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各种各样的运动》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定稿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定稿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定稿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是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

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运动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运动方式,如平移、旋转等,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发现和理解这些运动方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等复杂的运动方式。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发现和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同运动方式的物体,如小车、球、风扇等。

2.准备实验材料,如绳子、纸牌等。

3.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物体的运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如平移、旋转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己动手操作物体,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并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我们没有发现的?如何去发现和理解这些运动方式?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不同物体运动方式的理解。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物体运动方式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去观察和记录家人的运动方式。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和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各种物品(指尖陀螺、钢尺、溜溜球、玩具车、弹弹球、弹簧彩虹圈、陀螺、发条青蛙玩具等)、圆点(不干胶圆点或彩色橡皮泥)、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1.聚焦首先呈现一些物体的图片,然后引入:“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

2,探索(1)教师演示,让玩具小车、弹簧木马等物体运动起来,或者播放这些物体正在运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运动形式是否一样。

学生发表观点时,除了用口头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外,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辅助表达,如用手肘当定点、手臂当摆来演示弹簧木马的弹簧的摆动。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从而引发思考:怎样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呢?继而引向用贴小圆点的方式来准确描述。

(2)教师引导:“我们可以通过贴小圆点的方式帮助我们准确描述。

”接着,教师出示一个粘贴用的“小圆点”,利用幻灯片出示探索任务,并以钢尺为例进行演示:在钢尺的一端贴上圆点,用弹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观察它的运动形式并用箭头和线条画下来;换个位置贴圆点,再用弹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观察并记录;比较前后两次的运动形式是否一样。

采用铅笔尖穿钢尺孔并甩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重复刚才的步骤。

最后,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并进行全班交流。

其中,贴圆点可以改用粘贴彩色橡皮泥的方式代替,以方便粘贴和取下。

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设计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2.培养细致观察、及时记录运动现象并积极参与科学讨论的习惯。
科巧妙性。
教学重难点
关键点:通过观察和比较,识别并描述不同物体的运动特性,通过简图和文字说明来展现这些多样的运动形式。
挑战:对各种物体的运动类型进行系统化的分组和归纳。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指尖旋转器、金属直尺、汽车模型、悠悠球、摇摆椅、弹跳球、旋转陀螺、弹簧彩虹圈、发条青蛙、摆动钟、点状贴纸、操作记录纸(每人约10张)、学生操作手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切入点,启发学生辨识并列举出各种物品的不同运动形态,并使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表达,为后续深入探讨物品运动形态的描述做准备。接着,通过在小圆点上贴标签的方法,对各类物品的运动形态进行细致观察和对比,以确保学生能够实现“了解丰富多彩的运动形态”的教学目的。在实际观察过程中,一些学生可能会只关注小圆点的运动轨迹而忽视整个物品的运动,或者让物品运动速度过快,从而难以清晰观察到具体的运动形态。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尝试以快慢不同的节奏让物品运动,并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哪一种运动方式更有助于观察。
课后作业
请用线段连接下列物体的运动类型。
电风扇 直线运动 荡秋千
升降电梯 摆动运动 滑梯下滑
摇摆钟摆 旋转运动 摩天轮旋转
2. 展示:在金属尺的一端贴上彩色圆点标签,将另一端压在桌面上,拨动有圆点的一端,引导学生观察圆点的运动方式,然后演示如何用线条和箭头来记录圆点的运动。改变圆点的位置,再次用拨动的方法让金属尺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两次圆点运动的区别。将标签贴在金属尺的另一端,将铅笔尖穿过尺上的圆孔,用摇动的方法让金属尺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圆点的运动方式,并尝试用线条和箭头来记录。
3. 互动:大家的观察非常细致!(提示:展示指尖陀螺、金属尺、玩具车和溜溜球。)这些物品或玩具你们应该很熟悉,怎样让它们动起来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运动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运动现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概念。

但对于运动这一概念,可能还比较抽象,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现象,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运动的多样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运动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运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运动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不同类型的运动。

2.难点:运动量的理解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各种运动形式的视频、图片,实验器材。

2.知识准备:教师对运动的相关知识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运动?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运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运动形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运动的多样性。

