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闭症患者家长心理压力来源的探讨
特殊教育-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调节
![特殊教育-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3cc85b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9.png)
特殊教育: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调节导读:本文特殊教育: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调节,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自闭症是跨越一生的障碍,家长的内心深处时刻承受着对自闭儿一生的担忧,一方面,由于整个家庭都要承受来自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家长(特别是母亲)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家长们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常常被忽视,或者求助无门,长期保持这样的压抑状态,不但不利于家长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现早衰、生理机能减退、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障碍、家庭问题的出现等等),也不利于自闭儿童的康复(家长的压力会影响自信心和行为的正确性,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儿童的训练效果)。
因此,家长们的心理调适至关重要,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一试。
1、承认你体验到的压力和现状。
首先要抛弃错误的内疚心态。
我们知道自闭症的产生绝大部分不存在家长的过错,不必要自责,也不需要对环境过于敏感。
相反,家长完全可以坦然的承认现实,积极地寻求一切可能的帮助和措施。
2、理智地制定自闭儿的康复训练计划。
掌握一些关于自闭症的知识是必要的,密切关注自闭症的研究现状,然后根据家庭条件和儿童的现状,与一家正规的训练(研究)机构保持真诚的合作,共同制定一个康复计划,当然这个计划可以分为短、中、长期,这样既有利于自己保持信心,又能做到临而不乱,保持训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与家庭成员、其他自闭儿家庭和专业机构(包括心理学专家)结成“战斗”联盟。
人多力量大,联盟的存在可以使你时刻看见希望、看到进步、保持长久的与病魔作斗争的心理能量。
4、定期找专业的心理专家调适心理,释放负性情绪。
这一点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5、适宜的期望值。
自闭症必竞是一个难题,自闭儿的愈后也很难预料,家长们只需要求自己尽力量,不要大过强求突变的效果,因为这是不符合现实的想法。
6、保持一份“公共”心态。
自闭症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家长们可以把自己的内在环境调整到为全人类在奋斗的“公共”心态,这样既能为自己增添无穷的斗志,又能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
自闭症父母的一段心酸话
![自闭症父母的一段心酸话](https://img.taocdn.com/s3/m/fcf9a737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3.png)
自闭症父母的一段心酸话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作为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心里的那些酸楚和无奈。
说实话,这段话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想让更多人理解我们这些父母的心声。
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感受,能够让大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
2. 对自闭症的理解与接受2.1 最初的震惊最开始听到孩子被诊断出自闭症时,那种感觉真的是天崩地裂。
就像是突然被人打了一记重拳,脑袋里一片空白。
我们好像被迫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变得陌生而又不可预测。
那个时候,我们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在网上查资料,寻求帮助,却总觉得好像一直在原地打转。
2.2 接受的过程慢慢地,我们学会了接受这个现实。
接受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是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
我们开始学着去理解自闭症背后的那些复杂的情感和行为。
有时候,我们会对着孩子的一些行为感到无奈,但更多时候,我们努力去寻找他能感受到的快乐和成就感。
3. 日常生活的挑战3.1 社会压力与误解生活中最让人心酸的,莫过于社会的压力和误解。
很多人看到我们的孩子可能会投来异样的目光,有时候甚至会说些不理解的话。
听到这些,我们总是要忍住眼泪,尽量保持镇定。
毕竟,谁能真正理解别人的生活呢?但这种社会的冷漠和误解,让我们感觉到格外的孤立和无助。
3.2 生活中的艰难时刻照顾一个自闭症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从孩子的情绪管理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琐事,每一步都需要精心安排。
尤其是当孩子有一些难以预料的反应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不仅要处理好他的情绪,还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这种双重压力有时候真的让人透不过气。
4. 对孩子的深情与期望4.1 不变的爱尽管这些挑战让我们时常感到筋疲力尽,但对孩子的爱却从未改变。
我们深知,自闭症并不是孩子的错。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和天赋。
我们希望能够用我们的耐心和努力,帮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让他们能在这个世界上发光发热。
4.2 未来的希望我们对未来始终抱有希望。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d4872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1.png)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问题研究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展障碍,它不仅对患者本人的生活造成挑战,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困难。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问题时,需要对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自闭症是一种与神经发育相关的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社交障碍、语言交流困难和刻板重复的行为。
这些特征造成了自闭症儿童在家庭中的困难和压力,给家庭成员带来了许多挑战。
研究表明,自闭症家庭往往面临着经济负担、心理压力和社交排斥等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介入这些家庭,帮助他们应对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成员的需求,包括患者的教育、康复和社交技能培养,以及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经济状况和社交支持等。
这需要社会工作者与家庭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信任和互动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社区资源整合等。
针对自闭症儿童,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与学校、康复机构和社会团体合作,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康复服务,帮助他们克服社交障碍和学习困难。
针对家庭成员,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提高社交支持。
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经济问题,寻找社区资源和福利支持,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压力。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个性化的支持计划,建立长期的跟踪和服务机制。
由于自闭症是一种长期的发展障碍,家庭需要持续的支持和服务。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家庭成员共同制定有效的支持计划,包括学校教育、康复训练、心理咨询和社交支持等,以帮助他们应对自闭症儿童的各种问题。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问题时,需要全面了解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需求,并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服务。
通过与家庭成员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信任和互动关系,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应对自闭症带来的生活困难和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法
