质控品,其特性应与待测样品相似。

2. 在检测过程中,将标准品或者质控品与待测样品一同进行检测。

3. 记录标准品或者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并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4. 分析标准品或者质控品的检测结果,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方法二: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通过参加由独立实验室或者认证机构组织的质量控制活动来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步骤如下:1. 加入外部质量控制组织,参预其组织的质量控制活动。

2. 定期接收并检测由外部质量控制组织提供的标准样品。

3. 将检测结果报告给外部质量控制组织,并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4. 根据比较和分析的结果,评估自身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方法三:重复性和再现性检验重复性和再现性检验是通过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检测,以评估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一批样品,并按照像同的检测方法进行多次检测。

2. 记录每次检测的结果,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 根据比较和分析的结果,评估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五、方法四:外部验证外部验证是通过与其他实验室或者认证机构进行合作,对同一样品进行检测,以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一批样品,并与其他实验室或者认证机构商议进行合作。

2. 按照像同的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

3. 将检测结果与其他实验室或者认证机构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4. 根据比较和分析的结果,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方法五: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检测方法和过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RR(重复性和再现性)简单介绍

GRR(重复性和再现性)简单介绍

MSA中GRR(重复性和再现性)简单介绍在日常生产中,我们经常根据获得的过程加工部件的测量数据去分析过程的状态、过程的能力和监控过程的变化;那么,怎么确保分析的结果是正确的呢?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保证,一是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质量,使用测量系统分析(MSA)方法对获得测量数据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二是确保使用了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如使用SPC工具、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测量系统的误差由稳定条件下运行的测量系统多次测量数据的统计特性:偏倚和方差来表征。

偏倚指测量数据相对于标准值的位置,包括测量系统的偏倚(Bias)、线性(Linearity)和稳定性(Stability);而方差指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也称为测量系统的R&R,包括测量系统的重复性(Repeatability)和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01 引言一般来说,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应为获得测量参数的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

测量系统的偏倚和线性由量具校准来确定。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可由重复测量相同部件的同一质量特性的均值极差控制图来监控。

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由Gage R&R研究来确定。

分析用的数据必须来自具有合适分辨率和测量系统误差的测量系统,否则,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最终都可能导致错误的分析结果。

在QS9000中,对测量系统的质量保证作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企业有相关的程序来对测量系统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02测量系统是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03表标准构成测量系统的主体元素之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校准至可追溯的标准国家标准←第一级标准(连接国家标准和私人公司、科研机构等)←第二级标准(从第一级标准传递到第二级标准)←工作标准(从第二级标准传递到工作标准)←量具04 术语4.1 分辨率:最小读数单位、测量分辨率、刻度限度或探测度。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1、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的定义:重复性(设备误差):是指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一位评价人用同一量具多次测量的变差。

再现性(评价人变差):指测量一个零件的某特性时,不同评价人用同一量具测量的平均值变差。

2、分析步骤:1)、获取一个样本零件数>5(一般取10样本零件),应代表实际的或期望的过程变差范围.2)、选择评价人A 、B、C等.零件的号码从1到n ,评价人不能看到零件的编号.3)、如果是正常测量系统程序的一部份,应校准量具.主评价人以随机顺序测量n 个零件,将测量结果输入相应的表格中.4)、求出对于每个评价人每个零件3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和极差.5)、求出每个评价人的对所有的零件的测量总平均值(A X 、B X 、C X )和总极差(A R 、B R 、C R ).6)、求出每个零件的测量平均值P X ,并计算出测量总平均值X 和总极差P R .7)、求出极差平均值()A B C R R R R ++=评价人数。

8)、求出最大均值(max.)(min.)DIFF X X X =-9)、求出均值上限值2X UCL X A R =+、均值下限值2X LCL X A R =-和极差上限值4R UCL D R =、极差上限值30R LCL D R ==。

并画出每个评价人的均值和极差图。

10)、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①重复性—设备变差(EV ) 1EV R K =⨯②再现性—评价人变差(A V )AV =③重复性和再现性(R&R )&R R =④零件变差(PV )3p PV R K =⨯⑤总变差(TV )TV =⑥%总变差(TV )%100(/)EV EV TV =⨯%100(/)AV AV TV =⨯%&100(&/)R R R R TV =⨯%100(/)PV PV TV =⨯有效分辨率=1.41(PV / R&R )11)、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接收标准(之一)①低于10%误差——测量系统可接收。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检测实验室的“产品”是检测结果,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准确、可靠是检测实验室的最终质量目标,也是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计量认证评审的必要条件。

