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技术实验指导书一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

ZY1804I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系统简介本实验系统是为配合《光纤通信》课程的理论教学,结合目前光纤通信工程技术最新进展,为了提高大专院校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而研制开发的。

一、产品的系统特点光纤I型实验系统注重产品的系统和功能组成,产品的设计着重体现系统性、先进性、实用性,并根据市场及客户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工艺外观结构、产品的功能和性价比。

整个系统分中央控制器、备用环和光传输三大部分,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所有模块在单独进行实验同时又可系统集联,实验灵活丰富,可设计、可比较、可操作、可观测性强。

整个系统采用2.048M传输速率,既有利于实验观测,又可以模拟实际光纤传输时的各种性能。

实验紧密结合光通信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波分复用、光时分复用和SDH传输网等新技术都通过实验演示出来,简单易懂。

采用大规模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器件,使得产品的开放性、可升级性强。

同时为了实现自愈环(即备用环)功能以及使学生有更大的开发和操作空间,特意制作了二次开发板,并预留大量的I/O扩展口,可在开发板上独立完成二次开发设计。

所有实验大多采用开关控制,减小了实验操作时的繁琐性。

该实验系统融合了当今的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器件,并将其融入到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当中,同时与通信原理和程控交换课程的部分原理结合,其主要有以下特点:1、实验箱采用“整板+核心板”设计,特殊光器件玻璃罩保护,元器件贴片化,模块元件布局完全对称。

所有的测试钩和连接孔均有标识,深蓝色的电路板,白色丝印使得整个电路板层次性强、美观、大方。

2、实验箱和光纤通信原理教材紧密结合,实验项目和顺序与教材保持完全同步。

通过八个方面全面实验来了解光纤通信的全过程,八个方面分别是:光纤和光缆;通信用光器件(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光端机(光发、光收端机);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新技术;光纤通信测量技术;光纤通信网络。

3、系统采用整板上分模块的设计方式,除了核心板——中央控制器外,还配置了光发端机、光收端机、模拟信号源、数字信号源、数字终端、电话模块、串口通信模块等。

《光电成像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1)要点

《光电成像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1)要点

光电成像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实验一线阵 CCD原理及驱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本实验仪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掌握用双踪影示波器观察二相线阵CCD 驱动脉冲的频次、幅度、周期和各路驱动脉冲之间的相位关系等的丈量方法。

3、经过对典型线阵CCD 驱动脉冲的时序和相位关系观察,掌握二相线阵CCD 的基本工作原理,特别是复位脉冲CCD 输出电路中的作用;转移脉冲与驱动脉冲间的相位关系,掌握电荷转移的过程。

二、实验前准备内容1、学习线阵CCD的基本工作原理(参照《图像传感器应用技术》教材),阅读双踪迹示波器的使用说明书。

2、学习TCD2252D线阵CCD基本工作原理与驱动波形图(参照附录)。

3、掌握双踪影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特别是它的同步、幅度、频次、时间与相位的丈量方法。

4、依据线阵相位关系,理解线阵CCD 的基本工作原理,观察转移脉冲CCD 的并行转移过程。

观察F1与SH 与 F1( CR1)、 F2( CR2 )的F2 及 F1 与 CP、 SP、RS 间的相位关系,理解线阵CCD的串行传输过程和复位脉冲RS 的作用。

5、丈量CCD在不一样驱动频次的状况下的F1与F2、 F1、 RS 的周期与频次值,以及它的行周期(FC )值。

三、实验所需仪器设施1、双踪影同步示波器(带宽50MHz 以上)一台。

2、彩色线阵CCD多功能实验仪YHLCCD -IV 一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预备(1)第一将示波器地线与实验仪上的地线连结优秀,并确认示波器和实验仪的电源插头均已插入沟通 220V 的电源插座上;(2)拿出双踪影同步示波器,将电源线插入沟通 220V 的电源插座上,测试笔(或称探头)分别接入测试输入端口;翻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选择自动测试方式,调整显示屏上出现的扫描线处于便于察看的地点;(3)将示波器的两个测试笔分别接到示波器的标准输出信号输入端子长进行校准;(4)翻开YHLCCD-IV的电源开关,察看仪器面板显示窗口,数字闪耀表示仪器初始化,闪耀结束后显示为“000”字样,前两位数表示积分时间品位值,末位数表示 CCD 的驱动频次档位值。

发光原理实验指导书

发光原理实验指导书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本科教学实验指导书(实验)课程名称:发光原理基础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实验一、材料的光致发光研究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发光材料的激发和发射过程2、 掌握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发光材料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测量方法 二、 实验原理:发光材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适当的材料吸收高能辐射后,接着就发出光,其发射出的光子能量比激发辐射的能量低。

具有这种发光行为的物质就称为发光物质。

发光物质在将某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磁辐射时,仅伴随极少量的热辐射,因此与热辐射发光具有本质的区别。

发光材料由基质和激活剂(发光中心)组成,例如典型的发光物质Al 2O 3:Cr 3+和Y 2O 3:Eu 3+,它们的基质分别为Al 2O 3和Y 2O 3,激活剂分别为Cr 3+和Eu 3+。

发光物质可以被多种形式的能量激发,紫外或可见光激发荧光粉发光的光致发光,激发光的波长可以改变,很容易的知道辐射能在激发什么和激发哪里。

正因为如此,研究材料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成为发光材料研究的重要手段。

发光物质的发光过程中的光吸收、辐射跃钱、无辐射跃迁、能量传输等主要过程可以用位形坐标模型来进行解释。

图1为孤立发光中心的位形坐标模型,下部那条抛物线g 表示系统处于最低能态即基态时的能量与位形的关系。

抛物线的最低点表示离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能量。

若将金属离子与配位体当作一个谐振子,其振动总能量为ν )21v (Ev +=,其中,v 是谐振量子数,v=0,1,2,…正整数;ν是谐振子的振动频率。

在绝对零度时,在最低振动能级0v 时系统最有可能处在R 0点。

发光中心占据基态最低振动能级,中心离子周围的配位体在距中心大约为R 0的位置上作平衡振动。

在较高温度下,也可占据较高的振动能级。

上述关于基态的论述同样适用于激发态,只是具有不同的平衡位置和键力常数。

在图1中上部那条抛物线e 就表示系统处于激发态时的情况,它的抛物线位移了ΔR 。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书光纤通信系统实验指导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二零零九年三月目录实验一数字光纤传输测试系统实验 (2)实验二SDH点对点组网2M配置实验 (9)实验三SDH 链型组网配置实验 (17)实验四SDH 环形组网配置实验 (27)实验一数字光纤传输测试系统实验概述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为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实现信息传输,是一种最新的通信技术。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使用的波长在近红外区,即波长800~1800nm,可分为短波长波段(850nm)和长波长波段(1310nm和1550nm),这是目前所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

通信发展过程是以不断提高载频频率来扩大通信容量,光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3×1014HZ),因此用光作载波进行通信容量极大,是过去通信方式的千百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通信发展的必然方向。

光纤通信有许多优点:首先它有极宽的频带。

目前我国已完成了10Gbps的光纤通信系统,这意味着在125um的光纤中可以传输大约11万路电话。

其次,光纤的传输损耗很小,传统的同轴电缆损耗约在5dB/Km以上,站间距离不足10Km;而工作在1.55um的光纤最低已达到0.2dB/Km的损耗,站间无中继传输可达100Km以上。

另外,光纤通信还具有抗电磁干扰、抗腐蚀、抗辐射等特点,它。

在地球上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纤原材料—SiO2光纤通信可用于市话中继线,长途干线通信,高质量彩色电视传输,交通监控指挥,光纤局域网,有线电视网和共用天线(CATV)系统。

