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习作教学的生活化
让习作教学生活化
@
2 1年 第3 总 第 11 ) 02 期( 7期
… … … … … … . . . 一 ●
让 习作 教学生活化
徐红霞
抚 州 实验 学校 。江 西
提起作文 , 生害怕 , 学 教师头痛 。教师指导得有板有 眼, 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 , 语言车载船装, 学生作文依 但 然是假话连篇, 千巴巴的令人沮丧。我 认为这是传统习作 教学远离学生生活 , 禁锢学生个性 , 忽视习作教学 中人文性
磋熊
壳
天祝
7 30 3 20
语学习任 务化, 学习活动生活化’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充分发挥动手、 口、 动 动脑的作用 , 让 他们在“ 中学、 玩 学中玩 ”在无形 中掌握所 学知识 , , 从而达 到巩 固知识的 目的。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句型 “ a w r Wht ee y u on ……? 1 s o ig t d a ……” wa 向其他 同学进行调 查, 并根 据情况完成表格 ( 表格见 图 1, ) 然后进行汇报。先汇报 自 己的情况并将汇报的结果写在 黑板上 ( 书见 图 2 ; 板 ) 最后 进行人称代换, I换成“ h 或 He , 把“” Se ” 汇报调查的情况 ( 板 书见图 3 , ) 同时也让学生们很轻松地便 掌握 了“ a/ r” w s e we 这个对 学生来说容易出错的语法知识 。
使然 。因此只有在 实践 中借助“ 人文性” 思想武器 , 摒弃传 统习作教学, 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 , 让学生 “ 自己想说 的话” 乐于书面表达 , 写 “ 增强习作 自 , 信” 才能唤
起学生对 习作的兴趣 。
一
们农村小学一般 习作指导流程 , 审题指导一选材指导一表 达方式与技 巧的指导一学生练习。不难发现, 这种流程突
“生活化”习作研究的实践与反思
能 “ 念化 ” 概
关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文学界颇有争 面 , 尽管还不太形象 , 不够生动 , 但语 言是 自己 论 , 接影 响着习作教学与生活关 系问题的研 组 织 的 。 因 此 , 生 的语 言 远 离 了 教 师 的 “ 直 学 模 究, 而许多教育家 、 心理学家都认为“ 生活” 或者 板 ”读 来 异常 亲切 , 淌 着 真 情 , , 流 洋溢 着 情 趣 ,
“ 找 春 天 ” 列 习 作 训 练 , 没 有 让 孩子 寻 系 我
整 个 过 程 , 和孩 子们 一起 把 活 动期 间 的 所 见 们 包 罗 万 象地 去 写 , 是 尽 力 贴 近 孩 子 的生 活 并 而
“ 和谐发展” 及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一
条街 上连 空气里也 洋溢着欢 乐的气息。… … 不 难 看 , 生 在 亲 历 了 生 活 的体 验 之 学 后 , 语 言 描 摹 的 是 生 活 中 一 个 个 鲜 活 的 画 用
、
“ 活化” 生 习作 研 究 必 须 植 根 生 活 。 不
“ 需要 ” 作文 、 育甚 至人 生追 求 的原 动力 。从 远 离 了 “ 念 化 ” 倾 向 。 是 教 概 的 学 生 鲜 活 的生 活 出 发 , 导他 们 学会 观 察 , 会 指 学 累, 才能逐 步学会 表 达 , “ 进而 想写 ”乐 写 ” “ 。
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分析
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分析摘要:小学中年级是习作教学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重视习作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写作技巧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习作教学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只有将习作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阅读和积累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实践,才能走出习作教学枯燥的固式化困境,成就精彩习作。
关键词:生活化;习作教学;语文素养;素材积累;生活情志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一旦脱离生活,将必定变得空洞、无味,无内容可写,无情感可以表达,故应立足于小学生的客观实际,遵循教学规律。
在教学中从小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消除学生陌生感,使教学内容及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便于学生思考和模仿。
一、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生活化的内涵及价值1.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生活化的内涵习作生活化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衍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列举生活中的案例,立足于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的根本进行写作内容和方法的指导,使知识与生活完美融合,在万千世界和风土人情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灵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生活化的价值小学中年级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过渡时期,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渐多元化、成熟化,知识难度逐渐广泛化,深入化,是打好小学知识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习作学习的启蒙重要阶段。
在小学中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讲解知识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开展,尽量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可见,使习作教学生活化对于中年级小学生而言具有更加现实的教育意义,可以在生活经验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写作思路,更能够使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对于积累写作素材和提升写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也谈小学习作生活化教学
己解决 问题的对象上 , 不是抄袭范文就是向家长和教
