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新构造活动与环境地质效应_欧春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等厚度的第四纪沉积物。此阶段亦有差异性升降 , 希杂洛玛河、 大沙河、 流沙河、 托纳木藏布等河流以 及各湖泊地区不断沉降, 形成辫状河道和内生蛇曲 河道、 湖级阶地以及沼泽、 盐碱地等。
2 新构造的形态特征
2 . 1 褶皱 羌塘盆地新生代褶皱并不十分发育, 呈宽缓短 轴类型, 主要分布在双湖 龙木错构造岩带北缘及北 羌塘陆块南部 , 向北逐渐减少。具有以下特点: ! 褶 皱轴向以 E - W 向为主, 极少数为 N - S 向。 ∀ 规 模一般较小, 一般宽约 2~ 3km, 长约 3~ 6km, 个别长 大于 10km。形态呈宽缓短轴褶皱 , 两翼产状很缓 , 轴面直立、 转折端宽缓圆滑; # 靠近断裂附近的褶皱 两翼地层产状较陡, 倾角大于 40∃ , 反映局部的近 N - S 向强烈挤压。 2 . 2 断层 羌塘盆地新生代断层十分发育 , 但规模不大 , 多 数属继承性断层, 新生代晚期以来的成生断层较少。 新生代断层控制着新生代以来的地貌、 沉积物厚度、 岩性、 岩相等, 还控制着水系发育及地震分布。伴随 断层活动常出现串珠分布的 湖泊和线型展布 的泉 眼、 阶地以及山前断崖。新生代断层可分为继承性 断层、 成生断层和遥感解译的南北向断层。根据谭 钦银等 ( 1999) 研究

笔者通过对羌塘盆地双湖至江爱达日那地区新 生界的调查研究, 认为羌塘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可划 分为 3 个阶段 ( 图 1 , 表 1) 。 1 . 1 古近纪风化夷平阶段 在古近纪的伸展作用和差异性夷平、 剥蚀作用 过程中羌塘盆地中生界褶皱基底接收了河流相的砂 砾岩沉积。 随着地壳伸展和夷平过程的进行 , 形成
F ig . 1
Si m plified geo log ica lm ap o f the study area
1= H o locene a lluv ia l fluv ia l sand and grave ; l 2= P le istocene eo lian loess and sand ; 3= sandstone and g ravtl bear ing sandstone in tercalated w ith gypsum, h igh potassium ca lc alka line vo lcan ic rocks in the upper pa rt o f the Shipmgd ing For m a tion Suonahu F or ma tion; 4= h igh po tassium calc a lkaline volcan ic ro cks and basic vo lcanic rocks in the Shipingding Fo r m ation; 5= calc a lkaline and alka line vo lcan ic rocks in the Yu linshan Fo r ma tion ; 6= Lacustrine sandstone and shale , purp lish red s ilty mudstone , ca lc a lka line and alka line vo lcan ic rocks in the Y ulinshan Fo r ma tion ; 7 = M esozo ic strata ; 8= gran ite ; 9= m easured fault ; 10 = interpreta ted fault ; 11= angu lar unconfor m ity ; 12= spr ing ; 13= g lac ie r
新 生 界
新近系 中新统 ( N 1 ) 渐新统 ( E 3 ) 古近系 始新统 ( E 2 ) 古新统 ( E 1 )
中生界褶皱基底