波分复用技术(WDM)的出现,使光纤传输技术向更高的领域发展,实现信息宽带、高速传输。

光纤通信将会在光同步数字体系(SDH)、相干光通信、光纤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用户光纤网、ATM及全光通信有进一步发展。

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光发射机、传输光纤和光接收机。

【精选】实验二光敏二极管特性实验

【精选】实验二光敏二极管特性实验

实验二光敏二极管特性实验一:实验原理:光敏二极管与半导体二极管在结构上是类似的,其管芯是一个具有光敏特征的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因此工作时需加上反向电压。

无光照时,有很小的饱和反向漏电流,即暗电流,此时光敏二极管截止。

当受到光照时,饱和反向漏电流大大增加,形成光电流,它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光敏二极管结构见图(6)。

二:实验所需部件:光敏二极管、稳压电源、负载电阻、遮光罩、光源、电压表(自备4 1/2位万用表).、微安表三:实验步骤:按图(7)接线,注意光敏二极管是工作在反向工作电压的。

由于硅光敏二极管的反向工作电流非常小,所以应提高工作电压,可用稳压电源上的+10V。

1、暗电流测试用遮光罩盖住光电器件模板,电路中反向工作电压接±12V,打开电源,微安表显示的电流值即为暗电流,或用4 1/2位万用表200mV档测得负载电阻RL上的压降V暗,则暗电流L暗=V暗/RL。

一般锗光敏二极管的暗电流要大于硅光敏二极管暗电流数十倍。

可在试件插座上更换其他光敏二极管进行测试比较。

2、光电流测试:取走遮光罩,读出微安表上的电流值,或是用4 1/2位万用表200mv档测得RL上的压降V光,光电流L光=V光/RL。

3、灵敏度测试:改变仪器照射光源强度及相对于光敏器件的距离,观察光电流的变化情况。

4、光谱特性测试: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二极管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反应灵敏度是不同的。

由图(8)可以看出,硅光敏二极管和锗光敏二极管的响应峰值约在80~100μm,试用附件中的红外发射管、各色发光LED、光源光、激光光源照射光敏二极管,测得光电流并加以比较。

图(8)光敏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9)光敏二极管的光谱特性曲线注意事项:本实验中暗电流测试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受仪器电压条件限制定为±12V (24V),硅光敏二极管暗电流很小,不易测得。

光敏管的应用-----光控电路一:实验目的:了解光敏管在控制电路中的具体应用。

光学实验指导书

光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迈克耳逊干涉仪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其调整方法;调出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和白光干涉条纹。

2、 明确几种条纹的形成条件、花纹特点、变化规律及相互间的区别,加深对干涉理论的理解。

3、用迈克耳逊干涉仪测量气体折射率。

【仪器用具】迈克耳逊干涉仪,He-Ne 激光器及其电源,扩束透镜,小孔光栅、白帜灯,毛玻璃,小气室,打气皮囊,气压表。

【实验原理】一、M-干涉仪的光路M -干涉仪是一种分振幅双光束的干涉仪,它的光路如图1-1。

光源S 发出的一束照射到分光板G 1上,G 1板的后面镀有半反射膜,一般镀银,这个半反半透分成相互垂直的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两者强度接近相等,此板称为分束板。

当激光束以45o 角射向G 1时,它被分为相互垂直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垂直射到平面镜M 1和M 2上,再经M 1和M 2所反射各自沿原路返回到G 1的半反射膜上,又重新会集成一束光。

由于反射光1和透过光2为2两相干涉光束,因此我们可以在E 方向观测到干涉条纹。

G2为一补偿板,其物理性能与几何形状皆与G1全同的补偿作用(但是不镀膜),G1与G2平行,G2的作用是保证1、2两束光在玻璃中的光程完全相等。

反射镜M 2是固定不动的,M 1可在精密导轨上前后移动,从而改变1、2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

精密导轨与G1成45o角。

为了使光束1与导轨平行,激光应垂直导轨方向射向M -干涉仪。

二、干涉花纹的图样图1-1中'2M 是2M 被1G 反射所成的虚像,从观察者看来,两相干光束是从1M 和'2M 反射而来,因此,我们把干涉仪产生的干涉等效为1M 、'2M 间的空气膜所产生的干涉来进行研究。

1、点光源照明----非定域干涉条纹激光通过短焦距透镜会聚后是一个强度很高的点光源S ,它发出的球面光波照射M-干涉仪,经G1分束及M 1,M 2反射后射向屏E 的光(参看图1-2)可以看成是由虚光源S 1、'2S 发出的。

工程光学1实验指导书教材

工程光学1实验指导书教材

实验仪器简介1、仪器结构及测量原理光具座结构如图1 — 1所示,它由平行光管(1)、透镜夹持器(2)、测量 显微镜(3)及带有刻度尺的导轨(4)组成(1)平行光管常用的平行光管物镜焦距有 550mm 、1000mm 和2000mm 等。

在平行光管 物镜物方焦平面上有一可更换的分划板,分划板经平行光管成像为一无限远物 体,作为测量标记。

常用的分划板有图 1—2所示的用于测量焦距用的玻罗板, 图1—3所示的检测光学系统分辨率的鉴别率板和检验成像质量的星点板等。

2\ 22- M 25图1 — 3分辨率板(2)测量显微镜测量显微镜是用来测量经被测物镜所成的像 (或物体)大小的。

它由物镜和 测微目镜组成,物镜是可以更换的(根据被测物的大小可以更换不同放大倍率的 物镜)。

测微目镜是用来读取测量数值的,其结构如图 1—4所示。

光具座1 2图1 — 1光具座结构示意图图1— 2玻罗板图1—4测微目镜结构图测微目镜由目镜(1)、固定分划板(2)、活动分划板(3)和测微读数鼓轮(4)四部分组成。

测量原理是:读数鼓轮每旋转一圈(即测微螺杆移动一个螺距)活动分划板上刻线移动量为固定分划板刻线的一个格。

测量时,首先旋转读数鼓轮使活动分划板上十字叉丝瞄准被测物体起始位置,由活动分划板双刻线在固定分划板刻线位置读取毫米数(整数),再从读数鼓轮读取小数,然后再次旋转读数鼓轮使活动分划板上十字叉丝瞄准被测物体终止位置,继续读取数据,两次读数之差即为被测物体大小。

2、仪器技术指标(1)550mn光具座①平行光管物镜名义焦距?’= 550 mm通光口径 D = 55 mm相对孔径1:10②平行光管物镜物方焦平面上分划板玻罗板刻线间距:1、2、4、10、20mm星点板十字线分划板鉴别率板U号、川号③测量显微镜物镜:1倍测微目镜:分划板格值1mm测微鼓轮格值0.01 mm(2)GJZ —1型光具座①平行光管物镜名义焦距?’= 1000 mm 实测焦距?’= 997.47 mm 通光口径 D = 100 mm相对孔径1:10②平行光管物镜物方焦平面上分划板玻罗板刻线间距:1、2、4、10、20mm星点板星点直径:0.005 mm、0.008 mm、0.01 mm十字线分划板 刻度范围±20, 格值 鉴别率板1 、2、3、 4、 5号③测量显微镜物 镜:1 倍 NA = 0.0752.5倍NA = 0.0810 倍NA = 0.25 测微目镜: 分划板格值 1mm测微鼓轮格值被测物镜最大口径 被测物镜焦距范围 (3)CXW —1 型光具座 ①平行光管物镜 名义焦距 通光口径 相对孔径复消色差)? = 2000 mm D = 150 mm 1:13.3实测焦距=1973.9 mm1mm 0.01 mm±40° 25 mm测微鼓轮格值 0.01 mm②平行光管物镜物方焦平面上分划板玻罗板 刻线间距: 1、2、4、10、20、40mm星点板 星点直径: 0.005 mm 、0.008 mm 、0.01 mm十字线分划板 刻度范围 ±20, 格值鉴别率板1 、2、3、 4、 5号③测量显微镜物 镜:0.25倍 NA = 0.015 0.5倍 NA = 0.031 倍 NA = 0.0752.5倍 NA = 0.0810 倍NA = 0.25测微目镜: 分划板格值 测微鼓轮格值 测量显微镜偏摆角度 测量显微镜横向移动量测量显微镜高度升降范围±5 mm 被测物镜最大口径 ① 130 mm 被测物镜焦距范围±1200 mm3、仪器调整与操作( 1 )根据测量项目选择平行光管物镜物方焦平面上分划板。