![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c7a5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1.png)
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家庭成员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法阿尔茨海默综合症是一种逐渐恶化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家庭成员承担着照顾患者的责任,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本文将讨论家庭成员面对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带来的心理压力,并提供一些应对方法。
首先,面对亲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家庭成员常常感到无助和沮丧。
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害怕和失落,因为他们看到亲人逐渐失去记忆力和认知能力。
看到患者变得无法辨认亲人和失去独立生活能力,这些问题常常使他们产生内疚和绝望的情绪。
在照顾过程中,家庭成员还可能面临着巨大的时间和经济压力。
照顾患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可能需要放弃工作或其他个人事业。
此外,医疗费用和护理设备也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这对于一些普通家庭来说是一大挑战。
因此,家庭成员需要寻找应对方法以减轻心理压力。
首先,他们应该寻求支持和理解。
与其他面临相似情境的人交流,加入支持小组或咨询专业人士,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实用建议。
这样的交流可以让他们发现自己不是孤单的,同时也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家庭成员需要学会照顾自己。
在照顾患者的同时,自我照顾也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和愉悦方式,例如定期锻炼、听音乐、读书或与朋友聚会。
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可以更好地应对日常的压力和挑战。
此外,家庭成员还应学会寻求帮助。
虽然他们可能认为自己应该独自承担照顾的责任,但实际上,接受他人的帮助并不是一种软弱或失败。
亲朋好友的支持是非常宝贵的,他们可以轮流照顾患者,从而减轻家庭成员的负担。
此外,他们还可以雇佣专业的护理人员或寻求社区组织的帮助,提供专业的照顾和支持。
最重要的是,家庭成员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尽管面对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可能会带来无尽的挑战,但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可以通过关注患者的优点和能力,鼓励患者参与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失独父母心理健康状态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
![失独父母心理健康状态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a0d5b7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c.png)
失独父母心理健康状态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失独父母是指失去了独生子女的父母。
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在许多家庭中是孩子的唯一。
一旦失去独生子女,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受到沉重打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因此,为失独父母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任务之一。
失独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通常比较脆弱,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悲伤和哀嚎。
失独父母常常会体验到极度的悲伤和哀嚎,因为他们失去了最亲密的人。
2. 焦虑和病态的担忧。
失独父母可能会感到自己无法应对未来的生活,并时刻担心自己的健康。
3. 疾病和身体的疲惫感。
除了焦虑和担忧,失独父母也可能因为透支自己的精力而导致自己生病。
同时也会体验到许多疲惫和不适。
4. 社交关系上的缺失。
失独父母通常觉得孤单和独自一人,关系十分敏感。
针对失独父母,我们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帮助他们恢复心理健康。
以下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1. 聆听和理解。
最重要的一定是帮助失独父母感受到他们被人尊重,被听取。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跟随他们的感受给予安慰和支持。
2. 情感面对面的交流。
在团体中制定一个规则,鼓励团员之间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让他们更近距离地了解彼此,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感和互相支持感。
3. 心理健康教育。
提供失独父母有关心理健康的信息和知识,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教授应对技术。
赋予他们焦虑和悲伤的应对技术,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自己的情感。
例如,借助心理慰藉的技巧等等。
5. 感恩练习。
感恩是一种心态和行为,可以让我们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在团体中,可以帮助失独父母发掘他们生活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并通过感恩来增强他们的正面情绪。
总体来说,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失独父母分享彼此的经历,获得理解和支持,缓解他们的痛苦,以及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压力调查
![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压力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3fc70a1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4.png)
孤独症儿童家长心理压力调查方芳杨国芬从陪同康复者的角度出发,以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启智科的孤独症家长们为调查对象,对中心参与康复的孤独症儿童的照顾者的压力来源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中发现家长们所采取的的积极或消极措施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进步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所面临的有形的压力是暂时的,非主要的,最根本的却是无尽的等待、 无助、无望及挫败感。
1 引言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以缺乏情感反应,沟通社交障碍,刻板重复行为等为主要特征。
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病因尚不明,也无很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就意味着孤独症儿童需要家长的长期照顾与监护,因此,促使孤独症儿童的父母背负着很重的心理压力。
长此以往,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或教育机构只强调了对孤独症儿童本身的康复教育,却忽略了对家长们的身心压力的关注与指导。
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呼吁社会和政府关注特殊群体及其家庭。
3 研究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采用,是访谈法。
以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启智科的自闭症儿童康复的陪同者为对象,采取抽样的方法获取研究的样本,选取照顾者们的空余时间,对30名自闭症儿童的48位照顾者,即家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并第一时间进行了数据收集。
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软件SPSS进行统计分析。
表一:孤独症儿童照顾者情况照顾者父母:25人 52.08%、祖辈:14人 29.16%亲戚或保姆:9人 18.75%年龄 25以下:5人 10.41% 25~35岁:22人,45.83%35~45岁:7人 14.58% 45~55岁:3人,6.25% 55岁以上:12人。
25%性别 女性:38人 79.16% 男性:10人 20.83%婚姻状况离婚:28人 58.33% 经常吵架:12人 25% 幸福美满:8人16.66%备注:在康复中心接受专业的康复教育训练的孤独症儿童,父母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家长们的月经济收入为3000~5000元左右。
孩子自闭 妈妈要从心理来安慰
![孩子自闭 妈妈要从心理来安慰](https://img.taocdn.com/s3/m/37c22e7927d3240c8447efd1.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孩子自闭妈妈要从心理来安慰
