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备课参考 电解质

合集下载

高中十年级化学教案: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高中十年级化学教案: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高中十年级化学教案: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与特点在化学领域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了解它们的定义、特点及其区别对于理解溶液的行为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1. 电解质的概念与特点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根据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种类以及离子浓度的不同,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当中完全离解并生成大量离子。

这些离子能够有效地导电,使得溶液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典型的强电解质有酸、碱和盐。

(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离解,并且生成少量离子。

相比之下,弱电解质具有较低的离子浓度和较低的导电能力,但仍然可对光、热、实验等产生一定影响。

2. 非电解质的概念与特点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

非电解质分子之间不发生离子化,因此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携带电荷。

典型的非电解质包括无机物中的糖类、醇类和部分有机物。

非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很弱甚至为零,这是因为其中并不存在可导电离子。

然而,在特定条件下,一些非电解质也能够通过化学反应产生少量离子,产生微弱的导电行为。

二、区分和验证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实验方法要区分和验证一个物质是属于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实验方法:1. 导电性测试将待测物质溶于适量水中,并将两极接入一个闭合回路。

通过观察是否存在导电现象来判断其属性。

(1) 若溶液能够导通闭合回路并出现明显灯光或其他可见反应,则说明该物质为强或弱电解质。

(2) 若溶液无法导通闭合回路且灯光不亮等现象时,则可以初步推断该物质为非电解质。

2. pH测试pH是描述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对于一些存在强酸和强碱的物质,可以通过取样、加入指示剂或pH试纸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其是否为电解质。

(1) 若溶液具有明显的酸性或碱性反应,并且能够改变指示剂或pH试纸的颜色,则说明该物质可能为电解质。

(2) 若溶液不显示出酸碱性或不引起任何可见现象,则很可能是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4篇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1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第二课时〕【学习目的】1、理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电离平衡的特征;2、掌握影响电离平衡挪动的因素;3、掌握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概念,并能用平衡常数讨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课前预习】对于醋酸的电离:CH3COOH CH3COO-+ H+1)开始时,V电离和 V结合怎样变化?2)当V电离 = V结合时,可逆过程到达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画出V~t图。

【课堂教学】【交流与讨论】根据预习的V~t图像及已有的化学平衡的知识,请归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定义和特点。

【交流与讨论】观察课本P61的表格,根据已有的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知识,归纳和考虑以下四个问题:〔1〕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及意义。

〔2〕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电离平衡常数与稀溶液的浓度_________,与温度________,一般来说随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

〔3〕电离度α的表达式及意义。

〔4〕电离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学以致用】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为例,当改变以下条件时,以下各项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平衡挪动方向 Ka n〔H+〕 c〔H+〕α通入少量氯化氢参加少量氢氧化钠升温加少量醋酸钠固体参加少量冰醋酸加水【总结归纳】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课堂稳固】NH3 + H2O NH3 H2O NH4+ +OH-参加物质盐酸 NaOH溶液 NH4Cl溶液加水通入氨气平衡挪动方向【问题解决】现有两瓶醋酸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1 mol/L和0.1 mol/L,那么这两瓶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的比值是大于10、小于10、还是等于10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2 一.教学内容:第二章第二节电解质二.教学目的1、理解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响、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知道酸、碱、盐发生电离3、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4、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电解质的概念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四.知识分析^p〔一〕电解质的电离实验探究:测试物质的导电现象结论解释NaCl晶体灯泡不亮不导电晶体中没有自由挪动的离子NaCl〔熔融〕灯泡亮导电有自由挪动的离子NaCl溶液灯泡亮导电有自由挪动的离子物质导电的情况:a、金属导电:含有自由挪动的电子b、化合物〔熔融或水溶液〕:含有自由挪动的离子1、电离:〔1〕定义: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挪动离子的过程。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1《电解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课程是高中高一化学必修课程中的一堂课,主要内容是电解质。

学生已经在前几个课时学习过水的离子化性质,本次课程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电解质的相关知识点。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1.确定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掌握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电解质,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电离程度及有关知识;3.电解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法。

2.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采用以下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探究法;3.互动讨论法;4.全体讨论法;5.团队合作法。

讲授法是本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感受到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逐步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实验探究法也是本次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观察电解质的性质和现象,更加深入地理解电离程度的概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讨论法和全体讨论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自主探究知识。

