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办法(试行)

合集下载

机电事故管理规定(试行)

机电事故管理规定(试行)

附件机电事故管理规定(试行)为确保矿井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同时为了减少机电事故发生,提高矿井的管理水平,吸取经验教训,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特制定《机电事故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条机电事故定义凡因机电设备、设施故障或损坏,致使设备停止运行,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及造成经济损失的,均为机电事故。

第二条机电事故分类1、机电事故按影响范围分为三类:1.1 第一类机电事故:矿井主要机电系统事故,包括矿井主要供电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主通风机、主排水、主井胶带运输机、空气压缩机等。

1.2 第二类机电事故:矿井环节共用设备事故,包括集中运输设备、盘区排水设备、盘区配电设备等。

1.3第三类机电事故:各工作头面机电事故,包括各工作头面自用所有设备。

第三条机电事故分析规定1、为强化管理,吸取教训,防止事故发生,所有机电事故都必须进行分析。

- 2 -2、要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追查内容要有事故发生的地点、详细经过、原因,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3、责任单位应从事故的原因中吸取教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避免同类事故的再发生。

4、分析原则:4.1以下机电事故由金明公司机电部牵头分析原因:(1)全矿井停电、主通风机停风影响10分钟以上。

(2)监测监控系统事故影响数据上传1小时以上。

(3)第一类机电事故影响8小时以上。

(4)第二类机电事故影响24小时以上。

4.2以下机电事故由各矿井机电部分析事故原因:(5)第一类机电事故影响8小时以下。

(6)第二类机电事故影响24小时以下。

(7)第三类机电事故。

(8)监测监控系统事故影响数据上传1小时以下。

4.3各矿井分析事故原因及处理结果必须在2天内完成并上报公司机电部专用OA邮箱;金明公司机电部牵头分析事故必须在3天内完成。

第四条机电事故汇报及考核1、矿井发生机电事故后,矿机电部要在30分钟内向公司机电部进行汇报,同时立即把机电事故现场情况向公司机电部专用OA邮箱汇报。

- 3 -2、施工单位使用的机电设备发生机电事故,矿井机电部在分析事故原因后,认定为责任事故的,必须考核施工单位及项目部机电负责人。

设备事故安全管理办法范本

设备事故安全管理办法范本

设备事故安全管理办法范本设备事故是指在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甚至重大灾难。

为了保障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和控制设备事故的发生,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设备事故安全管理办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设备事故安全管理办法范本,旨在提供一个参考:一、总则1.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 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化学设备等)的安全管理工作。

3. 设备使用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应遵守本办法的规定,落实安全责任。

4. 本单位设备事故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办法的宣传、执行和监督工作。

部门负责人为设备事故管理委员会的主任。

二、安全责任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事故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设备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结构或参数。

3. 维护人员应按时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设备故障隐患。

4. 设备事故管理委员会应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5. 部门负责人应加强对设备安全管理的组织和领导,确保设备安全。

三、设备事故预防1. 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标准,确保设备的正确操作和维护。

2. 设备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设备状态正常后方可操作。

3. 对新加入使用的设备,必须进行安全评估和技术培训,确保操作人员了解设备的安全操作要点。

4. 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按照国家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

四、设备事故处理1. 设备事故发生后,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然后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2. 设备事故处理应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整理现场,并做好事故记录和报告手续。

3. 对设备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和责任人,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安排专人负责事故处理,确保事故处理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设备缺陷、事故(故障)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事故(故障)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事故(故障)管理制度第一条范围本标准的目的是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消缺率和消缺质量,进而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的职责、设备缺陷的发现和登录、检查确认、消缺后的报告、后续管理、缺陷验收及缺陷的统计与考核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生产设备上所发生缺陷的2 术语与定义2.1 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出现了性能、零部件、及消耗偏离原设计标准或规定要求。

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确认为设备发生了缺陷2.1.1设备或部件的损坏造成设备的被迫停止运行或安全可靠性降低;2.1.2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渗漏(包括汽、水、气、煤、灰、油等);2.1.3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运行参数长期偏离正常值,接近报警值或频繁报警;2.1.4设备或系统的状态指示、参数指示与实际不一致;2.1.5由于设备本身或保护装置引起的误报警、误跳闸或不报警、保护拒动;控制系统联锁失去、无原因起动或拒绝起动;2.1.6对设备进行定期试验时发现卡涩、动作值偏离整定值;2.1.7对设备进行检验性试验时,发现反映设备整体或局部状态的指标超标,或有非正常急剧变化;2.1.8设备或部件的操作性能下降,动作迟缓甚至操作不动;2.1.9设备运转时存在非暂时性的异常声响、振动和发热现象。