信息光学实验指导书

信息光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2 阿贝成像与空间滤波实验实验目的1、 验证和演示阿贝成像原理,加深对傅里叶光学中空间频谱和空间滤波概念的理解;2、 初步了解简单的空间滤波在光信息处理中的实际应用;3、 了解透镜孔径对成像的影响和两种简单的空间滤波。

实验原理傅立叶变换在光学成像系统中的应用在信息光学中、常用傅立叶变换来表达和处理光的成像过程。

设一个xy 平面上的光场的振幅分布为g(x,y),可以将这样一个空间分布展开为一系列基元函数[])(exp y f x f iz y x +π的线性叠加。

即:[]yxyxyxdf df y)f x 2i π(f exp ),f G(f g(x,y)+=⎰⎰∞∞- (2-1)y x f f ,为x,y 方向的空间频率,量纲为1L -;)(y x f f G 是相应于空间频率yx f f ,的基于原函数的权重,称为空间频谱函数,)(y x f f G 可由求得:[]dxdy y f x f i f ff f G y x y xy x )(2-exp ),(g )(+=⎰⎰∞∞-π (2-2)),(y x g 和)(y x f f G 实际上是对同一光场的的两种本质上的等效的描述。

当g(x,y)是一个空间的周期性函数时,其空间频谱就是不连续的。

例如空间频率为0f 的一维光栅,其光振幅分布展开成级数:)2exp()(0∑∞-∞==nx nf i x g π 阿贝成像原理傅立叶变换在光学成像中的重要性,首先在显微镜的研究中显示出来。

1874年,德国人阿贝从波动光学的观点提出了一种成像理论。

他把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过程分为两步:(1)从物体发出的光发生夫琅和费衍射,在透镜的像方焦平面上形成其傅立叶频谱图;(2)像方焦平面上频谱图各发光点发出的球面次级波在像平面上相干叠加形成物体的像。

阿贝成像原理是现代光学信息处理的理论基础,空间滤波实验是基于阿贝成像原理的光学信息处理方法。

成像的这两步骤本质上就是两次傅立叶变换,如果物的振幅分布是),(y x g ,可以证明在物镜后面焦面x',y ' 上的光强分布正好是g(x,y)的傅立叶变换)(y x f f G 。

光纤通信原理跟技术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原理跟技术实验指导书

《光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模拟(音频)信号的调制、传输和解调实验目的和要求1、光纤端面的处理和夹持;2、了解模拟信号的光纤调制方法;3、学会已调信号的解调技术;4、观察已调波和调制波的波形;5、光纤折射率的时间法求解。

实验装置和仪器:GX1000光纤实验仪;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功率计;光纤刀;光学实验导轨;光纤调整架;光纤;示波器;音频信号发生器(或收音机)。

实验原理:1. 激光器的输出特性(I —P )特性激光器的光输出特性(P —J 特性)是表示注入电流与激光器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如图1所示。

当注入电流增加时.由于自发辐射量增加,输出功率也会增加,但增加得较慢。

当光辐射量超过PN 结中的吸收损耗,增益超过损耗时,激光器就开始振荡,所以光输出功率随注入电流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1、 光的调制将调制信号加在激光器上,控制激光器的电流,则激光器的输出功率随调制信号而改变。

如图2所示。

2、 光通信系统图3是典型的光纤通信系统。

电信号加在激光器的偏置电路上,控制激光器的注如电流,从而使激光器的输出光功率随外加信号变化,达到对输出光进行调制.经调制的光由光纤(光纤通信)或空间(空间光通信)传输到光电探测器,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续电路检波解调恢复所加的电信号。

图 2图3图1(一)光纤端面的处理1、用光纤剥皮钳剥去光纤两端的涂覆层,长度约10mm。

如图52、在5mm出用光纤刀刻划一下。

用力不要太大,以不使光纤断裂为限。

3、在刻划处轻轻弯曲纤芯,使之断裂。

处理过的光纤端面不应再被触摸,以免损坏和污染。

4、将光纤的一端小心放入光纤夹中,伸出长约10mm,用簧片压住,放入三维光纤架中,用锁紧螺钉锁住。

5、将光纤的另一端放入光纤座上的刻槽中,伸出约10mm ,用磁吸压住。

6、光纤的耦合7、将实验仪置于直流挡。

8、调整激光的工作电流,使激光不太明亮,用一张白纸在激光器前后移动,确定激光焦点的位置。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含原理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含原理

实验1 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2.初步了解完整光通信的基本组成结构;3.掌握光通信的通信原理。

二、实验仪器1.光纤通信实验箱2.20M双踪示波器3.FC-FC单模尾纤 1根4.信号连接线 2根三、基本原理本实验系统重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电端机部分、光信道部分。

电端机又分为电信号发射和电信号接受两子部分,光信道又可分为光发射端机、光纤、光接受端机三个子部分。

实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光通信)如下图所示:图1.2.1 实验系统基本组成结构在本实验系统中,电发射部分可以是M 序列,可以是各种线路编码(CMI 、5B6B 、5B1P 等),也可以是语音编码信号或者视频信号等,光信道可以是1550nmLD+单模光纤组成,可以是1310nm 激光/探测器组成,也可以是850nmLED+多模光纤(选配)组成。

本实验系统中提供的1550nmLD 光端机是一体化结构,光端机涉及光发射端机TX (集成了调制电路、自动功率控制电路、激光管、自动温度控制等),光接受端机RX (集成了光检测器、放大器、均衡和再生电路)。

其数字电信号的输入输出口,都由铜铆孔开放出来,可自行连接。

一体化数字光端机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1.2.2 一体化数字光端机结构示意图四、实验环节1. 关闭系统电源,将光跳线分别连接TX1550、RX1550两法兰接口(选择工作波长为1550nm 的光信道),注意收集好器件的防尘帽。

2. 打开系统电源,液晶菜单选择“码型变换实验—CMI 码PN ”。

确认,即在P101铆孔输出32KHZ 的15位m 序列。

3. 示波器测试P101铆孔波形,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

4. 用信号连接线连接P101、P203两铆孔,示波器A 通道测试TX1550测试点,确认有相应的波形输出,调节W205即改变送入光发端机信号(TX1550)幅度,最大不超过P204光接受输入光发射输出5V。

