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2020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2020](https://img.taocdn.com/s3/m/142195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d.png)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2020知识不象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果,举手就可以摘下来。
获得知识的钥匙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1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二)1.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2.文成公主入藏时,在位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3.被唐玄宗册封为云南王的南诏首领是皮逻阁4.唐玄奘将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弟子整理成的书是《大唐西域记》5.“和同为一家”主要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吐蕃6.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来的留学生被称为是遣唐使7.六次东渡日本,将佛法传播到日本的我国高僧是鉴真8.唐玄奘西天取经的目的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在唐朝时被称作天竺9.阎立本绘制的、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求婚使节的人物画是《步辇图》10.我国第一个将天竺佛教、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玄奘11.唐朝都城长安的城市建筑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宫城皇城外郭城12.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玄宗李隆基13.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时,唐朝的统治者是唐太宗李世民14.长安城内,百姓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主要在城市的哪个部分? 外郭城15.我们今天将购物称作是“买东西”,主要是因为唐朝时的商业区是东市和西市16.唐朝最著名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为中华文化传播到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汉语名字叫做晁衡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18.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唐朝初年19.第一次将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科学家及其著作是孙思邈的《丹经》20.火药的发明,与我国古代哪一项活动有关? 炼丹21.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的时间是唐朝末年22.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23.被称为“诗仙”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24.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的是飞天图案25.唐朝时,市场上出现的一种用于交易凭据的印刷品是印纸26.唐朝末年,著名的印刷业中心是成都和洛阳27.最初用火药制造的武器叫做火箭或者飞火28.赵州桥的设计工匠是李春29.赵州桥的设计时间是隋朝30.被称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杜甫31.我国的三大艺术石窟除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外,另外一个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32.唐朝著名的乐舞《霓裳羽衣舞》的作者是唐玄宗李隆基33.大型乐舞《霓裳羽衣舞》,主要是借鉴了哪里的音乐元素? 西域乐曲34.杜甫的诗歌大多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因此他的诗歌被称作是诗史35.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大型乐舞是《秦王破阵乐》36.孙思邈在我国医学史上被称作是药王37.有资格“雁塔题名”的人是新科进士38.科举考试时,明经科主要考察的内容是记诵儒家经典学说39.我国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石窟是敦煌莫高窟40.赵州桥现在我国的哪个地方?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41.派大军扫平东突厥,并设置都督府、任用突厥人进行管理、保留当地风俗,实行“以夷治夷”方针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42.唐朝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贸易的主要物品是茶叶43.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44.唐太宗手下著名的两个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并称为房谋杜断45.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的作者及书名是陆羽的《茶经》46.唐朝时期采取的民族政策是开明民族政策47.《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48.赵州桥的的建筑特点是单孔石拱49.鉴真东渡日本后,定居的地点是日本奈良50.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是长安51.大昭寺门前的“甥舅会盟碑”体现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吐蕃52.少数民族突厥的首领被称作是可汗53.生活在今天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在唐朝时被称作是回纥54.生活在今天东北地区的满族,在唐朝时被称作是靺鞨55.为了确保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唐朝对南诏、回纥、靺鞨等地区少数首领采取的措施是册封56.唐朝时著名的画家,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被称为“画圣”的是吴道子57.长安的外郭城内,百姓的居住区被称作是坊58.唐朝时,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做出很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南诏59.隋唐时期出现的楷体字的发明者,被合称为“颜筋柳骨”的两位书法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60.杜甫的诗歌中,反映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的代表作品是“三吏”“三别”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2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一)1.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是安史之乱2.发生在唐朝末年,导致唐朝土崩瓦解的农民起义是黄巢起义3.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通过黄袍加身,最终开创宋朝的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4.唐朝灭亡后,在黄河流域相继存在的五个政权,以及周边同时或相继存在的十多个小国家,他们被合称为五代十国5.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女真族6.建立西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党项族7.宋朝为了换取和平而向周边少数民族赠送的银两、布匹、茶叶等,被称作是岁币8.北宋与辽签订的和议,历史上被称作是澶渊之盟9.北宋在与辽的战和关系中,采取的消极防御政策是守内虚外10.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削夺武将兵权而巧妙采取的措施是杯酒释兵权11.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是契丹12.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叫做榷场13.认契丹皇帝为父,自称“儿皇帝”,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的后晋皇帝是石敬瑭14.金兵灭掉北宋,俘虏北宋宋徽宗和宋钦宗,历史上称作是靖康之变15.建立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的皇帝是宋高宗赵构16.岳家军打败金兵,准备直捣黄龙府的战役是郾城大捷17.宋高宗赵构与秦桧在风波亭害死抗金英雄岳飞的罪名是莫须有18.迫使南宋称臣、割让土地、交纳岁币的少数民族政权是金19.建立蒙古政权,被称颂为一代天骄的少数民族首领/f b T ` Wl 翑 (g w / p > p s t y l e = " t e x t - i n d e n t : 2 e m ; t e x t - a l i g n : l e f t ; " b d s f i d = " 1 9 3 " > 2 0 . 檮銼 ?e Cg 菓 (u 剉齎禰 SO 6R /f 決 ?e T N / p > p s t y l e = " t e x t - i n d e n t : 2 e m ; t e x t - a l i g n : l e f t ; " b d s f i d = " 1 9 4 " > 2 1 . 鷁藌 CQ g 剉 \ pe l 蟚枡啒 /f CQ N Vy 齙臺萷 / p >。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速记
![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速记](https://img.taocdn.com/s3/m/a13e787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b.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 518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618年,隋朝灭亡,隋炀帝被部下杀死。
2.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
3. 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它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 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5、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隋朝大运河分为三个点:涿郡、洛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7.隋炀帝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8.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9.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0.对后世的影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11.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末农民起义。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907年唐朝灭亡2. 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3. 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当“贞观之治”。