团队合作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将本堂课中的实验内容分配给小组,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并分享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本课堂的导入环节,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良好的电解质是什么样的?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比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 理论知识部分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讨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电离程度、电解质的分类等内容。

通过向学生简单明了地介绍电离程度和电解质的知识,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电解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电解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电解质
1. 引言:电解质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本文将从电解质的概念、特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一些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以帮助高中化学教师更好地教授电解质相关知识。

2. 电解质的概念及分类
2.1 电解质的定义
2.2 电解质的分类
2.2.1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2.2 无机电解质和有机电解质
2.2.3 单元电荷和价电离定律
3. 电解质的特性
3.1 电导性:电解质的导电特性
3.2 溶解度:电解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3.3 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3.4 pH值:电解质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4. 电解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1 电解质在电池中的作用
4.2 电解质在药物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4.3 电解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5.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
5.1 知识点的层次安排
5.2 实验教学的设计
5.3 案例分析的引入
5.4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应用
6. 结合实际生活的案例分析
6.1 电解水实验的案例分析
6.2 酸碱中和反应的案例分析
6.3 电解质在电解池中的应用案例
7. 总结:电解质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的理解和应用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传授电解质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电解质高中化学教案

电解质高中化学教案

电解质高中化学教案
课题:电解质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2.掌握电解质的强弱和相关概念;
3.学会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性质和电解过程;
4.能够解决相关的练习和问题。

教学重点:
1.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2.电解质的强弱和相关概念;
3.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性质和电解过程。

教学难点:
1.电解质的强弱比较;
2.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

教学准备:
1.电解质的示意图、实验装置等教具;
2.相关的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
3.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单介绍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讲解电解质的强弱和相关概念(15分钟)
1.讲解电解质的强度和弱度概念,并举例说明;
2.讲解电解质的分类和特点。

三、实验演示(20分钟)
老师进行电解质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性质和电解过程。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学生跟随老师做相关的练习题,讨论解题思路。

五、拓展延伸(10分钟)
学生根据课堂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六、总结复习(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重点知识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电解质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电解质的分类和强度标准,进一步认识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

同时,教师也需要多组织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解质的概念,掌握电解质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电解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电解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解质的概念及分类2. 电解质的性质3.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4. 电解质的电离平衡5. 电解质的酸碱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解质的概念及分类2. 电解质的性质和特点3.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4. 电解质的电离平衡5. 电解质的酸碱性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解质的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电解质的性质。

3. 采用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酸碱中和反应、食盐溶解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解质的概念。

2. 讲解电解质的概念及分类:讲解电解质的定义、特点,以及电解质的分类。

3. 电解质的性质: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解质在溶解、熔融状态下的导电性,引导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性质。

4.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讲解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

5. 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讲解电离平衡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电离过程。

6. 电解质的酸碱性:讲解电解质的酸碱性及其判断方法。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电解质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习题练习和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对电解质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应用: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食品添加剂、药物成分等,了解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 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讲解渗透压的概念,分析电解质溶液渗透压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3. 电解质溶液的酸碱平衡:介绍酸碱平衡的概念,讲解电解质在酸碱平衡调节中的作用。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解质的概念,掌握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理解电离度的概念。

3. 让学生掌握电解质的导电性质,以及影响导电性的因素。

4. 通过对电解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 电解质的判断:根据电解质的概念,判断给出的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

3. 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过程,以及电离度的概念。

4. 电解质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以及影响导电性的因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2. 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电离度。

3. 电解质的导电性质和影响导电性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电解质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3. 利用实验和动画,展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导电性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4. 采用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

2. 第二课时:电解质的电离过程和电离度。

3. 第三课时:电解质的导电性质和影响导电性的因素。

4. 第四课时:电解质的应用实例分析。

5. 第五课时:电解质实验操作和观察。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价学生对电解质概念、判断方法、电离过程、导电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评价学生对电解质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技能。

3. 结合课后作业和综合练习,评估学生对电解质知识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化学》相关章节。

2. 多媒体教学课件:电解质的概念、电离过程、导电性质等。

3. 实验器材:电解质溶液、导电仪器等。

4. 网络资源:有关电解质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合物分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高中化学电解质人教版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人教版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人教版教案
教学内容:电解质
教学目标:
1. 知道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2. 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和导电性质;
3. 掌握电解质的判定方法。