2.2暂不能消除缺陷:是指必须在机组停用后才能消除的缺陷或没有消缺所必须的备品备件的缺陷或需要进一步观察、分析才能确认的缺陷,且暂时不会对设备、系统或人身安全构成立即的危害,也不会给运行经济性带来严重损失的设备缺陷。

2.3 可消缺陷:是指除暂不能消除缺陷外的其他设备缺陷。

2.4重复发生的设备缺陷:是指主要设备上同一缺陷在一年内重复发生;主要辅助设备上同一缺陷在6个月内重复发生;辅助设备上同一缺陷在2个月内重复发生的缺陷。

2.4设备缺陷分类2.4.1重大缺陷:是指直接导致无备用的主要辅助设备停运、主设备降出力或停运的缺陷。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一、引言为了保障设备运行安全,维护生产秩序,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设备事故管理办法》。

二、目的和依据1. 目的:确保设备运行安全,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减少生产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2. 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2)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根据企业内部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

三、设备事故管理的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严格执行,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 预防为主:重视设备安全编制工作,加强设备巡检和检修,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预防设备事故的发生。

3.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设备事故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和任务,完善设备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

4. 综合治理:设立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加强设备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理,对设备事故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提高设备事故的应对能力。

四、设备事故分类及等级划分1. 设备事故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五级:(1)特别重大事故:造成人员死亡、重伤、财产重大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较大的事故。

(3)较大事故:造成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大的事故。

(4)一般事故:造成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较小的事故。

(5)轻微事故:只造成轻微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2. 设备事故按照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1)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如操作失误、违章操作、未经授权操作等。

(2)设备故障引起的事故:如设备损坏、质量问题等。

(3)外部因素导致的事故:如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

五、设备事故管理程序1. 事故的报告与调查(1)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原因及估计损失等。

(2)主管部门应迅速成立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确定事故原因,以及相关责任人。

2. 事故处理和整改措施(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事故处理和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生产设备故障及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生产设备故障及事故处理管理规定

常州好时新能源有限公司设备管理文件编号:起草:审核:批准:生产设备故障及事故管理办法2019年月日发布 2019年月日实施前言本办法是常州好时新能源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之一,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办法由常州好时新能源有限公司设备部提出并归口。

本办法由常州好时新能源有限公司设备部负责起草。

流程图1 目的及适用范围1.1 目的:为加强设备的故障及事故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常州好时新能源有限公司设备故障及事故的管理。

2 术语及定义2.1 设备故障:设备或系统在使用中因某种原因丧失了规定的机能,而中断生产或降低效能时称为故障。

2.2 渐发故障:是由于各种因素使设备初始参数劣化,衰减过程的发展而引起的故障,这类故障是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它与设备的使用时间有关。

2.3 突发故障:是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或偶然的外界影响共同作用,超出了设备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产生的,它是随机的与设备的使用时间无关。

2.4 设备事故: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者均为设备事故。

2.5 故障管理:故障的频繁发生会影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因而探索故障发生规律,对故障进行记录,以及对故障机理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故障的发生。

3 管理职责3.1 设备部负责设备故障及设备事故的归口管理工作。

3.2 各车间负责本车间的设备故障、事故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和要求4.1 车间要做好设备故障(事故)停机原始记录。

4.2 一旦发生故障,设备应尽快组织抢修,使设备恢复正常;对超过10分钟还未排除或超出能力范围的故障要及时通知设备所属上级。

4.2.1设备接到通知后的处理方案,主要分为三种类型:1.是生产人员已处理和解决的设备故障,请将处理的结果和措施报设备备案,以便于设备日后的运行管理;2.人员接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并及时修复的故障,生产人员全力配合维修工作并做好故障修复的详细记录;3.设备人员未能立即赶到现场,现场人员必须以保生产为工作前提,尽量准确的描述设备故障发生的细节,保持与设备人员的沟通和确定维修人员具体到达时间,对于超过十分钟维修人员未抵达现场,现场班组长必须第一时间汇报当班主管,主管对接超过20Min后,设备未抵达现场通知生产经理,经理对接超过半小时后未抵达现场,每10min进行一次升级4.3 设备所属上级接到电话后,应即刻到现场协助车间解决问题,如要外委必须及时对接生产并给出预估时间。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事故故障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生产运转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设备的事故和故障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条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应遵循“事故防范、事故应急、事故处理”的原则,及时处置设备事故故障,降低损失。

