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法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练习五(教材第46-47页第1-5题)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一、复习口算卡片练习: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二、进行练习1、第1题。
(1)课件依次出示第1题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
(2)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3)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
2、第2题。
(1)课件出示第2题图,引导学生弄懂题目的意思。
提问:怎样可以知道小鸡的家在哪里呢?让学生理解:先要算出小鸡口衔的算式的得数,再把这些算式与相应的房子连起来。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集体反馈,课件进行演示。
3、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写出结果。
(2)比较,说说每组中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重点体会:一个数加0和一个数减0都得原来的数。
第二组重点体会:看清运算符号并认真计算的重要性。
第三组重点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得数不变。
4、第4题。
(1)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
(2)教师示范提问:有三个小朋友在跳绳,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3)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后进行交流。
(4)根据图上画的,你还能提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5)学习第二幅主题图。
可以直接让学生提问。
5、第5题。
让学生先在书上描一描,并写出结果。
再在写字本上独立写一写。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定义和性质2. 减法的运算规则3. 减法的运算性质4. 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减法的运算性质。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减法运算性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实例和练习题3. 小组合作学习资料一、减法的定义和性质1.1 减法的定义1.2 减法的性质二、减法的运算规则2.1 减法的基本规则2.2 减法的运算顺序三、减法的运算性质3.1 减法的运算性质3.2 减法的运算性质的证明四、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问题4.1 运用减法运算性质简化计算4.2 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五、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应用5.1 减法运算性质在数学问题中的应用5.2 减法运算性质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六、减法的运算性质的拓展与深化6.1 减法运算性质的拓展6.2 减法运算性质的深化七、减法运算性质的练习与巩固7.1 减法运算性质的练习题7.2 减法运算性质的巩固练习八、减法运算性质在数列中的应用8.1 数列与减法运算性质的关系8.2 减法运算性质在数列中的应用九、减法运算性质在函数中的应用9.1 减法运算性质与函数的关系9.2 减法运算性质在函数中的应用十、减法运算性质在几何中的应用10.1 减法运算性质与几何的关系10.2 减法运算性质在几何中的应用十一、减法运算性质在概率中的应用11.1 减法运算性质与概率的关系11.2 减法运算性质在概率中的应用十二、减法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2.1 减法运算性质与实际问题的关系12.2 减法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十三、减法运算性质的总结与提高13.1 减法运算性质的总结13.2 减法运算性质的提高与拓展十四、减法运算性质的复习与检测14.1 减法运算性质的复习题14.2 减法运算性质的检测与评价十五、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应用与拓展15.1 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应用15.2 减法运算性质的拓展与研究六、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证明6.1 减法运算性质的逻辑推理6.2 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证明七、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应用7.1 减法运算性质在数学问题求解中的应用7.2 减法运算性质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八、减法运算性质的科技应用8.1 减法运算性质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8.2 减法运算性质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九、减法运算性质的跨学科应用9.1 减法运算性质在物理学中的应用9.2 减法运算性质在其他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十、减法运算性质的人文应用10.1 减法运算性质在语言学中的应用10.2 减法运算性质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十一、减法运算性质的逻辑推理训练11.1 减法运算性质的逻辑推理方法11.2 减法运算性质的逻辑推理练习十二、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建模12.1 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建模方法12.2 减法运算性质的数学建模案例分析十三、减法运算性质的算法设计13.1 减法运算性质的算法设计原则13.2 减法运算性质的算法设计实例十四、减法运算性质的软件实现14.1 减法运算性质的软件实现方法14.2 减法运算性质的软件实现案例十五、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实践15.1 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实践项目15.2 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实践成果展示与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1. 减法的定义和性质: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是学习减法运算性质的基础。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设计第一章:减法的定义与性质1.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表示已知两个数相加的结果,求其中一个加数。
1.2 减法的性质:性质1:a b c = a (b + c)性质2:a b = b a性质3:a (b + c) = (a b) c第二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2.1 减法的运算规则: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需要将减数与被减数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减。
2.2 借位规则:当被减数的某一位小于减数的对应位时,需要从高位借位。
第三章:减法的运算技巧3.1 交换减数和被减数的位置: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如果减数和被减数的位置不同,可以先交换它们的位置,使得运算更加简便。
3.2 分解减数:将减数分解成多个数的和,分别进行减法运算。
第四章: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应用4.1 性质1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性质1将复杂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4.2 性质2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性质2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4.3 性质3的应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性质3将复杂的减法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减法运算。
第五章:减法运算性质的综合应用5.1 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算性质,使得计算更加简便。
5.2 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利用减法的运算性质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从而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法。
第六章:减法的运算性质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6.1 利用减法性质1进行证明:介绍如何在数学证明中利用减法性质1简化计算过程,证明数学定理或公式。
6.2 利用减法性质2进行证明:解释减法性质2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展示如何利用该性质进行证明。
6.3 利用减法性质3进行证明:举例说明减法性质3在数学证明中的使用,解释其简化证明过程的效果。
