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原因
学生写作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学生写作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1.由于学生基础不太好,导致在写作中出现错别字多,乱用词语和成语,语句重复啰嗦,乱用标点,逻辑性不强,口语化等现象。
2.我所在学校是在乡镇上,学生生活圈子狭窄,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平凡单调,导致在写作中缺乏原始素材,思维不开阔,字数少,作文内容平淡无奇,千篇一律,没有闪光点。
3.学生普遍很懒惰,不爱动脑思考问题,在作文中出现抄袭现象,有时候抄袭内容也是乱七八糟,和题目要求相距甚远,在他们心中只要把作业上交给老师就算完成了,根本没有想过质量。
4.学生缺乏观察能力,缺乏独立的见解,不能从生活当中的一些细节中悟出不平凡的意义。
对策:
1.在生字词上下功夫,狠抓基础,在平时要多读,寻找语感,不过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长期积累。
2. 多带学生走进大自然,去亲近大自然,打开学生思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要求他们多听,多看,多想,多练。
3.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就行了,至于其他方面再慢慢培养,基础较好的学生就要从语言是否有美感,内容是否新颖独特等方面入手培养。
浅谈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浅谈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1000字一、问题描述学生写作在现实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 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在平时的学习中,许多学科只注重对知识点的零散记忆,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对思维的训练,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缺乏逻辑分析与总结能力,文章缺少层次感。
2. 学生词汇贫乏。
学生的文采常常受限于所学词汇的范围,表达能力受到制约。
因此学生在撰写文章时常常重复使用一些基础词汇,导致文章表达欠佳。
3. 学生语法错误频繁。
由于学生语法知识的不扎实,以及语法知识运用的欠缺,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犯错频繁,打乱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表达逻辑。
4. 学生对于写作的心理压力较大。
许多学生缺乏对写作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对于要求较高的写作任务往往感到害怕,迟迟无法下笔。
同时,老师提供的批评意见也常常成为学生心理上的负担。
5. 学生对写作缺少实践。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但在许多学校中,写作任务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也缺少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二、改进建议1. 平时积累。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需要注意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可以采用背单词的方式,提高词汇量。
也可以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掌握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提高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2. 多读优秀范文。
学生需要在平时注重阅读优秀范文,借鉴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句式结构与思维逻辑,以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
3. 多进行写作实践。
学生需要注重实践,积极参与写作,并且要多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
同时,老师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参考案例,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点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4. 建立正确的写作心态。
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心态,让学生对写作不再感到恐惧和压力。
同时,老师也应该在给出批评意见时,注重平衡,并且要着重突出学生作品的优点,以鼓励学生。
5.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学生应该注重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学会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层面,以便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来构建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写作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写作质量,而且也对他们的学习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存在语言表达不够丰富的问题。
这些学生的写作中经常出现词语重复、句式单一、表达生硬等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不够熟练,缺乏多样化的词汇和句式结构。
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训练,积累丰富的词汇和灵活运用各种句式结构,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些学生在写作时存在逻辑性不强的问题。
他们的文章常常无头无尾、缺乏条理,甚至出现前后矛盾、混乱不堪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规划,盲目地堆砌材料,导致文章结构混乱、逻辑不清。
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在写作之前进行充分的思维整理,构建清晰的逻辑框架,合理地安排文章结构,确保论据有条不紊地展开,层次分明,推理合乎逻辑。
一些学生在写作中存在拼写和语法错误较多的问题。
他们的作文中常常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语法结构错误等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而且也给读者留下了不够认真和专业的印象。
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和写作过程中,注重语言基础的巩固和提高,积极参加语言课程和写作训练,关注语法和拼写规范,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一些学生在写作时存在缺乏观点和思想深度的问题。