第二章设备事故故障的分类和等级第五条设备事故故障分为三类:一般事故、严重事故、特别严重事故。

第六条一般事故:对生产或设备运转造成轻微影响,可以通过简单的处理措施恢复正常。

第七条严重事故:对生产或设备运转造成较大影响,需要通过专业人员的处理来恢复正常。

第八条特别严重事故:对生产或设备运转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引发人员伤亡或较大财产损失,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来处理。

第九条设备事故故障等级应根据其影响程度和后果来确定,由设备事故故障管理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来判定。

第三章设备事故故障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第十条设备事故故障的预防是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和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十一条针对设备事故故障的潜在风险,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预防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第十二条设备事故故障的应急处理包括事故快速报警、设备停机、制定紧急处理措施、调度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等。

第十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事故故障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应急处理程序,避免事故扩大。

第四章设备事故故障管理的责任和义务第十四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对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工作负有最终责任,应对设备事故故障的处理结果负责。

第十五条设备事故故障管理机构负责设备事故故障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及时处置设备事故故障。

第十六条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七条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应认真执行维护计划,做好设备的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办法(试行)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办法(试行)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事故定义和范围 (2)第三章设备事故的等级分类 (3)第四章设备事故抢修 (4)第五章设备事故分析处理 (4)第七章设备事故(故障)预防 (7)第一章总则1.1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发生事故(故障)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甚至发生人身伤亡,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损失.为加强杭氧气体中心所辖气体公司设备事故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1.2 事故(故障)管理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采用日常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合,积极推行点检定修制,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对设备技术状态进行动态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

1。

3 对设备事故(故障)要实行全面管理。

1.3.1设备事故(故障)不论大小及何种原因,都必须纳入管理范围。

1.3.2对事故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组织事故(故障)抢修,主持事故(故障)分析,制定防止事故(故障)的措施并监督执行;提出处理意见;事故(故障)的统计分析上报.1.3.3对设备事故(故障)要认真执行“四不放过"的规定。

包括从事故(故障)隐患着手,定期检查隐患及整改情况,对隐患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处理意见;进行事故的统计上报。

1.4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公司设备部是设备事故(故障)的归口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组织主要设备、二级以上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和修复方案的拟定,制止违章作业和超负荷使用设备,对设备事故提出考核意见,二级以上设备事故档案的建立。

第二章事故定义和范围2。

1 凡是正式投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停机时间在4小时(含4小时)以上者,或由于本企业能源设备原因,直接造成能源供应中断,而使生产突然中断停机时间在4小时(含4小时)以上者,称为设备事故。

2.2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电机烧损(交流电机30KW 及以上,直流电机22KW及以上),未构成事故条件,且停产时间大于20分钟小于4小时或设备动作不正常,控制失灵,需停产检查、调整且停产时间大于20分钟小于4小时者称为设备故障。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范本(2篇)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范本(2篇)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范本一、总则为了加强对设备事故的管理,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转,特制订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企业内部对设备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设备事故的分类1. 人员伤亡事故指在设备事故中致使人员受伤、伤亡的事件。

2. 设备故障事故指设备发生故障或失效,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或造成设备损坏的事件。

3. 火灾事故指设备着火或发生爆炸,造成火灾的事件。

4. 化学泄漏事故指在设备事故中对环境造成化学物质泄漏的事件。

四、设备事故的应急管理1. 设备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设备日常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修或停机检修,防止事故的发生。

2. 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1)根据企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应急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明确应急预案执行人员,明确责任,确保预案的执行。

3.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设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疏散和应对能力。

(2)根据演练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应急预案。

五、设备事故的处置流程1. 发现事故现场(1)发现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并拨打报警电话。

(2)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2. 疏散人员(1)根据事故情况,指挥人员有序疏散人员,并确保人员的安全离开事故现场。