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是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以消除误差、防止变化、维持标准化作业的一个管理过程。

所得数据的记录方式应便于发现其发展趋势,只要可行,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

监督应有计划并加以评审,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在发现质量控制数据超出预定的数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一、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管理过程检测实验室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过程,应是事先主动识别改进机会的过程,而不是对已发现问题或投诉的反应,这个过程还可能涉及趋势和风险分析结果以及能力验证结果在内的数据分析。

为了做好这一点,整个质量控制应是一个闭环的管理过程,具体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确定拟控制的质量特征值(对象)(2)规定控制对象的标准(控制限)(3)制定或选择控制的方法和手段(4)测量实际数据(5)比较实际数据与预期值之间的差异,并说明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若发现质量控制数据超出预定的判据时,报警系统发出信号;(6)采取纠错行动(人员、方法、设备、材料、测量、环境六个方面),解决差异,恢复正常控制。

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一)重复性和再现性试验对仲裁样品、测量结果在临界值附近的样品,以及批量检验的样品有必要进行重复性或再现性检测。

采用同一设备、同一人员采用同一试验标准在相同的环境/试验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对所测数据进行分析。

(二)比对试验比对能力认证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国家实验室认可、认证评审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实验室每年必须参加一项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或其它有资质组织所组织的实验室间比对能力认证。

判定单个检测项目能力(Z比分数)的依据是CNAS—GL02。

即Z≤2为满意结果;2<Z<3为有问题结果:Z≥3为不满意或离群的结果。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GR&R 是用来检定检测产品的人员是否具备识别产品特性的能力,正常的产品是否会误判,不正常的产品是否会漏判,也就是检定“检测系统是否正常”的一个工具。

GR&R是研究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是计量型分析。

一、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在中国仪器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分别为:
1、相同的测量环境;
2、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
3、相同的位置;
4、在短时间内的重复。

二、再现性是指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物料进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

再现性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重复性,因为再现性的测量结果把重复性引起的偏差考虑进去了。

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现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同一被测物的重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检测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

也就是说别人用你说的方法和仪器也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来,这就是试验的再现性。

当然,这样的试验就叫做再现性实验。

1.MSA重复性再现性讲解及分析公式

1.MSA重复性再现性讲解及分析公式
部门 提升总金额 一厂品质部
二厂品质部 三厂品质部 16.38万 四厂品质部
编制人数 80
103 73 75
5
客服
15
6
来料
6
7
实验室
10
总计
313
备注:第二阶段激励根据生产计件效 果及品 质第二 阶段减 人情况 确定绩 效激励 方案。
拟制:
审核:
批准:
发生环境变化、电源
优化后编制 66 92 62 62 15 6 10 63
提升绩效金额
当同一零件的同一种特征
由不同的人使用同一量具
进行测量时,在测量平均 值方面的变异的总和。
分析时机
对于需进行GR&R分析的测量系统,一般在以 下三种情况下要进行GR&R分析
品质部第一阶段减人增效激励方案
一、实施目标及基本原则
通过对品质人员实施检验技能培训提 升及通 过系统 管控等 方式达 到减少 人员提 高部门 工作的 整体效 率,前 提是减 人不降 低工作 质量, 通过人 员减少 提高品 质部QC的绩效 工资、 实现公 司与Q C双赢 ,既增 加员工 工资也 能为公 司留住 老员工 ,保证 品质工 作稳定 发展。
三、第一阶段减人绩效激励(QC)
按公司50%+员工50%激励方式进行激 励,预 计每月 激励金 额为:
三人时为每人3次。 序号 1 人均值+523
2 3 4
部门 提升总金额 一厂品质部
二厂品质部 三厂品质部 16.38万 四厂品质部
编制人数 80
103 73 75
提升绩效金额
5
客服
15
6
来料
6
7
实验室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GR&R 是用来检定‎检测产品的‎人员是否具‎备识别产品‎特性的能力‎,正常的产品‎是否会误判‎,不正常的产‎品是否会漏‎判,也就是检定‎“检测系统是‎否正常”的一个工具‎。

