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_宋代士大夫的人格境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气歌》最后八句: 顾此耿耿在, 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 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 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 古道照颜色。
死前遗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就如欧阳修眨夷陵时,与余靖、尹洙相劝勉,但 语意更为严峻──大义凛然,直可为之生、为之死。
苏轼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 州、惠州、儋州。
功业表现在贬谪时,因为 这是他坚持守“道”的结果。 这样,个人一生的成败就不 系于“行道”的成功,而在 于“守道”、“传道”,并 确立了“道”的至高无上。
2. 贬谪时的达观
彷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噉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食荔支》)
己卯上元,余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 「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4. 苏轼与苏门弟子
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荐,曾在《师友谈记》中记录 了苏轼的一些言谈,其中有云:
东坡尝言:文章之任,亦在名世之士,相与主盟,则其道不 坠。方今太平之盛,文士辈出,要使一时之文有所宗主。昔欧 阳文忠常以是任付与某,故不敢不勉。异时文章盟主,责在诸 君,亦如文忠之付授也。
又是粪便,又是腐尸,又是死鼠,各种各样的恶臭一起散 发,这时屋子里都是秽气。
这么多的气味加在一起,成了瘟疫,很少有人不染病的。 可是我以虚弱的身子在这样坏的环境中生活,到如今已经 两年了,却没有什么病。 这大概是因为有修养才会这样吧。然而怎么知道这修养是 什么呢?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心中的浩然之气。 它有七种气,我有一种气,用我的一种气可以敌过那七种 气,我担忧什么呢!况且博大刚正的,是天地之间的凛然正 气。因此写成这首《正气歌》。
有一道单扇门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脏又 矮,又湿又暗。碰到这夏天,各种气味都汇聚在一起:
雨水从四面流进来,甚至漂起床、几,这时屋子里都是水气; 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阳光,蒸熏恶臭,这时屋子里都是土气; 突然天晴暴热,四处的风道又被堵塞,这时屋子里都是日气; 有人在屋檐下烧柴火做饭,助长了炎热的肆虐,这时屋子里都 是火气; 仓库里储藏了很多腐烂的粮食,阵阵霉味逼人,这时屋子里都 是霉烂的米气;关在这里的人多,拥挤杂乱,到处散发着腥臊汗臭, 这时屋子里都是人气;
谢谢
3. 门阀士族在唐末、五代的战乱中消失殆尽,从宋代 开始中国的官僚基本上是由考上进士的人所构成的, 没有考上进士的人很难在官僚系统中出人头地。根 据现代学者的研究,两宋四百年的进士有55%是平 民出身的。这就说明,宋代以后平民与士大夫之间 的阶级流动性是相当大的,在世界史上可谓独一无 二。
4. 进士阶级取代了门阀士族,成为士大夫的主体,他 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门阀士族有极大的差距。门 阀士族强调家学,一个人只要说他是琅琊王氏或范 阳卢氏,就可以证明他是高人一等的;而进士阶级 则强调,个人的价值不是来自于家世,而来自于个 人的学问、文学才能、政治才能和品德。我们从北 宋两大文人欧阳修和苏轼一生的言行都可以清楚的 看出这个特点。
可见苏轼极有意识的效法欧阳修,当仁不让的自任 文章宗主,并期望后辈也能传承下去。这种精神,即 是韩愈《师说》“传道”事业的具体表现。
苏轼完成自己一生的方式,他最忠实的门生都了解 其意义──这为他们在一生“行道”的挫败中找到了 安身立命的典型。黄庭坚在苏轼死后读到苏轼的诗卷 时,写了一首小诗题在诗卷后面:
他自从读过残本韩愈文集,就一直推崇韩愈(见 《书旧本韩文后》),但他也了解韩愈人格上的缺点。 他以韩愈为楷模,并要求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这样 的人生目标,他是非常有意的去追求的。
欧阳修在贬谪期间极少写作穷愁不堪的作品。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同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戏答元珍》) 这是他贬谪夷陵令的作品。著名的《醉翁亭记》是 在他贬为滁州刺史所写的。
3. 提拔后进,培养人才
欧阳修的第二个突出表现是,正如韩愈一般,总是 尽其所能的奖掖后进。唐宋八大家中属宋代的六家, 除他自己外,有三个人是他的门生(曾巩、苏轼、苏 辙),有两个人(苏洵与王安石)得到他的提拔或赞 扬,其他的例子就不用再多说。
这样的苏轼,黄庭坚不论在生前,死后,都一直以 师礼侍之:
赵肯堂亲见鲁直晚年悬东坡像于室中,每早作,衣 冠荐香,肃揖甚敬。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则离 席惊避曰:「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 哉?」
苏轼的“典型”,在黄庭坚临死前的两个形象中即 可找到回响:
崇宁二年十一月,余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余不 当居关城中,乃以是月甲戍,抱被入宿子城南予所僦 舍喧寂斋。虽上雨傍风,无有盖障,市声喧愦,人以 为不堪其忧,余以为家本农耕,使不从进士,则田中 庐舍如是,又可不堪其忧耶?既设卧榻,焚香而坐, 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为资深(按,黄庭坚友人李资 深)书此卷,实用三钱买鸡毛笔书。(黄庭坚《题自 书卷后》)
予欣然从之。步西城,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 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 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 大鱼也。
(《书上元夜游》)
3. 苏轼的人格世界
直道而行,问心无愧,死而无憾。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轼的人格对苏门的 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苏轼 死后,他的门生和友人所 表现的深切的怀念之情, 在党禁之后严酷的政治环 境下,他们的长期坚忍自 守,不失节操,都可以作 为例证。
