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8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乡镇中心学校,每个班大约有40几名学生,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比较高,能够和老师积极配合,课下查找资料,但是探究历史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教授学习方法,多鼓励多表扬。

第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师太过严肃,言语较为刻板,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更好的使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二是教师设计的活动形式太单一,如果采用挑战、互评等多种形式,或其他更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气氛会好些。

第二、学生自学的时间不充足,思考讨论不充分,不够深入。原因有:一是,教师设计的自学指导不够具体,学生对自学的步骤、要求不够明确。教师要把自学指导设计的更加细致、清晰。二是,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过程中应适时做必要的指导。三是,教师的点拨讲解还要精简,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第三、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诸多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不断改进。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伟大的历史转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阐述:“文革”结束后,思想理论届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意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作用。学习本课,应该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

导学案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历史意义。

3,指导民主与法制加强的基本史实。

二、自学提示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民要求平反——————,纠正----------的错误。

2、主要领导人提出“————”的方针,具体内容——————————。

3、思想理论界展开了————的讨论,结果——————————————

意义————————————————————————————————。(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____年底)

1、背景:——————————————————————————————。

2、内容:(思想上)重新确立————————————————思想路线,

(政治上)作出———————————————————伟大决策,

(组织上)形成了———————————————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是建国以来———————————————————————转折。

完成了——————————拨乱反正,是————————的开端。

中国历史进入—————————————————————新时期。(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表现:1980年,为恢复名誉,使___得到平反

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__________________。

1986年颁布了———————————————————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基本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局面;

我国逐渐向——————————————————————迈进。

牛刀小试

1、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2、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D、评定冤假错案。

体验中考

3、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 )

A.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借鉴苏联经验

D.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4、(2015莱芜)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填写()。

1921(开天辟地) 1935(生死攸关) 1949(当家做主) 1978()

请回答:在这一年,我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它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是教学过程。学生应地在教师的引导下改变自身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这堂课而言,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有以下几点。

其一,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二,注重历史教育的思想性和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其三,注重历史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前提条件。其次,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走近历史情境,进行情感体验。为了更好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历史意义。

3,指导民主与法制加强的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综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