GR&R是研究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是计量型分‎析。

1.简称:重复性(EV)(equip‎m ent varia‎n ce)设备偏差、(再现性AV‎)(appri‎s er varia‎n ce)人員偏差、产品偏差(PV)(produ‎c ts varia‎n ce),2.重复性(Repea‎t abil‎i ty):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在中国仪器‎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如‎下:a、相同的测量‎环境b、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c、相同的位置‎d、在短时间内‎的重复3.再现性(Repro‎d ucib‎i lity‎)是指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物料‎进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再现性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重复性‎,因为再现性‎的测量结果‎把重复性引‎起的偏差考‎虑进去了。

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现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同一被‎测物的重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检测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

也就是说别‎人用你说的‎方法和仪器‎也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来‎,这就是试验‎的再现性。

当然,这样的试验‎就叫做再现‎性实验。

4.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上述定义中‎的“一致性”是定量的,可以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

一个正确的GRR(重复性和再现性)步骤

一个正确的GRR(重复性和再现性)步骤

一个正确的GRR(重复性和再现性)步骤:1、确定要分析的测量系统。

这个步骤需要建立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必须参照控制计划编制。

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按TS16949技术规范7.6.1的要求必须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现在的一般情况下是对控制计划中进行产品特性检测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过程特性的没有太多的关注。

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有很多,这里单讲GRR。

2、GRR分析人员按计划确定被分析人员(本案例按照3个人),被分析人员应该是日常测量系统中的人员;3、选取样本(本案例按10个样本)。

10个样本的选择应该覆盖预期的制造过程变差。

注意:这10个样品不是随便取的,更不是找10个特别好的(合格的)产品,10个产品最好能够包括超出上下规格限的不合格品,如果短期内无法找到不合格品,应尽可能取不同尺寸的产品。

也就是说,10个产品是由分析人员提前“选”出来的,而不是随便的抽取。

一个好的测量系统,不光能够识别“合格”的产品,也应该能够识别“不合格”的产品;4、将10个零件进行编号,确定每个被分析人员测量的次数,本案例按3次;5、选择日常使用的量具,如卡尺。

注意:如果是普通的卡尺(精度0.02的),是读不出XX.01或XX.03的,很多企业的GRR报告中居然能写出类似的数字,是多么的可笑呀;6、测量人员(被分析人员)、10个样品、量具已经备妥,按以下规则进行检测,分析人员负责记录并观察3人的检测(如手法等);6.1、A检测员先检测1-10个产品,10个产品的检测无具体顺序,随意选择,检测人员不应知道产品的编号,此为盲测;6.2、B和C依次检测,第一次检测完毕;6.3、重复以上6.1和6.2完成第二和第三次检测;6.4、数据录入以下的Excel表中;7、结果分析:GRR%小于等于10%且NDC大于等于5时为可接受;GRR%大于10%且小于等于30%、NDC大于等于4时为可能可以接受,如果定义为接受,请确定接受的条件;GRR%大于30%且NDC小于4时为不可接受,测量系统需要改善;8、如果结果不可接受,分析EV%和AV%,找出原因进行改善,再返回到第二步重新进行分析;9、均值极差控制图的判断:均值图应该至少50%以上的点在控制限外,极差图应正常;10、按客户要求提交GRR结果并存档。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GR&R 是用来检定检测产品的人员是否具备识别产品特性的能力,正常的产品是否会误判,不正常的产品是否会漏判,也就是检定“检测系统是否正常”的一个工具。

GR&R是研究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是计量型分析。

1.简称:重复性(EV)(equipment variance)设备偏差、(再现性AV)(appriser variance)人員偏差、产品偏差(PV)(products variance),2.重复性(Repeatability):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在中国仪器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如下:a、相同的测量环境b、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c、相同的位置d、在短时间内的重复3.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指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物料进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再现性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重复性,因为再现性的测量结果把重复性引起的偏差考虑进去了。

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现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同一被测物的重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检测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

也就是说别人用你说的方法和仪器也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来,这就是试验的再现性。

当然,这样的试验就叫做再现性实验。

4.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上述定义中的“一致性”是定量的,可以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

而表示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最为常用的是实验标准。

重复性条件。

质言之,就是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包括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以及尽量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重复测量任务。