即将m序列电信号送入1550nm光发端机,并转换成光信号从TX1550法兰接口输出。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宁夏理工学院计算机公共教研室2013-12目录实验一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 - 1 - 实验二Windows XP的管理应用 ......................................................................................... - 13 - 实验三Word 2007 .................................................................................................................. - 25 - 实验四Excel 2007应用......................................................................................................... - 43 - 实验五Powerpoint制作 ........................................................................................................ - 56 - 实验六数据库基本操作........................................................................................................ - 57 - 实验七简单程序设计............................................................................................................ - 59 - 实验八网络的基本应用........................................................................................................ - 60 -实验一Wind ows XP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2)掌握Windows XP的常用定制功能3)掌握“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4)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操作二、实验环境Windows XP操作系统三、实验内容1)Windows XP的模拟安装2)系统桌面设置3)【开始】菜单的设置与应用4)任务栏的设置与应用5)回收站的使用和设置6)“Windows XP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7)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四、实验步骤1.Windows XP的模拟安装任务要求:模拟安装Windows XP操作提示:1)安装系统:双击安装程序图标,让其运行,如下图所示,按照安装提示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即可安装完成。

光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光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模拟信号光调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模拟信号光纤通信原理。

2、了解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模拟信号的系统光传输性能情况。

二、实验内容1、测量不同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光调制系统性能。

三、实验器材1、主控&信号源、25号模块各1块2、双踪示波器1台3、连接线若干4、光纤跳线1根四、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框图光调制功率检测框图模拟信号光调制传输系统框图2、实验框图说明本实验是输入不同的模拟信号,测量模拟光调制系统性能。

如模拟信号光调制传输系统框图所示,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等信号,经25号模块的光发射机单元,完成电光转换,然后通过光纤跳线传输至25号模块的光接收机单元,进行光电转换处理,从而还原出原始模拟信号。

实验中利用光功率计对光发射机的功率检测,了解模拟光调制系统的性能。

注:根据实际模块配置情况不同,自行选择不同波长(比如1310nm、1550nm)的25号光收发模块进行实验。

五、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切勿将光纤端面对着人,切勿带电进行光纤的连接。

2、不要带电插拔信号连接导线。

六、实验步骤1、系统关电,参考系统框图,依次按下面说明进行连线。

(1)用连接线将信号源A-OUT,连接至25号模块的TH1模拟输入端。

(2)用光纤跳线连接25号模块的光发端口和光收端口,此过程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经光纤跳线传输后再将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

注意,连接光纤跳线时需定位销口方向且操作小心仔细,切勿损伤光纤跳线或光收发端口。

(3)用同轴连接线将25号模块的P4光探测器输出端,连接至23号模块的P1光探测器输入端。

2、设置25号模块的功能初状态。

(1)将收发模式选择开关S3拨至“模拟”,即选择模拟信号光调制传输。

(2)将拨码开关J1拨至“ON”,即连接激光器;拨码开关APC此时选择“ON”或“OFF”都可,即APC功能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

(3)将功能选择开关S1拨至“光功率计”,即选择光功率计测量功能。

《光电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

《光电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

《光电技术》课程实验说明课程实验计划进行四次第一次:实验一第二次:实验二第三次:实验三、四第四次:实验五、六其中第一次、第二次实验需要同学自己进行实际测量;第三次、第四次实验属于演示实验。

实验一光电探测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照度基本知识、光照度测量基本原理,学会光照度的测量方法。

2、了解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3、掌握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池的光照特性及其测试方法4、理解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池的的伏安特性并掌握其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1、光电探测原理实验箱2、光照度计3、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池4、光源三、实验原理1、光照度基本知识(1)光照度是光度计量的主要参数之一,而光度计量是光学计量最基本的部分。

光度量是限于人眼能够见到的一部分辐射量,是通过人眼的视觉效果去衡量的,人眼的视觉效果对各种波长是不同的,通常用V(λ)表示,定义为人眼视觉函数或光谱光视效率。

因此,光照度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量,而是一个与人眼视觉有关的生理、心理物理量。

光照度是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通量,因而可以导出:由一个发光强度I的点光源,在相距L处的平面上产生的光照度与这个光源的发光强度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2EI/L式中:E——光照度,单位为Lx;I——光源发光强度,单位为cd;L——距离,单位为m。

(2)光照度计的结构光照度计是用来测量照度的仪器,它的结构原理如图1.1。

图1光照度计结构图图中D为光探测器,图1.2为典型的硅光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曲线;C为余弦校正器,在光照度测量中,被测面上的光不可能都来自垂直方向,因此照度计必须进行余弦修正,使光探测器不同角度上的光度响应满足余弦关系。

余弦校正器使用的是一种漫透射材料,当入射光不论以什么角度射在漫透射材料上时,光探测器接收到的始终是漫射光。

余弦校正器的透光性要好;F为V(λ)校正器,在光照度测量中,除了希望光探测器有较高的灵敏度、较低的噪声、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快的响应时间等外,还要求相对光谱响应符合视觉函数V (λ),而通常光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与之相差甚远,因此需要进行V(λ)匹配。

(最新)光学实验指导书

(最新)光学实验指导书

第一部分绪论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光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编写,适用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光学实验》课程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必修基础课,与理论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它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系统的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莫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实验的教学基本要求:1.在教学中适当的介绍一些物理实验史料,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明确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2.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

其中包括: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随机误差的估算,系统误差的发现和处理,测量不确定度,直接和间接测量的结果表示,有效数字,试验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等。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要求第二部分基本实验指导实验一用自准法测薄凸透镜焦距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调整方法2、了解、掌握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3、掌握光的可逆性原理测透镜焦距的方法4、掌握光的可逆性原理的光路调节二、实验原理(一)光的可逆性原理当发光点(物)处在凸透镜的焦平面时,它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将成为一束平行光。

若用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过透镜后仍会聚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其会聚点将在发光点相对于光轴的对称位置上。

光的可逆性原理:当光线的方向返转时,它将逆着同一路径传播。

借此原理可测量薄凸透镜的焦距,实验原理见图1-1图1-1当物P在焦点处或焦平面上时,经透镜后光是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再经透镜后成像于原物P处(记为Q)。

因此,P点到透镜中心O点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f。

(二)自准法如图1-2所示,将物AB放在凸透镜的前焦面上,这时物上任一点发出的光束经透镜后成为平行光,由平面镜反射后再经透镜会聚于透镜的前焦平面上,得相同的倒立实像A´B´。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李学军编王卫华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子信息科学系2013年11月实验注意事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应注意以下几点:l、每次实验前必须详细预习实验讲义,明了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并在记录本上拟出简单的实验原理、使用方法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2、在实验过程中,要听从老师的指导,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不能任意更改,不熟悉的仪器设备,应先请老师指导后使用,切勿随意乱动。

3、实验时如有问题发生,应首先用自己学过的知识,独立思考加以解决,努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自己不能解决可与指导老师共同讨论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实验进行时,必须随时把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如实地记录在记录本上,不得记在散页纸上,要养成良好的作原始记录的习惯。

5、环境和仪器的清洁整齐是搞好实验的重要条件,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平台,经教师验收仪器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在实验过程中切勿将光纤端面对着人,切勿带电进行光纤的连接。