教学重点:
1. 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2.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和导电性质。

教学难点:
1. 电解质的判定方法。

教具准备:实验器材(电解槽、电源、电极)、盐溶液、移液管、导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要讲的电解质的概念。

二、讲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
1. 讲解电解质的定义;
2. 讲解电解质的分类,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三、实验探究电解质的电离和导电性质(20分钟)
1. 实验操作:将盐溶液倒入电解槽中,连接电源和电极,观察溶液导电情况;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

四、讲解电解质的判定方法(10分钟)
1.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导电,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2. 分析不同溶液的电解质性质。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
1. 学生回答讲解中提出的问题;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对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展望。

教学反思:
电解质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解质的概念及其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高二化学选修5教案:《电解质》

高二化学选修5教案:《电解质》

高二化学选修5教案:《电解质》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自身电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化合物。

下面是带来的高二化学选修5教案:《电解质》。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和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使学生初步了解电离平衡常数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理论及其学习方法探究电离平衡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设置讨论题,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密性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利用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教材设置该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复习强、弱电解质概念,进而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打下基础。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化学键理论,都是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建立两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物质结构的层次上认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温故而知新,便于学生对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决定作用。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第二部分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包括电离平衡的建立及浓度等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和本章的核心,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是学习后面的几节知识的重要基础。

通过该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平衡体系的共性的认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由于本节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比较抽象,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教材中安排了一些插图和表格,使知识形象、生动,以引起学生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

本节最后设置的讨论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电解质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优秀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电解质的含义和分类;2. 掌握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行为;3. 理解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机制。

教学重点:1. 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行为。

教学难点:1. 理解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机制;2. 掌握电解质的分类和特性。

教学内容:一、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1. 电解质的定义:能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叫做电解质。

2. 电解质的分类:按照导电性可分为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

二、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行为1.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完全离解成离子。

2.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部分离解成离子。

三、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机制1. 强电解质的导电机制:完全离解成离子,所以能够导电。

2. 弱电解质的导电机制:只部分离解成离子,导电能力较弱。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入电解质的主要概念,让学生体验电解质在导电方面的表现。

二、学习1. 讲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 探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行为,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3. 分析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机制,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导电原理。

三、练习1. 完成相关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巩固知识点;2. 进行实验操作,验证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性。

四、总结对电解质的定义、分类和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导电机制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理解。

五、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电解质的基本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行为和导电机制。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学生对电解质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强调电解质的分类和特性,加深学生对电解质的理解。

高中化学《电解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质用“ ”代替。 【投影】醋酸和氨水的电离方程式。
【本节收获】
思考并回答。 完成练习。
思考并讨论。
通过对演示 实验的观察和分 析,使学生能够 认识强弱电解质 的区别。
观看实验。
思考,回答。 思考,聆听,记忆并 回答。
4
阅读电离定于及电离 的条件。
及酸、碱、盐在 什么条件下电离。
完成讲义的填空。
巩固所讲内 容。
完成练习。
聆听,记忆。
练习并批改后总结。
通过练习促 使学生掌握电离 方程式的书写。
在电离的基 础生进一步认识 酸、碱、盐。
25mL0.1
将电源、溶液、
mol/L 盐酸
灯泡连接成闭合
3
25mL 0.1
回路,观察灯泡
思考,回答
通过讲解使 学生知道不同物 质的导电条件不 一样。
强化电解质 和非电解质 的概念。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
从不同的角
质和非电解质。 【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非电解质:
聆听,记忆。
度对化合物进行 分类。使学生明 确电解质和非电 解质的研究对象 是化合物。
请学生回答定义及定义中的关键词
方程式表示。
【板书】2.电离方程式 举例:HCl = H+ + Cl-
NaOH= Na+ + OH-
NaCl = Na+ + Cl-
【练习】
练习 4.写下列各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 硝酸; 2.氢氧化钾, 氢氧化钡; 3.硫酸铜, 氯化钡, 氯化铵 【思考】根据练习 4 如何定义酸、碱、盐? 【练习】 练习 5.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 Al2(SO4)3 = 2Al3+ + 3SO42B. HCl = H+ + ClC. Ba(OH)2 = Ba2+ + 2OHD. Na2CO3 = Na+ +CO32【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电解质在一定条 件下都导电,导电能力相同吗?我们接下来探究一 下。