导语:自闭,现在小孩自闭越来越多,自闭症的症状是什么?孩子有自闭症怎么办?其实是父母对他们太不担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母亲用母爱来引导他。
自闭,现在小孩自闭越来越多,自闭症的症状是什么?孩子有自闭症怎么办?其实是父母对他们太不担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母亲用母爱来引导他。
随着越来越多孩子被鉴别为自闭症,我们听到这个词的频率也越来越频繁。
对于该问题,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尤其是面对于自闭症小孩,有更很多人难以理解。
当孩子的行为不被外界认同时,妈妈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
在日前的一次活动中,记者和100个自闭症儿童的家庭一起参加了香港迪士尼乐园的“蓝色行动”关注自闭症儿童大型倡导活动。
看到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为踏上游玩的旅程而兴奋。
和家长们一起,有的孩子不多话,有的孩子比较大了还牵着妈妈的手,给人乖巧老实的感觉。
虽然去香港过关需要排长长的队伍,但是在一个小时的过程里,只有一名孩子出现突然哭闹的情况,其他孩子都维持正常秩序。
在游迪士尼乐园的过程中,许多孩子都兴奋地体验各种游乐设施。
直至整个活动过程结束,记者并没有碰到极为孤立不与其他人交流的孩子。
为了走进自闭家庭的生活,走出了以往看待自闭儿童的误区,我们采访了其中一位孩子的母亲。
不要刻意的回避和关心
亨亨是个腼腆好看的男孩子,也喜欢看动画片。
他知道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故事,对于这次去迪士尼游玩行程充满期待。
在排队过关的漫长时间里,他就排在记者前面。
他围在妈妈身边问东问西,好奇地打。
儿童自闭症对家庭的挑战与支持
![儿童自闭症对家庭的挑战与支持](https://img.taocdn.com/s3/m/f70d492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b.png)
儿童自闭症对家庭的挑战与支持引言: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受限,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
儿童自闭症的确诊通常发生在早期,这对家庭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儿童自闭症对家庭的挑战,并提供一些支持策略。
挑战一:沟通和社交障碍儿童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是沟通和社交能力的受限。
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与家人和其他人有效地交流。
这对家庭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需要学会与自闭症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
这也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和沮丧。
支持策略:- 学习使用肢体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由于自闭症儿童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学习使用肢体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来帮助他们。
例如,使用手势、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传达信息。
-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自闭症儿童通常更容易理解简单明了的语言。
因此,家庭成员可以使用简单的句子和清晰的语调来与他们交流。
- 建立日常沟通的结构: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日常对话,家庭成员可以建立一个结构化的沟通环境。
例如,使用图片、时间表和提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遵循日常活动。
挑战二: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自闭症儿童常常表现出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例如重复摆弄物品、坚持特定的日常活动和固定的兴趣爱好。
这可能对家庭造成困扰,因为他们需要适应和处理这些行为。
支持策略:- 提供替代行为:家庭成员可以尝试提供一些替代行为,以帮助自闭症儿童更好地管理他们的刻板重复行为。
例如,如果他们喜欢重复摆弄物品,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特定的玩具或活动,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 创建结构化的日常活动:自闭症儿童通常对日常活动的结构化和规律性有更高的需求。
因此,家庭可以为他们创建一个有规律的日常活动计划,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 寻求专业支持:家庭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学家或治疗师的支持,以获取更多关于如何处理和管理自闭症儿童刻板重复行为的建议和技巧。
挑战三:情绪管理困难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情绪管理困难,例如情绪爆发、焦虑和抑郁。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遭受家长躯体情感暴力现状及相关因素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遭受家长躯体情感暴力现状及相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70a77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7.png)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遭受家长躯体情感暴力现状及相关因素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影响了他们的社交交往能力、语言和沟通能力以及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
虽然孤独症谱系障碍本身对孩子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孤独症儿童还遭受到家长的躯体与情感暴力。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亲近的人,他们在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和支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一些家长在应对孩子的特殊需求和行为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过度压力和情绪失控的情况,进而对孩子实施身体和情感暴力。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伤害,还会进一步加重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困难。
目前,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遭受家长躯体情感暴力的研究还较为有限,但一些相关的因素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探索。
首先,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虐待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家长中存在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较高。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对家长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更容易出现情感失控和躯体暴力行为。
此外,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缺乏了解和不适当的应对方式也可能导致这种暴力行为的发生。
其次,家庭环境的压力和支持情况也在孩子遭受暴力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家庭中的经济困难、夫妻关系问题以及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支持不足等因素被认为与孩子遭受家长暴力的风险增加相关。
同时,良好的家庭支持和教育资源的提供对减少这种暴力行为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
除了个人和家庭因素,社会文化背景也可能对孩子遭受家长暴力起到一定的影响。
社会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认知和支持程度不同,有些文化中可能存在对孩子特殊需求的排斥和歧视。
这种文化背景下,家长可能更容易对孩子实施暴力行为。
针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遭受家长躯体情感暴力的现状及相关因素,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失独家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失独家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9f79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a7.png)
失独家庭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失独家庭是指只有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又已经去世的家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有着特殊的重视和关注。
