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_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培训PPT

最新职业卫生基本知识培训PPT
- Kofi A. Annan, UN S-G (1997)
什么是职业危害?
定义: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 动者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有那些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1、化学因素
粉尘:矽尘、电焊尘、铸工尘、石棉尘、煤尘、滑石尘、 石墨尘、碳黑尘、水泥尘、陶土尘、铝尘、云母尘、有 机粉尘
农药—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拟除 虫菊酯类等
金属类毒物 13种
镉及其化合物 铬及其化合物 汞 氯化汞(升汞) 镍与难溶性镍化物 铊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锑及其化合物 锰化合物(锰烟、锰尘) 铅尘/烟 五氧化二钒烟尘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刺激性气体 8种
氨 二氧化(一)氮 甲醛 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氟化氢(氢氟酸) 硫酸二甲酯 碳酰氯(光气) 氯气
毒物:金属类—铅、锰、镉、汞、铊、砷等 刺激性气体—氯气、光气、氨气、二氧化硫、硫酸二甲酯等 窒息性气体—硫化氢、氰化氢、一氧化碳等 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汽油、酯类、酮类、醚类、
烷烃类、烯烃类等
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苯胺、硝基苯等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毒物: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热裂解物、添加物 —氯乙烯、苯乙烯、四氯乙烯、各类催化剂、 稳定剂、防老剂
病人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疾病必须是在职业活动中产生的;
病因必须是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
病种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目录》范 围内的
2013年12月23日颁布《职业病目 录》,将10类共132中职业病列入法 定职业病,包括: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21
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障
知情权
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职 业病病情、诊断结果、 治疗措施等相关信息。
2024/3/26
治疗权
患者有权获得及时、有 效的治疗,保障其生命
安全和身体健康。
赔偿权
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 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有权 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
偿。
22
监督权
患者及其家属有权对职 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提出意见和建议。
CHAPTER 06
职业卫生管理与监督
2024/3/26
23
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职责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
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 理人员
02
01
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和培训
03
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监测和评 价
04
2024/3/26
05
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24
重要性
职业卫生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 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劳动生 产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维护社会 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6
4
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
2024/3/26
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规,如《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为职业卫生 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2024/3/26
9
常见职业病及其危害
尘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 影响呼吸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
高温中暑
由于高温环境下作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 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 导致热射病危及生命。
职业中毒
由于接触有毒物质导致中毒,轻者引起头 痛、头晕、恶心等症状,重者可能导致昏 迷、死亡。

2024版《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2024版《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重要性
职业卫生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 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社 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
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规, 如《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 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为职 业卫生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标准
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标准, 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标准、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等,为职业卫生 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06
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与形式
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防护措施、应急处理与救援等
培训形式
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演练、小组讨论等
职业卫生宣传方式与手段
宣传方式
海报、宣传册、视频、微信公众号等
宣传手段
定期发布职业卫生知识,组织职业卫生知识竞赛,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周活动等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
物理因素危害及防护
物理因素类型
噪声、振动、高温、低温、 辐射等。
危害表现
听力损失、手臂振动病、 中暑、冻伤、放射性疾病 等。
防护措施
控制声源,减少振动,隔 热降温,保暖防寒,加强 辐射防护等。
生物因素危害及防护
生物因素类型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 等)和寄生虫(蠕虫、昆虫等)。
职业卫生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职业卫生工作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断 发展。
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高度重视,职业卫生 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不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系 统化的方向发展。
02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正式版ppt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正式版ppt
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
有害如因不素(脱如不离合噪理的声生产环布境局、,劳动就制度会等变)。成耳聋。非特异性噪声病和噪声性耳聋往往是 对一劳。伴动随者进存行(在jìnx的íng),职业织卫生布培训机,、让其磨了解床各、有害机因素床对、人的电危害锯,提、高抛防护光意识机和、自我破保护碎能机力,等是预发防职出业的病发声生的音有,效途径之 发这正现些己都 声职 疾 烷病是业病进病称入是强危为人害职体可噪事业并以声故性蓄隐多积预(患发(xù及病防8jī)时,5到的报又分一告称定,贝。为程与预度以职,防业上能有引噪)关起的周声,疾围病病神长,经的期但损不害措接属。施于触法包定这职括类业:病噪的范声围,。 就容易患上噪声病。噪
第八页,共16页。
怎样(zěnyàng)预防噪声病?
如少数健发康现的劳职动者业在病接触危三氯害乙事烯约故2—隐3周患可出及现全时身报药疹告样皮。炎工和肝人脏严在重损生害产,这过种对程三中氯乙常烯特常别会敏感接的状触态到就决噪定他们不适宜 从正事己声接 烷,触为三无噪氯色乙易声烯挥引作发业液起,体这,的就常疾是态三下病氯为乙微,烯带职异我业臭们禁的忌液称症体。。之为噪声病。噪声病有两种类型,非特异性 有些噪(y声ǒuxi病ē)疾和病虽噪然与声职性业有耳关,聋但。职业非有害特因异素不性是该噪病的声直病接原主因,要而表是导现致该为病头发生晕的诸、多因头素痛之一、,例耳如鸣:搬、运工心的腰酸背痛,
精细作业工人的视力低下,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等。
用人悸单、位不失得安眠排、有职多业禁梦忌等症的神劳动经者从性事衰其所弱禁忌综的合作业症,违以者及可被心处以脏5万、元以血上管30万、元以血下压(yǐxi的à)的异罚款常。。噪声 2接、触性批机评耳会,:聋指正出己是其烷存长多在与期的其问他接题有和触机错溶误强剂,混噪使合其后声改使正引用。,起如“的白内电油耳”(损代伤号N,H)本主要病成分起病为正缓己烷慢。,开始常有暂时 这些性因的素包耳括:聋职、业活耳动中鸣存,在的脱各种离有害噪的声化学环(如境“后天拿逐水”步、好“胶转水”,、“医清学洗剂上”等称有为机溶听剂类觉毒疲物,劳铅、,锰等这金时属毒物,粉尘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件(PPT86页)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课件(PPT86页)