往 又是他们熟视无 睹或知之甚少 的 , 因此教师在 习作 ( 一) 社会活动。优秀的习作者不是在教室里就可 教学时 , 要恰 当指导学生 留心地观察 , 通过观察去认识 以培养 出来的 , 因此 ,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 习作教 生活 , 理解事物 , 积累写作素材。笔者认为 , 在引导学 学必须走 出课 堂 、 走 向社会 。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能 生写关于观察类的作文时可 以从两方面来培养学生的 让学生感知人问冷 暖、 悲欢 离合 。社会 活动应该 以学
试, 妈 妈 可 是花 了不 少心 血 。 只见她 一会 儿 紧皱 眉 头
思考 , 一会儿专心致志地背着什 么 , 一会儿又在纸上 刷刷地 划几笔 , 还不停 地翻着一本厚厚 的资料 , 她 学 得 那 么专心 , 竟然没有发现 我起床 了。望 着她 的背
影, 我 的心 中油然升起 了一 个想法 : 妈 妈 多 么辛 苦
年 高考作文. 湖南平江一 中. ( 作者单位: 浙江省桐 乡市濮院小学翔云校 区)
《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各地区都蕴藏着 自然 、 社 会、 人文 、 古迹 、 自然风光等语文资源 , 要有强烈的资 源 意识 , 努力让 学生通过 观察 、 调查 、 访谈 等多种 途
2 0 1 3年 第 1 期 作 文教 学研 究 径, 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比如面对污水横流、 乱砍 可以学得愉快 , 往往可 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滥伐 、 废气污染等问题 ,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生活 ,
观察周 围环境的变化 , 了解它们形成原因及将会带给 人类带来 的危害。针对这类问题 , 教师可以引导高年 级小学生写调查报告 , 利用课本和课外读 物查找相关
习作生活化教学实践
习作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语文教师围绕“积累生活素材提高作文能力”进行习作教学生活化习作研讨,交流习作方法的指导。
此项活动的开展,调动了教师教研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教学研讨的热情,提高了教师习作指导水平,学生的习作水平相应得到了提高。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课堂有效小练笔,想说爱你也容易。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有一双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的慧眼,及时发现读写训练结合点,紧扣课文引导学生练笔,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师组织课堂练笔要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让小练笔独具魅力。
而课堂小练笔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小桥梁,流露真情的芳草地,提高写作能力的大舞台。
有效的“小练笔”,定会练出写作的“大手笔”。
教师要想尽办法多变形式,让小练笔精彩纷呈。
在习作指导中中,我们努力创设大语文教育环境,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扩大信息接受量,将“习作生活化”之树植根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土壤,润物细无声般地将鲜活的习作资源引进我们的自由习作教学中来。
2、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习作课。
于是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
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于教室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
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况且“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刚刚学写的小学生。
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
从这个角度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
因此我们师范路小学的老师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沿袭了几十年的做法,而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实践价值小学生处在接受知识的初始阶段,在课堂上的专注力和理解力都很难达到要求。
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对于语文作文的写作热情。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教师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针对现有问题给出相应对策,并利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为学生创造适合学生写作的环境,调动学生的写作主观能动性。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时常与学生进行交流,避免过度地关注生活化而忽略学生的真实想法。
一、素材来源于生活,日常注重积累语文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教材中的文章来自作者对于生活的留心感悟,每篇文章都有创作目的性且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熟悉生活的便利条件,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素材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接受教育的开始,对于陌生领域充满好奇,开始接触写作的阶段,他们是以饱满的热情在迎接写作,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份热情因势利导。
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交流的方式了解学生心理,分析现阶段学生的心理情况,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
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发挥领导作用教育者的教学理念[1]。
要想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升写作质量,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多观察,多留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以小学课本中的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为例,这篇文章的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