因此,当这样的家庭遭遇到失去独生子女这样的打击时,所带来的心理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篇文章将会从失独家庭心理健康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解决策略。
第一章:失独家庭的心理健康问题1.1 焦虑和抑郁失独家庭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悲剧,这种切断亲子关系的情况会给家庭成员带来巨大的心理打击。
他们会经历悲伤、愤怒、焦虑、痛苦和失落等复杂的情感。
有时候,他们会把这些情感强烈地发泄出来,有时则会封闭自己,不敢与人交流。
这种情绪反应常常会演变成长期的焦虑和抑郁。
1.2 孤独和孤立感失独家庭的成员往往会感到孤独和孤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独生子女往往被视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有着独特的地位。
一旦失去了这个独特的地位,家庭成员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孤立。
他们缺少与同龄人的联系和交流,甚至在一些场合会遭受到外界的不理解和排斥。
1.3 心理创伤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失独家庭的成员可能会患上心理创伤后遗症。
这会导致他们的记忆受损,精神状况下滑。
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噩梦、冷汗等症状。
第二章:失独家庭的解决策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失独家庭的成员们有了更多的自救和互助的途径。
本章将会探讨一些帮助失独家庭增强心理健康的具体方法。
2.1 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专业的医疗服务是不可或缺的。
失独家庭成员应该在经受了如此强烈的心理打击之后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专业医生能够提供安慰、指导和治疗,在帮助失独家庭恢复心理健康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寻求心理支持和安慰倾诉和分享是排解心理创伤的重要途径。
失独家庭成员们应该向身边的朋友、家人或专业组织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
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他们可以倾诉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从而减轻内心的压力,缓和复杂的心理情绪。
2.3 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失去了亲人,家庭氛围也会发生改变。
失独父母心理健康状态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
![失独父母心理健康状态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ba192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b.png)
失独父母心理健康状态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失独父母是指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经历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和社会适应困难。
失独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因此对失独父母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技术,可以帮助失独父母缓解心理压力、重建自信、重新适应社会。
本文将从失独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入手,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
一、失独父母心理健康状态失独父母在失去独生子女后,常常会陷入深度的绝望和悲伤之中。
他们会经历情绪的波动,包括悲痛、愤怒、自责、绝望等。
失独父母也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孤立,他们不知道如何继续生活下去,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失独父母还会面临着社会适应困难。
他们可能会遭受来自他人的异样目光和不理解,导致他们进一步与社会疏远。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了失独父母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因此亟需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技术1.建立团体的互助支持网络团体心理辅导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团体的互助支持网络。
通过团体的方式让失独父母们走到一起,他们可以相互倾诉、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经历,找到共鸣和理解。
这样的互助支持网络可以帮助失独父母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2.心理教育和情绪管理团体心理辅导还包括对失独父母进行心理教育和情绪管理。
通过心理教育,帮助失独父母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认识到他们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从而接受自己的情感,并学会适当地表达和排解情绪。
情绪管理则是帮助失独父母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调节情绪,找到生活的乐趣。
3.社交技能训练和重新定位自我团体心理辅导还可以对失独父母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和重新定位自我。
社交技能训练包括表达、沟通、交流等技能的培养,帮助失独父母重新融入社会,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重新定位自我则是帮助失独父母找到新的生活目标和意义,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和角色,重建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
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和家庭的困境调查与出路探寻
![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和家庭的困境调查与出路探寻](https://img.taocdn.com/s3/m/29e609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3.png)
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和家庭的困境调查与出路探寻自闭症是一种发病率越来越高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者往往表现出语言交流障碍、社交困难、刻板行为和兴趣等特点。
虽然早期的干预和康复训练可以对自闭症患者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但是针对大龄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机构和家庭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对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和家庭的困境进行调查,并探讨相应的出路与解决方案。
一、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的困境1.资源匮乏:目前,国内对于大龄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机构相对稀缺,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这部分患者的康复效果。
在一些城市,康复机构的排队时间长达数年之久,导致患者无法及时获得必要的治疗和训练。
2.专业人才短缺:自闭症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和配合,但是目前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
康复机构缺乏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和训练师,这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3.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有一些康复机构,但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些康复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忽视了对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应有的关怀,导致患者康复效果十分有限。
4.经济压力:康复机构的高昂收费也是患者及其家人的一大困难。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负担得起高昂的康复费用也是一种奢望,这极大地限制了患者接受康复训练的可能性。
5.缺乏社会支持:自闭症患者在社会上常常受到歧视和排斥,这也影响了康复机构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社会对于自闭症康复工作的关注度仍然不够高,这使得康复机构的发展和运作面临诸多难题。