2、光电器件是静电敏感器件,请不要用手触摸。

3、做完实验后请将法兰盘及光纤用相应的防尘帽罩住。

4、在使用信号连接导线时应捏住插头的头部进行插拔,切勿直接拽线。

5、不能带电进行信号连接导线的插拔!6、光纤器件属易损件,应轻拿轻放,使用时切忌用力过大或弯折。

目录目录 .......................................................................................................................................... - 2 -光纤通信系统实验平台概述 (3)1.1功能模块组成 (3)1.2 模块介绍及测试点说明手册 (4)1.3 光功率计和误码仪的使用说明 (10)实验一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 (12)实验二光源的P-I特性测试 (14)实验三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系统 (17)实验四PN序列光纤传输系统 (19)实验五扰码和解扰码原理及扰码光纤传输系统 (22)实验六HDB3编译码原理及实现 (25)光纤通信系统实验平台概述LTE-GX-03A型光纤通信实验系统在紧扣光纤通信原理教材的前提下与实际通信系统相系。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名称:WORD2003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实验环境:普通PC机房软件: WORD2003 序号:第4个实验实验日期: 年月日实验地点:一、实验目的:(1)掌握Word2003的启动和退出;(2)掌握文档的创建、打开、保存及通用模板的使用;(3)熟练掌握文档的基本编辑;(4)熟练掌握文档编辑中的自动换行、段落标记、查找与替换;(5)掌握标尺的使用;(6)掌握文档的属性.(7)熟练使用文档格式化工具:格式化菜单与工具栏、快显菜单、样式、标尺;(8)熟练掌握对字符的格式化操作:掌握文字的格式化,包括字号、字体、字型的选择,文字的粗体、斜体和下划线,上标与下标,文字颜色的改变以及加入特殊字符,字符间距、动画效果、边框;熟练掌握对段落的格式化操作:缩进、段前距、段后距、字间距和行间距、对齐方式;掌握项目符号和编号的设置和使用;掌握并排字符、分散字符和组合字符的方法;(12)掌握边框与底纹的设置和使用方法;(13)掌握首字下沉的使用方法及不同格式设置;(14)掌握对页面格式化的操作:版面编排、分栏、分页、页面边框;(15)掌握更改文字方向的操作.(16)掌握表格的建立及表格内容的输入、修改;(17)掌握对表格的编辑:列宽、列间距、行高、行、列(栏);(18)掌握对表格单元格的删除、插入、移动、复制、拆分和合并;(19)掌握对行、列的移动和复制,表格的移动、复制、拆分和合并;(20)掌握表格的外观(边框和底纹)设置,表格式样的制作及表格自动套用格式;(21)对表格单元格进行自动计算、表格排序,在表格中应用公式;(22)学会在表格编辑过程中使用绘图工具栏;(23)学会表格与文本的相互转换;(24)熟练掌握插入图片、图片编辑、格式化;(25)掌握绘制简单的图形和格式化;(26)掌握艺术字体的使用;(27)学会公式编辑器的使用;(28)掌握文本框的使用;(29)掌握图文混排、页面排版.二、实验类型:操作性三、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详见实验指导书P26-42)(一)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启动WORD2003,实现如下所示效果:1. 创建新文档步骤1:双击桌面上的Word 2003的快捷方式图标,或者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命令,启动Word 2003.步骤2: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Word练习一",单击【保存】按钮.2. 输入标题在光标停留处输入"庆奥运大酬宾",如图4-1-2 所示.3. 设置标题格式选中标题文字后,在工具栏的【字体】下拉框中选择"幼圆",再在【字号】下拉框中设置字号大小为"28",然后单击【居中对齐】按钮,使标题居中,效果如图4-1-3 所示.4. 输入"HOT"在标题的末尾输入一个空格,然后输入"HOT"并选中它,再将字体设置为"Verdana",字号设置为"小四",并单击加粗按钮,使文字加粗显示,最后将字体颜色设置成红色.5. 设置字体格式步骤1: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弹出【字体】对话框.步骤2:选中【字体】选项卡的【效果】栏中的【上标】复选框,再单击【字符间距】选项卡,打开【位置】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提升",最后将【磅值】设置为"14",如图4-1-4所示.在下面的预览栏中,可以看到设置后的效果.步骤3:单击【确定】按钮,回到文档中.6. 设置段落格式步骤1:按回车键后,设置文字为【左对齐】;设置【字体】为【宋体】;设置【字号】为【三号】.步骤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打开【段落】对话框.然后在【缩进】栏的【特殊格式】下拉列表框,选择"首行缩进",再回到编辑状态.7. 输入正文内容输入启事的具体内容.然后将启事中的"全部商品"和"8 折"设置为加粗.然后将光标定位在要插入符号的位置,执行【插入】|【符号】命令,弹出如图4-1-5 所示的【符号】对话框,在【符号】选项卡中,选择【字体】为"Wingdings 2",插入符号(、(,最后将这两个符号设置为红色,效果如图4-1-6 所示.图4-1-5 【符号】对话框图4-1-6 输入文字及符号8.插入日期和时间内容输入完后,另起一行,并设置文字输入为【右对齐】.单击【插入】菜单中的【日期与时间】命令,在【日期与时间】对话框中选择一种【可用格式】.如图4-1-7 所示.最后输入启事的发布者,按回车键另起一行,输入"销售部",得到最终的效果如图4-1-8 所示.图4-1-7 插入日期和时间图4-1-8 完成的效果9.字数统计如果我们想统计一下这篇启事的字数,单击【工具】菜单中的【字数统计】命令即可. Word 2003 新增了一个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样打开【字数统计】对话框后,会发现下面多了一个按钮【显示工具栏】,单击它,便出现了【字数统计】工具栏,如图4-1-9 所示,我们可以将它拖放到工具栏中.这样,用户任意选中一部分文字后,单击【重新计数】按钮,左侧就会显示出所选文字的数量,用户还可以在左侧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对字符、非字符、段落等数量的统计.10. 设置密码执行【工具】|【选项】命令,在弹出的【选项】对话框中选择【安全性】选项卡,接着输入【打开文件时的密码】和【修改文件时的密码】,如图4-1-10 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再在弹出的【确认密码】对话框中输入刚才设置的两个密码.图4-1-10 设置打开和修改密码将文档保存后,再次打开该文档,就会弹出对话框,要求用户输入打开文档的密码和修改文档的密码,这样就起到了保护文档的作用.(二)编辑文档.实现如下所示效果:1. 输入文字步骤1:打开Word 2003程序,新建一个文档.步骤2: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Word 练习二",单击【保存】按钮.步骤3:复制如下文字到文档中.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名为《夕阳萧鼓》(又名为《夕阳萧歌》,亦名为《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意境.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 欸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2. 设置文字及段落样式步骤1:选择标题文字"春江花月夜",设置文字样式为"标题2",单击样式工具栏上的"加粗"按钮,使标题文字加粗.步骤2:选择除标题外的所有文字,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将【特殊格式】设置为"首行缩进",【度量值】为"2 字符".步骤3:将光标定位在正文第二个段落的开头,然后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将【段前】和【段后】都设置为"1 行",单击【确定】按钮.步骤4: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其他段落的行距.具体过程:将光标定位在正文最后一段的开头,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将【段前】设置为"1 行",【段后】保持默认的"0 行",单击【确定】按钮.3. 插入图片并设置版式步骤1: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弹出【插入图片】对话框,选择准备好的图片文件.步骤2:在插入的图片上双击鼠标左键,弹出【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将【缩放】的【宽度】和【高度】都设置为"21".步骤3: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切换到【版式】选项板下,将【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将图片拖动到合适的位置松开鼠标.4. 插入副标题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第一段的开头,按回车键,然后输入副标题"——诗歌分析".步骤2:选择刚输入的副标题,将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字号为"小三",在副标题前加入一些空格,使它的位置合适就行.5. 复制、移动、删除文字步骤1:选择副标题文字"诗歌分析",按键盘上的Ctrl+C 进行复制.