他们的文章内容空洞,陈词滥调,缺乏独特性和深刻性,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积极思考和探索,找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通过具体的事例和论据加以支撑,确保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独特性。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学生本人和老师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我认为作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那么,我班学生也不例外,在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下面我就总结一下我班学生在平常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以及我是如何解决的。
一.缺乏浓厚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我经常选择一些篇幅短小优美的范文读给孩子们听,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提前布置好让每个孩子拿出自己最喜欢的书籍,选出其中最中意的一篇文章读给大家听。
让学生受到美文的熏陶,从作品里受到感染,从而自己愿意拿起笔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以此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
可是当提起笔来写作时最大的毛病就是不加标点符号,而且普遍都是这样。
这让我非常头疼,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所在。
通过与学生的聊天以及平时回答问题、做作业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我班学生之所以都不喜欢加标点符号是因为他们对标点符号非常陌生,还有就是平时写作业、做卷子也没有养成加标点的习惯。
原因找到了就好办,之后在每次在讲解作业练习时,时不时提到标点符号的运用及作用,在平时讲解课文的时候也会拿文中的段落做例子,告诉他们标点符号的作用。
有时也会经常出一些标点符号放在不同地方就会有不同的意思这类型的题目来做做。
一段时间后效果是有一点但不是很大。
所以我还得继续寻找更有效的方法,经过跟其他老师的交流后,我运用了这个办法,发现成效还不错,那就是批改作文的时候发现谁的作文没什么标点的我就提出来,让他自己念给我们听,结果学生们自己也念不下去了。
问题这才慢慢的得到解决。
二、缺乏切身的生活体验。
常言说:“读破万卷书,行万里路。
”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写出来的文章有些脱离生活实际,怎么办呢?我们知道“生活是创作文学作品的源泉。
”所以应该让孩子们走出去,去体验大自然,去体验生活,大自然是非常好的写作素材,可以利用节假日,到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农村多去走一走,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把所见、所听,所感,及时记下来。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有很多,以下我列举了几个主要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词汇量较为有限。
学生写作中常常会使用一些简单、常用的词汇,导致文章显得单调乏味。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平时的阅读量较少,接触到的语言资源有限,所以词汇量有限。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多读一些经典的文章,学习一些表达地道的词汇,同时也可以背诵一些名篇佳作,丰富自己的词汇库。
二、语法错误较多。
学生写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简单的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时态不正确等。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平时对语法的练习不够。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有意识地学习语法知识,并结合语法知识进行练习和实践。
可以通过做一些语法练习题,或者请教老师或同学帮助改正自己的语法错误。
三、句子结构单一。
学生写作中常常使用简单的句式和结构,导致文章缺乏变化和层次感。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句子的构造不够熟悉,或者对于复杂句式不敢使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积极学习一些复杂的句式和结构,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可以通过背诵一些句型模板,或者参考一些高分范文,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四、逻辑关系不清晰。
学生写作中常常存在逻辑关系不清晰的问题,导致文章表达混乱或者不连贯。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写作之前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或者没有合理地组织自己的思路。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在写作之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规划,明确文章的结构和要点,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组织。
可以通过提纲、思维导图等方式来辅助思考和组织。
五、缺乏观点和论据支持。
学生写作中常常缺乏明确的观点和充分的论据支持,导致文章显得空泛无力。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写作题目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缺乏对于自己观点的思考和收集论据的能力。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要对于写作题目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思考,形成明确的观点,并通过举例、引用、数据等方式提供充分的论据支持。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主要包括词汇量有限、语法错误较多、句子结构单一、逻辑关系不清晰和缺乏观点和论据支持等。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原因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原因,运用的解决方法和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纵观我班学生的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原因:一、不会审题写一篇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选择。
可是我们平时批阅试卷时就会发现,学生们写作文常会出现审题错误的现象,以至于所写的作文“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二、不会选取材料,组织材料命题作文比较性强,同样的题目,同样的题材,一篇文章能脱颖而出,往往取决于选材,构思与创新。
如果所选取的材料既符合表现主题的需要,又真实、典型、新颖,那么它无疑是一篇好作文。
而我们学生的作文中选材很是单一,如果我们写有关家,有关父母之爱的作文,大部分同学不能广泛的理解家,大部分同学写的是我生病了,父母送我去医院,我很感动。
这样就造成我们的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三、缺少真情实感中学生习作要求“我以我笔写我心”而现在我们有些学生的作文要么就是生搬硬套课外阅读范文和平时的习作要么就是胡编乱造。
比如我们写《我的妈妈》,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并且是大家都很熟悉,每天与之相处的人,这样的作文并不难写,选材的范围也较广,但是我发现一些写得颇为生动感人的作文都来自于《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学生为了应付多种题材的习作,不是睁大慧眼去观察生活,选取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习作材料,而是下工夫去选择和背诵范文。