(2)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疏散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3. 抢险救援(1)派出应急队伍进行抢险救援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事故。

(2)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抢险措施,保护现场和周边环境。

4. 调查处理(1)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事故不再发生。

六、设备事故应急设施1. 安全逃生通道设备生产区域内设置安全逃生通道,保证人员疏散的通畅性。

2. 灭火器材设备生产区域配备灭火器材,提供灭火设施,以应对火灾事故。

3. 急救人员和设施设备生产区域配备急救人员和急救设施,提供紧急救援措施,应对人员伤亡事故。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5篇)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5篇)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1、目的杜绝重、特大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正常运行。

一旦发生设备事故,认真分析、严肃处理、及时抢修,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

2、事故的定义影响瑞土公司矿山所辖车间正常生产的一切设备故障均称为设备事故。

3、事故分级(1)设备小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2)一般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元以上____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3)重大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元以上____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4)特大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____元以上的设备事故。

4、事故处理(1)事故汇报制度。

凡发生设备事故或故障,应立即自下而上逐级报告,任何人不得隐瞒、拖延不报。

①发生设备故障(含小事故)由岗位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值班主任汇报,由当班值班主任组织有关人员迅速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②发生一般设备事故,当班班长在接到岗位人员汇报后应立即组织抢修,在第一时间逐级向上级领导汇报。

③发生特大设备事故,当班放长在接到岗位人员汇报后,应迅速采取有关应急措施并严格保护现场,在第一时间报告矿长、技术科长。

矿长及单位负责人及时向公司主管副总、矿长汇报,经公司有关部门领导或矿长同意后,方能组织现场抢修。

(2)事故抢修。

凡发生设备事故或故障,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积极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无故拖延或违抗抢修指令。

(3)事故分析。

凡是发生设备事故,当班值班主任都必须认真作好记录,并在早调会上通报事故情况,要求发生事故的单位在____小时内将事故及处理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技术科,技术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做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备案。

(4)事故处理。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事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对事故的情节作虚假陈述、开脱事故责任者,要从重处罚。

根据事故的级别、性质、情节、影响生产的时间和责任者的态度可以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扣款赔偿损失,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对挽救事故或对避免事故发生有贡献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一、引言设备事故是指生产、使用或保养过程中发生的导致人身伤亡、环境破坏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为了有效管理设备事故,保障员工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设备事故管理办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二、设备事故管理的目的和原则设备事故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员工安全、减少事故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并及时处理和修复事故后果。

设备事故管理的原则包括:1.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培训,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 安全第一:将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确保设备操作符合安全标准和规程。

3. 故障追踪:及时记录设备故障信息,并进行追踪,以便及时找出问题的源头并采取措施。

4. 合规管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设备事故管理的相关要求。

三、设备事故管理的流程设备事故管理的流程包括预防措施、事故报告与调查、事故处理与修复和事故记录与分析。

1. 预防措施(1)设备维护和保养: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设备,及时更换老旧设备或零部件。

(2)培训与教育: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其熟悉设备操作流程和相关安全规程。

(3)风险评估与管控:对设备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2. 事故报告与调查(1)事故报告:当设备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2)事故调查: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采集证据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3)事故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确定责任人,并依法采取相应的纪律或法律措施。

3. 事故处理与修复(1)事故处置:根据事故性质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置,确保现场的安全和人员的伤亡得到控制。

(2)事故修复:事故后,进行现场清理、修复和恢复工作,尽快恢复设备的运行。

4. 事故记录与分析(1)事故记录:及时记录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和处理情况,并对整个事故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2)事故分析: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3篇)

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3篇)

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一、引言设备故障与事故是企业面临的常见问题,它们对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连续性、效率和安全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员工的安全,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

本文旨在介绍企业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和具体实施步骤,以提供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二、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制度目标:明确制度的目标是什么,即通过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障生产和经营的连续性。

2. 责任和权限:明确责任和权限,即明确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管理员以及员工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每个人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并具备相应的权限,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3. 事故预防: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预防机制,包括设备定期维护保养、设备检查和设备培训等各项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提前预防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4. 故障和事故处理:建立一套完善的故障和事故处理机制,包括故障排查和故障修复、事故调查和事故报告等各项措施,以快速、有效地处理设备故障和事故,减少停工和损失。