在学习习作时,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一起回忆生活,找到自己的心爱之物。
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前首先提出问题,“你们都各自喜欢什么呢?”教师通过询问喜欢的东西将课题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描述出此物体的特征。
其次,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你是如何接触到这件物品的?喜欢此物品的原因是什么?”并让学生记录写下自己的答案。
最后,让学生将之前自己的回答内容进行整理并以心爱之物为题写作,将物品的特征、来源以及喜欢的原因都整合到作文中。
习作教学生活化
习作教学生活化摘要: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充满激情的生命互动,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就要让习作教学生活化。
本文从“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情感,活化生活积累”“习作指导,以学生生活定教”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习作教学生活化突破时空关注情感以学定教一提起写作文,学生就害怕,教师就头痛,,教师课前准备得井井有条,课上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空话、废话连篇,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这些习作,仿佛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
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摈弃传统习作教学方法,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充满激情的生命互动,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要让习作教学生活化。
一、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节习作课。
于是在小学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完成一篇作文教学,都是用两课时完成。
这就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当场完成一篇习作。
学生要审题、选材、列提纲、拟稿、修改、誊写。
这就要求学生得把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需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可谓速战速结。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对于刚学写作文的小学生,何尝不是鞭长莫及呢?因此我们习作教学者先必须打破“一篇习作两课时完成”这沿袭了几十年的教学模式,而是让我们学生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这就要求我们习作指导者先要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充足时间和广阔空间。
比如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前几周就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搜集相关的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
如教学第十二册第五单元写关于我们周围的环境的人或事的文章,教材要求学完第四单元便进行写调查报告。
很显明,这一习作的准备的时间有二个星期。
因此,在这里一篇习作的练习的周期不是以往的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要求,可以是一周,两周,也可以是更长的时间。
走进生活学写作——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策略探究
、
“ 问渠 哪 得 清 如 许 ,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 生 活 就 是 作 文 的 源 为 。 头 活水 , 想 作 文 写 得 好 , 要 学 会 观 察 生 活 , 累生 活 。 活 要 就 积 生 是 文学 的 土壤 , 一 切 艺 术 创 作 的 源 泉 。 开 生 活 这 片 土壤 进 是 离 行 艺术 创 作 . 异 于 凌 空 建 筑 空 中楼 阁 , 艺 术 生 命 必 定 不 会 无 其 长 久 。古 今 中外 , 是 有 所 成 就 的作 家 , 莫 能 外 地 都 是 深 深 凡 概 扎 根 于 生 活 这 片 沃土 之上 来进 行 文 学 创 作 的 。大 作 家 尚且 如 此 , 学 写 作 的学 生 要 想 写 出好 文 章 , 应 该 注 重 生 活 积 累 , 初 更 从 无 限 丰 富 的生 活 中汲 取 写 作 的养 料 。 生 活是 习作 的源 头 活水 , 习作 又 反 作 用 于生 活 , 助 学 生 帮 提 高 对 生 活 的认 识 , 发 他们 更 加 热 爱 生 活 。 激 学生 有 了生 活 积 累 、 感体验 , 情 自然 就 会 倾 吐 , 活 积 累 越 多 , 感 积 累 就 越 生 情 深 , 达 的 欲望 就越 强烈 。 样 学 生 由 生 活 到 习作 是 一 个 活 生 表 这 生 的世 界 , 活 化 作 源 源 不 断 的 信 息 , 入 到 学 生 头 脑 中来 . 生 输 学 生 又 将 这 信 息 加 工 处 理 , 习 作 的形 式 表 达 出来 。所 以 , 以 我 们 应 该 解 放 学 生 的 身 心 , 学 生 投 入 生 活 , 受 大 自然 各 种 奇 让 感 妙 无 穷 的美 , 受 生 活 中人 与 人 之 间 的真 诚 与 爱 心 。 感 2语 言 文 字 的 积 累。 . 生 活 的 积 累 解 决 了 作 文 写什 么 的 问题 , 怎 么 写 呢 ? 游 但 陆 说 :汝 果 欲 学 诗 , 夫 在 诗 外 。 我 们 常 常 见 到这 种情 况 : 生 “ 功 ” 学 目有 所 视 , 有 所 触 , 有 所 动 , 是 口 中呐 呐 , 感 而 不 能 手 心 只 有 发 。 就 需 要 输 入 语 言 信 息 , 阅读 沟 通 生 活 与 写 作 。 读 书 破 这 用 “ 万 卷 , 笔 如 有 神 ” 可 见 阅 读 对 写 作 的 重要 作 用 。 下 。 阅读 对 习作 ( ) 作 目标 有 没 有 达 成 ? 3写 () 作水平有没有进步? 4写 ( ) 人 的 作 文 给 自 己什 么启 示 ? 哪些 地 方 可 以借 鉴 ? 5别 ( ) 完 作 文 后 , 的弱 点 是 什 么 ? 今 后 该 怎 么做 ? 6写 我
谈谈小学习作生活化教学
谈谈小学习作生活化教学【摘要】小学生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
生活化教学是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生活化教学的特点包括贴近生活、寓教于乐、具体形象等。
在小学阶段,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必要性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等方面。
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利用生活中的案例等方式。