又如我们写想象类的作文,一批改你会发现学生们的想象天马行空,完全脱离实际,大得摸不到边了。
不少学生的作文通篇套话、假话。
写故事生编硬造,抒情言不由衷,议论不合逻辑。
有的为了“交差”,竟到作文选之类的书中抄一篇充数。
也有的学生写的是小学到中学都通用的“全国粮票”。
如写好学生总是“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之类的“冷馒头”;写勤奋学习的人,则又逃不出课间、午间不休息,晚上学习到深夜等陈年烂货,毫无新鲜之感。
即使是一件新鲜有趣的事,到了他们笔下也成了几根干巴巴的“骨头”,失去了趣事的血肉,失去了光泽和活力。
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1、作文时无话可说,文章篇幅不够。
尤其是作文时没能打开话闸子,没有说出心中想说的话,空话废话连篇。
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选材的训练,记叙文最好是利用亲身经历过的,真实感人的材料。
2、材料陈旧。
有些学生的作文没有材料可写。
把提供的材料当论据材料来写,有的干脆全文扩写。
有的材料雷同、陈旧、不新鲜。
学生应该博闻强识,大量阅读积累,平时多一点文化知识积累。
3、记叙文缺少深度少有理性的升华。
有些学生只是关注身边俗情琐事,拘泥于学习生活中的烦恼,甚至存在错误和糊涂的思想观念,作文立意不高,不深刻。
这应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一定要重视语文教材,不可忽视读本的学习。
4、偏离话题。
话题作文淡化审题,即不在话题上设置障碍,使许多学生不至于审题失误。
但是,有的学生审题马虎,对材料中明确的重要信息视而不见,没有准确把握话题的范围以及限制性的信息,结果选材和构思就难以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审题的专项训练。
5、不能分清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给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是可以在话题的基础上进行改动题目的,命题作文不能改动的题目。
材料作文学生不能分析透彻材料,然后拟定的题目游离于材料之外,甚至错误地扩写材料。
老师应该对这三类作文进行集中讲解训练,准备好典型的范文。
“随机点拨,因文入理”,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我以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运用“随机点拨,因文入理”的方法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一、在精读品析环节,我先播放配乐朗读,让学生注意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思考:文中有两个镜头反复出现,是哪两个镜头呢?学生反馈,明确是父亲的背影和“我”的眼泪。
接着我请学生速读课文,思考并讨论:⑴文中写了“我”几次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⑵文中几次提到父亲的背影?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次?划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提交者:王志刚答案内容: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一、小学生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一)小学生写作存在无内容可写,编、套、抄现象许多学生拿到作文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自身的经历、切身的感受,而是作文选。
他们在记忆中搜索曾经看过的类似文章,搜索人家安排的故事情节,小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内心应该充满童真童趣,为何我们的学生没有感受到童年的乐趣,没有“我手写我心”的欲望呢?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小学生不会发现和观察。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1]对学生而言,作文素材俯首可拾,很多就在学生身边。
有位学生看了同学写的《贪吃的“小猪”》,觉得生动有趣,简直就像是替自己画的像,显然写那篇文章的同学和他一样有贪吃的习惯,可他自己写自画像时就写了自己爱看书,觉得这才是高雅的,但读来不像自己,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想到真实的自我。
另一位学生看到同学写的作文《妈妈洗螃蟹》,说“我也和妈妈一起洗过龙虾,感觉和洗螃蟹差不多,我怎么没想到把洗龙虾这件事写下来呢?”还有一位学生看了同学写的《没有你的日子》(写的是停电带来的不便)后,说:“我也经历过停电这样的事,为什么就没能把它写下来呢?”可见写作素材是很多的,我们要让学生去更多的感受生活,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积累生活感受。
2.教师对初写作文的要求过高。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人为拔高的,他们总希望每个孩子的每篇作文都像作文选上的一样。
在指导作文时总是强调开头要怎样地引人入胜、开门见山,结尾要怎样的意味深长,意犹未尽,中间应怎样的具体,甚至强调每篇文章要有动作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每篇文章要有比喻、拟人等修辞,要有名言、古诗、歇后语等的引用。
其实《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只是提出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作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这样学生的思维被限得死死的。
本来就没有内容可写,被这么一限制更觉得无话可说,自然要去编、套、抄。
学生在作文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作文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生活积累少,语言贫乏
学生平时接触的社会内容少,思想贫乏,导致语言贫乏。
就拿最基本的“时间”来说吧,时间就是一面镜子,写作文时,如果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而是东拉西扯,想到哪写到哪,那么文章必然是不伦不类的。
学生往往在写作时对事物不了解、不关心、不会表达。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多阅读一些好文章、好作品,以便为作文积累好的词语和句子。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缺乏创新意识
表现为:①学生只会记一些流水账;②学生只是把材料抄一遍;③学生作文时,对材料只看一眼就不看了。
这些都是缺乏创新意识的表现。
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作文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还应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创新。
3.不会审题
审题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正确的审题就谈不上写作。
很多教师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时只重视对题目本身的要求而忽略了对题目所给材料的要求。
—— 1 —1 —。
学生写作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8页word