重复性限 r 和再现性限 R的实际应用

重复性限 r 和再现性限 R的实际应用
关精密度、重复性的定义(1)
1.2.1 测量精密度 measurement precision 精密度 precision (VIM 2.15) 在规定条件下,对同一或类似被测对象重复测量所 得示值或测得值间的一致程度。 【注 1】 测量精密度通常用不精密度以数字形式表 示,如在规定测量条件下的标准偏差/方差/变差系数。 【注2】 规定条件可是诸如重复性测量条件、中间精 密度测量条件/再现性测量条件(见GB/T6379.1-2004)。 【注3】 测量精密度用于定义测量重复性、中间测量 精密度和测量再现性。 【注 4】有时,用术语“测量精密度”指“测量准确 度”,这是错误的。 13
9
一、 术语和定义(5)
1.1.6 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 在再现性条件下的精密度 。 ( 改自 GB/T 3358.11993) 1.1.7 再现性条件 reproducibility conditions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员使用不同设备, 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 试条件。(改自GB/T 3358.1-1993)
18
各种精密度条件及其方差的比较
中间精密度条件 复现性条件 名称 重复性条件 中等精密度条件 再现性条件 Reproducibility Intermediate Reproducibility (译文/ Repeatability condition condition Precision conditions) 英文) condition 相 同 测 量 程 序 、除 了 相 同 测 量 程 在不同的实验室 相 同 操 作 者 、 相序 、 相 同 地 点 , ,由不同的操作不 同 地点 、 不 同 同 测 量 系 统 、 相以 及 在 一 个 较 长 员使用不同设备操 作 者 、 不 同 测 同 操 作 条 件 和 相时 间 内 对 同 一 或 定 义 同 地 点 , 并 在 短类 同 被 测 对 象 重,按相同的测试量 系 统 , 对 同 一 方法,对同一被或 类 同 被 测 对 象 时 间 内 对 同 一 或复 测 量 的 一 组 测 测对象相互独立重 复 测量 的一 组 类 同 的 被 测 对 象量 条 件 外 , 还 可 进行的测试条件测量条件。 重 复 测 量 的 一 组 包 括 涉 及 改 变 的。 测量条件。 其它条件。 方 差 室内方差最小 比室内方差大 比复现性方差大 可能最大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五性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五性

测量系统分析报告MSA五性在制造业和质量控制领域,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简称 MSA)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有助于确定测量设备、方法和操作人员是否能够准确可靠地获取数据,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MSA 通常包括五个特性的评估,即准确性、精确性、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五个特性。

一、准确性(Accuracy)准确性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测量是否正确。

如果一个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差,那么即使测量结果很稳定和精确,也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要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通常会使用偏倚(Bias)这个概念。

偏倚是测量值的平均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

例如,我们用一把尺子去测量一个标准长度为 10 厘米的物体,如果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 98 厘米,那么就存在-02 厘米的偏倚。

为了减少偏倚,提高准确性,我们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与标准值保持一致。

同时,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正确的测量方法也对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精确性(Precision)精确性反映的是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Repeatability)指的是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操作人员使用同一测量设备对同一零件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而再现性(Reproducibility)则是不同操作人员、不同测量设备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同一零件进行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如果一个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好,那么无论谁来测量,或者在什么条件下测量,得到的结果都应该非常接近。

例如,在测量一个零件的尺寸时,如果同一个人多次测量的结果差异很小,或者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也很相近,那么这个测量系统的精确性就比较高。

为了提高精确性,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同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稳定性(Stability)稳定性是指测量系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GR&R 是用来检定检测产品的人员是否具备识别产品特性的能力,正常的产品是否会误判,不正常的产品是否会漏判,也就是检定“检测系统是否正常”的一个工具。

GR&R是研究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是计量型分析。

1.简称:重复性(EV)(equipment variance)设备偏差、(再现性AV)(appriser variance)人員偏差、产品偏差(PV)(products variance),2.重复性(Repeatability):重复性是用本方法在正常和正确操作情况下,由同一操作人员,在同一实验室内,使用同一仪器,并在短期内,对相同试样所作多个单次测试结果,在95%概率水平两个独立测试结果的最大差值。

在中国仪器中当测量条件是在以下4个状况下实验时,相同的待测量的测量结果有一致性的称为重复性,4个条件如下:a、相同的测量环境b、相同的测量仪器及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c、相同的位置d、在短时间内的重复3.再现性(Reproducibility)是指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对同一物料进行测定两个分析结果接近的程度.再现性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重复性,因为再现性的测量结果把重复性引起的偏差考虑进去了。