5. 审核和改进:建立一套完善的审核和改进机制,包括定期对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进行审核,以及根据故障和事故的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三、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步骤1. 制定制度:企业设备故障与事故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并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制度的内容应该包括:- 制度目标和指导原则;- 责任和权限的明确规定;- 事故预防措施的要求;- 故障和事故处理措施的要求;- 审核和改进的规定。

2. 建立设备档案:企业应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安装调试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档案的建立应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并定期更新和维护。

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制度(5篇)

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制度(5篇)

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发生事故与故障,不仅损坏了设备,造成停产或减产,而且往往招致人身事故,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

为了加强我矿的设备事故与故障管理,要以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为手段,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征兆,实行预防维修,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事故停机台时,提高设备可开动率和利用率,以期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的目标。

第二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必须正确处理生产与设备的关系,把预防设备事故做为日常生产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教育职工认真执行设备的基本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技术素质和安全意识。

定期或专题分析设备事故动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严防事故重演。

第三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对全部设备事故与故障实行管理,不论设备事故是何种原因引起的,也不论设备事故与故障大小,都必须纳入管理范围。

第四条我矿要对设备事故与故障实行全员管理,不仅设备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要管,而且生产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也要管。

全体职工都必须认真执行设备管理制度。

第五条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要对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组织事故抢修;现场调查处理;主持事故分析;制定和监督执行防范事故与故障的措施;提出事故处理的结论意见,对事故与故障进行统计、分析和上报。

第六条职工对设备安全的权力和义务。

(一)遵守劳动纪律,学习、执行并监督执行设备的基本规程和设备管理制度。

(二)积极参加技术革新和安全生产活动,提出预防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合理化建议。

(三)有责任劝阻或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和不合理使用设备。

(四)有权拒绝接受任何人的违章指挥,对危害设备安全的错误作法,有权提出批评或上告。

(五)设备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遇到违章作业、威胁设备安全时,有权命令当事人立即停车,并同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第二章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分类第七条设备事故与故障的定义和范围。

(一)凡生产和辅助生产设备(包括:机械、动力、运输设备,动力及矿浆传、输管线,铁路线路、电务设备等)不论何种原因造成损坏,丧失其规定性能的状态,致使生产或动力供应突然中断,或使自身留下隐患者,均构成设备事故与故障。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

设备事故管理办法1、事故定义:1.1凡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设备零件,机件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者或由于设备原因直接造成能源供应中断而使生产突然中断者为设备事故。

1.2下列情况不列为设备事故①因设备技术状况不好,安排临时检修。

②生产线上的建筑物、筑物因使用长久自然损坏,危及生产或迫使停产者。

③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正常动作,安全件损坏使生产中断者。

④因生产工具损坏如:轧辊、导卫装置、风口、渣口烧咀、氧枪、连铸机结晶器、剪刀、皮带运输机等损坏,使生产中断者。

⑤生产工艺事故:如冶金炉跑钢、跑铁、高炉悬料、轧机卡钢、缠绳、断带、堆钢等使生产中断而未造成设备或厂房结构损坏者。

⑥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设备损坏使生产中断者。

1.3设备事故分级:1.3.1设备事故分为特大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和一般设备事故及设备故障。

1.3.2特大设备事故:设备事故造成的设备修复费在一百万元及以上的,或减少损失费超过一百二十万元及以上的。

1.3.3重大设备事故:凡达到下列情况之一的。

①设备事故造成的设备修复费在一百万元以下,十万元及以上的。

②减产损失费在六十万元及以上的。

③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二十四小时及以上的。

1.3.4一般设备事故:凡达到下列情况之一的。

①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设备修复费在十万元以下,三万元及以上的。

②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机二十四小时以下,四小时及以上的。

③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减产损失费在二十万元及以上的。

1.3.5 故障(小事故),因设备原因停机四小时以下,5分钟以上,修理费不超过三万元的。

2.设备事故的处理2.1事故发生后要迅速组织抢修,认真调查分析并及时修复。

设备事故由各厂组织检修,并组织事故分析会,一般事故由各厂设备厂长组织召开会议,分析事故原因及责任者,将处理结果报机动部,并由设备副厂长组织抢修。

重大事故发生后,由主管经理主持,机动部、技术部及事故厂的主要领导参加的事故分析会,并组织好抢修领导班子,抢修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对抢修不利使事故扩大的责任者视同事故责任者有同样责任。