第七章:减法的运算性质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7.1 利用减法性质1解题: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在数学竞赛中利用减法性质1解决复杂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减法的性质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减法的性质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减法的性质”,这是小学数学课程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部分。
学生将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并能够应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性质,掌握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1. 减法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减法运算中“借位”的概念和操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教材。
2. 黑板和粉笔。
3. 减法运算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减法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减法的性质讲解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包括“减法的性质”和“借位”的概念。
3.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减法运算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的性质。
4. 学生练习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和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减法的性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 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
3. 借位的概念:当某一位的被减数小于减数时,需要向高位借位。
作业设计1. 减法运算练习题。
2. 一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减法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实例的演示和学生的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性质。
通过课后作业的反馈,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减法的性质,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借位”的概念掌握不够牢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性质。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难点中的“借位”概念和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减法运算中的“借位”概念是一个常见的难点,尤其是对于初次接触减法运算的学生来说。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2)说出简便计算的理由。
2.补充练习。
536-68-32 347+216-47 623-129-71 765-236-164
学生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最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什么?你特别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生2:我们先算出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套,
58+42=100(套),再算还剩多少套,
250-100=150(套)。
小组讨论交流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学生归纳得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
生举例验证。
4个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板书)
再次追问:如果我们用字母表示这个算式,又该怎么表示呢?引出:
a-b-c=a-(b+c)
请你举例验证这个运算律是否正确。
师介绍减法的性质。
2.运用。
完成书上第33页的算一算
小组交流算法:
学生1:先算第1周卖了58套后剩下多少套?
250-58=192(套),再算第2周卖了42套后还剩多少套,192-42=150(套)。
这个月一共进了250套服装,第1周卖了58套,第2周卖了42套。
(1)提问:要求还剩多少套服装应该怎样列式?请独立列式计算。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3)汇报算法:抽2~3个小组汇报,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50-58-42
=192-42
=150(套)
250-(58+42)
教师活动
减法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减法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一、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了解减法的性质,–减法的交换律:a-b = b-a–减法的结合律:(a-b)-c = a-(b+c)–减法的分配律:a-(b+c) = (a-b)-(a-c)•能够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减法的运算方法。
•减法的性质。
教学难点•减法的性质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导入新知识。
•给学生举例,概括减法规律。
•给学生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性质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都学过加法了吗?那么,减法是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表达,引导学生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减法的性质引导学生看下面的式子:•6-3 = 3•3-6 = -3让学生分析上述式子,探究减法的交换律:•a-b = b-a再看下面的式子:•(5-3)-2 = 0•5-(3+2) = 0让学生分析上述式子,探究减法的结合律:•(a-b)-c = a-(b+c)再看下面的式子:•10-(4+2) = 4•(10-4)-(10-2) = 4让学生分析上述式子,探究减法的分配律:•a-(b+c) = (a-b)-(a-c)3. 练习•问题一:小明有10元钱,他买了一支笔芯5元,然后又花了3元买了糖果,那么,小明手上还剩下多少钱?•问题二:小红有5元钱,她又借了小明1元钱,请问小红手上有多少钱?•问题三:小刚有8元钱,他买了文具盒2元,买了4元钱的笔和2元钱的书,那么,他手上还剩多少钱?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运用减法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方法•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
•熟练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认识减法的性质,记住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尝试用减法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通过问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减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在课上参与互动。
数学教案:减法的性质
数学教案:减法的性质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减法的基本定义和表示法;•熟练运用减法的易错知识点;•理解减法的性质,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加减运算混合交换律。
二、教学重点•减法的基本定义和表示法;•减法易错知识点。
三、教学难点•减法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教学用PPT;•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1 学生热身通过拓展学生口算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加法知识,巩固加法求和的概念。
提问:“请你们算一下3+5、6+2、8+4。
” 让学生出示自己算出的答案。
1.2 减法的概念定义减法:减法是求两个数的差的运算。
使用“-”表示。
例如:•10-3=7,10减去3得到7;•25-18=7,25减去18得到7。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减数必须小于被减数。
2. 注意事项2.1 减法易错知识点•被减数减去减数,所得差等于减数减去被减数所得数的相反数;•减数为0时,被减数减去0,等于它本身;•在减去一个小数时,需要把小数改为分数形式,再进行减法运算;•把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得到的差永远是0。
3. 减法的性质3.1 减法的交换律定义:减法的交换律是指,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a、b,都有a-b=b-a。
例如:15-9=6,可以写成9-15=-6.3.2 减法的结合律定义:减法的结合律是指,对于任意的三个实数a、b、c,都有(a-b)-c=a-(b+c)。
例如:(15-3)-5 = 7-5=2,而15-(3+5)=15-8=7,两个算法都是等价的,结果都是2。
3.3 加减运算混合交换律定义:加减运算混合交换律是指,对于任意的三个实数a、b、c,都有a-b+c=a+c-b。
例如:5-3+2 = 4,可以写成5+2-3=4。