职业病危害来源
(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三)工作环境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 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职业病特点:
□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 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
□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所接触的病因大多可以检测和 识别的,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
□有一定的发病率。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 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早期是可逆的。大多数职业病早期的病理生理变化 往往是可逆的,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 善处理,预后较好。
全市职业病危害现状
全市有工业企业29012家,产业工人400.62万人;其中 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企业10336家,职业性有害因素接 触人数88.92万人。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苯属中等毒类,无色芳香透明液体,易燃易爆; (二)劳动过程产生或存在的危害因素
在设备周围加设2隔0音1罩6/年屏,深隔音圳罩/屏市尽量新使用发有消职声、业吸音病的材共料制1作7;5例,在广东省各地市分
□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 效治疗,应着眼于保护人群健康的预防措施。
职业病特点:
□危害因素的隐匿性:X射线等眼睛看不到,身体也感觉
不到,但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却是致命的 □发病过程的累积性:受到小剂量的射线伤害后,不是马 上就有反应,有的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出现症状 □容易与一般疾病混淆的混同性:出现苯中毒,有的人最 初的症状就像感冒似的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44张)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44张)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
❖ 下列图形就是一个典型的职业损伤图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
❖ [小结] 职业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A.病因明确。 ❖ B. 病情的轻重和病因之间常有明确的剂量(接触水平)变
化关系。 ❖ C.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
②职业病损伤。当受职业危害作用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 限度、身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特定的功能和器质性病理改变, 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劳动能力,称为 职业病损伤。如:工作场合噪声致听力损伤。
③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称职业性多发病。主要指由 于生产环境中存在一些多因素所致的病损,或虽然原为非职 业性疾病,接触职业危害而使之加剧或发病率增高。因而研 究这一类疾病的发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也是劳动卫生工 作的一部分。
❖2.2法定“职业病”的作用
❖ “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卫法监发 [2002]108号),《通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的规定,现将《职业病目录》印发 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的内容是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
❖1 .2职业禁忌症的概念 ❖ 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
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 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 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 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 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
❖[解释]职业禁忌症是指不宜从事某种作业的 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在该状态下接触某 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①使 原有疾病病情加重。②诱发潜在疾病。③影 响子代健康。④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或 较易发生该种职业病者。不同职业危害因素 的职业禁忌症不尽相同,如血液病、妇女月 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其他有出血倾向 的疾病,是苯和放射线作业的禁忌症;肺结 核、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粉尘作业的禁忌症等。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辐射
包括电磁辐射、紫外线辐射等 ,长期暴露可能对皮肤、眼睛
等造成损伤。
03
职业病预防
职业病预防原则
消除危害源
识别和消除工作场所中的危害源,如 噪音、尘土、有害气体等,以降低员 工暴露风险。
替代危害较小的工艺
采用低危害或无危害的工艺、技术和 材料,替代传统的高危害工艺。
减少暴露时间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员工在有害 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对员工进行长期跟踪评估,了解员工在工作中对职业卫生知识 的应用情况,持续改进培训计划和内容。
06
案例分析
某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调查目的
识别、评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保障员工健 康。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员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 法。
ABCD
调查内容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噪声、化学物质等职 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
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为核心的一系列服务和管理的组织体系。
02
服务内容
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包括职业病预防、控制和救治,职业健康
宣传教育,以及为企业提供职业卫生技术和管理咨询服务等。
03
体系构成
职业卫生服务体系由法律法规体系、组织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监
督执法体系等构成。
职业卫生管理政策
政策制定
通过预防措施的实施,有效降低了职业病的发生率,提高了员工的 健康水平。
某地区职业卫生服务与管理实践
服务内容
01
提供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职业病预防与控制、职业健康监护等
服务。
管理方式
02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督执法力
度。
实践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 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 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 法定职业病目录
❖ 1957年—14种 ❖ 1987年—9大类100多种 ❖ 2001年--- 10大类115种 ❖ 2013年---10类132种
工段有害因素的影响等) ❖ 不合理生产过程或不当管理所致环境污染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 毒物: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 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 生产性毒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 中的毒物
❖ 中毒: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 的疾病状态
❖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 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