学生写作中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在写作教学中,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结果,在学习中学生往往只有单一的目标――如何应对考试。
与写作能力相关的基础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原因就在于它不能直接迅速地提高作文的分数。
也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忽略对于素材的积累、对于语言的提炼和对于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些基本的作文教学元素,而是在缺少必要基础前提下,硬性灌输给学生不同体裁的不同构思模式。
诸如记叙文,开头如何引出事件,中间如何叙述,结尾如何对事件进行升发;议论文如何提出论点,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安排分论点,论据如何说明论点等等。
这一切对于缺少积累和实践的学生来说,教师是纸上谈兵,学生的能力培养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纯属空对空的模式。
这样情形学生难免失去对写作的兴趣,其弊害在具体作文中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语言的“一般化”倾向所谓的“一般化”倾向,主要表现为缺乏全局性,许多文章放到一起,千篇一面,许多话说了和不说没有大的差别。
这种“一般化”倾向非常普遍,实践中,通过对三个班组的调查统计,这种现象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的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一般化”在作文语言表现上尤为突出。
1.平淡无味,没有特色。
从事写作教学十几年来,常常被这样一种局面所困惑:好多学生,让你很难找出具体的毛病和不足,但读其作品后又留不下一点痕迹,要写出具体的具有指导性的评语,便成为教师的一大难题。
如果写不出一语中的的评语,会进一步打击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如一个学生写了一篇题为《汽车上的真情》,作文不仅语言平淡无味,而且也没有感悟的独到,尤其是老奶奶说:“要去帮女儿干活”“车上的人听后,无不掉下激动感人的泪水”之类的语言显得过于煽情。
另一个学生写出的《尴尬的遭遇》中,是在汽车站的经历,当时一个穿着“带着补丁”衣服的老人和他要钱,当时他很同情老人,但手里只有十元钱,于是当老人盯她的钱看时,她的眼泪便不住地滴在手上,浸湿她仅有的十元钱。
这些现象的虚空,不仅表现了学生在生活感受上的不足,同时也表明了语言积累和运用的明显欠缺。
小学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
小学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小学阶段的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检测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之一。
在我担任的四年级作文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写作时胸有成竹,下笔千言,妙语连珠,佳作频频出现,但大部分学生一提到作文,总会皱紧眉头,苦思冥想,一筹莫展,不得不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被动应付。
一、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缺乏兴趣小学阶段,从一、二年级就开始写话,三、四年级开始习作,五、六年级作文,在这一漫长的训练过程中,有些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怕写话、写作文,有些是无话可说,心生畏惧,有些是怕不好,有的怕大篇幅的书写,在这种心理因素的暗示下,久而久之,一见作文就厌写作文,进入四年级以后,一上作文课,学生更是无精打采,兴趣索然。
(二)缺少材料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发现不了生活中值得写的东西,导致作文内容空洞,材料虚假。
有些学生的作文中所写的事例是从书中读来的,借用别人事例没有真实体验自然不会有自己的感受,抒发情感也无病呻吟。
据了解,即使身边可写的很多,学生也缺乏留心的观察与感悟,现在各类作文指导书泛滥,使学生唯书思想严重,对自己想写的话不自信,往往把“优秀作文指导”中的作文当作范本加以模仿。
使自己的文章出现许多的空话与口号,有些学生甚至抄袭别人的作品来给自己凑数,应付差事。
学生作文的材料似曾相识:写人是千人一面,几乎是个个助人为乐,聪明机智;写事,一般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象借东西、闹矛盾、做游戏等。
写题为《我的妈妈》时,所选用最多的材料是“妈妈每天为我们做饭,洗衣服,叮嘱我们按时上学”这类事例,没有较为典型的材料。
(三)语言贫乏学生的作文中滥用现成的词和短语,把学过的词生搬硬套,是一种通病。
翻阅学生作文本,描写人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目光炯炯有神、精神抖擞、和蔼可亲、助人为乐等。
句式也比较单一:文章中清一色是陈述句,不善于变换句式,使文字显得平板呆滞。
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众所周知,“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
因此,弄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写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语言不够简练。
写作时语句不通,方言较多,原因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不善于积累和运用优美词句;2、材料不够充分。
不会收集材料,不会选材,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和积累生活;3、中心不够明确。
写作时往往是凑字数,所写的是件不能体现或反映文章的中心。
4、内容不够具体。
学生常常感到生活很平淡,无内容可写,于是往往言不由衷,写出的作文空洞平淡,学生不懂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别说用心去感受。
叶圣陶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
”5、立意不够新颖。
不清楚写人、写事、写物的目的是什么,在写作过程中茫然不知所云,不会立意。
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认真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体会写作不难,对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2、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经验。
教学中让学生处处留心观察生活中人和事、动物、植物……通过亲自参加各种活动,坚持写日记等方法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3、注重课外阅读,加强优美词句积累。
通过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坚持让学生积累优美词句,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为学生的作文奠定了坚实基础。
4、教师要鼓励学生平时多写多练,我平时除了给学生布置大作文以外,还让他们写随笔,这是给学生一个自由写作的天地,让他们自己选材,自己命题,文体和字数也不作限制,让他们自由发挥,写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人或事。
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及取得的效果[五篇]
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及取得的效果[五篇]第一篇: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及取得的效果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及取得的效果作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写作能力是中小学生必须培养、训练、提高的一项重要能力。