设备故障与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设备故障与设备事故管理制度

设备故障与设备事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保证物业管理区域正常的供水、供电、供暖(空调)是物业管理企业的基本服务之一,特别是在工商业物业管理过程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为了约束新天元名品商城设备部对本区域设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制订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新天元名品商城设备处的设备管理。

第三条设备故障与设备事故管理职责一、部门负责人是设备故障与设备事故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二、物业管理人员负责本制度的执行、落实;三、审计监察部是设备故障与设备事故管理的检查部门。

第二章管理制度第四条设备故障及设备事故定义及分级1 设备故障定义:设备或设备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了使用功能或降低了效能时的状态,称为设备故障。

造成停水、停电、停气、停暖(空调)30分钟(不含30分钟)以下,影响面较小、维修费用500元以下均为设备故障。

2 设备事故定义及分类:设备故障所造成的停机时间或修理费用达到规定限额者为设备事故,其分类如下。

2.1一般事故:设备维修费用一般在500元—9999元,或造成停水、停电、停气、停暖(空调)30—60分钟(不含60分钟)时。

2.2较大事故:设备维修费用一般在1万元—5万元,或造成停水、停电、停气、停暖(空调)1小时—12小时时。

2.3重大事故:设备维修费用一般在5万元—10万元,或造成停水、停电、停气、停暖(空调)12小时—48小时时。

2.4特大事故:设备维修费用一般在10万元以上,或造成停水、停电、停气、停暖(空调)两天以上时。

2.5以上停水、停电、停气、停暖(空调)时间包括因未及时向供水公司、供电公司、供气公司等预付能源费所致。

3下列情况不属于设备故障、设备事故范围:3.1已经事先24小时前书面通知了业主进行的设备周期性保养维护。

3.2运行工巡检发现的因设备技术状况不良安排的临时性检修。

3.3运行工发现的设备隐患、工程部提出的提前安排的排除设备隐患检修。

3.4设备系统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阀、断路器等)正常动作、经简单操作既能恢复正常的。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
是组织或企业为了保证设备运行安全、提高设备可靠性和运行效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设备事故、故障的定义和分类:明确设备事故和故障的定义,以及根据发生的原因、影响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2. 设备事故、故障的报告和记录:规定设备事故、故障的报告程序和要求,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要求,并要求建立设备事故、故障的记录系统。

3. 设备事故、故障的调查和分析:规定对设备事故、故障进行调查和分析的程序和方法,并要求建立调查报告和分析报告。

4. 设备事故、故障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制定预防和控制设备事故、故障的措施,包括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测试、设备改进和升级等。

5. 设备事故、故障的处理和修复:规定设备事故、故障的处理程序和要求,包括及时通知和报告、现场处置和维修、设备恢复和测试等。

6. 设备事故、故障的责任和追究:明确设备事故、故障的责任人和责任范围,以及相应的追究和处罚措施。

7. 设备事故、故障的培训和交流:组织设备事故、故障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8. 设备事故、故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设备事故、故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设备事故、故障的情况和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制度能够帮助组织或企业规范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事故、故障对生产经营和人身安全的影响。

2024年设备事故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设备事故管理制度(2篇)

2024年设备事故管理制度____年设备事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健全设备事故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并妥善处理设备事故,保证人员安全与设备的正常运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第三条【定义】1. 设备事故:指在设备使用、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损坏、故障、爆炸、泄漏等意外事件。

2. 责任部门:指根据岗位职责确定的设备事故处理的相关部门。

3. 设备保护人员:指负责设备保护的操作人员。

4. 监督检查部门:指负责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的部门。

第四条【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 责任明确,管理有序。

3. 及时处理,彻底消除隐患。

4. 应急措施,科学有效。

5. 依法处置,信息共享。

第二章设备事故预防第五条【安全教育培训】1. 人员教育培训:所有设备保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培训,了解设备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安全培训计划:每年制定设备事故预防的培训计划,包括定期开展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安全意识培养等内容。

第六条【设备运行与检查】1. 设备操作规范:建立设备操作规范,明确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向设备保护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2. 定期检查:按照设备运行情况和相关标准,制定设备定期检查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3. 设备维护管理: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定期保养、维修记录等。