视频和图片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体验和观察不同的运动形式。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验,如让小球沿直线运动,观察其运动轨迹;让小球进行曲线运动,观察其运动路径等。

4.巩固(10分钟)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运动的概念。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实验观察结果,互相提问,解答疑惑。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运用不同的运动形式来提高成绩;交通工具是如何利用运动来运行的等。

部编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教学单元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总(8 )课时课题 2.各种各样的运动第(2 )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使学生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

2.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

2.学生能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观察运动情况、及时记录、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点学生能说出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根据物体轨迹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资源指尖陀螺、玩具车、钢尺、铁皮青蛙、圆点、单摆等、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个性化修改)一、聚焦1.视频导入(1)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2)在这个视频里面,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运动?(3)学生观看视频交流。

二、探索1.探索1(1)出示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

(2)它们可以怎样运动?让它们运动起来。

(3)学生分组活动并交流。

(4)这些物体的运动一样吗?板书课题2.探索2(1)指导记录。

仔细观察摆是怎样运动的?有办法把它们的运动记录下来吗?怎么记录呢?(2)学生汇报,将轨迹图贴上板书。

(3)分类。

运动轨迹给它们分类。

说说分类的理由。

三、研讨1.看出示钢尺,请大家想想,可以怎么玩?钢尺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运动形式。

2.学生分组实验3.出示图片讨论:生活中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4.小结:不同的物体它们的运动形式可能是不同的。

四、拓展1.悠悠球和旋转木马视频各一个2.播放旋转木马视频,记录人的运动形式。

3.悠悠球,分析它运动形式。

五、活动手册使用、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

2.在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运动之后,再归纳后填写。

2.各种各样的运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物体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科学美国人》杂志中的相关文章,如“运动的秘密”、“运动与大脑”等,提供了关于运动的前沿研究成果。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国家地理、BBC等,观看有关运动的纪录片,加深对运动现象的理解。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运动实验,如制作一个简易的滑梯或滚轮,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
例题2:请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说明如何测量它们的运动速度。
答案: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来确定。测量运动速度的方法是使用速度计或计时器来记录物体在特定时间内的位移。
例题3:请解释物体运动的连续性,并描述一个物体在连续运动中的运动状态。
答案:物体运动的连续性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运动状态是连续变化的。一个物体在连续运动中,它的速度、方向和位置都在不断变化,但变化是连续的。
-针对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勇于尝试、不断进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请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说明它是如何改变的。
答案: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在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当力不再作用于物体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周围的运动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运动的具体形式和特点,还需要通过教学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2.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

2.教学难点:对于运动的具体形式和特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如车流、水流、树叶飘落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运动现象。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学PPT,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PPT中的各种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运动形式,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总结和归纳这种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各自小组的操作结果,通过讨论和思考,进一步巩固对各种运动形式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为什么树叶会飘落?为什么车流会形成特定的模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各种运动形式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分析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动的概念、运动的形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明确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分析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理解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基本运动概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现象。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分析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理解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基本运动概念。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运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培养观察能力。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运动的概念。

3.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如跑步、跳远、投篮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球,用于实验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如跑步、跳远、投篮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基本运动概念,并通过示例或实验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球的运动形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和讲解他们观察到的小球运动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运动概念。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2.各种各样的运动》是2020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和规律。

本章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物体的运动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不同运动形式的定义和特点,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科学概念和术语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和术语进行描述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探究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

2.难点:让学生能够用科学的语言和术语进行描述和表达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和规律。

2.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手操作,亲自体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引导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和术语。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不同物体的运动模型或者图片,如小车、球、纸飞机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小车、球、纸飞机等。

3.课件: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如动画、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物体的运动模型或者图片,如小车、球、纸飞机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你们见过这些物体的运动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设计

《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材简析】三年级下册的“物体的运动”单元共有8 课,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

内容包括: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三方面展开(第 1~6 课);设计制作(第 7 课);综合应用(第 8 课)。

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 2 课。

聚焦板块提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本课的研究主题。

探索板块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并观察比较运动形式是否一样;第二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引导学生在物体上贴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研讨板块“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 这一问题是基于学生对探索活动 2 的观察和记录后的交流研讨。