❖ 皮肤
芳香族氨基(-NH2)化合物,如苯胺、萘胺
芳香族硝基(-NO2)化合物,如硝基甲苯,硝基苯 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四乙基铅

高浓度汞蒸汽

脂、水两溶性
❖ 消化道—误服,不良卫生习惯等
毒物的体内过程
❖ 分布:分布不均匀,铅、氟集中于骨骼,CO集中于红细胞
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 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 职业接触限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 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 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 高容许浓度三类,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 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
常用职业卫生术语
❖ 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 ❖ 密闭空间:又称有限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
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工贸企业有限空间参考目录》 ❖ 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

氧化
❖ 生物转化 还原 毒性减弱

水解 毒性增强

结合

泌尿道

电离辐射损伤 慢性 皮肤伤 造血系障碍 (职业人群)

远期 致癌 致 (基因 染色体)突变
❖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损伤 7.冻伤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 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 致病微生物 寄生虫
屠宰、皮毛作业——接触到炭疽杆菌 畜牧业——接触到布氏杆菌 森林作业 ——能受到带森林脑炎病毒的蜱叮咬森林脑炎 医务工作者——生物传染性病源物
❖ 噪声 振动
❖ 非电离辐射---高频电磁场 、微波 类神经征

红外线 角膜损伤 白内障

紫外线 皮肤红斑水泡 皮肤癌 角结膜炎

电光性眼炎

激 光 视网膜损伤 角膜损伤 白内障
❖ 电离辐射---X射线 γ射线 宇宙射线

职业人群

接触人群 放疗病人

原子弹 核事故受害者

急性 局部和全身损伤 死亡(事故)
❖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 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 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 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预防医学
职业卫生学 (劳动卫生学) 以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
职业医学 (职业病学) 以人为研究对象
职业卫生学
研究内容 ❖ 生产性毒物、粉尘 ❖ 物理因素 ❖ 生物学有害因素 ❖ 不良气象条件 ❖ 职业性伤害 ❖ 不良体位 ❖ 作业组织安排和管理
❖ 质---量
分支 ❖ 职业毒理学 ❖ 职业生理学 ❖ 职业心理学 ❖ 职业流行病学 ❖ 人类工效学 ❖ 妇女职业卫生学 ❖ 职业卫生技术 ❖ 职业卫生管理学
❖ 三级预防
❖ 一级(病因)预防—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 ❖ 二级预防—定期体检,早期诊断,早期发现 ❖ 三级预防—积极治疗,促进康复
工作有关疾病
特点:
工作接触的有害因素不是直接的、唯一的因素。 不是导致疾病而使疾病加重或增多。 切断有害因素的接触,疾病可缓解但不可消除。
常见工作相关疾病:
❖ 行为(精神)和身心疾病:精神焦虑、忧郁、神经衰弱综合征 ❖ 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病:环境空气污染 ❖ 其他,高血压、冠心病、腰背痛等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 化学因素: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
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中的化学毒

呼吸道
❖ 生产性毒物 ❖ 生产性粉尘
❖ 进入人体途径 消化道 皮肤
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 物理因素:生产过程所必须,或生产过程中产生
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湿、气压、气流) 噪声 振动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红外线、激光等) 电离辐射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 不合理
❖ 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 劳动强度过大 ❖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 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
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 不良生活方式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 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 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采光、照明、相邻
固态物质升华,如溶磷产生磷蒸汽
❖ 加温、搅拌、通气、超声、喷雾、增大表面积
生产性毒物的形态与产生
❖ 液态 蒸汽冷凝


液体喷洒


金属蒸汽冷凝
❖ 固态 (直径<0.1μm) 有机物加热或燃烧

粉尘
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
❖ (直径0.1~10μm)粉状物质的混合、包装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 呼吸道—气态、液态、固态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 原料 ❖ 辅料 ❖ 中间产品(中间体) ❖ 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如热分解) ❖ 产品 ❖ 副产品 ❖ 夹杂物 ❖ 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
生产性毒物的形态与产生
❖ 形态: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漂浮在空气中 的粉尘、烟、雾)

气态的物质
❖ 气态 液态物质蒸发,如有机溶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