4. 唐太宗统治措施:1)思想上: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2)政治上:1完善三省六部制;2制定法律,减省刑罚;3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4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赋税):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军事上(民族关系):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直接打印]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
![[直接打印]2020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cdc2cda2161479161128d7.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朝是谁建立的?都城在哪?杨坚(隋文帝);长安2.隋朝大运河开凿时间、人物,地位分别是什么?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②时间、人物:605 年;隋炀帝③地位:全长两千多千米,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说一说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并能画出大运河示意图。
①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②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最长)、通济渠、邗沟(最短,在江苏境内)、江南河4.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积极:加强了南北交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消极: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5.拓展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诗中论及的工程与帝王分别是什么?作者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你认同皮日休的观点吗)?①工程与帝王: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②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因为数百年后南北往来仍然依赖它。
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
(同意作者观点)6.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的标准是什么?门第(出身)。
7.科举制正式确立于何时,标志是什么?评价(影响)?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8.成语“罄竹难书”声讨的是哪一个皇帝?该朝代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暴政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李渊(唐高祖);618年;长安。
2.唐朝常引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的皇帝是谁?他为什么有这样的体会?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历史上把他的统治时期称为什么?①唐太宗;②吸取隋亡的教训;③以民为本(重民)的治国思想;④贞观之治3. 唐太宗常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全)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be1e937d3b3567ec102d8a70.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1课:1、581年,北周外戚 杨坚 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 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
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581~618年)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左边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
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资料(开卷考试专用) (1)
![人教部编版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资料(开卷考试专用) (1)](https://img.taocdn.com/s3/m/8db500e2f111f18583d05ae4.png)
历史专项知识点复习提纲一关于科举制的问题p2二关于古代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的发展过程p2三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问题p2---3四关于手工业经济问题p3五关于商业对外贸易问题p3-4六关于古代民族关系问题p4-5七关于古代对外开放政策p5八关于清朝的对外政策p6九关于大运河和长城两大工程p6十关于古代(宋代)科技进步p6-7十一关于古代文学、艺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p7-8 十二关于反抗外来侵略p8十二其他细节问题p8-9一关于科举制的问题1科举制正式创立的标志是?隋炀帝设立进士科。
2科举制的意义是(1)加强了皇帝在选官用人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2)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3)推动教育的发展。
3唐太宗在科举制的贡献是?增加考试科目4武则天在科举制的贡献是?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5宋朝改革重视科举制的政策表现是?增加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6 明朝在科举制方面的变化是?(1)考试内容变化: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2)考试的形式变化:必须采用八股文的形式。
7明朝“八股取士”的危害是?八股文内容空洞,形式呆板,禁锢思想。
8八股取士的目的是?使应试者成为皇帝旨意顺从者。
9统治者无论是采用科举制还是文字狱,其根本目的是?控制思想,强化君主专制。
10请为人才培养和选拔提合理化建议?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要注意德才兼备。
二关于古代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的发展过程1 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军事方面: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政治方面:(1)在中央,削弱宰相权力,(2)在地方,设置通判,分化知州权力。
经济方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权收回中央。
3 元朝时期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是?(1)中央层面: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事务;御史台掌管全国监察事务(2)地方层面:建立行省制度4 明朝朱元璋强化皇权(中央集权制)的措施是?政治方面(1)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权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e6c6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e.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全册)一、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知识要点-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成就- 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繁荣2. 重点知识- 隋唐时期的统一与民族关系- 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 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成就3. 难点解析- 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处理- 隋唐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原因分析第二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1. 知识要点- 秦朝的统一- 汉朝的建立与巩固- 三国鼎立-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2. 重点知识- 秦始皇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汉朝的巩固和对外关系- 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的更替3. 难点解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汉朝对外关系的处理- 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更替的原因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 知识要点-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宋元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明清时期的繁荣与闭关锁国2. 重点知识-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政策- 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3. 难点解析-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原因和影响- 宋元时期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意义和影响二、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1. 知识要点-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农业文明的兴起-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 重点知识-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农业文明的兴起和传播- 古代文明的交流和影响3. 难点解析- 人类起源和演化的原因分析- 农业文明兴起和传播的影响因素- 古代文明交流的意义和影响第二单元亚洲和非洲的古代文明1. 知识要点-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中国文明2. 重点知识- 古代印度文明的成就- 古代巴比伦文明的法律制度- 古埃及文明的科技成就- 古中国文明的政治制度3. 难点解析- 古代印度文明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古代巴比伦文明法律制度的意义- 古埃及文明科技成就的影响- 古中国文明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影响第三单元欧洲的古典文明1. 