化学教案-电解质

化学教案-电解质

化学教案-电解质课程名称:化学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解质的概念。

2. 了解电解质的分类。

3. 掌握电解质的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重点:
1. 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

2. 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难点:
1. 电解质的分类。

2. 电解质的化学反应过程。

1. 粉末状NaCl。

2. 稀释的HCl。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导入话题,例如:“你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电解质有哪些?”学生可
以举出一些常见的电解质,如盐水、酸等。

Step 2:讲解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解释电解质的概念和分类。

教师可以使用黑板或幻灯片,展示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Step 3:化学反应过程的演示和实验(30分钟)
教师可以展示电解质的化学反应过程,例如使用粉末状NaCl和稀释的HCl进行电解实验。

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反应过程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电解质的化学反应过程。

Step 4: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解质的概念、分类和化学反应过程。

电解质
- 概念
- 分类
化学反应过程
- 实验演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针对电解质的概念和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讲解和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在观察到电解质化学反应过程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但是,如果学生掌握较差,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和复习。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2.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3. 教学对象:高中生4. 教学目标:a.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及分类b. 掌握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c. 理解电解质的导电性质d. 能够运用电解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10分钟)a.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盐水导电)引出电解质的概念b. 提问: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有哪些特点?2. 电解质的概念与分类(15分钟)a. 讲解电解质的定义及特点b. 介绍电解质的分类: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 举例说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3. 电解质的电离平衡(20分钟)a. 讲解电离平衡的概念及意义b. 介绍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力等c. 分析电离平衡的移动规律4. 电解质的导电性质(15分钟)a. 讲解电解质导电的原理b. 介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浓度、离子种类的关系c. 举例说明电解质导电性质的应用5. 巩固练习(10分钟)a. 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b. 分析答案,解答学生的疑问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解质概念、分类、电离平衡和导电性质的理解程度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电解质知识的掌握情况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四、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电解质的概念、分类、电离平衡和导电性质等内容2. 实例:生活中电解质的实例图片或视频3. 练习题及答案: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及答案五、教学建议1. 注重电解质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掌握电解质的特点2. 讲解电离平衡时,注意阐述其影响因素及移动规律3. 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导电性质的重要性4. 课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六、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续)6. 电离平衡的图解分析(15分钟)a. 通过图解方式展示电离平衡的过程b. 分析图解,引导学生理解电离平衡的状态及动态变化7. 电解质溶液的pH值(15分钟)a. 讲解电解质溶液的pH值与电离平衡的关系b. 介绍酸、碱、盐类电解质溶液的pH值特点c. 举例说明电解质溶液的pH值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八、电解质的导电性质(续)8.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验(15分钟)a. 演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实验b.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理c.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与电解质类型的关系九、电解质的应用9. 电解质在工业中的应用(15分钟)a. 讲解电解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如电解槽、电镀等b. 分析电解质在工业应用中的作用及重要性c. 引导学生思考电解质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潜力十、巩固与拓展10. 电解质综合练习与讨论(15分钟)a. 设计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b. 分析答案,解答学生的疑问c.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电解质知识的学习心得与应用案例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解质电离平衡、pH值和导电性质的理解程度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电解质溶液导电实验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3. 练习题及答案: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及答案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电解质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建议:1. 通过图解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离平衡的概念和动态变化2. 结合实际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质的重要性3. 在练习和讨论中,加强学生对电解质知识的巩固和拓展4. 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电解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十一、电解质的溶解度与平衡常数1. 溶解度与平衡常数的概念(15分钟)a. 讲解电解质溶解度与平衡常数的概念b. 介绍溶解度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c. 举例说明溶解度与平衡常数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5分钟)a. 分析影响电解质溶解度的因素,如温度、压力、溶剂等b. 讲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规律c. 探讨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及应用十二、电解质的反应3. 电解质之间的反应(15分钟)a. 讲解电解质之间反应的类型及特点b. 分析电解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 举例说明电解质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4. 电解质的酸碱反应(15分钟)a. 介绍电解质酸碱反应的基本原理b. 讲解电解质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判断准则c. 分析电解质酸碱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十三、电解质的沉淀反应5. 电解质沉淀反应(15分钟)a. 讲解电解质沉淀反应的原理及条件b. 分析电解质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及判断准则c. 举例说明电解质沉淀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十四、电解质的应用案例分析6. 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5分钟)a. 分析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食盐、醋等b. 引导学生思考电解质在生活中应用的原理及作用c. 探讨电解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及意义7. 电解质在工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5分钟)a. 分析电解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如电解铝、氯碱工业等b. 引导学生思考电解质在工业应用中的原理及作用c. 探讨电解质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及意义十五、总结与评价8. 总结电解质的主要概念、性质及应用(15分钟)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解质的主要概念、性质及应用b. 强调电解质知识在化学学科及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c.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深入研究电解质的更多内容9. 评价与反馈(15分钟)a. 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及收获b.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c. 教师评价: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教学建议:1.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及重要性2. 在电解质反应、沉淀反应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原理及实际应用3. 在总结与评价环节,强调电解质知识在化学学科及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深入研究电解质的更多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电解质的概念与分类、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电解质的导电性质、溶解度与平衡常数、电解质的反应和沉淀反应、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主题:电解质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现象;
3. 能够解释为什么电解质能够导电。

