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精品PPT课件

29
第2课时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想一想,这些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重点)
一、外力作用 风化
侵蚀
固结成岩
搬运
沉积
想一想: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还有哪些?
1.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塑造过程:
内蒙古坡
地 内力作用 球 表 面 形 态 外力作用
人类活动的影响
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岩层变形
地 质
变质作用 变位 构
风化作用
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侵蚀作用
流水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风力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下图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B )
A.a——海浪侵蚀
B.b——流水侵蚀
C.c——风力侵蚀
D.d——冰川侵蚀
2.b景观中的瀑布为黄果树瀑布,造成该景观的地质
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花岗岩经破坏后的照片。读图,完成3、4题。
3.按成因分类,该岩石为( A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河谷的演变过程 初期:以向下侵蚀和向 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横 剖面呈V字形。 中期:向下的侵蚀减弱, 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强, 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向河谷两岸的 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 呈U形。
【活动二】 想一想,这些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
三、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我国山区多梯田。想一想, 在梯田上进行耕作,哪一种 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为 什么? 怎样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 的改变是合理的?怎样的活 动是不合理的?
第2课时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想一想,这些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重点)
一、外力作用 风化
侵蚀
固结成岩
搬运
沉积
想一想: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还有哪些?
1.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塑造过程:
内蒙古坡
地 内力作用 球 表 面 形 态 外力作用
人类活动的影响
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岩层变形
地 质
变质作用 变位 构
风化作用
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侵蚀作用
流水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风力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下图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B )
A.a——海浪侵蚀
B.b——流水侵蚀
C.c——风力侵蚀
D.d——冰川侵蚀
2.b景观中的瀑布为黄果树瀑布,造成该景观的地质
作用最强烈的季节是(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花岗岩经破坏后的照片。读图,完成3、4题。
3.按成因分类,该岩石为( A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河谷的演变过程 初期:以向下侵蚀和向 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横 剖面呈V字形。 中期:向下的侵蚀减弱, 向河谷两岸的侵蚀加强, 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向河谷两岸的 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 呈U形。
【活动二】 想一想,这些地表形态是怎样形成的?
三、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我国山区多梯田。想一想, 在梯田上进行耕作,哪一种 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为 什么? 怎样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 的改变是合理的?怎样的活 动是不合理的?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精品课件

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 外力作用:风、水、冰、生物等自然力量 人类活动:工程建筑、开采等人为因素 综合作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地表形态的形成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第四章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水力侵蚀:形成河流地貌、 喀斯特地貌等
冰川侵蚀:形成冰川地貌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地貌
地表形态的定义
地表形态是指地 球表面各种形态 的总称
包括山地、丘陵、 平原、高原、盆 地等
是由于内力作用 和外力作用共同 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地表形态 有不同的形成原 因和特点
地表形态的分类
山地:地势高耸,峰峦起伏,坡度陡峭 丘陵: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连绵不断 平原:地势低平,起伏很小,广阔平坦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四周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低地
促进环境保护:了解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土地 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推动科学研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研究是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推动该领域的研究 和发展。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未来研究方向
深入探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相互作用机制 拓展外力作用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研究 结合新技术手段,提高研究精度和效率 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相关领域研究发展
冰川地貌的意义:冰川地貌对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冰川地貌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 部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作为旅游景点进行开发。
总结与展望
第六章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重要意义
揭示自然规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自然规律,了解地球表面的演变过程。
