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文化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第三章源远流长的崂山文化

第一节崂山----海上第一名山

一、崂山概况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崂山地处暖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突出表现为“春凉回暖晚,夏温热雨多,秋爽降温迟,冬暖少雨雪”的气候特征。由于山势陡峻和地形复杂,形成了上下不同、内外迥异的小气候,山南麓的太清宫一带名为“小江南”,巨峰北侧的北九水则称“小关东”。

二、崂山十二景

崂山钟灵毓秀,山海奇观,佳景天成,美不胜收,历代游山文人墨客多有称颂。自30年代起,有崂山十二景之说,后定为“巨峰旭照”、“龙潭喷雨”、“明霞散绮”、“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那罗佛窟”、“云洞蟠松”、“狮岭横云”、“华楼叠石”、“九水明漪”、“岩瀑潮音”、“蔚竹鸣泉”。

三、历史上的崂山的书院

(一)康成书院康成书院在不其山(铁骑山)东麓的书院村,其名称源于东汉经学家郑玄曾在此设帐授徒。当时“从学者盈万”,著称海内。

(二)华阳书院华阳书院在华楼山前华阳山的南麓,故名,又称东崖书院。

(三)青峪书院青峪书院在夏庄东北6公里的青峪村。即墨举人江恭先于道光年间在此筑舍,延请同邑举人黄念昀教其二子读书。

(四)石屋书院石屋书院在北科宅东南5.2公里的观崂村。

(五)劳山书院位于鹤山之北、即墨市东部之皋虞一带。

(六)下书院下书院在石门山西麓山谷中。

第二节崂山道教文化

一、崂山道教的历史沿革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秦始皇的东巡,汉武帝两次幸不其(今青岛市城阳区),都与方仙道的活动密切相关。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从西汉到五代时期末,崂山道教基本属于太平道及南北朝时期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从宗派上分属于楼观教团、灵宝派、上清派(亦称茅山宗、阁皂宗)。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人民政府逐步有计划地恢复部分崂山道教庙宇,落实宗教政策,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还庙产。现崂山相继修复并对外开放的庙宇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和太平宫。崂山道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二、崂山道教宗派

崂山道教自春秋时期至西汉时期,主要流派为方仙道;从东汉时期至南北朝时期属太平道;南北朝时期至五代,分属楼观教团、灵宝派、上清派;宋初统属华盖派,金元以后则承袭全真各派。

崂山全真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派系,主要有:

华山派龙门派金山派随山派鹤山派清静派金辉派遇仙派南无派嵛山派

三、崂山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是中华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崂山道乐则是道教音乐中独具特色的一大分支。从功能和韵律风格上可分课韵、功韵、咒韵、庆韵、祭韵、逸韵六类。

崂山太清宫自张廉夫初创之后,道士们的早课、晚课的经文就配有一定的韵谱。这种曲谱不仅可以使道众颂经众口一致,而且有清喉抒胸,提高吐纳效果和凝神聚精的作用。唐李白与唐宫廷乐师浙江道士吴筠同到崂山旅居,在太清宫北山之阳,蟠桃峰下,饮酒唱和,为峰顶的“王母瑶池”咏叹抒怀,共创一支曲子,名曰《清平调》,并传给太清宫道士,同时还把江南道家经韵曲牌《三涂五苦颂》传给了崂山道士。《孙谱》,是崂山道士最重要的经韵曲牌之一。

第三节崂山民间习俗和民间文学艺术

一、崂山民间舞蹈

崂山地区的民间舞蹈,主要是群众在春节期间自发性的娱乐活动,有较深的群众基础。长期流传并保留下来的崂山民间舞蹈,大体可分5大类10余种。

秧歌类崂山地区的秧歌是由即墨传入的。1924年,中韩镇大麦岛村就兴起了“地秧歌”,共有16个角色,大多扮演戏曲故事中的人物。

高跷类高跷传入崂山地区已有上百年历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宅镇沟崖村组织了崂山第一支高跷队。

道具舞类手或身披道具而舞,是崂山地区民间舞蹈的一个特点。现有的道具舞分两大类:第一类是硬架子道具舞。第二类是软架子道具舞,如“龙灯舞”、“狮子舞”。历史上崂山地区有两处著名的龙灯舞,一是北宅镇五龙村的龙灯舞,二是中韩镇孙家下庄的龙灯舞。

二、崂山民间曲艺

在崂山山区居民中备受喜爱而久演不衰的地方剧种当推柳腔。柳腔传入崂山地区约100余年,初盛行于崂山西部,民间的柳腔戏班初创于此,并迅速传播、发展,授戏及演出盛极一时。

第四节崂山刻石百例

崂山最古老的摩崖在崂山区沙子口镇的烟台顶。两处刻石相连,皆为晋太安二年(303年)镌刻。书刻虽不工整,但仍可从粗犷中见出汉隶之余韵,并已向魏碑体转化。

其一为:“勃海朱泰武(一行)晋太安二年岁在癸亥(一行)平原羌公烈(一行)。”共分三行,高50厘米,宽42厘米,字径3.5厘米不等。

其二为:“高阳刘(一行)初孙(一行)晋太安二年(一行)魏世渊(一行)。”共分四行,高49厘米,宽26厘米,字径3.5厘米不等。

第五节崂山历代诗文鉴赏

一、诗歌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唐】李白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作者简介】李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有《李太白全集》传世。《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一诗,镌刻于崂山梯子石五百级处之巨石上,刻石之诗与《李太白全集》所载相同。《全唐诗》中,“亲见安期公”为“亲见安其生”;“飞步登云车”为“飞步升云车”。

咏劳顶【元】赵孟兆页

山海相依水连天,万里银波云如烟。挥毫绘成天然画,笔到穷处难寻源。

【作者简介】赵孟兆页,字子昂,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元代诗人、书画家。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劳山【明】蓝章

遥看山色层层碧,渐觉溪流汩汩深。匹马迳寻萧寺树,老僧应识野人心。行云何意遮奇石,啼鸟多情和苦吟。不是将身许明代,便从逄子老山岑。

【作者简介】蓝章,字文绣,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太清宫【明】耿义兰

大劳小劳天下奇,海岳名山世间稀。修真野客能避世,万古长春道人居。东海名高上鳌峰,初开茅庵是太清。恩深一观明帝主,敕谕颁来道藏经。

【作者简介】耿义兰,字芝山,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明正德四年(1509年)生,嘉靖年间进士,后弃家入道,卒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本诗录自《太清宫志》。

劳山道中【明】左懋第

匹马西风直路赊,几家茅屋趁山斜。白云争捧如花女,尽日溪头独浣纱。

【作者简介】左懋第,字仲及,号萝石,明代莱阳(今山东省莱西县)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授韩城知县,历官吏部都给事中,人称“明末文天祥”。本诗见于《左忠贞公集》。

第六节崂山的古树名花和崂山绿石

一、崂山绿石

崂山绿石,旧称“劳山石”,产于山东青岛市郊崂山脚下的仰口海湾,因蕴藏于海底,亦有人称“海底玉”。宋元时代,即有人将劳山石制为案头清供及文房用具。

崂山绿石之特色有三:一是色彩绚丽。以绿色为基调,或墨绿,或浅绿微蓝,间有黄、白、赭色交错,更显其变幻之美。二是结晶奇妙。绝大多数绿石为层状结晶,但有的排列均匀,有的厚薄悬殊,与不同色彩互为辉映。少数绿石或呈丝状结晶,或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