该时期 , 在南北向挤压下, 羌塘盆地侏罗系及以 下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变形。背斜形成高山 , 遭受剥 蚀。向斜形成山间盆地 , 接受了一套以康托组为代 表的干旱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河湖相磨拉石沉积。磨 拉石盆地受近 EW 向和 NWW 向正断层控制。该套 沉积在北羌塘拗陷西部的黑虎岭地区厚逾 670m, 在 中部 的 吐 错 和 北 部 的 乌 兰 乌 拉 湖 地 区 厚 度 逾 1200m。在中央隆起带 , 该时期的沉降幅度亦较大 , 丁固地区厚度逾 5500m, 双湖地区近 1600m。在南羌 塘拗陷 , 昂达尔错一带厚达 1200m, 兹格塘错地区厚 度逾 1700m。随着剥蚀作用和 堆积作用不断进行 , 崎岖地貌逐渐被夷平。中新世末, 高原地貌雏形基 本形成 , 此时海拔高度估计约 2000m 。 1 . 3 高原整体隆升阶段 上新世至今 , 羌塘地块以缓慢均匀的整体抬升 为主, 伴有微弱的差异升降。 上新世以来 , 青藏高原地区陆内俯冲作用强烈 , 造成该区广泛的地壳加厚。此种地质作用不仅使整 个青藏高原由海拔 1000m 左右快速隆升到 5000m以 上 , 而且形成了以石坪顶组为代表的巨厚的高钾火 山岩系。与此同时, 包括羌塘盆地在内的整个青藏 高原地区, 总体上表现为南北向挤压、 东西向伸展的 地球动力背景。在造成先期近 EW NWW 向断裂再 度复活的同时, 不仅形成了一 系列 NE NW 向共扼 走滑断裂系和相伴的拉分盆地, 而且使早期的南北 向压扭性断层表现为正断层活动性, 形成了一系列 地堑构造并接受了巨厚的第四纪沉积。 中更新世 全新世为频繁的新构造活动振荡阶 段。该阶段区内新构造活动相对活跃, 以剧烈的上 升为主 , 形成多级河流和湖泊阶地 , 第四系堆积少。 河流三、 四级为剥蚀阶地, 仅在一、 二级阶地上有不
[ 9]
, 断层走向分为 E - W 向、 N-
S 向、 N - W 向和 N - E 向四组, E - W 向断裂为逆 冲断裂, N - E 向断裂以左行走滑性质为 主, N - W 向断裂以右行走滑为主。根据断层分布特点可以判 断应力场为 N- S 向挤压。 2 . 3 断陷盆地 新生代以来, 尤其是始新世 渐新世期间, 区内

主要岩性、 岩相 冲积、 洪积、 湖泊、 冰川、 沼泽 , 等等
构造阶段
整体隆升 石坪顶组 ; 唢呐湖组 康托组 松西组 鱼鳞山组 纳丁错组 ; 祖尔肯乌拉山组 雅西错组 牛堡组 欧利组 双湖组 沱沱河组 湖相粗 细碎屑岩、 泥岩 夹淡水 灰岩、 石膏 层 ; 上 部高 钾钙 碱性火山岩 河湖相粗 细碎屑岩和石膏为主 , 局部夹基性火山岩 湖相砂页岩夹泥晶灰岩、 紫红色 粉砂质 泥岩 ; 钙碱性 和碱 性火山岩剥蚀夷平 底部河流相砂砾岩不整合在中生界上 , 其上为湖 相杂色泥 质粉砂岩、 泥岩、 夹膏盐及泥灰岩 剥蚀夷平 挤压褶皱
2009 年 ( 3)
羌塘盆地新构造活动与环境地 质效应
91
图 1 研究区地质简图
1 . 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石 ; 2. 更新统风成黄土层 , 砂土层 ; 3. 唢呐湖组砂岩 , 含砾砂岩夹石膏层 , 上部为高钾钙碱性火山岩 ; 4. 石坪顶组高钾碱 性火山岩 , 基性火山岩 ; 5 . 鱼鳞山组钙碱性 /碱性火山岩 ; 6. 鱼鳞山组 /纳丁错组湖相砂页岩 , 紫红色粉砂质泥岩 , 钙碱性和碱性火山岩 ; 7 .中 生代地层 ; 8 . 花岗岩 ; 9 . 实测断层 ; 10 . 遥感解译断层 ; 11. 角度不整合 ; 12. 泉 ; 13 . 冰川
第 29 卷 第 3 期 2009年 9 月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Sed i m enta ry G eo logy and T ethyan G eo logy
Vo. l 29 N o . 3 Sept . 2009
文章编号 : 1009 3850( 2009) 03 0090 05
羌塘盆地新构造活动与环境地质效应
[ 7, 8]
:
( 1) 早古生代至泥盆纪为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碳酸 盐岩、 细碎屑岩沉积阶段 ; ( 2)石炭 二叠纪为陆 缘裂陷和海盆发育阶段, 三叠纪曾短暂暴露; ( 3) 侏 罗纪发生强烈的盆地拗陷和广泛的海侵 , 沉积了巨 厚的海相侏罗系
[ 2]
; ( 4) 侏罗纪末期至早白垩世开