但有些同学一提到写作文就感觉头疼,不知从何写起。
是什么原因让作文教学难以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怎么去解决,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生活,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1、文不对题,写写就脱离了主题,抓不住中心。
学生的作文开头不错,写写就不知写到哪儿,跑题了。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首先我先帮助学生分析题目。
告诉学生看到题目或素材后,别急着写,多分析多想想。
先看好题目然后围绕题目列出作文的写作提纲。
每次作文课的第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专门的列写作提纲的练习,只给作文题目不用学生写作文只练习列提纲,第二节课或课后按列好的提纲把作文写具体。
从而减少学生跑题的可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其次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与观察习惯。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渗透一些观察方法,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生活处处皆学问”“身边事事皆可入文”,启发学生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义的事物和感受,写成日记,收集材料,积累写作素材。
这样写作时就不会无事可写,不会无话可写。
最后,教给学生修改文章是很重要的。
反复朗读,动手修改,“增”有利于中心表达的材料,“删”与中心无关的材料。
这样就使文章中心更突出,主题更鲜明了。
2、作文内容不丰富,篇幅短小。
学生的作文少数篇幅短小。
一篇作文三言两语就结束了,过程写不具体,所以篇幅短小。
极少数学生作文主次不分,不该写的去写,该写却没有写。
就像记流水帐一样,没有重点。
没什么可写的其实就是平时阅读的不够多。
根据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优秀习作,积累名言警句“多看一些优秀习作,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与描写方法,懂得如何布局,如何描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同时名言警句,有点时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作文出现问题的原因
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作文出现问题的原因一、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1、选材困难提到作文,很多学生不自觉地就会皱起眉头。
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选材。
模仿抄袭的学生很多,面对这个令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我常常思考,一些小学生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常用的写作方法是“四步曲”:编、仿、抄、背。
这些弊端都不利于学生写作的发展。
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2、语言的欠缺由于学生平时观察少,课外阅读少,对一些好词佳句的积累少,对生活中的事情不留心观察,缺乏生活体验。
所以作文中的词语运用得很不好。
当遇到写感想或者启示类的作文时,孩子们都觉得很困难,因为在他有限的经验里,还没有学会将日常感悟日积月累起来。
有的学生虽然有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但是不注意字词的用法,很多时候望文生义,滥用词语,没有正确的书面用语,病句连篇,更谈不上巧妙灵活的修辞和优美准确的修饰语了。
3、写作技能主要问题是概念空洞,没有具体的事实,或者只有事情的轮廓,没有细致的情节。
对事情发展过程交代不完整,或者缺失某些要素,或者只用三言两语把重点场面与经过情形带过;忽略事件中人物的活动,对人物的行动变化也是一笔带过,不做具体的变化描写。
还有就是不能很好地从整体去构思,作文层次混乱,过渡不自然,无主题或主题不突出,不能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详略处理不当开篇结尾不能为主要内容服务等。
二、出现写作问题的原因1、资源贫乏阅读空间小现在很多学生则、要参加一些补习班和其他的兴趣班使得他们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更没有阅读习惯。
少数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例如沉迷漫画、小说、娱乐等方面的周刊书籍,使阅读空间变小,欣赏品味变低。
生活经验少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
除节假日之外,每天学习、生活基本局限于校园之内,即使是到了节假日,充实他们生活得的就是家务劳动。
而长期单调、重复的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无疑造成了学生视野狭窄、认识肤浅、思维僵化和写作素材的贫乏。
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效果
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原因,及解决方法、效果
邯郸市第十四中学 贾彦强
问题及原因
• • (1)学生怕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是语文老师的共同感受,一布置作文,学生一片惊叹茫然无奈,既希望 老师能作写前详细的指导,又希望有例文可仿照、抄写,甚至希望老师能开恩延长收交的时间。但这一切 过后又不知所措,无从下笔。 (2)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平淡。我校学生多数是住校生学生接触外界极少,很少能看到新闻 联播,每天以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为一线,当前学生安全又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学校不轻易组织 或者干脆不组织学生外出郊游,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大部分学生从小与人交往交流,学生作文时只能胡 乱编造一些不切实际的故事或对例文的时间、地点、人物稍微作一些改变等,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学生作文 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语言贫乏、平淡。 (3)作文主题没深度,缺乏时代感。初中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阶段,逻辑性 思维还没有形成,但这个时期学生所接触的事物又渐渐增多,受到形形色色的思潮的影响。再加上汉语言 知识贫乏,会话表达能力低下,造成了学生在作文时既想写这个内容、又想写那个内容,写了这件事、又 忘了那件事,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可能详细地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与中心关系密切的事情 常常因为被后面的篇幅所限、时间所迫而一言带过;特别是在运用对比写法的习作中犹为常见这种顾此失 彼、头重脚轻、详略不当。层次不清是由于学生不懂得分自然段,所有文章一律三段,开头一段、中间一 段、结尾一段;或一段到底;或想什么时候分就什么时候分。缺少主旨,是因为学生在完成作文时是为了 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完成,不明白也不曾想过一篇文章用什么事例或道理表达一个什么观点,达到什么目的, 即“为何而写?写什么?什么写?”等等。 (4)作文训练随意、无序。受到教学资源和教师水平的限制,初中生作文训练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教辅资料缺乏、教育信息不畅通;教师没能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仅凭一本教科书来 教学,或当堂或课外布置一篇作文,学生或前或后断断续续地把作文交上。布置作文时又不遵循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按目的、按文体、按人认识事物的规律逐级全面的进行训练。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体制的完善,学生写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许多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缺乏语言表达能力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问题,表现在文章语言干巴、过于简单、缺乏表现力等方面。