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方面。
通过案例分享,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小学生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强学习动力、促进综合发展等。
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生活化教学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持续性的教育方式。
【关键词】小学生教育、生活化教学、教学特点、必要性、实施方法、优势、案例分享、积极影响、发展趋势1. 引言1.1 小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基础教育的起点,也是他们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不仅开始接触各种学科知识,还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学教育对孩子们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基础知识体系,打下学习的坚实基础。
小学教育也对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小学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未来发展的基石。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小学生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未来栋梁之才。
1.2 生活化教学的概念生活化教学是指将学习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浅谈提高生活化习作教学的实效
中年级与高年级相 比, 中年级习作指导要更细致 , 而且更侧
重于写前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教学《 陀螺 》 , 赛 时 教师可在“ 看一看” 环节 中
指导学生观察各种陀螺的形状 、 大小 、 颜色 、 材质等 , 并且让学生
用“ 的……有 的……有 的…一 ” 有 ・的句式说一 两句话 ; “ 在 玩一
、
写什 么
“ 生活即作文 , 作文 即生活 。…‘ 生活化习作” 课题研究遵循 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 , 文回归其本体 功能 , 让作 让学生在真实
的素材 。因此 , 教师要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 关注生 活中的人 、 、 事
物 , 掘生 活素材 , 挖 成为生活 的有心人 。在 教学 中 , 教师要 引导
思维发展 , 增强求知欲望 , 而使课堂教学呈现最佳状态 。游戏 从 作文的最大优势就是 能使 学生 愉悦 身心 , 无拘无柬 , 人人参与 , 学生的情绪得到极大调动 ,焕发出巨大 的倾吐热情 。游戏更适 合 中年级 习作教学 , 能让学生易于动笔 , 促使学生乐于表达。教 师在课堂上进行小小游戏活动 , 如吹泡泡 、 吹气球 、 桌上 “ 拔河” 等, 又如文字游戏活动“ 铁锤 锤蛋锤不破 ” , 些活 动能深深 等 这
学 0 9 羁鲎年 窒 2壅 期 0 塑 1第
浅谈提高生活化习作教学的实效
吴清丽 ( 建省永 安 市第二 实验 小学 3 60 ) 福 6 00
《 语文课程标 准》 出: 指 要为学生 的 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 和广 阔空间 ,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 鼓励 自由表达和有创意 的 表达 。 因此 , 我校开展 了“ 中小学作 文教学衔接——生活化习作”
可以放弃传统习作指导方法 , 以, 所 我们教师既要 在克服弊端的 基础上继承传统专教法 , 又要走创新之路 , 我们应把握好度的基
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过程生活化策略的研究
阅读写作课程教育研究183学法教法研究个暑假生活的“百花园”学生便可“借他山之石,攻我山之玉了”。
这种课型结构大致如下:启发谈话,提出课题——初步阅读,咸知引趣——深入理解,激发感情——借鉴范文,联想选材——自由命题,起草成文。
这种课型,重点是选择阅读内容,材料要富有启发性,针对性,激励性,或能激趣,或能动情。
其难点,是把学生的思维方向从阅读的内容引向自己的现实生活,以阅读内容之“矢”,去射自己作文材料之“的”,它不是一般的仿写,而是内容上的联想,是一种远距离的“读写结合”。
五、童话想象式这种课型的特点是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迎合儿童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的思维特征,从而激发起儿童的写作欲望,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
这种课型的教学过程大致如下:第一步,启发谈话,激发起兴趣。
第二步,出示编童话的依据,或出示图画,或出示实物,或出示故事的开头,或通过游戏活动,在画一画,拼一拼,做一做,剪一剪,贴一贴的过程中提供编童话的条件和起点。
第三步,启发学生依据提供的条件,展开合理想象,编童话,最后是讲童话,写童话。
这种课型,提出编童话的依据和起点是基础,想象是关键,难点是第三步,如何引导儿童进行合理想象,展开童话故事的情节,既要让儿童大胆想,又要想的合乎情理,这就要求老师既要善于调动儿童的直接生活经验,又要利用儿童从读物中间接得到的知识来编童话。
这二者是编童话的“双桨”,只有“荡起双桨”,童话的小船,才会在想象的大海中“推开波浪”前进,到达成功的彼岸。
这些基本课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其教学步骤也不能程式化,对其教学过程增加或减少某些环节,又可以产生很多“变式”,教无定法,教无完法,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优化结合,尽可能做到教学得法。
参考文献:[1]《创新教育》(严立清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2]《要有大作文教学观》(《中国教育改革探索与研究》2011年第2期).[3]《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探引》黄亢美科学出版社.小学语文中年级习作教学过程生活化策略的研究谢瑞莉(驻马店实验小学 河南 驻马店 463800)中年段的学生热爱生活、善于思考,但是缺乏自主习作的方法和选材的空间。
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讨
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讨摘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作文的取材主要来源于生活,我们只有具有“生活化”的思想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学生在作文中才能将生活中的素材信手拈来为我所用,表达自己生活的真实感受,才会写出学生味的精彩习作。