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第三段文字的开头,然后按键盘上的Ctrl+V 键进行粘贴.步骤3:选择第三段开头的文字"诗歌分析",按住鼠标左健将它拖动到第二段的开头,按回车键使它单独成行.步骤4:选择第二段开头的"诗歌"两字,按键盘上的Del 键将其删除,然后输入"意境"两字. 6. 替换文字将文中所有的"名"替换为"名为".步骤1:将光标定位在第一段的开头,执行【编辑】|【替换】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在【查找内容】后的文本框中输入"名",在【替换为】后的文本框中输入"名为".步骤2:如果要将文中所有的"名"都进行替换,就可以直接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如果只想替换个别的内容,可以先单击【查找下一处】按钮,找到要替换的内容,然后单击【替换】按钮.(三)格式化文档.实现如下所示效果:1. 输入文字步骤1:打开Word 2003程序,新建一个文档.步骤2: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Word 练习三",单击【保存】按钮.步骤3:复制以下文字到文档中.分析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含义从二十四节气的字面来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2. 给标题添加边框和阴影步骤1:选择标题文字"分析二十四节气",将其【字体】设置为"黑体",【字号】设置为"小三",然后将标题文字设置为"居中"对齐.步骤2:确定标题文字处于选中状态,执行【格式】|【边框和底纹】命令,弹出【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左侧选择【方框】按钮,然后在【线型】下拉列表中选择一种双线效果,并将【颜色】设置为红色,为了使标题具有阴影的效果,我们可以单击左侧的【阴影】按钮,最后单击【应用于】下拉列表框,在其中选择【文字】,单击【确定】按钮.3. 插入图片并设置版式步骤1: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在该文档中插入一个准备好的图片.步骤2:在插入的图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图片格式】命令,弹出【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切换到【版式】选项卡中,将【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最后单击【确定】按钮.步骤3:将图片拖动到合适的位置.4. 设置首字下沉及段落样式步骤1:选择第二段开头的"含义"两字,执行【格式】|【首字下沉】命令,弹出【首字下沉】对话框,将【位置】设置为【下沉】,【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下沉行数】设置为2.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第一段的任意处,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将【间距】下的【段前】和【段后】分别设置为"1行"和"0行".步骤3:将光标定位在第二段的任意处,执行【格式】|【段落】命令,弹出【段落】对话框,将【间距】下的【段前】和【段后】分别设置为"1 行"和"0.5 行".步骤4:适当调节图片的位置,也可以调节首字下沉的"含义"的位置,如下所示.5. 设置项目符号并分栏步骤1:选择从"立春"到"小寒"之间所有的段落,执行【格式】|【项目符号和编辑】命令,弹出【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符号,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2:选择从"夏至"到"小寒"之间所有的段落,执行【格式】|【分栏】命令,弹出【分栏】对话框,选择【两栏】.6. 添加批注步骤1:执行【工具】|【修订】命令,打开【审阅】工具条,选择第三段开头的"立春"两字,然后单击【审阅】工具条上的【插入批注】按钮,如下图所示,接着就可以输入批注的内容了.步骤2:输入批注的内容.7. 设置页眉和页脚步骤1:执行【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在页眉位置输入"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步骤2:在【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单击【在页眉和页脚间切换】按钮,如下图所示,这时页脚进入编辑状态.步骤3: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中的【插入"自动图文集"】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第X 页共Y页",然后再将页脚居中.(四)表格的制作与编辑下面是2001 年期末考试的学生统计文本,其中每一项以制表符断开,下面我们将它转换成如表4-4-1 所示的表格效果.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总分张戎80 91 93 90 89 443赵大81 98 87 87 87 440刘乙97 74 87 89 85 432张三99 94 84 82 75 431胡天77 86 87 90 85 425王五83 78 94 83 86 424陈甲93 88 86 90 65 422钱二72 92 86 85 85 420刘七78 88 89 86 76 417李四78 87 89 86 76 416李海87 76 93 81 75 412木树87 76 93 81 75 412郭二87 76 93 81 75 412贾六86 53 84 87 96 406钱九86 53 84 87 96 406周丙87 62 93 81 75 398表4-4-1 2001 年期末考试的学生统计表1. 文本转换成表格复制上面表格数据到WORD中,然后将其全部选中,执行【表格】|【转换】|【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弹出【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将【列数】设置为"7",在【文字分割位置】栏中选择【制表符】单选钮,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这样一个17 行7列的表格就生成了,如图所示.2. 调整表格先在最上方给表格加一个标题.选中第一个单元格,再执行【表格】|【插入】|【行(在上方)】命令,然后合并单元格,并输入标题"2001 年期末考试成绩表",接着将表格的对齐方式全部设置成【垂直居中对齐】.3. 绘制斜线表头将光标定位在第二行、第一列,然后执行【表格】|【绘制表格】命令,弹出【表格和边框】对话框.单击【绘制表格】按钮,使鼠标指针变成铅笔形,然后在单元格中画出一条斜线,在斜线的两侧分别输入"科目"和"姓名",再分别设置其对齐方式为【右对齐】和【左对齐】,如图所示.4. 数据排序下面对总分进行排序.选中"总分"下面的一列,再选择【表格】|【排序】命令,弹出【排序】对话框.在其中设置【主要关键字】为"列7",类型为"数字",按照【降序】排列,单击【确定】按钮后,表格中的数据就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好了.5. 计算单科平均数步骤1:先在表格的下方插入一行,再在插入行的第一个单元格内输入"平均分",如下所示.步骤2:将光标定位在第二个单元格内,然后选择【表格】|【公式】命令,弹出【公式】对话框.在【公式】栏内输入"=SUM(ABOVE)/16"后,单击【确定】按钮,语文的平均分就算出来了.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其他科目的平均分,可以按F4 键重复上次操作.6.保存文件: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Word练习四",单击【保存】按钮.。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含原理)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含原理)
P102:P101对应的码元时钟测试点。
P103:对应的CMI编码信号。
P111:数据接收单元的电信号接收铆孔。
P115:CMI译码输出。
P203:光发射端机的外部电信号输入铆孔。
TX1550:输入1550nm光发射端机的电信号。
P204:1550nm光接收端机输出的电信号。
六、实验结果
1.记录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和波形,标上必要的实验说明。
2.长连“0”、长连“1”的数字信号不利于接收端的位同步提取,CMI编码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5B6B编译码规则;
2.了解5B6B编译码的性能;
3.了解光纤通信中5B6B的选码原则。
二、实验仪器
1.光纤通信实验箱
2.20M双踪示波器
3.FC-FC单模光跳线
4.信号连接线 1根
三、基本原理
9.对应P102码元同步时钟读出码序列,根据CMI编码规则,写出对应的编码序列。
10.观察P103输出编码波形,验证你的序列。
11.关闭系统电源,拆除各光器件并套好防尘帽。
注:本实验也可选择工作波长为1310nm的LD光发射端机,也可选择扩展模块。
五、测量点说明
P101:菜单设置的数字序列输出序列波形测试点。
01000
101011
101000
01001
101001
101001
01010
101010
101010
01011
001011
001011
01100
101100
101100
01101
101101
000101
01110
101110
000110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光纤通信实验指导书