知识要点- 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2. 重点知识- 希腊文明的成就和特点- 罗马文明的成就和特点-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3. 难点解析- 希腊文明成就和特点的原因分析- 罗马文明成就和特点的原因分析- 希腊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三、历史综合练习第一单元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1. 知识要点- 历史知识的分类和运用- 历史知识的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 历史知识的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2. 重点知识- 历史知识的分类和运用方法- 历史知识的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的梳理- 历史知识的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的分析3. 难点解析- 历史知识分类的合理性和运用方法的多样性- 时间线索和事件联系的准确性- 地理背景和文化环境对历史知识的影响和作用第二单元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1. 知识要点- 历史知识的比较和分析- 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历史知识的批判和反思2. 重点知识- 历史知识的比较和分析方法- 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历史知识的批判和反思的态度3. 难点解析- 比较和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意义和价值的深度挖掘和理解- 批判和反思的合理性和建设性。
七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2502ea9b89680203d825cc.png)
七年级历史总复习资料(下)一、基本知识点: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他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祖国南北重新获得统一。
隋文帝通过轻徭薄赋、严惩不法官吏等措施,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盛世。
他还设立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系。
加强中央集权。
2、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
(1)目的:加强对东方和江南地区的统治,方便南北方向的运输。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由北向南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3)地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对加强我国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统一都起了巨大作用。
3、618年,繁盛一时的隋朝灭亡,李渊在太原起兵,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4、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任用贤才,善于纳谏,君明臣贤,励精图治,农民负担较轻,唐朝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了祥和安定的气象,国力增强,历史上把这段时期叫贞观之治。
他任用的人有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690年,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
她打击削弱贵族势力,重用人才(任用狄仁杰、张柬之为相,培养提拔姚崇、宋璟),鼓励农业生产,历史上说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5、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为相,反对奢侈浪费,提倡勤俭节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在农业上,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曲辕犁和筒车出现,出现新的莴苣、菠菜等。
手工业上制瓷技术有很大进步,唐三彩:以青、绿、黄三色为主的陶器。
商业繁荣,城市出现市,农村出现草市或集,当时大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广州。
安史之乱使唐朝从此走向衰落。
6、科举制度开创于隋朝,唐朝得到完善。
进士科第一名为状元。
清末废除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隋唐科举制度:产生:1)隋文帝时期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2)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下册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37ef41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4.png)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一、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特点:繁荣却短命)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3、隋朝统一全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隋朝的强盛: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等。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中心、起始点(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个组成部分(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hán)沟、江南河。
5、连接五条河流(五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长度及地位: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7、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雏(chú)形:隋文帝时期,废除前朝选官制度(着重看门第,不注重才能),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诞生:隋炀帝时期,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3、科举制度创立的意义(影响):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从此,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年。
四、隋的灭亡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于山东,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五、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朝的特点:繁荣且开放)(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1、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次年改国号为“贞观”。
七年级下册历史打印版整理好的七下历史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打印版整理好的七下历史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fa85d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3.png)
七年级下册历史打印版整理好的七下历史总复习资料七年级历史复习资料(下册)基础知识部分(一)第一单元隋唐部分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灭陈朝,.隋炀帝时,征发百姓,从605年开挖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大运河开挖的目的:巩固隋的统治;作用: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3.在江都被部将杀死,同年,李渊称帝建唐朝。
4.唐太宗名叫李世民,年号贞观。
他在位时,著名的谏臣是魏征。
另还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5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是武则天,她与唐太宗在治国上的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唐玄宗时,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为宰相。
他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农民改造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8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还有唐三彩最有名。
9、长安城坊、市之分,坊为住宅区,市为商业区。
10.科举制诞生在隋朝,完善在唐朝,废除在清朝。
考试科目以眀经、进士两科最重要。
11、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它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
12、唐太宗时,重视人才选拔和培养,大大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时设殿试,创立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13、唐太宗和武则天时,在新疆设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14、藏族的祖先称吐蕃,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其首领松藏干布。
回纥是维吾尔族祖先,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16、有海东盛国之称的是粟末靺鞨族,唐玄宗封其首领渤海郡王。
17、彝族白族的祖先是六诏居民。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18物是鉴真,他六次东渡日本,设计唐招提寺,被日本视19、唐时,印度称为天竺,西游和尚玄奘,写成的见闻《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20.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
唐都长安城是当时最大的城市。
21、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cfa4935a417866fb94a8e12.png)
2020年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整理版第一单元中华民族人民的家园一、国土与人民1、辽阔的疆域(1)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黑龙江省)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省)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黑龙江省)(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欧洲面积相等。