本文主要探讨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方法,同时注重过程和适当评价提高学生写作动力。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讨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0-216-0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中之难。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找到问题关键:(1)小学生不细心观察生活,没有生活储备,选材困难;(2)小学生没有丰富的语言储备,缺少基本的表达方法;(3)习作内容、形式等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因此,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必须突破传统习作教学的限制,积极开拓习作空间,定位于更宽广的视野,走出习作教学小天地,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和活动为主线,让学生面向生活,自由创造,从而写出精彩的习作。
一、作文内容取自生活,生成课堂新课程强调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使习作言之有物,这个“源”是什么?这里的“物”又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多彩的生活有趣的生活场景能学生笔下生花。
在习作教学中,要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年龄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材料来指导习作、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表达情感。
比如有一次自习课上,一只蜜蜂突然飞进教室。
安静的教室立即沸腾起来,有的同学拿起书本摇晃,有的同学拿扫把、竹杆驱赶,有的同学嘴里发出吆喝声,有的同学左躲右闪……蜜蜂在教室里飞旋,同学们神态多异,情绪高涨。
最后蜜蜂找个窗口飞走了,“众生驱蜂”的“壮观”一结束,笔者立刻让同学们自由表达此情此景,结果同学们的习作生动多彩,把刚才的场面描述得淋漓尽致。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生活化的策略
作水 平 ,还 要锻炼其 对生活 的洞察 能力 ,进而全方 位地提 升学生 习 中 的 习作 锻 炼 组 成 。 主要 涵 盖 “写 作 指 导 ”或 者 “写 作 训 练 ”环
的语 文 素 养 。把 小 学 语 文 写 作 教 学 过 程 赋 予 生 活 化 ,能 有 效 激 发 节 ,写作 指导是指 写作知识 和写 作技巧等 ;写作训 练是指命 题形
教 学 篇 ·教 学创新
浅谈 小 学 语文 习作教 学 过 程 生 活化 的策 略
赖 淑 婷
(泉州经济技 术开发 区实验学校 ,福建 泉 州)
摘 要 :习怍教 学是 小学语文教学 中的重要 内容 ,其不仅 能提高学生 自主思考 、独立表达 能力 ,也 能使教 师通过学生 的习作 掌握 其 学 习状态和 思维特 点,以此充 分把控教 学重点。 围绕 目前 小学语 文 习作教 学过程 现状展开 分析 ,并提 出教学过 程生 活化的有 效 策 略 。
第一 ,开发教材课文 内容。这是指教材与写作 的强 强联合 ,在
综 上所 述 ,小学阶段 由于学生年龄偏小 ,比较活泼好 动 ,这期
充 分 理 解 课 文 的前 提 下 ,教 师 通 过 创 造 力 把 教 材 内容 与 实 际 生 活 间学生 的认 知是感性 的 ,以情绪起伏 和 自身兴趣等 为主要 思考 、
价方式 比较单一 ,而且大部分教师在批改 中都会使用 其 自身评改
教育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 习作 的基础 。学生每天在学校 活动
方法 ,以此节约时间 。但是这种方式明显没有对学生 的习作教学 的时间最 长 ,学校 理应拥有 大量习作素 材 ,教师可 以引导 学生在
产生 积极作用 ,通常 教师在批改 完作 文后就没 有了下文 ,直至下 多姿多彩的学校活动中丰富习作素材 。教师应该发挥 创新能力 ,
浅谈习作教学生活化
四 、 习作 展 示 生 活 化 。
学生 进行 习作展 览通 常都是 由学 校组织 , 师从班级选 择几 教
在班 上交 流 , 谈谈 它们 在生 活 中的作用; 走上 街头 , 纠正街 道两 旁 是: 要分 段 ” …这 样逐 步提高 , “ … 一步步 将之 引入成功 的彼岸 。
谈 起 习作教 学 ,老 师们 大 多觉 得 费时 多 ,收 效微 ,难 以操 才会 有血 有 肉 ,展示 出小学 生那天 真的心 灵 ,纯 洁而绚 丽的儿 童 若 情 激发 , 么再丰 富 的生 活积 累 , 那 也会 作, 是块硬骨 头 。 而学 生作 起 习作 来 , 常常觉 得高不 可及 , 也 望而 生 活世界 , 忽视 了 “ 感 ” 生畏 。 即便 完成 了习作 , 内容 上虽然 能够文 通字顺 , 但立 意上 却往 沉 睡不 醒 , 习作仅 是提 纲陈述 式而 己 , 其 更不 用说具 有个性 , 而 继 往千人 一面 , 乏个性 的张扬 和与其 年龄 相符 的质朴 与纯真 。 缺 为什 学 生 内部 语言 的生成 , 达能力 的提高 , 就成为 一句 空话 了。 表 也
以学 定教 、 顺学 而导 ,放 手让 学生 到生活 中去搜集 信息 , 精 充 激 激 这些看 似文 习作 的源泉 , 将 习作与学 生的生 活紧 密相 连 , 只有 我们的 习作教 学 心构 思 , 分拟稿 , 活学生情 感 , 活学生 的积 累 , 才不会 这样举 步维艰 。 外 的功夫与 “ 习作方 法” 的指 导这种 文 内功夫 同样 的重 要 。
一
、
杆不 能下笔 的时候 , 当学生写 出 的习作 语言 出现 “ 、 、 ” 假 大 空 现 习作 的终 了环 节。 这个环节所 起的作用仅 仅是教师 对习作 的评定修 象 的时候 , 想受责怪 的不该 是学 生 , 我 只在 于学生 太缺乏 对生 活的 改 、 优劣 的区分 , 生习作能力 的提高几乎没有 实质性的作用 课 对学
作文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万花筒”教学为例
习作教学作文生活化教学———以“生活万花筒”教学为例文|安志延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是将源于生活的知识再运用到生活的一个途径。
这不但能让习作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更易于落笔写作,也更容易成文,从而给课本作文与多样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助力学生对“生活万花筒”这一单元习作的学习。
一、明确写作目的写作目的是习作教学的导向,也是学生在习作中要展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体现的思想,更能检验学生对单元课文的理解。
如以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练习“生活万花筒”来说,它与第五单元的几篇课文,如《麻雀》《爬天都峰》以及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都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说课文与习作例文是习作“生活万花筒”的铺垫,那“生活万花筒”的习作创作,就是课文和习作例文的另一种体现,是学生对课文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体现。
所以,在为学生设计“生活万花筒”的教学时,一定要明确学生的写作目标,这样学生的写作才有方向、有目标,易落笔,好成文。
【教学片段】课堂回放:师: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有趣的、各种各样的事,有看见的、听见的,也有我们自己经历的。