参考书目
王水照、崔铭 著 《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年版
参考书目
王水照 《苏轼选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年修订版
第九讲
宋代士大夫的人格境界: 欧阳修与苏轼
重庆大学《大学国文》课程组
一、从门阀士族到新进士阶级
1. 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士族的时代,主要的政治权力和 文化权力都掌握在门阀士族的手中。
2. 隋唐重新大一统后,皇权一直企图削弱门阀士族的 权力,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从寒门和庶族中选拔人 才。但由于门阀士族的政治势力还很强大,他们也 可以利用科举制度来提升他们子弟的竞争能力,所 以隋唐时代的科学制度还不能完全发挥从寒门与庶 族之中选拔人才的功能。隋唐可以说是门阀士族逐 渐没落,新进士阶级逐渐上升的过渡时期。
日,作小诗题其后。 可见苏轼晚年的风范,在黄庭坚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苏轼死后,黄庭坚在一封信里说:
东坡先生遂捐馆舍,岂独贤士大夫悲痛不能已,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者也,可惜可惜!立朝堂 堂,危言谠论,切于事理,岂复有之?然有自常州 来,云东坡病亟时,索沐浴,改朝衣,谈笑而化, 其胸中固无憾矣。
信中除了谈到苏轼的立朝大节外,还特别提及他的 安然而死。由此可见,苏轼面对贬谪的恶劣处境,以及 面对死亡的宁静,都对黄庭坚有所影响。
庆历(1041─1048)新政失败时,欧阳修又因范仲 淹、杜衍、富弼相继罢职,上书切谏,而被贬为滁州 刺史。在他仕途的前半,他始终支持范仲淹的改革主 张,受尽挫折,毫不后悔。
2. 固穷──处境虽困窘,仍积极乐观
贬夷陵令时,欧阳修在写信给同时被贬的友人尹洙时, 如此说道:
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谢不避诛死, 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 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 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 他跟尹洙提起这事,不只与余靖(字安道)共勉, 实际上也希望尹洙如此。
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侵沴,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 是殆有养致然尔。 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 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土屋有八尺宽,大 约四寻深。
提拔人才,是另一种形式的“聚其徒”,加上他的 道德形象,使他成为一代之“师”。
三、苏轼
1. 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
苏轼是欧阳修最著名的门生。关于苏轼在仕宦场中所 表现出来的节概,曾经是他的政敌的刘安世(朔党 领袖之一)晚年时曾如此评论:
士大夫只看立朝大节如何。若大节一亏,则虽有细行, 不足赎也。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高意广,惟己之是信。 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人欲杀之;在元佑则虽与老先生 (按,指司马光)议论,亦有不合处,非随时上下人也。
附录:宋代文人最后的典型——文天祥 《正气歌》序
予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 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 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 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 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 骈肩杂沓,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
二、欧阳修
1. 以道义自任
作为北宋文坛第一位名符 其实的领袖,欧阳修的 精神首先表现在,努力 树立道德的楷模,凡是 义之所在,他总是不顾 个人的出处进退,奋不 顾身的行其所当行。
仁宗景佑元年(1034)二十八岁时,他入朝任馆阁 校勘,这是他中进士、至西京充留守推官四年以后第 一次入朝为官,宦途可谓顺利。景佑三年(1036), 范仲淹忤宰相吕夷简,被贬,欧阳修不在谏职,本可 置身事外,但他却贻书切责司谏高若讷,因此贬为夷 陵令。必须再经过四年,他才又重回京师任馆阁校勘。
己身若以为是,决然行之,绝不退缩。这一点苏轼 也是和欧阳修完全一致的。
苏轼不幸遭逢新、旧党 争极为激烈的时代,因此, 他的挫折当然比欧阳修来 得大,贬谪时间比欧阳修 来得长,其磨难也比当时 的任何政治人物都来得重。
乌台诗案结束、谪居黄州后,他如此回复友人李常 的慰问:
某启。示及新诗,皆有远别惘然之意,虽兄之爱我 厚,然仆本以铁心石肠待公,何乃尔耶?吾侪虽老且穷, 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若 见仆困穷便相于邑,则与不学道者大不相远矣。兄造道 深,中必不尔,出于相好之笃而已。然朋友之义,专务 规谏,輙以狂言广兄之意尔。兄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 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非 兄,仆岂发此!看讫,便火之,不知者以为诟病也。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借用苏轼形容自己文章的话,这样的一生真是“行 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既有庄子的随遇而安, 又坚持孔夫子之道。
黄庭坚自写此诗,有石刻真迹流传,题云: 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在荆州承天寺观此诗卷,叹息弥
范寥言:鲁直至宜州,州无亭驿,又无民居可蹴, 止一僧舍可寓,而适为崇宁万寿寺,法所不许,乃居 一城楼上,亦极湫隘,秋暑方炽,几不可过。一日忽 小雨,鲁直饮薄醉,坐胡床,自栏楯间伸足出外以受 雨,顾谓寥曰:“信中,吾平生无此快也。”未几而 卒。(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
如此安然的面对极端恶劣的贬谪环境,充分显示他 对自我生命的自信,几乎就是苏轼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