面对这种情况,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注重语文教育:在学生还很小的时候,要注重语文教育,在阅读、听说、写作等方面都给予系统、全面的培养。
2、增加课外阅读:阅读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育者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好的故事书等,从中获取语言表达的灵感。
3、创设语境: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实践的积累,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语境,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训练。
二、逻辑结构不清在写作过程中,一些学生的逻辑结构存在着混乱、不连贯的问题,文章难以表达主旨、难以让读者理解。
应对这种情况,教育者可以考虑以下方法:1、明确主题:在进行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文章的主题,整理好思维,这可以为后续的文本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2、思路清晰:写作时要让思路更为清晰,不应该在文章中跑题、引入不必要的材料,这样文章的逻辑结构就会更加紧密。
3、多做范文分析:学习优秀的范文对学生进行逻辑训练十分有效,教育者可以让学生在一些优秀的范文中找出主旨、分析逻辑结构,并加以总结。
三、缺乏好的写作习惯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设想不清、篇幅不足、没有修改等行为,需要培养好的写作习惯。
针对这种情况,教育者可以:1、让学生有意识地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效率。
2、将写作过程拆分成为设想、写作、修改等三个阶段,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系统、更顺畅。
3、教育者需要养成重视写作和修正的习惯,将学生的写作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四、缺乏自我动机有些学生写作的动力不足,容易产生拖延、草率等现象。
谈谈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的教学可以说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有的老师害怕写作教学,特别是在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见识少,写作上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审题偏颇2、模式生硬3、卷面整洁
具体的说造成这样的原因有这样几种:
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作法都是偏题离题。
(2)、落实扣题实现扣题写作,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我们将独词式话题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也就是说,文章开门见山,直击题目,从而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有人说,开头点题并不是必须的,但是,结尾必须点题。
五是因写字、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正确,要写错别字,用错标点符号;字体欠美观端正,写字潦草,字迹难辨,写繁体字、异体字;书写格式不正确,随意乱写乱画。
针对以上问题,我采用的这样的一些办法:
(1)、认真审题。有几点要特别注意:一是要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部分,决不能轻易放过其中的若干限制;二是要读懂题目或者话题的真正含义。三是要读懂题目包含的感情色彩。
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紧扣中心写作的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出现下文离题的问题。
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不包括导语等)或者“话题”,无视导语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
四是因高中生的议论文大多停留在“三段论”式的套路上:开头指出论点+中间罗列事例+结尾、重复论点。
小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及其对策探析
小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及其对策探析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低年级的“写话”,还是中高年级的“写作”,这历来是每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问题。
而分析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和探究其对策也成了老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出现的问题及原因1、兴趣不高,畏惧写作。
大部分写作不好的同学都反映,自己对写作提不起兴趣,一听到写作就头痛,一直写不好作文,就越怕写作文,特别是在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训斥后就更讨厌写作,讨厌一件事物时,就很难做好它,当遭遇了太多挫折后,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2、死记硬背。
由于平时对写作的兴趣不高,碰到写作时,根本无从下手。
这就有部分同学拿出所谓的“高招”:到书店买几本作文书,平时死记硬背,碰上写作时,把相同或相近题目的范文照抄一遍。
甚至有些老师为追求高分,竟然鼓励学生这样做。
3、资源贫乏,阅读空间小。
现在的小学生,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小学生,多数没有课外读物。
平时由于课业负担比较重,家里的农活也多一些,就更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更没有阅读的习惯。
4、写作技巧差。
这主要是学生平时缺乏练笔,对老师新授的写作技巧没有练习巩固,在写作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未能使写作技巧成熟和稳固。
二、解决的方法及对策1、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的愿望,那么写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