ZY12OFCom23BH1 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教学团队光纤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光纤通信系统简介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使用的波长在近红外区,即波长800~1800nm,可分为短波长波段(850nm)和长波长波段(1310nm和1550nm),这是目前所采用的三个通信窗口。

光纤通信是人类通信史上一重大突破,现今的光纤通信已成为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其主要优点是:1、光波频率很高,光纤传输频带很宽,故传输容量很大,理论上可通过上亿门话路或上万套电视,可进行图像、数据、传真、控制、打印等多种业务;2、不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且不怕雷击,可利用高压电缆架空敷设,用于国防、铁路、防爆等;3、耐高温、高压、抗腐蚀,不受潮,工作十分可靠;4、光纤材料来源丰富,可节约大量有色金属(如铜、铝),且直径小、重量轻、可绕性好。

在20世纪70年代,光纤通信由起步到逐渐成熟,这首先表现为光纤的传输质量大大提高,光纤的传输损耗逐年下降。

1972~1973年,在850nm波段,光纤的传输损耗已下降到2dB/km左右;与此同时,光纤的带宽不断增加。

光纤的生产从带宽较窄的阶跃型折射率光纤转向带宽较大的渐变型折射率光纤;另外,光源的寿命不断增加,光源和光检测器件的性能也不断改善。

光纤和光学器件的发展为光纤传输系统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到1976年,第一条速率为44.7MB/s的光纤通信系统在美国亚特兰大的地下管道中诞生。

80年代是光纤通信大发展的年代。

在这个时期,光线通信迅速由850nm波段转向1310nm波段,由多模光纤传输系统转向单模光纤传输系统。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摸索,人们发现,在较长波段光纤的损耗可以达到更小的值。

经过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很快在1300nm和1500nm波段分别实现了损耗为0.5dB/km和0.2dB/km的极低损耗的光纤传输。

实验指导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实验指导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功能材料”课教学实验指导书材料光学性能分析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目的是在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功能材料》中, 开设使学生掌握材料光学特性, 特别是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光学特性的检测方法, 同时具有分析和运用材料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光谱特性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及实验原理1、实验设备SPECORD2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含积分球附件、计算机和打印机)(照片、扫描)2、实验原理当光作用在物质上时, 一部分被表面反射, 一部份被物质吸收。

改变入射光的波长时, 不同物质对每种波长的光都有对对应的吸收程度(A)或透过程度(T), 可以作出这种物质在实验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光谱曲线或透过光谱曲线。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作出材料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光谱曲线或透过光谱曲线。

利用的是朗伯-比尔定律: A=abc(A为吸光度, a 为吸光系数, b是光路长度, c为浓度)通过吸收光谱曲线或透过光谱曲线可以判断材料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光学特性, 为材料的应用作指导。

例如具有高的紫外光吸收性能, 则可作为保温吸热等材料;如具有高的紫外光反射特性, 则可作为好的抗老化材料。

三、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1、实验方法在SPECORD2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进行粉体材料的紫外可见分光性能检测, 选用普通钛白、纳米钛白、纳米二氧化硅为实验对象, 分别用悬浮液和积分球法进行测量。

2.操作步骤一)开机1 插上墙上电源插头2 打开分光光度计后部开关, 此时光度计前面的左灯亮二)计算机界面软件设置1 启动计算机, 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2 点击桌面上的winaspect图标, 启动软件系统3 执行measurement里面的initialize device进行初始化设备, 此时氙灯亮4 等待20分钟进行光源和设备的预热5 执行measurement里面的set parameters进行参数的设定A: title: 参数文件名B: operator: 操作者C: setting tabCycle mode: none(单次测量)Display:T(透射), A(吸收), R(反射), 依据自己的要求确定Correction: reference(以参比为基准)D: device tabLamp change of:320, 选择D2E的时候, 即选择仅仅使用氘灯(短波, 波长范围是180-320nm);选择halogen的时候, 即选择卤素灯(长波, 波长范围是320-1100nm);选择320的时候, 到320nm时自动从氙灯切换到卤素灯Com-port: coml(光度计和计算机数据线连线的串口)Online display on wavelength: 500nm, 表示在主界面中显示哪一个波长的吸光度或者反射率Split:2nm或者5nm, 有积分球的时候选择5nm, 此数值越小, 单色性越好, 但是光的强度也随之下降E: model tab(scan mode)起止波长为190-1100nm波长间隔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扫描速度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选择, 一般选择50nm/s积分时间=波长间隔除于扫描速度也可以选择wavelength mode, 即对几个(小于10个)波长进行定点扫描F: accessories tab当从比色皿测定换为积分球测定的时候, 先从accessory下拉框中选择change position, 点ok, 再执行measurement中的set parameters, 选择accessory下拉框中的integrating sphere, 点ok当从积分球测定换为比色皿测定, 则先从accessory下拉框总选择change position, 点ok, 再执行measurement中的set parameters, 选择accessory 下拉框中的none, 点ok6 执行measurement中的standard correction进行标准校正此时光度计上面两个mount上必须没有任何样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光学实验讲义(一)指导教师:刘厚通安徽工业大学数理学院实验一 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天津拓扑)一、实验目的了解付里叶光学基本原理的物理意义,加深对光学中的空间频谱和空间滤波等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傅立叶变换在光学成像系统中的应用。

在信息光学中、常用傅立叶变换来表达和处理光的成像过程。

设一个xy 平面上的光场的振幅分布为g(x,y),可以将这样一个空间分布展开为一系列基元函数exp[()]x y iz f x f y π+的 线性叠加。

即(,)()exp[2()]x y x y x y g x y G f f f x f y df df π∞-∞=+⎰⎰(1) x f ,y f 为x,y 方向的空间频率,量纲为1L -;()x y G f f 是相应于空间频率为x f ,y f 的基元函数的权重,也称为光场的空间频率,()x y G f f 可由下式求得:(,)(,)exp[2()]x y G x y g x y i f x f y dxdy π∞-∞=-+⎰⎰(2) g(x,y)和()x y G f f 实际上是对同一光场的两种本质上等效的描述。

当g(x,y)是一个空间的周期性函数时,其空间频率就是不连续的。

例如空间频率为0f 的一维光栅,其光振幅分布展开成级数:0()exp[2]n n g x G i n f x π∞=-∞=∑相应的空间频率为f=0,0f ,0f 。

2、阿贝成像原理傅立叶变换在光学成像中的重要性,首先在显微镜的研究中显示出来。

E.阿贝在1873年提出了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

阿贝认为,在相干光照明下,显微镜的成像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通过物的 衍射光在物镜后焦面上形成一个初级衍射(频谱图)图。

第二个步骤则为物镜后焦面上的初级衍射图向前发出球面波,干涉叠加为位于目镜焦面上的像,这个像可以通过目镜观察到。

成像的这两步骤本质上就是两次傅立叶变换,如果物的振幅分布是g(x,y),可以证明在物镜后面焦面'x ,'y 上的光强分布正好是g(x,y)的傅立叶变换()x y G f f 。

(只要令'x x f F λ=,'y y f Fλ=,λ为波长,F 为物镜焦距)。

所以第一步骤起的作用就是把一个光场的空间分布变成为:空间频率分布;而第二步骤则是又一次傅氏变换将()x y G f f 又还原到空间分布。

附图27显示了成像的这两个步骤,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假设物是一个一维光栅,平行光照在光栅上,经衍射分解成为向不同方向的很多束平行光(每一束平行光相应于一定的空间频率)。

经过物镜分别聚集在后焦面上形成点阵,然后代表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束又从新在像平面上复合而成像。

图1但一般说来,像和物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是由于透镜的孔径是有限的,总有一部分衍射角度较大的高次成分(高频信息)不能进入到物镜而被丢弃了,所以像的信息总是比物的信息要少一些,高频信息主要是反映物的细节的,如果高频信息受到了孔径的阻挡而不能到达像平面,则无论显微镜有多大的放大倍数,也不可能在像平面上分辨出这些细节,这是显微镜分辨率受到限制的根本原因,特别当物的结构是非常精细(例如很密的光栅),或物镜孔径非常小时,有可能只有0级衍射(空间频率为0)能通过,则在像平面上就完全不能形成图像。

3、光学空间滤波上面我们看到在显微镜中物镜的孔径实际上起了一个高频滤波的作用,这就启示我们,如果在焦平面上人为的插上一些滤波器(吸收板或移相板)以改变焦平面上光振幅和位相就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像平面上的频谱,这就叫做空间滤波。