1.生活困难:大龄自闭症患者往往无法独立生活,需要家人的照料。
家庭成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照顾患者,这对于家庭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2.心理压力:自闭症患者的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常常会给家庭成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家人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但是目前家庭心理健康服务的缺乏导致了这方面的困境。
3.教育问题:大龄自闭症患者无法融入常规的学校教育,他们需要专门的教育和训练。
自闭症对儿童家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自闭症对儿童家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6ee08c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5.png)
自闭症对儿童家庭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会对患者的社交交往、沟通能力以及行为表现产生显著影响。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需要家庭成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以帮助他们适应生活和社会环境。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对儿童家庭所带来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家庭影响1. 焦虑与压力:自闭症儿童的家庭常常面临巨大的焦虑与压力,因为他们需要经常关注儿童的特殊需求,建立和维持特殊的支持体系,同时要应对外界的误解和歧视。
2. 经济负担:自闭症的治疗和教育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
儿童需要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语言矫正、行为干预等。
这对家庭经济状况会带来一定的负担。
3. 家庭交流困难:自闭症儿童常常面临社交和沟通困难,这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与情感表达。
家庭成员需要找到适合沟通的方式,增进互动和理解。
二、应对策略1. 接受与理解:家庭成员需要接受并理解孩子患有自闭症的事实。
了解自闭症的特点和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应对困境。
2. 寻求专业帮助:寻找专业的治疗和教育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可以寻求心理学家、康复师、语言矫正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3. 创造友好环境:为儿童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提供稳定、安全、亲近的家庭氛围,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4. 增强亲子互动: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进行互动,例如分享游戏、共同读书、一起参与户外活动等。
这些互动活动有助于促进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
5. 建立支持网络:与其他自闭症家庭建立联系,分享经验和资源。
加入自闭症亲友会、加入线上社区等都是有效途径,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
6. 关注自身需求:家庭成员应当关注自身的情感需求和身心健康。
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活动,如运动、读书、绘画等,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总结:自闭症对儿童家庭带来许多挑战,但合适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家庭更好地应对困难。
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和家庭的困境调查与出路探寻
![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和家庭的困境调查与出路探寻](https://img.taocdn.com/s3/m/a5ef8a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6.png)
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和家庭的困境调查与出路探寻
1. 引言
1.1 现状分析
大龄自闭症患者是指成年后仍然面临自闭症困扰的人群,他们通常在康复和社会融入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目前,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的数量依然较少,且存在着服务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家庭对于大龄自闭症患者的照顾也面临着重重困难,由于照料工作的艰辛和长期性,很多家庭感到无力应对。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和家庭的困境逐渐凸显,需要重视和解决。在当前社会的背景下,应当加强对于大龄自闭症患者康复机构和家庭的支持和帮助,寻找解决方案,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关怀。【引言】中的【现状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该问题的基本背景和现状,为接下来的内容铺平了道路。
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机构和家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医疗资源短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大龄自闭症患者需要长期康复和护理,对专业医疗资源的需求十分巨大,而医疗资源却往往供不应求,导致很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社会认知不足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大多数人对自闭症还存在着误解和歧视,导致他们往往被忽视或排斥。这种社会认知的不足使得自闭症患者更加孤立和无助,无法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支持和关爱。
对于家庭困境,政府和社会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可以建立更多的社区康复中心,为大龄自闭症患者提供定期的康复服务和支持。可以设立专门的扶助基金,资助有需要的家庭进行康复治疗和教育支持。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和培训,帮助家庭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大龄自闭症患者的特殊需求。
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47cbd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d.png)
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孙才智;李钰琪;杨志艳;杨绍清【摘要】①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
②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57名唐山市区3所自闭症矫正中心内陪孩子训练的家长进行测评。
③结果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75.4%。
男性家长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总的心理健康的得分明显高于女性家长;有多个孩子的家长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总的心理健康的得分明显高于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不同年龄、家庭收入状况和患儿病程与家长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④结论自闭症患儿家长心理教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受性别和孩子数量影响。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autism.Methods Using SCL -90 to assess 57 parents.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mental problem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was 75.4%.Male par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emale parents insomatization,obsessive -com-pulsive,interpersonalsensitivity,hositility,photic anxiety,paraniod ideation,psychoticism and the total scor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matization,obsessive -compulsive,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photic anxie-ty,paraniodideation,psychoticism and the total score between parents with different children.Age,family in-come and the course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were not correlated to parents'mental health.Conclusio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have some degree of mental health,which is influenced by gender and number of chil-dren.