在很多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再现性指由不同操作者、采用相同的方法、仪器,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检测同一被测物的重复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即检测条件的改变只限于操作者的改变。

也就是说别人用你说的方法和仪器也能做出同样的结果来,这就是试验的再现性。

当然,这样的试验就叫做再现性实验。

4.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上述定义中的“一致性”是定量的,可以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分散性来表示。

而表示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最为常用的是实验标准。

重复性条件。

质言之,就是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包括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以及尽量短的时间间隔内完成重复测量任务。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
确定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指南
A
C GRR
B
p p p p
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量型量具的研究。 本节将详细讨论三种可接受的方法。它们是: 极差法(Range method)
均值—极差法(Average and Range method) 方差分析法(ANOVA method)
y 除极差法之外,其它方法所用的研究数据的设计
4)让评价人B和C依次测量这些一亲的n个零件, 不要让他们知道别人的读值;然后将结果分别 的记录在第6行和第11行。 5)用不同的随机测量顺序重复以上循环,并将数 据记录在第2、7和12行;注意将数据记录在适 当的栏位中,例如:如果首先被测量的是零件 7,然后将数据记录在标有零件7的栏位中。如 果需要进行三次测量,则重复以上循环,并将 数据记录在第3、8和13行中。 6)当测量大型零件或不可能同时获得数个零件时, 第3步到第5步将变更成以下顺序:
p
3 2 1
平0 均 UCL LCL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AP A — —AP B —c—AP C
图13:平均值图—“重迭画出”
对图进行评价可知:测量系统有足够的解析度来测量样本 零件所代表的过程变差。没有发现明显的评价人与评价人 之间的差别。
2 1
平 均
7)如果评价人处于不同的班次,可以使用一个替代 的方法。让评价人A测量所有10个零件,将将读值记 录在第1行;然后让评价人A按照不同的顺序重新测 量,并把读值记录在第2行和第3行。评价人B和评价 人C也同样做。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收集表
评价人/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平均值 极 差 零件 平均值 平均值 极 差 C 1 2 3 0.04 -0.11 -0.15 -1.38 -1.13 -0.96 0.88 1.09 0.67 0.14 0.20 0.11 -1.46 -1.07 -1.45 -0.29 -0.67 -0.49 0.02 0.01 0.21 -0.46 -0.56 -0.49 1.77 1.45 1.87 -1.49 -1.77 -2.16 A 1 2 3 平均值 极 差 B 1 2 3 0.08 0.25 0.07 -0.47 -1.22 -0.68 1.19 0.94 1.34 0.01 1.03 0.20 -0.56 -1.20 -1.28 -0.20 0.22 0.06 0.47 0.55 0.83 -0.63 -0.08 -0.34 1.80 2.12 2.19 -1.68 -1.62 -1.50 1 0.29 0.41 0.64 2 -0.56 -0.68 -0.58 3 1.34 1.17 1.27 4 0.47 0.50 0.64 零 5 -0.80 -0.92 -0.84 件 6 0.02 -0.11 -0.21 7 0.59 0.75 0.66 8 -0.31 -0.20 -0.17 9 2.26 1.99 2.01 10 -1.36 -1.25 -1.31 平均值

质量控制活动实施方案之重复性再现性

质量控制活动实施方案之重复性再现性

实验室重复性和再现性方案XXXXXXXXXXXXXXXXXXX一、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的作用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包括由实验室自身、实验室客户,以及认可或法定机构等其他机构进行的评价;2、通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3、增加实验室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就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用户对其是否能够持续出具可靠数据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二、质量控制活动的目的1、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2、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3、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4、增加实验室客户的信心;5、识别实验室人员、设备的差异;三、工作职责1、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质控计划、报告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审。

2、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计划及实施工作.3、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指定具有资质能力的检测人员负责进行能力验证工作。

四、样品的制备本次方案中的样品是采用随机抽取XX产品。

不同产品类别中所抽取的应是同等级样品,各随机抽取相同规格、型号的产品10台。

样品应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1、被测物品是从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的,检测完毕后按要求进行保存,待下一计划的执行;2、比对中提供给检测人员的整批被测物品,应保证计划中所判别出的任何极端结果均不能归因于被测物品间存在着差异;五、人员资质1、检测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2、检测人员必须是经过授权的人员。