我在课堂上就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补充,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尝试写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让他们体会写作不难。
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使他们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
培养学生想象的兴趣,拿出一个或几个词语,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象,然后通过文字记下来。
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写作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培养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2、组织活动,积累生活经验。
学生写作出现的问题表现及原因
学生写作出现的问题表现及原因:一、对写作不感兴趣,内容空洞,选材陈旧苍白。
主要在于平时的作文素材积累少,心中无物,一上作文课,学生就皱眉头,唉叹声不断,有畏难情绪。
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
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少分析论证;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到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为原则。
二、审题不准,离题。
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作法都是偏题离题。
写作中没有紧扣题目、紧扣中心写作的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出现下文离题的问题。
再者是因忽视而偏向。
只重视狭义的“题目”(不包括导语等)或者“话题”,无视导语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
解决方法、过程及效果:一、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
作文课上,教师应多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学生为主体。
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周围事物让学生亲身体验,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启想象的大门。
写作时,可以采取学生自己想,老师帮着想的方法,也可以集大家的力量,让学生先想后说,说好了再写。
这样,真正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上,使学生敢想、敢写,展现自己的个性。
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这是通过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后之习作,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踏踏实实地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把自己的发现与启示写下来,我想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一定是“新颖之作”。
反之倘若离开学生的亲身体念,不去发动学生说好了再写,学生必然会去套作或抄袭,写出来的文章难以体现学生自己的发现或感受,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二、走进社会大课堂为习作积累素材。
生活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同样作文也离不开生活。
《课程标准》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谈谈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谈谈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些年教学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小学语文的读、写作上。
一、发现问题。
自己也是从学生过来的,心里也很清楚在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没想到问题会那么多。
1、学生普遍对写作没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每次上写作课,学生们拿课本的时候动作缓慢、态度散漫。
2、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毛病多。
每次写作文,从头到尾一个模式,没有实在的内容,只有文字、词语和句子的堆砌。
3、情感单一、写作手法单一,表达方式欠缺基本所有的学生不管是写什么类型的作文,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语气,感觉不到他们情感的变化。
4、写作语言、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时不时的会出现方言、望文生义,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不规范,有时候通篇找不到一个句号,到最后出现了一个,文章也写完了。
二、问题探究。
发现了问题,也要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一)客观原因:1、学校。
在农村这样一个大环境的笼罩下,我们的教学工作开展起来本就相对困难。
2、教师。
农村小学的教师追求上进的思想薄弱,自我提高意识不强。
总是现磨现用,要么就是一直停留在过去,不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更新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二)主观原因:1、学生。
农村的学生学习环境有限,接触新事物的渠道有限;学习主动性欠缺,总是被动的跟着老师走;没有主见,无法独立的思考问题,依赖性较强;创新意识薄弱、能力欠缺;知识迁移能力欠缺;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家长农村里的家长大都不怎么注重学生的学习。
要么就比较忙,没有时间监督学生学习。
三、解决问题。
之所以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会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我想也是对写作的初衷了解不够。
我们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第一步,建立写作的兴趣。
想要写好作文我认为第一步学生对写作慢慢进行深入的了解,从写作的初衷、目的到写作的方法、理念,真正了解了为何而写才能够知道要写什么、如何去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在写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及原因,运用的解决方法和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困扰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纵观我班学生的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不会审题
写一篇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选择。
可是我们平时批阅试卷时就会发现,学生们写作文常会出现审题错误的现象,以至于所写的作文“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
二、不会选取材料,组织材料
命题作文比较性强,同样的题目,同样的题材,一篇文章能脱颖而出,往往取决于选材,构思与创新。