4. 练习时间通过练习题形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4.1 练习题1.计算:29-11=? 29-20=? 32-15=?2.计算:-10-(-11)=? 5-(-7)=? -26-(-10)=?3.计算:4.5-1.5=? 7-2.333=?4.计算:100-100=?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减法的基本定义和表示法,以及减法的易错知识点。
减法性质除法性质教案
减法性质与除法性质教案第一章:减法性质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减法的基本概念: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资源教学PPT、黑板、练习题。
1.5 教学步骤1.5.1 导入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减法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意义。
1.5.2 讲解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解释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含义。
1.5.3 示例通过示例演示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1.5.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1.5.5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问题并解决。
第二章:除法性质概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除法的基本概念: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法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资源教学PPT、黑板、练习题。
2.5 教学步骤2.5.1 导入通过简单的例子引入除法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意义。
2.5.2 讲解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解释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含义。
2.5.3 示例通过示例演示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步骤,让学生观察和理解。
2.5.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2.5.5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问题并解决。
第三章:减法性质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减法性质的应用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减法性质的应用:求未知数、解方程、计算代数表达式。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速度。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定义及运算规则。
2. 减法的运算性质:a. a b c = a (b + c)b. a b = b + (-a)c. a a = 03. 减法的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减法的定义、运算规则及运算性质。
2. 运用例题演示法,展示减法运算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3. 开展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减法运算性质的运用。
4.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减法的定义及运算规则,引出减法的运算性质。
2. 讲解减法的运算性质:分别讲解性质a、b、c,并结合例题进行演示。
3. 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展示例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课后思考题,拓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3. 小组讨论的参与度,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减法运算性质。
2. 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引导和帮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结合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课后作业:a. 256 75 25b. 800 300 50c. 456 892.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模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例题及做一做,练习五第3、4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手里还剩下3个气球。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4个气球飞走1个蓝气球就是从4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2.学习减法算式(2)教师说明:从4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4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法)(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6页做一做,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1.P27学生独立操作,表述含义。
5-1 5-2 5-3 5-4(5-5 5-0)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2.独立完成27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看算式摆一摆。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速度。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定义: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得到差。
2. 减法的运算性质:(1)a b c = a (b + c)(2)a (b + c) = (a b) c(3)a b = b a 的逆运算,即减法具有交换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减法的运算性质的推导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减法的运算性质及其应用。
2. 利用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解决问题。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减法的运算性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运算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减法的定义和运算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举例说明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
4.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减法定义和运算性质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减法运算性质的理解。
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减法运算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计算折扣等。
2. 介绍减法运算性质在更高级数学领域的应用,如线性代数、微积分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反思教学评估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十、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练习和辅导。
3.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例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能用画图策略帮助理解数量关系,从而解决比多少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12-5 6+13 12+4[2.比多少。
小猫吃了18个,小猴吃了9个,谁吃得多?多几个?教师提示: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学例6。
1.出示例题。
指名读题。
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
[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你能把小华的分成两部分吗?(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和比小雪多的部分)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
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师:用什么方法计算?]5.请学生列式:12-7=4(朵)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6、想一想:小雪比小华少套几个?怎样解答?[小华和小雪套的圈相差几个?怎样解答?]7、小结:无论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还是求两个数相差几,都要用减法计算。
3.4《减法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4《减法的性质》(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讲的是3.4《减法的性质》。