二、学习内容:
1. 电解质的概念
2.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现象
3. 电解质导电的原理
三、学习过程:
1. 学习电解质的概念和特点
- 介绍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
- 讲解电解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学习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现象
- 解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化现象;
- 演示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反应,并观察离子的形成。

3. 学习电解质导电的原理
- 讲解电解质导电的基本原理;
- 进行实验验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性质。

四、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电解质导电实验
实验目的:验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原理。

实验仪器:导电仪、电解质溶液。

实验步骤:
1. 准备电解质溶液和导电仪;
2. 将导电仪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 测量导电仪的导电性能;
4. 重复实验,验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特性。

五、课堂讨论:
1. 能否用举例说明电解质的种类?
2. 为什么电解质可以导电?
3.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反应有哪些?
六、作业布置:
1. 订正课堂笔记,理解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2.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研究电解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撰写一篇小论文。

七、教学反馈:
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强化教学和辅导,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解质的概念,掌握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2. 让学生掌握电解质的电离条件,理解电离程度的含义。

3. 让学生了解电解质的性质,如导电性、酸碱性等。

4. 培养学生运用电解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解质的概念与判断方法2. 电解质的电离条件与电离程度3. 电解质的性质与应用4. 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5.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电解质的概念与判断方法2. 电解质的电离条件与电离程度3. 电解质的性质与应用4. 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5.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解质的知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电解质的性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利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解质的现象。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电解质的概念与判断方法2. 第二课时:电解质的电离条件与电离程度3. 第三课时:电解质的性质与应用4. 第四课时: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5. 第五课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六、教学内容6. 电解质溶液的稀释与浓缩a. 电解质溶液稀释的概念与方法b. 电解质溶液浓缩的原理与方法7. 电解质溶液的中和反应a. 中和反应的定义与特征b.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方法c. 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八、电解质溶液的沉淀反应a. 沉淀反应的概念与条件b. 电解质溶液中常见沉淀反应的类型c. 沉淀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九、电解质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a.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特征b. 电解质溶液中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c. 电解质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d.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十、电解质溶液的应用实例a. 电解质溶液在工业中的应用b. 电解质溶液在医药中的应用c. 电解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6. 电解质溶液的稀释与浓缩a. 电解质溶液稀释的概念与方法b. 电解质溶液浓缩的原理与方法7. 电解质溶液的中和反应a. 中和反应的定义与特征b.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方法八、电解质溶液的沉淀反应a. 沉淀反应的概念与条件b. 电解质溶液中常见沉淀反应的类型九、电解质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a.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特征b. 电解质溶液中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c. 电解质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十、电解质溶液的应用实例a. 电解质溶液在工业中的应用b. 电解质溶液在医药中的应用c. 电解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八、教学方法6. 电解质溶液的稀释与浓缩a. 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电解质溶液的稀释与浓缩过程b. 利用数学计算方法讲解电解质溶液稀释与浓缩的计算7. 电解质溶液的中和反应a. 通过实验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b. 利用滴定实验讲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方法八、电解质溶液的沉淀反应a. 通过实验演示电解质溶液中沉淀的形成过程b. 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讲解电解质溶液中常见沉淀反应的类型九、电解质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a. 通过实验演示电解质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b. 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讲解电解质溶液中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c. 通过实例分析电解质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十、电解质溶液的应用实例a. 通过实例分析电解质溶液在工业中的应用b. 通过实例分析电解质溶液在医药中的应用c. 通过实例分析电解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九、教学安排6. 电解质溶液的稀释与浓缩a. 第五课时:电解质溶液的稀释概念与方法b. 第六课时:电解质溶液的浓缩原理与方法7. 电解质溶液的中和反应a. 第七课时:中和反应的定义与特征b. 第八课时: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方法8. 电解质溶液的沉淀反应a. 第九课时:沉淀反应的概念与条件b. 第十课时:电解质溶液中常见沉淀反应的类型9. 电解质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a. 第十一年级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特征b. 第十二年级课时:电解质溶液中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c. 第十三年级课时:电解质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与实例10. 电解质溶液的应用实例a. 第十四年级课时:电解质溶液在工业中的应用实例b. 第十五年级课时:电解质溶液在医药中的应用实例c. 第十六年级课时:电解质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重点和难点解析六、电解质溶液的稀释与浓缩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讲解电解质溶液稀释与浓缩的基本概念,以及实际操作方法。