始 , 羌塘盆地开始隆升 , 至晚白垩世全部成陆 , 进入 [ 2~ 4] 暴露剥蚀阶段 。 新构造运动与羌塘盆地的环境地质效应和油气 资源保存息息相关。本文以黑虎岭、 多格错仁、 江爱 达日那、 吐错四幅 1 25 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 2005) , 探讨羌塘盆地新构 造运动的环境地质效应。
wenku.baidu.com
以湖泊相细碎屑岩为主的沉积物, 并伴随伸展期的 钙碱性和碱性火山岩喷溢。始新世末期 , 随着印度 与欧亚板块全面碰撞 , 在羌塘盆地内发生盆地反转 , 古老的深大断裂再度转换为逆冲断层, 沿断裂带中 酸性岩浆岩侵位。此次构造运动使始新统普遍轻微 褶皱。 这一阶段是区内第一级夷平面形成阶段。这一
时期为干旱气候, 环境。 渐新世末 中新世初 , 研究区发生了剧烈的差 异性升降运动 , 肢解了原来的准夷平面 , 部分地段上 升形成低山区和丘陵区 , 部分地段下降形成坳陷区。 第一级夷平面坳陷区形成第一级埋藏夷平面。中高 山丘陵遭受强烈剥蚀, 构成康托组的物源区。 1 . 2 中新世强烈挤压、 褶皱阶段
92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表 1 羌塘盆地新生 界地层和构造阶段划分 Table 1 D ivision of th e Cen ozoic strata and tecton ic phases in th e Q iangtang Basin
( 3)

系 第四系
统 全新统 ( Q h ) 更新统 ( Q p ) 上新统 ( N 2 )
欧春生 , 耿全如 , 朱同兴 , 彭智敏 , 李奋其
(1 . 甘肃省地勘局 第三地质矿产勘察院, 甘肃 兰州 成都 610082)
1 2 2 2 2
7300502 ; 2 .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四川
摘要 : 本文将羌塘盆地新生代构造运动划分为 三个阶 段 : 古近纪 为剥蚀、 夷平 和地壳 加厚阶 段 ; 中 新世为 强烈挤 压、 褶皱阶段 ; 上新世 关 键 全新世为高原缓慢整体抬 升阶段。 羌塘盆地 的环境 变迁和 地质灾 害与新 生代构 造活动密 切相 关。本区的强烈隆起、 半荒漠化、 沙 尘暴、 山洪、 泥石流、 冰川崩塌和雪崩、 地震等均受新构造活动控制。 词 : 羌塘盆地 ; 新 构造活动 ; 环境地质 ; 地质灾害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P 542
究。南征兵和李永铁 ( 2008) 认为喜马拉 雅运动对 羌塘地块的构造形态、 构造线走 向具有重要影响。 新生界在地堑、 拉分盆地中堆积, 新构造对羌塘油气 [ 5] 盆地有较大程度的改造 。孟艳宁等 ( 2008) 用平 衡剖面法统计羌塘盆地中新生代地层褶皱收缩量 , 认为自陆 陆碰撞以来 , 其吸收了 429~ 500km的南北 向缩短, 褶皱收缩量的时空分布与高原各阶段的隆 [ 6] 升演化相协调 。李亚 林等 ( 2001) 对双 湖地堑的 研究表明 , 羌塘地体新构造表现为东西向伸展, 并产 生 NE 向至 NNE 向正断层和地堑构造。正断层活 动始于上新世 , 地堑形成于 14~ 8M a之间 , 是高原南 北向强烈挤压缩短之后, 在深部热动力作用下快速 隆升的结果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 南北分别以班公 湖 怒江缝合带和可可西里 金沙江缝合带 为界, 东 西长约 1200k m, 南北最宽 760km, 面积约 59 . 70km , 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 1 / 4 。羌塘盆地经历了 4 个重 要的地质演化 阶段, 形成了现 今的高原 地貌
[ 1] [ 1~ 3] 2
1 新构造运动阶段
前人对羌塘盆地 的新构造运动作 过有益的研
收稿日期 : 2009 04 15; 改回日期 : 2009 06 04 作者简介 : 欧春生 ( 1958 ), 男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 E m a i: l ouchsh58 @ yahoo . co m. cn 资助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0773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