拓展板块是让学生画出旋转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旨在引导学生将研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关注中。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形式并不陌生,也可以说出摆动、转动、滚动等名称,并且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形式时,会发现如果观察物体的不同部位,运动形式是不一样的。

但是由于三年级学生物理抽象能力还比较弱,很难对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抽象的描述。

所以我们通过在物体上“贴圆点做标记”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 ,方便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2023新课标版)

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材简析】本课通过观察、比拟和记录身边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 同时认识到运动方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为下一课《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做好认知铺垫。

本课活动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是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比拟运动形式是否一样。

第二局部是本课的重点活动,引导学生在物体上用贴圆点的方式做标记,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通过观察和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交流并分类,概括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

“做标记” 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表达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一一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能够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并且能够表述运动方向和距离表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形式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形式,如建立在具体物体上的滚动、移动、转动等,但对其运动形式的特点没有深入研究。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探究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进行分类。

[科学思维]用比拟、分类的方法,能区别常见的运动形式的特点。

[探究实践]观察、比拟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从而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态度责任]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和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全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能比拟、分类其不同特点。

[难点]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并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描述。

【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小汽车。

[学生]1.每组提供指尖陀螺、钢尺、彩虹圈、弹簧玩偶、弹力球、跳蛙、红色圆片;2.观察记录卡片、小组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课件,视频(运动的赛车)1.课件出示赛车视频。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 各种各样的运动》优秀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 各种各样的运动》优秀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2 各种各样的运动》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1.2 各种各样的运动》是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物体的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2.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运用相对性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运用相对性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实验动画等。

2.实验材料:准备小车、球、绳子等实验材料,以及记录运动的表格。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实验和观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的运动?让学生举例说明,引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运动的特点。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1.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观察结果:直尺上的“小红点”快速的左右(前后)摆动或转动。

2.指尖陀螺。

方法一:(1)在陀螺“叶片”的最外侧贴上“小红点”。

(2)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陀螺中心,用其他手指拨动陀螺的“叶片”。

(3)当陀螺快速旋转后,慢慢松开拇指。

观察结果:陀螺上的“小红点”在快速地旋转着。

方法二:(1)在陀螺的一端贴上“小红点”。

(2)用食指托住陀螺中心,让它平衡在手中。

(3)慢慢地用手带着陀螺上下运动或左右运动。

观察结果:陀陀螺上的“小红点”随着陀螺上下运动或左右运动。

3.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如果换个位置贴上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按操作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注意观察结果。

按操作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注意观察结果。

通过两种操作方法,观看的结果是指尖陀螺的运动方式是不同的,引出结论。

了解多个物体的运动形式和它们运动时的运动轨迹。

结论:圆点贴在不同位置,会观察到不同的运动形式。

3. 交流研讨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1)移动(滑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而且物体各个点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2)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整体不发生位置的变化。

(3)滚动:在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有位置的移动。

(4)振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5)摆动:一个物体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

教师总结: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滑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学生交流、谈论、回答。

认真学习,思考,记录。

对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总结,告诫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从中总结,发现其中的运动规律,这样才能学好科学,用好科学。

4. 科学拓展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

人绕中心轴的运动形式是转动。

人在木马上的运动形式是上下往复运动。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各种各样的运动》精品教案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各种各样的运动》精品教案

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

3.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各种运动的复杂性与趣味性。

【教学重难点】1.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

【教学准备】指尖陀螺、钢尺、悠悠球、木马玩具、汽车玩具、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能动的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2.学生汇报:“见过秋千、汽车、鸟、电梯……”3.你们还知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吗?4.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前,明确观察要求。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秋千、摆钟、汽车雨刮、跷跷板等常见物体运动视频。

(2)教师出示指尖陀螺等教学器材,仿照课本P5在物体上贴上圆点,再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

2.观察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

(1)学生自主实验,并完成学习单。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课堂上做的物体运动实验有旋转运动、摇摆运动、直线运动三种。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学生思考:如果换个位置贴圆点,观察到的运动形式和之前一样吗?2.学生自主实验:将悠悠球上的圆点从外侧移至旋转中心,那么圆点的运动轨迹有变化吗?悠悠球的运动形式变化了吗?3.汇报研讨:圆点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悠悠球的运动形式为直线运动。