高中常见电解质

高中常见电解质

高中常见电解质1. 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是指能够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

它们在水溶液中会分解成带电的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质。

电解质的分解过程称为电离。

2. 电解质的分类电解质可以分为两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1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物质,能够产生大量的离子。

常见的强电解质包括:•酸: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碱: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盐:如氯化钠(NaCl)、硝酸铵(NH4NO3)等。

2.2 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部分电离的物质,产生的离子数量较少。

常见的弱电解质包括:•部分电离的酸:如乙酸(CH3COOH)、碳酸(H2CO3)等;•部分电离的碱:如氨水(NH3·H2O)等。

3. 高中常见电解质3.1 酸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味的强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硫酸(H2SO4):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强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硝酸(HNO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强酸,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醋酸(CH3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呈醋味,属于弱酸。

3.2 碱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无色晶体,易吸湿,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钾(KOH):是一种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氨水(NH3·H2O):是一种无色气味刺激的液体,是弱碱。

3.3 盐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高中化学中常见的盐有:•氯化钠(NaCl):是一种无色结晶,是食盐的主要成分;•碳酸钠(Na2CO3):是一种无色结晶,常用于软化水和制备碱性溶液;•硝酸铵(NH4NO3):是一种无色结晶,常用作氮肥。

4. 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4.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电解质重要的特性之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电解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电解质的分类和性质;
3. 能够解释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的过程;
4. 能够应用电解质知识解释电解质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电解质的定义和特点;
2. 电解质的分类和性质;
3. 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的过程。

教学难点:
1. 电解质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2. 教具:投影仪、电解槽、示波器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解质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电解质的特点和作用。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1. 讲解电解质的定义和特点;
2. 介绍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的过程;
3. 分类和性质。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1. 利用电解槽演示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的过程;
2. 通过示波器显示电解质在电解质溶液中产生的导电性。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1. 练习电解质的分类和性质;
2. 分组讨论电解质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五、总结归纳(5分钟)
总结电解质的概念和性质,并强调电解质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和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深入了解电解质在实际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了解了电解质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电解质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继续探究电解质的应用领域。

电解质教案

电解质教案

电解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电解质的离子化过程;3.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4.掌握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电解质浓度的关系;5.理解电解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电解质的定义和分类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根据电离程度的不同,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如乙酸、碳酸氢钠等。

2. 电解质的离子化过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化过程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NaCl(s) → Na+(aq) + Cl-(aq)其中,NaCl(s)表示固态的氯化钠,Na+(aq)和Cl-(aq)分别表示水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3.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可以用以下方程式表示:Kc = [A+] × [B-] / [AB]其中,Kc表示电离常数,[A+]和[B-]分别表示水溶液中的A离子和B离子的浓度,[AB]表示水溶液中的AB化合物的浓度。