第三章设备事故应急处理第七条【应急预案】1. 编制应急预案:责任部门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事故情况,编制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和处置措施。

2. 备案和联络:应急预案应备案并及时通知与设备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确保应急响应链条顺畅。

第八条【应急演练】1. 定期演练:根据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响应能力。

2. 演练记录和总结:对演练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二篇)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二篇)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一、总则为了规范设备事故管理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减少设备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设备事故的管理和考核。

二、设备事故管理流程1. 设备事故报告(1)设备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设备事故管理部门。

(2)报告内容应包括设备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损失程度、原因初步分析等。

2. 事故调查(1)设备事故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调查工作。

(2)调查内容包括设备事故发生原因、责任人、管理不当等方面。

3. 设备事故分析(1)设备事故管理部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设备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2)分析内容应包括设备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管理缺陷等。

4. 安全防范措施(1)设备事故管理部门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将其传达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2)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负责执行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定期报告执行情况。

5. 设备事故预防(1)设备事故管理部门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采取措施消除。

(2)设备事故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设备事故考核办法1. 考核指标(1)设备事故数量:计算一定时期内设备事故的总数量。

(2)设备事故损失金额:计算一定时期内设备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金额。

(3)设备事故平均处理时间:计算设备事故从发生到彻底解决的平均时间。

2. 考核流程(1)设备事故管理部门根据考核指标,制定设备事故考核计划。

(2)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履行相应的职责,按照计划要求完成设备事故考核工作。

(3)设备事故管理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形成考核报告。

3. 考核结果处理(1)考核结果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2)考核结果合格的部门和个人,给予一定程度的鼓励和激励。

(3)考核结果不合格的部门和个人,要求其立即进行整改,并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事故定义和范围 (3)
第三章设备事故的等级分类 (4)
第四章设备事故抢修 (4)
第五章设备事故分析处理 (5)
第六章设备事故的统计 (6)
第七章设备事故(故障)预防 (8)
第一章总则
1.1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备发生事故(故障)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甚至发生人身伤亡,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巨大损失。

为加强杭氧气体中心所辖气体公司设备事故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1.2 事故(故障)管理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采用日常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合,积极推行点检定修制,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对设备技术状态进行动态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

1.3 对设备事故(故障)要实行全面管理。

1.3.1设备事故(故障)不论大小及何种原因,都必须纳入管理范围。

1.3.2对事故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包括:组织事故(故障)抢修,主持事故(故障)分析,制定防止事故(故障)的措施并监督执行;提出处理意见;事故(故障)的统计分析上报。

1.3.3对设备事故(故障)要认真执行“四不放过”的规定。

包括从事故(故障)隐患着手,定期检查隐患及整改情况,对隐患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处理意见;进行事故的统计上报。

1.4 设备事故(故障)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公司设备部是设备事故(故障)的归口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组织主要设备、二
级以上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和修复方案的拟定,制止违章作业和超负荷使用设备,对设备事故提出考核意见,二级以上设备事故档案的建立。

第二章事故定义和范围
2.1 凡是正式投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使生产突然中断停机时间在4小时(含4小时)以上者,或由于本企业能源设备原因,直接造成能源供应中断,而使生产突然中断停机时间在4小时(含4小时)以上者,称为设备事故。

2.2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电机烧损(交流电机30KW 及以上,直流电机22KW及以上),未构成事故条件,且停产时间大于20分钟小于4小时或设备动作不正常,控制失灵,需停产检查、调整且停产时间大于20分钟小于4小时者称为设备故障。

2.3 下列情况不列为设备事故
●通过点检发现设备(含建筑物、构筑物)技术状况不好,安排的临时检修。

●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保护装置正常动作,安全保护件损坏使生产中断,但未造成其他设备损坏者。

●非设备原因造成的能源供应异常而导致的生产中断。

●检化验测试事故。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设备损坏,使生产中断者。

●能源、安全事故。

2.4 凡因设备事故、故障,造成公司主作业线生产中断,称主作业线设备故障停机。

对主作业线故障停机,公司对各生产厂实行目标管理和考核,对每条主作业线的故障时间,设定月(年)目标值,并进行实绩分析、跟踪及考核管理。

第三章设备事故的等级分类
3.1 设备事故分为一级事故、二级事故、三级事故和故障。

3.2 对于同一设备、同一部位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同种性质的设备事故(故障)两次以上的(含两次),公司在设备事故管理实施中应加重一级处理。