4.说一说你知道的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你坐过旋转木马吗?请画出木马上人的运动形式。

【板书设计】各种各样的运动水的【教学反思】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导入新课,较好地抓着了学生的兴趣点;同时准备了一些小道具,并仿照课本中贴圆点的方式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分析周围物体的运动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对周围事物的运动形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运动形式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形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振动等。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周围物体的运动形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分析周围物体的运动形式,理解不同运动形式的区别。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物体的运动形式。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和区别。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成果。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不同运动形式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运动形式的物体,如直线运动的球、曲线运动的小车、振动的弹簧等。

2.准备一些道具,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不同运动形式,如滑板、跳绳等。

3.准备记录表,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运动形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运动形式的物体,引导学生关注各种运动形式。

2.呈现(5分钟)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展示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

3.操练(5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道具,亲身体验不同运动形式。

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运动形式。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种运动形式的特点。

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其他物体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科版(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2

教科版(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2

教科版(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2《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一)背景和教学目标物体的机械运动,通常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

在这两种运动方式中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本课对应的课标内容是“4.3 物体的机械运动有不同的形式”下的“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提供学生常见的物品(玩具),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描述,发现它们的运动形式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可以分成几个类别。

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形式时,会发现如果观察物体的不同部分,其运动形式是不一样的,比如玩具小车往前运动时车身是平动的、车轮是滚动的。

那应该怎样观察和描述呢?教科书提示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

这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

其实,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就是将该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抽象为一个质点了。

质点是物理学中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舍去了物体的形状、大小、转动等性能,突出它所处的位置和质量的特性,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描绘,这是对实际物体的简化。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把地球当作一质点。

当然,学生还不具备理解质点这一概念的能力,教师只需要自己明白教科书的设计意图即可。

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在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二)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各种物品(指尖陀螺、钢尺、溜溜球、玩具车、弹弹球、弹簧彩虹圈、陀螺、发条青蛙玩具等)、圆点(不干胶圆点或彩色橡皮泥)、学生活动手册。

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是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的第2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各种运动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运动现象感兴趣,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运动的认知可能存在片面性,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全面理解和掌握各种运动形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运动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各种运动现象。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实验器材: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小车、球等,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运动场景的图片,如跑步、游泳、跳跃等,引导学生关注各种运动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呈现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如小车、球、人等,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不同物体的运动现象,如推动小车、投掷球等,引导学生总结运动的特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时 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时 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的《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主要内容是介绍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学生将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运动方式,难点在于学生能够掌握辨别不同运动类型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2. 掌握常见的运动形式以及辨别方法。

3. 经历观察各种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生活中常见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难点:掌握常见的运动类型以及辨别方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体的运动基本概念,对于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于观察实验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缺乏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记录能力。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师生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师生互动:老师可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师生互动。

3. 实验观察:设计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并记录实验现象。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观察、记录和总结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六、教学准备:1. 视频或图片展示生活中的物体运动。

2. 实验所需的物品和实验记录表。

3. 小组合作的分组名单。

七、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在情景导入阶段,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个视频来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

视频可以包括车辆行驶、风车转动、人在跑步等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运动形式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老师还可以展示一些图片,如飞鸟飞翔、火车行驶等,以扩展学生对不同物体运动形式的认识。

这样的情景导入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激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学习内容打下基础。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运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以及运动与力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简单的运动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运动与力的关系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知道运动与力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运动与力的关系。

2.难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运动物体的图片或视频,如球、车、飞机等;实验器材,如小车、绳子、滑轮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车,一张纸,一支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运动物体的图片或视频,如球、车、飞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运动方式。

学生可能回答出球是滚动、车是直线运动、飞机是飞翔等。

教师总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今天我们来学习各种各样的运动。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张小车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车的运动方式。

学生可能回答出小车是直线运动。

教师提问:小车为什么会直线运动呢?引导学生思考运动与力的关系。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用绳子拉着小车在桌面上进行直线运动,让学生感受力和运动的关系。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

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我们刚才实验中发现,当拉力增大时,小车的速度也会增大,这说明力和运动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力越大,运动越快。