4.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电解质浓度的关系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成正比,即电解质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

这是因为电解质浓度越高,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也越多,电离的程度也越大,从而导致电导率的增加。

5. 电解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电解质在生物体内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钠离子和氯离子是维持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离子,钾离子则是维持神经和肌肉功能的重要离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环节,教师将通过PPT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电解质的定义、分类、离子化过程、电离平衡、电导率和浓度的关系以及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等内容。

在实验环节,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电解质浓度与电导率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解质浓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备课参考 电解质

高中化学备课参考 电解质

写电离方程式,后再写离子方程式,如若比较熟练以后可省去书写电离方程式一步,直接由 电离出的有效反应离子符号书写电离方程式。
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溶液中的离子间发生有效碰撞后,有难电离物(水) 或难溶物或易挥发物生成——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OH(aq)+HCl(aq):H++OH-=H2O; NaOH(aq)+CuSO4(aq):2OH-+Cu2+=Cu(OH)2↓ Na2CO3(aq)+HCl(aq):2H++CO32-= H2O +CO2↑ 3. 酸、碱、盐在离子方程式中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 ①化学物质能否拆开写成离子符号由其在水溶液中主要存在形态所决定,即是离子为主 还是以分子或沉淀为主;②酸、碱、盐溶解性表中的常见酸、碱、盐分子式书写及分类知识;③ 表中四种常见酸的强弱分类及“强”、“弱”二字基本含义解释;④表中碱的强、弱及溶解性规 律;⑤表中三种含氧酸盐及氯化物的溶解性规律及钠盐、钾盐、铵盐的溶解性规律;⑥单质 及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的书写规定。
第 2 节 电解质
要点精讲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 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 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 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 NaCl 晶体虽含 Na+ 、 Cl-,但不能自由移动而不能导电,若将 NaCl 晶体溶于水,形成 NaCl 溶液后,原来 NaCl 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 个过程就叫做电离,NaCl 晶体中有离子而不自由移动,而当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后, 离解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 像酸、碱、盐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从化学的另一分类角度 讲又叫做电解质。 非电解质是以典型的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不发生电离反应。 2.酸、碱、盐是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硫酸与 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的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 Ba(OH)2溶液 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 H+、SO42- 、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 自由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溶液由红变紫,即溶液酸性减弱,证明 H+和 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 Ba2+与 SO42-结合生成的 BaSO4沉淀→稀 硫酸与 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 H+、SO42- 、Ba2+、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难 电离物)和 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NaOH 溶液与 CuSO4溶液的反应实质是 OH-与 Cu2+结合生成 Cu(OH)2沉淀;本质特点 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溶物。NaOH 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 H+与 OH-结合生成难 电离的水。Na2CO3和盐酸溶液反应的实质是 CO32-与 H+结合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为 H2O 和 CO2气体。 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即反应有离子参加,在化学上我们把有离子 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它有相应的化学书写方式,即 离子方程式。 2. 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顾名思义,离子方程式就是为真实地反 映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实质,而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生成物条件是有难溶物生成或有水生成或有挥发性的气 体生成;然后提供问题解决所需的方法策略——从酸、碱、盐电离的角度入手分析两溶液中 所含的微粒类型,再对照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哪些离子的碰撞结合有 效,后用发生有效碰撞的离子符号及有效碰撞结合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即为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许多相同的地方。①要符合反应事实,没 参加反应的离子及不是难溶物、难电离物(水)、易挥发物(气体)不应当出现在离子方程 式中②要符合质量守恒关系③要符合电荷守恒原则。刚开始学习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时候可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电解质
要点精讲
一、电解质的电离
1.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受原子核的引力作用较小,容易失去而成为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当金属导线接上电源以后,在电场的作用下,金属内部中带负电的电子由自由移动改为定向移动,电流便形成了,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金属能够导电除了外加电场的外部因素外,其金属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有带负电的自由移动的电子。

NaCl晶体虽含Na+ 、Cl-,但不能自由移动而不能导电,若将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NaCl溶液后,原来NaCl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NaCl晶体中有离子而不自由移动,而当其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熔化后,离解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就叫做电离。

像酸、碱、盐这些化合物,因其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导电,从化学的另一分类角度讲又叫做电解质。