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15个陆上相邻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伯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逆时针方向)。
6个隔海相望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4)我国的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
英国的海陆位置:四面环海,海洋岛国。
蒙古的海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典型内陆国。
美国的海陆位置:海陆兼备,东部濒临大西洋,西部濒临太平洋。
(5)濒临的海域——太平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主要岛屿:台湾岛(中国最大的岛)、海南岛(中国第二大岛)2、行政区划(各省区的行政中心和简称见书本P7)(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新)、西藏自治区(拉萨+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宁)4个直辖市:北京(京)、天津(津)、上海(沪)、重庆(渝)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23个省:山西(太原+晋)、河北(石家庄+冀)、陕西(西安+秦)、青海(西宁+青)甘肃(兰州+甘)河南(郑州+豫)、湖北(武汉+鄂)、安徽(合肥+皖)湖南(长沙+湘)、广东(广州+粤)、山东(济南+鲁)福建(福州+闽)、浙江(杭州+浙)、江苏(南京+苏)、江西(南昌+赣)云南(昆明+滇)、贵州(贵阳+黔)、四川(成都+蜀)海南(海口+琼)、台湾(台北+台)3、众多的人口(1)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3.7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终极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终极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a27a1bf18583d04964599a.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第1 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 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 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的灭亡时间: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4、为什么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
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二、隋文帝—“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2、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3、分为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5、意义:①大大促进我国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但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第2 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 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形成“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是: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俭;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5、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三、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为什么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初一七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历史考试必背资料(2020最新版)
![初一七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历史考试必背资料(2020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150140dd3383c4ba4cd263.png)
学习初中历史的方法:1、不管你是开卷考地区还是闭卷考地区,你都要背书。
背完之后至少在这四个时间点巩固:①当天晚上睡觉之前;②第二天晚上;③一周后;④一个月后。
如果你不及时巩固,你就会惊喜的发现一个月后会发现你有超过70%的内容都忘了——而且是忘得一干二净。
2、只背书不做题,历史不可能得高分,尤其是材料题部分。
3、不断强化你的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
一星二星理解即可,三四五星必须准确记忆!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统一1、公元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杨坚就是隋文帝。
★★★2、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
★3、隋建立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4、改革的结果:隋朝人口增加,国力强盛。
★★二、隋炀帝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中心:洛阳。
★★★★3、大运河北到涿郡,南至余杭。
★★★★4、大运河的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管理的选拔被上层贵族垄断。
★2、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3、科举制的作用: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1、隋朝灭亡的原因:(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并多次巡游;(2)三征辽东。
★★2、最先起兵造反的省份:山东。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他创造“贞观之治”。
★★★★3、唐太宗能创造“贞观之治”的原因:(1)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2)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唐太宗时期的贤臣:魏征、房玄龄、杜如晦★★★★)★★★★(3)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主要科目;★★★★(5)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七历史下复习资料完整版
![七历史下复习资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798f8b8762caaedd33d4fb.png)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
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隋朝的繁荣景象称为“开皇之治”。
2、为巩固隋朝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隋朝时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4、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5、唐朝建立: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6、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627年,李世民即位,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7、“房谋杜断”指唐太宗时期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
历史上有名的谏官是魏征,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8、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她统治期间重用人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殿试”开始于武则天。
9、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10、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11、唐朝陶瓷业最有名的是越州青瓷、邢州白瓷和巩县唐三彩。
12、唐都长安既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13、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在隋朝,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完善,常设的科目有明经科(儒家经典)和进士科(诗赋和政论)。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14、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15、8世纪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朝“和同为一家”了。
16、8世纪中前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开元盛世
时间:唐玄宗统治前期
经济繁荣表现:
②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折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科举制度
1、背景: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能做官,出身低微但
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2、诞生(隋朝):
⑴隋文帝开始使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吏。
⑵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4、时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清朝末年被
废除。
5、影响:
⑴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⑶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宋代南方生产发展
1、南方生产发展的原因:
⑴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3、宋代南方生产发展的表现:
类别发展成就
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景德镇后成为瓷
都
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商业的繁荣商业都市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开封是北宋
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广州、泉州是大商港;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货币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