如果让你把自己看见的,或者听见的、经历的一件事情写下来,你会怎么写,要实现哪些表达目标?生员:把我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写清楚。
师:如果是写“一件烦心的事”,你怎么把这件事写清楚呢?生2:首先明确这是一件什么事,再写清楚这件事为什么让“我”烦心。
如,今天和同学们打架了,教师让请家长,“我”担心回家说给爸爸妈妈时被爸爸妈妈批评,所以思来想去,不知道如何是好,甚至走到放学的路上都有一些魂不守舍的情绪。
生3:也可以说今天选班干部,“我”没被选上,“我”不知道为什么,想问问同学们,或与老师交流一下找到原因,弥补不足,提升自己,可总是不好意思问同学,也不敢找老师,这件事让“我”很烦心。
师:看来同学们都明白我们这次习作的目标,也知道怎么把这篇习作写好。
是的,这篇习作的真正目标,就是要写清楚一件事,如《一件烦心的事》,就要把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让你烦心写清楚。
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浅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
”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大量“活”的情境中学语文,学“活”的语文。
一、情感与趣味——识字教学的“活”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要多识字,尽快地进入阅读阶段。
如何让学生在单调枯燥的横、撇、竖、捺中学得有情有趣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因此,在词串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整体入手,尽量让这些字在学生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幅“生活画”。
二、开放与活力——阅读教学的“生命”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
”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
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具体生动、引发联想的情境,设计双向互动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吐真言、抒真情”。
例如,在教授《生活》时,老师们可以这样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把几个葵花籽扔在院子的角落里,但几天后,两棵葵花苗长了出来。
我不禁惊叹于向日葵顽强的生命力。
我相信学生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你能列举一些吗?在学生自由交流之后,老师会引导学生说出他们从这些生活现象中学到了什么。
三、找寻生命的绿洲――习作教学的“生活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易于写作和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
”从写作的要求出发,强调作文教学应以生活为导向。
让生活化教学“照亮”语文习作课堂
让生活化教学“照亮”语文习作课堂生活化教学是语文教育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把学生生活中的经验,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带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轻松、更直观地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并且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化教学也同样给予了它巨大的帮助。
1. 利用情境教学来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学生会缺乏写作主题或灵感,但事实上,身边的生活却处处都是可供挖掘的素材。
例如在初中作文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去体验做饭、种菜、养花、爬山等等,然后以此为素材,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作文。
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能够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细节和情感,并起到启发灵感的作用。
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们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同时调动对语文习作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2. 利用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的写作创新在教学中,一般老师会布置一些小作文任务,例如背诵诗歌、抒情短文、记述周记等等。
如果教学过程中能够把实践教学与小作文任务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际操作,例如组团到公园写景观美景,去拍照看戏剧,找优秀的文章模仿等等操作,就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写作中的魅力,吸取写作的精华,并创造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文学知识和技巧,并在运用中创造自己的新奇方法和思路。
3. 利用黑板报、期刊报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写作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有写作压力、写作心理阻碍等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活动措施来激励学生。
例如教学过程中布置课后作业或小写作任务,并且提供写作指导建议,还可以让学生组织家庭报告,或者进行黑板报、期刊制作等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创作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技能,促进学生的彼此尊重及自己的思考深化。
这样能够激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习作氛围的建立,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在语文习作教育中,要多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思维方法以及观察能力,引导他们用真实的情感和鲜活的事例来展开思维,以及丰富和提高写作能力。
我谈“生活化作文”:让写作思维具象化
我谈“生活化作文”:让写作思维具象化不同于信息科技领域的模式,作文内容的模式化意味着思维受到局限。
因此,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借助于何种形式引导、指导孩子冲破思维局限,打开行文思路,亟待探究。