【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自闭症;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作者】孙才智;李钰琪;杨志艳;杨绍清【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Mental health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SUNCaizhi,LIYuqi,YANGZhiyan,etal(CollegeofPsychology,North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ngshan 063000,China)[KEY WORDS] Autism.Mental health.SCL-90自闭症又称孤独症(Autism),最早由瑞士精神病医生Eagen Bleuer于1911年提出[1]。
自闭症对儿童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支持
![自闭症对儿童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支持](https://img.taocdn.com/s3/m/c76dab5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e.png)
自闭症对儿童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支持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对患者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表现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然而,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患者自身,还需要关注自闭症对儿童家庭成员的影响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自闭症如何影响儿童家庭成员,并提供一些支持和应对策略。
一、父母的心理压力自闭症儿童的诊断常常给父母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沮丧、愧疚和焦虑。
父母可能会责怪自己,认为自己的基因或教养方式导致了孩子的自闭症。
这种自责感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要支持父母,我们需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专业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可以帮助他们处理情绪困扰。
此外,教育父母关于自闭症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闭症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感。
二、兄弟姐妹的关系自闭症儿童在家庭中的特殊需求和行为表现可能对兄弟姐妹的关系产生影响。
兄弟姐妹可能会感到被忽视、嫉妒或不公平对待。
他们可能会因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而感到尴尬或困惑。
为了支持兄弟姐妹,父母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父母可以鼓励兄弟姐妹参与自闭症儿童的照顾和教育,以增强他们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此外,家庭可以寻求专业支持,例如兄弟姐妹支持小组,帮助兄弟姐妹理解自闭症,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三、家庭日常生活的挑战自闭症儿童的特殊需求和行为问题可能对家庭的日常生活产生挑战。
家长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可能会导致其他家庭成员的疏忽或不满。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家庭可以制定明确的日常规划和时间表,以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家长可以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和责任,以促进家庭的和谐和平衡。
四、家庭支持和社会资源对于儿童家庭成员来说,寻求外部的支持和社会资源是至关重要的。
家庭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以帮助他们应对情绪困扰和应对策略。
此外,加入自闭症家庭支持组织或参与社区活动,可以与其他家庭成员共享经验和资源。
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来帮助儿童家庭成员。
儿童自闭症家长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
![儿童自闭症家长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74fe0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a.png)
儿童自闭症家长的心理压力及应对策略引言: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了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以及行为模式。
作为儿童自闭症的家长,他们经常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本文将探讨儿童自闭症家长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一、心理压力来源1.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终身的疾病,家长常常担心孩子的未来,包括教育、就业和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
2.社会压力:儿童自闭症在社会上仍然存在着误解和歧视,家长常常面临来自他人的非议和不理解,这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3.日常生活的挑战:儿童自闭症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料,家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孩子的需求,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心理压力的影响1.焦虑和抑郁: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家长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的健康,还会对家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2.社交障碍:家长可能因为孩子的特殊需求而感到尴尬和不安,这会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交活动,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社交障碍。
3.自我否定:一些家长会因为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感到自责和无助,这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三、应对策略1.寻求支持:家长可以加入自闭症家长支持群体,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和情感,这样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2.接受现实:家长需要认识到自闭症是一种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接受孩子的特殊需求,并努力寻找适合他们的教育和治疗方案。
3.学习应对技巧:家长可以通过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学习如何更好地与自闭症孩子沟通和处理行为问题,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4.自我关怀:家长需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定期进行放松和休息,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心理压力。
结论:儿童自闭症家长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通过寻求支持、接受现实、学习应对技巧以及进行自我关怀,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同时,社会应该加大对儿童自闭症家庭的支持力度,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为他们创造一个理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自闭症家长心理减压讲座
![自闭症家长心理减压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04ba354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a2.png)