这是一节四年级下册的数学课,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将会讲解教材中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是减法的性质。
我们会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性质。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们能够理解减法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它来解决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性质。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和一些练习题。
学生们需要准备好他们的数学书和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引入这个主题。
我会展示一个图片,上面有5个苹果,然后我拿走3个,问学生们还剩下几个。
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他们对减法性质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减法的性质的公式,并附上一些例子。
七、作业设计我会给学生们留下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在家里做。
这些题目会包括一些应用减法性质的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会通过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估他们是否理解了减法的性质。
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我会在下一节课中再次强调这个知识点。
对于那些已经理解了减法性质的学生,我会给他们一些更难的题目,来挑战他们的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必须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减法的性质。
这不仅仅是记住一个公式,而是要理解其背后的数学逻辑和意义。
因此,我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减法性质的应用,从而加深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在教学目标上,我不仅仅希望学生们能够记住减法的性质,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它。
因此,我设计的练习题将不仅仅是对性质的简单重复,而是包含了一些需要学生自己动脑筋、运用性质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在教学难点与重点上,我知道学生们可能会对如何将减法性质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感到困惑。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优秀教案第【1】篇〗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左手拿了几枝铅笔老师右手拿了几枝铅笔两只手合在一块儿是几枝铅笔[评析]:通过谈话式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用直观演示的教具,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如此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数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来思考加法问题。
如有的学生用点数法,有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直接得出了结果。
二、探究新知1、合作探究,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设疑: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表示把3枝铅笔和2枝铅笔合在一起是5枝铅笔呢请你们分小组商量商量。
汇报: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表示的(可能他们的办法很多,有摆铅笔的、有摆小棒的、也有摆圆片的、还有把算式写出来的。
)评价:小朋友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
(分别以小朋友的名字来命名。
)让学生评议哪一种方法最合理明确:3+2=5。
(板书到黑板上)。
理解:小朋友,符号“+”的名字叫加号,你知道“+”表示什么意思吗(通过同桌讨论明确是“合在一起”的意思。
)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2”呢把“3”和“2”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
“3+2=5”,它读作3加2等于5。
(学生跟着读两遍)2、自主学习,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用多媒体演示课本摆一摆中的3幅图,请小朋友们看图列出加法算式。
同桌之间交换检查并相互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一个数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对学生合理的方法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评析]: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另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
通过从学生摆小棒、摆圆片,写算式的活动中体现了学生思维策略的多样化。
教师的恰当点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与此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数学建模的培养。
减法的运算性质数学教案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设计:减法的运算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
2. 学生能运用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内容:
1. 减法的运算性质
- 结合律:a-b-c=a-(b+c)
- 交换律:a-b=b-a
- 分配律:a(b+c)=ab+ac
三、教学步骤:
1. 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减法的概念,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了3个,还剩多少?”引导学生用减法来解答。
2. 讲解新知:
教师通过具体的算式来讲解减法的运算性质,让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些性质。
3. 巩固练习: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对减法运算性质的理解。
4. 拓展应用: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减法运算性质去解决,如“一个小组有10人,其中7人去了图书馆,剩下的人去了实验室,问去实验室的有多少人?”以此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反应速度,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是否正确地使用了减法的运算性质。
2. 结果评价:通过作业和测试来检查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个运算性质理解不深,应及时补充解释或提供更多的实例帮助他们理解。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设计
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运算性质:a-b-c=a-(b+c);a-(b+c)=a-b-c2. 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的运算性质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减法的运算性质。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加法的运算性质,引发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的思考。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举例发现减法的运算性质。
3. 讲解与演示:教师讲解减法的运算性质,并用实例演示如何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与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与应用: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反馈学习情况。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设计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注重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注重练习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 注重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减法运算性质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减法运算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减法运算性质在更复杂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探索减法运算性质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