标签:思维图示思路“生活化作文”“生活化作文”是基于当下小学生写作普遍存在的模式化现象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作文素材本身就来源于生活,而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加工。
参与“生活化课文”实践和研究,笔者力求在自己的习作教学中,引导孩子打开写作思路,避免甚至打破那些看前文就能猜到后文的“套路”。
一、“作文”的意义作文,即写文章,其本义是围绕一个话题、论题,或根据心里所想,写一篇文章。
“作文”一事,古已有之。
自古以来,“作文”是先生教书的必备功课,学“作文”是学生的必修科目。
先生最讨厌看到一篇乏善可陈、内容空空的文章。
“作文”即是学识学问的展现,还曾是能力担当的重要考评标准,甚至决定过门生学子的仕途。
如今,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无论“分数制”还是“等级制”,作文占语文试卷的比例居高不下,并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在当前的社会制度下,用一篇申论测试应聘人员,用一篇“下水文”考查受聘教师更是屡见不鲜。
张口能言,下笔成文,是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基本素质。
二、“生活化作文”的意义诸多小学语文教学概念中,有关“作文”一般笼统地概括为“习作教学”,顾名思义,就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教孩子写作文。
众所周知,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而在笔者看来,当“写”和“改”碰撞在一起,就会产生一连串颇具矛盾意味的教学问题:1.指导孩子写好一篇作文,究竟要在课堂上教什么?2.如果教学生“写”,则他们在哪“改”,怎么“改”,谁来”改”,又是谁来指导“改”?3.如果教学生“改”,则他们在哪“写”,怎么“写”,又是谁来指导“写”?另外,还有单次习作教学所需的课时数是否会对整体教学进度产生影响。
总之,仅凭一两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就想指导孩子练写一篇好文章,“难于上青天”。
习作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习作乐趣论文
习作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习作乐趣【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234-01所谓生活化习作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学习习作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叶圣陶先生指出:“胸中不先有意思情感,单有一个题目,而要动手写文章,我们有这样的动机吗?没有。
既然没有意思情感,写作的动机便无从发生。
”这都说明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的内容也就越充实,学生只有对生活产生了意思情感,才会引起作文的动机。
而“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
小学生今天谋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达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叶圣陶语)因此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应是贯穿小学生作文绐终的主线。
1 拓展空间,积累丰富多彩的真素材我们认为拓展作文素质的积累空间是决定学生自由表达的重要基础。
大自然中有许多可写的东西,但如果不留心观察,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许多值得写的内容就会擦肩而过。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从而他们会写出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
学生通过阅读适合他们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学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
阅读的内容和范围越广泛,他们的视野越宽,知识面越广,积累的作文素材也越多。
这样,作文时学生的表达也就越丰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充电,学生的作文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开拓学生思想,展现实实在在的真感觉解放心灵,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环境,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还应赋予学生作文时思想感情上的自由。
童眼看世界,实践觅真知——以小学三年级为例初探生活化习作教学
童眼看世界,实践觅真知——以小学三年级为例初探生活化习作教学发布时间:2022-09-11T16:50:13.50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8月4期作者:张缘[导读] 小学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上,让他们有话可写,善写乐写。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与反思,深入探究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充分发掘生活中的习作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习得写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从实践中积累素材,在习作中掌握技巧,以此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习作能力。
张缘广州高新区第一小学摘要:小学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上,让他们有话可写,善写乐写。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与反思,深入探究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充分发掘生活中的习作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习得写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从实践中积累素材,在习作中掌握技巧,以此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8-138-02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赋予生活。
小学教育阶段是文学的萌芽时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初始阶段和关键期,对学生认识写作、学会写作、爱上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二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指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