如果所选取的材料既符合表现主题的需要,又真实、典型、新颖,那么它无疑是一篇好作文。
而我们学生的作文中选材很是单一,如果我们写有关家,有关父母之爱的作文,大部分同学不能广泛的理解家,大部分同学写的是我生病了,父母送我去医院,我很感动。
这样就造成我们的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三、缺少真情实感
中学生习作要求“我以我笔写我心”而现在我们有些学生的作文要么就是生搬硬套课外阅读范文和平时的习作要么就是胡编乱造。
比如我们写《我的妈妈》,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并且是大家都很熟悉,每天与之相处的人,这样的作文并不难写,选材的范围也较广,但是我发现一些写得颇为生动感人的作文都来自于《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学生为了应付多种题材的习作,不是睁大慧眼去观察生活,选取自己的生活体验作为习作材料,而是下工夫去选择和背诵范文。
又如我们写想象类的作文,一批改你会发现学生们的想象天马行空,完全脱离实际,大得摸不到边了。
不少学生的作文通篇套话、假话。
写故事生编硬造,抒情言不由衷,议论不合逻辑。
有的为了“交差”,竟到作文选之类的书中抄一篇充数。
也有的学生写的是小学到中学都通用的“全国粮票”。
如写好学生总是“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之类的“冷馒头”;写勤奋学习的人,则又逃不出课间、午间不休息,晚上学习到深夜等陈年烂货,毫无新鲜之感。
即使是一件新鲜有趣的事,到了他们笔下也成了几根干巴巴的“骨头”,失去了趣事的血肉,失去了光泽和活力。
这是因为山区学生“多见木头,少见人头”,他们受视野、阅历的制约,且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接触社会,不搞任何活动,又加上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课外读物远远不足,以致写作“营养”来源不足。
四、颠三倒四,文理不通
有些学生虽有事可叙,有话可议,有情可抒,但在把思想变为文字时却思路混乱,缺乏条理,造成或前后重复,颠三倒四,或东拉西扯,缠绕不清,“十步九回头,不断走弯路”的局面。
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让人看了不知所云,如坠云里雾里,辨不清东西南北。
五、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
记叙文写得好一点的学生也只能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这些学生虽能叙事清楚,但情节、语言不感人。
这是由他们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不懂得谋篇布局之道,不会综合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所致。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进行:
首先,破除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心理
要想消除学生怕写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就要让学生明确写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要像平时讲话、写日记一样无所顾忌,大胆落笔。
要求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要作及时的表扬、鼓励,带领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找到写作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其次,加强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鲁迅先生说:“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
”这就是说,我们要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大到小,从静到动,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
这样,是会得到好的题材的。
鲁迅先生自幼熟悉浙东的乡村生活,所以他笔下的鲁镇、咸亨酒店、农村瓜田、社戏都是那样的逼真;他笔下的阿Q、祥林嫂、闰土、孔乙己等诸多人物又是那样栩栩如生。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自然。
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机盎然的自然界,会给学生提供新鲜的具体的写作素材。
刘国正先生曾经说过:“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
”作为语文教学内容之一的作文教学当然也离不开“课外”一“翼”。
我们说,只要学生有了一种“得诸自己”、“鸣出内心”的自觉意识,“情动而辞发”,自然就不怕作文了。
再次,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做到让教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了素材,对写好文章来说,只是前提条件,要写出好的文章,还要对学生进行怎样审题立意,如何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指导。
这种技术指导要与日常的阅读教学、写作训练和学生习作的讲评等环节紧密结合,从而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点石成金的“指头”。
这样,学生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就能逐渐写出好文章来。
最后,让学生坚持多读多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跟写作“一要得其道,二要坚持经常的历练,历练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它可以间接得到生活经验。
多读,又能扩大视野,广开思路。
教师平时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尽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多方面地吸取写作营养。
多写,更是成功之路。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你得写,尽量多写,要是你完全没有写好,也不要紧,日后会好起来。
”练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写日记、周记、片断、随笔等,我就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生活撷英”的小本子,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随时写下来。
由于练没有约束,任其自由,练就成为了学生笔耕的田野,绽放思想火花,抒发感情的天地,
写的就是发自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
这样,通过经常性的历练,笔法灵活了,词汇丰富了,
语言精练了,熟能生巧,文章自然会好起来。
在我的作文教学实践中,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我班学生的作文能力与作文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被激发了出来。
所以。
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学关键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汲取和积累作文素材,这样一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够走向成功之路,而仅仅依靠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这样的作文教学是不能够让学生作文水平可持续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