八、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减法运算性质的讲解和实例。
2. 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减法的性质
小学数学教案:减法的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减法的性质,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
2. 能够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减法的性质:a (b c) = a b + c2. 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2.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性质,例如:a + (b + c) = (a + b) + c2. 提问:减法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二、探究减法的性质(15分钟)1.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减法的性质:a (b c) = a b + c2. 举例解释减法性质的运用,如:20 (10 5) = 20 10 + 53.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其他符合减法性质的例子。
三、运用减法性质进行计算(15分钟)1. 出示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 引导学生总结运用减法性质的方法和技巧。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减法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疑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减法性质的重要性。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减法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减法的性质,让学生掌握了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巩固练习和拓展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减法性质的应用举例(15分钟)教学内容:1. 举例说明减法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减法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等,让学生运用减法性质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总结减法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课本P18—P19例2、例3教材地位: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8至19页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它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本课力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探究,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分析,感知比较,合作交流,总结反思,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同时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旧知复习,温故知新1.根据老师的操作,快速说算式:①放6根小棒,拿走2根,还剩多少根?(6-2=4)②先放1捆,再在旁边放4根。
一共多少根?拿走8根,还剩多少根?不够减怎么办?( 14-8=6)③先放3捆,再在旁边放6根,拿走9根,还剩多少根?(36-9=27)2.快速抢答: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设计意图:在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1”当做“10”,进而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做铺垫。
】3.列竖式计算:52-21 79-37 65-24 (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类推“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减法的性质》教案
在难点解析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借位和连续减法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以形象地感知。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采用更多的实物演示和图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借位和连续减法的原理。
《减法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内容
《减法的性质》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第二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减法的定义和性质;2.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3.减法运算的简便方法;4.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减法性质进行计算。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减法的性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减法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想法非常丰富,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各种生活场景中。这说明学生们具有很好的思维发散能力,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针对这一点,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减法的性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从总数中减去一部分的情况?”比如,妈妈给了你10元钱,你买了一支笔花了3元,还剩下多少钱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减法的性质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法的性质
教案
班级:12级初英1班
姓名:张雅倩
学号:1218136301
《减数的性质》教案
预习自学,明确目标(环节一)
(一)课前预习:有位同学在读百科全书,一共有234页,他昨天看了66页,今天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呢?
学生演板。
列出不同解答方法
(
二)学生生汇报解题思路:
从整体中去掉两个部分的和或依次去掉两部分的两种思路。
让学生比较几种方法,思考哪种方法最简便
巩固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
(1) 85-8-2 (2) 126-70-26
85–(8+2) 126 – 26 – 70
学生演板。
每人算一个算式,可请你的同桌来计算另一个算式。
2. 认真看一看上面的两组题的算法。
想一想:
(1)看看,比比都是怎样计算的,上下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由第一组的上下两题可以得出:(出示ppt)
85-8-2 ○ 85 -(8+2)(○内填>,<或=号)
(3)你会用喜欢的符号语言表示吗?
如:a-b-c =
(4)你会用数学语言叙述出这种计算规律吗?
一个数连续 ____ 两个数,等于一个数_____ 这两个数的_____ 。
3,由第二组的上下两题得出:(出示ppt)
126-70-26 ○126 – 26 – 70
你会用你喜欢的符号语言表示吗?如:a-b-c =
用数学语言叙述出这种计算规律。
一个数连续_____ 两个数,可以_____ 两个减数的位置,先_____ 第二个减数,再_____
4,购物: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
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学生生汇报解题思路:
从整体中去掉两个部分的和或依次去掉两部分的两种思路。
围绕两个算式的关系来分类学生分类情况:
1、将有括号的分为一类,没有括号的分为一类。
2、将算式相等的归为一类。
(有、无括号、是否相等)
将两个结果相等的算式用“ =”连接起来。
从结果说是相等,从意义说是表示从整体中去掉两部分求部分,但思路不相同。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环节二):(出示ppt)
(一)相同点:
1、两个算式中的的三个数都相同,结果相等,顺序也相同;
2、都是从同一个数中去减;
3、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二)不同点:
1、运算顺序不同;
2、左式没有括号,右式有括号;
3、左式是两个减法,右式一减一加;
4、左式是从一个数中分别减去后两个数,右式是从这个数中减去的是这两个数的和。
(三)学生描述算式的意思:
一句话表达: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中依次减去这两个数;(连续)
字母表示:a-(b+c)=a-b-c……
读一读这个规律。
结合算式说说自己的理解。
(1)85-8-2 (2) 126-70-26
引导学生说:能凑整。
从数字上看出来的。
两个数相减得到一个整百数,减起来好算一些了。
反馈评价总结归纳(环节三)
课堂小结。
1、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问:减法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运用了观察,小组合作、交流这些方式习了减法的运算性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学会灵活的应用我们学习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