指导人类活动: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研究对于人类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如工程选址、土地 利用等。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PPT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耗资140亿美元打造而 成的迪拜棕榈岛被誉为“世 界第八大奇迹”,每座岛屿 包括三部分:“树干”、 “树冠”和新月型围坝。岛 上还将种植12000棵棕榈树。 整座岛屿就是一个巨大的避 暑胜地和游玩天堂,上面拥 有2400套海边住房,可以入 住5000人。另外,还有运动 场、健身房和电影院等设施。
都是由于流水的冲积作用形成的,但位置有 所不同,山前冲积扇一般在河流的出山口附近, 冲积平原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河口三角洲则是 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
知识迁移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 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 占总土地面积的50%,这使得地势起 伏频率大成为黄土高原的一个特征。 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 层黄土覆盖。为世界黄土面积覆盖最 大的高原。由于历代战乱、盲目开荒 放牧及乱砍滥伐导致高原的植被遭到 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形 成“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澳门的海上跑马场
上海的南汇新城
下列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否合理? 利 大 于 弊
缓坡梯田 陡坡梯田 修建水库 封山育林 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填海造陆
弊 大 于 利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 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甲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 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 A 、 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甲绘制的是_____ 沙丘 风力侵蚀 、__________ 风力堆积 的 _________ 主要是_________ 地质作用所形成的。 (2)学生乙说道:“我见到了大河入海的壮
讨论黄土高原千 沟万壑的成因及黄土 的源地。
外力
流水 作用
侵蚀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课件(共45张PPT)

风化是指岩石多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与风无 关。
风蚀是侵蚀作用的一种,侵蚀则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风化的结果是岩 石变碎、变小。侵蚀的结果是物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
冰川 侵蚀
Glacial erosion
• 包括冰川刨蚀(磨蚀)和挖掘。冰川体有巨大的压力,故挟 带岩石碎块的冰川对冰床和谷壁有很强的侵蚀作用。冰川侵 蚀的主要地貌有冰斗、角峰与U型谷。
三、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是一个过程,并不会直接产生地貌 类型。
沙尘暴
冰川
搬运
Glacier transport
流动的河
四、堆积作用
定义: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堆积下来
1、影响因素: 风速、水流速度降低或者冰川融化等 2、类型: 流水堆积、风力堆积、海浪堆积和冰川堆积。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被搬运物质堆积下来并形成堆积地貌。
推测该岩石从中部裂开的主要地质作用是(D )
A.海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板块运动 D.风化作用
C 必备知识
二、侵蚀作用
定义: 流水、冰川、风力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 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
1、影响因素:运动状态下的流水、冰川和风力 2、类型: 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海浪侵蚀和冰川侵蚀。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侵蚀物离开原地,并形成侵蚀地貌。
Danxia landscape of simian mountain, JJ-CQ
沉积的红色砂砾岩、屑岩随 地壳抬升后,被流水切割侵 蚀,山坡崩塌后退,保留下 来的红色岩层山块形成了丹 霞地貌。
风力
侵蚀
Wind erosion
• 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 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主要的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与风蚀柱 [图示],又称雅丹地貌。
风蚀是侵蚀作用的一种,侵蚀则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风化的结果是岩 石变碎、变小。侵蚀的结果是物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
冰川 侵蚀
Glacial erosion
• 包括冰川刨蚀(磨蚀)和挖掘。冰川体有巨大的压力,故挟 带岩石碎块的冰川对冰床和谷壁有很强的侵蚀作用。冰川侵 蚀的主要地貌有冰斗、角峰与U型谷。
三、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是一个过程,并不会直接产生地貌 类型。
沙尘暴
冰川
搬运
Glacier transport
流动的河
四、堆积作用
定义: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堆积下来
1、影响因素: 风速、水流速度降低或者冰川融化等 2、类型: 流水堆积、风力堆积、海浪堆积和冰川堆积。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被搬运物质堆积下来并形成堆积地貌。
推测该岩石从中部裂开的主要地质作用是(D )
A.海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板块运动 D.风化作用
C 必备知识
二、侵蚀作用
定义: 流水、冰川、风力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 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
1、影响因素:运动状态下的流水、冰川和风力 2、类型: 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海浪侵蚀和冰川侵蚀。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侵蚀物离开原地,并形成侵蚀地貌。
Danxia landscape of simian mountain, JJ-CQ
沉积的红色砂砾岩、屑岩随 地壳抬升后,被流水切割侵 蚀,山坡崩塌后退,保留下 来的红色岩层山块形成了丹 霞地貌。
风力
侵蚀
Wind erosion
• 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 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主要的风蚀地貌有风蚀蘑菇与风蚀柱 [图示],又称雅丹地貌。
湘教版必修一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63张ppt)

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
冰川侵蚀地貌
峡湾地貌
冰川槽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的 狭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 曲折,岸壁陡峭,世界最深 的峡湾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 海岸,还有挪威的西海岸。
海蚀地貌 海蚀柱 海蚀崖
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平台 海 蚀
海蚀拱桥
地
貌
中国各区的地表形态,想想它们受哪些外力作用的塑造?