第四章设备事故抢修
4.1 事故、故障抢修。

设备发生事故或故障,应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并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4.1.1一、二级设备事故和影响到公司全面生产的二级设备事故,由公司
主管设备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或设备部代表公司组织事故抢修。

4.1.2三级设备事故和故障由事故发生区域的点检作业长及检修中心组织抢修。

第五章设备事故分析处理
5.1 事故分析。

对事故进行分析,是设备事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或回避事故分析。

事故处理完后要立即组织事故分析,查明原因,总结事故教训,并按事故发生的原因、类别、部位、时间间隔逐项统计分析,找出发生事故的根源,制定防范措施。

5.1.1一级设备事故和涉及全公司性的二级设备事故,由公司主管设备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或设备部主管代表公司组织事故分析会,相关的生产操作人员、维护、管理人员、检修、公司设备部相关人员参加。

5.1.2三级设备事故由专业点检员组织事故分析会,相关的操作、检修人员参加。

5.1.3事故分析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5.1.3.1事故原因,落实事故责任者,总结经验教训,订出防范措施。

做到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5.1.3.2统计分析。

按事故发生的类别、部位、时间、等级、原因等逐项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事故的发展趋势。

所有事故,根据以上两点要求分析后,必须将事故的时间、部位、发生经过、排除事故的技术措施和事故处理后的一些必要的检测数据等有关资料,及时记录到该设备的档案中。

5.1.3.3专题事故分析。

对统计分析中找出的设备本身和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5.2 事故处理。

根据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三级事故由事故所在区域专业点检员提出处理意见,经该部门领导同意后,报设备部审查批准执行。

一级、二级设备事故,由事故所在部门领导提出处理意见,设备部审查备案。

第六章设备事故的统计
6.1 事故统计。

事故次数、事故时间、事故修复费是设备事故管理的基本数据,必须如实记录、准确统计。

6.2 事故次数: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中断,一般按中断一次计算一次。

如果一台设备发生事故,修复开机还未达到正常生产时,在同一部位又发生相关事故,后一事故应认为是前一事故的继续,只记一次事故,事
故的时间和修复费要累计计算。

6.3 事故时间:
6.3.1一般按设备停机到设备具备恢复正常生产条件的间隔时间计算。

有备用机组的设备,事故时间为:事故(故障)设备停机到备用机组开机,且能够正常运转的间隔时间。

6.3.2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中断,被迫提前检修者,其事故时间的计算为:因被迫提前检修而超出计划检修的时间。

6.3.3一台设备事故停机,造成连锁停机,其事故时间为:事故设备的停机时间。

6.3.4动力设备发生事故,引起系统停产,其事故时间的计算为:被波及的主要生产设备停机时间的累计计算。

6.4 设备事故修复费。

事故修复费为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所发生的材料、备件、人工及管理费等。

其备件费为损坏严重、无法修复应更换的与该设备规格、装备水平相应的设备的现行价格。

6.5 设备故障应做次数、时间、故障原因的统计。

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造成事故的人、设备、材料、管理、环境的五大因素进行因果分析,也可采用分层法和排列图法进行分析,全面分析来自于各方面的隐患,针对性的制定改进和预防措施。

第七章设备事故(故障)预防
各单位对设备事故防范应做到以下八个方面:
7.1所有操作及检修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各单位要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培训,努力提高职工素质。

7.2认真推行点检定修计划。

实现设备动态管理。

对重点设备要开展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努力提高检修质量和检修项目的准确性。

7.3严格执行检修计划。

设备年修、定修项目,未经公司同意,不得随意更改。

7.4以全员生产维修为指导思想,重视设备隐患管理。

各岗位人员一旦发现设备隐患,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使之尽快得以处理。

7.5做好事故备件工作。

为减少事故抢修时间,应按消耗规律准备好备品备件。

特别是关键件(一般称事故备件),必须准备有备品备件,并做好予装准备,以应急需。

7.6定期检验设备的机电保护装置和防火、防雷、防爆等设施是否齐全有效。

7.7对于关键、要害设备,要定期做好事故预案和反事故演习,以提高操作人员和检修维护人员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