自闭症家长心理减压讲座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特别的小朋友,他们是自闭症患儿。
而他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过得很不容易呢。
就像我的邻居叔叔阿姨。
他们家有一个自闭症的小弟弟。
小弟弟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怎么和别人交流。
叔叔阿姨为了照顾他,可累坏了。
叔叔每天要早早起来,帮小弟弟穿衣服、洗漱,小弟弟还不怎么配合,有时候会突然哭闹起来。
阿姨呢,要准备特别的饭菜,因为小弟弟对食物很挑剔。
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
叔叔本来很喜欢钓鱼的,可是现在根本没时间去。
阿姨以前爱逛街,现在也只能在网上匆匆买些东西。
而且他们的心里呀,总是沉甸甸的。
因为小弟弟在学校里可能会被其他小朋友不理解,他们就很担心小弟弟会难过。
讲座里还会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或者专家呢。
他们不会讲那些难懂的话,而是告诉家长们一些很简单又有用的放松方法。
比如说,每天找个小角落,闭上眼睛,深呼吸十次,把心里的烦恼都随着呼气吐出去。
还有啊,要给自己留出一点点时间,哪怕只有十分钟。
像叔叔就可以在这十分钟里,看看自己以前钓鱼的照片,回忆一下那种快乐。
阿姨也能在这十分钟里,在网上看看漂亮的衣服,想象自己穿上的样子。
而且,家长们在讲座里还能学到怎么更好地和自闭症孩子相处。
有个家长分享了一个超级感人的故事。
他说自己一开始也很苦恼孩子总是重复做一个动作。
后来他就陪着孩子一起做,慢慢地,孩子开始对他有了回应。
他说那一瞬间,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这个故事让其他家长也有了信心。
这个讲座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们可以暂时放下心中的压力,给自己充满电,然后再去更好地照顾他们的孩子。
我们虽然是小学生,但是我们也可以多去关心这些家长和小朋友呀。
比如对小弟弟笑一笑,或者给叔叔阿姨一个小手工表示我们的关心。
这样,大家的世界都会变得更美好呢。
儿童自闭症家庭的心理压力与支持资源
![儿童自闭症家庭的心理压力与支持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52d9b3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e.png)
儿童自闭症家庭的心理压力与支持资源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常在儿童时期就会显现出来。
这种疾病会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本文将探讨儿童自闭症家庭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并介绍一些可以提供支持的资源。
一、理解自闭症的困难自闭症患者常常表现出社交交往困难、语言和沟通障碍、刻板重复性行为等特征。
这些特征可能导致家庭成员对患者的行为感到困惑和无助。
家长们可能会感到沮丧、焦虑和无力应对,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和需求。
为了克服这种困难,家庭成员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
心理学专家和医生可以提供关于自闭症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患者的需求。
此外,家庭成员还可以参加自闭症家庭支持组织,与其他家庭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
二、经济负担与就业压力儿童自闭症通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这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特殊教育、语言治疗、行为疗法等服务的费用可能非常昂贵,而且这些费用通常不被医疗保险所覆盖。
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家庭成员可以寻找各种资源和援助。
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通常提供经济援助、补贴和奖学金,以帮助家庭支付治疗费用。
此外,家庭成员还可以与学校合作,争取特殊教育服务和资源,以减少经济压力。
就业压力也是儿童自闭症家庭面临的挑战之一。
由于需要照顾孩子的特殊需求,家长可能需要减少工作时间或放弃工作,这可能导致家庭收入减少。
家庭成员可以与雇主商讨灵活的工作安排,以便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需求。
此外,一些社区和组织也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家庭成员找到适合的工作。
三、家庭关系和婚姻压力儿童自闭症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可能会对家庭关系和婚姻产生压力。
家庭成员可能会感到沮丧、愤怒和无力,这可能导致争吵、冲突和疏远。
此外,照顾自闭症患者的责任通常由一方或几方家庭成员承担,这可能导致不平衡的家庭角色和责任分配。
为了应对这些压力,家庭成员可以寻求家庭咨询和心理治疗。
这些服务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改善沟通、解决冲突和建立支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电影《自闭历程》探讨与自闭症相关的问题
10110540102 贾晨心理学(特殊教育)
一、Temple有哪些独特的症状表现?
1.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用图片思考以及关注细节。
2.语言发育异常.尽管她能够顺畅地与人沟通,但是其语音语速语调韵律还是异于常人。
3.感知觉异常。
触觉:Temple不喜欢与人有肢体接触,但她通过与木板之间的挤压来获得生理上与人接触的满足。
味觉:Temple对于食物很挑剔,只吃果冻和酸奶。
听觉:对于高频的声音很敏感。
4.刻板行为:Temple对环境有着刻板的要求,环境的一点点变化都会导致Temple情绪的失控。
5.攻击性行为。
Temple在面临同学的嘲笑时,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而是对同学采取攻击性行为以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
6.面部表情识别困难。
Temple不能很好地识别他人的表情,也不能在各种情景中运用合适的表情。
二、如何安置自闭症儿童?
我认为,面对自闭症儿童的安置问题时,一定要关注儿童的年龄。
如果儿童年龄较小,即小于四五岁,那必须要进行高强度的干预,从语言、肢体接触等多方面给予他刺激,以期最大程度地加强其社会化。
对于年纪较大且智力较高的孩子,教育者应全面观察儿童,找到其兴趣所在,以此来引发其思考,并借机对其施加教育。
而面对一些普通的自闭症大龄儿童时,教育者在对其施加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他情绪的变化,探索其情绪变化的原因,尽量让孩子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三、自闭症儿童带给父母和家庭的压力及应对办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并不十分宽容的社会。
面对自闭症患者,我们总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歧视的目光。
因此,自闭症患者家长的心理压力便是不言自明的。
然而这压力的来源是多方的,我认为,我们可以粗略地将这压力来源分解为内部来源与外界来源。
(一)内部来源
1.父母对儿童将来发展的担忧。
以Temple的母亲为例,在得知Temple患有自闭症孩子且可能需要终身在疗养院疗养时,她脸上的绝望也是溢于言表。
此后,Temple的母亲便更加用心地与Temple沟通交流,以期发展出她的语言。
我想,她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在帮助Temple迈出社会化的第一步。
只有有了语言,Temple才有可能与他人交流并独立生活。
由于母亲对Temple的早期干预进行地还算不错,因此Temple最后的发展让人非常出乎意料。
然而在这方面,中国的父母可能会比国外的父母压力更大。
首先,在中国,自闭症的早期干预这一块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错过了发展关键期,患儿与正常儿童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其次,自闭症儿童一般结束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就面临无处安放的问题,当父母年老体衰无力照看他们之时,自闭症患者可能连正常的生活都依然无法自理。
这让父母们怎能不
担忧?这种对未来的担忧与恐惧将长时间煎熬着这些家长。
此外,儿童患有自闭症的现实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会形成冲突,这种冲突来源于父母对自己愿望不能满足的无奈,这同样增加了父母的精神负担。
2.父母的自责。
医生曾经对Temple的母亲说:“自闭症很可能是由母爱缺失导致的,在某个关键阶段,母亲冷淡疏远孩子,而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身体上的爱抚。
”这样的自闭症成因的解释盛行了很久,这无疑增添了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心理压力。
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中,子女是依附着母亲生存的小生命,子女发展的快慢与好坏似乎都与母亲息息相关。
这一“冰箱父母”的论断暗含着“孩子本来是正常的,是由于父母的过失才导致孩子变成现在这样的。
”这一信息。
父母除了要接受孩子并不健康这一事实之外,还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懊悔自责的情绪。
(二)外界来源
1.外界对父母本身的不理解。
在Temple刚被诊断为自闭症的时候,医生曾要求与Temple的父亲——而非正在他面前的Temple的母亲——进行一次谈话,除了可以看出医生不想伤害这位母亲之外,更说明了医生认为这位母亲是造成她女儿自闭症的元凶。
鄙夷、甚至略带责备的神色显露无疑。
连医生都有如此这般的想法,更何况外界对自闭症了解更少的人呢?