流水
风力
风蚀沟谷 风蚀洼地 戈壁
冰川
冰蚀谷地 U形谷 角峰
侵蚀 沟谷 峡谷 地貌 瀑布
沉积 冲积平原 沙丘 三角洲 黄土层 地貌 冲积扇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探究活动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合理的
还是不合理的? 利 大 于 弊
缓坡梯田 陡坡梯田 修建水库
封山育林
弊 大 于 利
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填海造陆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2.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内力作用的挤压抬升隆起
沉积岩
“海枯石烂” 造成石头烂掉的原因就是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在沙漠地区尤其明显, 温差 原因是那里的___大 。 化学风化在湿热的环境下明显。
花岗岩球状风化
样就有可能导致石漠化等。 此外,还会造成海岸 带生态系统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空间的缩减等一 系列的问题……
C
B
D
C
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横跨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6省, 面积64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100米-300米。黄土分布的 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高原上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湘教版必修一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共40张PPT)

V形谷
雅鲁藏布江峡谷大峡谷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的化学溶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
• 喀斯特地貌也叫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 〕在含有CO2的水的长期溶蚀下形成的。
• 在石灰岩地区,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沿着水平和垂直的 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一局部石灰岩溶解并带走。 于是裂缝就逐渐加宽、加深,形成喀斯特地貌。
海岸带在波浪、潮汐、海流的冲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 成各种海岸地貌。
海蚀柱
海蚀崖
海浪侵蚀地貌
海蚀拱桥
海浪沉积地貌 沙滩
总结
• 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外 力作用那么不断地把“粗毛坯〞进行再塑 造,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
三、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修筑梯田 在山区延等高线修筑梯田
云贵高原的梯田
流水沉积地貌
当河流进入海洋
时,如果入海处
水下坡度平缓,
加上海水的顶托
作用,河水流速
减慢,河流所携
带的泥沙便会堆
尼 罗
积在河口处,形
河
成三角洲。
流水沉积地貌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在形态和分布 上有何差异?
2.二者形成的共同特征?
冲积扇
三角洲
形态
规模一般较小,地势略呈 规模较大,地势更低平,且
弧形,整体性较强
5.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 〕
C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6.以下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 〕
A. 沙丘 B. 火山锥 C. 冲积扇 D. 风蚀洼地D
在梯田上耕作,与在坡地上耕 作,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 产?为什么?
缓坡修筑梯田,既利于 耕种、收割,又利于保 土、保水、保肥。
雅鲁藏布江峡谷大峡谷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的化学溶蚀地貌
喀斯特地貌
• 喀斯特地貌也叫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 〕在含有CO2的水的长期溶蚀下形成的。
• 在石灰岩地区,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沿着水平和垂直的 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一局部石灰岩溶解并带走。 于是裂缝就逐渐加宽、加深,形成喀斯特地貌。
海岸带在波浪、潮汐、海流的冲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 成各种海岸地貌。
海蚀柱
海蚀崖
海浪侵蚀地貌
海蚀拱桥
海浪沉积地貌 沙滩
总结
• 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外 力作用那么不断地把“粗毛坯〞进行再塑 造,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
三、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修筑梯田 在山区延等高线修筑梯田
云贵高原的梯田
流水沉积地貌
当河流进入海洋
时,如果入海处
水下坡度平缓,
加上海水的顶托
作用,河水流速
减慢,河流所携
带的泥沙便会堆
尼 罗
积在河口处,形
河
成三角洲。
流水沉积地貌
1.比较:冲积扇和三角洲在形态和分布 上有何差异?
2.二者形成的共同特征?
冲积扇
三角洲
形态
规模一般较小,地势略呈 规模较大,地势更低平,且
弧形,整体性较强
5.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 〕
C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6.以下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 〕
A. 沙丘 B. 火山锥 C. 冲积扇 D. 风蚀洼地D
在梯田上耕作,与在坡地上耕 作,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 产?为什么?
缓坡修筑梯田,既利于 耕种、收割,又利于保 土、保水、保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沙 丘
槽
垄
沙 垄、槽的伸展方向与常年风向一致 垄
沙垄
30
三、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力侵蚀与侵蚀地貌:
A、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磨蚀 地表形成石窝、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 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B、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 戈壁荒漠、裸岩荒漠等
(2) 风力沉积与沉积地貌:
37
海蚀柱
海蚀崖 海蚀拱桥
38
39
五、波浪作用与地表形态
(1)波浪的侵蚀作用:
波浪的长期侵蚀,在海岸岩石上形成海蚀崖、 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海岸侵蚀地貌;
(2) 波浪的沉积作用:
海滩
40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化作用
地
外
流水侵蚀
结 果
河谷等
侵
表
力
侵蚀作用
分 类
作
冰川侵蚀
结 果
波浪侵蚀
结 果
10
侵蚀作用(流水)
请描述该地表形态的特征 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11
流水对坡面的侵蚀
12
水拍云崖
流水侵蚀地貌
13
流水溶蚀——喀斯特地貌 14
(二)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和侵蚀地貌: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 表形态
B、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 沟谷、“v”型谷、 峡谷、瀑布等地貌;
这座修建于古 埃及第四王朝时期 的著名古迹已历经 4000多年风风雨雨, 如今已是伤痕累累, 若再不采取措施, 则二十多年后将会 坍塌。
你知道是什么 原因导致狮身人面 像伤痕累累吗?