3、此次方案中选用三名有资质的检测人员进行重复性试验操作。

六、检测项目及环境要求1、本次实验室比对按《XX方法》进行。

XXXX检测项目XX条款4、检测环境温度要求15~25℃、湿度不高于85%RH;七、实施方法及评价标准方案:准备:检测人员一般为3人。

重复性和再现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
实验结果的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解释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差和偏差。
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实验结果是否能够被其他研究者重复验证,是判断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标准。
实验结果的解读: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探究实验结果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实验结果的解释:对实验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测,探究实验结果与理论之间的联系。
Part Three
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关系
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联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实验结果的再现程度,即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是相关概念,都涉及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再现性是指在不同条件下,实验结果的再现程度,即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联系在于,一个好的实验应该具备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协同作用
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协同作用在科学实践中的应用
重复性和再现性在科学结论中的贡献
重复性和再现性如何提高科学研究的可信度
重复性和再现性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Part Four
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设计: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避免误差和干扰因素
实验材料:选择可靠的实验材料,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汇报人:XX
强化情感:重复的情感表达可以加深人们对某种情感或情绪的体验,使其更加深刻和持久。
提高技能:通过重复练习来提高技能水平,使人们更加熟练和准确地掌握某种技能或动作。
重复性的应用场景
科学研究:重复实验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质量控制:确保产品或服务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测量在电容器质量控制中应用

重复性和再现性测量在电容器质量控制中应用
主 要来 源 , 对 产 品质量 的影 响尤 为 突 出。 量具 的 重 复 性 ( g a g e r e p e a t a b i l i t y ) 是 指 由一
个 评价 人 , 用 同一 种测 量仪 器 , 多次 测量 同一 零件 的 同一 特性 时获 得 的测量 变差 ] 。
由于卷 绕 后心 子还 没有 经 过 喷 金 工 序 , 测 量 时 容 量值 显示 很不 稳定 , 如 何 减少 测 量 中 的各 种 误 差
及其对 测 量 系统 的 影 响 , 保证 测 量 系统 的准 确 性 是值得 重 视和研 究 的 问题 。
系 统 中的重 复性 和再 现性 ( G R & R) 是 测量 误 差 的
r e c t i n g a u t o m a t i c w i n d i n g m a c h i n e ’ S p r o c e s s p a r a m e t e r s ( s e t o f t u r n n u mb e r s ) .T h e i s s u e s o n h o w
t h e Q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o f Ca p a c i t o r
W ANG Yu q i , CHEN Ca i mi n g
( 1 . N i n g b o S h i n e E l e c t r o n i c s C o . , L t d . ,N i n g b o 3 1 5 8 0 0 , C h i n a ; 2 .N i n g b o S h i n e E l e c t r i c a l C o . , L t d . ,N i n g b o 3 1 5 0 1 6, C h i n a )

测量仪器重复性与再现性控制计划

测量仪器重复性与再现性控制计划

测量仪器重复性与再现性控制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测量仪器重复性与再现性控制计划在各种制造和实验环境中,测量仪器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

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1. 引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各行业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

2. 内容2.1 样品准备和标准曲线在进行检测之前,样品的准备非常重要。

样品准备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样品损失。

同时,建立标准曲线也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可以建立一个浓度与检测结果之间的线性关系,从而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2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每个实验批次中使用一定数量的质控样品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这些质控样品应该是与待测样品相似的物质,其浓度已知。

通过与质控样品的检测结果对比,可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偏差。

2.3 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参加外部质量评估计划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可以定期向认可的评估机构提交质控样品进行检测,然后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对比。

这样可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2.4 重复性和再现性重复性和再现性是评估检测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实验室内进行多次测定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

再现性是指在不同实验室或者不同条件下进行的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通过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检验,可以评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2.5 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工具,可以用来监控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偏差。

通过绘制检测结果的控制图,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异常结果,并评估实验室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结论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提供准确可靠结果的重要手段。

在样品准备和标准曲线的建立阶段,需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样品损失。

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可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检验可以评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控制图可以用来监控结果的稳定性和偏差。