”“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明确了习作教学的方向。
一、童眼看世界,习作素材源于生活三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内心丰富多彩,思维天马行空,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习作教学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进一步激发其探寻世界的兴趣,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积极资源,为我所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把生活中人、事、景、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悟,不拘形式地记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习作教学的生活化
摘要:新课标指出:习作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活生生的生活。
因此作为习作教学的教师,应该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过于成人化,远离学生生活,禁固学生个性的做法,而要借助“人文性”武器,让习作走近学生的生活,让习作教学实现师生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对习作教学充满情趣。
关键词:探究;习作;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65-001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
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学生习作却假话连篇。
只有在实践中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一、习作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
1.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
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
学生习作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
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根植于学生的自身生活。
像新课标指出的那样,“养成留心
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从而精心构思,充分拟稿,方能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
2.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
“在写作教学中,应花费一定程度的气力在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激荡学生情感波澜上。
”(1)如开展了一次以“‘六一’应这样庆祝的”习作练习,由于联系了学生“活”的生活,学生习作表达更加自然,就连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言辞中肯,感情强烈。
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伊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如何开头结尾,讲得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
相反,通过活化生活积累,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学生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3.习作方法指导坚持以学定教,让学生能写
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克服了一味以教师为主体的说教习作模式,初步探索出一种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成互改→誊写→再改……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二、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让学生乐写
《新课标》指出“改变课程过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要我们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独立体验与感受,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当前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四点。
1.尊重主体的独立感受
评阅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不能以成人眼光或教者的生活经验来看待评价孩子的表述,这方面李吉林老师曾经介绍一个例子:她任教的班上有个学生写了句“原来阿姨是女的”这句话,这句话不是一句大废话吗?但李老师在批改时并没要求该学生删去。
她说,因为这个孩子以前并不知道阿姨是女的,现在她发现了,并要将这个发现与同学老师一同分享,这难道错了吗?多么细心的呵护啊,孩子当然愿望对李老师“写自己心里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更“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2.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
因此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
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
②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3.指导性批阅,促进学生再发展
批阅这个习作教学环节不应是教师“评定包改”甄别优劣,而是根据习作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形式予以再指导,让学生根据指导、再改、再练、再提高的过程,是学生对习作表达内化升华的最佳时机。
4.动态评定,让学生对习作充满希望
习作等第的评定不能一锤定音,应实施动态性的等第评定,促进优生更“优”,差生变优,具体做法是:得“良或优”的习作,经学生成功的修改后,我们可以把这篇习作重新评定为“良+”或“优+”(与学生约定中+=良,良+=优,优+=特优),学生若再作修改,习作还可以再作评定。
直到学生自我满意为止。
这样动态性的评定,对于习作后进生来说,给了他们很容易“得优”的机会,对自己的习作充满希望与信心。
参考文献:
李白坚著.《走向素质教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