1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 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具体学习目标:
1.知道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 2.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地貌类型的成因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导
致风沙堆积,形成沙漠、黄土堆积、沙丘、
沙垄等
31
32
刃
角峰
脊
冰 裂 缝
冰碛
33
34
峡湾地貌
35
冰碛湖
冰碛丘陵
36
四、冰川作用与地表形态
(1)冰川侵蚀作用:
形成冰斗、刃脊、角峰、U形谷、冰蚀洼地、 峡湾等地貌
(2) 冰川沉积作用: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练一练
1、以下地理事物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C )
A、东非大裂谷 C、黄土高原
B、阿尔卑斯山 D、青藏高原
2、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根本原因是
(C )
A、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B、风化作用 D、冰川侵蚀
46
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完成3~4题。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
47
4、上题四幅图中,主要的地质作用是(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48
读下图,回答5~7题。
5.下图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A )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山脊
D.悬崖
49
6.图中河流堆积物从B到A处堆积的情况是( D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由B处到A处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 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 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
26
沙 丘
1.它们的作者是谁?
2.你能根据地貌正确判定出风向 吗?
沙垄
27
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戈壁 沙漠 黄土
移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
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28
风力沉积地貌
19
(二)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和侵蚀地貌: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B、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 沟谷、“v”型谷、峡谷、 瀑布等地貌;
C、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 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2、流水的沉积作用:
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带的物质
会有规律地沉积下来。
3
一、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2、表现方式:固结成岩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削高堆低,使 地表趋于平缓
4
请仔细观看视频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5
返回
风化作用
6
1.风化作用能否作用于深埋于地下的岩 石?为什么?
不能。
温度的变化,地表或接近地表温度 变化比较显著
2.还有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可以参与风化 作用?
C、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 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15
冲积扇
16
冲积平原
中下游冲积平原
1幻片7灯3
河 口 三 角 洲
18
流水的沉积
在沙漠,冲积扇边缘 往往形成绿洲。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
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 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
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洲分布。
水、生物、大气等
7
风化地貌
8
9
一、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 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 下发生的破坏作用。是对岩石的静态破坏
(2)形成地貌: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 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土壤是在风化壳 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3)分布地区:较普遍,例如,花岗岩的球 状风化。
毁林开荒
弊
大
围湖造田
于
填海造陆
利
44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积极影响:
人类平整一土定地、要修认筑识梯田自、然,按自然 改规造律办挖事河,修渠方、能修趋建水利库避害,使地表 地形表态的改变向着有利人类生产和生 形活态的方消向极发影展响:。
水土流失、加速河流湖泊水库的泥
沙淤积,诱发洪涝、滑坡等灾害
45
如,山麓冲积扇(山区出山口)、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地区)
20
侵蚀作用(风力)
它像什么? 它的作者是谁? 它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它广泛分布于哪里?
21
22
23
风蚀蘑菇
石窝
24
25
三、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力侵蚀和侵蚀地貌
A、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磨蚀地 表形成石窝、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柱、 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B、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 戈壁荒漠、裸岩荒漠等
冰斗、角峰 等
陡崖等
蚀
地 貌
趋 向
形 态
搬运作用
用
波浪堆积
结 果
沙滩
平 缓的
堆
堆积作用
分 类
风力堆积
结 果
沙丘
积 地
流水堆积
结 果
冲积平原
貌
变 化
41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42
开采地下水
围湖
亚马孙平原
43
探究活动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合理的
还是不合理的?