2.外界对自闭症患者的不理解。
根据积极行为支持理论,人的动作都是功能性的。
自闭症患者的刻板行为也是有他们的原因。
自闭症患者的行为举止多和常人不同,他们的社会交往与沟通障碍使得他们根本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这就使得人们不能理解他刻板行为的根源。
在学校,同学及老师将自闭症患者视为异类,即便他们(如Temple)可能天赋异禀;在社会,人们更不会去试图理解自闭症患者的怪异行为,只会认为他们是行为古怪的怪胎。
儿女们这样的生存状态,怎能让父母不担心忧虑,这无疑使得自闭症患者父母的内心更加忧虑。
3.父母不能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
这里的社会支持包括很多方面:专业人员提供的技术支持;境况相同的家庭的父母提供的支持;亲友提供的支持;国家政策能够提供的支持等。
电影《自闭历程》并没有提到Temple父亲对Temple的照料。
我们可以想见Temple母亲的压力之大。
在Temple年幼的时候,影片并没有提及Temple的母亲得到的社会支持。
因此,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Temple的母亲直到Temple进入中学并遇到那位科技老师前都一直处于很焦虑的状态中。
这位老师给了Temple很大的帮助,这对她的母亲也是一种拯救。
后来Temple又寄住到了她的姨娘家中,这二位对Temple的认同与教育,在很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母亲的生活压力与精神压力。
(三)父母们的应对措施
那么,既然孩子的疾病无法改变,那么父母就应该行动起来拯救自己。
父母的压力的最终根源是担心孩子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他们害怕自己百年之后孩子会无人照料。
我认为,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自救”。
1.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父母应告诉自己,自己的孩子确实是自闭症患者,不要再自欺欺人。
不要在对自己说:“我的孩子哪些方面做得很好,只是哪些方面有些不同。
怎么可能不正常?”这类的话。
2.主动为自己寻求社会支持
父母要与周围的人(包括家人,友人及专业人员等)多沟通。
有研究表明,在中国大陆,社会支持效果的优劣排序为:配偶,老师,自己的父母,配偶的父母,孩子的医生,朋友,其他家长等。
由以上可知,自闭症患者的父母首先要与自己的配偶进行良好的沟通,不要彼此埋怨,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其次家长还可以与自己和对方的父母倾诉苦闷并寻求帮助与慰藉;与同类境况的家长进行沟通,通过讲述自己孩子发生的故事以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取得的成功来彼此扶持。
当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家长可以与孩子的老师多沟通,以获得相对专业的建议。
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还需咨询医生,获得专业的指导。
此外,父母应该让孩子周围的人也知道孩子患有自闭症,一来给大家打一个预防针,以免孩子做出什么怪异举动时使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惊吓,二来如果遇到好心的邻居或师长,可以请他们一起帮助给孩子做行为问题的矫正。
以日本的一位有名的自闭症家长明洋石子的做法为例:一家人搬到一个新的居所,刚到那里,明洋石子女士就一家一户地上门向邻居说明自己儿子的情况,并附送了两条毛巾。
她希望如果邻居们在路上看到自己的儿子,而她的儿子并没有给他们打招呼,希望他们不要见外,因为患有自闭症的儿子还不会和大家打招呼;如果可以,她希望邻居可以主动与她的儿子打招呼,以期发展出他打招呼的能力。
虽然大部分人对此很冷漠、小部分人对她表示理解,但仍有一部分热情的邻居愿意帮助这对不幸的母子,在大街上热情地主动地与男孩儿打招呼。
时间一长,男孩儿的打招呼能力就被开发出来了。
我认为这一案例很具有借鉴意义,父母可以借助周围人的力量,共同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训练或干预。
3.利用孩子的优势来对其进行教育,取长补短。
大部分自闭症患者都有良好的视觉加工能力(Temple就是很好的例子),那么父母在对其教育时就可以多多利用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