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3年级下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优质课教案

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材P4~6)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幅度不同。

)当我们用甩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起来时,圆点的运动形式是怎样的?(预设:绕着铅笔转动。

)
4.过渡:学会了用线条和箭头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接下来,让我们来观察更多物体的运动。

5.活动:分发活动材料,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

6.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学生演示,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再通过“贴圆点”观察物体运动的方式,将物体抽象为质点,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物体进行抽象。

课时训练P4第三题。

三、将下列物体运动时会出现的运动形式用线连起来。

风扇平动荡秋千
电梯摆动滑滑梯
钟摆转动摩天轮
参考答案
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材简介】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2课。

在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科学的范畴。

通过观察、比较和记录身边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为第3课做好认知铺垫。

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中学生已经能够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并且能够利用表示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形式,但是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同。

本课安排学生通过研究了解各种各样物体的运动形式,并将这些运动形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物体的机械运动,通常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

在这两种运动方式中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方式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聚焦部分,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初步认识运动形式的不同。

探索部分,通过研究,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的运动路线。

研讨部分,指导学生识别不同的物体的运动,分析多种运动方式的结合。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提供学生常见的物品(玩具),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描述,发现它们的运动形式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可以分成几个类别。

教材提示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

这其实是将一个具体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过程,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本单元想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

其实,学生在物体上“画点做标记”,就是将该物体抽象为一个质点了。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课之前,学生对物体的运动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概念并不具体化,知道一些基本的运动形式,如建立在具体物体上的滚动、移动、转动等。

因此本课的重点并不是给运动形式起名字,而是探究物体运动形式的特点,找出运动形式的异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能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在同伴合作探究中,认真观察运动情况、及时记录、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说出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学难点
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物体的运动轨迹,根据物体轨迹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为学生准备:各种物体(指尖陀螺、钢尺、玩具车、铁皮青蛙、单摆等)、圆点、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材料准备:物体运动的视频一个](预设5分钟)
1.视频导入
(1)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看一段视频,在这个视频里面,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运动?
(2)学生观看视频交流。

二、探索
1.探索1——简单观察各种物体的运动(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
(1)(出示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它们可以怎样运动?我们一起试试,让它们运动起来。

(2)学生分组活动并交流。

(让学生试着用手势比划一下上述物体的运用形式。


(3)小结并揭题。

这些物体的运动一样吗?这些不同的玩具有着不同的运动形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运动。

(板书课题)
2.探索2——记录运动的形式(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小圆点5张、记录纸条每组5张、学生活动手册]
(1)指导记录。

(出示单摆)这个叫摆。

教师拨动摆,小朋友仔细观察摆是怎样运动的?有办法把它们的运动记录下来吗?怎么记录呢?老师有一个小窍门教大家,我给摆贴上一个红点,然后用慢镜头来观察一下红点位置的变化过程,再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

(PPT)你们学会了吗?板书:
(2)提出记录任务。

让我们来试着在它们身上贴上红点,选择其中两种物体,让它慢慢地运动起来,记录一下红点的位置变化。

(学生活动、记录,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将轨迹图贴上板书。

(4)分类。

根据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试着给它们分类。

说说分类的理由。

三、研讨——尺子的不同运动形式(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贴了小圆点小钢尺1把、PPT]
1.看(出示钢尺),请大家想想,可以怎么玩?根据我们刚才讲的,小组讨论钢尺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运动形式。

2.学生分组实验
3.出示图片讨论:生活中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4.小结:不同的物体它们的运动形式可能是不同的。

四、拓展——讨论悠悠球和旋转木马的运动形式(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贴了小圆点小钢尺1把、悠悠球和旋转木马视频各一个、学生活动手册]
播放旋转木马视频,试着记录人的运动形式。

课外玩一玩悠悠球,试着分析它运动形式。

【板书设计】
2.各种各样的运动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

2.表格下面的填空,需要在学生通过观察物体运动之后,再研讨归纳后填写。

【作业设计】
1.在下图中用箭头和圆点记录旋转木马的运动形式。

2.下列物体中和车上雨刮器运动形式相同的是()。

A.秋千
B.弹簧玩偶
C.木陀螺
学习小提示: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
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