非电解质是以典型的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不发生电离反应。

2.酸、碱、盐是电解质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的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溶液由红变紫,即溶液酸性减弱,证明H+和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Ba2+与SO42-结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SO42-、Ba2+、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难电离物)和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NaOH溶液与CuSO4溶液的反应实质是OH-与Cu2+结合生成Cu(OH)2沉淀;本质特点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溶物。

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

Na2CO3和盐酸溶液反应的实质是CO32-与 H+结合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为H2O和CO2气体。

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即反应有离子参加,在化学上我们把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它有相应的化学书写方式,即离子方程式。

2. 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顾名思义,离子方程式就是为真实地反映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实质,而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生成物条件是有难溶物生成或有水生成或有挥发性的气体生成;然后提供问题解决所需的方法策略——从酸、碱、盐电离的角度入手分析两溶液中所含的微粒类型,再对照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哪些离子的碰撞结合有效,后用发生有效碰撞的离子符号及有效碰撞结合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即为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①要符合反应事实,没参加反应的离子及不是难溶物、难电离物(水)、易挥发物(气体)不应当出现在离子方程式中②要符合质量守恒关系③要符合电荷守恒原则。

刚开始学习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时候可先
写电离方程式,后再写离子方程式,如若比较熟练以后可省去书写电离方程式一步,直接由电离出的有效反应离子符号书写电离方程式。

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溶液中的离子间发生有效碰撞后,有难电离物(水)或难溶物或易挥发物生成——酸、碱、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OH(aq)+HCl(aq):H++OH-=H2O;
NaOH(aq)+CuSO4(aq):2OH-+Cu2+=Cu(OH)2↓
Na2CO3(aq)+HCl(aq):2H++CO32-= H2O +CO2↑
3. 酸、碱、盐在离子方程式中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
①化学物质能否拆开写成离子符号由其在水溶液中主要存在形态所决定,即是离子为主还是以分子或沉淀为主;②酸、碱、盐溶解性表中的常见酸、碱、盐分子式书写及分类知识;③表中四种常见酸的强弱分类及“强”、“弱”二字基本含义解释;④表中碱的强、弱及溶解性规律;⑤表中三种含氧酸盐及氯化物的溶解性规律及钠盐、钾盐、铵盐的溶解性规律;⑥单质及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的书写规定。

相关链接
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

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

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因此,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典型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强电解质一定是易溶化合物,弱电解质一定是难溶化合物
C.SO3溶于水后水溶液导电性很强,所以SO3是强电解质
D.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在熔化状态下一般不导电
【答案】D
【解析】HCl、HNO3、H2SO4均为共价化合物,它们均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A项不正确;BaSO4、CaCO3等一些难溶盐,但它们在水中溶解的部分能全部电离,它们均为强电解质,醋酸铅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但极难电离,它是一种弱电解质,B项不正确;SO3本身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SO3属于非电解质,C项不正确。

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Al2(SO4)3===2Al3++3SO2-4
B.HF H++F-
C.HI H++I-
D.Cu(OH)2Cu2++2OH-
【答案】C
【解析】HI是一元强酸,电离方程式应为HI===H++I-。

高考案例
1.(2011年江苏卷)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2-4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2-3、NO-3
【答案】C
【解析】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AlO-2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pH=12的溶液显碱性,所给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显强碱性或强酸性,若溶液显强碱性,所给离子能大量共存,若溶液显强酸性,CO2-3不能大量共存。

2.(2011年上海卷)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双选)()
A.Fe2++SO2-4+Ba2++2OH-===BaSO4↓+Fe(OH)2↓
B.NH+4+Fe3++2SO2-4+2Ba2++4OH-===2BaSO4↓+Fe(OH)3↓+NH3·H2O
C.2Fe3++3SO2-4+3Ba2++6OH-===3BaSO4↓+2Fe(OH)3↓
D.3NH+4+Fe3++3SO2-4+3Ba2++6OH-===3BaSO4↓+Fe(OH)3↓+3NH3·H2O
【答案】BC
【解析】复盐NH4Fe(SO4)2中Fe的化合价是+3价,因此选项A不正确;又因为NH4Fe(SO4)2还可以形成(NH4)2SO4·Fe2(SO4)3的形式,因此当Ba(OH)2不足时选项C也有可能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