通过采取这些质量控制方法,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实验室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
重复性和再现性方案
XXXXXXXXXXXXXXXXXXX
实验室质量控制活动的作用
为实验室提供评价其出具数据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客观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三占.
I -- 八、、•
1、评价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的检测工作的能力,包括由实验室自身、实验室客户,以及认可或法定机构等其他机构进行的评价;
2、通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
3、增加实验室客户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就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用户对其是否能够持续出具可靠数据的信任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质量控制活动的目的
1、确定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2、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3、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4、增加实验室客户的信心;
5、识别实验室人员、设备的差异;
三、工作职责
1、由技术负责人负责质控计划、报告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审。

2、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计划及实施工作。

3、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指定具有资质能力的检测人员负责进行能力验证工作。

四、样品的制备
本次方案中的样品是采用随机抽取XX产品。

不同产品类别中所抽取的应是同等级样品,各随机抽取相同规格、型号的产品10台。

样品应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
1、被测物品是从样品集合中随机得到的,检测完毕后按要求进行保存,待下一计划的执行;
2、比对中提供给检测人员的整批被测物品,应保证计划中所判别出的任何极端结果均不能归因于被测物品间存在着差异;
五、人员资质
1、检测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
2、检测人员必须是经过授权的人员。

3、此次方案中选用三名有资质的检测人员进行重复性试验操作。

六、检测项目及环境要求
1、本次实验室比对按《XX方法》进行。

XXXX检测项目XX条款
4、检测环境温度要求15〜25C、湿度不高于85%RH;
七、实施方法及评价标准
方案:准备:检测人员一般为3人。

当以前分析时的GRR值低于20%时,也可为2人。

试验次数:与检测人员数相同,即两人时为每人两次,三人时为每人3次。

样品数量:一般选10个可代表覆盖整个工序变化范围的样品。

当以前分析时的GR&R值低于20%时,也可选5个。

实施方法:
1、每一名检查员以随机方式对所给的样品进行第一次检测,将检测结果填入表
格第二列。

然后第二名检测人员同样以随机方式对这些样品进行第一次检测,将检测结果填入第六列。

第三名检测人员做法相同,将检测结果填入表格第十列。

2、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填入其余空白表格。

检测设备的重复性(EV ) R m 虫上 ---------- R
n
(同一检测人员对每个样品所量测到的值求和后, 求其平均值)
n
m :检测人员数量 n :样品数
平均值=CLr= R 昱一& -------- R
m
m
(不同检测人员所得到R m 值求和后,求其平均值) UCLr= D 4R LCLr= D 3R
R
EV=5.15
(以上D 3、D 4、d 2值,请查表)
d 2
检测设备的再现性(AV )---评价检测人员的变差
r :每个样品被每个检测人员检测的次数
同一检测人员对同一样品检测r 次后,将每次得到的检测结果加总,求平均值)
X X
X
CLX=
——b
」(不同检测人员检测X m 值后,求其平均值。

) m
UCLx CLx A 2R
LCLx=CLx- A 2R
检测人员检测结果=Xdiff MaxX m Mi nX m
X m
X , X 2 X n
(同一检测人员对不同样品检测得到 X n 值求和后,求其平均值。


AV= 5.15Xdff EV2
d2
(以上A2、d2值,请查表)nr
mr
(不同检测人员对同一样品检测r 次后,将每个检测人员每次得到检测值相加,求平均值) 全变异TV
TV= PV 2
评价方法:
R& R 2
检测设备的适用性是决定TV 为R&R 所“消耗”的百分比
%EV=100
%
TV
AV %AV=100 竺 %
TV
R&R
%R&R=100
%
TV
%PV=100
%
TV
评价标准:
%R&R v 10%,检测系统状况良好(人员、、操作、设备)
%R&R 介于10% ~ 30%,贝肪佥测系统可被接受,但须依其应用的 重要性、检测费用、修 理费
而定。

%R&R> 30%,则检测系统必须加以改进
八、
数据处理
附注:若
5

EV 2
0 时,贝 U AV=0 。

nr
检测设备重复性与再现性(R&R )
R&R 二、.EV 2 AV 2
样品变差PV
X a1 X a2
X
ar X bl X b2
X
br X c1 X c2
X cr
pm
1、按“实施方法及评价标准”中公式进行计算
九、应提交的报告资料
1、检测原始记录或采集的原始曲线图;
2、《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十、相关资料
《XX方法》
《XX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