最简单的滤波器就是把一些特殊形式的光阑插到焦平面上,使一个或几个频率分量能通过,而挡住其他频率分量,从而使像平面上的图像只包括一种或几种频率分量,对这些现象的观察能使我们对空间傅立叶变换和空间滤波有更明晰的概念。

三、实验仪器1、He-Ne激光器(632.8nm)2、扩束镜L1:f1=4.5mm3、二维调整架:SZ-074、准直镜L2:f2=190mm5、二维调整架:SZ-076、一维光栅(25L/mm)7、干板架:SZ-128、傅立叶透镜L3 f3=150mm9、二维调整架:SZ-0710、白屏P:SZ-1311、通用底座:SZ-0412、二维底座:SZ-0213、一维底座:SZ-0314、二维底座:SZ-0215、一维底座:SZ-0316、一维底座:SZ-0317、通用底座:SZ-0418、频谱滤波器:SZ-32四、仪器实物图及原理图图 2五、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用L1、L2组成扩束系统,使其出射的平行激光光束垂直的照射在其狭缝沿铅直方向放置的一维光栅上。

前后移动变换透镜L3,使光栅(物)清晰的成像于离物两米以外的墙壁上。

此时光栅位置接近于透镜的前焦面,故透镜的后焦面就为其傅氏面,该面上光强的分布即为物的空间频谱。

用白屏H 在透镜的后焦面附近慢慢移动,在透镜后焦面上可以观察到水平排列的一些清晰光点。

这些光点相应于光栅的012±±,,......级衍射极大值,用米尺大约测出各光点与中央最亮点的距离'x ,从'x 以及透镜的焦距F ,光波波长λ,试求出这些光点相应2、在L3后焦面(付氏面)处放入频谱滤波器,档去0级以外的各点,观察像面上有无光栅条纹。

3、调节光栏,使通过0级和±1级最大值,观察像面上的光栅条纹像,再把光栏拿去,让更高级次的衍射都能通过,再观察像面上的光栅条纹像,试看这两种情况的光栅条纹像的宽度有无变化。

选做:4、把一维光栅换成二维正交光栅,再前后移动变换透镜L3,使光栅(物)清晰的成像于离物两米以外的墙壁上。

这时在透镜后焦面上观察到二维的分立光点阵(即正交光栅的频谱)。

在付氏面处加一频谱滤波器,使通过光轴的一系列光点通过,观察像平面上一维条纹像的方向。

5、把频谱滤波器90度角,让包含0级的水平的一排光点通过,观察像平面上一维条纹像的方向。

6、再把频谱滤波器45度角,再观察像面上条纹像的方向。

7、用网格字替换二维光栅,观察网格字的像的构成。

再将一个可变圆孔光栏放在付氏面上,逐步缩小光栏,直到只让光轴上一个光点通过为止,再观察网格字的像的构成,试与没滤波之前的字相比较。

实验二θ调制和颜色合成(天津拓扑)一、实验目的进一步了解空间滤波的概念和了解颜色合成的一种方法二、实验原理θ调制也属于空间滤波的一种形式,它只是用不同取向的光栅对物平面的各个部分调制(编码),通过特殊滤波器控制像平面相应部位的灰度(用单色光照明)或色彩(用白光照明)的一种方法。

本实验是用白光照明透明物体,在输出平面上得到彩色图像的有趣实验,透明物体就是本实验中使用的调制光栅。

在这个光栅上,房子、草地、天空分别由三个不同取向的光栅组成。

拼图时利用光栅的不同取向把准备“着上”不同颜色的部位区分开来。

三、实验仪器1、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2、准直镜L1:f1=225mm3、二维调整架:SZ-074、θ调制板(或三维光栅)5、干板架:SZ-126、傅立叶透镜L2: f2=150mm7、二维调整架:SZ-078、θ调制频谱滤波器: SZ-409、傅立叶透镜L3: f3=150mm10、二维调整架:SZ-0711、白屏H:SZ-1312、通用底座:SZ-0413、一维底座:SZ-0314、二维底座:SZ-0215、一维底座:SZ-0316、二维底座:SZ-0217、一维底座:SZ-0318、通用底座:SZ-04四、仪器实物图及原理图(见图一)五、实验步骤1、把全部器件按二十五的顺序摆放在平台上,靠拢后目测调至共轴2、将光源S放于准直镜L1的物方焦距F1处,并使从L1出来的平行光垂直的照射在θ调制板上。

3、将屏置于离θ调制板1米处,前后移动L2,使θ调制板的图像清晰的成在屏上。

4、在付氏面上加入θ调制频谱滤波器,在θ调制频谱滤波器上看到光栅的衍射图样。

三行不同取向的衍射极大值是相对于不同取向的光栅,也就是分别对应于图像的天空、房子和草地,这些衍极大值除了0级波没有色散以外,一级、二级……都有色散,由于波长短的光具有较小的衍射角,一级衍射中蓝光最靠近0级极大,其次为绿光,而红光衍射角最大。

5、调节θ调制频谱滤波器上滑块的过光的宽度和过光的位置,使相应于草地的一级衍射图上的绿光能透过,用同样的方法,使相应于房子一级衍射的红光和相应于天空部分的一级衍射的蓝光能透过,这时候在屏幕上的像就会出现蓝色的天空,红色的房子和绿色的草地。

选做:6、用三维光栅替换θ调制板,可在像平面上得到七种不同的颜色。

中间部分是三基色的合成色(白色),外面有三个区域分别是两种基色的合成色,另外三个区域分别是三种颜色。

(见附图S 1273456L2L1*SL1Hθ调制频谱滤波器θ调制板190110302103056089101112131415161718L3L2L3H图一图二实验一 阿贝成像原理与空间滤波(北京方式)引言1873年阿贝(E.Abbe )首先提出显微镜成像原理以及随后的阿贝—波特空间滤波实验,在傅里叶光学早期发展史上做出重要的贡献。

这些实验简单、形象,令人信服,对相干光成像的机理及频谱分析和综合原理做出深刻的解释,同时这种用简单的模板作滤波的方法一直延续至今,在图像处理技术中仍然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实验目的1、了解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加深对空间频率、空间频谱和空间滤波等概念的理解;2、熟悉阿贝成像原理,从信息量的角度理解透镜孔径对分辨率的影响;3、完成一维空间滤波、二维空间滤波及高通空间滤波。

实验原理(1)二维傅里叶变换和空间频谱在信息光学中常用傅里叶变换来表达和处理光的成像过程。

设在物屏X -Y 平面上光场的复振幅分布为g (x ,y ) ,根据傅里叶变换特性,可以将这样一个空间分布展开成一系列二维基元函数)](2exp[y f x f i y x +π的线性叠加,即⎰⎰+∞∞-+=y x y x y x df df y f x f i f f G y x g )](2exp[),(),(π (1)式中fx 、fy 为x 、y 方向的空间频率,即单位长度内振幅起伏的次数,G (fx ,fy)表示原函数g (x ,y)中相应于空间频率为fx 、fy 的基元函数的权重,亦即各种空间频率的成分占多大的比例,也称为光场(optical field )g (x ,y)的空间频谱。

G (fx 、fy)可由g (x ,y)的傅里叶变换求得⎰⎰+∞∞-+-=dxdy y f x f i y x g f f G y x y x )](2exp[),(),(π (2)g(x ,y)与G (fx ,fy)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式,G (fx ,fy)称为g(x ,y)的傅里叶的变换,g(x ,y)是G (fx ,fy)的逆变换,它们分别描述了光场的空间分布及光场的频率分布,这两种描述是等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