利
缓坡梯田
大
于
陡坡梯田
弊
修建水库
封山育林
50
7.下图中C处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
沙 丘
槽
垄
沙 垄、槽的伸展方向与常年风向一致 垄
沙垄
30
三、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力侵蚀与侵蚀地貌:
A、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磨蚀 地表形成石窝、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 柱、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B、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 戈壁荒漠、裸岩荒漠等
(2) 风力沉积与沉积地貌:
37
海蚀柱
海蚀崖 海蚀拱桥
38
39
五、波浪作用与地表形态
(1)波浪的侵蚀作用:
波浪的长期侵蚀,在海岸岩石上形成海蚀崖、 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海岸侵蚀地貌;
(2) 波浪的沉积作用:
海滩
40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化作用
地
外
流水侵蚀
结 果
河谷等
侵
表
力
侵蚀作用
分 类
作
冰川侵蚀
结 果
波浪侵蚀
结 果
10
侵蚀作用(流水)
请描述该地表形态的特征 你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
11
流水对坡面的侵蚀
12
水拍云崖
流水侵蚀地貌
13
流水溶蚀——喀斯特地貌 14
(二)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和侵蚀地貌: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 表形态
B、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 沟谷、“v”型谷、 峡谷、瀑布等地貌;
这座修建于古 埃及第四王朝时期 的著名古迹已历经 4000多年风风雨雨, 如今已是伤痕累累, 若再不采取措施, 则二十多年后将会 坍塌。
你知道是什么 原因导致狮身人面 像伤痕累累吗?
1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 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具体学习目标:
1.知道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 2.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些地貌类型的成因
风在搬运途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导
致风沙堆积,形成沙漠、黄土堆积、沙丘、
沙垄等
31
32
刃
角峰
脊
冰 裂 缝
冰碛
33
34
峡湾地貌
35
冰碛湖
冰碛丘陵
36
四、冰川作用与地表形态
(1)冰川侵蚀作用:
形成冰斗、刃脊、角峰、U形谷、冰蚀洼地、 峡湾等地貌
(2) 冰川沉积作用: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练一练
1、以下地理事物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C )
A、东非大裂谷 C、黄土高原
B、阿尔卑斯山 D、青藏高原
2、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根本原因是
(C )
A、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B、风化作用 D、冰川侵蚀
46
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完成3~4题。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
47
4、上题四幅图中,主要的地质作用是(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48
读下图,回答5~7题。
5.下图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A )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山脊
D.悬崖
49
6.图中河流堆积物从B到A处堆积的情况是( D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由B处到A处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 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 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
26
沙 丘
1.它们的作者是谁?
2.你能根据地貌正确判定出风向 吗?
沙垄
27
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戈壁 沙漠 黄土
移动沙丘的构造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
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28
风力沉积地貌
19
(二)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1、流水侵蚀和侵蚀地貌:
A、坡面流水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B、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 沟谷、“v”型谷、峡谷、 瀑布等地貌;
C、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 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2、流水的沉积作用:
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带的物质
会有规律地沉积下来。
3
一、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2、表现方式:固结成岩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削高堆低,使 地表趋于平缓
4
请仔细观看视频和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5
返回
风化作用
6
1.风化作用能否作用于深埋于地下的岩 石?为什么?
不能。
温度的变化,地表或接近地表温度 变化比较显著
2.还有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可以参与风化 作用?
C、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 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
15
冲积扇
16
冲积平原
中下游冲积平原
1幻片7灯3
河 口 三 角 洲
18
流水的沉积
在沙漠,冲积扇边缘 往往形成绿洲。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
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 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
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洲分布。
水、生物、大气等
7
风化地貌
8
9
一、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 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 下发生的破坏作用。是对岩石的静态破坏
(2)形成地貌: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 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土壤是在风化壳 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3)分布地区:较普遍,例如,花岗岩的球 状风化。
毁林开荒
弊
大
围湖造田
于
填海造陆
利
44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积极影响:
人类平整一土定地、要修认筑识梯田自、然,按自然 改规造律办挖事河,修渠方、能修趋建水利库避害,使地表 地形表态的改变向着有利人类生产和生 形活态的方消向极发影展响:。
水土流失、加速河流湖泊水库的泥
沙淤积,诱发洪涝、滑坡等灾害
45
如,山麓冲积扇(山区出山口)、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地区)
20
侵蚀作用(风力)
它像什么? 它的作者是谁? 它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它广泛分布于哪里?
21
22
23
风蚀蘑菇
石窝
24
25
三、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力侵蚀和侵蚀地貌
A、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磨蚀地 表形成石窝、风蚀洼地、风蚀沟谷、风蚀柱、 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B、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 戈壁荒漠、裸岩荒漠等
冰斗、角峰 等
陡崖等
蚀
地 貌
趋 向
形 态
搬运作用
用
波浪堆积
结 果
沙滩
平 缓的
堆
堆积作用
分 类
风力堆积
结 果
沙丘
积 地
流水堆积
结 果
冲积平原
貌
变 化
41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42
开采地下水
围湖
亚马孙平原
43
探究活动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合理的
还是不合理的?
利
缓坡梯田
大
于
陡坡梯田
弊
修建水库
封山育林
50
7.下图中C处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